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詩精選朱自清散文基督教詩歌詩歌朗誦愛國詩歌散文精選散文精選大全文:何華
(點擊下方音樂結(jié)合一起讀文章哦)
我是少有的逛書店比逛SHOPPING MALL更有興致的女人。而于書店中,我亦是頗愛尋找“閑云野鶴”的邊角人士。一個“閑”、一個“野”,是我對自己多次尋書經(jīng)歷后的歸納總結(jié)。我曾煞有介事地想讓自己接受全方位經(jīng)史子集的熏染,以便成為學(xué)富五車的飽識之士。一次,我打開普魯斯特的巨著《追憶逝水年華》。翻了兩頁,深感經(jīng)典意識流小說對于人物內(nèi)心刻畫的精湛,亦體察到與通俗讀物層次上的千米落差。然而,幾分鐘后,我還是放棄了經(jīng)典,居然另獲一本幾米成人漫畫《真的假的啊》,消磨了半晌光陰。又一次,帶女兒去書店。女兒手捧一本宋詞純純地問:“媽咪,你準(zhǔn)備看什么書呢 ”我微笑著暢答:“媽媽去看哲學(xué)啦?!钡c女兒分手后,卻自顧自挑揀了一冊《日本詭實錄》,尋一方角落秘密拜讀。我時常剖析自己的人生意趣,為何總沉迷于一些黑暗詭譎的邊緣文化,于是決定規(guī)正人生取向,趨同正能量。最近受女兒影響開始讀白落梅的秋水文章。白落梅的文字淡雅得不識人間煙火,經(jīng)典的“四字文”暢達飄逸,“琴棋書畫詩酒花”被刻畫得行云流水、文縱千里。然而贊美之余,我的思想?yún)s又被拽入她提及的那些民間傳說,尤其那則“桔中仙”:四川一桔田結(jié)了兩枚大如西瓜的桔子。夜里,這倆桔子總發(fā)出光亮,同時傳出叮咚的敲棋聲。一日,農(nóng)民終按奈不住,撥開了桔皮,兩對正趣弈圍棋的仙翁妙然出現(xiàn)。他們不管不顧,直殺出你勝我負(fù)。末了,一仙翁慨嘆:“多好的下棋處,被破壞了??!“隨后乘清風(fēng)飄然而去。 這個故事,引我想起三年前買的一本閑野之書《草間居游》。作者魚山是一位有書畫功底的建筑師。一日突發(fā)奇想,來了閑時戲筆,把人物縮微至瓢蟲尺寸,居所搬移到紛雜的器物,如一盞茶杯、一方瓷碟、一席荷葉、一滴清露中。其間,幾個老頭兒或?qū)︼嫛⒒虼贯?、或瞌睡、或裸泳,逍遙于天地間。而他們身邊即是巨大的花瓣船、果蔬房。這種日子里,有用吸管吸食花蜜的甜美光陰,亦有乘花瓣暢游清波的雅逸時刻。有踩著兩支狗尾草過小水洼的驚心,亦有眾人在半個西瓜里鏟瓜瓤的喧囂。我突然憶起兒時看過的動畫片“拇指姑娘”,不正是以這樣的視角開啟我們幻夢的童年。魚山在書中畫拇指大小的人物出入于案頭花草、器物之間,借瓶為山、截枝為樹,或隱或現(xiàn)、或出或入、你來我往,幻想出一番微觀園林的居游世界。作者坦言作為一個建筑設(shè)計師,“將身體入畫”,對自己理解園林有極大裨益,可誘發(fā)現(xiàn)實之外的獨特視角。于是在作者頗豐的想象力中,誕生了引頸聞香、緣瓶攀藤、騎枝偷果的各色小人兒。作者意在營造一座座迷你花居草院,開啟另一番妙趣人生。草間居游里的小人兒不僅生于自然,亦可活在現(xiàn)代。這些小人兒居然舉辦“草間奧運”。以葉為舟的“劃船比賽”,在蛛網(wǎng)上拉伸的“體操競技”,用柚子做杠鈴的舉重比拼正進行得如火如荼。
