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賈平凹
人生要看透,委實不容易??赐高€能說透,更是不簡單。
賈先生進入知天命之年,為文《五十大話》,細細讀來,含哲理,有世故,識歧路,看曲折,端的是精彩得很!
我今年五十歲,到了五十,人便是大人,壽便是大壽,可以當眾說些大話了。
差不多半個多月的光景吧,我開始睡得不踏實,一到半夜四點鐘就醒來,骨碌碌睜著眼睛睡不著。
我知道我是在老了。明顯地腿沉,看東西離不開眼鏡,每一個槽牙都補過窟窿,頭發(fā)也禿掉一半。老了的身子如同陳年舊屋,椽頭腐朽,四處漏雨。
人在身體好的時候,身體和靈魂是統(tǒng)一的,也可以說靈魂是安詳?shù)?,從不理會身體的各個部位,等到靈魂與身體分裂,出現(xiàn)煩躁,身體某個或幾個部位肯定出了毛病。
我常常在爬樓時覺得,身子還在第八個臺階,靈魂已站在第十個臺階,甚至已經(jīng)坐在了屋里的椅子上。我真是害怕身體太糟糕了,靈魂一離開就不再回來,往后再不敢熬夜了,即便是最好的朋友邀打麻將,說好放牌讓我贏,也不去了。
吃飯要講究,胃雖然是有感情的,也不能只記著小時候在鄉(xiāng)下吃的湯面和土菜,要喝牛奶,讓老婆煲烏雞人參湯,再是吃海鮮和水果。
聽隔壁老田的話,早晨去跑步,倒著跑。還有,蹲廁所時不吸煙,閉上嘴不吭聲。勤搓襠部,往熱里搓。沒事就拿舌頭抵著牙根汪口水,汪有口水了,就咽下去。
級別工資還能不能高已不在意了,小心著不能讓血壓血脂升高。業(yè)績突出不突出已無所謂了,注意椎間盤的突出。
子女能考上大學便是父母的孝順孩子,現(xiàn)在自己把自己弄健康了,子女才會親近。
人的一生到底能做些什么事情呢
當五十歲的時候,你會明白人的一生其實干不了幾樣事情,而且所干的事情都是在尋找自己的位置。
性格為生命密碼排列了定數(shù),所以性格的發(fā)展就是整個命運的軌跡。不曉得這一點,必然淪為弱者。所以我很幸福地過我的日子。
不再提著煙酒去當官的門上磨蹭,或者抱上自己的字畫求當官的斧正。當然,也不再動不動坐在家里罵官,官讓干什么事偏不干。
諂固可恥,傲亦非分,最好的還是蕭然自遠。
別人說我好話,我感謝人家,必要自問我是不是有他說的那樣好 遇人輕我,肯定是我無可重處,若有誹謗和詆毀,全然是自己未成正果。
在屋前種一片竹子不一定就清高,突然門前客人少了,也不是遠俗了。還是平平常常著好,春到了看花開,秋來了掃落葉。
我病多,總是莫名其妙的這不舒服那不舒服。但病使我躲過了許多尷尬。比如有人問,你應(yīng)該擔任某某職務(wù)呀,或者說你怎么沒有得獎呀、沒有情人呀,我都回答我有??!
