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楊淑君
SHU
閱讀記
在家與城市之間,「共享空間」作為一個重要的過渡領(lǐng)地,展示和重塑城市居住方式的一個關(guān)鍵場所。
READING
認識自己
世界上有很多不容易的事,認識自己是最不容易的事。
我說,你認識自己嗎 不少人都會說,誰不會認識自己呢 不認識自己的人,一定可笑。
是啊,誰不會認識自己呢 自已是高是低,是胖是瘦,是黑是白,姓什名誰,都是知道的。
其實,這只是人對自己外面淺顯的認識。如果沒有人發(fā)明鏡子,恐怕人連自己的外面也不認識,就別說認識自己的內(nèi)心了。
三十多年前,那時候我已經(jīng)病的不會走路了。父親和妹妹,帶著我去醫(yī)院檢查病回來的時候,我們到火車站坐火車,妹妹背著我。
當我們?nèi)ズ蜍囀?,我看見那邊,也有一個像我一樣,病得不會走要人背的人。我對妹妹說,你看那個人跟我一樣,不會走……
我和妹妹都仔細看時,才知道那邊的人,就是大鏡子里的我和妹妹,我們都笑了。我說:我傻得連自己都不認識了。
傻得連自己都不認識的人,也許不止我一個人。真的,如果沒有人發(fā)明鏡子,人是不認識自己外貌的。我想,大概人們只有在,清澈的水里見自己的樣子。
人,認識自己的外面不容易,認識自己里面就更難了。
我不認識上帝以前,對自己是一點都不認識。不認識自己的愚昧無知,自私自利,貪心貪欲,虛榮虛偽,嫉妒仇恨,苦毒邪惡,脾氣暴躁,骯臟污穢……
BOOK
偽裝
我把自己偽裝起來,只讓人看到我外面好的一面,不讓人看到我內(nèi)心丑惡的一面。
我虛榮虛偽,自高自大,驕傲自義,目空一切,邪惡敗壞,還認為自己都是對的,都是好的,錯的,不對的都是別人。
我努力做好外面,里面卻是罪惡黑暗,污穢至極,有罪惡的思想,骯臟的意念……人看人看外貌,神看人看內(nèi)心,人看不見我內(nèi)心的丑惡,神卻看得清清楚楚的。
因為“神的道是活潑的,是大有功效的。比一切兩刃的劍更快,甚至靈與魂、骨節(jié)與骨髓,都能刺入剖開,連心中的思念和注意都能辨明。并且被造的,沒有一樣在他面前不是顯然。原來萬物,在那與我們有關(guān)系的主眼前,都是赤露敞開的?!保ㄊソ?jīng)語)
人的外面是看得見的,人的內(nèi)心深處,卻是很難看見的。圣經(jīng)說:“你要保守你的心,勝過保守一切,因為一生的果效,都是由心發(fā)出來的。” 是啊,我們說什么話,做什么事,哪一樣不是通過我們的心思想的呢 不管做的好事,還是壞事,都是從心里發(fā)出來的。
人制造的各種各樣鏡子,只能使人看見自己部分外貌,別人也只能看見我們的外表,上帝書寫的《圣經(jīng)》這面鏡子,卻能照見人的心靈深處,使人真正的認識自己。我就是在這面鏡子里,認識了自己的本來面目,看見了我曾經(jīng)污穢的心靈,他的律法誡命照出了我的一切罪孽,便從中認識了自己是個徹頭徹尾的罪人。
安心方可靜心
舒適環(huán)境
SHUshi
不負自己
人只看見自己的外面,看不見自己的內(nèi)心深處,是不認識自己的。常常是,看見自己的長處,卻不認識自己的短處,認識自己的優(yōu)點,卻不認識自己的缺點。但我們看別人的短處缺點,卻看的很清楚,正如耶穌所說的那樣,看得見別人眼里的刺,卻看不見自己眼中的梁木。人在和平的環(huán)境中,人與人和平相處,相安無事。一但發(fā)生了利益沖突,表現(xiàn)出的惱怒,仇恨,邪惡,狡詐,兇殘……有幾人能認識自己這時的樣子呢
認識自己是不容易的。有人問著名詩人泰戈爾,世界上什么最難 他回答說:“認識自己最難?!闭J識自己最難,所以有很多人不認識自己。
不認識自己的人,虛榮虛偽;不認識自己的人,狂妄自大,驕傲自滿;不認識自己的人,看不見自己短處和缺點;不認識自己的人,掩耳盜鈴,自欺欺人……
認識自己的人,知道自己的本相,不好高騖遠,不目中無人;認識自己的人,謙卑順服,有擔當,不推卸責任,知錯就改;認識自己的人,不僅僅只認識自己的體貌特征,年方幾何,最重要的是認識自己的本質(zhì)和內(nèi)心;
認識自己的人,一定先認識那位至高至上至真至純的至圣者!
