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佑子“尋找”的“尋”在五寨方言里讀“Ⅹing”,一聲;題目當(dāng)中的“尋”
,不是丟了東西以后去找
,相當(dāng)于英文單詞search,意為“搜尋”
。“尋山藥”要從上個世紀(jì)70年代末開始
。
晉西北有句俗語:“河曲保德州
,十年九不收”
。這里只說保德。因?yàn)楸5乱腊S河盛產(chǎn)紅棗
。保德十年九欠
,吃不到山藥
,而五寨盛產(chǎn)山藥卻吃不到紅棗,于是頭腦靈活的保德棗販就抓住機(jī)遇來五寨用棗子換取山藥。五寨沒有紅棗
,紅棗在五寨就顯得金貴
。于是
,一斤紅棗換三斤山藥在當(dāng)時成了不成文的交換規(guī)則
?div id="m50uktp" class="box-center"> ?芍^:周瑜打黃蓋
,一個愿打,一個愿挨
!說實(shí)話,上個世紀(jì)70年代的五寨
、保德都不富有
,能夠填飽肚子已經(jīng)謝天謝地了
。秋收地了之后
,大雪降臨之前
,保德一些棗販就會趕頭毛驢馱一馱紅棗來五寨換山藥
。晉北的秋末冬初已經(jīng)沒有多少耀眼的顏色:莊稼野草都由綠泛黃
,楊樹柳樹
、榆樹及檸條圪針
、紅柳等灌木葉子漸漸飄零至瘦削;早上起來大地會鋪上一層白白的霜
,太陽高了,霜才會散去
。趁著地還沒有凍
,保德的紅棗販子趕著驢駝著棗款款地朝五寨走來。 保德收成不行,五寨也不咋地
,辛苦收獲的山藥都當(dāng)主食貯藏于山藥窖
,是不輕易和紅棗換的。因?yàn)樯剿幙梢援?dāng)飯吃
,紅棗卻不能
。拿山藥換紅棗
,是孩子們的事
,與大人不相關(guān)。這才有了“尋山藥”這檔子事
!保德紅棗販子用紅棗換山藥不是很嚴(yán)格
,不管是小山藥
,還是半截山藥
,他們都不會計較
,只要能吃就行。大家知道
,尋山藥可不是件容易的事,畢竟是在刨過的山藥地里“釣”漏網(wǎng)之“魚”
,能尋三斤二斤已實(shí)屬不易
,能尋到更多的是絕頂高手
。能尋到山藥的多寡與年齡個頭不成比例
,只與腦袋里的腦容量有關(guān)。尋山藥的主體是半大后生
,最大的不過十二三,小的就八九歲
,七八歲不等
;時間是放學(xué)后
;地點(diǎn)是已經(jīng)刨過山藥的山藥地
;工具是一根筆直的一端磨尖另一端彎一個方便加力的手柄的粗鐵絲和一只尼龍袋。俗話說:“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尋山藥的高手通常有一柄非常鋒利
、而且好用的粗鐵絲,那鐵絲通常磨得尖部鋒利
。他們會熟練地將鐵絲插到山藥可能埋藏的地方。往地里插
,鐵絲不能太深
,也不能太淺
。判斷地下有沒有山藥是項(xiàng)技術(shù)活
,經(jīng)驗(yàn)豐富的老手知道:插入深度以15~20公分為宜,拔出鐵絲時看尖端是否有潮濕的泥土
,如果有
,說明下面有山藥,否則就得去尋找新的目標(biāo)
。一般地,年紀(jì)小的后生跟在年齡比他們稍大的哥哥后面學(xué)習(xí)
、實(shí)踐
!只要肯動腦子,技術(shù)很快就會學(xué)到家
。一旦發(fā)現(xiàn)有好征兆,就用鐵絲
,連同雙手齊上陣
,很快或大或小或半截土豆就會“浮”出地面
