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文學歷史悠久從《詩經(jīng)》《離騷》發(fā)展到漢賦
《蒹葭》【先秦】佚名蒹葭蒼蒼
《九辯》節(jié)選
【先秦】宋玉
悲哉
,秋之為氣也!蕭瑟兮草木搖落而變衰。
憭栗兮若在遠行
,登山臨水兮送將歸。泬漻兮天高而氣清
,寂寥兮收潦而水清。憯悽增欷兮
,薄寒之中人,愴怳懭悢兮
,去故而就新。坎廩兮貧士失職而志不平
廓落兮羈旅而無友生
惆悵兮而私自憐
展子虔《授經(jīng)圖》局部
02
散文
《尚書》·《春秋》
國家史書類散文
別看中國先有韻文后有散文
但其實,以《詩經(jīng)》為首的韻文
和以《尚書》為首的散文,
一直并駕齊驅(qū)
“左史記言,右史記事”
即《尚書》記言
《春秋》記事
,記錄事情發(fā)生經(jīng)過。《尚書》是我國最早的一部歷史文獻匯編
,是由偉大教育家孔子編輯,時間跨度大
,從堯舜到春秋的秦穆公,
說是散文
,其實就是國家的公文資料,文字晦澀難懂
,喜歡讀的人少,一講明君治民之道
,二講名臣事君之道:克明俊德
,以親九族。九族既睦
,平章百姓。百姓昭明
——選自《尚書·堯典》
不備不虞
——《春秋左傳·隱公五年》
馬遠《寒江獨釣》
“諸子百家”
個人思想類散文
先秦時期
于是出現(xiàn)了諸子百家
順勢有了記錄各家言論的“子”式散文
如果說《春秋》講天子之國事,
那“子”則是屬于平民和私人的
春秋戰(zhàn)國時期,百家爭鳴
各種流派和思想相互碰撞,
衍生出傳承千年的經(jīng)典
儒家:孔子的《論語》
法家:韓非的《韓非子》
墨家:墨子的《墨子》
另外還有名家
這些著作
同時又是思想性的哲學著作
所以中國人有文史哲不分家的說法,
就華夏五千年的歷史來看
這是完全無法割裂開的。
君子欲訥于言而敏于行
——孔子《論語》
井蛙不可以語于海者,拘于虛也
夏蟲不可以語于冰者
曲士不可以語于道者
——《莊子·秋水》
馬遠《松月圖》
· 秦漢魏晉南北朝 ·
公元前221年—公元581
今天將秦漢和魏晉南北朝合在一起講
看看前后九百多年的歷史里,
中國文學有了何種發(fā)展
范寬《臨流獨坐圖》
01
詩歌
漢樂府·文人詩
第一個統(tǒng)一中國的朝代秦朝,
設立了采集
漢初一度停用
重新成立了主管音樂的衙門樂府
一直傳到魏晉時期
從這里誕生了繼《詩經(jīng)》《楚辭》而起的
一種新詩體“樂府詩”
北宋郭茂倩將其編為《樂府詩集》
這是繼《詩經(jīng)·風》之后
一部總括中國古代樂府歌辭總集。
上學時必背篇目里的
《孔雀東南飛》
一個來自漢代
被稱為"樂府雙璧"
郭熙《窠石平遠圖》
漢樂府之外還有文人詩
三曹(曹操、曹丕
譬如南朝蕭統(tǒng)編的《古詩十九首》
魏晉陶淵明開創(chuàng)田園詩派;
南北朝謝靈運
文人詩才斐然
《短歌行》節(jié)選
【兩漢】曹操
對酒當歌
譬如朝露,去日苦多
慨當以慷,憂思難忘
何以解憂 唯有杜康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
但為君故,沉吟至今
呦呦鹿鳴
我有嘉賓
,鼓瑟吹笙。明明如月
,何時可掇憂從中來,不可斷絕
。《歸園田居·其三》
【魏晉】陶淵明
種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
。晨興理荒穢
,帶月荷鋤歸。道狹草木長
,夕露沾我衣衣沾不足惜
王羲之《行草書雨后帖頁》局部(宋摹本)
02
散文
漢賦·駢文
漢賦可以算漢朝的一大標簽
但“賦”先秦時已有,
寫賦的大家有荀況和宋玉
賦是韻文和散文的結(jié)合體,
敘事時用散文
此種文體
