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懷古”是詩、詞中一種思想較為深刻的題材,往往是詩人、詞人處于某種背景下,以歷史事件、歷史人物、歷史陳跡為素材,借登高望遠(yuǎn)、詠嘆史實、懷念古跡來寄托哀思、感嘆興衰、懷古惜今之情。以下十首懷古詩詞讀來蕩氣回腸,有空可以看一看……
《登金陵鳳凰臺》
唐·李白
鳳凰臺上鳳凰游,鳳去臺空江自流。
吳宮花草埋幽徑,晉代衣冠成古丘。
三山半落青天外,二水中分白鷺洲。
總為浮云能蔽日,長安不見使人愁。
鳳凰臺,在金陵的鳳凰山上,據(jù)說南朝劉宋永嘉年間,有鳳凰集于此山,乃筑臺,;在古代,鳳凰是一種祥瑞,鳳凰來游象征著王朝的興盛。有一種相對更準(zhǔn)確的說法是這首詩是李白奉命“賜金還山”,被排擠離開長安,南游金陵時所作。詩的最后兩句寄寓深遠(yuǎn),“邪臣之蔽賢,猶浮云之障日月也”,暗示皇帝被奸邪包圍,而自己報國無門,他的心情是十分沉痛的。
《賣花聲·懷古》
元·張可久
阿房舞殿翻羅袖,
金谷名園起玉樓,隋堤古柳纜龍舟。
不堪回首,東風(fēng)還又,野花開暮春時候。
美人自刎烏江岸,
戰(zhàn)火曾燒赤壁山,將軍空老玉門關(guān)。
傷心秦漢,生民涂炭,讀書人一聲長嘆。
張可久是元代重要散曲家、劇作家,這首懷古曲是由兩首小令曲組成的,共用了六個典故,第一首的三個典故都是窮奢極欲而不免敗亡的典型,第二首的三個典故是英雄美人或轟烈或哀艷的事跡。最后的“嘆”字含義豐富,無論是抨擊社會現(xiàn)實,還是審視歷史,都稱得上是佳作。
《蜀相》
唐·杜甫
丞相祠堂何處尋,錦官城外柏森森。
映階碧草自春色,隔葉黃鸝空好音。
三顧頻煩天下計,兩朝開濟老臣心。
出師未捷身先死,長使英雄淚滿襟。
這首詩是杜甫結(jié)束了顛沛流離的生活,到了成都,定居在浣花溪畔后第二年的春天,他探訪諸葛武侯祠時所作的。這首詩抒發(fā)了詩人對諸葛亮才智品德的崇敬和功業(yè)未遂的感慨,前四句憑吊丞相祠堂,從景物描寫中感懷現(xiàn)實,透露出詩人憂國憂民之心;后四句詠嘆丞相才德,從歷史追憶中緬懷先賢,又蘊含著詩人對祖國命運的許多期盼與憧憬。
《念奴嬌·赤壁懷古》
北宋·蘇軾
大江東去,浪淘盡,千古風(fēng)流人物。
故壘西邊,人道是,三國周郎赤壁。
亂石穿空,驚濤拍岸,卷起千堆雪。
江山如畫,一時多少豪杰。
遙想公瑾當(dāng)年,小喬初嫁了,雄姿英發(fā)。
羽扇綸巾,談笑間,檣櫓灰飛煙滅。
故國神游,多情應(yīng)笑我,早生華發(fā)。
人生如夢,一尊還酹江月。
蘇軾因烏臺詩案被貶黃州已兩年,心中有無盡的憂愁無從述說,于是四處游山玩水以放松情緒。一日來到黃州城外的赤壁(鼻)磯,這里壯麗的風(fēng)景使他感觸良多,因此寫下這首詞,在追憶三國時期周瑜無限風(fēng)光的同時也感嘆時光易逝。蘇軾筆下的周瑜年輕有為,文采風(fēng)流,且有儒將風(fēng)度,氣概豪邁,是蘇軾心中十分仰慕的英雄?!度龂萘x》中的周瑜形象是作者羅貫中嚴(yán)重扭曲歷史造成的,目的是為了美化諸葛亮。
《烏衣巷》
唐·劉禹錫
朱雀橋邊野草花,烏衣巷口夕陽斜。
舊時王謝堂前燕,飛入尋常百姓家。
這首詩是劉禹錫寫的詠懷古跡的組詩——《金陵五題》中的第二首,當(dāng)時詩人由和州(今安徽和縣)刺史任上返回洛陽,途徑金陵,有感而作的。烏衣巷原是六朝時期貴族居住的地方,最為繁華,如今有名的朱雀橋邊竟長滿野草,烏衣巷口也不見車馬出入,只有夕陽斜照在昔日的深墻上。當(dāng)年王導(dǎo)、謝安檐下的燕子,如今也已飛進(jìn)尋常百姓家中。
《南鄉(xiāng)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懷》
南宋·辛棄疾
何處望神州 滿眼風(fēng)光北固樓。
千古興亡多少事 悠悠。
不盡長江滾滾流。
年少萬兜鍪,坐斷東南戰(zhàn)未休。
天下英雄誰敵手 曹劉。
生子當(dāng)如孫仲謀。
辛棄疾重新被起用為紹興知府兼浙東安撫使后不久,第二年又被改派到鎮(zhèn)江去做知府。鎮(zhèn)江在歷史上曾是英雄用武和建功立業(yè)之地,每當(dāng)他登臨北固山上北固亭時,已屬金國的長江以北的廣大地區(qū),觸景生情,便不勝感慨。他還寫有一首《永遇樂·京口北固亭懷古》,也是懷古佳作。
《詠史二首·其二》
唐·李商隱
歷覽前賢國與家,成由勤儉破由奢。
何須琥珀方為枕,豈得真珠始是車。
遠(yuǎn)去不逢青海馬,力窮難拔蜀山蛇。
幾人曾預(yù)南薰曲,終古蒼梧哭翠華。
李商隱的詩作,有近七分之一的為詠史詩,他的詠史詩不僅詠古況今,充分反映了他進(jìn)步的歷史觀,而且借古諷今,含蓄地表達(dá)了他的現(xiàn)實主義傾向。這首詩中,詩人根據(jù)歷史興亡的史實,概括為“歷覽前賢國與家,成由勤儉破由奢”,在興亡系于何人的問題上,盡管詩人受時代的局限,還只能將理亂的命脈系于帝王,但在他的詩中,大都是指責(zé)他們敗亂國家的,他比前人的認(rèn)識更自覺完整。
《山坡羊·潼關(guān)懷古》
元·張養(yǎng)浩
峰巒如聚,波濤如怒,山河表里潼關(guān)路。
望西都,意躊躇。
傷心秦漢經(jīng)行處,宮闕萬間都做了土。
興,百姓苦;亡,百姓苦!