莊子《逍遙游》中有云:“北冥有魚,其名為鯤。鯤之大,不知幾千里也;化而為鳥,其名為鵬。鵬之背,不知其幾千里也。怒而飛,其翼若垂天之云?!边@段文字,曾讓我意氣風(fēng)發(fā),如置身綺麗幻夢。而設(shè)若我們突然變得渺小,似乎立馬就能進入莊子的浩然世界,不再拘泥于天地萬物。女兒前些時日講述了一個夢:她置身一座碗狀山谷,其間生一桃花巨樹,沖入云霄。女兒著一襲白紗長裙,向樹上眺望。桃花瓣如巨雪散落于她的發(fā)髻衣衫。而她亦能立于水波上不墜不落。桃樹如此巨大,實則可視為人兒變小,轉(zhuǎn)目為一只瓢蟲的視角,感受落英飛墜,如游歷仙境。其實,我亦有變小的心愿。希望小到如螻蟻般在自家窗臺的花叢中攀爬,穿越鋒利如劍的玫瑰花刺。亦可在含羞草的葉脈上潛伏,等待它突然閉合時將我一攬入懷的暢快。草間居游似乎實現(xiàn)了眾生的夙愿。結(jié)草為臺以容膝,銜枝捆葉以成廬,書本架成軒室,手機變?yōu)檗I船,令觀者唯愿入畫居游一番。其實,成人亦如孩童天真,且更需奇思妙想。 在死水微瀾的倦怠生活中激發(fā)一抹浪花,以全新的視角審辯萬千事態(tài)、觀望天地蒼生?;蛟S如此,方可靜心養(yǎng)神、去煩除燥、隨遇而安。愿君能在一滴水、一枚葉、一息花香中忘卻煩憂,重識浩瀚宇宙、朗朗乾坤?!粑恼聛碓矗簣D片來源于網(wǎng)絡(luò)。#有話說#@記錄生活擴展閱讀原創(chuàng)已修改夜讀散文|桃花祭午讀散文|葦花如雪原創(chuàng)原創(chuàng)散文|暮春原創(chuàng)散文精選:夜未央(原創(chuàng))原創(chuàng)晨讀散文|一場說走就走的旅行(原創(chuàng))原創(chuàng)散文|逝去的年 遠(yuǎn)走的情(原創(chuàng))原創(chuàng)散文|那個與墳塋為伴的老人(原創(chuàng))原創(chuàng)夜讀散文|塞北的故事散文|心上的刻痕原創(chuàng)夜讀散文|這是你最好的時光
散文精選大全
「最受歡迎關(guān)注散文精選大全,邂逅詩歌散文」
詩詞 |朗誦| 短片 | 散文| 段子
品散文,閱人生
散文詩精選朱自清散文基督教詩歌詩歌朗誦愛國詩歌 父親寫的散文詩父親的散文詩的歌詞散文詩精選
一平一仄兩個簡潔而普通的音節(jié),深深地鑲嵌在中國辭海里,似乎與天地共存,日月同庚,我無從考證,山水,在中國已經(jīng)駐足了多久?也許我是一個過于傳統(tǒng)或民族化的人,我以為,山水之于中國,猶如血脈和生命般不可拆開。設(shè)想,我們廣袤的古大陸上若沒有山之巍巍,水之湯湯,那是何等的憾事?我甚至還固執(zhí)地認(rèn)為只有中國的山水才可稱之為山水,雖然我并沒有見過西方的山容水貌,但在我的想象中,那里的山水大概也是有一些洋味的吧——這似乎嚴(yán)重不合邏輯,但我仍然堅持。就像西方的油畫比之于中國畫,寫實有余而意境不足。也許,意境的深淺或有無便是我的頭腦中兩地山水之區(qū)別吧!宋詞里說,山是眉,水是眼。我深信不疑,并且一直為這樣的比擬贊嘆不已。在古人眼里,山水是活生生的,有生命的,不然,這山水之間怎會有眉目傳情?于是,我斷定會有一段悠悠的古中國的情愫纏綿于山水之間。從此,每每出門在外,或車船跋涉,或客旅他鄉(xiāng),甚至站在自家居室的陽臺上,我的目光也不忘在視線所及的范圍內(nèi)搜索著一些山山水水的影子,并且總能發(fā)現(xiàn):遠(yuǎn)遠(yuǎn)的一道廓影飽蘸著蒼黛色,重重地涂抹在藍(lán)天白云下,牽扯著我的思緒和想象。視覺上的無所羈絆漸漸地凈化為心靈上的開闊和舒展,所有為俗務(wù)而勞頓的神經(jīng)就能得到一種休憩和平和,心目清朗,胸襟豁然。自然界中,有山的地方總是有水,山水總相依。不是嗎?