更重要的,病是生與死之間的一種微調(diào),它讓我懂得了生死的意義,像不停地上著哲學課。人活得活出個滋味來,所以我提醒自己:要會欣賞。
鳥兒在樹上叫著,鳥兒在說什么話呢 鳥的語言我是不懂的,我只覺得它叫得好聽就是了,做一個傾聽者。
還有:多做好事,把做的好事當做治病的良方;不再恨人,對待朋友亦不能要求他像家人一樣。錢當然還是要愛的,如古人說的那樣,具大胸襟,愛小零錢嘛。
以文字立身,用字畫養(yǎng)性,收藏古董讓古董也收藏我。不浪費時間,不糟蹋糧食。
還是一句老話:平生一片心,不因人熱;文章千古事,聊以自娛。
五十歲之后,最好的活法就是六個字:想開,看開,放開。別再為難自己,人生短短幾十年,保持最好的心情。
不羨慕別人輝煌,不喟嘆世態(tài)炎涼,用平常的心態(tài),經(jīng)營最美好的生活。
人到中年最好的活法
不知道從何時開始,「斷舍離」成為了一種生活方式。
這個概念是從瑜伽的修行哲學“斷行、舍行、離行”中提煉出來的思維方式,運用于日常生活的整理上。我們斷舍離,是為了不增添生活中的負擔,不買不實用的東西,家里堆積如山,只會讓人越來越窒息和壓抑。
原本因為舍不得扔就堆砌在家的物品會填滿我們的生活空間,占據(jù)我們的思考意識,明明為了提高生活質(zhì)量,結(jié)果卻適得其反一團亂麻。我們是有分析能力的成年人,看待事物,本來就該懂得去其糟粕,取其精華,越囤積,你會越孤獨。
「斷舍離」的真正意義是:去發(fā)現(xiàn)生命的本真,斷絕無意義的煩惱,舍棄多余的東西,離開對欲望的執(zhí)念,放下,人生才能走得更遠。這個時代,人們真正需要的懂事其實是很少的?;貧w本我,不被物質(zhì)支配,這樣的靈魂才有了安放之處。
物質(zhì)低配
所謂「物質(zhì)低配」,不是要求人們降低生活質(zhì)量、不吃不用,靠極端的方式來過極簡生活。而是要放開我們的格局,不把關(guān)注事物的眼光停留在不需要的物質(zhì)產(chǎn)品上。
很多人只是去超市買袋洗衣粉,結(jié)果恨不得把整個超市都搬回家;成天嚷嚷著要減肥,結(jié)果買回家里的健身器材用了一次就全部落了灰,還占了不小個地方。年輕的時候,我們將時間和精力都壓在了創(chuàng)造生活需要的物質(zhì)財富上,那么到了中年,就該試著放慢腳步重新。審視自己的生活,當你過濾不必要的雜質(zhì)時,就是在丟掉負累,回歸本我,什么對我們來說是更重要的,什么又是被我們忽略的。
人千萬不要被物質(zhì)支配,讓物質(zhì)成為生活最大的羈絆。
一個人,不管你多么優(yōu)秀多么有錢,家庭不幸福,你始終都會感覺自己是個失敗的人。你享受著家人對你的付出,給你的愛,他們卻過得不開心、不幸福,甚至離開你,那你再有錢有地位又有什么用呢?連個分享心情的人都沒有。
你能跟毫無關(guān)系的外人熟練地打交道,維持關(guān)系,卻維系不了和家人的關(guān)系,通透的人,都懂得把更多的時間和精力花在和家人相處上,因為,你的家人才是最能無私愛你的人,這種愛,是這世上獨一無二的財富,一家人其樂融融,是最好的風水,那些柴米油鹽的日常相守,才彌足珍貴,和那個無比重要的人在一起,才是完整的人生。再多的財富不如家人和睦,再大的盛名都不如家庭幸福。
精神頂配
《道德經(jīng)》里面說:“勝人者力,自勝者強?!?9人與人最本質(zhì)的差別,是精神層次的不同,精神頂配的人,無論身處順境還是逆境,都能淡然自若,平和冷靜。年輕的時候,我們?yōu)榱松畋疾?,迫不得已放下了自己的愛好,去做不喜歡但賺錢的事情來養(yǎng)家糊口。