READ WITH AVIDITY
end
記錄生活擴展閱讀原創(chuàng)原創(chuàng)散文:荷散文精選:夜未央原創(chuàng)散文|給我一片天(原創(chuàng))原創(chuàng)原創(chuàng)詩歌:秋韻疊章原創(chuàng)散文詩歌:愛的絮語(原創(chuàng))聆聽|戴望舒散文詩歌:十四行,雨巷,獄中題壁
散文精選大全
「最受歡迎關(guān)注散文精選大全,邂逅詩歌散文」
詩詞 |朗誦| 短片 | 散文| 段子
品散文,閱人生
散文詩精選朱自清散文基督教詩歌詩歌朗誦愛國詩歌
巴金在自己的隨想錄中說過.“人不是點綴太平的.而是工作的,正因為有了荊棘,才需要我們在荊棘中開辟道路.”一個人來到世界上,平平坦坦過完一生是毫無意義的.要建立自己的天地,讓成為主宰自己的主人.這一切都不可以空想,要靠實際行動、勇氣、智慧、毅力才能實現(xiàn).可是這條路不好走.放眼望去它若隱若現(xiàn),只有一條荊棘叢生、彎彎曲曲、坑坑洼洼的小路.為了自己的目標,為了磨練自己的意志,我們必須果斷的選擇這條路. 從我們降生到世上那一刻起,注定要經(jīng)歷一翻徹骨寒.有人要逃避磨難,導致被小小的寒氣所封殺.我走在這條路上,永不后悔.我赤著雙腳.用雙手扒著荊棘,荊棘的鋒芒和我的肌膚一次次零距離接觸,傷痛讓我一次次動搖決心,但我固守陣地,決不動搖!強忍傷痛依然義無反顧的朝目的地前進.雖說傷痛時常讓我疼痛難忍.我卻從中總結(jié)了不少經(jīng)驗,傷痕彌合留下了不少疤痕,每一個傷疤都是一次挫折,都是一次經(jīng)驗的積累,都是一次成長的標志,所以我不悲傷,堅定的走下去.只有在這樣的道路上我才能充分挖掘自己的潛能. 荊棘并不可怕,可怕的是沒有信心、沒有勇氣走下去,半途而廢.沒有荊棘的道路,沒有挑戰(zhàn)性;沒有挑戰(zhàn)的人生,沒有意義;沒有意義的人生,生不如死!荊棘的道路上成就有勇氣、有自信、有智慧、有夢想的人!荊棘的道路上錘煉了人的意志,荊棘的道路上打磨了人的夢想.走在荊棘的道路上,用古人仁的經(jīng)驗告誡世人,成功的人必須有成功的路,成功路上必定坎坎坷坷、荊棘叢生,荊棘叢生必定能苦其心志. 只要我們有堅定的信心和勇氣,荊棘便不會阻礙我們通向成功.相反,荊棘是我們成功的墊腳石,磨難使我們越挫越勇.在荊棘叢中開辟道路! 我要在荊棘中開辟道路! 石縫間的生命 石縫間倔強的生命,常使我感動得潸然淚下. 是那不定的風把那無人采擷的種籽撒落到海角天涯.當它們不能再找到泥土,它們便把最后一線生的希望寄托在這一線石縫里.盡管它們也能從陽光中分享到溫暖,從雨水里得到濕潤,但那一切生命賴以生存的土壤卻要自己去尋找.它們面對著的現(xiàn)實該是多么嚴峻. 于是,大自然出現(xiàn)了驚人的奇跡,不毛的石縫間叢生出倔強的生命. 或者只是一簇一簇無名的野草,春綠秋黃,歲歲枯榮.它們沒有條件生長寬闊的葉子,因為它們尋找不到足以使草葉變得肥厚的營養(yǎng).它們有的只是三兩片長長的、細瘦的薄葉,那細微的葉脈告知你生存該是多么艱難.更有的,它們就在一簇一簇的瘦葉下又自己生長出根須,只為了少向母體吮吸一點乳汁,便自去尋找那不易被覺察到的石縫.這就是生命.如果這是一種本能,那么它正說明生命的本能是多么尊貴,生命有權(quán)自認為輝煌壯麗,生機竟是這樣的不可扼制. 或者就是一團一團小小的山花,大多又都是那苦苦的蒲公英.它們的莖葉里涌動著苦味的乳白色漿汁,它們的根須在春天被人們挖去作野菜.