這是元代散曲中思想性、藝術(shù)性完美結(jié)合的名作,天歷二年,因關(guān)中旱災(zāi),張養(yǎng)浩被任命為陜西行臺中丞以賑災(zāi)民。他命駕西秦過程中,親睹人民的深重災(zāi)難,感慨嘆喟,憤憤不平、遂散盡家財,盡心盡力去救災(zāi),終因過分操勞而殉職。這首小令便寫于此時,字里行間中充滿著歷史的滄桑感和時代感,既有懷古詩的特色,又有與眾不同的沉郁風(fēng)格。
《赤壁》
唐·杜牧
折戟沉沙鐵未銷,自將磨洗認(rèn)前朝。
東風(fēng)不與周郎便,銅雀春深鎖二喬。
這首詩是詩人經(jīng)過赤壁(今湖北武昌縣赤磯山)這個著名的古戰(zhàn)場,有感于三國時代的英雄成敗而寫下的詩作,詩人觀賞了古戰(zhàn)場的遺物,對赤壁之戰(zhàn)發(fā)表了獨特的看法。最后兩句是為人們所傳誦的佳句,詩人寫戰(zhàn)爭的勝負(fù)時,并未點破,而是通過大喬、小喬這兩個具有特殊身份的女子命運來表達(dá)設(shè)想中東吳敗亡的結(jié)局,以小見大,別出心裁。
《桂枝香·金陵懷古》
北宋·王安石
登臨送目,正故國晚秋,天氣初肅。千里澄江似練,翠峰如簇。歸帆去棹殘陽里,背西風(fēng),酒旗斜矗。彩舟云淡,星河鷺起,畫圖難足。
念往昔,繁華競逐,嘆門外樓頭,悲恨相續(xù)。千古憑高對此,謾?quán)禈s辱。六朝舊事隨流水,但寒煙衰草凝綠。至今商女,時時猶唱,后庭遺曲。
這是詞人作江寧知府時所作的詠史吊古之作,上闋寫金陵之景,登高所見之美,令詞人陶醉,同時也引起他深深的思考。下闋寫懷古之情,表現(xiàn)了詞人作為政治家深邃的思想和雄偉的氣概,不僅批判了六朝亡國之君的荒淫誤國,也批判了吊古者的空嘆興亡。
來源:淘詩詞
大賽作品集,人手一冊哦!已加主編微信的可直接微信聯(lián)系購買!
風(fēng)聲、雨聲、讀書聲,聲聲入耳;
○
寫詩填詞
○
家事、國事、天下事,事事關(guān)心。
有詩還有遠(yuǎn)方...
