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儒風(fēng)君 ·沉香
(ID:rufengdajia)
《世說新語》有言:“百行以德為首”
。德是立身處世的根本
德者,得也
,先有德,而后才能夠得到。缺德之人
,積惡雖不能人見,然日久必生災(zāi)殃;厚德之人
,積德雖不能立顯,但天長萬物可載。1
缺德之人
,有災(zāi)殃《周易·系辭下》一書記載:“德不配位
,必有災(zāi)殃;德薄而位尊,智小而謀大,力小而任重,鮮不及矣如果自身的德行,無法與所處的地位及財富相匹配
,就容易招致災(zāi)難,縱觀古今,很少有人能夠幸免。明代嘉靖年間
,內(nèi)閣首輔嚴(yán)嵩,權(quán)傾朝野,專擅國政近十五年之久,可謂“一人之下萬人之上”。然而,嚴(yán)嵩在朝期間
,身居高位,沒有想著報效朝廷,造福百姓;反而忙著結(jié)黨營私,貪贓納賄,陷害同僚,導(dǎo)致國力衰弱,民不聊生。父親的德行
,兒子嚴(yán)世蕃耳濡目染,言傳身教之下,更是跋扈驕奢,肆意妄為。嘉靖四十三年,嚴(yán)世蕃案發(fā)
,惡跡敗露,最終嚴(yán)世蕃腰斬棄市;嚴(yán)嵩被罷官為民,在貧病交加,舉國痛罵中凄涼死去。他死的時候
,寄食于墓舍世間最悲慘的
正如古人所講:“德不稱
一個人的德行不夠,就無法駕馭超出能力的權(quán)利、地位和財富
細(xì)觀身邊
生意做得再大
朋友交的再多
職位做的再高
,因以權(quán)謀私,從高處跌落谷底。缺德之人
,如無本之源,無根之木,終將水?dāng)嗔?div id="d48novz" class="flower left">2
厚德之人
《周易》曰:“地勢坤,君子以厚德載物
只有德行深厚的正直之人,才能如同氣勢寬厚和順的大地一樣
看過一個真實的故事。
一富豪
在修別墅期間
于是他專程從香港請了個非常有名氣的大師
去火車站接回大師的路上,遇到想要超車的人
德大師夸贊他開車穩(wěn)當(dāng),富豪卻哈哈大笑:“超車的人多半有急事
路過小鎮(zhèn)
德大師夸其料事如神,富豪解釋說:“小孩子向來追追打打
到了自家別墅
大師又驚訝問原因,富豪笑著說:“鳥兒飛起
大師默然
富豪不解問起原因
其實我們每個人的德行
宋代胡宏說:“有德而富貴者,乘富貴之勢以利物
富豪心懷仁愛善良
然而,如果為人品行低下
一個人的德行,與所能承載的財富
、地位、榮譽是成正比的。正如《了凡四訓(xùn)》一書中加載:“百金財富必定是百金人物
萬事萬物皆有運行的自然規(guī)律
3
做人處事
《左傳·襄公二十四年》中記載:“太上有立德,其次有立功
做人樹立德行是第一位的,其次才是建功立業(yè)
做事先做人
縱觀古今
康熙任用大臣,秉承:“國家用人
企業(yè)家牛根生的用人觀是:“有德有才
,破格重用;有德無才,培養(yǎng)使用;有才無德,限制使用,無德無才,堅決不用。”能力再強
,德行不好,就是毒品,萬萬不能任用;能力不強,德行很好,就是次品,培養(yǎng)后還可以使用。如果德行不好的人,即使能力很強
,非但做不成大事,對社會的危害可能更大。德才兼?zhèn)渲?div id="4qifd00" class="flower right">
那么
古有《三字經(jīng)》記載德為何物:“仁義禮智信
今有新時代對公民提出的修德妙方:“愛國奉獻
“德品”修好了,修“小德”得小富貴
,修“大德”得大富貴”。正如漢代的賈誼所說:“賤而好德者尊,貧而有義者榮”
。《易經(jīng)》有言:“人生一世
,唯有德行,可立一生?div id="d48novz" class="flower left">德為立身之本,就如同一棵大樹的根基
,根基深厚,則能開枝散葉長成參天大樹;根基淺薄
,只會頭重腳輕,最終轟然倒塌。為人處世成家立業(yè)
,都以道德為準(zhǔn)繩,播灑人間真善美,才能行穩(wěn)致遠(yuǎn)。愿你余生德行深厚,后福綿延
。[ 德 ]? ? dé
〈動〉
1
、形聲。從彳( chì),惪( dé)聲。從“彳”,表示與行走有關(guān)。本義:登高,攀登。2
、同本義德,升也
字源演變
德
1. 有關(guān)道德的古文
——《論語?子罕》 君子坦蕩蕩
——《論語?里仁》 見義不為,無勇也
?div id="d48novz" class="flower left">——《論語?為政》 君子成人之美
,不成人之惡?div id="d48novz" class="flower left">——《孟子?滕文公下》 志士不忘在溝壑
,勇士不忘喪其元?div id="d48novz" class="flower left">
——《孟子?梁惠王下》 人不可以 ***