你看,水在山之上為云,山之巔為雨,山之峰為霧,山之澗為泉,山之壑為岫,山之峪為嵐,山之崖為瀑,山之根為潭。山因水的滋潤而生機勃勃,草木欣欣,愈發(fā)使人難以得見其真面目。在整肅莊重之中,憑空在天地間撐出一段陽剛之氣。而水呢,因山的呵護而嫵媚空靈,嬌柔多姿,或如緞帶般纏繞,或似輕煙般縹緲,或如碎玉般飛濺,或似明鏡般清幽。山解水意,水伴山行。猶如一對情深意切的情侶,互為知音,形影不離,心心相印。
一折山水一折詩,山水隨詩入畫屏。中國山水總是賦于更多的人文色彩,譬如中國山水畫以山水為描寫對象,乃中華民族的文化瑰寶,源遠(yuǎn)流長,在國畫三大流系中,位居榜首,花鳥、人物次之。三尺絹絲,一方素箋,醇醪的墨香四溢,皴擦點染,濡寫勾畫,收無限于尺寸。其意趣發(fā)乎胸臆之中,流乎毫尖之上,溢乎紙絹之外,神韻無窮。我想,這其中絕不僅僅是藝術(shù)的魅力,更多的是山水之靈氣和精神使然吧?無怪乎廳堂樓閣也好,茅蓬陋室也罷,只需一幅墨跡橫陳,則山光水影泉林、野趣立見。
山可樵,水可漁。漁樵之樂原在山水之間也。即便漁父樵夫也會因沾染了山水之靈氣,終年浸淫于山水之間而成為擁有“無價之清風(fēng)、有聲之書畫”的富翁。而也恰恰是我國春秋時代,惟有一介樵夫鐘子期,才能聽懂當(dāng)朝名相俞伯牙的“巍巍乎志在高山,湯湯乎志在流水”?!糇悠谫p,弦斷有誰聽!那荒山孤冢前的千古一摔,八音決裂,又演繹出人間多少流水高山的故事?
山水,更可上升為心靈之屏障。古有謫官隱者,遷客騷人,今有尋幽百姓,墨客文人,誰不鐘情于山水,惟有山光水影才能夠涵容所有的客思愁旅抑或閑情逸志、沉浮榮辱抑或進退悲歡。一切境遇或情感,都能在這里變得真實而平淡,最終歸于寧靜和淡泊。
也曾傾心地作了幾次山水游,既有名山大川,也有些無名山水,雖然寥寥可數(shù),倒也彌足自珍。華夏的山水多不可數(shù),譬如黃山的奇,華山的險,峨嵋的秀,青城的幽,三清的道場,普陀的佛境,三峽的神秀,桂林的婉約,瀟湘的詩情,新安的畫意……若能有幸一一拜謁,也算是人生無上之快事了!
