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初沒有人在意這場災難,這不過是一場火災、一次旱災、一個物種的滅絕、一座城市的消失,直到這個災難,和每個人都息息相關?!薄读骼说厍颉?/p>
若談及南北極,我們腦海中總會先浮現出那塊大自然饋贈的純白天地,明凈而美好,滿地的冰雪在陽光下閃著銀輝,沒有四季交替,甚至分不清白天黑夜,這塊地界的精靈:雪白的北極熊、胖乎乎的海豹還有憨態(tài)可掬的企鵝……我總認為這個地方應該是動物的天堂,少人涉足、充滿神秘,直到我看見雜志《自然》上登出,北極熊將在本世紀末滅絕。
圖片來源:百度搜索
本世紀末也就是2100年,那些我們以為離得很遠的東西忽然仿佛近在咫尺了?;钴S在微博熱搜的“饑餓的北極熊打劫垃圾車”詞條吸引了許多人的注意,因氣候變化、冰川融化,北極熊逐漸靠近人類居住地區(qū)覓食。在俄羅斯北部城市的一條道路上,一輛垃圾車因故障拋錨,一群北極熊前來覓食,任憑司機鳴笛也不肯離去,那些垃圾竟成了饑餓的北極熊們渴求的食物,這不禁令人深思。
視頻來源:新浪微博
當人們正憧憬著美好的未來時,一條條令人觸目驚心的新聞被報道在各媒體上。據統(tǒng)計,每年人類都要往海里排放大約600噸的塑料垃圾。這些垃圾不僅難以降解、造成了嚴重的污染,更是給成千上萬海洋生物帶來巨大的災難。石油泄漏導致小企鵝身上沾滿油污,它們試圖清洗自己的皮毛,卻由于吸入大量毒素導致成片死去;被鐵絲勒死的小海豹,眼里還殘留著淚水;海龜被海里漂浮的塑料和漁網纏住,它無法移動、無法覓食,直至絕望地閉上眼睛……這些小動物又是何其無辜。
圖片來源:新浪微博
全球變暖,冰川消融,北極熊能強忍饑餓一連游上上千里,可面對沒有一塊可容身冰面的北極,它只能任由那潔白身軀沉入海底,葬身于已物是人非的北極;2016年冰山坍塌15萬只企鵝因捕食困難死亡、2017年南極總數達4萬只的阿德利企鵝,只有兩只新生小企鵝幸存、今年1月,上萬只企鵝從南極半島北部的象島集體消失.....海象由于棲息地極度短缺,被迫爬到80米高的懸崖上休息。然而,海象在陸地上的視力極差。它們不知道該怎么從高處爬下去,數以百計的海象從懸崖跌落,一只接著一只,懸崖下,盡是海象的尸體......
圖片來源:百度搜索
全球變暖,我們感受到的是什么 炎熱過后躲進空調屋,吃著冰西瓜看著電視。但動物們感受到的是死亡,是無能為力,是長時間的饑餓后無奈吞下自己親生骨肉的悲涼,是眼睜睜看著腳下容身之所一點點消逝的無奈。
鯨落尚能溫柔的回報海洋,落紅亦可成泥護花,人類為何做不到回饋自然呢 對于我們每一個普通人來說,只需保持一些小小的習慣而已,暖氣降低2°C,空調調高2°C,去超市購物盡量自帶環(huán)保袋,不買動物皮毛制品,拒吃野生動物,做好垃圾分類,隨手關閉電源…我們需要地球的庇護,地球亦需要我們來守護!圖片來源:百度搜索
覆巢之下焉有完卵,人類在發(fā)展的同時也應當去保護自然、保護生態(tài)。早在戰(zhàn)國時的孟子就說,“不違農時,谷不可勝食也;數罟不入灣池,魚鱉不可勝食也;斧斤以時入山林,材木不可勝用也?!卑l(fā)展經濟與保護環(huán)境并不沖突。唯有與自然和諧共處,才能真正實現可持續(xù)的發(fā)展,才能更好的踐行人類命運共同體。不要讓人類成為世界滅亡的第一塊多米諾骨牌,也不要讓人類征服了一切后,卻站在墓群之間。
圖片來源:百度搜索
敬畏生命,保護動物,人與自然的和諧共生,并不只是一種口號,更是每個人必須承擔的責任。惟愿所有人都能以行動去守護這茫茫大地上的綠意盎然,還自然一片更明媚生動的天地。end
掃碼關注
驚喜多多
文章部分圖片來源于網絡,僅供學術研究使用
歡迎轉載,如有雷同修改請獲取【授權】
本文版權歸【墨香流韻】公眾號所有
若涉及版權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
內蒙古師范大學鴻德學院
人文系漢語言文學教研室
歡迎來到文學新天地
官方訂閱平臺
主編:李婭芬吳倩
文字:白曉娜
排版:劉宇琦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scgf/103796.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系,或有版權異議的,請聯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絡,轉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
上一篇: 古代冷知識(二)——穿越唐朝篇
下一篇: 德云社那些事——相聲三寶之一醒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