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有時
有時
,值得一讀再讀.png" />
今日
詩中至詩
《國風(fēng) 周南 關(guān)雎》
佚名
關(guān)關(guān)雎鳩
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參差荇菜
窈窕淑女
求之不得,寤寐思服
悠哉悠哉
參差荇菜
窈窕淑女,琴瑟友之
參差荇菜
窈窕淑女
這首小詩在中國文學(xué)史上占據(jù)著特殊的位置,因為它是《詩經(jīng)》的第一篇
或許在每個人的生命中,都有一位在初見時就驚艷到自己的人
《龜雖壽》
曹操
神龜雖壽
,猶有竟時。螣蛇乘霧
,終為土灰。老驥伏櫪,志在千里
。烈士暮年
,壯心不已。盈縮之期
,不但在天。養(yǎng)怡之福,可得永年
幸甚至哉
在寫這首詩時
縱觀曹操的一生便知
流光總是把人拋
《飲酒》
陶淵明
結(jié)廬在人境
問君何能爾 心遠(yuǎn)地自偏
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
。山氣日夕佳
,飛鳥相與還。此中有真意
,欲辨已忘言。陶淵明一生仕途不順,他辭官后隱居山林
,在小院里喝喝茶,種種花,自然灑脫。無論在職場還是生活中
,讓人煩憂的事情總是數(shù)不勝數(shù)。覺得扛不住了
,可以給自己心情放個假,暫別車水馬龍,像古人一樣游山玩水,美景養(yǎng)心也養(yǎng)人呀。《春江花月夜》
張若虛
春江潮水連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
。滟滟隨波千萬里
,何處春江無月明!江流宛轉(zhuǎn)繞芳甸
,月照花林皆似霰;空里流霜不覺飛,汀上白沙看不見
。江天一色無纖塵
,皎皎空中孤月輪。江畔何人初見月 江月何年初照人
人生代代無窮已
,江月年年只相似。不知江月待何人,但見長江送流水
。白云一片去悠悠
,青楓浦上不勝愁。誰家今夜扁舟子 何處相思明月樓
可憐樓上月徘徊
玉戶簾中卷不去,搗衣砧上拂還來
。此時相望不相聞
,愿逐月華流照君。鴻雁長飛光不度,魚龍潛躍水成文
。昨夜閑潭夢落花
,可憐春半不還家。江水流春去欲盡
,江潭落月復(fù)西斜。斜月沉沉藏海霧,碣石瀟湘無限路
。不知乘月幾人歸
,落月?lián)u情滿江樹。《春江花月夜》被聞一多先生譽(yù)為“詩中的詩
,頂峰上的頂峰”,張若虛一生僅留下兩首詩,因這一首,被后世稱贊“孤篇橫絕,竟為大家”。每個人的窗邊都有一輪明月
,月升月落,人世百代便過去了。我們在飛逝的光陰中
,不斷邁向人生的終點。從一人獨行,到二人相伴
,最后兒女成雙,兒孫環(huán)繞膝下,時間帶走了我們的青春,卻也給了我們饋贈,家人,是生命中最珍貴的禮物。《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王勃
城闕輔三秦,風(fēng)煙望五津
。與君離別意
,同是宦游人。海內(nèi)存知己
無為在歧路,兒女共沾巾
這位姓杜的少府將到四川去上任
“天下沒有不散的筵席”
朋友啊,走好
《登幽州臺歌》
陳子昂
前不見古人
,后不見來者。
念天地之悠悠
,獨愴然而涕下
!陳子昂在官場接連受挫,眼看報國宏愿成為泡影
,他登上薊北樓,慷慨悲吟,寫下了這首詩。人生不是都稱心
,生活不是都如意。年少時誰不是躊躇滿志,可歷經(jīng)滄桑之后,才明白,壯志難酬或許就是生活的常態(tài)。但無論有多少苦難與無奈
《黃鶴樓》
崔顥
昔人已乘黃鶴去
黃鶴一去不復(fù)返,白云千載空悠悠。
晴川歷歷漢陽樹