古哲云“上善若水,無際惟山”。山無言而壁立千仞,是為無際自高,無欲則剛也。水無形,其至柔而克剛,上潤天,下澤地,其性至靈至堅也。當(dāng)我們蒙蔽塵埃的心靈在世俗和物欲中迷失方向時,不妨以山水為師、為友、為鑒、為勉,惟其如此,我們才能真正將山水藏納于胸。
仁者樂山,智者樂水。于我,前者可堪,后者莫及。但這顆心早已生根于山水之間,無論前生后世,恐怕都是收不回來了。
奇山不入中原界,走入窮邊才逞怪。桂林天小青山大,山山都立青天外”。一過“北雪南風(fēng)飛不過“的嚴(yán)關(guān),連綿不絕的土山土嶺便突然消失了蹤影,一座座嶙峋的石峰平地崛起,峭拔玲瓏,千姿百態(tài),遠(yuǎn)遠(yuǎn)望去似萬劍攢天,千樹撐云。越近桂林,山愈峻奇,石愈靈秀,或孤峰婷婷,或峰叢連坐,森列無際?!吧降盟睿蒙蕉摹?,清徹的漓江水,曲折縈回在千山萬壑間,猶如一條長長的青羅帶,山環(huán)水轉(zhuǎn),秀麗無比,世人交口贊譽:“桂林山水甲天下,陽朔山水甲桂林,群山倒水山浮影,無山無水不入神”。
桂林是一個多山的城市,但卻不象重慶那樣山疊城高,街巷梯接,暢流的大道甚至少有象樣的坡;桂林又是頗具規(guī)模的城市,卻不似江南滬杭那樣市井輻輳,樓屋擁擠。寬逸舒展的棋盤格里鑲嵌著風(fēng)格獨異的座座山峰。雖然沒有泰山的巍峨,廬山的飄逸,黃山的神奇,但它們卻有一種騰空而起,戛然而止的狂飚風(fēng)格,“環(huán)城五里皆奇石,疑是虛無海上山”。山立城內(nèi),城溶山中,城和山的結(jié)合是那樣的瀟灑不羈,那樣的自然天成?!吧揭虺嵌?,城因山益奇”,更因為繞城環(huán)山的碧水充滿了靈秀。桃花江、漓江用海水般碧綠的清流擁抱著古老的城市,綰連著碧玉簪般的點點青山,鋪陳出“水繞青山山繞水,山浮綠水水浮山”的水墨長卷。榕湖、杉湖、桂湖、寶賢湖、麗澤湖、木龍湖這些由護城河演變而來的水泊更如明珠閃爍。粼粼波光,倒映著蔥綠的古榕新柳,輕煙淡霧,蒸騰出幾多夢幻和迷離。塔映玲瓏,橋接清幽,輕舟蕩月,弦歌吹春,夜幕下的兩江四湖分外的嫵媚動人。桂林是一座名滿天下的風(fēng)景游覽城市,舉世無雙的喀斯特地貌征服了多少游人的心。“無山不洞,無巖不奇,無石不美”,鬼斧神工,瑰麗壯觀,于是形成了“山青、水秀、洞奇、石美”的桂林“四絕”,“山水之勝,冠絕西南”,“簪山帶水,勝紀(jì)天下”,這便是桂林獨到的豐韻,千種嬌媚,萬般風(fēng)情,使桂林領(lǐng)盡了嶺南風(fēng)騷。
桂林不但風(fēng)景秀麗,而且還是一個歷史悠久的文化名城,秦始皇三十三年(公元前214年)設(shè)置桂林郡,接著又開鑿了靈渠,引湘入漓,溝通了長江和珠江二大水系,湘桂走廊成為中原至嶺南的重要通道。三國時,吳在此設(shè)置始安郡。史書云:“自孫吳以后,湖、廣之間,事變或生,未有不爭始安者”。中唐以后,桂林成為風(fēng)景名勝之地,桂林山水不知陶醉了多少騷人墨客,嶺頭巖邊不知留下了多少詠嘆的詩篇,僅石刻、題書就留下了二千多件。唐代文學(xué)家韓愈詩開先河,“水作青羅帶,山如碧玉簪”之句繪聲繪色;宋代詩人黃庭堅也津津樂道,“桂嶺環(huán)城如雁蕩,平地蒼玉忽繒峨。李成不在郭熙死,奈此千峰萬嶂何”的感嘆情真意切。同時代的李曾伯曾寫下“桂林山川甲天下”的贊語,歷經(jīng)千年終于演變成為“桂林山水甲天下”這句廣告詞而傳流天下。