中年經(jīng)濟穩(wěn)定了,完全可以重拾當年的愛好,找一找真正的自己。你就會發(fā)現(xiàn),你還是從前那個唯有保持精神飽滿、內(nèi)心充盈、意志堅定、才能抵擋命運的風霜、活出精彩的人生、成為命運的主人。即使到了古稀之年,你仍然能夠主宰自己,不會被隨波逐流的風氣牽著鼻子走,而是走出屬于你自己的路。生而為人,不僅要為肉體尋找庇護所,更需要給靈魂一個棲息地
又是一個新年,不知不覺都人到中年了。
歲月的痕跡越來越深刻,曾經(jīng)眼中的父母蒼老了,曾經(jīng)眼里的孩子長大了。日月星辰山川湖海仿佛真的如滄海一粟,內(nèi)心的跌宕起伏總經(jīng)不起平凡歲月的洗禮,又想起了那句話“改變能改變的,接受不能改變的”,“留下能留下的,放下留不住的”,這是時間的沙漏證明著心智的成熟。
很佩服身邊一些奔四的女性,她們越活越自我,仿佛世界是她們自己的。她們能夠清晰的知道,自己想要的什么,想成為什么樣的人,喜歡什么樣的生活。這就是千帆過盡之后,活的越來越通透明亮。她們懂得斷舍離的真諦,并努力實踐這種生活哲學。
信息化時代充斥著太多的誘惑,網(wǎng)絡(luò) 游戲 、短視頻、八卦 娛樂 新聞、無效社交……類似這樣的 娛樂 活動,看似可以打發(fā)無聊的時間,卻又在不知不覺間消耗著我們寶貴的時間。原本用來處理重要工作的時間,被忽然跳出的網(wǎng)頁干擾;臨睡覺前刷短視頻,不知不覺就到半夜,大大影響了睡眠質(zhì)量;大好的周末時光,可能都用來打網(wǎng)絡(luò) 游戲 ……這些無處不在的誘惑如吸血鬼一般,把時間和精力一點點吞噬。而我們卻還總以為沒有時間陪伴家人,沒有時間去讀書學習,沒有時間去思考問題……殊不知,時間都是被你無形中浪費了而已。
與碎片化信息和平共處,不排斥不沉溺,作一個能掌控自己時間的人。
所謂精神內(nèi)耗,一般是指人在自我控制中需要消耗心理資源,當資源不足時,人就處于一種內(nèi)耗的狀態(tài),內(nèi)耗的長期存在會讓人感到疲憊。比如猶豫不決時前瞻后顧;長期糾結(jié)于那些并不重要的事情;盲目的攀比;過分在意外界對自己的看法;長期處于焦慮不安情緒中等等。這些負面的情緒會在無形中分散我們的注意力,消耗我們的能量。成年人本身就要承受很大的生活壓力和精神負擔,學會及時的調(diào)整心態(tài),接受不那么完美的自己,多多愛自己,人生得失常在,坦然面對,會讓自己輕松很多。
給家中雜物來一次斷舍離吧,這是一件會讓人上癮的事。自從去年10月份我看完了山下英子的《斷舍離》,我開始真正愛上這種簡單的生活方式,丟棄掉家里沒用的東西,不買那些不需要的東西,舍棄對物質(zhì)的留念,讓自己處于寬敞舒適,自由自在的空間。不知不覺間,我連自己形象都更在意了,干凈利落清清爽爽會讓心情莫名的好起來。
有效的社交可以擴展我們的人脈資源,而無效的社交則會無止境的消耗我們的時間和生命。人都是 社會 性動物,交友會讓我們有存在感也會打發(fā)無聊的時間,可是更多時候社交都是無效的,所謂的朋友也不過是“熟悉的陌生人”。 低質(zhì)量的社交不如高質(zhì)量的獨處 。魯迅先生就曾說過:“猛獸總獨行,牛羊才成群”。 強大的人會明白:世界是自己的,與其他人毫無關(guān)系。
人們總說希望越大失望就越大。習慣性的依賴別人會讓我們漸漸失去獨立性,失去自我,而生活中期望的落空往往會讓人沮喪。
三十歲以后,漸漸強大的內(nèi)心讓我不再過度依賴他人,也不會對很多事情抱有過高的期待。因為我知道,很多事情需要依靠自己才成完成。與其索取,不如自給自足。
斷舍離是一種人生智慧,是在給人生做減法。人到中年,不再是嗷嗷待哺的孩童,這個時候的我們更多的是要學會取舍和給予,用至簡的活法來過一種智慧的人生。
圖/源自網(wǎng)絡(luò)
人與人之間的距離到底是怎么拉開的?