而石縫間的蒲公英,則遠不似田野上的同宗生長得那樣茁壯.它們因山風的兇狂而不能長成高高的軀干,它們因山石的貧瘠而不能擁有眾多的葉片.它們的莖顯得堅韌而蒼老,它們的葉因枯萎而失去光澤,只有它們的根竟似那柔韌而又強固的筋條,似那柔中有剛的藤蔓,深埋在石縫間狹隘的間隙里.它們已經(jīng)不能再去為人們作佐餐的鮮嫩的野菜,卻默默地為攀登山路的人充當了一個可靠的抓手.生命就是這樣被環(huán)境規(guī)定著,又被環(huán)境改變著.適者生存的規(guī)律盡管無情,但一切的適者都是戰(zhàn)勝環(huán)境的強者,生命現(xiàn)象告訴你,生命就是拼搏. 如果石縫間只有這些小花小草,也許還只能引起人們的哀憐,而最令人贊嘆的,是那石巖的縫隙間還生長著參天的松柏,雄偉蒼勁,巍峨挺拔.它們使高山有了靈氣,使一切的生命在它們面前顯得蒼白遜色.它們的軀干就是這樣頑強地從石縫間生長出來,扭曲著,旋轉(zhuǎn)著,每一寸樹衣上都結(jié)著傷疤.向上,向上,向上是多么的艱難.每生長一寸都要經(jīng)過幾度寒暑,幾度春秋.然而它們終于長成了高樹,伸展開了繁茂的枝干,團簇著永不凋落的針葉.它們聳立在懸崖斷壁上,聳立在高山峻嶺的峰巔,只有那盤結(jié)在石崖上的樹根在無聲地向你述說,它們的生長是一次多么艱苦的拼搏.那粗如巨蟒,細如草蛇的樹根,盤根錯節(jié),從一個石縫間扎進去,又從另一個石縫間鉆出來.于是,沿著無情的青石,它們延伸過去,像犀利的鷹爪抓住了它棲身的巖石.有時,一株松柏,它的根須竟要爬滿半壁山崖,似乎要把累累的山石用一根粗粗的纜繩緊緊地縛住,由此,它們才能迎擊狂風暴雨的侵襲,它們才終于在不屬于自己的生存空間為自己占有了一片天地. 如果一切的生命都不屑于去石縫間尋求立足的天地,那么,世界上就會有一大片一大片的地方成為永遠的死寂,飛鳥無處棲身,一切借花草樹木賴以生存的生命就要絕跡,那里便會淪為永遠的黑暗.如果一切的生命都只貪戀于黑黝黝的沃土,它們又如何完備自己駕馭環(huán)境的能力,又如何使自己在一代代的繁衍中變得愈加堅強呢?世界就是如此奇妙.試想,那石縫間的野草,一旦將它們的草籽撒落到肥沃的大地上,它們一定會比未經(jīng)過風雨考驗的嬌嫩種籽具有更為旺盛的生機,長得更顯繁茂;試想,那石縫間的蒲公英,一旦它們的種籽撐著團團的絮傘,隨風飄向濕潤的鄉(xiāng)野,它們一定會比其他的花卉生長得更茁壯,更能經(jīng)暑耐寒;至于那頑強的松柏,它本來就是生命的崇高體現(xiàn),是毅力和意志最完美的象征,它給一切的生命以鼓舞,以榜樣. 愿一切生命不致因飄落在石縫間而凄凄艾艾,愿一切生命都敢于去尋求最艱苦的環(huán)境.生命正是要在最困厄的境遇中發(fā)現(xiàn)自己、認識自己,從而才能錘煉自己、成長自己,直到最后完善自己、升華自己. 石縫間頑強的生命,它既是生物學的,又是哲學的,是生物學和哲學的統(tǒng)一.它還是美學的,作為一種美學現(xiàn)象,它展現(xiàn)給你的不僅是裝點荒山枯嶺的層層蔥綠,它更向你揭示出美的、壯麗的心靈世界. 石縫間頑強的生命,它是如此具有震懾人們心靈的情感力量,它使我們賴以生存的這個星球變得神奇輝煌 生活因挫折更精彩 夜深了,月光透進了窗扉,撒了一地.我獨自坐在書桌前,任憑眼淚“叭嗒,叭嗒”地打濕那份分數(shù)少得可憐的試卷. 這次期末考試,我又是遠遠沒有達到預想的結(jié)果.我委屈,為什么我付出了那么多,但每次連一點收獲都沒有,我怨老天不公.