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燕七
來源:燕七讀詩詞(gh_55afc179c9b5)
李白,不僅是一個詩人,還是一個劍客?!皠Α痹谒脑娭袩o處不在。
十五好劍術,遍干諸侯。
——《與韓荊州書》
愿將腰下劍,直為斬樓蘭。
——《塞下曲六首》
雄劍藏玉匣,陰符生素塵。
——《門有車馬客行》
長劍既照曜,高冠何赩赫。
——《君馬黃》
據統(tǒng)計,《全唐詩》李白詩中“劍”字共出現(xiàn)了一百零七次,除去作為地名的“劍閣”三次,“劍壁”一次,武器之“劍”猶有一百零三次之多,加上屬于劍的名詞,如“干將”等,總計,“劍”字共出現(xiàn)了一百一十八次,分布在一百零六首詩中,約占全詩總數的10%。
任性豪俠的李白心中,燃著一團火,某一天,他大筆一揮,寫下一首詩,中間兩句最具殺氣,卻成為傳誦千年的名篇。
《俠客行》
趙客縵胡纓,吳鉤霜雪明。
銀鞍照白馬,颯沓如流星。
十步殺一人,千里不留行。
事了拂衣去,深藏身與名。
閑過信陵飲,脫劍膝前橫。
將炙啖朱亥,持觴勸侯嬴。
三杯吐然諾,五岳倒為輕。
眼花耳熱后,意氣素霓生。
救趙揮金槌,邯鄲先震驚。
千秋二壯士,烜赫大梁城。
縱死俠骨香,不慚世上英。
誰能書閣下,白首太玄經。
這是一首歌頌游俠的詩。
全詩酣暢淋漓,描述了俠客勇猛的英姿、沖天的豪氣、高義的品格?!笆綒⒁蝗耍Ю锊涣粜小背蔀槠渲凶罹摺皻狻钡脑娋洌瑲v來受到無數讀者的追捧。
在唐代,游俠之風盛行,少年們喜劍術、尚任俠。
李白就是一個輕財重義、崇尚任俠的人,在任俠的歷史背景下,創(chuàng)作了此詩。
趙客縵胡纓,吳鉤霜雪明。銀鞍照白馬,颯沓如流星。
燕趙的俠客,手上寶刀的鋒刃像霜雪一樣明亮,腳的白馬,如流星一樣跑得飛快。
開頭二十個字,俠客的氣勢、風貌,就栩栩如生地展現(xiàn)出來了。
十步殺一人,千里不留行。
事了拂衣去,深藏身與名。
俠客本領了得,十步之內,取人性命,不留下一絲痕跡,事完之后,拂衣而去,不求名,不求利。李白認為:真正的俠客,是本領高強,且重義氣輕名利。
閑過信陵飲,脫劍膝前橫。
將炙啖朱亥,持觴勸侯嬴。
三杯吐然諾,五岳倒為輕。
眼花耳熱后,意氣素霓生。
朱亥和侯嬴是李白敬重的俠客。
侯嬴是魏國一個看守城門的小吏,他70歲了,可胸中有韜略卻不為人所知。
信陵君賞識他的才華,親自為他牽馬,邀請他為上賓,即使侯嬴對他沒有好臉色,信陵君依然對他以禮相待,侯嬴非常感動,他還將朱亥推薦給了信陵君,也受到禮遇。
后來,秦國攻打趙國,趙國魏國求救,信陵君的姐姐是趙惠文王弟弟平原君的夫人,幾次派人送信給魏王和公子,向魏國請救,魏王懾于秦國的威勢,不敢發(fā)兵。
侯嬴建議信陵君竊取魏王虎符,命令大軍救趙,信陵君依計而行,在朱亥的幫助下,殺掉了魏國大將晉鄙,帶兵解了趙國之圍。
侯嬴慚愧自己背叛了魏國,約定在信陵君到達晉鄙軍中時,自殺謝罪。
侯嬴和朱亥因為感念信陵君的知遇之恩,而為信陵君拋頭顱、灑熱血,當得起一個俠字。
李白敬重這樣的俠士,他評價他們:
救趙揮金槌,邯鄲先震驚。
千秋二壯士,烜赫大梁城。
像侯嬴和朱亥這樣的壯士,千秋之后依然傳為美談。
李白傾慕他們,說做人就要像他們一樣,誰愿意像儒生一樣,讀書讀到頭發(fā)發(fā)白,老死窗前呢 李白一輩子都想成為這樣的大俠,濟世安民,所以,最后他才說:縱死傲骨香,不慚世上英。
什么是俠
在李白來說,侯嬴、朱亥是俠,為了報答信陵君的知遇之恩,他們能夠重然諾,輕生死。
武俠小說大家金庸先生曾用李白詩意寫就《俠客行》小說,風靡一時,但是,真正能體現(xiàn)俠客精神的,還是金庸先生在《射雕英雄傳》里的那一句名言:俠之大者,為國為民。
在金庸看來,郭靖是大俠。
他扶助、救危、濟困,最后,固守襄陽城,以身殉國,是“俠之大者”的典范。當中華民族危難當頭的時候,那些挺身而出,扶大廈之將傾,挽狂瀾于既倒,嘔心瀝血,至死方休的人,不止是俠,更是“義士”,更是英雄。
時間走過千年,關于“俠”的定義,又有了新變化。
在疫情來臨時,不懼危險,迎難上前的醫(yī)護人員,是俠;在他人困難時,扶一把的人,是俠;路見不平,拔刀相助的人,更是俠;……
如果每個人都能成為“俠”,世間將是一片安寧的人間。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scgf/103171.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絡,轉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
上一篇: 珍惜人生一段秋
下一篇: 多少歸思隨秋老,憔悴怎堪回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