1. 關(guān)于贊美孫權(quán)的詩句
關(guān)于贊美孫權(quán)的詩句 1.稱贊孫權(quán)的詩句
如:生子當(dāng)如孫仲謀 ◆蘇軾:①親射虎,看孫郎。
——《江城子密州出獵》②孫權(quán)勇而有謀,此不可以聲勢恐喝取也?!段何涞壅摗?◆蘇轍:任人莫難于托國。
漢武帝因文、景富庶之后,虐用其民,厚自奉養(yǎng),征伐四夷,幾喪天下。逮其晚歲,托國于霍光。
光知用兵之害,罷均輸榷酤,與民休息,而天下復(fù)安。凡武帝之所以得稱賢君者,惟用霍光故也。
蜀先主知嗣子之暗弱,舉國而付之諸葛孔明??酌饔职l(fā)李嚴(yán)、楊儀,援蔣琬、費祎而授之。
雖后主之不明,而守國三十余年,君臣相安,蜀人免于涂炭之患,過于魏、吳遠(yuǎn)甚。吳大帝方其屬任賢將,抗衡中原,曹公憚之。
及其老也,賢臣死亡略盡,喜諸葛恪之勁悍,越眾而付以后事。闥其用兵勞民之后,繼起大役,兵折于外,既歸而不能自克,將復(fù)肆志于僚友。
恪既以喪其軀,而孫氏因之三世絕統(tǒng),吳、越之民陷于炮烙之地,國隨以亡。彼以進(jìn)取之資用進(jìn)取之臣,以徼一時之功可耳,至于托六尺之孤,寄千里之命,而亦屬之斯人,其勢必至是哉。
——《欒城后集孫仲謀》 ◆辛棄疾:千古江山,英雄無覓,孫仲謀處。——《永遇樂京口北固亭懷古》 ◆辛棄疾:何處望神州,滿眼風(fēng)光北固樓,千古興亡多少事,悠悠。
不盡長江滾滾流。 年少萬兜鍪,坐斷東南戰(zhàn)未休,天下英雄誰敵手,曹劉。
生子當(dāng)如孫仲謀。 ◆胡三?。寒?dāng)方面者,當(dāng)如呂岱;委人以方面者,當(dāng)如孫權(quán)。
——《資治通鑒注》 ◆羅貫中:紫髯碧眼號英雄,能使臣僚肯盡忠。二十四年興大業(yè),龍盤虎踞在江東。
——《三國演義》 ◆王夫之:于是而知先主之知人而能任,不及仲謀遠(yuǎn)矣。 ◆王夫之:于子瑜也、陸遜也、顧雍也、張昭也,委任之不如先主之于公,而信之也篤,豈不賢哉?——《讀通鑒論》 ◆趙翼:①至孫氏兄弟之用人,亦自有不可及者。
②以人主而自悔其過,開誠告語如此,其誰不感泣?使操當(dāng)此,早挾一「寧我負(fù)人,勿人負(fù)我」之見,而老羞成怒矣!此孫氏兄弟之用人,所謂以意氣相感也?!敦ザ吩洝?◆元好問:孫郎矯矯人中龍,顧盼叱咤生云風(fēng)。
——《赤壁圖》 ◆郝經(jīng):東漢之衰,孫權(quán)承父兄之烈,尊禮英賢,撫納豪右,誅黃祖,走曹操,襲關(guān)侯,遂奄有荊揚,今年出濡須,明年戰(zhàn)合肥,嶷然勢常北向,而以守為攻,稱臣于魏,結(jié)援于漢,始忍勾踐之辱,終為熊通之譖,保據(jù)江淮,奄征南海,卒與漢魏鼎峙而立,先起而后亡,非惟智勇足抗衡,亦國勢便利然也?!独m(xù)后漢書》 ◆王鳴盛:孫權(quán)稱臣事魏已久,及黃武元年春大破蜀,劉備奔走,勢愈強盛,則魏欲與盟而不受,九月魏兵來征,又卑辭上書求自改悔,乞寄命交州乃隨,又改年臨江拒守,彼此互有殺傷,不分勝負(fù)。
十二月又通聘于蜀,乃既和于蜀,又不絕于魏,且業(yè)已改元而仍稱吳王。五年令曰北虜縮竄,方外無事,乃益務(wù)農(nóng)畝,稱帝之舉,直隱忍以至魏明帝太和三年,而后發(fā),反覆傾危,惟利是視,用柔勝剛,陰謀狡猾,史評以勾踐相比,非虛語也。
——《十七史商榷》 ◆盧弼:竊謂有勾踐之志則可,無勾踐之志則終為奴虜而已,南宋其已事也。仲謀操縱其間,以江東而抗衡大國承祚,方之勾踐其信然矣。
——《三國志集解》 ◆何焯:老?;杌螅瑓峭霾淮┒鴽Q?!读x門讀書記》 ◆李慈銘:三國時,魏既屢興大獄,吳孫皓之殘刑以逞,所誅名臣,如賀邵、王蕃、樓玄等尤多。
少帝之誅諸葛恪、滕胤,皆逆臣專制,又當(dāng)別論。惟大帝號稱賢主,而太子和被廢之際,群臣以直諫受誅者,如吾粲、朱據(jù)、張休、屈晃、張純等十?dāng)?shù)人,被流者顧譚、顧承、姚信等又?jǐn)?shù)人,而陳正、陳象至加族誅,吁,何其酷哉!自是宮闈之釁,未有至此者也。
——《越縵堂讀書筆記》 ◆李宗吾:他和劉備同盟,并且是郎舅之親,忽然奪取荊州,把關(guān)羽殺了,心之黑,仿佛曹操,無奈黑不到底,跟著向蜀請和,其黑的程度,就要比曹操稍遜一點;他與曹操比肩稱雄,抗不相下,忽然在曹丞駕下稱臣,臉皮之厚,仿佛劉備,無奈厚不到底,跟著與魏絕交,其厚的程度也比劉備稍遜一點。他雖是黑不如操,厚不如備,卻是二者兼?zhèn)洌膊荒懿凰闶且粋€英雄。
——《厚黑學(xué)》 ◆毛澤東 :① 孫權(quán)是個很能干的人。②當(dāng)今惜無孫仲謀。
