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南鄉(xiāng)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懷》
南宋·辛棄疾
何處望神州 滿眼風(fēng)光北固樓
。
千古興亡多少事 悠悠。
不盡長江滾滾流
。
年少萬兜鍪
,坐斷東南戰(zhàn)未休。
天下英雄誰敵手 曹劉
。
生子當(dāng)如孫仲謀
。
辛棄疾重新被起用為紹興知府兼浙東安撫使后不久,第二年又被改派到鎮(zhèn)江去做知府
。鎮(zhèn)江在歷史上曾是英雄用武和建功立業(yè)之地
,每當(dāng)他登臨北固山上北固亭時,已屬金國的長江以北的廣大地區(qū)
,觸景生情
,便不勝感慨。他還寫有一首《永遇樂·京口北固亭懷古》
,也是懷古佳作
。
《詠史二首·其二》
唐·李商隱
歷覽前賢國與家,成由勤儉破由奢
。
何須琥珀方為枕
,豈得真珠始是車。
遠(yuǎn)去不逢青海馬
,力窮難拔蜀山蛇
。
幾人曾預(yù)南薰曲,終古蒼梧哭翠華
。
李商隱的詩作
,有近七分之一的為詠史詩,他的詠史詩不僅詠古況今
,充分反映了他進(jìn)步的歷史觀
,而且借古諷今
,含蓄地表達(dá)了他的現(xiàn)實主義傾向。這首詩中
,詩人根據(jù)歷史興亡的史實,概括為“歷覽前賢國與家
,成由勤儉破由奢”
,在興亡系于何人的問題上,盡管詩人受時代的局限
,還只能將理亂的命脈系于帝王
,但在他的詩中,大都是指責(zé)他們敗亂國家的
,他比前人的認(rèn)識更自覺完整
。
《山坡羊·潼關(guān)懷古》
元·張養(yǎng)浩
峰巒如聚,波濤如怒
,山河表里潼關(guān)路
。
望西都,意躊躇
。
傷心秦漢經(jīng)行處
,宮闕萬間都做了土。
興
,百姓苦
;亡,百姓苦
!
這是元代散曲中思想性
、藝術(shù)性完美結(jié)合的名作,天歷二年
,因關(guān)中旱災(zāi)
,張養(yǎng)浩被任命為陜西行臺中丞以賑災(zāi)民。他命駕西秦過程中
,親睹人民的深重災(zāi)難
,感慨嘆喟,憤憤不平
、遂散盡家財
,盡心盡力去救災(zāi),終因過分操勞而殉職
。這首小令便寫于此時
,字里行間中充滿著歷史的滄桑感和時代感,既有懷古詩的特色
,又有與眾不同的沉郁風(fēng)格
。
《赤壁》
唐·杜牧
折戟沉沙鐵未銷
,自將磨洗認(rèn)前朝。
東風(fēng)不與周郎便
,銅雀春深鎖二喬
。
這首詩是詩人經(jīng)過赤壁(今湖北武昌縣赤磯山)這個著名的古戰(zhàn)場,有感于三國時代的英雄成敗而寫下的詩作
,詩人觀賞了古戰(zhàn)場的遺物
,對赤壁之戰(zhàn)發(fā)表了獨特的看法。最后兩句是為人們所傳誦的佳句
,詩人寫戰(zhàn)爭的勝負(fù)時
,并未點破,而是通過大喬
、小喬這兩個具有特殊身份的女子命運來表達(dá)設(shè)想中東吳敗亡的結(jié)局
,以小見大,別出心裁
。
《桂枝香·金陵懷古》
北宋·王安石
登臨送目
,正故國晚秋,天氣初肅
。千里澄江似練
,翠峰如簇。歸帆去棹殘陽里
,背西風(fēng)
,酒旗斜矗。彩舟云淡
,星河鷺起
,畫圖難足。
念往昔
,繁華競逐
,嘆門外樓頭,悲恨相續(xù)
。千古憑高對此
,謾?quán)禈s辱。六朝舊事隨流水
,但寒煙衰草凝綠
。至今商女,時時猶唱
,后庭遺曲
。
這是詞人作江寧知府時所作的詠史吊古之作,上闋寫金陵之景
,登高所見之美
,令詞人陶醉
,同時也引起他深深的思考。下闋寫懷古之情
,表現(xiàn)了詞人作為政治家深邃的思想和雄偉的氣概
,不僅批判了六朝亡國之君的荒淫誤國,也批判了吊古者的空嘆興亡
。
來源:淘詩詞
大賽作品集
,人手一冊哦!已加主編微信的可直接微信聯(lián)系購買
!