有的人覺得是出身,畢竟很多人含著金湯匙出生,擁有著普通人一輩子也奮斗不來的財富;而有的人,一出生便食不果腹,少不經(jīng)事之時就要為生計發(fā)愁。
有的人覺得是讀書,雖然無法決定出生在什么樣的家庭,卻可以決定走上一條什么樣的道路,擁有什么樣的人生,而高考無疑是一個捷徑。
考上了名校,就等于站到了更高的位置上,可以更好地去看這個世界。
還有的人覺得是大學畢業(yè)擇業(yè)之時,或者是選擇什么樣的朋友,和什么樣的結(jié)婚生子等等。
不同的人有著不同的看法,但有一點是可以確定的:每個人的命運都把握在自己手里,人生的路看似漫長,關(guān)鍵處永遠只有那么幾步。
選對了,往后可能會更加順遂,選錯了,可能會越走越是坎坷,除非及時發(fā)現(xiàn),及時止損,換一條路重新出發(fā)。
路遙在其長篇小說《平凡的世界》里寫道:
“生活不能等待別人來安排,要自已去爭取和奮斗,不論其結(jié)果是喜是悲,但可以慰藉的是,你總不枉在這世界上活了一場?!?
每個人都握著人生的方向盤,走哪條路,過哪一種的生活,關(guān)鍵在于自己的選擇,而那些越活越有福報的人,無非是懂得為自己積福。
他們知道自己想要什么,以及如何去得到,哪怕到了中年依然不慌不忙,而是守著自己內(nèi)心的一方凈土, 靜靜地過自己的日子。
年過五十以后,最好的活法莫過于簡單,你越是簡單,福氣也就越多。人的精力和承受能力是有限的,只有盡可能地放下一些東西,才能找準生活的重心。
否則肩上的包袱越重,往后的路也就走得越難。
而一個人是否有福報,關(guān)鍵就在于年過五十以后,你是否有能力讓自己活得簡單。沒有復雜的人際關(guān)系需要維系,不用戴著面具承受無法做自己的艱辛,亦不用說一些言不由衷的話,做一些無可奈何的事。
這樣的人生是隨心的,輕松的,也是注定越往前走越有福氣的。
有的人將人生比喻成一個上山和下山的過程,年輕時的我們,人生處于上山階段,在此過程中我們會不斷地拿起很多東西。
總想著盡可能地多認識一些朋友,多積累一些人脈和資源,所以經(jīng)常去參加飯局、聚會,經(jīng)常有參加不完的應(yīng)酬。
那時候,我們是戴著面具生活的,說著奉承的話,做著違心的事,很難感受到隨心且純粹的快樂。
可到了中年以后,應(yīng)該學會放下了。告別那些無用的社交,讓自己的圈子變得干凈一點,只有活得簡單,才能活得自由。
否則越是想得太多,越是太過被動,也就離真正的幸福越來越遠。
人脈的本質(zhì)是等價交換,只有足夠優(yōu)秀,足夠有價值,你才能有機會遇到愿意伸手拉自己一把的貴人。
如果你本身并不優(yōu)秀,認識誰都沒用。你把別人當成人脈,別人可能只是把你當成一個過客,當成一個無關(guān)緊要的陌路人。
相比于費心費力地經(jīng)營人際關(guān)系,你更應(yīng)該沉下心來,默默地提升自己,當你變得優(yōu)秀了,別人自然會找你。因為在別人眼里,你變成了那個人脈。
一個活得簡單的人,不僅僅在于擁有干凈的圈子,以及讓人舒服的人際關(guān)系,更在于始終忠于自己的內(nèi)心,知道自己想要什么,以及具體如何去做。
他們有著自己喜歡的事業(yè),有著和諧穩(wěn)定且幸福的家庭,夫妻關(guān)系和睦,父母身體 健康 ,孩子也在自己的人生軌跡上,默默地做著自己。
除了這些以外,他們自身也活得很清醒,很通透,主要體現(xiàn)在以下幾個方面。
從來不跟人盲目攀比。
