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傳統(tǒng)文化中的“八雅”指的是:
琴、棋、書、畫、詩、酒、花、茶,
它們每一個都代表著一種古代文人的生活方式,
也是中華文化的一種符號。
善琴者通達從容,善棋者籌謀睿智;
善書者至情至性,善畫者至善至美;
善詩者韻至心聲,善酒者情逢知己;
善茶者陶冶情操,善花者品性怡然。
【一】琴
知音一曲百年經(jīng),蕩盡紅塵留世名。
落雁平沙歌士志,魚樵山水問心寧。
輕彈旋律三分醉,揉斷琴弦?guī)滋幮?
縱是真情千萬縷,子期不在有誰聽
.......................................
【二】棋
無聲無息起硝煙,黑白參差云雨顛。
凝目搜囊巧謀略,全神貫注暗周旋。
山窮水盡無舟舸,路轉(zhuǎn)峰回別樣天。
方寸之間人世夢,三思落子亦欣然。
【三】書
無芳無草也飄香,石硯研飛墨染塘。
筆走龍蛇盤九曲,鸞翔鳳翥舞三江。
廬山峻嶺隱深處,人面桃花映滿墻。
鐵畫銀鉤書萬古,春秋雅事一毫藏。
【四】畫
云雨山川素紙裝,曉風(fēng)殘月入華章。
一毫漫卷千秋韻,七彩融開幾度芳。
山路松聲和澗響,雪溪閣畔畫船徉。
誰人留得春常在,唯有丹青花永香。
【五】詩
推敲平仄著新篇,酷愛詩魂已近癲。
朝賦別離悲又怨,暮吟相聚笑還憐。
春花秋雨盡成韻,曉月寒霜皆入聯(lián)。
偶得佳詞忘所以,唐風(fēng)一攬不知年。
【六】酒
淡淡馨香微透光,杏花村外送芬芳。
別君執(zhí)手情無限,會友斟杯醉亦狂。
常伴騷人對月飲,又隨墨客繞詩徉。
天涯萬里情歸路,唯我金樽最愛鄉(xiāng)。
【七】花
枯枝葉底待欣陽,終是情開暗透芳。
紅頰含羞窺蝶舞,朱唇輕啟唱蜂忙。
邀來春色滿園秀,擷取清風(fēng)一地香。
流落塵埃無怨悔,新生由此看興昌。
【八】茶
枯枝葉底待欣陽,終是情開暗透芳。
日月精華葉底藏,靜心洗浴不張揚。
悄融四海千河色,暗潤千年四季香。
窗外閑風(fēng)隨冷暖,壺中清友自芬芳。
素材來源網(wǎng)絡(luò),版權(quán)歸原作者所有!
周作人曾說過:“我們于日用必需的東西以外,必須還有一點無用的游戲與享樂,生活才覺得有意思。我們看夕陽,看秋河,看花,聽雨,聞香,喝不求解渴的酒,吃不求飽的點心,都是生活上必要的?-?雖然是無用的裝點,而且是愈精煉愈好。”
生活的智慧,大抵也是如此了,最重要的是修養(yǎng)身心,那就來聊聊中國人的八大雅事,感受一番骨子里的極致浪漫吧!
一、讀書
有書真富貴,無事小神仙
閑人讀閑書,可堪比上界真人,仙福無邊矣。故金圣嘆有言:“紅袖添香讀閑書,乃人生一大樂事也”。古人早已看透人生之大道,將清心涵養(yǎng)視作對自己生命最大的成全。
古人有云:“人之氣質(zhì),由于天生,本難改變,惟讀書則可變化氣質(zhì)?!庇衷疲骸拔彷呑x書,只有兩件事,一者進德之事,一者修業(yè)之事?!币郧半m明字義,但踐行的少,視如不見。后歷經(jīng)世事磨練,終信之不疑,以讀書為第一樂事。
二、賞畫
賞畫,能使人的心境沉入到藝術(shù)的氛圍中受熏陶,使人生增長見識之余,又心曠神怡,是心病的“精神療法”。賞畫歷來就是一種高雅的享受,可以陶冶情操,健康身心。要說賞畫是良藥,恐怕就會令人難以置信了。其實,賞畫治病,古今有之。
唐人王摩詰詩云:“遠看山有色,近聽水無聲。春去花還在,人來鳥不驚?!惫湃俗鳟嫞恢ЧP,一張宣紙,縱橫恣肆,寫意流暢。
古人作畫,皆有深意,運思落筆,莫不各有所主。況名下無虛士,相傳既久,必有過人處。今人賞畫,不經(jīng)師授,不閱記錄,但合其意者為佳,不合其意者為不佳,及問其如何是佳,則茫然失對。
三、蒔花
花,難覓歸鴻暮靄霞。蒹葭白,綺夢飛天涯。中國花文化源遠流長,在眾多藝術(shù)作品中,花是重要的題材。古曲有《春江花月夜》、《梅花三弄》、《玉樹后庭花》等。民樂有《茉莉花》、《花兒為什么這樣紅》等,以花為題材的詩歌、繪畫更是不勝枚舉,就連刺繡、陶瓷等傳統(tǒng)工藝品,花卉圖案也是重要的裝飾物。
人們欣賞花,不僅僅欣賞它的色、香、姿等自然美,更是綜合自己對花的感受,賦予它一種風(fēng)度、品格。自古就有“不清花韻,難入高雅境界”之說,人們現(xiàn)在賞花,更是神重于形。好蘭者,好其高雅脫俗;好菊者,好其獨立寒秋;愛荷者,好其出淤泥而不染;好梅者,好其臨寒斗雪。
四、焚?香
放下心中的事,讓心靈得以安寧
如果世界過于喧囂,但讓人靜下來的方法也有許多種。有人覺得走進山林聽山間風(fēng)過就能安靜下來,有人覺得獨飲一壺茶也能讓人身心安靜。而有人則喜歡焚一縷馨香,在呼吸間撫平心中的煩亂,當下便擁有內(nèi)心的寧靜。
