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ul id="s6iya"><pre id="s6iya"></pre></ul>
    • <kbd id="s6iya"><pre id="s6iya"></pre></kbd>
    • 登錄
      首頁 >> 諸子百家 >> 詩詞歌賦

      蘇軾為何如此推崇韓退之

      蒼耳子 2023-07-23 20:27:55

      唐詩宋詞古詩詞唐詩宋詞查詢

      ,古詩詞分享

      作者:一湖

      ,來源:唐詩宋詞古詩詞(ID:tsgsc8)

      蘇軾極其推崇韓愈韓退之,在《潮州韓文公廟碑》里這樣評價:“文起八代之衰

      ,而道濟(jì)天下之溺
      ;忠犯人主之怒
      ,而勇奪三軍之帥?div id="jpandex" class="focus-wrap mb20 cf">!?/p>

      被一代文豪蘇軾盛贊是百代宗師的韓愈

      ,曾在中秋時節(jié)寫過一首詩:《八月十五夜贈張功曹》,末尾幾句是:“一年明月今宵多
      ,人生由命非由他
      。有酒不飲奈明何
      ?div id="jfovm50" class="index-wrap">!?/p>

      這是公元805年的中秋。張功曹即張署

      ,韓愈的朋友和同僚

      兩年前,關(guān)中大旱

      ,京兆尹李實卻封鎖旱災(zāi)消息
      ,上報朝廷國泰民安,作為監(jiān)察御史的韓愈查訪后發(fā)現(xiàn)災(zāi)情嚴(yán)重
      ,流民眾多
      ,已餓死不少百姓,激憤之下寫了《論天下人饑狀》向唐德宗進(jìn)言免除旱區(qū)租稅
      ,遭到李實等人的讒害
      ,直接被貶到四千里外的廣東陽山做縣令。

      兩年中兩次大赦都有人從中作梗

      ,未能調(diào)回京城
      ,只改任江陵法曹參軍,得知改任時寫下這首詩
      ,贈給也遭貶謫的張署
      ,這一年韓愈37歲
      ,還有二十年的掙命時間

      1

      “書山有路勤為徑

      ,學(xué)海無涯苦作舟
      ?div id="jpandex" class="focus-wrap mb20 cf">!蔽覀兪熘倪@聯(lián)治學(xué)名言就是出自韓愈
      ,他也的確是個“苦娃”

      韓愈出生于河南河陽

      ,雖然祖輩也都為官
      ,但他三歲時就父母雙亡
      ,由大他三十歲的兄長韓會撫養(yǎng)長大。十二歲的時候
      ,在外做官的兄長也病逝了
      ,只剩下寡嫂鄭氏與小韓愈艱難度日
      ,寡嫂的含辛茹苦小韓愈都看在眼里,在困頓輾轉(zhuǎn)的生活中小韓愈更加勤奮讀書
      ,以望有朝一日出人頭地
      ,報答像母親一樣養(yǎng)育他的嫂子。

      韓愈18歲第一次進(jìn)京參加進(jìn)士科考試

      ,卻連續(xù)三次落第
      ,直到24歲,第四次考試終于榮登龍虎榜
      ,接著參加吏部的考試
      ,卻沒有通過,這時候
      ,嫂子鄭氏過世了
      ,嫂子沒有等到韓愈的報答就離開了,韓愈滿懷著遺憾回到河陽
      ,為嫂子守喪

      次年,重整旗鼓的韓愈再度回到長安參加吏部考試

      ,卻連續(xù)兩年落敗
      ,又無人舉薦,韓愈就直接給宰相寄求職信
      ,自薦真才實學(xué)
      ,并針對考試制度的弊端進(jìn)行了評述,然而接連三次上書都沒有一點反響
      ,出身寒微
      、沒有任何背景只有一身才學(xué)的他根本沒有引起官方重視。

      懷才不遇

      ,知音難覓
      ,韓愈寫下了流傳后世的《馬說》:“世有伯樂,然后有千里馬
      。千里馬常有
      ,而伯樂不常有。故雖有名馬
      ,祗辱于奴隸人之手
      ,駢死于槽櫪之間,不以千里稱也
      ?div id="m50uktp" class="box-center"> !?/p>

      沒有得到朝廷任用的韓愈迫于生計,只能到藩鎮(zhèn)手下做事

      ,開始了幕僚生涯

      韓愈先后在汴州

      、徐州的幕府做節(jié)度使推官,在這期間
      ,與柳宗元兩相呼應(yīng)
      ,積極推行文學(xué)革新的古文運動:繼承先秦兩漢的散文傳統(tǒng),反對專講聲律對仗而忽視實質(zhì)內(nèi)容的駢體文
      。這就好比放在現(xiàn)代
      ,眾人苦八股文久矣,有作家出來帶頭呼吁破除官話套話
      ,寫文章要好好說話
      ,要言之有物,大家都覺得痛快
      。韓愈也因此贏得了一大批文人學(xué)子的認(rèn)可和追隨
      ,在文壇上漸有聲望