不覺又想起了那挑燈夜讀的情景,又想起父母為我送來面包和牛奶的情景.為什么,為什么,難道我真不是學習的那塊料嗎? 算了,不去想它了,開燈看一看課外書吧,我拉亮了臺燈.發(fā)現(xiàn)桌上的餅干渣在動,我推了推眼鏡,想看個清楚,只見幾只螞蟻在搬這餅干渣,餅干渣一動一停,好像它們搬起來很費勁,真有意思!我拿來放大鏡,想仔細看一看這些小東西.我還要給它們設(shè)點“障礙“.我將鉛筆放在它們面前,只見它們要改變方向,結(jié)果被我用筆團團圍住,看它們這回怎么辦!我用放大鏡仔細觀察,一個帶頭的螞蟻首先爬上了筆,這就像一個指揮官,陸續(xù)又有幾只螞蟻爬上來,它們想用力將餅干渣托過去,可是試了幾次都沒有成功,那只帶頭的螞蟻將餅干渣抬起來,后面的螞蟻用力推,就這樣花了大約三十分鐘,餅干渣終于被螞蟻從鉛筆上運了過去. 我突然領(lǐng)悟到,連這么小的螞蟻面對挫折都毫不喪氣,我們?nèi)祟惛鼞?yīng)該敢于面對挫折,我又想起:愛迪生的實驗室被炸,面對這樣的挫折,愛迪生沒有喪失斗志,而在短短的三周內(nèi),便成功地發(fā)明了留聲機;貝多芬雙耳失聰,對一個音樂家這無疑是最大的挫折,而貝多芬面對挫折卻絲毫沒有退縮之意,他說:“我要扼住命運的咽喉.”就這樣貝多芬創(chuàng)作了舉世聞名的《命運》交響曲. 人生路上有風有雨,到處是荊棘叢生,只有我們?nèi)^斗,去拼搏,就一定會有鮮花和掌聲在等待著我們.名人說過,挫折對無能的人是一個無底深淵,而對那些敢于面對挫折的人來說,它是一塊成功的踮腳石. 我又再一次打開課本,這時清晨的第一縷陽光射進屋內(nèi),在哪摔倒,就在那爬起來.我笑了,挫折,我向你挑戰(zhàn),生活因挫折更精彩. 后記:我后來的成績?nèi)缰ヂ殚_花節(jié)節(jié)高,我感謝那個不眠夜,在那個夜晚我品味了挫折,讀懂了它的內(nèi)函,我感謝挫折! 挫折、痛苦、人生 嘗聞一說曰:鷹鷲之屬,本為同族,其名曰隼.歲逢大旱,草木盡枯,獐兔皆死,群隼枵腹.或搏蒼穹,徒鴻蒙,求索于重巒之顛;或斂翅羽,撲塵埃,偏安于腐尸殍肉.則前者傲而化鷹,后者鄙而稱鷲也.余聞此而有言曰:大旱之歲,乃隼族直面挫折與痛苦之際也,志不同則前途殊也.歸屬若何,唯志所謀. 然天地萬物,苦痛挫折非僅此一案,廣袤乾坤,何處不有.君曾見清泉流于大石者乎?此泉之挫折也.擇退者,蔽于石陰,遁于林洼,而久之腐,不名于世也;而進者不畏險阻,旋而復擊百萬遭,竟成深谷疾流而遏舟舸.君亦見清風之阻于絕壁者乎?此風之挫折也.擇趨避者,散于群巒之外,須臾而無形,傾刻而泯滅;擇挺進者,繼往削磨千億載,乃得赤漠飛沙之掩白日.物之形貌,擇于何,擇于挫折也. 而青史之上,舉大業(yè)者亦莫不有擇于苦痛挫折也.百里奚之舉,孫叔敖之仕,皆自其不輟于逆境之苦也.而史遷之心,篤大志而不易,遭酷刑而不餒,于大辱重挫之下毅然擇生,終有絕唱之史,無韻之騷,令后世文客撫卷喟嘆;亦有武侯之志,承先帝之德,盡報國之忠,劍指中原,不勝不休,雖失大計于街亭,義不擇退,再回出師,終塑英豪之名而得千古慨嘆. 人生之不如意者居多,直面挫折,化解而微言苦痛,惟懷大志而不言敗者,可轉(zhuǎn)而為人杰;逢小挫抑或夸言痛苦而逡巡而返者,茫茫千載間未可計數(shù),而留其名者未之有也.乃知驊騮浩,必有跌撲塵泥者,偃志者死,其奮起者得利足;猿猱攀于絕壁,必有失手折臂者,其灰心者亡,其拼搏者得神技;人必有躓踣于疾風驟雨者,其茍安者尋一穴而居,閉塞而昧昧一生,傲立者跳跋淖而行,待霽虹如畫,而后登坦途,沐清風.不為斗米折腰,陶潛擇歸隱,棄榮華,于是《歸去來兮》傳誦千古;臨危厄而不屈,文天祥擇死國,棄官爵,乃有灼目丹心永耀汗青!