風(fēng)聲、雨聲
、讀書聲
,聲聲入耳;
○
寫詩填詞
○
家事
、國事
、天下事,事事關(guān)心
。
有詩還有遠(yuǎn)方...
辛棄疾贊美孫權(quán)的詩句
1. 關(guān)于贊美孫權(quán)的詩句
關(guān)于贊美孫權(quán)的詩句 1.稱贊孫權(quán)的詩句
如:生子當(dāng)如孫仲謀 ◆蘇軾:①親射虎
,看孫郎。
——《江城子密州出獵》②孫權(quán)勇而有謀
,此不可以聲勢恐喝取也
。——《魏武帝論》 ◆蘇轍:任人莫難于托國
。
漢武帝因文
、景富庶之后,虐用其民
,厚自奉養(yǎng)
,征伐四夷,幾喪天下
。逮其晚歲
,托國于霍光。
光知用兵之害
,罷均輸榷酤
,與民休息,而天下復(fù)安
。凡武帝之所以得稱賢君者
,惟用霍光故也。
蜀先主知嗣子之暗弱
,舉國而付之諸葛孔明
?div id="m50uktp" class="box-center"> ?酌饔职l(fā)李嚴(yán)、楊儀
,援蔣琬
、費祎而授之。
雖后主之不明
,而守國三十余年
,君臣相安,蜀人免于涂炭之患
,過于魏
、吳遠(yuǎn)甚。吳大帝方其屬任賢將
,抗衡中原
,曹公憚之。
及其老也
,賢臣死亡略盡
,喜諸葛恪之勁悍,越眾而付以后事
。闥其用兵勞民之后
,繼起大役,兵折于外
,既歸而不能自克
,將復(fù)肆志于僚友。
恪既以喪其軀
,而孫氏因之三世絕統(tǒng)
,吳、越之民陷于炮烙之地
,國隨以亡
。彼以進(jìn)取之資用進(jìn)取之臣,以徼一時之功可耳
,至于托六尺之孤
,寄千里之命,而亦屬之斯人
,其勢必至是哉
。
——《欒城后集孫仲謀》 ◆辛棄疾:千古江山,英雄無覓
,孫仲謀處
。——《永遇樂京口北固亭懷古》 ◆辛棄疾:何處望神州
,滿眼風(fēng)光北固樓
,千古興亡多少事
,悠悠。
不盡長江滾滾流
。 年少萬兜鍪
,坐斷東南戰(zhàn)未休,天下英雄誰敵手
,曹劉
。
生子當(dāng)如孫仲謀。 ◆胡三?div id="jfovm50" class="index-wrap">。寒?dāng)方面者
,當(dāng)如呂岱;委人以方面者
,當(dāng)如孫權(quán)
。
——《資治通鑒注》 ◆羅貫中:紫髯碧眼號英雄,能使臣僚肯盡忠
。二十四年興大業(yè)
,龍盤虎踞在江東
。
——《三國演義》 ◆王夫之:于是而知先主之知人而能任
,不及仲謀遠(yuǎn)矣。 ◆王夫之:于子瑜也
、陸遜也
、顧雍也、張昭也
,委任之不如先主之于公
,而信之也篤,豈不賢哉
?——《讀通鑒論》 ◆趙翼:①至孫氏兄弟之用人
,亦自有不可及者。
②以人主而自悔其過
,開誠告語如此
,其誰不感泣?使操當(dāng)此
,早挾一「寧我負(fù)人
,勿人負(fù)我」之見,而老羞成怒矣
!此孫氏兄弟之用人
,所謂以意氣相感也?div id="d48novz" class="flower left">
!敦ザ吩洝?◆元好問:孫郎矯矯人中龍
,顧盼叱咤生云風(fēng)
。
——《赤壁圖》 ◆郝經(jīng):東漢之衰,孫權(quán)承父兄之烈
,尊禮英賢
,撫納豪右,誅黃祖
,走曹操
,襲關(guān)侯,遂奄有荊揚
,今年出濡須
,明年戰(zhàn)合肥,嶷然勢常北向
,而以守為攻
,稱臣于魏,結(jié)援于漢
,始忍勾踐之辱
,終為熊通之譖,保據(jù)江淮
,奄征南海
,卒與漢魏鼎峙而立,先起而后亡
,非惟智勇足抗衡
,亦國勢便利然也?div id="jfovm50" class="index-wrap">!独m(xù)后漢書》 ◆王鳴盛:孫權(quán)稱臣事魏已久
