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時讀唐詩,最喜歡這一句:
“行到水窮處 ,坐看云起時
與“柳暗花明又一村”的不同之處在于
,是在現(xiàn)有的境況去感受不一樣的美好,這種心境很難得。“寵辱不驚
,閑看庭前花開花落;去留無意,漫隨天上云卷云舒?div id="d48novz" class="flower left">這一份閑遠,有對現(xiàn)實的釋然
,也有對身邊美好的欣賞,一份放下,隨之又是一份拿起,起承轉(zhuǎn)合,沒有絲毫的違和。都說拿起容易放下拿
,真正能做到放下也許是因為能夠從現(xiàn)有的一切中感受到更美好的事物,而去放下那些本不屬于自己的,這也該算是種豁達。無論是誰
,有無成就,成功與否,都不免會“行到水窮處”,若到那時仍可“坐看云起時”,我想一個珍愛生命,熱愛生活
想不開的
既然如此
瀟灑生活,自在人間
本文首發(fā)【精品散文詩】
,如需轉(zhuǎn)載,請后臺留言。圖片來源:摘自網(wǎng)絡(luò)
,如有侵權(quán),請聯(lián)系我們。間或走到水的盡頭去尋求源流,間或坐看上升的云霧千變?nèi)f化
。拓展資料 一
、全文《終南別業(yè)》
唐·王維
中歲頗好道,晚家南山陲
。興來每獨往
,勝事空自知。行到水窮處
偶然值林叟,談笑無還期
二
中年以后存有較濃的好道之心,直到晚年才安家于終南山邊陲
興趣濃時常常獨來獨往去游玩
間或走到水的盡頭去尋求源流
偶然在林間遇見個把鄉(xiāng)村父老,偶與他談笑聊天每每忘了還家
三
開頭兩句:“中歲頗好道,晚家南山陲
這段描述可以說明詩中第二聯(lián)“興來每獨往
“坐看云起時”
最后一聯(lián):“偶然值林叟
四
王維(701年-761年
王維精通佛學(xué)
行到水窮處坐看云起時是什么意思
“行至水窮處
間或走到水的盡頭去尋求源流
拓展資料 一
《終南別業(yè)》
唐·王維
中歲頗好道
興來每獨往,勝事空自知
行到水窮處
偶然值林叟
二、譯文
中年以后存有較濃的好道之心
興趣濃時常常獨來獨往去游玩,有快樂的事自我欣賞自我陶醉
間或走到水的盡頭去尋求源流
偶然在林間遇見個把鄉(xiāng)村父老
三、賞析
開頭兩句:“中歲頗好道
這段描述可以說明詩中第二聯(lián)“興來每獨往
,勝事空自知”中透露出來的閑情逸致。上一句“獨往”,寫出詩人的勃勃興致;下一句“自知”,又寫出詩人欣賞美景時的樂趣。“坐看云起時”
,是心情悠閑到極點的表示。云本來就給人以悠閑的感覺,也給人以無心的印象,因此陶潛才有“云無心以出岫”的話(見《歸去來辭》)。通過這一行、一到、一坐、一看的描寫,詩人此時心境的閑適也就明白地揭示出來了。此二句深為后代詩家所贊賞最后一聯(lián):“偶然值林叟
四
、作者簡介王維(701年-761年,一說699年—761年)
,字摩詰,漢族,河?xùn)|蒲州(今山西運城)人,祖籍山西祁縣,唐朝詩人,有“詩佛”之稱。蘇軾評價其:“味摩詰之詩,詩中有畫;觀摩詰之畫,畫中有詩。”開元九年(721年)中進士,任太樂丞。王維是盛唐詩人的代表,今存詩400余首,重要詩作有《相思》《山居秋暝》等。王維精通佛學(xué)
,受禪宗影響很大。佛教有一部《維摩詰經(jīng)》,是王維名和字的由來。王維詩書畫都很有名,非常多才多藝,音樂也很精通。與孟浩然合稱“王孟”。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scgf/100334.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quán),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quán)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
上一篇:
風(fēng)景
!.png" alt="非常在理的一段真實話
!.png" alt="8月30日最牛逼的一句話!" onerror="nofind(this)" >
,上巳節(ji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