      韓愈始終沒有放棄自己治國平天下的理想

      ,在結(jié)束了第二段幕僚工作后,重回京城
      ,第四次參加吏部考試
      ,終于通過銓選,授官國子監(jiān)四門博士
      ,這時韓愈已34歲了
      ,雖然官職不高,但終歸是直接為朝廷做事了

      已是文壇領(lǐng)袖的韓愈非常樂于提攜后進(jìn)

      ,廣收門徒,特別是貧賤子弟他都非常同情
      ,給予最大幫助
      ,比如賈島、張籍
      。他以自己吃過的苦
      、走過的彎路總結(jié)出經(jīng)驗教授弟子,免于年輕人重蹈覆轍
      ,能做到這一點真是難能可貴

      他目睹了科場黑暗,對門第觀念影響下羞于為師的壞風(fēng)氣也深惡痛絕

      ,一向敢做敢為
      ,提倡“不平則鳴”的韓愈,以贈給弟子李蟠為契口
      ,寫下了千古雄文《師說》:

      “古之學(xué)者必有師

      。師者
      ,所以傳道受業(yè)解惑也?div id="m50uktp" class="box-center"> !?/p>

      “弟子不必不如師

      ,師不必賢于弟子,聞道有先后
      ,術(shù)業(yè)有專攻
      ,如是而已?div id="m50uktp" class="box-center"> !?/p>

      這些都是我們耳熟能詳?shù)拿约丫?div id="m50uktp" class="box-center"> ,整篇文章不僅道理明晰透徹,且語言凝練工整

      ,堪稱美文極品
      。文中所言“無貴無賤,無長無少
      ,道之所存
      ,師之所存”的從師觀念,在當(dāng)時是非常前衛(wèi)的思想
      ,得到三百年后蘇軾的極大認(rèn)可
      ,至今對我們也依然有著現(xiàn)實的指導(dǎo)意義。

      韓愈還寫下《原道》等一系列文章

      ,倡導(dǎo)仁愛道義
      ,重新提振儒家思想,使八代以來的衰敗文風(fēng)得到復(fù)興
      。由于六朝以來國民沉溺于佛教
      ,逐漸到了扭曲變態(tài)的地步,韓愈宣傳儒家仁義之道的文章
      ,正像給民眾的一針清醒劑
      ,是幾百年來沒人有過的高度,贏得蘇軾“文起八代之衰
      ,而道濟(jì)天下之溺”的贊譽

      2

      韓愈任職國子監(jiān)博士一年后,升為監(jiān)察御史

      ,上任就發(fā)生了文章開頭講述的那一幕
      ,被貶到偏遠(yuǎn)的廣東陽山。在陽山做縣令的兩年
      ,韓愈做了許多實實在在的好事
      ,當(dāng)?shù)匕傩找宰钯|(zhì)樸的方式表達(dá)對這位暖心父母官的愛戴——家家戶戶給新生兒取名都愿意帶個“韓”字。

      唐憲宗即位后韓愈被召回長安,任職國子博士

      ,繼續(xù)倡導(dǎo)古文運動和儒家思想
      。正值憲宗治理下的史稱“元和中興”的時段,韓愈得到重用
      ,從國子博士一路做到中書舍人

      藩鎮(zhèn)割據(jù)問題一直是朝廷大患,有愈演愈烈之勢

      ,甚至猖狂到派刺客進(jìn)京刺殺主戰(zhàn)派官員
      。是戰(zhàn)是和,朝廷兩派意見爭執(zhí)不下
      。主戰(zhàn)派的韓愈給憲宗上了一封奏章
      ,仔細(xì)分析了戰(zhàn)情并闡述了翔實攻略。元和十二年(817年)
      ,憲宗決定派宰相裴度率軍征討淮西節(jié)度使
      ,任命韓愈為行軍司馬,也就是給統(tǒng)帥軍隊的裴度做參謀長

      這次平叛首次展示了韓愈有勇有謀的一面

      ,得勝回朝后,升為刑部侍郎
      ,也成為唐憲宗的心腹重臣

      苦娃韓愈僅憑著一身才能

      ,終于奮斗到了權(quán)力核心
      ,成為文武雙全、名利雙收的“大人物”
      ,然而韓愈并沒因此有什么變化
      ,還是耿直書生本色,接下來一樁“忠犯人主之怒”的事
      ,差點斷送了性命