你是幾年級?小中高要求不同的,正確認清自己,準確為自己定位就是不卑不傲,有舍有得,該拿拿,該放放,做力所能及之事,引經(jīng)據(jù)典正反論述
散文寫作技巧
首先,必須明確一個散文寫作觀念,即散文的唯一內(nèi)容和對象是作者的感情體驗。有了散文的內(nèi)在結(jié)構(gòu)——感情體驗,只要再明確外在結(jié)構(gòu)的核心就可以寫好散文。外在結(jié)構(gòu)的核心是細節(jié)。散文和小說一樣,建立在細節(jié)的描寫和敘述的基礎(chǔ)上,但細節(jié)的排列組合方式不同。可以說,小說組合細節(jié)是“以盤盛珠”,而散文則是“以線穿珠”。小說的“盤”是一個社會的橫切面,具備沖突,各種階層、力量的人物或隱或顯,而細節(jié)只能在這樣的“盤”中有機地展開。散文的“線”,就是感情體驗,或多或少,隨手拈來,任情揮灑——以感情體驗的表現(xiàn)為準。由此,我們說散文(應(yīng)稱藝術(shù)散文),是最自由的文體,散漫如水,手法靈活。 只要弄清這些,寫真實自我及由此生發(fā)的個性口語、感情體驗和細節(jié)描寫,就掌握了散文寫作的要領(lǐng),什么章法(如文眼)、意境等等一般化認識都不必過于拘謹?shù)貙W習,其他文體理論知識和寫作基礎(chǔ)理論都會講到。 散文主要分為記敘散文和抒情散文(仍按傳統(tǒng)的不明確的說法)兩種。下面將兩種散文的模式列出,供初學者和高等教育應(yīng)試者選擇使用。
記敘散文模式
開頭
①感情化語言概括敘述“我”和該人,重點在后,介紹該人,如肖像描寫。②兩者關(guān)系及該人精神特質(zhì)的議論。
中間
一種情況:一件事。從開頭、發(fā)展到結(jié)尾,細致敘述和描寫。另一種情況:幾件事。每件事即每層次前,可以用對該人精神特質(zhì)的一個因素領(lǐng)起,以對該人的感情體驗及整體議論來貫穿幾件事。
結(jié)尾
①重申特質(zhì),照應(yīng)開頭。②深化感情關(guān)系,發(fā)出感慨。
抒情散文模式
開頭
①敘述自己與景物的關(guān)系。②議論景物和自己。
中間
①描寫景物,分出層次,細致動人。②發(fā)揮聯(lián)想。
結(jié)尾
感慨
散文是一種作者寫自己經(jīng)歷見聞中的真情實感的靈活精干的文學體裁。 作者在散文中的形象比較明顯,常用第一人稱敘述,個性鮮明, 正象巴金所說“我的任何散文里都有我自己”,總之可以說是表現(xiàn)自我,“我是怎樣一個人, 就怎樣寫”,“心口相應(yīng),信口直說”, “反正我只是這樣一個我”。寫真實的“我”是散文的核心特征和生命所在。 散文語言十分重要。首要的一條是以口語為基礎(chǔ),其次是要清新自然,優(yōu)美洗練。此外,還可以講究一些語言技法,如句式長短相間,隨物賦形,如多用修辭特別是比喻,如講音調(diào)、節(jié)奏、旋律的音樂美等。 散文的唯一內(nèi)容和對象是作者的感情體驗。感情不是片面的因素,也不僅僅是線索,而是散文的對象。散文寫人寫事都只是表面現(xiàn)象,從根本上說寫的是感情體驗。感情體驗就是“不散的神”,而人與事則是“散”的可有可無、可多可少的“形”。 朱自清的《背影》不是要記錄回家和父子離別的瑣事, 而是要吐露一種對父親及失敗了的父輩的憐惜和敬愛。