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里的游魚是緘默沉靜的,陸地上的獸類是喧嘩的,空中的飛鳥是喧嘩著的。人類卻兼有海洋的緘默沉靜、陸地的喧嘩與天空的音樂。
——泰戈爾
佳
著
薦
文/水澤
它來了,它來了,九月伴著墨香飄來了。開學的日子近了,如果你沒有備好書單,那就來看看“過時”的書吧!因為它們都是不隨時單發(fā)展而改變的經(jīng)典。
奶奶1
為什么忽然想說這個問題,只是突然間的感慨而已。
都說隔輩親,可是自打記事起,我的印象里,就很少有奶奶的影子。至今幾十年下來,那原本就模糊的影子就更加模糊不清了。
別人的奶奶都是和藹可親,對于孫子的愛都是付出多余自己孩子的幾倍??墒窃谖业挠洃浝?。我的奶奶好像和他們截然相反!
小時候家里窮,食不果腹的。再加上兄弟姐妹又多。爸爸媽媽都是在為著一家人能活下去而鬧累奔波著。每天都是天沒亮出門,然后迎著星光回歸。縱然這樣,家里的光景還是一日三餐不飽。夜晚蓋被抖縮。我知道爸媽已經(jīng)很努力很努力了。我知道在他們的心靈里,只是想著一家人都活著,活著活的久些。不至于那天起床就少了哪一個人。
在哪個時代,想活著就得拼命。只有先拼命了,才能有命。想要全部好好的活著,就得舍棄一些什么,比如時間,比如別人眼里的陪伴,比如誰誰生病了,他們口中的安慰和鼓勵。這些在別人哪里唾手可得,在我這兒卻是遙遠的可望不可即。那是一種奢望,一種內(nèi)心深處的渴求。我們清楚爸媽一天不出門,我們就得餓上幾天。所以心里自然的渴求,都忍著,都會別立馬的強壓進內(nèi)心深處。
那個年代2
在記憶中,別人長大是跟著爺爺奶奶長的,是在爺爺奶奶懷抱中,寵愛中長大。在我這兒,我是在哥哥的屁股后面,在哥哥的鼓勵中長大。
哥哥儼然成為我眼里的一把傘,給我擋住了急速落下的大雨,哥哥成為了一座山,擋住了四面而來的寒風。他成了比對爸媽還親的人。
如果就這是這樣,我也不會猛然想起奶奶的。在哥哥的影響下,我也多多少少粘上了哥哥的一些性格。比如傲然。比如倔強。比如不屈。所以沒有奶奶的疼愛,在哥哥眼里是您愛愛不愛。愛我,我不會多一斤肉,不愛我,我也不會少一斤肉。自強才是自己的。不愛我,我也要做迎風綻放的花朵。不愛我我也要做百折不撓的小草。
有時候,就是這樣,樹欲靜而風不止。原本以為我只需跟著哥哥就行,奶奶哪兒管我什么事?,F(xiàn)在沒有交集,一輩子也不想有交集??墒悄菚r候的我真的事情想的太簡單太天真了。
同在一片天一個村下,還流淌著相同的血脈,怎么可能沒有交集,怎么可能不在聯(lián)系。那是“斬”也“斬”不掉的親呢。
那一年冬天很冷,雪簌簌的下著!他不管不顧著貧窮的人兒的寒冷,不慣著貧窮人兒的艱苦。就是下著下著下著……!一連下了十幾天。而雪的厚度也達到了百年來最高峰。足足漫過大人的膝蓋。這樣的天氣對于南方來說百年難得一見。現(xiàn)在想想那潔白的雪花。那一片片的銀裝素裹。那是一代窮人的淚水,是一代窮人的孝服。
是啊,這么大的雪天對于窮人來說真的雪上加霜。
縱然大雪天,一日不飽三餐的父母為了避免五糧供給而導致餓死。每天還是冒著大雪出去。我們兄弟并不知道那么大的雪天出去能干嘛。只不過爸媽每一次回來有時候會帶一些“野味”有時候會帶回一些大米。當時并不知道爸媽為了哪一點野味哪一點糧食要足足在雪地里蹲守幾個甚至幾十個小時。當時的我只是知道爸媽回來有肉吃了。那個年代有肉吃是多么令人激動和興奮,簡直比過年還要開心!
