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傳在唐朝
,我國就有了煙花的發(fā)明,而在北宋宣和年間就有了大規(guī)模的成架煙火。在古代的一些作品中
,時(shí)?div id="jpandex" class="focus-wrap mb20 cf">?梢钥吹轿娜擞谩富饦溷y花」來形容過節(jié)期間煙花絢爛的場景
。在現(xiàn)代社會
,如果不規(guī)范煙花爆竹的燃放
,將會給環(huán)境帶來各方面的危害,所以煙花燃放并不普遍
,但我們依然可以在古詩詞中
,看看古時(shí)候的「火樹銀花」
。今日話題你還知道哪些描寫煙花的古詩詞 源自:中華好詩詞
火樹銀花的下一句是什么?
出自唐代蘇味道的《正月十五夜》
火樹銀花合,星橋鐵鎖開
。
暗塵隨馬去,明月逐人來。
游伎皆秾李
,行歌盡落梅。
金吾不禁夜,玉漏莫相催
。
賞析
正月十五日中華民族傳統(tǒng)的節(jié)日——上元節(jié)
。該描繪的是神龍?jiān)辏?05年)上元夜神都觀燈的景象。詩的首聯(lián)總寫節(jié)日氣氛:徹夜燈火輝煌
,京城馳禁
,整個(gè)城池成了歡樂的海洋
?div id="4qifd00" class="flower right">
!盎饦溷y花”形容燈采華麗
。史載:唐玄宗先天二年(713年)正月十五
、十六、十七日在皇城門外作燈輪,高二十丈
,衣以錦綺
,飾以金銀,燃五萬盞燈
,豎之如花樹
。
這雖不是作者筆下的那個(gè)夜晚,但由此也可以推想其盛況如許
。“合”字是四望如一的意思,是說洛陽城處處如此
。唐代,孫逖《正月十五日夜應(yīng)制》詩中說:“洛城三五夜,天子萬年春。彩仗移雙闕
,瓊筵會九賓。舞成蒼頡字,燈作法王輪
。不覺東方日
,遙垂御藻新。”
可與此詩相印證
,可見隋唐時(shí)代洛陽皇城端門的元宵節(jié)觀燈盛況。是說原本黑洞洞的城門與黑沉沉的城河在節(jié)日的夜晚也點(diǎn)綴著無數(shù)的明燈,遠(yuǎn)遠(yuǎn)望去有如天上的星橋銀河了
。
中間兩聯(lián)是節(jié)日歡樂氣氛的具體寫照:萬家空巷
,一起涌上街頭;人人雀躍
,不分富貴貧賤。上聯(lián)寫達(dá)官貴人
,走馬觀花,馬蹄濺起飛揚(yáng)的塵土
;明月當(dāng)空
,照耀著簇簇?cái)€動(dòng)的人群。
下聯(lián)寫打扮得花枝招展的游伎們艷裝行歌,唱著“落梅”一類通俗流行的歌曲
。“裱李”
,是說游行的歌伎們濃裝艷抹有如桃李。“行歌”是說她們邊走邊舞
,邊舞邊唱
?div id="jpandex" class="focus-wrap mb20 cf">!奥涿贰?div id="jpandex" class="focus-wrap mb20 cf">,即“梅花落”。是漢樂府《橫吹曲》的典調(diào)之一。
這里泛指一般通俗歌曲而言
。由這些描寫不難想象
,洛陽城里的元宵之夜,成了不眠之夜
,不知不覺已至深更半夜,但歡騰的人群仍然樂而忘返,希望這一年一度的良辰美景不要匆匆過去
。這就逼出了結(jié)尾兩句:“金吾不禁夜,玉漏莫相催
。”“金吾”,又稱“執(zhí)金吾”,指京城里的禁衛(wèi)軍
。據(jù)史記載唐代設(shè)左、右金吾衛(wèi)
,主管統(tǒng)率禁軍
。
玉漏
,指古時(shí)的計(jì)時(shí)器
,用銅壺滴漏以記時(shí)。統(tǒng)觀全詩詞采華艷,絢麗多姿
;而音調(diào)和諧
,韻致流溢,有如一幀古代節(jié)日的風(fēng)情畫
,讓人百看不厭。
不可錯(cuò)過的千古詩詞名句,你讀過多少?
