我從小就喜歡看《唐寅詩集》,還常常愛不釋手。他算是一個大排骨王,在他的諸多詩詞中往往透露著仙風道骨的氣息。他的生卒是1470—1523。明朝蘇州府吳縣人,字伯虎,一字子畏,號六如居士、桃花庵主等。從周臣學畫。弘治十一年舉人第一。會試時,牽涉科場舞弊案,下詔獄,謫為吏,恥不就。游名山大川,以賣畫為生。山水、人物、花鳥,無所不精。寧王朱宸濠厚禮聘之,寅察其有異志,佯狂而歸。筑室桃花塢,與客日游宴其中。與沈周、文徵明、仇英合稱明四家。詩文亦工。有《畫譜》、《六如居士集》。在唐寅的詩詞中,我最喜歡,也最欣賞的,具有淡泊名利,仙風道骨特質(zhì)的詩詞有三首,其中桃花庵歌是我最喜歡的。
1、桃花庵歌
桃花塢里桃花庵,桃花庵下桃花仙;桃花仙人種桃樹,又摘桃花賣酒錢。
酒醒只在花前坐,酒醉換來花下眠;半醒半醉日復日,花落花開年復年。
但愿老死花酒間,不愿鞠躬車馬前;車塵馬足富者趣,酒盞花枝貧者緣。
若將富貴比貧賤,一在平地一在天;若將貧賤比車馬,他得驅(qū)馳我得閑。
別人笑我忒瘋癲,我笑別人看不穿;不見五陵豪杰墓,無花無酒鋤做田。因為,喜歡唐寅的桃花庵歌,因此,也與其和了一首芙蓉巖歌。芙蓉山里芙蓉巖,芙蓉巖上芙蓉仙;芙蓉仙人種芙蓉,又摘芙蓉賣藥錢。沒事只在洞里住,有事也是洞中眠;女巫女醫(yī)亦女神,粉絲粉多擅粉拳。但愿老死山林澗,不悔青春東風前;繁華洗盡帝王夢,滄桑還得正道緣。若將天上比人間,人間福報不如天;若將人間比天上,天上寒噤三世冤。夢里尋我千百度,我在夢里百千變;不見雪花飄來處,一輪光滿太虛巔。
2、把酒對月歌
李白前時原有月,惟有李白詩能說。李白如今已仙去,月在青天幾圓缺
今人猶歌李白詩,明月還如李白時;我當李白對明月,月與李白安能知
李白能詩復能酒,我今百杯復千首。我愧雖無李白才,料應月不嫌我丑。
我也不登天子船,我也不上長安眠。姑蘇城外一茅屋,萬樹桃花月滿天。
3、一世歌
人生七十古來少,前除幼年后除老。中間光陰不多時,又有炎霜與煩惱。
花前月下得高歌,急需滿把金樽倒。世人錢多賺不盡,朝里官多做不了。
官大錢多心轉(zhuǎn)憂,落得自家頭白早。春夏秋冬捻指間,鐘送黃昏雞報曉。
請君細點眼前人,一年一度埋荒草。草里高低多少墳,一年一半無人掃。
……
此外,唐寅為了養(yǎng)活八個老婆,全家十幾口,傷透腦筋,終日煩惱。其代表作有:
貧士吟
十朝風雨若昏迷,八口妻孥并告饑。信是老天真戲我,無人來買扇頭詩。
青山白發(fā)老癡頑,筆硯生涯苦食艱。湖上水田人不要,誰來買我畫中山。
荒村風雨雜雞鳴,轑釜朝廚愧老妻。謀寫一枝新竹賣,市中筍價賤如泥。