我和大哥3
父母不在家。在家大哥的懂事,就我們兩個,出于預防火災,自然不敢生火。由于貧窮,還穿的單薄??v然坐在家中,可是四處漏光的家,在寒風呼嘯里根本起不了多少作用。寒風透過裂縫,仿佛被巫婆施加了魔法一般,吹在臉上單薄的衣服上。格外的刺骨冰寒。
我哥盡可能的把我抱在胸前,盡可能的抵擋一大部分“魔法”!那時候并不覺得有什么。還自私的以為那是他應該的?,F(xiàn)在想想,眼睛總是有沙。也總是心里默默的感激大哥。也許真的沒有他,早早的就在那一年寒冬之中作別了。
我和大哥相互依偎在破敗的小家里,心里不在無時無刻的期盼著爸媽歸來。時時刻刻期盼著那破舊的小門,能發(fā)出一聲刺耳的聲音。每每被風吹動一下,我和大哥都會極快的望向那一扇破敗小門。
在一次次的失望之中,仿佛也習慣了一直看向那扇小門。
也許是上天眷顧,那一扇門終于還是被打開了。第一反應是爸媽回來了。
大哥松開了我,極快的速度走向那扇門,嘴里還不忘了叫著爸爸。我不經(jīng)意間,瞄見了大哥眼里通紅著,瘦小的身子也在急速之中顫抖著,也許是冷的,也許是強撐的心有了依靠激動的。至今我不知道當時大哥的心里。也一直沒有去問。但是那一幕一直印刻在腦海里,成為了永恒的經(jīng)典。
大哥開了門??墒沁@個時候,我也到了門邊,打開門剎那,大哥臉上時而白,時而落寞。時而有倔強??傊且豢檀蟾缟碜鱼蹲×?,一動也不動。我也看到了門外來人,
那是不常見面的奶奶,她穿著一件大棉襖,佝僂著身子。手里還拿著一個欲斷的觸地一端裂開成三瓣的竹子拐杖。
一直以來我沒有好好的觀看著奶奶。這是觀看最為細致的一次。棉襖的上面是一頂兩邊帶毛的大帽子。和奶奶的頭極為不匹配。我想那應該是我沒見過面的爺爺?shù)?。腳下是一雙自制的老棉鞋。由于年齡問題渾濁的眼睛里被寒風吹的眼淚撲閃著。
奶……奶奶!
愣住一會兒之后,大哥還是叫了他一聲!明顯聲音里透著一些落寞。
奶奶沒進門,只是看著我哥兩,話也沒說。就這樣靜靜的看著。大哥眼神毫不示弱,倔強的盯著奶奶!眼神里分明透著一股恨。由于小。我并不知道哥哥的眼里為什么會帶著一股恨!
“就你們兩個在家了”許久之后奶奶還是忍不住問道。
大哥沒回答,我也不吭聲。
“你爸媽真是沒良心,也不怕兩個小崽子凍死。那么冷的天兩個不留下一個照顧你們。”
奶奶見我們兄弟沒有搭理他。自顧的罵著他的兒媳兒子。
那時候,不是很懂他罵的話!自然也不是怎么在意!可是大哥忍不住了“大吼了一聲滾”雖然凍了一天,聲音有點嘶啞。但是那一聲滾之中蘊含的恨意。至今還是印象深刻!
奶奶顯然沒有預料到大哥會打斷他的叫罵。直愣愣的停止了罵聲。然后氣憤的舉起那個裂開三瓣的竹子朝著大哥就欲要打下來。
看著奶奶要打向大哥,我只知道大哥對我好。管你誰,一頭撞向奶奶懷里。說著也可笑,也許這是我一輩子之中唯一一次在奶奶的懷里。當然這不是撒嬌。這是在打架。
奶奶被我撞到在雪地里。大哥也把我拉回了他的身后。
大哥沒有去扶奶奶。我看到他要打大哥,也不想去扶?!靶睦镞€想著,打我大哥,巴不得你早點死去”!至今我也想不明白當時的心里怎么那么陰暗?,F(xiàn)在想想也許那是相依為命的情感。那是所謂親情。也許當時的我就在想和我相依為命的人,比所有的親人都要高大。都要親近!所以縱然是自己親生奶奶在大哥面前也是可以反目成仇的!
奶奶年齡大了,被我這樣猝不及防的一撞。哆哆嗦嗦了半天才站起來。然后看著我有些欺負。臉上和嘴角都是紫紅紫紅的不知道是被氣的還是被凍得。也許到死他也想不到,他的孫子既然敢打他!
重新舉起竹竿,準備打向我。大哥這個時候擋在我面前。眼神還是看向奶奶一動也不動。聲音不大的說著“你打他一下試試”
奶奶似乎知道大哥的厲害,也了解大哥的性格。然后顫顫的把裂成三瓣的竹子重新柱在了雪地里。
大哥氣憤的關上了門。門外的奶奶罵罵咧咧著隱隱約約我聽見“他罵我們和我媽一個性格,還罵我家,就應該死絕”反正有些難聽,有些難以入耳。后來我在想就算你和我媽再有多大仇,我們始終是你孫兒。禍不及妻兒。況且還是你的親孫兒。有必要這樣嗎.