陳毅元帥在《游桂林》詩中稱嘆:“水作青羅帶,山如碧玉簪。洞穴幽且深,處處呈奇觀。桂林此三絕,足供一生看。春花嬌且媚,夏洪波更寬。冬雪山如畫,秋桂馨而丹。四時景物殊,氣象真萬千”……“,發(fā)出了“愿作桂林人,不愿作神仙”的感慨。已故文史學(xué)家王力歷游勝地,興之所至,欣然命筆,揮就百字長聯(lián):“甲天下名不虛傳,奇似黃山,幽如青島,雅同赤壁,佳似紫金,高若鷲峰,秀仿牯嶺,妙逾雁蕩,古比虎丘。激動著倜儻豪情,志奮鯤鵬,思存霄漢,目空培土婁,胸滌塵埃,心曠神怡消壘塊。冠環(huán)球人皆向往,振衣獨秀,探隱七星,寄傲伏波,放歌疊彩,泛舟象鼻,品茗月牙,賞雨花橋,賦詩蘆笛。引起了聯(lián)翩遐想,農(nóng)甘隴畝,士樂縹湘,工展鴻圖,商操勝算,河清海晏慶升平”,字字珠璣,句句菁華,旁征博引,比興倡和,把桂林山水之奇妙,人文歷史之幽深闡發(fā)得清明透徹,揮發(fā)得淋漓盡致,神清韻麗,引人入勝。
到桂林,不能不游漓江。漓江是桂林的綠色血脈,更是展示桂林山水的天然畫廊。人稱“翡翠之路”的漓江游,起于桂林的象鼻山,止于陽朔的碧蓮峰,全程83公里,景色特別迷人:兩岸群峰挺拔多姿,似人狀物,百姿千態(tài),而瞬息萬變更使人應(yīng)接不暇。一江流水碧波回環(huán),時而清波漣漪,山光樹影,相映成趣;時而水流湍急,驚濤拍岸,卷起千堆雪。青山、綠水,怪石、險灘,深潭、飛瀑,構(gòu)成了長達百里的雄奇瑰麗。蕩舟其中,仿佛“人在畫中”。時當(dāng)晴日,藍(lán)天白云,山光水色共徘徊,古樹翠竹蔥郁繁茂,石壁危峰色彩斑爛,“分明看見青山頂,船在青山頂上行”的奇妙景象更醉人心魄。而當(dāng)霽雨初歇,如煙如霰的雨霧中,“煙波迷萬壑,霧海隱千峰”,群山若隱若現(xiàn),雨過天青,從云環(huán)霧鎖中探出頭來的山峰洗刷得分外潔凈,滋潤得分外沁人心脾,一簇簇髻據(jù)螺盤,那景色就象墨跡未干的水墨丹青。漓江之游,四季皆宜:春天桃紅滿江,綠草如茵;夏季江風(fēng)送爽,澄江碧透;金秋楓林盡染,丹桂飄香,冬日銀裝素裹,江山妖嬈。世人感嘆“陽川百里盡是畫,碧蓮峰里住人家”?,F(xiàn)代大詩人郭沫若也以“玉帶蜿蜒畫卷雄,漓江秀麗復(fù)深宏”的詩句來歌頌漓江。面對優(yōu)美動人的山水奇景,恍若身在桃源洞天、神游瑤池仙宮,意趣無窮,其樂也無窮。
難忘,桂林
在桂林這個地方呆了四年,轉(zhuǎn)眼就要離開它,或許是永別。雖然心里感覺它不是一個可適合成就事業(yè)的地方,但確是一個修身養(yǎng)性的天堂?;蛟S我們對于它的美麗太熟悉了吧,就仿佛看久了,厭膩了?;蛟S只有我們到了世界上其他的地方,我們才會重新發(fā)現(xiàn)它的美,留戀它的美。但,那份美已經(jīng)只能珍藏在記憶中,漸漸褪去往昔的色彩,最后只能是一幕幕黑白的畫面。不忍心就這樣離它而去,于是,心中很想可以用數(shù)碼相機把它的美麗永遠(yuǎn)的珍藏下來,留戀永遠(yuǎn)吧。
我愛桂林的山山水水,它陶冶了人無限的情操,萌生了涓涓詩情。如果有個500萬像素的數(shù)碼攝像機,可以將它的美盡收眼底。即使時光變遷,即使歲月老去,我依舊可以哆哆嗦嗦的從抽屜里翻出它們,回憶這段在桂林的大學(xué)歲月,那是天堂一般美麗的地方,那是我人生中第一段戀情誕生的地方。這在我的生命中將會永遠(yuǎn)珍藏。