日暮鄉(xiāng)關(guān)何處是 煙波江上使人愁。
這首詩一氣貫注
詩人登上黃鶴樓,望的是家鄉(xiāng)
遠(yuǎn)方的云朵,仿佛是母親燒飯時飄起的炊煙
《將進(jìn)酒》
李白
君不見,
黃河之水天上來
君不見,
高堂明鏡悲白發(fā)
人生得意須盡歡,莫使金樽空對月
天生我材必有用
烹羊宰牛且為樂
岑夫子,丹丘生
將進(jìn)酒
與君歌一曲
鐘鼓饌玉不足貴
古來圣賢皆寂寞,惟有飲者留其名。
陳王昔時宴平樂
主人何為言少錢,徑須沽取對君酌
五花馬
呼兒將出換美酒
詩仙李白空有一腔為官治國的抱負(fù),就始終在仕途上懷才不遇
人總是難逃命運(yùn),就連詩仙李白也不例外
人的一生雖短
《春望》
杜甫
國破山河在
感時花濺淚,恨別鳥驚心
烽火連三月
白頭搔更短
杜甫目睹了大唐的衰落,國都淪陷
我們父輩曾經(jīng)就生活在戰(zhàn)亂中
《出塞》
王昌齡
秦時明月漢時關(guān)
但使龍城飛將在,不教胡馬渡陰山
本詩被人們稱為:“唐朝七絕之首”
抱怨生活不易時,不妨打開電視
《江雪》
柳宗元
千山鳥飛絕
,萬徑人蹤滅。孤舟蓑笠翁
,獨釣寒江雪。《江雪》被稱為史上最孤獨的小詩。曾有一句話說:“年少不讀柳宗元
,讀懂江雪已中年。”一首江雪
,便是多少人孤寂之心的寫照。年紀(jì)漸長后,父母已老,兒女已大,肩上有重?fù)?dān)需要扛,身后卻無退路可走,心中有萬千滄桑這大概就是《江雪》吧,一生的孤獨
《江南春》
杜牧
千里鶯啼綠映紅
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樓臺煙雨中
這首《江南春》
春天的江南草長鶯飛
冬去春來,是最令人期待的季節(jié)
來年春天,一起踏青去吧
,春色應(yīng)很美,倘若你在場。《錦瑟》
李商隱
錦瑟無端五十弦
,一弦一柱思華年。莊生曉夢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鵑
。滄海月明珠有淚
,藍(lán)田日暖玉生煙。此情可待成追憶 只是當(dāng)時已惘然
。《錦瑟》
,是李商隱的代表作,愛詩的無不樂道喜吟。人生有太多遺憾了
,無數(shù)個過往都難以重來。朝花夕拾,撿的是枯萎。我們在回憶中挽留過去,能得到的也只是滿心的酸楚。珍惜現(xiàn)在所擁有的一切
,放下手頭的繁忙,多陪陪家人,見見朋友,不要等到失去,才覺得惋惜。《楓橋夜泊》
張繼
月落烏啼霜滿天
,江楓漁火對愁眠。姑蘇城外寒山寺,夜半鐘聲到客船
。安史之亂后
,許多人逃往江南躲避戰(zhàn)亂,詩人張繼也在其中。他滿心惆悵,無法入眠,聽到山寺鐘聲每個背井離鄉(xiāng)之人,都曾滿懷抱負(fù)和希望
。塵埃落定后,我卻越來越想家,想念兒時的伙伴,想念爸媽的聲聲叮嚀。前塵隔海,老屋不在,聽聽那冷雨。《虞美人》
李煜
春花秋月何時了,
往事知多少
。小樓昨夜又東風(fēng)
,故國不堪回首月明中。
雕欄玉砌應(yīng)猶在
,只是朱顏改
。問君能有幾多愁,
恰是一江春水向東流
。這首詞是南唐后主李煜在被毒死前夕所作
,堪稱絕命詞,唱盡了一生的哀歌。我們的人生中有多少憂愁
,就像這一江春水奔流不盡時光荏苒,曾經(jīng)親密的人
,已變得陌生,曾經(jīng)寶貴的東西,早已被丟棄。我們也已知道,這就是人生的無奈,就像李煜筆下的江水,奔流不息。《水調(diào)歌頭》
蘇軾
明月幾時有
,把酒問青天。不知天上宮闕
,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風(fēng)歸去
高處不勝寒。
起舞弄清影
轉(zhuǎn)朱閣,低綺戶
不應(yīng)有恨,