書畫詩文總不工,偶然生計寓其中??舷佣防跄义X少,也濟先生一日窮。
白板門扉紅槿籬,比鄰鵝鴨對妻兒。天然興趣難摹寫,三日無煙不覺饑。
嘆世的詩詞選錄兩首:
1、嘆世
七言律詩 押陽韻
坐對黃花舉一殤,醒時還憶醉時狂。丹砂豈是千年藥,白日難消兩鬢霜。
身后碑銘徒自好,眼前傀儡任他忙。追思浮生真成夢,到底終須有散場。
2、嘆世
七言律詩 押尤韻
富貴榮華莫強求,強求不出反成羞。有伸腳處須伸腳,得縮頭時且縮頭。
地宅方圓人不在,兒孫長大我難留?;侍炖显绨才哦?,不用憂煎不用愁。
警世的詩詞選錄兩首:
1、警世
七言律詩 押東韻
世事如舟掛短篷,或移西岸或移東。幾回缺月還圓月,數(shù)陣南風又北風。
歲久人無千日好,春深花有幾時紅。是非入耳君須忍,半作癡呆半作聾。
2、警世
七言律詩 押尤韻
萬事由天莫苦求,子孫綿遠福悠悠。飲三杯酒休胡亂,得一帆風便可收。
生事事生何日了,害人人害幾時休。冤家宜解不宜結,各自回頭看后頭。
唐寅五十歲時的感言一首:
五十言懷詩
七言律詩 押先韻
笑舞狂歌五十年,花中行樂月中眠。漫勞海內(nèi)傳名字,誰信腰間沒酒錢。
詩賦自慚稱作者,眾人疑道是神仙。些須做得工夫處,莫損心頭一寸天。
與臨終有關詩詞兩首:
1、無題
七言律詩 押尤韻
培風鳥瞰只神游,鬧罷瓊枝又恁愁。莫負心期飄泊路,豈知身鎖靜安樓。
形骸托與自然寄,泥壤終將分子留。寧墾良田三百畝,不教堆起一墳丘。
2、臨終詩
七言絕句 押陽韻
生在陽間有散場,死歸地府也何妨。陽間地府俱相似,只當漂流在異鄉(xiāng)。
呵呵,下面這首詩詞,我原本以為是紀曉嵐寫的,現(xiàn)在才知道是唐寅寫的,紀曉嵐借用的。
女人
七言絕句 押真韻
這個女人不是人,九天仙女下凡塵。養(yǎng)個兒子會做賊,偷得蟠桃供母親。
寫給秋香的情詩有兩首:
1、我愛秋香(藏頭詩)
押尤韻
我畫藍江水悠悠,愛晚亭上楓葉愁。秋月溶溶照佛寺,香煙裊裊繞經(jīng)樓。
2、思秋香
想煞你,當初一見好至誠。想煞你,身材苗條臉兒俊。
想煞你,花月下好句聯(lián)吟。想煞你,叫著小名兒低聲應。
想煞你,臨別前苦叮寧。這衷腸事兒略略訴,卻落得眼睜睜。
眼睜睜望著燈前壁上,壁上形憐影。
在荷花仙子圖上題詩一首:
荷花仙子圖
七言絕句 押灰韻
一卷真經(jīng)幻作胎,人間肉眼誤相猜。不教輕踏蓮花去,誰識仙娥玩世來。
各位,最厲害的是下面這種詩詞題材,這樣的文采真是空前絕后了,可說是唐寅的大作。
花月吟效連珠體十一首:
其一
七言律詩 押真韻
花正開時月正明,花如羅綺月如銀。溶溶月里花千朵,燦燦花前月一輪。
月下幾般花意思 花間多少月精神 待看月落花殘夜,愁殺花間問月人!