忘不了,桂林那潮濕的天氣,就仿佛女孩子瑟瑟的哭泣,潤潤的模糊了視線,天地間蒙朧的聚合在一起,眼前一顆顆晶瑩的水滴從灰色的瓦片上滴落下來,砸在石板上,濺起一片水霧。行人們各色的雨傘在雨霧中涌動著,橋頭的欄桿光滑锃亮,一棟棟廣西特有的樓閣,默默矗立在雨水中,沐浴著。
忘不了,盛夏里,烈日當(dāng)頭的暴曬,每個人都在四處躲避著陽光,地上白花花的耀眼,所有的一切仿佛都會在這里窒息。經(jīng)歷了中午的酷熱,人間的水分變做了蒸汽,升到了天上,于是下午,一片烏云驟起,狂風(fēng)大作,苦了許久的萬物終于得到了一時酣暢。大雨瓢潑墜落,沖刷著大地。雨水開始落地的瞬間,孕育了半天的地?zé)嵋琅f那么熾烈。這種景象就像鐵匠們把冰水潑在了剛出爐的鐵器上,于是只覺一陣煙霧,雨水又蒸發(fā)到了半空中。
忘不了,秋季漫山遍野的稻花香。青山的臂彎中,一層層梯田,黃的絢爛奪目。人們?nèi)紵耸O碌慕斩挘还晒裳U裊的白煙,便在空氣中慢慢的上升,翩翩起舞,最后擴散到遙遠(yuǎn)的地方。在桂林的山中,時時可以看到它們懸浮在半空,把遠(yuǎn)處的山峰點綴得就像一幅大意的山水國畫,蒙朧而縹緲,神秘而悠遠(yuǎn)。
忘不了,大一那年,經(jīng)歷了今生意義最不同的一場雪。那是在南國,在桂林盼了十幾年才降臨的瑞雪啊。雖然短暫,但卻已經(jīng)把桂林打扮的銀裝素裹,分外妖嬈。沒想到,在桂林這般嬌羞的青山綠水間,依舊可以看到北國壯闊的景象。那天,每個人都仿佛又回到了童年,四處玩起了雪,追逐嬉戲。
處在天堂,每天感受著它的美。將離去,實在不忍心讓它流逝在歲月的背影里。于是,一陣念頭萌動,我便想起了應(yīng)該有個數(shù)碼照相機,帶著它走遍桂林的山山水水,讓那快門閃動的瞬間,永恒紀(jì)錄下這份不朽的美麗吧。
風(fēng)景是有性格的
張曉風(fēng)(臺)
十一月,天氣一徑地晴著,薄涼,但一徑地晴著,天氣太好的時候我總是不安,看好風(fēng)好日這樣日復(fù)一日地好下去,我說不上來地焦急。
我決心要到山里去一趟,一個人。
說得更清楚些,一個人,一個成年的女人,活得很興頭的一個女人,既不逃避什么,也不為了出來“散心”——恐怕反而是出來“收心”,收她散在四方的心。
一個人,帶一塊面包,幾只黃橙,去朝山謁水。
有的風(fēng)景的存在幾乎是專為了嚇人,如大峽谷,它讓你猝然發(fā)覺自己渺如微塵的身世。
有些風(fēng)景又令人惆悵,如小橋流水(也許還加上一株垂柳,以及模糊的雞犬聲)它讓你發(fā)覺,本來該走得進去的世界,卻不知為什么竟走不進去。
有些風(fēng)景極安全,它不猛觸你,它不騷擾你,像羅馬街頭的噴泉,它只是風(fēng)景,它只供你拍照。
但我要的是一處讓我怦然驚動的風(fēng)景,像寶玉初見黛玉,不見眉眼,不見肌膚,只神情恍惚地說:“這個妹妹,我曾見過的。”
他又解釋道:“雖沒見過,卻看著面善,心里倒像是遠(yuǎn)別重逢的一般?!?br>我要的是一個似曾相識的山水——不管是在王維的詩里初識的,在柳宗元的永州八記里遇到過的,在石濤的水墨里咀嚼而成了痕的,或在魂里夢里點點滴滴一石一木蘊積而有了情的。
我要的一種風(fēng)景是我可以看它也可以被它看的那種。我要一片“此山即我,我即此山,此水如我,我如此水”的熟悉世界。
有沒有一種山水是可以與我輾轉(zhuǎn)互相注釋的?有沒有一種山水是可以與我互相印證的?