?01?
春季
1、疏影橫斜水清淺
,暗香浮動(dòng)月黃昏。——《山園小梅》 宋·林逋
2
、西塞山前白鷺飛
,桃花流水鱖魚肥?div id="d48novz" class="flower left">
!稘O歌子》唐·張志和
3
、人生不相見
,動(dòng)如參與商
?div id="d48novz" class="flower left">
!顿?zèng)衛(wèi)八處士》唐·杜甫
4、桃之夭夭
,灼灼其華?div id="4qifd00" class="flower right">
!对娊?jīng)·桃夭》
5
、人面不知何處去,桃花依舊笑春風(fēng)
。——《題都城南莊》唐·崔護(hù)
6
、人間四月芳菲盡
,山寺桃花始盛開?div id="jfovm50" class="index-wrap">!洞罅炙绿一ā诽啤ぐ拙右?
7
、沾衣欲濕杏花雨,吹面不寒楊柳風(fēng)
。——《絕句(古木陰中系短篷)》宋·志南和尚
8
、春色滿園關(guān)不住
,一枝紅杏出墻來
。——《游園不值》宋·葉紹翁
9
、綠楊煙外曉寒輕
,紅杏枝頭春意鬧
?div id="d48novz" class="flower left">
!队駱谴骸ご壕啊匪巍に纹?
10、只恐夜深花睡去
,故燒高燭照紅妝
。——《海棠》宋 蘇軾
11
、百畝庭中半是苔,桃花凈盡菜花開
?div id="jfovm50" class="index-wrap">!对儆涡加^》唐 ·劉禹錫
12、兒童急走追黃蝶
,飛入菜花無處尋
。——《宿新市徐公店》宋 ·楊萬里
13
、日長籬落無人過,唯有蜻蜓蛺蝶飛
?div id="jfovm50" class="index-wrap">!端臅r(shí)田園雜興》宋 ·范成大
14、身無彩鳳雙飛翼
,心有靈犀一點(diǎn)通
?div id="jfovm50" class="index-wrap">!稛o題》唐·李商隱
15
、春江潮水連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
?div id="jpandex" class="focus-wrap mb20 cf">!洞航ㄔ乱埂诽啤埲籼?
16、細(xì)雨魚兒出
,微風(fēng)燕子斜?div id="jpandex" class="focus-wrap mb20 cf">!端畽懬残摹诽啤ざ鸥?
17
、無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識燕歸來
?div id="jpandex" class="focus-wrap mb20 cf">!朵较场匪巍り淌?
?02?
夏季
18、流光容易把人拋
,紅了櫻桃
,綠了芭蕉?div id="jfovm50" class="index-wrap">!兑患裘贰ぶ圻^吳江》南宋·蔣捷
19
、彩線輕纏紅玉臂
,小符斜掛綠云鬟
。家人相見一千年
。——《浣溪沙·端午》宋·蘇軾
20
、黃梅時(shí)節(jié)家家雨
,青草池塘處處蛙?div id="m50uktp" class="box-center"> !都s客》宋·趙師秀
21、意欲捕鳴蟬
,忽然閉口立
。——《所見》清·袁枚
22
、小荷才樓尖尖角
,早有蜻蜓立上頭?div id="jpandex" class="focus-wrap mb20 cf">!缎〕亍匪巍钊f里
23
、荷葉羅裙一色裁,芙蓉向臉兩邊開
。——《采蓮曲》唐·王昌齡
24
、涉江采芙蓉
,藍(lán)澤多芳草
?div id="4qifd00" class="flower right">
!豆旁娛攀住ど娼绍饺亍?
25
、接天蓮葉無窮碧,映日荷花別樣紅
。——《曉出凈慈寺送林子方》宋·楊萬里
26
、最喜小兒無賴
,溪頭臥剝蓮蓬?div id="m50uktp" class="box-center"> !肚迤綐贰ご寰印匪巍ば翖壖?
?03?