焚香自古以來就是讓人身心自然寧靜的一種方式。古人讀書常以香為友,獨處時喜以香為伴。喜靜之時,總會燃上一道香,隨著清雅的氣味彌散,進入一種清靜幽然的心境中。有人喜歡置茶席前先燃一道香,讓身心迅速得以平靜,因為心靜了才能感受到茶的真正滋味。
五、撫琴
琴為圣賢、君子之器
宋代《琴論》云:“攻琴如參禪,歲月磨練,瞥然省悟,則無所不通,縱橫妙用而嘗若有余”。明代李贄續(xù)而言之:“聲音之道可與禪通”。在當下的生活中,尚能撫琴一曲,乃是最為快樂之事,也是涵養(yǎng)精、神、性情的最佳途徑。
這個擁有上千年歷史的樂器,至今仍然被彈奏著,奇長而富有生命力。魏晉大琴家嵇康在《養(yǎng)生論》中云:“更宜調(diào)息靜心,常如冰雪在心,炎熱亦于吾心少減,不可以熱為熱,更生熱矣?!边@就是所謂“心靜自然涼”,是夏季養(yǎng)生法中的精神調(diào)養(yǎng)。用樂如用藥,音樂可以舒體悅心,流通氣血,宣導(dǎo)經(jīng)絡(luò),與藥物治療一樣,對人體有調(diào)治的能力。也與中草藥物一樣,能使人與炎炎夏日中,靜心,靜氣,自然涼。
六、品?茗
寒夜客來茶當酒,竹爐湯沸火初紅
中國人飲茶,注重一個“品”字?!捌凡琛辈坏氰b別茶的優(yōu)劣,也帶有神思遐想和領(lǐng)略飲茶情趣之意。在百忙之中泡上一壺濃茶,擇雅靜之處,自斟自飲,可以滌煩益思、振奮精神,也可以細啜慢飲,達到美的享受。茶有百味,只要用心沖泡品嘗,總有令人心生喜悅的力量。
蘇東坡到杭州上任時,凈慈寺的南屏謙師聽聞,專門趕來為東坡點茶。風(fēng)塵仆仆,匆匆相見,謙師卻氣定神閑,細細研磨。東坡坐在對面,靜靜看他煎水,注水,調(diào)膏,手執(zhí)茶筅,旋轉(zhuǎn)擊拂,面容靜謐如佛。
在謙師的手中,茶湯泛起細膩的乳白泡沫。事畢,東坡雙手舉起茶盞品茶,回味良久。他當場作詩一首:
道人曉出南屏山,來試點茶三昧手。
忽驚午盞兔毫斑,打作春甕鵝兒酒。
“三昧”,來自梵語samadhi,意思是止息雜念,心神平靜。這種靜水流深式的參悟,是禪,也是人生況味。靜水深流,淡中有味,這是品茗的浪漫。
七、酌酒
酒,青梅合煮杯中溢。醉心扉,濃淡總相宜。?在中國,酒神精神以道家哲學(xué)為源頭。莊周主張,物我合一,天人合一,齊一生死。莊子寧愿做自由的在爛泥塘里搖頭擺尾的烏龜,而不做受人束縛的昂頭闊步的千里馬。追求絕對自由、忘卻生死利祿及榮辱,是中國酒神精神的精髓所在。
古語云:“飲酒者,乃學(xué)問之事,非飲食之事也”,又說:“醉里乾坤大,壺中日月長”。我有一壺酒,足以慰風(fēng)塵,這是酌酒的浪漫。古今智者,大多是從一醉方休的境界中認識世界,徹悟人生,修煉自己的品性。?酒是一種文化,飲酒追求意境,不能亂飲。《尚書?酒誥》中說:“無彝酒”(不要經(jīng)常飲酒,平常少飲酒),“禁沉湎”(禁止飲酒過度)。好風(fēng)涼月,袂雨時雪;花開滿庭,新釀初熟;皆是飲酒的好時候。
八、對弈
棋者,奕也。下棋者,藝也。博弈是東方文化生活的重經(jīng)組成部分,它不但不同于一般的消遣游戲,還影響和陶冶著人們的道德觀念、行為準則、審美趣味和思維方式。
琴、棋、書、畫并稱中國四大傳統(tǒng)藝術(shù)形式,成為一種具有豐富內(nèi)涵的文化形態(tài)?!稗摹敝械奶竦⒒磉_、風(fēng)雅、機智和軍事、哲學(xué)、詩詞、藝術(shù)共聚一堂。
黑白之間,楚河漢界內(nèi)外,棋藝帶來的啟悟和內(nèi)涵被無限拓展,棋盤之外的天地被融合為一,成為中國棋文化的最大特點之一。方寸棋盤,還具有磨煉人的意志,陶冶人的情操,振奮民族精神的作用。
風(fēng)雅是源自內(nèi)心的一份寧靜、淡泊,從忙碌中抽身,于紛繁雜念處,留一分閑適的空間,宋人蘇東坡詩云:“江山風(fēng)月,本無常主,閑者便是主人”。若無閑心,雅何以附?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scgf/104067.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quán),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quán)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wǎng)絡(luò),轉(zhuǎn)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quán)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
上一篇: 脾氣不好,不會說話的人!認真讀!
下一篇: 世間最美的情詩情句,情因詩而高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