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國學生活·木木
來源:國學生活(ID:gxsh789)
以責人之心責己
。?png" />
一個人在世上行走
,能讓人敬佩,愿意交往,往往不是財富的多少,名聲的大小,而是一個人是否有良好的品德,是否有深刻的教養(yǎng)。《資治通鑒》中說:才者,德之資也
;德者,才之帥也。一個再有才能的人
,如果德行不好,也是走不長遠的。好的品德
,就是一個人刻在骨子里的教養(yǎng),是一個人靈魂深處的修養(yǎng)。有教養(yǎng)的人往往:遇事不責人
,凡事會反思,事事懂感激。1
遇事不責人
老子說:“大道之行
,不責于人。”一件事能否做成功
如果遇到事情不問清原因
看到這樣一則故事:
一位顧客正在店里品茶
店主溫和有禮的說:“請問先生,有什么能幫到您嗎
”顧客沒好氣的說:“你們的茶太差勁了
,加點牛奶都結塊了,還怎么喝?div id="d48novz" class="flower left">店主輕言細語的說:“不好意思
,先生,我立刻給您換一杯?div id="d48novz" class="flower left">于是,端上了一杯新茶
。店主輕聲的說道:“先生
,我能不能向您提個小建議,如果茶中加了檸檬,再加入牛奶的話,茶是會結塊的哦?div id="d48novz" class="flower left">顧客聽后
,很是慚愧,原來是自己不小心加了檸檬的原因。古語有云:“責人先責己”
。想要指責別人的時候,先想想自己有沒有錯
總是把眼睛放在別人身上
故事中
而店主在知道實情后
古人說:“以責人之心責己,以恕己之心恕人?div id="jfovm50" class="index-wrap">!?/p>
喜歡責備別人的人
他們懂得遇事不責備家人,才能家庭和睦
2
凡事會反思
曾子說:“吾日三省吾身”。
人只有在認識自己不足后
一個不懂反省的人
曾國潘曾說過: 知己之過失
一個人能知道自己的過錯,然后承認并且改正
被譽為“千古一完人”的曾國潘,剛剛入朝為官時
得罪了不少人
后來
在守喪的三年間,曾國藩深刻反思了自己
后來
荀子說:君子博學而日參省乎己
君子學問淵博,每日反省自己
平常的人
3
事事懂感恩
《增廣賢文》中有言:滴水之恩,當涌泉相報
感恩是一個人最好的品德
遇到壞事,學會感恩
生活中,遇到幫助我們的人
每個人都不容易
韓信少年的時候
經(jīng)常饑腸轆轆
有個老婆婆
后來,韓信功成名就后
,送給婆婆千金作為回報。盧梭說過:“沒有感恩,就沒有真正的美德
?div id="4qifd00" class="flower right">一個有感恩心的人,才能做成大事
,才會得貴人相助。每個人,在這個世界上
,不可能只靠自己▽
古人說:“以寬待人
教養(yǎng)是一個人安身立命的根本
遇到事
看到事
碰到事,學會去感恩
此生,愿你內(nèi)心坦蕩
作者木木
,一名熱愛寫作的上班族,平時喜歡閱讀國學方面的書籍,對儒釋道文化很感興趣。希望通過文字治愈自己和他人。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scgf/102068.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wǎng)絡,轉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