秋季
27
、銀燭秋光冷畫屏,輕羅小扇撲流螢
?div id="m50uktp" class="box-center"> !肚锵Α诽啤ざ拍?
28、兩情若是久長時(shí)
,又豈在朝朝暮暮
。——《鵲橋仙》宋·秦觀
29
、月落烏啼霜滿天,江楓漁火對愁眠
?div id="4qifd00" class="flower right">
!稐鳂蛞共础诽啤埨^
30、遠(yuǎn)上寒山石徑斜
,白云生處有人家
。——《山行》唐·杜牧
31
、自古逢秋悲寂寥
,我言秋日勝春朝?div id="4qifd00" class="flower right">
!肚镌~》唐·劉禹錫
32
、落霞與孤鶩齊飛,秋水共長天一色
?div id="jfovm50" class="index-wrap">!峨蹰w序》唐·王勃
33、星垂平野闊
,月涌大江流?div id="d48novz" class="flower left">
!堵靡箷鴳选诽啤ざ鸥?
34、但愿人長久
,千里共嬋娟?div id="d48novz" class="flower left">
!端{(diào)歌頭》宋·蘇軾
35
、綠樹村邊合,青山郭外斜
?div id="d48novz" class="flower left">
!哆^故人莊》唐·孟浩然
36、莫道不消魂
,簾卷西風(fēng)
,人比黃花瘦?div id="4qifd00" class="flower right">
!蹲砘帯ぞ湃铡匪巍だ钋逭?
37、采菊東籬下
,悠然見南山
?div id="jfovm50" class="index-wrap">!讹嬀啤て湮濉窌x·陶淵明
38、明月松間照
,清泉石上流?div id="jfovm50" class="index-wrap">!渡骄忧镪浴诽啤ね蹙S?
?04?
冬季
39、一年好景君須記
,最是橙黃橘綠時(shí)
?div id="d48novz" class="flower left">
!顿?zèng)劉景文/冬景》宋 ·蘇軾
40
、千山鳥飛絕,萬徑人蹤滅
。——《江雪》唐·柳宗元
41
、草枯鷹眼疾
,雪盡馬蹄輕?div id="jpandex" class="focus-wrap mb20 cf">!队^獵》唐·王維
42
、了卻君王天下事,贏得生前身后名
?div id="jpandex" class="focus-wrap mb20 cf">!镀脐囎印匪巍ば翖壖?
43
、夜深知雪重,時(shí)聞?wù)壑衤?div id="jfovm50" class="index-wrap">?div id="jfovm50" class="index-wrap">!兑寡诽啤ぐ拙右?
44、千門萬戶曈曈日,總把新桃換舊符
?div id="jfovm50" class="index-wrap">!对铡匪巍ね醢彩?
45、火樹銀花合
,星橋鐵鎖開
。——《正月十五夜》唐·蘇味道
46
、驀然回首
,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
。——《青玉案·元夕》宋·辛棄疾
圖文來源于網(wǎng)絡(luò)
,如有任何問題請聯(lián)系我們
萬里橋的文言文
1. 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浣花溪記 鐘惺出成都南門,左為萬里橋, 1.D
2.A
3.D
4.