——《毛澤東讀古書實錄》。
2.贊美“孫權(quán)”的詩詞有哪些
1、潤州顯濟閣曉望
(唐·韋莊)
清曉水如鏡,隔江人似鷗。
遠(yuǎn)煙藏海島,初日照揚州。
地壯孫權(quán)氣,云凝庾信愁。
一篷何處客,吟憑釣魚舟。
2、孫權(quán)故城下懷古兼送友人歸建業(yè)
(唐·劉長卿)
雄圖爭割據(jù),神器終不守。
上下武昌城,長江竟何有。
古來壯臺榭,事往悲陵阜。
寥落幾家人,猶依數(shù)株柳。
威靈絕想像,蕪沒空林藪。
野徑春草中,郊扉夕陽后。
逢君從此去,背楚方東走。
煙際指金陵,潮時過湓口。
行人已何在,臨水徒揮手。
惆悵不能歸,孤帆沒云久。
3、自湘川東下立春泊夏口阻風(fēng)登孫權(quán)城
(唐·羅隱)
吳門此去逾千里,湘浦離來想數(shù)旬。
只見風(fēng)師長占路,不知青帝已行春。
危憐壞堞猶遮水,狂愛寒梅欲傍人。
事往時移何足問,且憑村酒暖精神。
4、春日投錢塘元帥尚父二首 其一
(唐·羅隱)
正憂衰老辱金臺,敢望昭王顧問來。
門外旌旗屯虎豹,壁閑章句動風(fēng)雷。
三都節(jié)已聯(lián)翩降,兩地花應(yīng)次第開。
若比紫髯分鼎足,未聞余力有瓊環(huán)。
5、吳
(唐·徐夤)
一主參差六十年,父兄猶慶授孫權(quán)。
不迎曹操真長策,終謝張昭見碩賢。
建業(yè)龍盤雖可貴,武昌魚味亦何偏。
秦嬴謾作東游計,紫氣黃旗豈偶然。
3.稱贊孫權(quán)的詩句
如:生子當(dāng)如孫仲謀 ◆蘇軾:①親射虎,看孫郎。
——《江城子?密州出獵》②孫權(quán)勇而有謀,此不可以聲勢恐喝取也?!段何涞壅摗?◆蘇轍:任人莫難于托國。
漢武帝因文、景富庶之后,虐用其民,厚自奉養(yǎng),征伐四夷,幾喪天下。逮其晚歲,托國于霍光。
光知用兵之害,罷均輸榷酤,與民休息,而天下復(fù)安。凡武帝之所以得稱賢君者,惟用霍光故也。
蜀先主知嗣子之暗弱,舉國而付之諸葛孔明??酌饔职l(fā)李嚴(yán)、楊儀,援蔣琬、費祎而授之。
雖后主之不明,而守國三十余年,君臣相安,蜀人免于涂炭之患,過于魏、吳遠(yuǎn)甚。吳大帝方其屬任賢將,抗衡中原,曹公憚之。
及其老也,賢臣死亡略盡,喜諸葛恪之勁悍,越眾而付以后事。闥其用兵勞民之后,繼起大役,兵折于外,既歸而不能自克,將復(fù)肆志于僚友。
恪既以喪其軀,而孫氏因之三世絕統(tǒng),吳、越之民陷于炮烙之地,國隨以亡。彼以進(jìn)取之資用進(jìn)取之臣,以徼一時之功可耳,至于托六尺之孤,寄千里之命,而亦屬之斯人,其勢必至是哉。
——《欒城后集?孫仲謀》 ◆辛棄疾:千古江山,英雄無覓,孫仲謀處?!队烙鰳??京口北固亭懷古》 ◆辛棄疾:何處望神州,滿眼風(fēng)光北固樓,千古興亡多少事,悠悠。
不盡長江滾滾流。 年少萬兜鍪,坐斷東南戰(zhàn)未休,天下英雄誰敵手,曹劉。
生子當(dāng)如孫仲謀。 ◆胡三?。寒?dāng)方面者,當(dāng)如呂岱;委人以方面者,當(dāng)如孫權(quán)。
——《資治通鑒注》 ◆羅貫中:紫髯碧眼號英雄,能使臣僚肯盡忠。二十四年興大業(yè),龍盤虎踞在江東。
——《三國演義》 ◆王夫之:于是而知先主之知人而能任,不及仲謀遠(yuǎn)矣。 ◆王夫之:于子瑜也、陸遜也、顧雍也、張昭也,委任之不如先主之于公,而信之也篤,豈不賢哉?——《讀通鑒論》 ◆趙翼:①至孫氏兄弟之用人,亦自有不可及者。
②以人主而自悔其過,開誠告語如此,其誰不感泣?使操當(dāng)此,早挾一「寧我負(fù)人,勿人負(fù)我」之見,而老羞成怒矣!此孫氏兄弟之用人,所謂以意氣相感也。——《廿二史札記》 ◆元好問:孫郎矯矯人中龍,顧盼叱咤生云風(fēng)。
——《赤壁圖》 ◆郝經(jīng):東漢之衰,孫權(quán)承父兄之烈,尊禮英賢,撫納豪右,誅黃祖,走曹操,襲關(guān)侯,遂奄有荊揚,今年出濡須,明年戰(zhàn)合肥,嶷然勢常北向,而以守為攻,稱臣于魏,結(jié)援于漢,始忍勾踐之辱,終為熊通之譖,保據(jù)江淮,奄征南海,卒與漢魏鼎峙而立,先起而后亡,非惟智勇足抗衡,亦國勢便利然也?!独m(xù)后漢書》 ◆王鳴盛:孫權(quán)稱臣事魏已久,及黃武元年春大破蜀,劉備奔走,勢愈強盛,則魏欲與盟而不受,九月魏兵來征,又卑辭上書求自改悔,乞寄命交州乃隨,又改年臨江拒守,彼此互有殺傷,不分勝負(fù)。
十二月又通聘于蜀,乃既和于蜀,又不絕于魏,且業(yè)已改元而仍稱吳王。五年令曰北虜縮竄,方外無事,乃益務(wù)農(nóng)畝,稱帝之舉,直隱忍以至魏明帝太和三年,而后發(fā),反覆傾危,惟利是視,用柔勝剛,陰謀狡猾,史評以勾踐相比,非虛語也。