其二
七言律詩 押侵韻
春宵花月值千金,愛此花香與月陰。月下花開春寂寂,花羞月色夜沉沉。
杯邀月影臨花醉,手弄花枝對月吟。明月易虧花易老,月中莫負賞花心。
其三
七言律詩 押支韻
高臺明月照花枝,對月看花有所思。今夜月圓花好處,去年花病月昏時。
飲杯酬月澆花酒,做首評花詠月詩。沉醉欲眠花月下,只愁花月笑人癡。
其四
七言律詩 押麻韻
月臨花徑影交加,花自芳菲月自華。愛月遲眠花尚吐,看花起早月方斜。
長空影動花迎月,深院人歸月伴花。羨卻人間花月意,捻花玩月醉留霞。
其五
七言律詩押東韻
月轉(zhuǎn)東墻花影重,花迎月魄若為容。多情月照花間露,解語花搖月下風。
云破月窺花好處,夜深花睡月明中。人生幾度花和月 月色花香處處同。
其六
七言律詩 押真韻
花發(fā)千枝月一輪,天將花月付閑身;或為月主為花主,才作花賓又月賓。
月下花會我留酌,花前月不厭人貧;好花好月知多少 弄月吟花有幾人
其七
七言律詩 押支韻
花香月色兩相宜,惜月憐花臥轉(zhuǎn)遲;月落漫憑花送酒,花殘還有月催詩。
隔花窺月無多影,帶月看花別樣姿;多少花前月下客,年年和月醉花枝。
其八
七言律詩 押陽韻
有花無月恨茫茫,有月無花恨轉(zhuǎn)長;花美似人臨月鏡,月明如水照花香。
扶筇月下尋花步,攜酒花前帶月嘗;如此好花如此月,莫將花月作尋常。
其九
七言律詩 押麻韻
花開爛漫月光華,月思花情共一家;月為照花來院落,花因隨月上窗紗。
十分皓色花輸月,一徑幽香月讓花;花月世間成二美,傍花賞月酒須賒。
其十
七言律詩 押蕭韻
一庭花月正春宵,花氣芬芳月正饒;風動花枝探月影,天開月鏡照花妖。
月中漫擊催花鼓,花下輕傳弄月簫;只恐月沉花落后,月臺香榭兩蕭條。
其一十一
七言律詩 押支韻
春花秋月兩相宜,月競光華花競姿;花發(fā)月中香滿樹,月籠花外影交枝。
梅花月落江南夢,桂月花傳郢北詞;花卻何情月何意 我隨花月泛金卮。
這樣的詩詞,真不是一般人可以寫出來的,太厲害了!
唐寅晚年自稱六如居士,可見他是一個佛教徒,他曾寫下一首愛菜詞。
愛菜詞:
菜之味兮不可輕,人無此味將何行 士知此味事業(yè)成,農(nóng)知此味食廩盈。
技知此味藝業(yè)精,商知此味貨利增。但愿人人知此味,此味安能別蒼生
我愛菜,人愛肉,肉多不入賢人腹。廚中有碗黃齏粥,三生自有清閑福。
少吃點肉,多吃點菜。原本就是對健康有幫助的。最近我有一個病人,他得了嚴重的痛風,過去交際應酬太多,每天都是酒啊!肉啊!現(xiàn)在吃素以后,再加上中藥調(diào)理,已經(jīng)改善了很多。酒肉吃多了,肯定是對身體不好的。在莫桑比克馬普托這個靠海的港口海鮮是最多的,聽當?shù)鼐用裾f,他們每天都是吃海鮮,因為,海鮮便宜。但是,這些東西吃多了,獲得風濕性關節(jié)炎,痛風、心血管……等等疾病的可能性就會增加。這山珍海味過了喉嚨就沒感覺了,何必貪圖這些美味搞得生靈涂炭呢 看了妙光道長《獅頭山修道錄》的故事,真的是非常的感人。他爸爸以前是賣日本料理的。因此,妙光道長為了償還爸爸所造之業(yè),他的大腿被流氓砍了一刀,血流成河,傷筋見骨。一大段時間都無法走路,無奈,以殘疾人士的身份到垃圾場找到撿垃圾的工作。撿一張垃圾便念一句阿彌陀佛,一天可以念上萬句阿彌陀佛,原來妙光道長就是這樣修行的??吹梦艺娴挠谛牟蝗?,淚滿盈眶。各位,因果報應,真實不虛。趁早斷了殺業(yè),來生才不會遭遇刀光血災。
……
在《一切智光明仙人慈心因緣不食肉經(jīng)》中說到這樣一個故事。有一次,佛陀住在摩伽提國,寂滅道場,彌加女村,自在天祠精舍。這時有一個婆羅門,他的名字叫做“迦波利”。這個迦波利婆羅門有一個兒子,他這個兒子可以說是江湖中的驚嘆,在佛經(jīng)中經(jīng)常出現(xiàn)的人物,未來要來到人間的救世主。他的名字叫做“彌勒”,也就是大家耳熟能詳?shù)膹浝掌兴_。
這時,彌勒菩薩身上發(fā)著光緩緩走到佛陀的自在天祠精舍,佛陀說法的道場。彌勒菩薩的身體是金色的,和佛一樣有三十二相八十種好。
佛陀和一千兩百五十位比丘以及那時候?qū)Ψ鸱ㄟ€不是很有信心,跟隨在佛陀身邊以式干大人為首的五百位梵志修行人??吹綇浝掌兴_相好清凈,威儀十足,還放著金光。這些梵志修行人,都覺得不可思議,于是便問佛陀說:“偉大的佛陀?。】纯催@個彌勒菩薩法相莊嚴,威儀十足,行為舉止和都您一樣啊!請問佛陀,他當初是在哪個佛所,初發(fā)菩提心的。他所受持的又是哪一部佛經(jīng)呢 懇請,佛陀為我們大家做一個偉大的開示吧!”