①水光樹色清幽
,秀麗,使人心神
、肌膚都覺得清爽
。從青羊?qū)m往西,因溪水匯流而架設(shè)了三座橋
,橋與橋之間
,相距都不到半里。
②溪水的東邊住了一些人家
,因此
,溪水常常被擋住看不見,沒有擋住的
,又顯現(xiàn)出來。像這樣的地方有好幾處
。
③可以看到一個(gè)小沙洲,像梭子一樣橫斜著插在水面
。溪水環(huán)繞著它
,沒有橋就不能通到洲上去。
④窮愁潦倒
,為生活而奔走
,還能選擇景色奇麗的地方居住。胸中寬松不亂,就可以應(yīng)付世事變故
。
1.趣:通“促”
,急,趕快
。
2.A.才
。B.竟然;C.是
;D.你的
。
3.作者極大的賞玩興趣不是朝廷使臣出來游玩熱鬧哄哄引起的,表達(dá)應(yīng)是憤世嫉俗
,鄙視豪貴的感情,而不是對隱居的向往
。
譯文:
從成都出南門,向左走是萬里橋
。向西轉(zhuǎn)彎,又曲又長
,纖巧秀麗
,人們看到的形狀像連環(huán),像玉—
,像玉帶
,像圓規(guī),像彎鉤
,顏色像玻璃
,像美石,像綠沉瓜
,幽深而暗綠
,縈繞回旋在城墻下的,都是浣花溪匯流的地方
。但是一定要到杜甫居住的草堂
,浣花溪才有專名
,那是因?yàn)槎鸥ψ≡谀抢锪T了
。
再往前走三四里就是青羊?qū)m
。溪水有時(shí)離得遠(yuǎn)一些,有時(shí)離得近一些
。但岸邊竹翠柏青
。對岸林木陰森,直到溪水的盡頭
,遠(yuǎn)遠(yuǎn)地望過去
,像薺菜一樣。水光樹色清幽
,秀麗
,使人心神、肌膚都覺得清爽。從青羊?qū)m往西
,因溪水匯流而架設(shè)了三座橋
,橋與橋之間,相距都不到半里
。轎夫說溪水通向灌縣
,有人說:“江水是從灌口來的”,說的就是這個(gè)
。
溪水的東邊住了一些人家,因此
,溪水常常被擋住看不見
,沒有擋住的,又顯現(xiàn)出來
。像這樣的地方有好幾處
。這些人家的房子,有捆起柴當(dāng)門的
,也有編起竹子當(dāng)門的
,但都做得很好。過了橋
,有一座亭子立于道路的東邊
。上面署有名字:“緣江路?div id="d48novz" class="flower left">
!?/p>
經(jīng)過這里就是武候祠了
。武候祠前面橫跨溪上的是一座木板橋
。一個(gè)橋墩,橋上建有欄桿
。到這里就可以看見“浣花溪”的題額
。過橋后
,可以看到一個(gè)小沙洲
,像梭子一樣橫斜著插在水面。溪水環(huán)繞著它
,沒有橋就不可以通到洲上去
。上面修建了一個(gè)亭子
,命名為“百花譚水”。從這個(gè)亭子回轉(zhuǎn)
,經(jīng)過一座橋
,再過梵安寺,才是杜工部祠
。祠中杜甫像清癯古樸
,不一定就是那個(gè)樣子,只是人們想象是這個(gè)樣子罷了
。還有一個(gè)石刻像
,附有杜甫的傳記
,那是何仁仲署理華陽別駕時(shí)制作的
,碑文已經(jīng)不能認(rèn)讀出來了。
鐘惺說:杜老先生兩個(gè)住所
,浣花溪顯得清遠(yuǎn),而東屯顯得險(xiǎn)奧
,各有各的特色
。如果嚴(yán)公不死得太早,杜甫是可以終老于浣花溪草堂的
?div id="jpandex" class="focus-wrap mb20 cf">;茧y對于結(jié)交朋友來說是很重大的問題啊
!然而天意驅(qū)遣他憎添了在夔門這一段不平常的生活
。窮愁潦倒
,為生活而奔走,還能選擇景色奇麗的地方居住
。胸中寬松不亂
,就可以應(yīng)付世事變故。就像孔子(為避禍)化裝到司城貞子家里的時(shí)候一樣
。
今天是萬歷辛亥年十月十七日
,出城時(shí)天像要下雨的樣子
,一會兒就放睛了。到這里游玩的人,大都由當(dāng)?shù)毓俑写?div id="m50uktp" class="box-center"> ,來來往往都是些做官的人
,彎腰打躬作揖,到處鬧哄哄的
。到了傍晚
,大家才匆匆回去。這一天清晨
,我是一個(gè)人前往的
。
2. 翻譯文言文 浣花溪記《浣花溪記》選段
出成都南門,左為萬里橋
,西折纖秀長曲
,所見如連環(huán)
。如玦。如帶
。如規(guī)
。如鉤,色如鑒
。如瑯玕
。如綠沉瓜
,窈然深碧。瀠回城下哲
,皆浣花溪委也
。然必至草堂,而后浣花有專名