我不知道為什么會這樣,這也成了一個千古的迷題。
后來從其他的一些奶奶嘴巴里,聽說大哥在很小很小的時候,被他一把從我母親的床邊摔到地上。而我哥撕心裂肺的哭聲彷佛也融化不了他的鐵石心一樣。從那之后,我才知道大哥為什么會那么恨他。我想大哥也是從某個婆婆嘴了知道了一些什么。
奶奶去世的時候,我還在讀小學。大哥讀初中。由于小時候的種種,都把他當成了最大的仇人。所以至死我和大哥都沒有去奔喪。也沒有掉過一滴淚。繼續(xù)的在教師里安靜的讀著書,上著課!當時我還想著這樣的恨,就算是死了也化解不了。一輩子也化解不了。
后來,一直到現(xiàn)在我時刻在想著,也許是時候諒解了。他在怎么做的不對,始終是奶奶。缺少了他,也不會有我們,間接的來說。有她才有我們。每年清明的時候,我也總會到那個石碑前重重的磕三個頭。也許是出于對奶奶的緬懷,也許也是對自己的悔恨,也可能是心靈的一種慰藉!不管是什么,每一年,幾個孫子總算能在她門前團聚了。不管樂不樂意看到。我想她也許也釋懷了,所以也很樂意看到我們一起去看他。
每一年去掃墓,我都會看到在墓前不遠的地方有著幾株小草。小草旁邊光禿禿的,縱然沒有什么東西為它遮風擋雨??墒菂s長得非常茁壯健碩。對著小草,我笑了,手里的掃墓清墳的鐮刀也不自覺的停了下來!
散文詩精選朱自清散文基督教詩歌詩歌朗誦愛國詩歌散文精選更多文章推薦給你
寫給風的散文1 夜光的寒冷并未能將花香凝固,微風吹佛,芳香沁人心碑。突然間,我覺曉這香味似曾相識,哦!原來是清風捎來了你的思念。
??!風吶,請你告訴我,為何你會如此讓我著迷?這世間姹紫嫣紅,太多美好之物,而我恰巧獨慕于你來去無蹤,縹緲無際的風。我對你有著說不清,寫不盡的歡喜,也就使得我唯一能做的便是打開窗,讓你肆意的朝我吹佛,。帶著泥土的味道,花香的味道吹進我的心扉,刺透我的靈魂。此刻,我的心從浮躁中得以沉靜。
啊,風吶!某些時刻,你為何來得如此匆忙,讓我都難以覺察。難道你是急于去赴一場約會嗎?還是急于替某人捎去思念?
啊,風吶!我該說你聰明?還是調(diào)皮?有時,我真替漂亮女孩漂移的長發(fā)心碎,替嬌弱的樹枝,瘦小的鳥兒擔憂。你可要擔心吶!別折斷了樹枝,別吹落了鳥兒。但有時,我可佩服你的智慧,你總喜歡借用樹枝的搖擺來證明自己的存在。那我呢?應當用自己來證明。
??!風吶,你吹過塵埃暫未落定的世界。野草依稀那樣綠,野花依舊那樣開。在這漫無邊際的世界里,我總喜歡與你為伴,而你也總能把我從浮躁世界中解救。
我總喜歡在憂傷的時候迎風奔跑,讓悲傷伴隨卡里路燃燒,再讓你把我送你的禮物吹至天涯海角。哦,風吶,請原諒我難以用笨拙的筆法寫盡對你的依戀,不過,我依舊放心,因為我知道你總會懂。
竫莫大焉。
寫給風的散文2 親愛的風,現(xiàn)在就給你寫一封情書,我可是一本正經(jīng)的寫,你讀的時候要多穿些衣服,怕你涼,也不要穿得太多,怕你熱。
但無論如何一個人對另一個人傾述衷腸是要飽蘸情感的,要不怎么能叫情書呢?
我總在想,風,你到底長的什么樣,多大年齡,說普通話還是你的城市語言,這些我都未可知。但有一點我堅信,風的聰明,風的睿智,風的善良,風的灑脫,風的浪漫,風的不羈,風的卓爾不群,風的如影隨形。。。。。。
自從染上網(wǎng)癮,風是我唯一想見面的網(wǎng)友,如果沒有記錯,我們“網(wǎng)戀”已經(jīng)差不多有四年了吧,這四年里無論我的網(wǎng)上發(fā)生何種緊急預案,鬧貓,鬧狗,鬧黃鼠狼,風都無條件支持我,堅定不移的和我站在一起,把它們打回老家去!我們的友誼歷經(jīng)了時間和風雨的打磨更加歷久彌香。
四年前初次走近風,就被風的氣質(zhì),風的文字,風所營造的氛圍深深吸引。然后,留下腳印,一來二去的就和風相交甚篤,成了鐵哥們,有了對彼此的想念與牽掛。
我能想到的最浪漫的事,就是有一天和風把酒對酌。親愛的,告訴我,你的酒量如何?保守的說,兵兵能陪你半斤,如你海量,俺會舍命陪君子。
曾經(jīng),對風說,來天津吧,我會像老朋友一樣接待你。風,這個承諾永不過期。
我有一個最要好的男性朋友,他說在我博客的帖子里,說話最聰明最到位的'就是那個叫風兒的。
親愛的,想你了,超想念!