      元和十四年正月,憲宗派人到鳳翔

      ,大陣仗迎請佛骨
      ,即釋迦牟尼佛舍利,這一舉動在長安掀起了巨大浪潮
      ,人們紛紛捐資給寺廟以表虔誠
      ,沒有錢財?shù)纳踔烈宰詺埳眢w表示敬意,民間出現(xiàn)各種影響正常生產(chǎn)生活的亂相

      韓愈是堅定的儒學(xué)思想擁護(hù)者

      ,排斥佛教道教,認(rèn)為都是怪力亂神,更反對的是因信奉某種教義而耗費民脂民膏
      ,擾亂現(xiàn)實生活
      。于是直言上書了史上著名的《論佛骨表》,對皇上極力進(jìn)行勸諫
      ,力陳奉養(yǎng)“死人骨頭”祈國泰民安
      、求長命百歲都是荒唐之舉,不能因此誤導(dǎo)天下人
      ,建議燒毀佛骨

      說這些也就罷了,韓愈還列舉出沒有佛教的時候也長治久安的王朝

      ,對比傳入佛教后
      ,王朝國運反而都不長,信奉了佛教的皇帝個個都短命
      ,佛癡梁武帝雖然活得不算短
      ,但沒得好死,落得被活活餓死的下場……

      這樣一份言辭激烈的奏章令憲宗勃然大怒

      ,認(rèn)為這是對他的詛咒
      ,要極刑處死韓愈。裴度等一干人懇切求情之下
      ,留得性命
      ,貶到八千里外的廣東潮州。

      早朝上的奏章

      ,晚上就接到被貶詔書
      ,次日就必須立即出城不得耽擱。51歲的韓愈在隆冬的寒風(fēng)里拖家?guī)Э陂_始了八千里路的貶謫遷徙
      ,走到藍(lán)田縣
      ,他的侄孫韓湘趕來送行,韓愈寫下了后世傳頌的這首《左遷至藍(lán)關(guān)示侄孫湘》:

      一封朝奏九重天

      ,夕貶潮州路八千

      欲為圣明除弊事,肯將衰朽惜殘年

      云橫秦嶺家何在 雪擁藍(lán)關(guān)馬不前

      知汝遠(yuǎn)來應(yīng)有意,好收吾骨瘴江邊

      韓愈的這個侄孫韓湘

      ,后來被民間傳說修道成了八仙之一的韓湘子,或許就是因為韓愈一生排佛排道
      ,才被人編排侄孫得道成仙的反例吧

      詩中所呈現(xiàn)的韓愈

      ,還是“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的那股勁兒,為天下消除弊政而不惜生命

      然而

      ,女兒卻因此而喪命了:韓愈最小的女兒被迫離開長安的時候正是病中,一路顛簸勞頓
      ,得不到良好的休養(yǎng)和治療
      ,不幸在半途病死,令韓愈痛心不已
      。八千里路的長途跋涉
      ,走了足足一百天才到達(dá)偏遠(yuǎn)蠻荒的潮州,韓愈也冷靜下來進(jìn)行了反思
      ,認(rèn)為自己言辭態(tài)度對圣上是有不敬之處
      ,在給憲宗的謝恩表里虛心認(rèn)了錯。

      憲宗了解韓愈本心是忠君愛國

      ,只是太直率
      ,收到謝恩信后,也已經(jīng)氣平了
      ,因此韓愈只任了八個月潮州刺史
      ,就改任袁州(今江西宜春)刺史。而這短短八個月
      ,韓愈卻做了許多惠及潮州百姓的實事:捐資辦學(xué)
      、釋放奴婢、驅(qū)鱷除害……當(dāng)?shù)匕傩崭心钏?div id="jpandex" class="focus-wrap mb20 cf">,把筆架山改名為“韓山”
      ,山下的溪則叫“韓溪”,后世為了紀(jì)念他
      ,特意建了韓文公祠
      ,宋代重修時蘇軾寫下了那篇《潮州韓文公廟碑》。韓愈53歲回到長安
      ,這時,憲宗被宦官害死
      ,穆宗即位
      ,同年,韓愈轉(zhuǎn)任兵部侍郎
      ,做了一件蘇軾所言“勇奪三軍之帥”的壯舉

      穆宗剛即位,鎮(zhèn)州兵變(今河北正定)

      ,朝廷新任命的成德節(jié)度使被王廷湊所殺
      ,并自立為新的節(jié)度使,向朝廷要符節(jié)。穆宗派裴度前去征討
      ,戰(zhàn)事打了大半年仍僵持不下
      ,朝廷被迫承認(rèn)了王廷湊為成德節(jié)度使,但是整個河北地區(qū)依然政局不穩(wěn)
      ,因此
      ,派韓愈為宣慰使,前往鎮(zhèn)州安撫事態(tài)