,則以少陵浣花居在焉耳
。
行三四里路為青羊?qū)m
。溪時(shí)遠(yuǎn)時(shí)近,竹柏蒼然
。隔岸陰森者
,盡溪平望如薺,水木清華
,神膚洞達(dá)
。自宮以西
,流匯而橋者三,相距各不半里
。舁夫云通灌縣
,或所云“江從灌口來”是也。
「要點(diǎn)」竟陵派的創(chuàng)始者之一
,藝術(shù)風(fēng)格“幽深孤峭”
。
「注釋」1、“杜二居
,浣花清遠(yuǎn)
,東屯險(xiǎn)奧
,各不相襲
?div id="m50uktp" class="box-center"> !睎|屯:指夔州。各不相襲:各不相同
。襲:重復(fù)
。2、“窮愁奔走
,猶能擇勝
,胸中暇整
,可以應(yīng)世 ,如也子微服主司城貞子時(shí)也
?div id="d48novz" class="flower left">
!毕菊杭春谜韵荆稳萦崎e嚴(yán)整
,從容不迫
。省稱“暇整”
。
譯文
從成都出南門,向左走是萬里橋
。向西轉(zhuǎn)彎
,又曲又長
,纖巧秀麗,人們看到的形狀像連環(huán)
,像玉玦
,像玉帶
,像圓規(guī),像彎鉤
,顏色像玻璃
,像美石
,像綠沉瓜,幽深而暗綠
,縈繞回旋在城墻下的,都是浣花溪匯流的地方
。但是一定要到杜甫居住的草堂
,浣花溪才有專名
,那是因?yàn)槎鸥ψ≡谀抢锪T了。
再往前走三四里就是青羊?qū)m
。溪水有時(shí)離得遠(yuǎn)一些
,有時(shí)離得近一些
。但岸邊竹翠柏青。對岸林木陰森
,直到溪水的盡頭
,遠(yuǎn)遠(yuǎn)地望過去
,像薺菜一樣。水光樹色清幽
,秀麗
,使人心神
、肌膚都覺得清爽。從青羊?qū)m往西
。因溪水匯流而架設(shè)了三座橋,橋與橋之間
,相距都不到半里
。轎夫說溪水通向灌縣
,有人說:“江水是從灌口來的”,說的就是這個(gè)。
溪水的東邊住了一些人家
,因此
,溪水常常被擋住看不見,沒有擋住的
,又顯現(xiàn)出來
。像這樣的地方有好幾處
。這些人家的房子,有捆起柴當(dāng)門的
,也有編起竹子當(dāng)門的
,但都做得很好
。過了橋
,有一座亭子立于道路的東邊
。上面署有名字:“緣江路
。” 經(jīng)過這里就是武候祠了
。武候祠前面橫跨溪上的是一座木板橋
。一個(gè)橋墩
,橋上建有欄桿。到這里就可以看見“浣花溪”的題額
。過橋后
,可以看到一個(gè)小沙洲
,像梭子一樣橫斜著插在水面。溪水環(huán)繞著它
,沒有橋就不可以通到洲上去
。上面修建了一個(gè)亭子,命名為“百花潭水”
。從這個(gè)亭子回轉(zhuǎn)
,經(jīng)過一座橋,再過梵安寺
,才是杜工部祠
。祠中杜甫像清癯古樸,不一定就是那個(gè)樣子
,只是人們想象是這個(gè)樣子罷了
。還有一個(gè)石刻像
,附有杜甫的傳記
,那是何仁仲署理華陽別駕時(shí)制作的,碑文已經(jīng)不能認(rèn)讀出來了。
鐘惺說:杜老先生兩個(gè)住所
,浣花溪顯得清遠(yuǎn)
,而東屯顯得險(xiǎn)奧
,各有各的特色。如果嚴(yán)公不死得太早
,杜甫是可以終老于浣花溪草堂的?div id="m50uktp" class="box-center"> ;茧y對于結(jié)交朋友來說是很重大的問題?div id="m50uktp" class="box-center"> ?div id="m50uktp" class="box-center"> !然而天意驅(qū)遣他增添了在夔門這一段不平常的生活
。困窘憂愁
,為生活而奔走
,還能選擇景色奇麗的地方居住
。胸中寬松不亂
,就可以應(yīng)付世事變故。就像孔子(為避禍)化裝到司城貞子家里的時(shí)候一樣
。
今天是萬歷辛亥年十月十七日
,出城時(shí)天像要下雨的樣子
,一會兒就放睛了
。到這里游玩的人
,大都由當(dāng)?shù)毓俑写瑏韥硗际切┳龉俚娜?div id="4qifd00" class="flower right">
,彎腰打躬作揖
,到處鬧哄哄的
。到了傍晚
,大家才匆匆回去。這一天清晨
,我是一個(gè)人前往的
。
《浣花溪記》
祝您學(xué)習(xí)更上一層樓
!望采納!