有了散文的內(nèi)在結(jié)構(gòu)——感情體驗, 再明確外在結(jié)構(gòu)的核心就可以寫好散文。外在結(jié)構(gòu)的核心是細節(jié)。 四、散文寫作--構(gòu)思、聯(lián)想、語言 散文,往往通過生活中偶發(fā)的、片斷的事象,去反映其復雜的背景和深廣的內(nèi)涵,做到“一粒沙里見世界,半瓣花上說人情”。要達到這種境界,構(gòu)思是關(guān)鍵。 構(gòu)思,是作者對一篇作品的整個認識過程,從他對外界事物的最初感受到成篇的全過程。就是進入下筆階段,也仍然在思考,再探索,再繼續(xù)認識所要描寫的對象,深入發(fā)掘其底蘊和內(nèi)涵。這是一種復雜的、艱辛的、嚴肅的精神活動,是對作家人格、修養(yǎng)、功力的考驗。由于事物間的聯(lián)系是深邃而微妙的,作家要善于由表及里,從紛繁錯綜的聯(lián)系里,發(fā)現(xiàn)其獨特而奧妙的聯(lián)系點,才能夠從“引心”到“會心”,由“迎意”到“立意”。 構(gòu)思的奧妙,不同的作家有不同發(fā)現(xiàn)。于是就出現(xiàn)了種種不同的構(gòu)思方法。秦牧的構(gòu)思方法,有人叫做“滾雪球”。他寫散文,起初的感受只是一點點,如一片小雪花,隨著題材的增加,體會的深入,聯(lián)想的開展,那感覺一步步膨脹起來,就象滾雪球一樣。這里可貴的是最初的感覺,照秦牧的話說,它是事物的“尖端”部分,最富有“特征”的部分,一旦被作家抓住,就象一粒飽滿的種子,落到肥沃的土壤里,作家用思想、感情的陽光雨露恩澤它,使它萌發(fā)成豐富的果實。這是一個核心,越滾越大,形成統(tǒng)一的構(gòu)思。他的名篇《土地》、《社稷壇抒情》就是很好的例子。 徐遲的構(gòu)思方法,叫“抓一剎那”。這“一剎那”他認為是事物的“精華”部分,最有“光彩”部分。抓住這“一剎那”,就抓住了頭緒,抓住了中心,零散雜亂的材料才得以集中,才有了歸宿。如他的《在湍流的渦漩中》的創(chuàng)作,正反兩方面的教訓都可以說明這個問題。 總之,一篇散文的謀篇、構(gòu)思,不同的作家有不同的方法,因人而異,不可強求一律,更不能照貓畫虎,每人應(yīng)有每人的獨特方法,但講究構(gòu)思,則對每一個作家而言,都是極重要的。 一篇優(yōu)秀的散文,幾乎難以離開聯(lián)想。所謂聯(lián)想,是指對事物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的想象活動。由一事物過渡到另一事物的心理過程。當人們由當前事物回憶起有關(guān)的另一事物,或者由想起的一件事物又波及到另一件事物時,都離不開聯(lián)想。在這種聯(lián)想活動中,事物的特征和本質(zhì),更容易鮮明和突出,作者的思想認識也能不斷提高和深化。一個作者的知識積累,儲藏愈厚實,則對生活的感受愈敏銳,易于觸類旁通,浮想聯(lián)翩,文思泉涌。聯(lián)想,在心理活動中占有重要地位。回憶常以聯(lián)想的形式出現(xiàn),聯(lián)想還有助于舉一反三的推理過程。特別是在散文創(chuàng)作及其它樣式的文藝創(chuàng)作中,聯(lián)想有著增強作品藝術(shù)魅力的功效?!?散文家的靈感,看似偶然,實則必然,遷思妙得,得自長期積累。積累愈厚,愈發(fā)敏感。散文不是貴在觸發(fā)嗎?由此及彼是觸發(fā),對于目前所經(jīng)歷的事物,發(fā)現(xiàn)旁的意思,既是觸發(fā),也是聯(lián)想。