      一介書生

      ,單刀赴會去往虎狼之穴,韓愈剛出發(fā)
      ,元稹就嘆了一句:韓愈可惜
      。朝廷百官都估計他此行是有去難回,穆宗也有點后悔
      ,立即派書信
      ,命韓愈就到鎮(zhèn)州邊境看看,不要真進(jìn)去了
      ,以防不測
      。而韓愈沒有自顧性命,還是毅然地深入鎮(zhèn)州面見王廷湊

      此時的狀況

      ,王廷湊的軍隊還圍困著深州,有恃無恐
      。韓愈面對一屋子殺氣騰騰的甲士
      ,鎮(zhèn)定自若侃侃而談:你有問題,我有解決問題的方法
      ,你要功名富貴
      ,我告訴你們怎么取得才名正言順。

      韓愈有膽有識有見解

      ,條理分明陳清利弊
      ,真是做思想工作的好手,不僅保全了自己的性命
      ,還解除了深州的圍困
      ,救出了朝廷命宮,安定了鎮(zhèn)州局勢
      ,堪稱史上“以理服人
      ,以德服人”的成功范例。

      3

      蘇軾曾在《東坡志林》中言:“退之詩云:我生之辰

      ,月宿直斗
      。乃知退之磨蝎為身宮
      ,而仆乃以磨蝎為命,平生多得謗譽
      ,殆是同病也
      !”東坡因同星座感慨同遭遇,同病相憐
      ,也真是可愛
      。退之在剛性之下也有可愛的一面,看看這首清新的小詩:

      天街小雨潤如酥

      ,草色遙看近卻無

      最是一年春好處,絕勝煙柳滿皇都

      這是《早春呈水部張十八員外二首》的第一首

      ,第二首更具生趣:

      莫道官忙身老大,即無年少逐春心

      憑君先到江頭看

      ,柳色如今深未深。

      作詩的時候是韓愈離世前一年

      ,已56歲
      ,依然有一顆飽滿童真的心。張十八就是張籍
      ,韓愈約他出來踏青
      ,張籍忙于官事,于是韓愈一個人悠哉游哉地在江邊轉(zhuǎn)著
      ,感受早春的驚喜
      ,并奉勸說,不要老說工作忙啊沒時間
      ,請你忙里偷閑出來看一看
      ,這江邊的柳色已經(jīng)多深了呀。

      蘇軾高度評價韓愈的同時

      ,也從前輩這里汲取了精神營養(yǎng)
      ,后世的我們,在讀他們的詩文著作
      、了解他們的經(jīng)歷和思想的時候
      ,是不是也同樣獲取了觀照當(dāng)下、積極向上的能量呢

      -作者-

      一湖,一個熱愛詩詞的簡單女子

      現(xiàn)在新建了粉絲群以供各位詩友交流

      ,想入群的朋友
      ,請在后臺輸入加群(不是在留言區(qū)回復(fù)喔)。

      唐詩宋詞唐詩宋詞300首唐詩宋詞三百首唐詩宋詞元曲 唐詩宋詞精選回復(fù)“唐詩”

      、“宋詞”
      ,即可查詢詩詞。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scgf/103290.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hù)作者版權(quán)

      ,注重分享
      ,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
      ,或有版權(quán)異議的
      ,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
      ,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wǎng)絡(luò)
      ,轉(zhuǎn)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biāo)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quán)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
      ,情況屬實
      ,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

      上一篇:

      ,戴復(fù)古《柳梢青·岳陽樓》" rel="prev"> 一天一首古詩詞宋詞
      ,戴復(fù)古《柳梢青····

      下一篇:

      相關(guān)文章
      你未必萬丈光芒,但你溫暖有光
      1你未必萬丈光芒
      ,但你溫暖有光
      。2一物降一物,錢能降萬物
      。3我就想配的上我所想
      ,我的肩膀能撐起我想要。4努力讓自己發(fā)光
      ,對的人才會迎光而來
      。5哪來的天生優(yōu)秀,都是一步一個坑踩過來的 ,但你溫暖有光.png" alt="你未必萬丈光芒
      ,但你溫暖有光" onerror="nofind(this)" >
      傳說的荊棘鳥
      簡約NEW|SEASON“有一個傳說,說的是有這么一只鳥
      ,它一生只歌唱一次 !.png" alt="8月30日最牛逼的一句話
      !" onerror="nofind(this)" >
      ,讓我們重拾古人風(fēng)雅.png" alt="三月三
      ,上巳節(jié),讓我們重拾古人風(fēng)雅" onerror="nofind(this)" >
      時光帶走了一切
      ,惟獨沒有帶走我
      1時光帶走了一切
      ,惟獨沒有帶走我
      。——郭敬明《夢里花落知多少》2愛一個人多痛
      , 恨一個人多累
      , 想一個人多傻, 一個人有多孤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