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詩宋詞古詩詞唐詩宋詞查詢
,古詩詞分享!01人貴有自知之明
《道德經(jīng)》有言:“知不知
,尚(通‘上’)矣,不知知,病也。圣人不病,以其病病。夫唯病病,是以不病?div id="4qifd00" class="flower right">這句話的意思是說:知道自己還有所不知道的
,這才是最高明的。不知道卻自以為知道,這就是毛病了。有“道”的圣人沒有這種缺點,是因為他把缺點當成一種毛病自覺加以防治,所以他才不會犯這種毛病。人們常犯的毛病是既不知人,又不自知
。不少人只盯著甚至夸大別人的缺點,忽視別人的優(yōu)點善于知人知己
,注重潛心學習和修養(yǎng)自身,把主要精力放在提高自身素質(zhì)和能力上02腳踏實地
《道德經(jīng)》有言:“企者不立,跨者不行
企
要想成就事業(yè)并行穩(wěn)致遠
《孟子·公孫丑上》里記載了一則揠苗助長的故事:“宋人有閔其苗之不長而揠之者
成功學上有個“一萬小時定律”
03事先謀劃,未雨綢繆
《道德經(jīng)》有言:“其安易持
這段話的意思是
關(guān)于事先謀劃
做任何事情
,預先有規(guī)劃才能做到有的放矢,穩(wěn)扎穩(wěn)打,最終取得成功,反之則會一事無成。比如,講話前有所準備就能言之有據(jù),不然就會理屈詞窮站不住腳;做事前有所準備就能水到渠成,不然就會陷入困境04以簡馭繁,回歸本心
《道德經(jīng)》有言:說“五色令人目盲
顏色太多讓人眼花繚亂
,聲音太多讓人耳朵分辨不出,味道太多讓人感覺失調(diào),縱情打獵讓人身心張揚發(fā)狂,稀奇的寶貝,常常讓人為了得到而不擇手段。所以圣人只是為了維持基本的生存生活,有選擇性地取舍。少就是多
,多就是少。一個人想要的越多,算計的越多,身心不得安寧,終日焦慮?div id="4qifd00" class="flower right">做最簡單的人
,吃最簡單的飯,過最簡單的日子05成大事者
,當養(yǎng)靜氣《道德經(jīng)》有言:“躁勝寒,靜勝熱
,清靜為天下正?div id="d48novz" class="flower left">意思是,躁動可以戰(zhàn)勝寒冷
,給人送去溫暖;冷靜能夠戰(zhàn)勝狂熱,讓人頭腦保持清醒;清靜無為,才是天下正道,能保世間太平安寧。道家講:靜為躁君
。“靜”是一種智慧,也是一種力量。靜能制躁常言道:一動不如一靜
老子曰:“善行無轍跡,善言無瑕謫
06有無相生
《道德經(jīng)》有言:“三十輻,共一轂
意思是
因此
老子曰:“天下萬物生于有
07順應自然,免除禍患
《道德經(jīng)》有言:“善為士者不武
,善戰(zhàn)者不怒,善勝敵者弗與,善用人者為下。是謂不爭之德意思就是說善于做事的人不崇尚武力
“武力
反之,一個人如果能夠配合自然之道
,順應自然之規(guī)律,善于使用人的力量,善于符合道的準則,這樣才能免除禍患,讓人生走上更方便的捷徑,這便是智慧。08心有敬畏
,行有所止《道德經(jīng)》有言:“人之所畏,不可不畏
?div id="4qifd00" class="flower right">意思是說他人所畏懼的
,自己不能不畏懼。人生在世
,一定要有一點敬畏之心。敬畏不是懦弱舉頭三尺有神明
心存敬畏
,待人就會多一份尊重,做事就會有一點分寸。09以柔克剛,以弱勝強
《道德經(jīng)》有言:“兵強則滅
,木強則折。”用兵逞強就會走向破滅
,樹木太強大了就會挫折。太過要強的人
,自我感覺良好,事事都要自己主導。他們在爭強好勝之中,不斷損耗自己的精氣神。其實,做人有韌勁、懂變通,以柔克剛何嘗不是大智慧。順應天意的人
,則都懂得“示弱”。性格弱的人10為人處世
,立身敦厚《道德經(jīng)》有言:“大丈夫處其厚
,不居其?div id="d48novz" class="flower left">做人要立身敦厚
,不流于淺薄;存心樸實,不迷于虛華做人做事,精明不如厚道
《易經(jīng)》有言:“地勢坤,君子以厚德載物
《菜根譚》有言:“智械機巧,不知者為高
現(xiàn)在新建了粉絲群以供各位詩友交流
唐詩宋詞唐詩宋詞300首唐詩宋詞三百首唐詩宋詞元曲 唐詩宋詞精選回復“唐詩”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scgf/102195.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quán)
上一篇:
,能勝天下之至巧" rel="prev">
曾國藩:天下之至拙
下一篇:
詩詞丨歲月里的溫暖,但你溫暖有光.png" alt="你未必萬丈光芒,但你溫暖有光" onerror="nofind(this)" >
!.png" alt="非常在理的一段真實話!" onerror="nofind(thi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