漢賦寫得好的,當屬司馬相如和賈誼
故有“如孔門要用賦
那么相如入室
但儒家不用
,漢皇室則喜歡另有揚雄、班固等人也善做賦
。到了漢末,
有了講究對仗和聲律的駢文
,并盛行于南北朝
,因其喜歡堆砌辭藻
,影響內(nèi)容表達,唐代漸漸被冷落
,至宋時,出了一批散文大家
,駢文也漸漸衰落下去
。《子虛賦》節(jié)選
【兩漢】司馬相如
楚使子虛使于齊
,王悉發(fā)車騎
,與使者出田。田罷
,子虛過奼烏有先生,亡是公在焉。坐定,烏有先生問曰:“今日田樂乎 ”
子虛曰:“樂
?div id="4qifd00" class="flower right">曰:“少
?div id="4qifd00" class="flower right">對曰:“仆樂齊王之欲夸仆以車騎之眾,
而仆對以云夢之事也
?div id="jfovm50" class="index-wrap">!?/p>曰:“可得聞乎 ”
王詵《繡櫳曉鏡圖》
史書·學術專著
有人說:“唐詩晉字漢文章”,
“千古文章兩司馬”
說的都是漢朝的史書
。西漢司馬遷修《史記》,全書五十二萬余字
,將文學與歷史融合在一起;
東漢班固寫了《漢書》
;南朝范曄《后漢書》
;晉朝陳壽《三國志》
。南北朝時期
,有了學術專著,北朝的酈道元寫了介紹河流的《水經(jīng)注》
;魏晉時期,文學批評進入一個小高峰
,南朝劉勰寫文藝理論的《文心雕龍》
曹丕《典論·論文》,西晉陸機的《文賦》
梁鐘嶸《詩品》等論著
;齊
、梁時期,編纂詩文總集風氣很盛,出生皇族的蕭統(tǒng)主持編纂了
,最早的漢詩文總集《文選》
,史稱《昭明文選》。李公麟《五馬圖》
秦漢魏晉南北時期
,國家分分合合,文學和歷史也隨之變化
,詩歌從四言到五言,發(fā)展到七言
為唐詩的繁榮打下基礎
散文也發(fā)展出史書
小說初興
而魏晉名士的風流
至今令人念念不忘
· 唐代 ·
公元618年-公元907年
錢穆先生認為:
唐代可以說史中國文學史的中心,
可謂已達登峰造極之境
閻立本《鎖諫圖》
01
詩歌
大唐,如陳年老酒
入口濃烈,回味甘甜
大唐璀璨的星空里
唐詩是那顆最耀眼的星
一本《全唐詩》九百卷
,四萬二千八百六十三首詩,
二千五百二十九個詩人,
這長長的數(shù)字
,訴說著唐詩的榮耀。初唐的文章四友崔融
、李嶠、蘇味道、杜審言,為唐代近體詩做出了極大的貢獻,
杜甫的祖父杜審言五律寫的尤為出色
到初唐四杰(王勃、楊炯
一掃齊梁浮艷之風
將五言小詩化作七言長篇古體詩
他們給唐詩注入了新鮮的血液
擴展了以往狹窄的詩歌題材
有著游俠氣質(zhì)的陳子昂
一掃六代纖弱之態(tài)
他寫送別,不落窠臼
感情激揚
讀之如聞戰(zhàn)鼓
《登幽州臺歌》
【唐】陳子昂
前不見古人
念天地之悠悠,獨愴然而涕下
閻立本《步輦圖》
到了盛唐,即開元年間
各派詩人齊齊登場
“吳中四士”之一的賀知章
偶遇李白夸其是“謫仙人”
于是豪放浪漫的“詩仙”有了
現(xiàn)實主義的“詩圣”杜甫
一生除了憂國憂民,
就是給李白寫詩“表白”
終生未進政治圈子的孟浩然,
卻得李杜二人推崇
他與“詩佛”王維都是山水田園詩人,
二人并稱“王孟”;
大唐疆域遼闊
文人入軍
邊塞詩人氣象昂揚
有并稱“高岑”的高適、岑參
另有王昌齡、王之渙等
這個時期,詩壇欣欣向榮
《望廬山瀑布》
【唐】 李白
日照香爐生紫煙
飛流直下三千尺
《登高》
【唐】杜甫
風急天高猿嘯哀
無邊落木蕭蕭下
,不盡長江滾滾來。萬里悲秋常作客
艱難苦恨繁霜鬢
王維《伏生授經(jīng)圖》
杜甫去世兩年后
初入長安
初進官場,即遇至交好友元稹
元白二人以詩唱和
擅古文的韓愈和孟郊創(chuàng)了“韓孟詩派”
而“詩鬼”李賀以及賈島均得韓愈提攜,