——《十七史商榷》 ◆盧弼:竊謂有勾踐之志則可,無勾踐之志則終為奴虜而已,南宋其已事也。仲謀操縱其間,以江東而抗衡大國承祚,方之勾踐其信然矣。
——《三國志集解》 ◆何焯:老?;杌螅瑓峭霾淮┒鴽Q?!读x門讀書記》 ◆李慈銘:三國時,魏既屢興大獄,吳孫皓之殘刑以逞,所誅名臣,如賀邵、王蕃、樓玄等尤多。
少帝之誅諸葛恪、滕胤,皆逆臣專制,又當(dāng)別論。惟大帝號稱賢主,而太子和被廢之際,群臣以直諫受誅者,如吾粲、朱據(jù)、張休、屈晃、張純等十?dāng)?shù)人,被流者顧譚、顧承、姚信等又?jǐn)?shù)人,而陳正、陳象至加族誅,吁,何其酷哉!自是宮闈之釁,未有至此者也。
——《越縵堂讀書筆記》 ◆李宗吾:他和劉備同盟,并且是郎舅之親,忽然奪取荊州,把關(guān)羽殺了,心之黑,仿佛曹操,無奈黑不到底,跟著向蜀請和,其黑的程度,就要比曹操稍遜一點;他與曹操比肩稱雄,抗不相下,忽然在曹丞駕下稱臣,臉皮之厚,仿佛劉備,無奈厚不到底,跟著與魏絕交,其厚的程度也比劉備稍遜一點。他雖是黑不如操,厚不如備,卻是二者兼?zhèn)?,也不能不算是一個英雄。
——《厚黑學(xué)》 ◆毛澤東:①孫權(quán)是個很能干的人。②當(dāng)今惜無孫仲謀。
——《毛澤東讀古書實錄》。
4.有描寫孫權(quán)的詩句嗎
◆辛棄疾:千古江山,英雄無覓,孫仲謀處.——《永遇樂??京口北固亭懷古》 ◆辛棄疾:何處望神州,滿眼風(fēng)光北固樓,千古興亡多少事,悠悠.不盡長江滾滾流. 年少萬兜鍪,坐斷東南戰(zhàn)未休,天下英雄誰敵手,曹劉.生子當(dāng)如孫仲謀. ◆胡三?。寒?dāng)方面者,當(dāng)如呂岱;委人以方面者,當(dāng)如孫權(quán).——《資治通鑒注》 ◆羅貫中:紫髯碧眼號英雄,能使臣僚肯盡忠.二十四年興大業(yè),龍盤虎踞在江東.——《三國演義》 ◆王夫之:于是而知先主之知人而能任,不及仲謀遠(yuǎn)矣. ◆王夫之:于子瑜也、陸遜也、顧雍也、張昭也,委任之不如先主之于公,而信之也篤,豈不賢哉?——《讀通鑒論》。
5.形容孫權(quán)的詩句
【標(biāo)題】:潤州二首
【作者】:杜牧
【朝代】:唐
【體裁】:七律
句吳亭東千里秋,放歌曾作昔年游。
青苔寺里無馬跡,綠水橋邊多酒樓。
大抵南朝皆曠達(dá),可憐東晉最風(fēng)流。
月明更想桓伊在,一笛聞吹《出塞》愁。
謝眺詩中佳麗地,夫差傳里水犀軍。
城高鐵甕橫強弩,柳暗朱樓多夢云。
[潤州城,孫權(quán)筑,號為鐵甕。]
畫角愛飄江北去,釣歌長向月中聞。
揚州塵土試回首,不惜千金借與君。
6.形容孫權(quán)的句子
◆辛棄疾:千古江山,英雄無覓,孫仲謀處。
——《永遇樂?京口北固亭懷古》 ◆辛棄疾:何處望神州,滿眼風(fēng)光北固樓,千古興亡多少事,悠悠。不盡長江滾滾流。
年少萬兜鍪,坐斷東南戰(zhàn)未休,天下英雄誰敵手,曹劉。生子當(dāng)如孫仲謀。
◆胡三省:當(dāng)方面者,當(dāng)如呂岱;委人以方面者,當(dāng)如孫權(quán)?!顿Y治通鑒注》 ◆羅貫中:紫髯碧眼號英雄,能使臣僚肯盡忠。
二十四年興大業(yè),龍盤虎踞在江東?!度龂萘x》 ◆王夫之:于是而知先主之知人而能任,不及仲謀遠(yuǎn)矣。
◆王夫之:于子瑜也、陸遜也、顧雍也、張昭也,委任之不如先主之于公,而信之也篤,豈不賢哉?——《讀通鑒論》。
7.有描寫孫權(quán)的詩句嗎
◆辛棄疾:千古江山,英雄無覓,孫仲謀處。
——《永遇樂?京口北固亭懷古》 ◆辛棄疾:何處望神州,滿眼風(fēng)光北固樓,千古興亡多少事,悠悠。不盡長江滾滾流。
年少萬兜鍪,坐斷東南戰(zhàn)未休,天下英雄誰敵手,曹劉。生子當(dāng)如孫仲謀。
◆胡三?。寒?dāng)方面者,當(dāng)如呂岱;委人以方面者,當(dāng)如孫權(quán)。——《資治通鑒注》 ◆羅貫中:紫髯碧眼號英雄,能使臣僚肯盡忠。
二十四年興大業(yè),龍盤虎踞在江東?!度龂萘x》 ◆王夫之:于是而知先主之知人而能任,不及仲謀遠(yuǎn)矣。
◆王夫之:于子瑜也、陸遜也、顧雍也、張昭也,委任之不如先主之于公,而信之也篤,豈不賢哉?——《讀通鑒論》。
1.關(guān)于懷古的古詩大全1、《蘇臺覽古》
唐·李白
舊苑荒臺楊柳新,菱歌清唱不勝春。
只今惟有西江月,曾照吳王宮里人。
2、《越中覽古》
唐·李白
越王勾踐破吳歸,戰(zhàn)士還家盡錦衣。
宮女如花滿春殿。只今惟有鷓鴣飛!