佛陀回答說:“OK!沒問題!你們現(xiàn)在就給我好好的聽著!我現(xiàn)在就開始為大家宣說彌勒菩薩為何法相莊嚴,威儀十足的因緣 ”
式干大人和他的五百位梵志們都異口同聲的回答:“嗯嗯!”
佛陀接著說:“很久很久以前,我也不知道到底是有多久以前……因為,這是用地球上的數(shù)學、精算、歷法、電腦……等等都無法計算出來的時間。那個時候,有一個世界叫做“勝花敷”(通常一個世界是一尊佛的教化區(qū),一個世界里面可以有很多國家。比如,我們現(xiàn)在所處的世界叫“娑婆世界”在我們這個世界里面,同樣也有很多國家,如中國、日本、美國、英國、迪拜……等等),有一個佛住在這個世界里面,而這個佛的名字叫做“彌勒”。這個彌勒佛,創(chuàng)立了“慈心法門”,恒以慈心,四無量法(見附注說明),教化一切眾生。而在當時,這個彌勒佛所宣說的佛經(jīng)是什么呢
他所說的佛經(jīng)正是《慈三昧光大悲海云經(jīng)》(注意!這部佛經(jīng)目前在地球上還沒有發(fā)行,要等未來的彌勒佛下來才會出版)。這部佛經(jīng)有多厲害呢 如果,能夠念誦這部佛經(jīng)一遍的人……馬上,超越百億萬劫的生死之罪。而且,保證可以成佛,絕對不用懷疑。
這時,在勝花敷世界中,有一個大婆羅門,他的名字叫做“一切智光明”。這個大婆羅門不得了??!聰慧多智,廣博眾經(jīng)。當時在勝花敷世界中,舉凡世間一切所知的技藝,大大小小六十四種的學問,無論是哪一種技藝和學問他都樣樣精通。
有一次,這個大婆羅門——一切智光明仙人,聽到有人贊嘆彌勒佛所宣說的《慈三昧光大悲海云經(jīng)》,心里很不高興。他是這樣想的:“我已經(jīng)窮盡世間一切學問,在這個世界上還有什么是我不知道的,這個彌勒佛算什么東西 ”。打從心里就看不起彌勒佛。于是,前往彌勒佛的住處,用世間所知道的一切義論與彌勒佛辯論……當他用盡了世間所有的義論,還是無法辯倒彌勒佛。于是,認輸了。心服口服的拜彌勒佛為師父,并發(fā)“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
不僅如此,還立下大愿說:“我今于佛法中,誦持《大慈三昧光大悲海云經(jīng)》,以此功德,愿于未來過算數(shù)劫,必得成佛而號彌勒?!边@位一切智光明仙人,發(fā)誓生生世世誦持《大慈三昧光大悲海云經(jīng)》,并以此功德時時做回向,經(jīng)過百千萬劫成佛之后……當他成佛之時,同樣佛號也是要叫做“彌勒”。
于是,一切智光明仙人就拋家棄子到深山里面修行去了。留著飄逸的長發(fā),過著清凈的梵行。八千年中,都是在修行。淡泊名利,少欲知足。一直靠著乞食過生活,每天的工作就是誦持《大慈三昧光大悲海云經(jīng)》,最后念到一心不亂,心中再無任何妄想
就這樣,八千年過去了,不知不覺時間慢慢走到了彌勒佛教法的末法時期……八千年間,天下之勢,分分合合,也不知道改朝換代了多少次 這時,在這個世界的許多國王都不乖,荒淫無度,不理政事,飽食終日,只知玩樂。嗚呼!國之將亡,必有亂象……
天上,有雨星出現(xiàn)。接著,有彗星橫流。就當時天文學識的認知,這代表什么呢 代表這些豬頭國王被衰神附體,這些國家全部要帶衰了。
不久之后,連雨不止;洪水暴漲。不幸的是,可憐的是,許多老百姓就這樣被淹死了。一切智光明仙人由于很多人都淹死了,四處都找不到人家可以化緣。于是,自己便端坐在一個大巖石上,就這樣經(jīng)過了七天……。