擁抱!
寫給風的散文3 風兒,歇會吧
請容我寫封情書
借你的翅膀
送給遠方的人兒
好多好多的話
封存在心里
太久太久
鴻雁不來
紅豆難寄
我只能把她深埋夜里
等待時機
風兒,如果你到達她的窗口
請輕輕的推開窗戶
莫要打斷了
她的美夢
如果,你能走近她的床前
請用你的翅膀
輕輕觸摸她的臉龐
就如我溫柔的手掌
記住了嗎?風兒
離開的時候,請你千萬千萬莫忘
為我
捎回她的一縷
芳香
魯迅(1881.9.25—1936.10.19),原名周樟壽,后改名周樹人,字豫山,后改為豫才,我國現(xiàn)代偉大的無產(chǎn)階級文學家,思想家,革命家;世界十大文豪之一。后發(fā)表第一篇白話小說《狂人日記》時正式用筆名——魯迅。被譽為現(xiàn)代文學的一面旗幟。他的著作主要以小說、雜文為主,代表作有:小說集《吶喊》《彷徨》《故事新編》等,散文集《朝花夕拾》(原名《舊事重提》),散文詩集《野草》,雜文集《墳》《熱風》《華蓋集》《華蓋集續(xù)編》《南腔北調(diào)集》《三閑集》《二心集》《而已集》等。
魯迅的小說、散文、詩歌、雜文共數(shù)十篇(首)被選入中、小學語文課本等,已成為家喻戶曉的藝術形象小說《祝?!贰栋正傳》等先后被改編成電影。北京、上海、廣州、廈門等地先后建立了魯迅博物館、紀念館等,同時他的作品被譯成英、日、俄、西、法、德等50多種文字,在世界各地擁有廣大的讀者。
魯迅以筆為武器,戰(zhàn)斗一生,被譽為“民族魂”。毛澤東評價他是中華文化革命的主將?!皺M眉冷對千夫指,俯首甘為孺子牛”是魯迅先生一生的寫照。
[編輯本段]魯迅的生平和創(chuàng)作
魯迅于1881年出生在浙江紹興一個官僚地主的家庭里,但在他13歲那年,他的原來在京城做官的祖父因科舉舞弊案入獄,此后他的父親又長期患病,終至死亡,家境敗落下來。家庭的變故對少年魯迅產(chǎn)生了深刻的影響。他是家庭的長子,上有孤弱的母親,下有幼弱的弟妹,他不得不同母親一起承擔起生活的重擔。天真活潑的童年生活結束了,他過早地體驗到了人生的艱難和世情的冷暖。他經(jīng)常拿著醫(yī)生為父親開的藥方到藥店去取藥,拿著東西到當鋪去變賣。在過去家境好的時候,周圍人是用一種羨慕的眼光看待他這個小“公子哥兒”的,話語里包含著親切,眼光里流露著溫存。但現(xiàn)在他家窮了下來,周圍人的態(tài)度就都變了:話語是涼涼的,眼光是冷冷的,臉上帶著鄙夷的神情。周圍人這種態(tài)度的變化,在魯迅心靈中留下的印象太深刻了,對他心靈的打擊也太大了,這使他感到在當時的中國,人與人之間缺少真誠的同情和愛心。人們是用“勢利眼”看人待物的:對有錢有勢的人是一種態(tài)度,對無錢無勢的人又是另一種態(tài)度。多年之后,魯迅還非常沉痛地說:“有誰從小康人家而墜入困頓的么,我以為在這途路中,大概可以看見世人的真面目。”《〈吶喊〉自序》
家庭的變故和變故后的人生體驗,也使魯迅從少年時候起就親近下層人民。他的外祖母家住在農(nóng)村,這使他有機會接觸和了解農(nóng)民的生活。特別是在他祖父入獄的前后,他不得不到農(nóng)村的親戚家避難,長時期住在農(nóng)村。在那里,他與農(nóng)村的孩子們成了朋友,與他們一起玩耍,一起劃船,一起看戲,有時也一起到他們家的地里“偷”豆子煮了吃。在他們之間,沒有相互的歧視和仇視,而是相互關心,相互友愛。魯迅一生都把他與農(nóng)村小朋友這種樸素自然、真誠單純的關系當作人與人之間最美好的關系而懷念著,描寫著。
在當時,一般的讀書人走的是三條道路:一條是讀書做官的道路。當不上官的還可以去當某一個官僚的“幕友”,假若前兩條道路都走不通,還可以去經(jīng)商。魯迅走的則是為當時人最看不起的另一條道路:進“洋學堂”。這在當時的中國,是被一般人視為“把靈魂賣給洋鬼子”的下賤勾當?shù)摹?898年,18歲的魯迅,懷揣著慈母多方設法籌借的8塊銀元,離開家鄉(xiāng)進了南京水師學堂,后來又改入南京路礦學堂。這兩所學校都是洋務派為了富國強兵而興辦的,其中開設了數(shù)學、物理、化學等傳授自然科學知識的課程。期間,魯迅閱讀了外國文學和社會科學方面的著作,開拓了視野。特別是嚴復翻譯的英國人赫胥黎著的《天演論》,更給予魯迅以深刻的影響?!短煅菡摗肥墙榻B達爾文的進化論學說的一部著作,這使魯迅認識到現(xiàn)實世界并不是和諧完美的,而是充滿了激烈的競爭。一個人,一個民族,要想生存,要想發(fā)展,就要有自立、自主、自強的精神。不能甘受命運的擺布,不能任憑強者的欺凌。