他們一起扛起中唐詩壇的大旗
晚唐一開始是沉寂的,
直到“小李杜”杜牧與李商隱的出現(xiàn)
開始有了新面貌
與李商隱一樣辭藻綺靡的溫庭筠
也給予了大唐最后的絕艷
《問劉十九》
【唐】白居易
綠蟻新醅酒
晚來天欲雪,能飲一杯無
《無題》
【唐】李商隱
昨夜星辰昨夜風,畫樓西畔桂堂東
。身無彩鳳雙飛翼,心有靈犀一點通
。隔座送鉤春酒暖
,分曹射覆蠟燈紅。嗟余聽鼓應官去
,走馬蘭臺類轉(zhuǎn)蓬。盧楞伽《六尊者像》
02
散文
唐詩走到最高峰后
,韓愈和柳宗元發(fā)起了古文運動,
后來一個成了大唐最有成就的散文家
,一個寫的雜文和山水游記成績斐然;
大唐誰最“毒舌”
,非羅隱莫屬,他與皮日休
、陸龜蒙一起寫了諷刺雜文;少年英才王勃和“風流”的杜牧
,將駢文發(fā)展到另一個小高峰
唐代傳奇已成熟
《滕王閣序》節(jié)選
【唐】王勃
披繡闥
山原曠其盈視
閭閻撲地
舸艦迷津,青雀黃龍之舳
云銷雨霽,彩徹區(qū)明
。落霞與孤鶩齊飛
,秋水共長天一色。漁舟唱晚
,響窮彭蠡之濱;雁陣驚寒
,聲斷衡陽之浦。佚名《宮樂圖》
· 宋代 ·
公元960年—公元1279年
01
詞
大唐后的五代十國
,甚是混亂,后來趙匡胤
,陳橋兵變黃袍加身,滅南唐
,俘李煜,開大宋江山。大唐的詩人們將唐詩寫到極致,
宋人很聰明的轉(zhuǎn)向填詞去了。
詩是文學的大宗
,詞是文學的小宗,文體不同
,題材亦不同。因詞風不一樣
,有了婉約派和豪放派之分
。李唐《村醫(yī)圖》
李后主開了宋詞之風,
白衣卿相柳永直接跑到市井中寫詞
,陰差陽錯的將婉約派做大做強,
先后入了晏殊
、晏幾道、歐陽修秦觀
歷史上最出名的女詞人李清照
,更是婉約派里的佼佼者。
《蝶戀花》
【宋】柳永
佇倚危樓風細細
,望極春愁,黯黯生天際。草色煙光殘照里
,無言誰會憑闌意。擬把疏狂圖一醉
,對酒當歌,強樂還無味。衣帶漸寬終不悔,為伊消得人憔悴
。《如夢令》
【宋】李清照
常記溪亭日暮
,沉醉不知歸路,興盡晚回舟
,誤入藕花深處。爭渡
,爭渡,驚起一灘鷗鷺。蘇漢臣《妝靚仕女圖》
比柳永晚生半個世紀的蘇軾
,延續(xù)范仲淹開闊,恢弘的詞風
義無反顧地扛起豪放派的大旗,
靖康之恥又催發(fā)一大批繼承者
如陳與義
張元干、張孝祥
其中的領袖人物當屬辛棄疾
其實優(yōu)秀的大宋詞人,
既寫得了詩
婉約
《念奴嬌·赤壁懷古》
【宋代】蘇軾
大江東去
故壘西邊
亂石穿空
,驚濤拍岸,卷起千堆雪。江山如畫
,一時多少豪杰。遙想公瑾當年,小喬初嫁了
羽扇綸巾
故國神游
人生如夢,一尊還酹江月
《永遇樂·京口北固亭懷古》
【宋】辛棄疾
千古江山
舞榭歌臺
斜陽草樹,尋常巷陌
想當年
元嘉草草
四十三年
可堪回首,佛貍祠下
憑誰問
劉松年《羅漢圖》
02
散文
我們都知“唐宋八大家”
其中韓愈和柳宗元為唐人
其他六位皆出自宋朝
宋初
悉心研究
改革家王安石緊跟而上
同時期的蘇家三父子蘇洵
以及曾鞏
都得歐陽修的贊賞和照拂
大宋朝的統(tǒng)治者重文,
這時期可為文人的“天堂”
在重重外患之下,文學發(fā)展迅速
沈括寫科學類書籍《夢溪筆談》
史學家輩出
話本開始流行
,如《三國志平話》《錯斬崔寧》等,繪畫
、雕塑、書法等也不弱。《醉翁亭記》節(jié)選
【宋】歐陽修
環(huán)滁皆山也
。其西南諸峰,林壑尤美
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瑯琊也
山行六七里,
漸聞水聲潺潺而瀉出于兩峰之間者
釀泉也。
峰回路轉(zhuǎn)
醉翁亭也。
作亭者誰 山之僧智仙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