深厚的積累,有助于觸發(fā)的深化。要將“詩魂”變?yōu)樵姡獜挠|發(fā)達到構(gòu)思,還必須發(fā)揮聯(lián)想和想象。要將許多舊經(jīng)驗溶化、抽象、加以重新組織,假若沒有一定生活積累做憑依,想象、聯(lián)想的翅膀則是飛不起來的??陀^事物總是相互聯(lián)系的,具有各種不同聯(lián)系的事物反映在作者的頭腦中,便形成了各種不同的聯(lián)想──有空間或時間上相接近的事物形成接近聯(lián)想(如由水庫想起水力發(fā)電機);有相似特點的事物形成的類似聯(lián)想(如由魯迅想起高爾基);有對立關(guān)系的事物形成對比聯(lián)想(如由光明想起黑暗); 有因果關(guān)系的事物形成因果聯(lián)想(如由火想到熱)?!?散文的聯(lián)想,總是同精細的觀察、細微的描述相結(jié)合。散文的畫面,首先力求真實、具體,使人讀之如身臨其境,同時也要做到含蓄、深邃,使人讀之能臨境生情。作者給讀者想象空間、回味余地愈大,則詩意的芬芳愈濃,這就離不開豐富而活躍的聯(lián)想?!÷?lián)想,實質(zhì)上是觀察的深化,是此時此地的觀察,與彼時彼地觀察的融會貫通。沒有這種融會貫通,便沒有感受的加深、思想的升華、詩意的結(jié)晶。如果說,精細的觀察,為作者采集了豐富的礦石,那活躍的聯(lián)想,則是對這些礦石的冶煉和加工。 聯(lián)想不是憑著個人的閃念所得,漫無邊際地胡思亂想。一個作家要想讓聯(lián)想的翅膀飛起來,沒有廣博的學識,不掌握事物之間內(nèi)在的聯(lián)系和底蘊,沒有個人的創(chuàng)造性和激情,沒有個人愛好的廣大空間,思想和幻想、形式和內(nèi)容的廣大空間,是高飛不起來的。只能象蓬間雀那樣在草稍上徘徊,而不能象大鵬那樣展翅萬里,海闊天空自由飛翔。 散文筆調(diào)的魅力,固然來自作家的真知、真見、真性、真情。但要將其化作文學和諧的色彩、自然的節(jié)奏、雋永的韻味,還必須依靠駕馭文字的嫻熟,筆墨的高度凈化?!?文采,不在于文字的花哨和刻意雕飾,而在于表情達意,樸實真摯。如堆砌詞藻,就象愛美而又不善于打扮的女人一樣,以為涂脂抹粉,越濃越好,花花綠綠,越艷越好,其實俗不可耐,令人見了皺眉?!?散文作者,要有特別敏銳的眼光和洞察力,能看到和發(fā)現(xiàn)別人所沒有看到的事物,還需有異常嚴密而深厚的文字功夫。創(chuàng)作時,不能心浮氣躁,要靜下心來,挖空心思找到準確的詞句,并把它們排列得能用很少的話表達較多的意思。這就是古人所說的“言簡意繁”。要使語言能表現(xiàn)出一幅生動的畫面,簡潔地描繪出人物的音容笑貌和主要特征,讓讀者一下子就牢牢記住被描寫人物的動作、步態(tài)和語氣?!?散文的語言美,作家們有不少獨到精辟的見解。秦牧說:“文采,同樣產(chǎn)生藝術(shù)魅力和文筆情趣。豐富的詞匯,生動的口語,鏗鏘的音節(jié),適當?shù)呐季?,色彩鮮明的描繪,精采的疊句……這些東西的配合,都會增加文筆的情趣。”佘樹森說:“散文的語言,似乎比小說多幾分濃密和雕飾,而又比詩歌多幾分清淡和自然。它簡潔而又瀟灑,樸素而又優(yōu)美,自然中透著情韻??梢哉f,它的美,恰恰就在這濃與淡、雕飾與自然之間。” 散文篇幅小,容量大,行文最忌拉拉雜雜,拖泥帶水,容不得老王婆裹腳布,又長又臭。簡潔,并不是簡境,而是簡筆;筆既簡,而境不簡,是一種高度準確的概括力。