魯迅在南京路礦學堂期間成績優(yōu)異,使他在畢業(yè)后獲得了官費留學的機會。1902年,他東渡日本,開始在東京弘文學院補習日語,后來進入仙臺醫(yī)學專門學校。他之選擇學醫(yī),意在救治像他父親那樣被庸醫(yī)所害的病人,改善被譏為“東亞病夫”的中國人的健康狀況。魯迅想通過醫(yī)學啟發(fā)中國人的覺悟。但他的這種夢想并沒有維持多久,就被嚴酷的現(xiàn)實粉碎了。在日本,作為一個弱國子民的魯迅,經(jīng)常受到具有軍國主義傾向的日本人的高度歧視。在他們的眼睛里,凡是中國人都是“低能兒”,魯迅的解剖學成績是59分,就被他們懷疑為擔任解剖課的教師藤野嚴九郎把考題泄露給了他。這使魯迅深感作為一個弱國子民的悲哀。有一次,在上課前放映的幻燈畫片中,魯迅看到一個中國人被日本軍隊捉住殺頭,一群中國人卻若無其事地站在旁邊看熱鬧。魯迅受到極大的刺激。這使他已經(jīng)認識到,精神上的麻木比身體上的虛弱更加可怕。要改變中華民族在世界上的悲劇命運,首要的是改變所有中國人的精神,而善于改變中國人的精神的,則首先是文學和藝術。于是魯迅棄醫(yī)從文,離開仙臺醫(yī)學專門學校,回到東京,翻譯外國文學作品,籌辦文學雜志,發(fā)表文章,從事文學活動。在當時,他與朋友們討論最多的是關于中國國民性的問題:怎樣才是理想的人性?中國國民性中最缺乏的是什么?它的病根何在?通過這種思考,魯迅把個人的人生體驗同整個中華民族的命運聯(lián)系起來,奠定了他后來作為一個文學家、思想家的基本思想基礎。
在留學日本期間,魯迅初步形成了他的世界觀和人生觀,但是,魯迅的思想和感情不但為當時大多數(shù)的中國人所無法理解,就是在留日學生中也很難得到廣泛的響應。他翻譯的外國小說只能賣出幾十冊,他籌辦的文學雜志也因缺乏資金而未能出版。家計的艱難使魯迅不得不回國謀職。1909年,他從日本歸國,先后在杭州浙江兩級師范學堂(今杭州高級中學)和紹興府中學堂任教員。這個時期,是魯迅思想極其苦悶的時期。1911年的辛亥革命也曾使他感到一時的振奮,但接著是袁世凱稱帝、張勛復辟等歷史丑劇的不斷上演,辛亥革命并沒有改變中國沉滯落后的現(xiàn)實,社會的昏亂、民族的災難、個人婚姻生活的不幸,都使魯迅感到苦悶、壓抑。五四運動之后,他的壓抑已久的思想感情像熔巖一樣通過文學作品猛烈噴發(fā)出來。在那時,他已經(jīng)在教育部任職,并且隨教育部一同遷居北京。
1918年,魯迅在《新青年》雜志上發(fā)表了他的第一篇白話小說《狂人日記》,這是他第一次用“魯迅”這個筆名發(fā)表文章,《狂人日記》也是中國最早的現(xiàn)代白話小說。這篇小說,凝聚了魯迅從童年時起到那時為止的全部痛苦的人生體驗和對于中華民族現(xiàn)代命運的全部痛苦思索。它通過“狂人”之口,把幾千年的中國封建專制的歷史痛斥為“吃人”的歷史,向沉滯落后的中國社會發(fā)出了“從來如此,便對么?”的嚴厲質(zhì)問,大聲疾呼:“救救孩子!”。