。每尋到一個山藥
,信心就會陡增,因?yàn)榭粗约旱膭趧映晒?div id="jfovm50" class="index-wrap">,就能想象出吃紅棗時的快樂,不但自己可以解饞
,而且可以惠及家人
! 比尋山藥更快樂的是把山藥換成紅棗帶到家里
,跟家人一起分享的時刻
。看著一家人吃紅棗的喜悅
,聽著父母對自己的贊嘆,即便是少吃幾顆
,心里也是甜的
!那種自豪感幾乎可以傳遍渾身的每個細(xì)胞
,很難找到一個特別的形容詞來表達(dá)
,因?yàn)槟鞘亲约旱膭趧优c智慧的結(jié)晶!要知道紅棗在那時
,要比今天的榴蓮還要珍貴許多,一年最多也就有一次機(jī)會?div id="jpandex" class="focus-wrap mb20 cf">,F(xiàn)在吃紅棗
,無論冬夏與春秋,市場上隨處可見
,可是買回來
,無論怎吃都吃不出當(dāng)年的味道!如果可能
,還想像小時候那樣,磨一把鋒利的粗鐵絲
,帶著一家人在深秋刨過的山藥地里
,再尋一回山藥
,盡管趕著毛驢馱著紅棗的保德棗販們已經(jīng)再也不可能出現(xiàn)在五寨的大地上了……[作者簡介]佑子
,原名,管佑
,網(wǎng)名:一杯清秋。祖籍:山西五寨管家灣
。因生活教書
,因夢想寫作
!中國西部散文學(xué)會會員
。作品散見《星河》、《清漣碧波》
、《荷葉飄香》及《散文精選大全》、《文史藝苑》
、《硯城文苑》等多家網(wǎng)絡(luò)文學(xué)平臺
。散文精選大全

「最受歡迎關(guān)注散文精選大全
,邂逅詩歌散文」
詩詞 | 朗誦| 短片 | 散文| 段子
品散文,閱人生
散文詩精選朱自清散文基督教詩歌詩歌朗誦愛國詩歌
父親寫的散文詩父親的散文詩的歌詞散文詩精選
廟堂里的事散文
1 、看廟人
神歷來不給廟把門,他們更喜歡游歷
,四?div id="m50uktp" class="box-center"> ?v橫,歇下來做泥胎
,憨憨的笑
,享受人間的敬意和吃食。偶爾在夜里集會
,召集眾神來喝酒吃果,肆意歡歌
。所以廟里那個有紅塵氣息的人
,就不是神。他是人
。但他是一條腿粗一條腿細(xì)的人。人間總會編排
,也不知道根據(jù)了哪條天規(guī)哪條地律
,但總歸是有根據(jù)和圭臬的
,所以村里人都說
,看廟的拐子是半仙,一條腿在人間
,一條腿在天上,雖然瘸
,卻是天上地下得穿梭來往
。只有這樣的人,適宜住在廟里
。這樣一來,人看他是仙
,神看他是人
,他可以在廟里當(dāng)人
,也可以走在村里的黃土路上
,當(dāng)神仙。他亦不生埋怨懊惱
,自覺好在。
廟生了那么多物事
,只有人不是它生出來的
。人是人生出來的。有了人
,才會有村莊
,有廟宇。村子小
,無游侶閑僧來坐鎮(zhèn),只有瘸著一條腿的看廟人守護(hù)著廟
。廟不能親自伸手
,護(hù)衛(wèi)它生的樹
、鳥
、草、靈物
,連人間塵埃,都不能拂掃
,所以看廟人便成為了廟的代言人
,清掃,看護(hù)
,修繕,偶爾也被凡人討教仙事一二
。
看廟人是村里起的最早的人
,神仙一散
,回到泥胎身
,他就起來了。冬天摸著黑進(jìn)到廟里
,神仙們的氣息還在,他無畏懼
,就坐在神仙們坐過的地方
,在蒙昧的暗色中
,長久地跟神仙的泥身子對望
。他也嘆息,為紅塵瑣事
