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花宜半開,酒宜微醉。
做人最高的境界是什么
曾國藩說:做人要收斂。
做人的最高境界是:苦而不言,喜而不語。
01
苦而不言,是智者。
苦而不言不是要你打斷牙和血吞,什么虧都吃下去,而是少抱怨,學(xué)會吃一點無傷大雅的虧。
少抱怨是因為沒有人喜歡聽你的抱怨。面對苦難時,很少有人真的想要了解你的苦難,苦而不言才是我們最好的選擇。
“八百里分麾下炙”的辛棄疾,二十歲便出入行伍,曾在萬軍中俘虜敵軍大將,屢立戰(zhàn)功;
二十五歲執(zhí)筆上言平戎十論,有霍去病衛(wèi)青的氣概,指點江山豪氣干云。
但不久一貶再貶,英雄淪落為田舍菜翁,其間幽忿落寞之情,有誰共鳴
寫下“而今識盡愁滋味”的辛稼軒,不想抱怨嗎
他不是不想,而是明白抱怨無用,干脆就不抱怨了。
他把他的一腔孤憤化為詞中溝壑,那怨氣怒氣,不平之氣釀成了他青史留名的底氣。
苦而不言,是不做無意義的抱怨。
古時候有一位叫林退齋的尚書,他一生福德頗多,子孫滿堂。
在他臨終前,子孫跪在他面前請求他做最后一次訓(xùn)示,林退齋道:
“沒有別的什么話,你們只要學(xué)會吃虧就行了。”
有人說,世界上有三種人一點虧都不肯吃:
一種是度量太小,吃了點虧就想不開,茶不思飯不想,好像被刮了肉一樣;
一種人火氣太大,吃了虧就要跳腳,輕則破口大罵,重則大打出手,把事情弄得不可收拾;
還有一種人是心眼太小,吃了虧就怪到他人頭上,讓別人怨聲載道,自己也因小失大。
做人要收斂,不止是喜要收斂,苦也要收斂。抱怨要少點,虧也要吃點。
孟子云:“天將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勞其筋骨,餓其體膚,空乏其身,行拂亂其所為?!?/p>
苦而不言,是讓我們靜靜地蛻變,待到時運際遇,一鳴而天下驚。
02
喜而不語,是智慧。
喜而不語是不炫耀?;ㄒ税腴_,酒宜微醉,做人最宜低調(diào)收斂,韜光養(yǎng)晦。
張愛玲曾有一個好友炎櫻,本來二人感情要好,但后來張愛玲受不了炎櫻的無心炫耀,以至于絕交。
張愛玲去美國后,經(jīng)濟(jì)困難,炎櫻卻時常夸耀自己如何賺錢;
張愛玲孀居多年,炎櫻卻大談自己與丈夫的甜蜜恩愛。
張愛玲受不了,為此絕交,斷絕來往。
喜而不語,不是說高興不能分享,而是不能為了自己高興,而讓別人不痛快。
炎櫻與張愛玲
《菜根譚》中說:“淡泊之士,多為濃妝者所疑;檢飭之人,多為放肆者所忌。君子處此,固不可少變其操履,亦不可太露其鋒芒?!?/p>
喜而不語,說的更是不張狂自傲。
三國時期的荀攸,他自謙避禍,很注意掩蔽鋒芒。
他自從受命軍師之職,隨曹操征戰(zhàn)疆場,籌劃軍機(jī),克敵制勝,立下了汗馬功勞,曹營中眾多謀臣策士之中,他的地位數(shù)一數(shù)二。
后來,曹操做了魏公,更是任命他為尚書令,可謂恩寵之極。
但他從來都懂得功高不可震主,鋒芒不可凌人。
他憑借著自己超人的智慧和謀略,在朝二十余年,能夠從容自如地處理政治漩渦中上下左右的復(fù)雜關(guān)系,在極其殘酷的人事傾軋中,始終地位穩(wěn)定,立于不敗之地。
原因為何
蓋因他對內(nèi)對外,對敵對己,迥然不同,判若兩人。
參與軍機(jī),他智慧過人,迭出妙策;但對曹操,對同僚,卻注意不露鋒芒,不爭高下,把才能,智慧,功勞盡量地掩藏起來,表現(xiàn)得總是很謙卑,文弱,愚鈍,怯懦。
反觀楊修,雖思維敏捷,甚有才氣,但絲毫不看場合,不分析別人的好惡,只管賣弄自己的小聰明,后來更是攪和到曹操的家事當(dāng)中,遭到曹操的猜忌,最后落得個身首異處的下場。
凡做人不能太張狂太鋒芒畢露。
喜而不語,低調(diào)沉斂,是一種智慧。
生活從來都是智慧的較量,最富有的人是智者,最寶貴的財富是智慧。
大賽作品集,人手一冊哦!已加主編微信的可直接微信聯(lián)系購買!
風(fēng)聲、雨聲、讀書聲,聲聲入耳;
○
寫詩填詞
○
家事、國事、天下事,事事關(guān)心。
有詩還有遠(yuǎn)方...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scgf/102988.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hù)作者版權(quán),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quán)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wǎng)絡(luò),轉(zhuǎn)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biāo)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quán)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
下一篇: 李清照寫在秋天的詩詞,唯美至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