活得簡單的人,向來只是守著自己內(nèi)心的清凈,安靜地過自己的日子。朋友可能不多,但有三五知己也就夠了,閑暇時聊天喝茶談心,日子過得怡然自得。
無論別人過得怎么樣,都不會輕易動搖自己的航向。人生是一場修行,我們終其一生所要做的,不過是為自己負責而已,何必跟他人攀比呢。
有自己的興趣愛好和精神寄托。
除了不跟人盲目攀比,堅持做好自己以外,他們還有自己的興趣愛好和精神寄托,這會讓他們無論處于什么樣的環(huán)境里,都能覺得不空虛。
哪怕將來退休了,孩子們成家立業(yè)離開自己了,依然能照顧好自己的身體和靈魂,將日子過得風生水起,格外豐盈。
萬事隨心,活得簡單且快樂。
活得簡單的人,往往內(nèi)心很純粹,他們心地善良,始終熱愛生活,而且待人極其真誠,跟這樣的人相處,會覺得很舒服。
他們對于物質(zhì)的要求很低,卻很在意精神享受,錢夠花就行了,活得簡單一點,隨性一點,才能更加幸福和快樂。
每個人最終都會老去,但我們可以選擇老去的方式,讓自己活得簡單一點,別那么累,自然會有更多的福報。
END
1.好多人在說自己孤獨,說自己孤獨的人其實并不孤獨。孤獨不是受到了冷落和遺棄,而是無知己,不被理解。真正的孤獨者不言孤獨,偶爾作些長嘯,如我們看到的獸。弱者都是群居著,所以有蕓蕓眾生。 —— 賈平凹《孤獨地走向未來》
2.睡在哪里不都是睡在夜里。
3.你若喜歡上一本書了,不妨多讀:第一遍可囫圇吞棗讀,這叫享受;第二遍就靜心坐下來讀,這叫吟味;第三遍便一句一句想著讀,這叫深究。三遍讀過,放上幾天,再去讀讀,常又會有再新再悟的地方。
4.心上有個人,才能活下去。
5.善或許得不到回報,但可以找到安慰。
6.名場利場無非戲場,做得出潑天富貴;冷藥熱藥總是妙藥,醫(yī)不盡遍地炎涼!
7.人生得也罷,失也罷,成也罷,敗也罷,只是心靈的那泓清泉不能沒有月輝。
8.塵世是不會輕易讓一個人孤獨的,群居需要一種平衡,嫉妒引發(fā)的誹謗,羞辱,打擊和迫害。你若不再脫穎,你將平凡,你若繼續(xù)走,終于使眾生無法超越了,眾生便尊你為神圣,神圣才是真正的孤獨。
9.在街頭看一回人的風景,猶如讀一本歷史,一本哲學。你從此辦事情,看問題心就不會那么窄了,目光就不那么短了,不會為蠅頭小利去勾心斗角,不會因一時榮辱而狂妄和消沉,人既然如螞蟻一樣來到世上,忽生忽死,忽聚忽散,短短數(shù)十年里,該自在就自在吧,該瀟灑就瀟灑吧,各自完滿自己的一段生命,這就是生存的全部意義。
10.人活著最大目的是為了死,而最大的人生意義卻在生到死的過程。
11.我的理由是,世界上的事,若不讓別人尷尬,也不讓自己尷尬,最好的辦法就是自我作賤。比如我長的丑,就從不在女性面前裝腔作勢,且將五分的丑說到十分的丑,那么丑倒有它的另一可愛處了。
12.瓜熟了蒂不落也得落,水到了沒渠也流成了渠。
13.當你正真愛一樣東西的時候,你會發(fā)現(xiàn)語言是多么的脆弱和無力。文字與感覺永遠有隔閡。
14.咱能改變的去改變,不能改變的去適應(yīng),不能適應(yīng)的去寬容,不能寬容的就放棄。
15.說了許多好讀書的壞處,當然壞處還多,譬如好讀書不是好丈夫,好讀書沒有好人緣,好讀書性情古怪。但是,能好讀書必有讀書的好,譬如能識天地之大,能曉人生之難,有自知之明,有預料之先,不為苦而悲,不受寵而歡,寂寞時不寂寞,孤單時不孤單,所以絕權(quán)欲,棄浮華,瀟灑達觀,于囂煩塵世而自尊自重自強自立不卑不畏不俗不諂。
16.會活的人,或者說取得成功的人,其實懂得了兩個字:舍得。不舍不得,小舍小得,大舍大得。