描寫山水的優(yōu)美語句
1、朦朧的遠(yuǎn)山,籠罩著一層輕紗,影影綽綽,在飄渺的云煙中忽遠(yuǎn)忽近,若即若離.就像是幾筆淡墨,抹在藍(lán)色的天邊。
2、山雖無言,然非無聲。那飛流直下的瀑布,是它地裂般的怒吼;那潺潺而流的小溪,是它優(yōu)美的琴聲傾訴;那汩汩而涌的泉水,是它靚麗的歌喉展示;那怒吼的松濤,是山對肆虐狂風(fēng)之抗議;那清脆的滴嗒,是山對流逝歲月之記錄。
3、江水穿山破壁,氣勢洶洶奔騰而下;奔騰叫囂的江水,如瀑懸空,砰然萬里。
浩渺的江面,煙波蕩漾著山形塔影。
4、優(yōu)美逶迤的山嶺,蜿蜒盤旋,猶如一條正在酣睡的巨龍。俯瞰足下,白云彌漫,環(huán)觀群 峰,云霧繚繞,一個個山頂探出云霧處,似朵朵芙蓉出水。
5、山和水的融合,是靜和動的搭配,單調(diào)與精彩的結(jié)合,也就組成了最美的風(fēng)景。在青山間探索,在綠水間泛舟……多么美妙!
6、水,那么靈動清麗,令人神往遐思;水,那么雄渾澎湃,充滿了無限激情。有時人稱柔情似水,有時又說咆哮奔騰,這就是水的個性。瀑布的壯麗,波濤的洶涌,泉水的叮咚,小河的潺潺,全都日夜永恒。
7、山,綿延綿亙;山,險峻挺拔;山,巍峨挺立……山,氣勢磅礴,讓人想起五岳;山,新奇秀麗,令人憶起峨眉…… 山,猶如令萬人敬仰的圣賢,沉穩(wěn)是他的天性,不露聲色地詮釋著生命的博大,生命的肅穆,生命的莊嚴(yán)……
親,采納吧~
荷塘月色 朱自清 這幾天心里頗不寧靜。今晚在院子里坐著乘涼,忽然想起日日走過的荷塘,在這滿月的光里 ,總該另有一番樣子吧。月亮漸漸地升高了,墻外馬路上孩子們的歡笑,已經(jīng)聽不見了;妻在屋里拍著閏兒,迷迷糊糊地哼著眠歌。我悄悄地披了大衫,帶上門出去。 沿著荷塘,是一條曲折的小煤屑路。這是一條幽僻的路;白天也少人走,夜晚更加寂寞。 荷塘四面,長著許多樹,蓊蓊郁郁的。路的一旁,是些楊柳,和一些不知道名字的樹。沒有月 光的晚上,這路上陰森森的,有些怕人。今晚卻很好,雖然月光也還是淡淡的。 路上只我一個人,背著手踱著。這一片天地好像是我的;我也像超出了平常的自己,到了另 一個世界里。我愛熱鬧,也愛冷靜;愛群居,也愛獨處。像今晚上,一個人在這蒼茫的月下 ,什么都可以想,什么都可以不想,便覺是個自由的人。白天里一定要做的事,一定要說的 話,現(xiàn)在都可不理。這是獨處的妙處;我且受用這無邊的荷香月色好了。 曲曲折折的荷塘上面,彌望的是田田的葉子。葉子出水很高,像亭亭的舞女的裙。層層的葉 子中間,零星地點綴著些白花,有裊娜地開著,有羞澀的打著朵兒的;正如一粒粒的明珠, 又如碧天里的星星,又如剛出浴的美人。微風(fēng)過處,送來縷縷清香,仿佛遠(yuǎn)處高樓上渺茫的 歌聲似的。這時候葉子與花也有一些的顫動,像閃電般,霎時傳過荷塘的那邊去了。葉子本 是肩并肩密密的挨著,這便宛然有了一道凝碧的波痕。葉子底下是脈脈的流水,遮住了,不 能見一些顏色;而葉子卻更見風(fēng)致了。 月光如流水一般,靜靜地瀉在這一片葉子和花上。薄薄的青霧浮起在荷塘里。葉子和花仿佛 在牛乳中洗過一樣;又像籠著輕紗的夢。