,肉身凡體的欲求而苦惱,但跟神仙坐一坐
,他這些事便消散全無了
。當(dāng)他神清氣爽地站起來的時候,他的仙氣便從歪斜不直的身體里一點(diǎn)點(diǎn)散出來
。他看不見。但人和神都看見了
。后來天便亮了
。天亮了
,神仙連氣息也散盡了
。他灑了清水,拿了掃帚
,有節(jié)律地一下一下將萬丈塵埃一點(diǎn)點(diǎn)掃出廟堂,神仙雖然是個泥身子
,但它還是見不得塵掩的
,塵土多了,神仙也會苦累
。這時煎熬了一夜的人會來廟里討一味良藥
,一進(jìn)門,便看到了道骨仙風(fēng)的看廟人
,倒吸一口涼氣。那看廟人抬頭看人來
,也不出聲
,依舊做他手里的事
。
當(dāng)然
,他也不必做多虔誠的模樣。他把整個廟院都會掃一遍
,冬天的雪,春天的塵
,夏天的花
,秋天的葉,掃一年
,老一年
,他就越不虔誠,越隨意
,形骸全脫,白日里閑坐
,他的諢笑都是要討到一兩句罵才甘心
。他不是不敬神,他是不敬人
。
廟院里,在白天只有鳥和鳥聲
,他會睡足一個長覺
,亦無固定時辰
。他是沒爹沒娘沒家的人
。他的家,在廟外十丈遠(yuǎn)
,院里有桃、杏
,也不回去摘一顆吃
。他家窯洞的窗戶紙破成條縷,西風(fēng)北風(fēng)東風(fēng)南風(fēng)都來過
,一年兩年三年五年的,他都快忘了自己的家
。偶爾分糧食
,他回家取布袋
,推開閉著的門
,看到院里角角落落里的草,枯了榮了又枯了又榮了
,也不把本來不直的腰再彎一把,好似這家跟他無關(guān)
。隊(duì)里在廟門外替他用油氈紙搭了一個小房子
,他里面生了火
,熬粥煮菜
。人吃飯的時候
,看廟人坐在廟院里抽煙,每家里都鬧哄哄的爭搶著把食物填到嗓子眼里。他也知道到了老天定下的吃飯時辰
,但他就是不饑
。到人都吃完了,肚子安適了
,歇的歇了,忙的忙了
,街上有玩童手持棍棒呼嘯來去
,他才會煮飯。他煮的飯奇形怪狀
,和好玉米面,面上用指頭戳一個洞
,將山藥丁填進(jìn)去
,就吃餃子了
。餃子是逢年過節(jié)才有的吃食
,人在平常日子是吃不上的,所以人看他吃餃子
,像看仙家吃餃子。他又大方
,有小孩湊過來
,就賞吃
,小孩稀罕餃子這吃食
,便欣然接過,待一下口
,才發(fā)覺全無想象和傳統(tǒng)中的好,甜淡難食
,看廟人便哈哈大笑
,拿手捏一個
,津津有味地吃起來
,好似美味佳肴的受用
。有時他的柴火里會煨著山藥。那香甜的氣味在柴煙里飄到小孩的鼻管里
,誰聞到了,就跑來向他要
,他就給
。給完了,他的飯也就算吃完了
。肚子的事,好象跟他的嘴沒多大關(guān)系
。別人飽了
,他也就飽了
。到了后來
,他的頭發(fā)胡子也不剃了,任其長著
,坐在廟院的臺階上,短煙袋在口里銜著
,白髯白發(fā)
,隨風(fēng)飄搖,可不是神仙么
。
晚上,看廟人是睡得最早的一個
。晚上的人間最喜悅閑在
,亦沒有愁病
,白天想的
,干的,晚上都暫擱一邊去
,洗了,躺在熱炕上
,抽煙的抽煙
,做夢的做夢
,都不出門了
。即便有爭吵
,亦被厚重的夜色裹蓋了,人在下面
,叫也聽不見,哭也看不見
。所以
,天還沒黑
,廟門就關(guān)了。廟門關(guān)了
,看廟人就睡了
。只有他睡了,神仙們才好回來走動
。到神仙們鬧騰的時候,看廟人已到夢深處看景去了
。村里人說
,他身上按著開關(guān)呢
