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秋”是我國古詩詞中常見的主題。古詩詞中與秋有關的千古名句比比皆是,如“萬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獨登臺”“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勝春朝”等。其實,還有很多古詩詞,雖然全篇沒有一個“秋”字,卻同樣寫出了秋天的獨特意蘊和境界。今天,隨教育小微一起來看這些描寫秋天卻又不含“秋”字的古詩詞——
1
山中
【唐】王勃
長江悲已滯,萬里念將歸。
況屬高風晚,山山黃葉飛。
賞析:
這是一首抒寫旅愁歸思的詩。前半首抒情,后半首寫景,情與景互相作用、彼此滲透、融合為一。前半首的久客思歸之情,正因深秋景色的點染而加濃了它的悲愴色彩;后半首的風吹葉落之景,也因旅思鄉(xiāng)情的注入而加強了它的感染力量。
2
早寒江上有懷
【唐】孟浩然
木落雁南度,北風江上寒。
我家襄水上,遙隔楚云端。
鄉(xiāng)淚客中盡,孤帆天際看。
迷津欲有問,平海夕漫漫。
賞析:
落木蕭蕭,鴻雁南翔,北風呼嘯,天氣寒冷……這首詩一開頭就活畫出一幅深秋景象。面對眼前蕭瑟的秋景,作者的思鄉(xiāng)之情,不免油然而生。
3
暮江吟
【唐】白居易
一道殘陽鋪水中,
半江瑟瑟半江紅。
可憐九月初三夜,
露似真珠月似弓。
賞析:
這是白居易“雜律詩”中的一首,寫出了暮江晚景的奇美。一“鋪”字,形象地寫出夕陽與地平線已近平齊的感覺;“半江瑟瑟半江紅”真實地再現(xiàn)了江面一瞬間呈現(xiàn)的兩種顏色變化,被歷代詩家所稱贊。
4
長相思
【五代】李煜
一重山,兩重山。山遠天高煙水寒,相思楓葉丹。
菊花開,菊花殘。塞雁高飛人未還,一簾風月閑。
賞析:
全詞寫了一個思婦在秋日里苦憶離人、急盼歸來,然而最終沒有盼來的心緒。雖然通篇未曾出現(xiàn)“秋”、“怨”字眼,但仔細吟誦一遍,便會覺得“秋怨”二字確實最為簡潔、準確地概括了本詞的旨意。
5
贈劉景文
【宋】蘇軾
荷盡已無擎雨蓋,
菊殘猶有傲霜枝。
一年好景君須記,
正是橙黃橘綠時。
賞析:
這首詩是蘇軾贈給好友劉景文的。詩的前兩句描繪出晚秋時節(jié)的蕭瑟景象,后兩句揭示贈詩的目的,通過“橙黃橘綠”來勉勵朋友不要因年事已高而意志消沉、妄自菲薄。抒發(fā)了作者的廣闊胸襟和對同處窘境中友人的勸勉和支持,托物言志,意境高遠。
6
長亭送別(正宮·端正好)
【元】王實甫
碧云天,黃花地,
西風緊,北雁南飛。
曉來誰染霜林醉
總是離人淚。
賞析:
出自《西廂記》,巧妙化用范仲淹《蘇幕遮》中的名句“碧云天,黃葉地”,描繪出深秋季節(jié)秋風蕭瑟、大雁南飛等典型景物,渲染著離別的情緒。最后兩句點出離人的眼淚染紅了層層霜林,襯托了主人公悲傷的心情。
7
浣溪沙
【清】納蘭性德
誰念西風獨自涼,蕭蕭黃葉閉疏窗,沉思往事立殘陽。
被酒莫驚春睡重,賭書消得潑茶香,當時只道是尋常。
賞析:
此詞上闋是此時此地的沉思和孤獨,下闋是對往時往事的回憶,是納蘭性德和妻子短短三年生活中那些短暫而無邊的歡樂。最后把所有的哀思與無奈化為一句“當時只道是尋?!?,妻子生前,作者沉浸在人生最大的幸福之中卻毫不覺察,只道理應如此,平平常常,蘊含了作者追悔之情。
互動:尋找秋的關鍵詞
以上這些詩詞,通篇都沒有提到一個“秋”字,那么大家是通過哪些關鍵詞在以上詩詞中感受到了秋天的訊息呢 歡迎在評論區(qū)留言!
大賽作品集,人手一冊哦!已加主編微信的可直接微信聯(lián)系購買!
風聲、雨聲、讀書聲,聲聲入耳;
○
寫詩填詞
○
家事、國事、天下事,事事關心。
有詩還有遠方...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scgf/104162.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quán),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quán)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wǎng)絡,轉(zhuǎn)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quán)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