3、《赤壁》
唐·杜牧
折戟沉沙鐵未銷,自將磨洗認(rèn)前朝。
東風(fēng)不與周郎便,銅雀春深鎖二喬。
4、《登金陵鳳凰臺》
唐·李白
鳳凰臺上鳳凰游,鳳去臺空江自流。
吳宮花草埋幽徑,晉代衣冠成古丘。
三山半落青天外,二水中分白鷺洲。
總為浮云能蔽日,長安不見使人愁。
5、《蜀相》
唐·杜甫
丞相祠堂何處尋?錦官城外柏森森。
映階碧草自春色,隔葉黃鵬空好音。
三顧頻煩天下計,兩朝開濟老臣心。
出師未捷身先死,長使英雄淚滿襟。
6、《臺城》
唐·劉禹錫
臺城六代競豪華,結(jié)綺臨春事最奢。
萬戶千門成野草,只緣一曲后庭花。
7、《江南》
唐·杜牧
車書混一業(yè)無窮,井邑山川今古同。
戊辰年向金陵過,惆悵閑吟憶庾公。
8、《君山》
唐·劉禹錫
屬車八十一,此地阻長風(fēng)。
千載威靈盡,赭山寒水中。
9、《春草官》
唐·劉長卿
君王不可見,芳草舊宮春。
猶帶羅裙色,青青向楚人。
2.關(guān)于懷古的古詩赤壁懷古·蘇軾
大江東去,浪淘盡,千古風(fēng)流人物。
故壘西邊,人道是:三國周郎赤壁。
亂石穿空,驚濤拍岸,卷起千堆雪。
江山如畫,一時多少豪杰。
遙想公瑾當(dāng)年,小喬初嫁了,雄姿英發(fā)。
羽扇綸巾,談笑間,檣櫓(強虜)灰飛煙滅。
故國神游,多情應(yīng)笑我,早生華發(fā)。
人生如夢,一尊還酹江月。
山坡羊
潼關(guān)懷古①
元·張養(yǎng)浩
峰巒②如聚,波濤如怒,山河表里③潼關(guān)路。望西都④,意躊躇⑤。
傷心秦漢經(jīng)行處⑥,宮闕⑦萬間都做了土。興⑧,百姓苦;亡,百姓苦
金陵懷古
許渾
玉樹歌殘王氣終,景陽兵合戍樓空。
松楸遠(yuǎn)近千官冢,禾黍高低六代宮。
石燕拂云晴亦雨,江豚吹浪夜還風(fēng)。
英雄一去豪華盡,惟有青山似洛中。
永遇樂·京口北固亭懷古①
千古江山,英雄無覓、孫仲謀處②。舞榭歌臺,風(fēng)流總被、雨打風(fēng)吹去。斜陽草樹,尋常巷陌,人道寄奴曾?、?。想當(dāng)年④,金戈鐵馬,氣吞萬里如虎。
元嘉草草⑤,封狼居胥,贏得倉皇北顧。四十三年⑥,望中猶記、烽火揚州路。可堪回首,佛貍祠下⑦,一片神鴉社鼓⑧!憑誰問,廉頗老矣⑨,尚能飯否?