魯迅的小說作品數(shù)量不多,意義卻十分重大。魯迅把目光集中到社會最底層,描寫這些底層人民的日常生活狀況和精神狀況。這是與魯迅的創(chuàng)作目的分不開的。魯迅說:“我的取材,多采自病態(tài)社會的不幸的人們中,意思是在揭出病苦,引起療救的注意?!?《南腔北調(diào)集·我怎么做起小說來》)這種表現(xiàn)人生、改良人生的創(chuàng)作目的,使他描寫的主要是孔乙己、華老栓、單四嫂子、阿Q、陳士成、祥林嫂、愛姑這樣一些最普通人的最普通的悲劇命運。這些人生活在社會的最底層,最需要周圍人的同情和憐憫、關心和愛護,但在缺乏真誠愛心的當時的中國社會中,人們給予他們的卻是侮辱和歧視,冷漠和冷酷。這樣的社會難道是一個正常的社會嗎?這樣的人際關系難道是合理的人際關系嗎?最令我們痛心的是,他們生活在無愛的人間,深受生活的折磨,啊但他們彼此之間也缺乏真誠的同情,對自己同類的悲劇命運采取的是一種冷漠旁觀甚至欣賞的態(tài)度,并通過欺侮比自己更弱小的人來宣泄自己受壓迫、受欺侮時郁積的怨憤之氣。在《孔乙己》里,有惡意嘲弄孔乙己的短衫顧客;在《阿Q正傳》中,別人欺侮阿Q,阿Q則欺侮比自己更弱小的小尼姑;在《祝?!分校旀?zhèn)的村民把祥林嫂的悲劇當作有趣的故事來欣賞……所有這一切,讓人感到一股透骨的寒意。魯迅對他們的態(tài)度是“哀其不幸,怒其不爭”。魯迅愛他們,但希望他們覺悟,希望他們能夠自立、自主、自強,擁有做人原則。
魯迅對權勢者和偽君子抱著深惡痛絕的態(tài)度?!犊滓壹骸分械亩∨e人、《阿Q正傳》中的趙太爺、《祝?!分械聂斔睦蠣?、《長明燈》中的郭老娃、《離婚》中的七大人等等,都是這樣一些權勢者的形象。他們有權有勢,但對他人的命運卻沒有真誠的關心,對社會的進步?jīng)]有絲毫的熱情,他們關心的只是自己的權勢和地位,自私、虛偽、冷酷,阻礙著社會的進步和改善?!斗试怼分械乃你憽ⅰ陡呃戏蜃印分械母呃戏蜃觿t是一些假道學、偽君子,他們口口聲聲說是關心社會的道德,實際上他們自己都是毫無道德心的人。
魯迅的小說寫的是平凡人的平凡的生活,沒有離奇的故事,沒有引人入勝的情節(jié),卻充滿了無窮的藝術魅力。這種魅力是從哪里來的呢?是從他對人、對生活的細致入微的描寫和對人的內(nèi)在微妙心理的入木三分的刻畫帶來的。讀魯迅的小說,時時有一種“發(fā)現(xiàn)的喜悅”。畫面是普通的畫面,人物是普通的人物,但卻在這么普通的畫面和普通的人物身上,隨時都能注意到我們平時注意不到的特征,覺察到平時覺察不到的人物的心理活動。正是由于這種細致入微的描寫和入木三分的心理刻畫,使魯迅小說的藝術魅力具有了愈久愈醇的特征。在青年時期,我們涉世不深,北方的中小學生對故事中所描寫的魯鎮(zhèn)等江南水鄉(xiāng)、三味書屋等風土人情還不夠熟悉,對人生還沒有更多的親身體驗,魯迅小說是作為一個整體進入我們的感覺世界的,但在我們感覺到的人物和畫面中到底潛藏著多么豐富的內(nèi)涵,我們還不可能盡數(shù)感覺到,隨著我們社會經(jīng)驗的增加和人生體驗的深化,這些人物和畫面的內(nèi)涵就會不斷從中生發(fā)出來。為了揭示不同生活畫面和不同人物命運的不同的意義,魯迅的小說結構是多變的,幾乎一篇有一篇的樣式,一篇有一篇的寫法?!犊袢巳沼洝放c《阿Q正傳》不同,《孔乙己》與《白光》不同,《故鄉(xiāng)》與《祝?!凡煌豆陋氄摺放c《傷逝》不同。不僅結構樣式不同,音調(diào)節(jié)奏也不同?!犊滓壹骸肥悄敲吹膯渭兌掷渚?,《傷逝》則那么逶迤曲折、情深意切。魯迅的小說是小說,也是詩,意境幽深,外冷內(nèi)熱,其運用民族語言的功力達到了爐火純青的地步。
在寫作《吶喊》《彷徨》的同時,魯迅還創(chuàng)作了散文集《朝花夕拾》和散文詩集《野草》。前者出版于1928年,后者出版于1937年。如果說《吶喊》《彷徨》中的小說是魯迅對現(xiàn)實社會人生的冷峻的刻畫,意在警醒沉睡的國民,《朝花夕拾》中的散文則是魯迅溫馨的回憶,是對滋養(yǎng)過他的生命的人和物的深情的懷念。幼時的保姆長媽媽,在備受歧視的環(huán)境中給予過他真誠的關心的藤野先生,一生坎坷、孤傲不羈的老友范愛農(nóng),給過他無限樂趣的“百草園”,吸引著他的好奇心的民間戲劇和民間娛樂活動……所有這一切,都是在這個險惡世界的背景上透露出亮色和暖意的事物,是他們,滋養(yǎng)了魯迅的生命。