。開關(guān)是什么
,就是話匣子上的線,拉它
,它就唱了,再拉
,唱就停了
。看廟人的開關(guān)
,沒人看到是哪跟線,也沒人知道誰在拉它
,但他就是定時關(guān)了
,定時開了,白天黑夜
,半人半仙地渡日子
。
有人要他說說他跟神仙們的事,他笑笑
,白髯里掩了一個古井般的嘴,天機(jī)不可泄露
,神仙都是這樣說的
。
他活了很多很多年,小孩子長大又生了小孩
,他還活著,問他
,你幾歲
,他也笑而不答
。連他都忘了在這紅塵里滾練多少年了
。他在,廟才在
,神仙才安生長久。人說他真是修成仙了
,每夜都是要跟天上的神仙喝酒的
。但人眼里的仙,也是要死的
。所以他死了。他沒有死在夜里
。他在夜里會了神仙
,跟神仙告了別
。清掃了酒肉殘骸
,吃了一袋煙,在半晌煮了粥
,喝了兩碗,睡到炕上
,便死了
。他死在白天。白天是人間的天下
。
一條腿粗一條腿細(xì)的看廟人死了
。他的肉身留在了人間,魂魄上了仙界
。這下
,他在人間是人
,在天上是仙
。人的歸人,神的歸神
,大好。
2、蜂
花還未開
,蜂群就來了
。蜂是不管花開還是不開的
,它們來就來了,未計后果得失
。蜂這點(diǎn)上比人強(qiáng)
,人要做個事都瞻前顧后
,猶猶豫豫的,更何況搬家這般人生大事
。人搬家是要選皇道吉日的,幾點(diǎn)上香
,幾點(diǎn)入住
,幾點(diǎn)燃放炮竹,朝哪個方位上供
,磕頭作揖,都是要問仙家的
。蜂搬家不問仙家
,也不敬天拜地,說走就起身了
,不管路途遙迢,說停就住下
,也不避是廟還是山
,占了誰的地用了誰的穴,這份瀟灑順應(yīng)
,倒真似仙
。
蜂群住到廟里的時候,廟里的樹已經(jīng)好幾千歲了
。心都被歲月掏空了,就撐著個龐大的軀體活著
,熬著
,老著。風(fēng)從它的身體里鉆出去
,發(fā)出戲弄的呼哨,它想哭也不得
,想惱也不能
。有時樹會嘆息
,但轉(zhuǎn)念想誰讓自己是棵樹呢
?世上所有的樹都是沒言語的,連樹跟樹之間都不說話
,要么一見就是千年,要么
,萬年不遇
。廟里的樹除了廟,除了野草
,除了響了又熄的鐘鼓,除了一茬一茬的人
,沒見過另外一棵樹
,它有時懷疑風(fēng)和鳥帶來的消息
,綠葉和氣味的消息
,但以它千年的經(jīng)驗(yàn),它還是能嗅到另外一些樹的存在的
。樹老了,就成精了。人一茬一茬地長大
,一茬一茬地死去
,一茬一茬的人都這樣說。
蜂來的時候
,一下子就喜歡上了老樹的空心,沒有心便不懂得了疼
,不疼
,便可承受種種
。蜂是這樣想的
,樹也是這樣想的,廟也是這樣想
,只有人不這樣想,玩童偷偷尾隨家人來廟里上供
,他看到?jīng)]有心的樹
,便走過來了,草沒了膝
,他的小手便摸到了樹干癟粗糙的身,他感覺到一種來自于樹全部的硬
、淤傷和痛意
,嚇得縮回手去,眼淚汪汪。便有人喝斥
,說誰讓小孩進(jìn)來的
。村里是忌諱未滿十二歲的孩童到廟里來的,小孩便哭了
,大人也不憐惜,連趕帶罵就把他推出了廟門
。老樹知道那小孩在憐惜它
,但不能說話,只能看著他出了廟門
,向右轉(zhuǎn),抹著眼淚,在小道上邊走邊回頭
。它是要笑的
,它笑的時候整個身子都會顫動
。人說那是風(fēng)刮的
,風(fēng)知道,樹動的時候
,跟它是沒關(guān)系的
。但風(fēng)也不會說人話
,無法跟人解釋