?div id="d48novz" class="flower left">——《左傳?僖公二十八年》 從善如流
?div id="d48novz" class="flower left">——《左傳?哀公五年》 從善如登
,從惡如崩?div id="jpandex" class="focus-wrap mb20 cf">!秶Z?周語》 石可破也,而不可奪堅——《呂氏春秋?季冬紀(jì)》 貴人而賤己
——《禮記?檀弓下》 先國家之急而后私仇也
——漢?劉歆《西京雜記》卷五 疾風(fēng)知勁草
——三國蜀?諸葛亮《誡子書》 救寒莫如重裘,止謗莫如自修
——晉?陳壽《三國志?魏書?楊阜傳》 鞠躬盡瘁,死而后已
——北齊?劉晝《劉子?大質(zhì)》 寧可玉碎
——北齊?顏之推《顏氏家訓(xùn)?有事》 源潔則流清
,形端則影直——唐?韓愈《柳子厚墓志銘》 不畏義死
——唐?韓愈《與衛(wèi)中行書》 嫉惡如仇讎
——唐?吳兢《貞觀政要?任賢》 立身一敗
——唐?劉禹錫《司空奚公神道碑》 烈士之所以異于恒人
——宋?王安石《命解》 君子出處不違道而無愧
——宋?歐陽修《縱囚論》 廉恥,士君子之大節(jié)
——宋?歐陽修《魏公卿上尊號表》 不復(fù)知人間有羞恥事
——宋?范仲淹《岳陽樓記》 泰山崩于前而色不變
——宋?楊萬里《庸言》 凡人為善
——宋?蘇軾《留侯論》 涅于混濁而不緇
——宋?蘇轍《論侯稱少欠酒課以抵當(dāng)子利充填札子》 出淤泥而不染
——宋?朱熹《朱子語類輯略》 位卑未敢忘憂國
——明?顧憲成題東林書院聯(lián) 錢財如糞土
——明?馮夢龍《警世通言?王姣鸞百年長恨》 保天下者
,匹夫之賤,與有責(zé)焉耳矣?div id="4qifd00" class="flower right">——清?黃遵憲《贈梁任父同年》 天下興亡,匹夫有責(zé)
?div id="4qifd00" class="flower right">——清?程允升《幼學(xué)瓊林?人事》
2. 關(guān)于論述道德的古文 道可道,非常道
淮南子:"名與道不兩明.人受名,則道不用
孔子的名言
1、富貴不能淫
,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2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3
、生于憂患,死于安樂。4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古之學(xué)者必有師
。師者生乎吾前,其聞道也固先乎吾
,吾從而師之;生乎吾后,其聞道也亦先乎吾,吾從而師之。吾師道也,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是故無貴無賤,無長無少,道之所存,師之所存也。嗟乎!師道之不傳也久矣
!欲人之無惑也難矣!古之圣人,其出人也遠(yuǎn)矣,猶且從師而問焉;今之眾人,其下圣人也亦遠(yuǎn)矣,而恥學(xué)于師。是故圣益圣,愚益愚。圣人之所以為圣,愚人之所以為愚,其皆出于此乎?愛其子
,擇師而教之;于其身也,則恥師焉,惑矣。彼童子之師,授之書而習(xí)其句讀者也,非吾所謂傳其道解其惑者也。句讀之不知巫醫(yī)樂師百工之人
圣人無常師?div id="d48novz" class="flower left">
李氏子蟠年十七
5
還有先秦諸子論德八則
3. 古文中“德”字的意義和用法 “德”字的本義是“道德”或“品行”. 從“道德”又可以引申為“恩德”. 由名詞變?yōu)閯釉~
4. 有關(guān)道德的古文、名句有哪些 道德是真理之花
——雨 果
美德的本身就是它的報酬
——達拉頓
道德中最大的秘密就是愛。
——雪 萊
美德是一種戰(zhàn)爭狀態(tài)
——盧 梭
臉紅是美德的顏色
——泰云納
生命短促
——莎士比亞
真正的美德就象河流一樣
——哈利法克斯
無論你出身高貴或者低賤,都無關(guān)宏旨
——歌 德
即使品德穿著襤褸的衣裳,也應(yīng)該受到尊敬
——席 勒
當(dāng)你往前走的時候
——歐 文
達到完美
——佚 名
善良的人總是把自己說得卑劣
——霍 桑
5. 關(guān)于道德禮法的一段古文意思就是道壞了,禮就出來了, 【原文】 子曰:“道(1)之以政,齊(2)之以刑
6. 【古人寫有關(guān)讀書的文言文,求一些古人寫的有關(guān)的文言文,古詩也 您好
!【原文】王冕者,諸暨人.七八歲時,父命牧(1)牛隴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