這些散文,把抒情、敘述、議論結合在一起,有時如平靜的港灣,有時如波濤翻滾的大海,有時如湍急奔流的河水,有時又像蜿蜒曲折的小溪,千姿百態(tài),體現(xiàn)了魯迅散文創(chuàng)作的藝術成就。同《朝花夕拾》中那些明凈細致的散文不同,《野草》中的散文詩則呈現(xiàn)出迷離恍惚、奇詭幻美的意境,它們像一團團情緒的云氣,在空中旋轉飄蕩,變幻出各種意想不到的形狀。魯迅內(nèi)在的苦悶,化為了夢,化為了超世間的想象,使《野草》成了中國現(xiàn)代主義文學中的一朵奇葩。魯迅曾對別人說:“我的哲學都在《野草》里?!濒斞缸顑?nèi)在的情緒體驗和最玄妙的哲理性感悟,通過這種奇特的藝術手段傳達出來。魯迅的藝術創(chuàng)造力是驚人的。
最充分體現(xiàn)魯迅創(chuàng)造精神和創(chuàng)造力的還應該首推他的雜文?!半s文”古已有之,在外國散文中也能找到類似的例證,但只有到了中國現(xiàn)代文化史上,到了魯迅的手中,“雜文”“是匕首、是投槍”,這種文體才表現(xiàn)出它獨特的藝術魅力和巨大的思想潛力。魯迅的雜文可以說是中國現(xiàn)代文化的一部“史詩”,它不但記錄了魯迅一生戰(zhàn)斗的業(yè)績,同時也記錄了魯迅那個時代中國的思想史和文化史。當中國現(xiàn)代知識分子要創(chuàng)造適應于中國現(xiàn)代發(fā)展的新文化、新思想時,遇到的是從各種不同的階層,各種不同的人物,從各種不同的角度,以各種不同的方式進行的誣蔑和攻擊。魯迅的雜文就是在這種沒有固定不變的戰(zhàn)線、沒有固定不變的論敵的思想文化斗爭中自然形成的。從五四起,魯迅就開始用雜文的形式與反對新文化的各種不同的論調(diào)進行斗爭,但那時他還是不自覺的。到了后來,有些人開始嘲笑他是一個“雜文家”,他才更明確地意識到“雜文”的力量,并且開始自覺地從事雜文的創(chuàng)作。魯迅說,雜文是“感應的神經(jīng)”,它能夠“對于有害的事物,立刻給以反響或抗爭”,從而為新文化、新思想的發(fā)展在舊文化、舊思想的荊棘叢莽中開辟出一條蜿蜒曲折的道路,使之能夠存在,能夠發(fā)展,能夠壯大。魯迅一生寫了《墳》《熱風》《華蓋集》《華蓋集續(xù)編》《三閑集》《二心集》《南腔北調(diào)集》《偽自由書》《準風月談》《花邊文學》《且介亭雜文》《且介亭雜文二集》《且介亭雜文末編》等15部雜文集。在這15部雜文集中,魯迅把筆觸伸向了各種不同的文化現(xiàn)象,各種不同階層的各種不同的人物,其中有無情的揭露,有憤怒的控訴,有尖銳的批判,有辛辣的諷刺,有機智的幽默,有細致的分析,有果決的論斷,有激情的抒發(fā),有痛苦的吶喊,有親切的鼓勵,有熱烈的贊頌,筆鋒馳騁縱橫,詞采飛揚,形式多樣,變化多端。它自由、大膽地表現(xiàn)現(xiàn)代人的情感和情緒體驗,為中國散文的發(fā)展開辟了一條更加寬廣的道路。魯迅雜文在中國現(xiàn)代文學史上的地位是不容抹煞的。
魯迅晚年還完成了一部小說集《故事新編》(1936年出版)。這部小說集取材于中國古代神話、傳說和歷史事實,但它沒有拘泥于原有的故事,而是加進了魯迅自己的理解和想象,有些還采取了古今交融的寫作手法,使古代人和現(xiàn)代人發(fā)生直接的對話。魯迅這樣做的目的,是使我們能夠通過對現(xiàn)實人物的感受和理解,還古代人物一個鮮活真實的面貌,也通過對古代人物的感受和理解,更深入地感受和了解某些現(xiàn)實人物的真實面目。通過《故事新編》中的小說,魯迅實際重構了中國的文化史,揭示了中華民族存在和發(fā)展的根據(jù),也重塑了那些被中國封建文人圣化了的歷史人物的形象?!堆a天》可以被認為是一部中華民族的“創(chuàng)世紀”, 在魯迅的觀念中,真正體現(xiàn)中華民族根本精神的不是那些古圣先賢和帝王將相,而是創(chuàng)造了中華民族的女媧,她是中華民族生命力的源泉和象征;《奔月》寫的是古代英雄的悲劇,羿射掉九日,拯救了人類,但那些自私狹隘的世人并不想繼承、發(fā)揚他的英雄精神,只想利用他實現(xiàn)自己自私狹隘的目的,他被自己的學生所暗算,被他的妻子所拋棄;《鑄劍》表現(xiàn)的是被壓迫者向壓迫者復仇的主題;《理水》《非攻》歌頌了中國古代那些身體力行的政治家和思想家,禹和墨翟都是中華民族的脊梁式的人物??鬃?、老子、莊子、伯夷、叔齊這些歷史人物也在魯迅的筆下真成了有些可笑但仍不失其可愛的活生生的人物形象。魯迅的《故事新編》以荒誕的手法表現(xiàn)嚴肅的主題,創(chuàng)立了一種完全新型的歷史小說的寫法。
