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揚(yáng)州(治所在今江蘇揚(yáng)州)人。其與賀知章
、張旭
、包融并稱為“吳中四士”。其詩描寫細(xì)膩
,音節(jié)和諧
,清麗開宕,富有情韻
,在初唐詩風(fēng)的轉(zhuǎn)變中有重要地位
。但受六朝柔靡詩風(fēng)影響,常露人生無常之感
。詩作大部散佚
,《全唐詩》僅存2首,其一為《春江花月夜》
,乃千古絕唱
,是一篇膾炙人口的名作,有“以孤篇壓倒全唐”之譽(yù)
?div id="4qifd00" class="flower right">
!洞航ㄔ乱埂费赜藐愃鍢犯f題來抒寫真摯感人的離別情緒和富有哲理意味的人生感慨,語言清新優(yōu)美
,韻律婉轉(zhuǎn)悠揚(yáng)
,完全洗去了宮體詩的濃脂艷粉,給人以澄澈空明
、清麗自然的感覺
。張若虛在詩中將畫意、詩情與對宇宙奧秘和人生哲理的體察融為一體
,創(chuàng)造出情景交融
、玲瓏透徹的詩境。而在明凈的詩境中
,又融入了一層淡淡的憂傷
。詩人將真切的生命體驗(yàn)融入美的形象,詩情與畫意相結(jié)合
,表明唐詩意境的創(chuàng)造已進(jìn)入爐火純青的階段
。清末王闿運(yùn)評價(jià)稱“張若虛《春江花月夜》用《西洲》格調(diào),孤篇橫絕
,竟為大家
;李賀
、商隱,挹其鮮潤;宋詞
、元詩
,盡其支流”,足見其非同凡響的崇高地位和悠悠不盡之深遠(yuǎn)影響
。該詩中的“春江潮水連海平
,海上明月共潮生”、“江天一色無纖塵
,皎皎空中孤月輪”
、“此時(shí)相望不相聞,愿逐月華流照君”和“不知乘月幾人歸
,落月?lián)u情滿江樹”等皆是描摹細(xì)膩
、情景交融的極佳之句。
9.《離騷》·屈原(節(jié)選)帝高陽之苗裔兮
,朕皇考曰伯庸
。攝提貞于孟陬兮,惟庚寅吾以降
?div id="d48novz" class="flower left">
;视[揆余初度兮,肇錫余以嘉名:名余曰正則兮
,字余曰靈均
。紛吾既有此內(nèi)美兮,又重之以修能
。扈江離與辟芷兮
,紉秋蘭以為佩。汩余若將不及兮
,恐年歲之不吾與
。朝搴阰之木蘭兮,夕攬洲之宿莽
。日月忽其不淹兮
,春與秋其代序。惟草木之零落兮
,恐美人之遲暮
。不撫壯而棄穢兮,何不改乎此度也 乘騏驥以馳騁兮
,來吾道夫先路也!昔三后之純粹兮
,固眾芳之所在。雜申椒與菌桂兮
,豈維紉夫蕙茝!彼堯舜之耿介兮,既遵道而得路。何桀紂之昌披兮
,夫唯捷徑以窘步
。惟黨人之偷樂兮,路幽昧以險(xiǎn)隘
。豈余身之憚殃兮
,恐皇輿之?dāng)】?忽奔走以先后兮,及前王之踵武
。荃不察余之中情兮
,反信讒以齌怒。余固知謇謇之為患兮
,忍而不能舍也
。指九天以為正兮,夫唯靈修之故也
。曰黃昏以為期兮
,羌中道而改路!(注1)初既與余成言兮,后悔遁而有他
。余既不難夫離別兮
,傷靈修之?dāng)?shù)化。余既滋蘭之九畹兮
,又樹蕙之百畝
。畦留夷與揭車兮,雜杜衡與芳芷
。冀枝葉之峻茂兮
,愿竢時(shí)乎吾將刈。雖萎絕其亦何傷兮
,哀眾芳之蕪穢
。眾皆競進(jìn)以貪婪兮,憑不厭乎求索
。羌內(nèi)恕己以量人兮
,各興心而嫉妒。忽馳騖以追逐兮
,非余心之所急
。老冉冉其將至兮,恐修名之不立
。朝飲木蘭之墜露兮
,夕餐秋菊之落英。茍余情其信姱以練要兮
,長顑頷亦何傷
。攬木根以結(jié)茝兮
,貫薜荔之落蕊。矯菌桂以紉蕙兮
,索胡繩之纚纚
。謇吾法夫前修兮,非世俗之所服
。雖不周于今之人兮
,愿依彭咸之遺則。長太息以掩涕兮
,哀民生之多艱
。余雖好修姱以鞿羈兮,謇朝誶而夕替
。既替余以蕙纕兮
,又申之以攬茝。亦余心之所善兮
,雖九死其猶未悔
。怨靈修之浩蕩兮,終不察夫民心
。眾女嫉余之蛾眉兮
,謠諑謂余以善淫。固時(shí)俗之工巧兮
,偭規(guī)矩而改錯
。背繩墨以追曲兮,競周容以為度
。忳郁邑余侘傺兮
,吾獨(dú)窮困乎此時(shí)也。寧溘死以流亡兮
,余不忍為此態(tài)也
。鷙鳥之不群兮,自前世而固然
。何方圜之能周兮
,夫孰異道而相安 屈心而抑志兮,忍尤而攘詬
。伏清白以死直兮
,固前圣之所厚?div id="m50uktp" class="box-center"> ;谙嗟乐徊熨?div id="m50uktp" class="box-center"> ,延佇乎吾將反?div id="m50uktp" class="box-center"> ;仉捃囈詮?fù)路兮
,及行迷之未遠(yuǎn)
。步余馬于蘭皋兮,馳椒丘且焉止息
。進(jìn)不入以離尤兮
,退將復(fù)修吾初服。制芰荷以為衣兮
,集芙蓉以為裳。不吾知其亦已兮
,茍余情其信芳
。高余冠之岌岌兮,長余佩之陸離
。芳與澤其雜糅兮
,唯昭質(zhì)其猶未虧。忽反顧以游目兮
,將往觀乎四荒
。佩繽紛其繁飾兮,芳菲菲其彌章
。民生各有所樂兮
,余獨(dú)好修以為常。屈原(約公元前339—約前278)
,戰(zhàn)國時(shí)期的楚國詩人
、政治家,“楚辭”的創(chuàng)立者和代表作者
。20世紀(jì)
,曾被推舉為世界文化名人而受到廣泛紀(jì)念。從屈原在當(dāng)時(shí)社會中的身份來說
,他是一位政治家
,而不是一般意義上的“詩人”;但以他的巨大的創(chuàng)作成就來說
,他又是我國文學(xué)史上第一位偉大的詩人
。《離騷》是屈原被貶后寫出來的
。本詩在中國歷史上有一定地位
,因此詩人也稱“騷人”。在詩歌形式上
,屈原打破了《詩經(jīng)》那種以整齊的四言句為主
、簡短樸素的體制,創(chuàng)造出句式可長可短
、篇幅宏大
、內(nèi)涵豐富復(fù)雜的“騷體詩”
,這也具有極重要的意義。
10.《靜夜思》·李白床前明月光
,疑是地上霜
。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xiāng)
。
短短四句詩
,寫得清新樸素,明白如話
。它的內(nèi)容是單純的
,但同時(shí)卻又是豐富的。它是容易理解的
,卻又是體味不盡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