西塞山懷古
作者:劉禹錫
王浚樓船下益州2,金陵王氣黯然收3。
千尋鐵鎖沉江底4,一片降幡出石頭5。
人世幾回傷往事,山形依舊枕寒流。
今逢四海為家日。故壘蕭蕭蘆荻秋6。
3.求清初金陵懷古的詩詞最好能鑒賞一下朱彝尊,字錫鬯,號竹坨.浙江秀水(今浙江嘉興縣)人.明末清初詩人,曾在明朝為官.康熙十八年(1679),以布衣應(yīng)博學(xué)鴻詞考試,授官翰林院檢討.他博學(xué)多才,詩、詞、文并工,是浙西詞派領(lǐng)袖.曾與陳維崧合刻一稿,名為《朱陳村詞》,并稱“朱陳”.他還纂輯唐宋金元詞五百余家為《詞綜》,為詞學(xué)研究和創(chuàng)作提供了重要資料.著有《曝書亭集》.賣花聲雨花臺①衰柳白門灣②,潮打城還③.小長干接大長干④.歌板酒旗零落盡,剩有漁竿.秋草六朝寒,花雨空壇.更無人處一憑闌.燕子斜陽來又去,如此江山.注釋①雨花臺:在南京聚寶門外聚寶山上.相傳梁云光法師在這里講經(jīng),感天雨花,故稱雨花臺.雨,降落.②白門:本建康(南京)臺城的外門,后來用為建康的別稱.③城:這里指古石頭城,在今南京清涼山一帶.④小長干、大長干:古代里巷名,故址在今南京城南.3賞析此詞從南京的蕭條景象,側(cè)面反映清兵南侵對這座名城的破壞.江山依舊,人事已非,追懷往事,不勝感慨.上片描寫南京的衰敗零落.下片吊古傷今,抒發(fā)感懷.字字蘊涵著興亡之慨.全詞哀婉抑郁,清麗自然.[1]。
4.關(guān)于懷古的古詩句《念奴嬌 赤壁懷古》
大江東去,浪淘盡。千古風(fēng)流人物。故壘西邊,人道是,三國周郎赤壁。亂石穿空,驚濤拍岸,卷起千堆雪。江山如畫,一時多少豪杰!遙想公瑾當(dāng)年,小喬初嫁了,雄姿英發(fā),羽扇綸巾,談笑間,檣櫓灰飛煙滅。故國神游,多情應(yīng)笑我,早生華發(fā)。人間如夢,一樽還酹江月。 。
年代:宋 作者:蘇軾 蘇軾詩詞全集
《館娃宮懷古》
響屐廊中金玉步,采蘋山上綺羅身。不知水葬今何處,溪月彎彎欲效顰。 。
年代:唐 作者:皮日休 皮日休詩詞全集
《折桂令 長沙懷古》
朝瀛洲暮艤湖濱,向衡麓尋詩,湘水尋春,澤國紉蘭,汀州搴若,誰為招魂,空目斷蒼梧暮云,黯黃陵寶瑟凝塵,世態(tài)紛紛,千古長沙,幾度詞臣。 。
年代:元 作者:盧摯 盧摯詩詞全集
《山坡羊 潼關(guān)懷古》
峰巒如聚,波濤如怒,山河表里潼關(guān)路,望西都,意躊躕。傷心秦漢經(jīng)行處,宮闕萬間都做了土。興,百姓苦,亡,百姓苦。 。
年代:元 作者:張養(yǎng)浩 張養(yǎng)浩詩詞全集
《人月圓 吳門懷古》
山藏白虎云藏寺,池上老梅枝,洞庭歸興,香柑紅樹,鱸銀絲,白家池館,吳宮花草,可似當(dāng)時,最憐人處,啼鳥夜月,猶怨西施。 。
年代:元 作者:張可久 張可久詩詞全集
《趙城懷古》
邯鄲舊公子,騎馬又鳴珂。手揮白玉鞭,不避五侯車。閑愁春日短,沽酒入倡家。一笑千萬金,醉中贈秦娥。如今高原上,樹樹白楊花。 。
年代:唐 作者:曹鄴 曹鄴詩詞全集
《夜泊牛渚懷古》
牛渚西江夜,青天無片云。登舟望秋月,空憶謝將軍。余亦能高詠,斯人不可聞。明朝掛帆席,楓葉落紛紛。 。
年代:唐 作者:李白 李白詩詞全集
《西塞山懷古》
王濬樓船下益州,金陵王氣黯然收。千尋鐵鎖沉江底,一片降幡出石頭。人世幾回傷往事,山形依舊枕寒流。從今四海為家日,故壘蕭蕭蘆荻秋。 。
年代:唐 作者:劉禹錫 劉禹錫詩詞全集
《楚江懷古》
露氣寒光集,微陽下楚丘。猿啼洞庭樹,人在木蘭舟。廣澤生明月,蒼山夾亂流。云中君不見,竟夕自悲秋。 。
年代:唐 作者:馬戴 馬戴詩詞全集
《水龍吟 西湖懷古》
5.關(guān)于懷古的詩詞1、《蘇臺覽古》 唐·李白 舊苑荒臺楊柳新,菱歌清唱不勝春。
只今惟有西江月,曾照吳王宮里人。 2、《越中覽古》 唐·李白 越王勾踐破吳歸,戰(zhàn)士還家盡錦衣。
宮女如花滿春殿。只今惟有鷓鴣飛! 3、《赤壁》 唐·杜牧 折戟沉沙鐵未銷,自將磨洗認(rèn)前朝。
東風(fēng)不與周郎便,銅雀春深鎖二喬。 4、《登金陵鳳凰臺》 唐·李白 鳳凰臺上鳳凰游,鳳去臺空江自流。
吳宮花草埋幽徑,晉代衣冠成古丘。 三山半落青天外,二水中分白鷺洲。
總為浮云能蔽日,長安不見使人愁。 5、《蜀相》 唐·杜甫 丞相祠堂何處尋?錦官城外柏森森。
映階碧草自春色,隔葉黃鵬空好音。 三顧頻煩天下計,兩朝開濟老臣心。
出師未捷身先死,長使英雄淚滿襟。 6、《臺城》 唐·劉禹錫 臺城六代競豪華,結(jié)綺臨春事最奢。
萬戶千門成野草,只緣一曲后庭花。 7、《江南》 唐·杜牧 車書混一業(yè)無窮,井邑山川今古同。
戊辰年向金陵過,惆悵閑吟憶庾公。 8、《君山》 唐·劉禹錫 屬車八十一,此地阻長風(fēng)。
千載威靈盡,赭山寒水中。 9、《春草官》 唐·劉長卿 君王不可見,芳草舊宮春。
猶帶羅裙色,青青向楚人。 10、《易水》 唐·馬戴 荊卿西去不復(fù)返,易水東流無盡期。
落日蕭條薊城北,黃沙白草任風(fēng)吹。 11、《姑蘇臺》 唐·陳羽 憶昔吳王爭霸日,歌鐘滿地上高臺。