,及黃武元年春大破蜀,劉備奔走
,勢愈強盛
,則魏欲與盟而不受,九月魏兵來征
,又卑辭上書求自改悔
,乞寄命交州乃隨,又改年臨江拒守
,彼此互有殺傷
,不分勝負(fù)。
十二月又通聘于蜀
,乃既和于蜀
,又不絕于魏,且業(yè)已改元而仍稱吳王。五年令曰北虜縮竄
,方外無事
,乃益務(wù)農(nóng)畝,稱帝之舉
,直隱忍以至魏明帝太和三年
,而后發(fā),反覆傾危
,惟利是視
,用柔勝剛,陰謀狡猾
,史評以勾踐相比
,非虛語也。
——《十七史商榷》 ◆盧弼:竊謂有勾踐之志則可
,無勾踐之志則終為奴虜而已
,南宋其已事也。仲謀操縱其間
,以江東而抗衡大國承祚
,方之勾踐其信然矣。
——《三國志集解》 ◆何焯:老?div id="jpandex" class="focus-wrap mb20 cf">;杌?div id="jpandex" class="focus-wrap mb20 cf">,吳亡不待皓而決?div id="jfovm50" class="index-wrap">!读x門讀書記》 ◆李慈銘:三國時
,魏既屢興大獄
,吳孫皓之殘刑以逞
,所誅名臣,如賀邵
、王蕃
、樓玄等尤多。
少帝之誅諸葛恪
、滕胤
,皆逆臣專制,又當(dāng)別論
。惟大帝號稱賢主
,而太子和被廢之際,群臣以直諫受誅者
,如吾粲
、朱據(jù)、張休
、屈晃
、張純等十?dāng)?shù)人
,被流者顧譚、顧承
、姚信等又?jǐn)?shù)人
,而陳正、陳象至加族誅
,吁
,何其酷哉!自是宮闈之釁
,未有至此者也
。
——《越縵堂讀書筆記》 ◆李宗吾:他和劉備同盟,并且是郎舅之親
,忽然奪取荊州
,把關(guān)羽殺了,心之黑
,仿佛曹操
,無奈黑不到底,跟著向蜀請和
,其黑的程度
,就要比曹操稍遜一點;他與曹操比肩稱雄
,抗不相下
,忽然在曹丞駕下稱臣,臉皮之厚
,仿佛劉備
,無奈厚不到底,跟著與魏絕交
,其厚的程度也比劉備稍遜一點
。他雖是黑不如操,厚不如備
,卻是二者兼?zhèn)?div id="4qifd00" class="flower right">
,也不能不算是一個英雄。
——《厚黑學(xué)》 ◆毛澤東 :① 孫權(quán)是個很能干的人
。②當(dāng)今惜無孫仲謀
。
——《毛澤東讀古書實錄》。
2.贊美“孫權(quán)”的詩詞有哪些
1
、潤州顯濟(jì)閣曉望
(唐·韋莊)
清曉水如鏡
,隔江人似鷗。
遠(yuǎn)煙藏海島,初日照揚州
。
地壯孫權(quán)氣
,云凝庾信愁。
一篷何處客
,吟憑釣魚舟
。
2、孫權(quán)故城下懷古兼送友人歸建業(yè)
(唐·劉長卿)
雄圖爭割據(jù)
,神器終不守
。
上下武昌城,長江竟何有
。
古來壯臺榭
,事往悲陵阜。
寥落幾家人
,猶依數(shù)株柳
。
威靈絕想像,蕪沒空林藪
。
野徑春草中
,郊扉夕陽后。
逢君從此去
,背楚方東走
。
煙際指金陵,潮時過湓口
。
行人已何在
,臨水徒揮手。
惆悵不能歸
,孤帆沒云久
。
3、自湘川東下立春泊夏口阻風(fēng)登孫權(quán)城
(唐·羅隱)
吳門此去逾千里
,湘浦離來想數(shù)旬
。
只見風(fēng)師長占路
,不知青帝已行春
。
危憐壞堞猶遮水,狂愛寒梅欲傍人
。
事往時移何足問
,且憑村酒暖精神。
4
、春日投錢塘元帥尚父二首 其一
(唐·羅隱)
正憂衰老辱金臺
,敢望昭王顧問來。
門外旌旗屯虎豹,壁閑章句動風(fēng)雷
。
三都節(jié)已聯(lián)翩降
,兩地花應(yīng)次第開。
若比紫髯分鼎足
,未聞余力有瓊環(huán)
。
5、吳
(唐·徐夤)
一主參差六十年