17.世上的事,認真不對,不認真更不對;執(zhí)著不對,一切視作空也不對。平平常常,自自然然,如上山拜佛,見佛像了就磕頭,磕了頭,佛像還是佛像,你還是你——生活之累就該少下來了。
18.以丑為美?是的,丑到極處,便是美到極處。正因為它不是一般頑石,當然不能去做墻,做臺階,不能去雕刻,捶布。它不是做這些的小玩意的,所以常常就遭到一般世俗的譏諷。
賈平凹心上有個人,才能活下去
1.好多人在說自己孤獨,說自己孤獨的人其實并不孤獨。孤獨不是受到了冷落和遺棄,而是無知己,不被理解。真正的孤獨者不言孤獨,偶爾作些長嘯,如我們看到的獸。弱者都是群居著,所以有蕓蕓眾生。 —— 賈平凹《孤獨地走向未來》
2.睡在哪里不都是睡在夜里。
3.你若喜歡上一本書了,不妨多讀:第一遍可囫圇吞棗讀,這叫享受;第二遍就靜心坐下來讀,這叫吟味;第三遍便一句一句想著讀,這叫深究。三遍讀過,放上幾天,再去讀讀,常又會有再新再悟的地方。
4.心上有個人,才能活下去。
5.善或許得不到回報,但可以找到安慰。
6.名場利場無非戲場,做得出潑天富貴;冷藥熱藥總是妙藥,醫(yī)不盡遍地炎涼!
7.人生得也罷,失也罷,成也罷,敗也罷,只是心靈的那泓清泉不能沒有月輝。
8.塵世是不會輕易讓一個人孤獨的,群居需要一種平衡,嫉妒引發(fā)的誹謗,羞辱,打擊和迫害。你若不再脫穎,你將平凡,你若繼續(xù)走,終于使眾生無法超越了,眾生便尊你為神圣,神圣才是真正的孤獨。
9.在街頭看一回人的風景,猶如讀一本歷史,一本哲學。你從此辦事情,看問題心就不會那么窄了,目光就不那么短了,不會為蠅頭小利去勾心斗角,不會因一時榮辱而狂妄和消沉,人既然如螞蟻一樣來到世上,忽生忽死,忽聚忽散,短短數(shù)十年里,該自在就自在吧,該瀟灑就瀟灑吧,各自完滿自己的一段生命,這就是生存的全部意義。
10.人活著最大目的是為了死,而最大的人生意義卻在生到死的過程。
11.我的理由是,世界上的事,若不讓別人尷尬,也不讓自己尷尬,最好的辦法就是自我作賤。比如我長的丑,就從不在女性面前裝腔作勢,且將五分的丑說到十分的丑,那么丑倒有它的另一可愛處了。
12.瓜熟了蒂不落也得落,水到了沒渠也流成了渠。
13.當你正真愛一樣東西的時候,你會發(fā)現(xiàn)語言是多么的脆弱和無力。文字與感覺永遠有隔閡。
14.咱能改變的去改變,不能改變的去適應(yīng),不能適應(yīng)的去寬容,不能寬容的就放棄。
15.說了許多好讀書的壞處,當然壞處還多,譬如好讀書不是好丈夫,好讀書沒有好人緣,好讀書性情古怪。但是,能好讀書必有讀書的好,譬如能識天地之大,能曉人生之難,有自知之明,有預料之先,不為苦而悲,不受寵而歡,寂寞時不寂寞,孤單時不孤單,所以絕權(quán)欲,棄浮華,瀟灑達觀,于囂煩塵世而自尊自重自強自立不卑不畏不俗不諂。
16.會活的人,或者說取得成功的人,其實懂得了兩個字:舍得。不舍不得,小舍小得,大舍大得。
17.世上的事,認真不對,不認真更不對;執(zhí)著不對,一切視作空也不對。平平常常,自自然然,如上山拜佛,見佛像了就磕頭,磕了頭,佛像還是佛像,你還是你——生活之累就該少下來了。
18.以丑為美?是的,丑到極處,便是美到極處。正因為它不是一般頑石,當然不能去做墻,做臺階,不能去雕刻,捶布。它不是做這些的小玩意的,所以常常就遭到一般世俗的譏諷。
賈平凹
賈平凹名言
賈平凹名言
1、睡在哪里不都是睡在夜里。賈平凹《廢都》