三千宮女看花處,人盡臺崩花自開。 12、《景陽臺》 宋·徐鉉 后主忘家不悔,江南異代長春。
今日景陽臺上,閑人何用傷神。 13、《閶門》 唐·韋應(yīng)物 獨鳥下高樹,遙知吳苑園。
凄涼千古事,日暮倚閶門。 14、《吳宮》 唐·陸龜蒙 香徑長洲盡棘叢,奢云艷雨只悲風(fēng)。
吳王事事須亡國,未必西施勝六宮。 15、《桃葉渡懷古》 清·曹雪芹 衰草閑花映淺池,桃枝桃葉總分離。
六朝梁棟多如許,小照空懸壁上題。 16、《南鄉(xiāng)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懷》 宋·辛棄疾 何處望神州?滿眼風(fēng)光北固樓。
千古興亡多少事?悠悠,不盡長江滾滾流! 年少萬兜鍪,坐斷東南戰(zhàn)未休。 天下英雄誰敵手?曹劉,生子當(dāng)如孫仲謀! 17、《馬嵬懷古》 清·曹雪芹 寂寞脂痕漬汗光,溫柔一旦付東洋。
只因遺得風(fēng)流跡,此日衣衾尚有香。 18、《梅花觀懷古》 清·曹雪芹 不在梅邊在柳邊,個中誰拾畫嬋娟。
團圓莫憶春香到,一別西風(fēng)又一年。 19、《青冢懷古》 清·曹雪芹 黑水茫茫咽不流,冰弦撥盡曲中愁。
漢家制度誠堪嘆,樗櫟應(yīng)慚萬古羞。 20、《念奴嬌·赤壁懷古》 宋·蘇軾 大江東去,浪淘盡,千古風(fēng)流人物。
故壘西邊,人道是,三國周郎赤壁。 亂石穿空,驚濤拍岸,卷起千堆雪。
江山如畫,一時多少豪杰。 遙想公瑾當(dāng)年,小喬初嫁了, 雄姿英發(fā),羽扇綸巾。
談笑間,檣櫓灰飛煙滅。 故國神游,多情應(yīng)笑我,早生華發(fā)。
人生如夢,一樽還酹江月。 21、《山坡羊·潼關(guān)懷古》 元·張養(yǎng)浩 峰巒如聚,波濤如怒,山河表里潼關(guān)路。
望西都,意躊躇,傷心秦漢經(jīng)行處。 宮闕萬間都做了土。
興,百姓苦;亡,百姓苦。 22、《蒲東寺懷古》 唐·元稹 小紅骨賤最身輕,私掖偷攜強撮成。
雖被夫人時吊起,已經(jīng)勾引彼同行。 23、《永遇樂·京口北固亭懷古》 宋·辛棄疾 千古江山,英雄無覓孫仲謀處。
舞榭歌臺,風(fēng)流總被雨打風(fēng)吹去。 斜陽草樹,尋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
想當(dāng)年,金戈鐵馬,氣吞萬里如虎。 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贏得倉皇北顧。
四十三年,望中猶記,烽火揚州路。 可堪回首,佛貍祠下,一片神鴉社鼓! 憑誰問:廉頗老矣,尚能飯否?。
6.有關(guān)懷古的古詩詞1、千古興亡多少事?悠悠。
不盡長江滾滾流。 (宋.辛棄疾.《南鄉(xiāng)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懷》)2、大江東去,浪淘盡,千古風(fēng)流人物。
(宋.蘇軾.《念奴嬌·赤壁懷古》)3、傷心秦漢經(jīng)行處, 宮闕萬間都做了土。 (元.張養(yǎng)浩.《山坡羊·潼關(guān)懷古》)4、可人憐處,啼烏夜月,猶怨西施。
(元.張可久.《人月圓·吳門懷古》)5、越王大有堪羞處,只把西施賺得吳。 (唐.皮日休.《館娃宮懷古》)6、易水流得盡,荊卿名不消。
(唐.賈島.《易水懷古》)7、云中君不見,竟夕自悲秋。 (唐.馬戴.《楚江懷古》)8、看山候明月,聊自整云裝。
(唐.馬戴.《楚江懷古》其二)9、白云何時去,丹桂空偃蹇。 (唐.孟浩然.《登鹿門山懷古》)10、明朝掛帆去,楓葉落紛紛。
(唐.李白.《夜泊牛渚懷古》)11、范蠡清塵何寂寞,好風(fēng)唯屬往來商。 (唐.杜牧.《江西懷古》)12、若無水殿龍舟事,共禹論功不較多? (唐.杜牧.《汴河懷古》)13、人世幾回傷往事,山形依舊枕寒流。
(唐.杜牧.《西塞山懷古》)。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scgf/103000.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quán),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quán)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wǎng)絡(luò),轉(zhuǎn)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biāo)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quán)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
上一篇: 這些獸性與愛的照片,張張觸動人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