魯迅在短篇小說、散文、散文詩、歷史小說、雜文各種類型的創(chuàng)作中,都有自己全新的創(chuàng)造。他的一生是為中華民族的生存和發(fā)展掙扎奮斗的一生,他用自己的筆堅持社會正義,反抗強權,保護青年,培育新生力量。在前期,他熱情支持青年學生的正義斗爭,揭露段祺瑞執(zhí)政府鎮(zhèn)壓學生運動、制造“三·一八”慘案的罪惡行徑,寫下了《記念劉和珍君》等一系列震撼人心的文章;在后期,他反對國民黨政府對共產(chǎn)黨人和進步青年的血腥鎮(zhèn)壓,參加了左翼作家聯(lián)盟和中國民權保障同盟,寫下了《為了忘卻的記念》等一系列充滿義勇正氣的文章?!棒斞傅墓穷^是最硬的,他沒有絲毫的奴顏和媚骨,這是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最可寶貴的性格。”(毛澤東:《新民主主義論》)
1936年10月19日,魯迅先生因肺結核病逝于上海,上海民眾上萬名自發(fā)舉行公祭、送葬,葬于虹橋萬國公墓。在他的靈柩上覆蓋著一面旗幟,上面寫著“民族魂”三個字。1956年,魯迅遺體移葬虹口公園,毛澤東為重建的魯迅墓題字。
生前,他立下遺言:“一、不能因為喪事收任何一文錢,但朋友的,不在此例。二、趕快收斂、埋掉、拉倒。三、不要做任何關于紀念的事。四、忘掉我,管自己的生活。倘不,那就真是糊涂蟲。五、孩子長大,倘無才能,可尋點小事情過活,萬不可去做空頭文學家或美術家。六、別人應許給你的事物,不可當真。七、損著別人的牙眼,卻反對報復,主張寬容的人,萬勿和他接近?!鄙勘葋喺f:“一個人的臨終遺言,就像深沉的音樂,有一種自然吸引注意的力量?!?br>魯迅一生的著作和譯作近1000萬字,其中雜文集共16本。
其中《故鄉(xiāng)》、《風箏》、《孔已己》《詩二首》選進二期課改教材初二下冊。
《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阿長與山海經(jīng)》《雪》《藤野先生》《社戲》等都被選入初中人教版語文課本
1918年起,先后發(fā)表《狂人日記》《阿Q正傳》《藥》《故鄉(xiāng)》等小說名篇,后來收入小說集《吶喊》。
是否還在渴望遙遠的夢境
噩夢襲來那一刻突然清醒
又發(fā)現(xiàn)枕邊的落淚水晶
散發(fā)著異樣又奇特的心情
那已受傷的堅強該如何扶平
對面的刀刃依然冷漠如冰
身邊的人讓我始終無法安寧
錯誤的蔓延根本不能請求暫停
要怎樣才能挽回我愚昧的決定
黑夜里只剩下淚水直到天明
下了定義的委屈卻早已樹不清
讓我如何去投遞那顆愛你的心
下一場戰(zhàn)役我是否有把握贏
所要面對的竟是不堪的泥濘
回首那天我似乎還笑語盈盈
一眨眼表情就靜止恢復原形
具體的范文模板
鏈接:/s/1PyK1ErjgXQ_NUm17-Rx1fw
?pwd=aru5 提取碼: aru5 ? ?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scgf/105061.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wǎng)絡,轉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
上一篇: 散文|九月,秋風秋雨愁佳人
下一篇: 散文朗誦|史鐵生秋天的懷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