2、說了許多好讀書的壞處,當然壞處還多,譬如好讀書不是好丈夫,好讀書沒有好人緣,好讀書性情古怪。但是,能好讀書必有讀書的好,譬如能識天地之大,能曉人生之難,有自知之明,有預料之先,不為苦而悲,不受寵而歡,寂寞時不寂寞,孤單時不孤單,所以絕權(quán)欲,棄浮華,瀟灑達觀,于囂煩塵世而自尊自重自強自立不卑不畏不俗不諂。賈平凹《自在獨行》
3、弱者都是群居著,所以有蕓蕓眾生。賈平凹《孤獨地走向未來》
4、作為男人的一生,是兒子也是父親。前半生兒子是父親的影子,后半生父親是兒子的影子。賈平凹《自在獨行》
5、我的本性依舊是農(nóng)民,如烏雞一樣,是烏在骨頭里的。賈平凹
6、上帝既然造了我們,我們應(yīng)該自信。賈平凹《自在獨行》
7、心上有個人,才能活下去。賈平凹《病相筆記》
8、平平仄仄平平仄 仄仄平平仄仄平賈平凹《白夜》
9、人活著的最大目的是為了死,而最大的人生意義卻在生到死的過程。賈平凹《畫人記》
10、你若喜歡上一本書了,不妨多讀:第一遍可囫圇吞棗讀,這叫享受;第二遍就靜心坐下來讀,這叫吟味;第三遍便一句一句想著讀,這叫深究。三遍讀過,放上幾天,再去讀讀,常又會有再新再悟的地方。賈平凹《看人》
11、讀書人上廁所時間長,那不是干腸,是在蹲坑讀書;讀書人最能忍受老婆的嘟嚷,也不是脾氣好,是讀書人入了迷兩耳如塞。吃飯讀書,筷子常會把煙灰缸的煙頭送進口里,但不易得腳氣病,因為讀書時最習慣摳腳丫子??蓱z都是蜘蛛般的體形,都是金魚似的腫眼,沒個傾國傾城貌,只有多愁多病身。賈平凹
12、你沒當過領(lǐng)導,但你得學會被領(lǐng)導。賈平凹
13、鳥兒無法不飛向藍天,雖然天上沒有它的棲身之處。蜻蜓不能不伏向河水,雖然河水沒有它的立足之地。賈平凹《帶燈》
14、當我在農(nóng)村時,我的境遇糟透了,父親有了歷史問題,母親害病,我又沒力氣,報名參軍當兵呀,體檢的人拿著玻璃棍兒把我身子所有部位都戳著看了,結(jié)果沒有當成,第二年又招地質(zhì)工人,去報了名,當天晚上村支書就在報名冊上把我的名字劃掉了,隔了一年又招養(yǎng)路工,就是拿著锨把在公路邊的水渠里鏟沙土墊路面的坑坑洼洼,人家還是不要我,后來想當民辦教師也沒選上,再后一個民辦女教師要生孩子呀,需要個代理的,那次希望最大,我已經(jīng)去修理了一支鋼筆,卻仍是讓鄰村的另一人掉了包。那段日子,幾次大正午的在犁過的稻田里犯蒙,不辨了方向,轉(zhuǎn)來轉(zhuǎn)去尋不到田埂,村里人都說那里鬼迷糊了,讓我頂著簸箕,拿桃木條子打著驅(qū)鬼。賈平凹《帶燈》
向警予名言沃夫拿格名言比昂松名言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scgf/105413.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quán),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quán)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wǎng)絡(luò),轉(zhuǎn)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quán)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
上一篇: 26個春天的成語,原來都出自詩詞
下一篇: 回首浮生已過半,但求無愧亦無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