O(∩_∩)O~
如有雷同
,純屬抄襲
!
3. 閱讀下面文字,完成1——5題 1.B
2.B
3.D
4.翻譯句子:
(1) 青竹翠柏郁郁蔥蔥
,顯得對岸濃陰森森
;溪的盡頭
,遠(yuǎn)遠(yuǎn)望去像一片薺菜。
(2) 在艱難潦倒中流離奔波,卻仍能選擇勝地處身
,胸襟安閑從容
,可以應(yīng)付世事
。
(3)出城時(shí)像要下雨的樣子
,一會兒又放晴了。
5.表現(xiàn)了作者對杜甫在窮愁奔走中猶能擇勝而居的安詳心態(tài)和豁達(dá)胸懷的贊賞和崇敬之情
。
1.B(周:此為環(huán)繞
、圍護(hù)之意)
2.B(都是副詞
,就是
。A①介詞,往
;②介詞
,用
;C①連詞
,于是
、就
;②副詞,竟然
; D①代詞
,那兒
;②兼詞
,相當(dāng)于“之于”
,譯為“在那兒”)
3.D(古義是兩個(gè)詞
,“可”是可以的意思
,“以”表憑借;今義是能愿動(dòng)詞)
4.翻譯句子:
(1) 青竹翠柏郁郁蔥蔥
,顯得對岸濃陰森森
;溪的盡頭,遠(yuǎn)遠(yuǎn)望去像一片薺菜
。
(2) 在艱難潦倒中流離奔波
,卻仍能選擇勝地處身
,胸襟安閑從容,可以應(yīng)付世事
。
(3)出城時(shí)像要下雨的樣子
,一會兒又放晴了
。
5.從這幾句話中不難看出作者的豁達(dá)
、達(dá)觀和自信
。
附譯文:
出成都城南門
,左邊是萬里橋
。向西折行,顯得細(xì)而美
、長而彎
,所見像套連的圈兒
、像開口的玉環(huán)
、像帶子
、像圓規(guī)
、像彎鉤
,水色像明鏡、像碧玉
、像濃綠色的瓜,深幽幽的呈現(xiàn)一派青碧色
,在城下回旋著的
,都是浣花溪水流聚的地方。然而一定要到草堂一帶
,然后才有“浣花溪”這一專門名稱
,這是因?yàn)槎鸥Φ匿交ü示釉谀抢铩?/p>
行走三四里就到了青羊?qū)m,溪流一會兒遠(yuǎn)
,一會兒近
。青竹翠柏郁郁蔥蔥,顯得對岸濃陰森森
;溪的盡頭
,遠(yuǎn)遠(yuǎn)望去像一片薺菜。水光樹色
,清幽而絢麗
,使人表里澄澈,神清氣爽
。從青羊?qū)m以西
,有三處地方溪流匯合在一起,上面建有橋
,彼此相隔都不到半里路
。轎夫說通向灌縣,或許這就是所謂“江從灌口來”吧
。
溪東面住有人家
,這時(shí)溪身便被屋舍遮住,不能常?div id="4qifd00" class="flower right">
?匆?div id="4qifd00" class="flower right">
;稍有空缺,溪水又重新展現(xiàn)在眼前
。像這樣的情形有好幾處
。溪岸人家用樹枝、竹條編扎成門戶和籬墻
,很是齊整
。橋的盡頭,路旁邊立著一座亭子
,題寫著“緣江路”幾個(gè)字
。過了這里就到了武侯祠。祠前有一座木板橋跨越溪身
,橋上有臨水的欄桿覆圍著
,到此才看見題著“浣花溪”字樣的匾額。過了橋
,是一片小小的陸地