何事長向別時圓
人有悲歡離合
此事古難全。
但愿人長久
這首詞是蘇軾思念自己的弟弟蘇轍所作。
李叔同在《送別》中寫:“人生難得是歡聚
是啊
只是在這美滿的中秋佳節(jié)
《永遇樂 京口北固亭懷古》
辛棄疾
千古江山
,英雄無覓,孫仲謀處
。舞榭歌臺,
風(fēng)流總被雨打風(fēng)吹去
。斜陽草樹
,尋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
。想當(dāng)年
氣吞萬里如虎
元嘉草草
贏得倉皇北顧
四十三年
烽火揚(yáng)州路
可堪回首
一片神鴉社鼓
憑誰問
廉頗老矣,尚能飯否
辛棄疾寫這首詩時已有六十六歲
人人都會老去
《聲聲慢》
李清照
尋尋覓覓
凄凄慘慘戚戚
乍暖還寒時候
最難將息。
三杯兩盞淡酒
怎敵他
雁過也,正傷心,
卻是舊時相識
滿地黃花堆積
憔悴損
守著窗兒
梧桐更兼細(xì)雨
到黃昏
、點點滴滴。這次第
靖康之變后
生離死別的凄苦,沒有經(jīng)歷過的人不會懂
好好活著
《滿江紅》
岳飛
怒發(fā)沖冠,
憑欄處
抬望眼,
仰天長嘯
三十功名塵與土,
八千里路云和月
莫等閑
白了少年頭,空悲切
靖康恥
臣子恨,何時滅
!駕長車
,踏破賀蘭山缺。壯志饑餐胡虜肉
笑談渴飲匈奴血
待從頭、收拾舊山河
岳飛此詞,激勵著中華民族的愛國心
祖國,是一個不可替代的地方
《過零丁洋》
文天祥
辛苦遭逢起一經(jīng)
山河破碎風(fēng)飄絮
惶恐灘頭說惶恐,零丁洋里嘆零丁
人生自古誰無死
零丁洋現(xiàn)在廣東省中山南的珠江口
一個人一生
想起這首詩,便有了不移的勇氣
,問心無愧,方能始終。大賽作品集,人手一冊哦
!已加主編微信的可直接微信聯(lián)系購買!風(fēng)聲、雨聲
、讀書聲,聲聲入耳;○
寫詩填詞
○
家事
、國事、天下事,事事關(guān)心。有詩還有遠(yuǎn)方...
史上最好的二十首飲酒詩詞如下:
1
、《將進(jìn)酒》(唐代·李白)。君不見
,黃河之水天上來,奔流到海不復(fù)回。君不見,高堂明鏡悲白發(fā),朝如青絲暮成雪。人生得意須盡歡,莫使金樽空對月烹羊宰牛且為樂,會須一飲三百杯
陳王昔時宴平樂,斗酒十千恣歡謔
。主人何為言少錢,徑須沽取對君酌。五花馬,千金裘,呼兒將出換美酒,與爾同銷萬古愁。三朋兩友,放歌縱酒。2、《水調(diào)歌頭·明月幾時有》(宋代·蘇軾)
。明月幾時有
,把酒問青天。不知天上宮闕,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風(fēng)歸去,又恐瓊樓玉宇,高處不勝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間?轉(zhuǎn)朱閣
,低綺戶,照無眠。不應(yīng)有恨,何事長向別時圓?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此事古難全。但愿人長久,千里共嬋娟。中秋月圓,一人獨飲3
渭城朝雨浥輕塵
4
尋尋覓覓
,冷冷清清,凄凄慘慘戚戚。乍暖還寒時候,最難將息。三杯兩盞淡酒,怎敵他、晚來風(fēng)急?雁過也,正傷心,卻是舊時相識。滿地黃花堆積
。憔悴損,如今有誰堪摘?守著窗兒,獨自怎生得黑?梧桐更兼細(xì)雨,到黃昏、點點滴滴。這次第,怎一個愁字了得!晚來風(fēng)急,三杯兩盞。5
、《蝶戀花·佇倚危樓風(fēng)細(xì)細(xì)》(宋代·柳永)佇倚危樓風(fēng)細(xì)細(xì),望極春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