,父兄猶慶授孫權(quán)
。
不迎曹操真長策,終謝張昭見碩賢
。
建業(yè)龍盤雖可貴
,武昌魚味亦何偏。
秦嬴謾作東游計
,紫氣黃旗豈偶然
。
3.稱贊孫權(quán)的詩句
如:生子當(dāng)如孫仲謀 ◆蘇軾:①親射虎,看孫郎
。
——《江城子
?密州出獵》②孫權(quán)勇而有謀,此不可以聲勢恐喝取也
?div id="m50uktp" class="box-center"> !段何涞壅摗?◆蘇轍:任人莫難于托國。
漢武帝因文
、景富庶之后
,虐用其民,厚自奉養(yǎng)
,征伐四夷
,幾喪天下。逮其晚歲
,托國于霍光
。
光知用兵之害,罷均輸榷酤
,與民休息
,而天下復(fù)安。凡武帝之所以得稱賢君者
,惟用霍光故也
。
蜀先主知嗣子之暗弱,舉國而付之諸葛孔明
?div id="d48novz" class="flower left">
?酌饔职l(fā)李嚴(yán)
、楊儀,援蔣琬
、費祎而授之
。
雖后主之不明,而守國三十余年
,君臣相安
,蜀人免于涂炭之患,過于魏
、吳遠(yuǎn)甚
。吳大帝方其屬任賢將,抗衡中原
,曹公憚之
。
及其老也,賢臣死亡略盡
,喜諸葛恪之勁悍
,越眾而付以后事。闥其用兵勞民之后
,繼起大役
,兵折于外,既歸而不能自克
,將復(fù)肆志于僚友
。
恪既以喪其軀,而孫氏因之三世絕統(tǒng)
,吳
、越之民陷于炮烙之地,國隨以亡
。彼以進(jìn)取之資用進(jìn)取之臣
,以徼一時之功可耳,至于托六尺之孤
,寄千里之命
,而亦屬之斯人,其勢必至是哉
。
——《欒城后集
?孫仲謀》 ◆辛棄疾:千古江山,英雄無覓
,孫仲謀處
。——《永遇樂
?京口北固亭懷古》 ◆辛棄疾:何處望神州
,滿眼風(fēng)光北固樓,千古興亡多少事
,悠悠
。
不盡長江滾滾流。 年少萬兜鍪
,坐斷東南戰(zhàn)未休
,天下英雄誰敵手,曹劉
。
生子當(dāng)如孫仲謀
。 ◆胡三省:當(dāng)方面者
,當(dāng)如呂岱
;委人以方面者,當(dāng)如孫權(quán)
。
——《資治通鑒注》 ◆羅貫中:紫髯碧眼號英雄
,能使臣僚肯盡忠。二十四年興大業(yè)
,龍盤虎踞在江東
。
——《三國演義》 ◆王夫之:于是而知先主之知人而能任,不及仲謀遠(yuǎn)矣
。 ◆王夫之:于子瑜也
、陸遜也、顧雍也
、張昭也
,委任之不如先主之于公,而信之也篤
,豈不賢哉
?——《讀通鑒論》 ◆趙翼:①至孫氏兄弟之用人,亦自有不可及者
。
②以人主而自悔其過
,開誠告語如此,其誰不感泣
?使操當(dāng)此
,早挾一「寧我負(fù)人,勿人負(fù)我」之見
,而老羞成怒矣
!此孫氏兄弟之用人,所謂以意氣相感也
?div id="jfovm50" class="index-wrap">!敦ザ吩洝?◆元好問:孫郎矯矯人中龍
,顧盼叱咤生云風(fēng)。
——《赤壁圖》 ◆郝經(jīng):東漢之衰
,孫權(quán)承父兄之烈
,尊禮英賢,撫納豪右
,誅黃祖
,走曹操,襲關(guān)侯
,遂奄有荊揚
,今年出濡須,明年戰(zhàn)合肥
,嶷然勢常北向
,而以守為攻,稱臣于魏
,結(jié)援于漢
,始忍勾踐之辱,終為熊通之譖
,保據(jù)江淮
,奄征南海,卒與漢魏鼎峙而立
,先起而后亡
,非惟智勇足抗衡,亦國勢便利然也
?div id="jpandex" class="focus-wrap mb20 cf">!独m(xù)后漢書》 ◆王鳴盛:孫權(quán)稱臣事魏已久,及黃武元年春大破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