,像梭子那樣橫斜著插在水中,溪水四面環(huán)繞著它
,沒有橋便無法通行
。小洲上面建造了一座亭子,題字為“百花潭水”
。從這座亭子折回原路
,走過橋經(jīng)過梵安寺,這才到了杜工部祠
。杜甫的像畫得十分清朗古樸
, 不見得一定強(qiáng)求維妙維肖,但想來杜甫應(yīng)當(dāng)是這個(gè)模樣
。還有一塊刻在碑石上的肖像
,附著杜甫的傳記,是通判何仁仲在代理華陽縣令時(shí)所制作的
。碑文都沒法讀了
。
鐘子說:杜甫的兩處居所,在成都浣花溪的環(huán)境幽遠(yuǎn)
,在夔州東屯的地方險(xiǎn)僻
,兩者互不相同。假如嚴(yán)武不死
,杜甫就可以在浣花溪畔安然度過晚年
,患難時(shí)是太需要朋友了!然而是天意要派定這位老詩人添加出夔州的一段非凡表現(xiàn)罷了
。在艱難潦倒中流離奔波
,卻仍能選擇勝地處身,胸襟安閑從容
,可以應(yīng)付世事
,這同孔子變換服裝
、客居在司城貞子家里避難時(shí)的情形是一樣的啊。
其時(shí)為萬歷三十九年十月十七日
。出城時(shí)像是要下雨
,不一會兒便云開天晴了。朝廷使臣出來游玩的
,大多由按察使或州縣長官邀請參加飲宴
,官場中人稠雜而渾濁,像石磐那般彎曲著身子打躬作揖
, 喧鬧聲充滿四方
。將近黃昏時(shí)分連忙回家。這天清晨
, 我偶然獨(dú)自前往
。楚人鐘惺作記。
4. 《竹枝詞九首》的原文是什么 唐·劉禹錫 《竹枝詞九首》
白帝城頭春草生
,白鹽山下蜀江清
。
南人上來歌一曲,北人莫上動(dòng)鄉(xiāng)情
。
山桃紅花滿上頭
,蜀江春水拍山流。
花紅易衰似郎意
,水流無限似儂愁
。
江上朱樓新雨晴,瀼西春水縠文生
。
橋東橋西好楊柳
,人來人去唱歌行。
日出三竿春霧消
,江頭蜀客駐蘭橈
。
憑寄狂夫書一紙,信在成都萬里橋
。
兩岸山花似雪開
,家家春酒滿銀杯。
昭君坊中多女伴
,永安宮外踏青來
。
城西門前滟滪堆,年年波浪不能摧
。
懊惱人心不如石
,少時(shí)東去復(fù)西來。
瞿塘嘈嘈十二灘,此中道路古來難
。
長恨人心不如水
,等閑平地起波瀾。
巫峽蒼蒼煙雨時(shí)
,清猿啼在最高枝
。
個(gè)里愁人腸自斷,由來不是此聲悲
。
山上層層桃李花
,云間煙火是人家
。
銀釧金釵來負(fù)水,長刀短笠去燒畬
。
注釋:
山桃:野桃
。
上頭:山頭,山頂上
。
蘭橈:蘭木槳
。蘭指木蘭樹,又名杜蘭
、林蘭
。
嘈嘈:水的急流聲。
銀釧二句:描寫戴著銀釧金釵的婦女們到江邊汲水
;持長刀披短笠的男子到山上開荒種田
。
譯文:白帝城的城頭長出了春草,白鹽山下流動(dòng)的蜀江清澈見底
。南邊過來的人唱起了歌曲
,勾起了北行行人的思鄉(xiāng)情。 盛開著的山桃花
,紅遍了整座山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