雖然是滿月,天上卻有一層淡淡的云,所以不能朗 照;但我以為這恰是到了好處--酣眠固不可少,小睡也別有風(fēng)味的。月光是隔了樹照過來 的,高處叢生的灌木,落下參差的斑駁的黑影,卻又像是畫在荷葉上。塘中的月色并不均勻 ,但光與影有著和諧的旋律,如梵婀玲上奏著的名曲。 荷塘的四面,遠(yuǎn)遠(yuǎn)近近,高高低低的都是樹,而楊柳最多。這些樹將一片荷塘重重圍??;只 在小路一旁,漏著幾段空隙,像是特為月光留下的。樹色一例是陰陰的,乍看像一團煙霧; 但楊柳的豐姿,便在煙霧里也辨得出。樹梢上隱隱約約的是一帶遠(yuǎn)山,只有些大意罷了。樹 縫里也漏著一兩點路燈光,沒精打彩的,是渴睡人的眼。這時候最熱鬧的,要數(shù)樹上的蟬聲 與水里的蛙聲;但熱鬧的是它們的,我什么也沒有。 忽然想起采蓮的事情來了。采蓮是江南的舊俗,似乎很早就有,而六朝時為盛,從詩歌里可 以約略知道。采蓮的是少年的女子,她們是蕩著小船,唱著艷歌去的。采蓮人不用說很多, 還有看采蓮的人。那是一個熱鬧的季節(jié),也是一個風(fēng)流的季節(jié)。梁元帝《采蓮賦》里說得好 :于是妖童媛女,蕩舟心話:[益鳥]首徐回,兼?zhèn)饔鸨?;棹將移而藻掛,船欲動而萍開。爾其 纖腰束素,遷延顧步;夏始春余,葉嫩花初,恐沾裳而淺笑,畏傾船而斂裾。 可見當(dāng)時嬉游的光景了。這真是有趣的事,可惜我們現(xiàn)在早已無福消受了。于是又記起《西洲曲》里的句子: 采蓮南塘秋,蓮花過人頭;低頭弄蓮子,蓮子清如水。 今晚若有采蓮人,這兒的蓮花也算得“過人頭”了;只不見一些流水的影子,是不行的。這 令我到底惦著江南了。--這樣想著,猛一抬頭,不覺已是自己的門前;輕輕地推門進去, 什么聲息也沒有,妻已睡熟好久了。 /question/65899611.html?si=6 /question/36422752.html?si=7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scgf/102874.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quán),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quán)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wǎng)絡(luò),轉(zhuǎn)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biāo)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quán)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
上一篇: 散文初夏
下一篇: 名家散文|界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