話說,一切智光明仙人端坐在大巖石上不吃不喝,就這樣過了七天七夜之后。在這個森林里面,有五百只兔子,其中有一只是兔子女王(兔女王)、另外一只是兔子女王的兒子(小兔兔)。
兔女王看到一切智光明仙人這個樣子,當時她心想:“這位一切智光明仙人,為了修行佛道,已經(jīng)好幾天沒吃東西了。再這樣下去,可能會餓死……他命在旦夕??!如今,全世界就只有一切智光明仙人知道《大慈三昧光大悲海云經(jīng)》,也就只有一切智光明仙人知道八千年前彌勒佛所說過的佛法。眾生業(yè)力不可思議,都已經(jīng)到末法時期了。法幢將崩,法海將竭……想到這里……我今天應該為了這僅存的無上佛法,令得久住,不惜身命而死……”
兔女王便告訴所有在場的五百只兔子說:“一切諸行,皆悉無常,眾生愛身,空生空死,未曾為法;我今欲為一切眾生,作大橋梁,令法久住,供養(yǎng)法師?!?/p>
兔女王為群兔們做了一個偉大的開示:
"若有畜生類,得聞諸佛名,
永離三惡道,不生八難處。
若聞法奉行,生處常值佛,
信法無疑惑,歸依賢圣僧。
隨順諸戒行,如是疾得佛,
必至大涅盤,常受無上樂。"
兔女王偈言說完后,接著,又告訴群兔們說:“各位,我今天心意已決,我要用我的肉身來供養(yǎng)法師,讓法師可以吃一頓溫飽,你們大家應該要為我高興。為什么呢 我回想過去多劫多世,我的肉身不知道死過了多少次 貪嗔癡這三毒讓我變成鳥獸之形,生為畜生。在這物競天擇,適者生存的世界里,經(jīng)常是,莫名其妙的生。后來又,莫名其妙的死。從來就沒有一次是為了無上佛法而死。我今天就是為了讓無上佛法得以延續(xù),舍棄自己的生命來供養(yǎng)法師?!?/p>
話一說完,山樹神開始堆木材準備柴火要烤肉了。兔女王和帶著她的兒子小兔兔,在一切智光明仙人身邊繞了七圈(表示崇敬的意思),說道:“大師!我今天是為了佛法的延續(xù)來供養(yǎng)你?!币磺兄枪饷飨扇似咛鞗]吃東西了,微微張開眼睛奄奄一息的說:“你……你……你……只是一只兔子……雖然,你有延續(xù)佛法的慈心,但你要如何才能做到呢 ”兔女王告訴一切智光明仙人說:“大師!你不用擔心!我自然是用我身上的肉來供養(yǎng)您,這是為了令佛法久住,令一切眾生得饒益故。”話剛說完,兔女王便告訴她的兒子小兔兔說:“孩子!你不用跟著我死,要好好活下去,當你到處求覓水草之時,不要忘了要時常系念著佛法僧三寶?!?/p>
小兔兔聽到媽媽這樣說很難過,便跪在媽媽面前說:“親愛的媽媽,就如你所說的,無上佛法,世間真的非常稀有,縱使經(jīng)過百千萬劫一樣是難得難聞。媽媽今天要供養(yǎng)大師,我也愿意供養(yǎng)大師,我和媽媽是同悲同愿……”小兔兔話一說完,就自己先跳入火中了(注意!危險動作,兒童不宜,請勿模仿),兔女王緊跟在小兔兔后面隨即也跳入火中。
嗚呼哀哉!嗚呼哀哉!這兩只兔子是菩薩?。‘斢衅兴_為法舍身之時,往往都會天地大動,乃至色界及以諸天,皆雨天花,持用供養(yǎng)。雨天花!雨天花!諸佛菩薩都贊嘆他們的大慈大悲??!負責烤肉的山樹神,等兔肉烤熟之后,將香噴噴的兔肉呈上給一切智光明仙人之后說:“兔女王和小兔兔,為了讓無上佛法得以久住,以自身的肉來供養(yǎng)大師,為大師延續(xù)生命,現(xiàn)在兔肉已經(jīng)烤熟了,還請大師享用……。”
嗚呼!此情此景,這一切智光明仙人還吃得下去嗎 當聽了山樹神所說的話,奄奄一息的他早就傷心的說不出話來了,心痛如刀割??!……他恭敬的,慢慢的將《大慈三昧光大悲海云經(jīng)》這本成佛的秘籍放置在一邊……用最后一口氣寫下偈言曰:
"寧當燃身破眼目,不忍行殺食眾生。
諸佛所說慈悲經(jīng),彼經(jīng)中說行慈者,
寧破骨髓出頭腦,不忍噉肉食眾生。
如佛所說食肉者,此人行慈不滿足,
常受短命多病身,迷沒生死不成佛。"
一切智光明仙人,寫下這首偈言之后,只手指著天,對天發(fā)誓說:“愿我世世不起殺想,恒不噉肉,入白光明慈三昧,乃至成佛制斷肉戒?!弊鞔苏Z已,自投火坑與兔并命。
大慈大悲,大圣大德,天地皆為之而震動,頓時發(fā)生六種震動……由于,天神力量的緣故,樹放光明,金光照耀勝花敷世界一千個國家,這一千個國家中的老百姓,全部看到金光,紛紛尋光而來。來到命案現(xiàn)場看到一切智光明仙人和那兩只兔子死在火中,以及一切智光明仙人臨終寫下的偈言和遺留的《大慈三昧光大悲海云經(jīng)》。這些老百姓把仙人遺留的偈言和佛經(jīng),都各自轉(zhuǎn)述復制給他們國家的國王。
這一千個國家的國王看后全部都痛改前非了,將這本八千年前的佛經(jīng)《大慈三昧光大悲海云經(jīng)》無限量發(fā)行并布告天下,令聽聞此佛經(jīng)的人都發(fā)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
故事已經(jīng)說完了。佛陀便問這五百梵志中的老大式干大人說:“你知道嗎 兔女王就是今天的我釋迦牟尼佛,小兔兔就是今天我的兒子羅睺羅。一切智光明仙人就是今天在會場出現(xiàn)的彌勒菩薩摩訶薩。在我涅盤后五十六億萬年,彌勒菩薩當于穰佉轉(zhuǎn)輪圣王國土,華林園中金剛座處,龍華菩提樹下,得成佛道。弘揚佛法,續(xù)佛慧命。當時的這五百只兔子,就是今天的摩訶迦葉等五百位比丘。山樹神是舍利弗、目犍連等二百五十比丘。那時候一千個國家的國王,便是跋陀婆羅等在場的一千個菩薩。彼王國土諸人民等得聞經(jīng)者,從我出世乃至樓至佛(樓至佛,現(xiàn)在賢劫千佛中的最后一尊佛),他們都是于其中間受法弟子得道者。”
附注:
在《慈三昧光大悲海云經(jīng)》中所說的四無量法,類似現(xiàn)在我們說的慈悲喜舍四無量心。通名無量者,謂菩薩利他之心廣大也。所緣眾生既無量,而能緣之心亦無量也。(注:菩薩,梵語具云菩提薩埵,華言覺有情。)
一、慈無量心:慈名愛念,即與樂之心也。謂菩薩愛念一切眾生,常求樂事,隨彼所求而饒益之,故名慈無量心。
二、悲無量心:悲名愍傷,即拔苦之心也。謂菩薩愍念一切眾生受種種苦,常懷悲心,拯救濟拔,令其得脫,故名悲無量心。
三、喜無量心:謂菩薩慶他眾生離苦得樂,其心悅豫,欣慶無量,故名喜無量心。
四、舍無量心:謂菩薩于所緣眾生,無憎愛心,名之為舍;復念一切眾生,同得無憎、無愛、無嗔、無恨、無怨、無惱,故名舍無量心。
圖片來源:網(wǎng)絡
: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scgf/100083.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wǎng)絡,轉(zhuǎn)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
上一篇: 德感異類
下一篇: 筆下,何須多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