,它就嗚里嗚拉地吼,見誰也不理會
,便發(fā)脾氣,卷起千堆雪
,萬丈塵
,再不理,便把小樹連根拔了
,瓦片飛出去,地動山搖
,它也想把老樹連根拔了
,但它動不了千年的根
,只有把世界上其他東西毀了
,壞了,來刺激老樹沉默安然的好性情
。
蜂知道老樹性情好
,所以它就住在它心里了
。住在樹心里的蜂安頓下來
。不幾天,花就開了
。廟生了樹,樹生了蜂
,蜂生了花
,花生四季
,四季再生天地
。世間的次序便是如此這般循環(huán)著過下來的
,千年萬世的蹊蹺就在這些生生不熄的物種里應(yīng)見了。蜂那么待見花
,是它生的么。它不來
,花就不開
,它一來,花就羞達(dá)達(dá)開了
。蜂每天都要吻它們,親它們
,可是就是不住在花的心里
?div id="4qifd00" class="flower right">
;ㄒ采鷼?div id="4qifd00" class="flower right">
,板著臉不理它,但蜂自是前后照應(yīng)左右逢源
,那花明知它的假意,卻又耐何不得光陰短暫
,好花不常開
,好景不常在,生物也是有靈性的
,也懂得勘破,放下
,自在的禪理
。
蜂把家筑在老樹的空心里,把最甜的蜜藏在老樹的空心里
,把蛹放在老樹的空心里
,把貪愛嗔癡都放在老樹的空心里
,連尸體也要留在老樹的空心里。老的物件總是能承受更多更重的苦和甜的
,失和得。老樹經(jīng)了太多的風(fēng)雨,經(jīng)過太多回生死
,沒有大喜悅
,也沒有大悲傷
,不惱不悅
,藹然端正。到了冬天
,世上的花都謝了,廟里的神仙冷得夜夜烤火
,老樹的葉子也掉光了
,蜂便縮在老樹的空心里團(tuán)擠在一起,不出來
。老樹習(xí)慣了心里的蜂巢,便覺得它就是自己的心
,風(fēng)來雪來的
,它自會小心護(hù)衛(wèi)。蜂也一茬一茬地生死
,像走來走去的人
。人是分不清蜂的樣子的
,在人的拙目里
,所有的蜂都一個樣,不知道哪只是生來的哪只是死去的
,哪只是新哪只是舊。但老樹知道
,它的心就是一片海
。人眼里,那海小的可憐
。蜂眼里,那海大到無邊
。所以人看樹
,多是無動于衷的`,而蜂看樹
,就多了親切仰望
。樹很老了,比生它的廟還老了好幾百歲
。人還年輕
。人聽說樹比自己老好幾千年
,就覺得樹里的蜂也比自己老好幾千年
。它們都是成了仙的物兒,便遠(yuǎn)而敬之
。扯了紅布
,掛在樹枝,擺了供桌
,燃了香燭,虔誠又恐懼的喜歡
。逢初一十五
,又拿凡世里的好食物來供奉。
老樹的心越大越空
,蜂的巢越大蜂越多,蜂生的花也越來越稠
。風(fēng)調(diào)皮又輕靈
,蜂無法懊惱,返回來便蟄鼓搗它的人
,蟄的紅腫疼痛,人的姿勢便越來越遠(yuǎn)
。人不知道
,他疼的時候,蟄他的蜂死了
。蜂死了,也只有老樹知道
。蜂不會哭
,但樹會,它的身體里滲出苦澀黏稠的液體
,把鳥都嚇得遠(yuǎn)遠(yuǎn)飛開了。
有一天
,老樹被柵欄給圍住了
,那柵欄是白綠相間,在廟紅色的背景里格外醒目
。樹雖然知道,這柵欄的好處
,但還是有幾許不適
。幾千年過下來了,它沒想到還能被想起
,被給予關(guān)注
。人看樹不惱這樣的按設(shè),便想把老樹的空心給填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