杜牧《阿房宮賦》開頭寫道:“六王畢,四海一。蜀山兀,阿房出。”僅僅十二字,就寫出了六國王朝的覆滅。秦始皇統(tǒng)一了天下,把蜀山的樹木砍光了,山頂上光禿禿的,就在這里,修建起阿房宮。短短十二個字,寫出了這么豐富的歷史內(nèi)容,時空跨度又很大,真可謂“言簡意繁”了。 瀟灑,對人來說,是一種氣質(zhì),一種風度。對散文來說,是語句變化多姿。短句,促而嚴;長句,舒而緩;偶句,勻稱凝重;奇句,流美灑脫。這些句式的錯落而諧調(diào)的配置,自然便構(gòu)成散文語言特有的簡潔而瀟灑的美。 散文語言的樸素美,并不排斥華麗美,兩者是相對成立的。在散文作品里,我們往往看到樸素和華麗兩副筆墨并用。該濃墨重彩的地方,盡意渲染,如天邊錦緞般的晚霞;該樸素的地方,輕描淡寫,似清澈小溪涓涓流淌。樸素有如美女的“淡掃蛾眉”,華麗亦非麗詞艷句的堆砌,而是精巧的藝術(shù)加工,不著斧鑿的痕跡。但不論是樸素還是華麗,若不附屬于真摯感情和崇高思想的美,就易于像無限的浮萍,變得蒼白無力,流于玩弄技巧的文字游戲?!?像生活的海洋一樣,語言的海洋也是遼闊無邊的。行文瀟灑,不拘一格,鮮活的文氣,新穎的語言,巧妙的比喻,迷人的情韻,精采的疊句,智慧的警語,優(yōu)美的排比,雋永的格言,風趣的諺語,機智的幽默,含蓄的寓意,多種多樣藝術(shù)技巧的自如運用,將使散文創(chuàng)作越發(fā)清新雋永,光彩照人。
世界上最可怕的不是敵手,而是你自己,你脆弱的心是你最可怕的敵人.而在你的生活中,有一個人需要你的支持、鼓勵和理解,有一個人是你最可信賴的人,這個人是誰呢,又是你自己.你有沒有想過,在生活中,人們最先注意的是自己,還是別人?"當然是自己."你毫無疑義地說.你說得很對,拿到一張集體照,每個人的目光首當其沖不就是落在自己身上嗎.可是人們經(jīng)常會發(fā)生不認識自己的現(xiàn)象:"我怎么會做出這種事,說出這種話,簡直不可思議."有些人在碰到意外打擊不能自拔時,會一下失去自我."我心已碎,我已心灰意冷,我依然怕黑,無人給我安慰,我到底是誰啊?是惡魔?是天使?"著名畫家保羅?高更曾畫過一幅震動世界的經(jīng)典作品:"我是誰?我從哪里來?我到哪里去?"表達了一些現(xiàn)代人對自我的迷惑和茫然.因此在科學技術(shù)迅速發(fā)展的今天,很多人對自己的認識和了解仍然像幼兒園里的孩子,不會去開發(fā)自己身上的個性特長.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scgf/105067.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quán),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quán)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wǎng)絡(luò),轉(zhuǎn)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quán)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
上一篇: 散文精選|秋的味道
下一篇: 夜讀散文逢秋,思憶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