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世界只有不到1%的人關注我們
你真的很特別
寫在秋季
2021-11-13
人握著拳來到這世界,仿佛是說:“整個世界都是我的?!钡陔x開人世時,人都是攤開手掌,仿佛是說:“看吧!我什么也沒帶走。”圣經(jīng)
文/高行健
他不是不記得他還有過另一種生活,像家中一些還沒燒掉發(fā)黃的老照片,想來令人有點憂傷,但太遙遠了恍如隔世,也確實永遠消失了。被警察查封的北京他那家,曾保留他已故的父親留下的一張全家福合影,是他那大家庭人口最齊全的一張。他祖父當時還在,一頭白發(fā),已經(jīng)中風了不能言語,躺在一張搖椅上。他是這家的長子長孫,照片上唯一的孩子,夾在祖父母之間,穿的開襠褲,露出個小雞,卻戴的一頂美式船形帽。那時一場八年的抗戰(zhàn)剛打完,另一場內(nèi)戰(zhàn)還沒打響,照片在花園里的圓門前拍的,滿園子開的金黃的菊花和紫紅的雞冠花,夏天的陽光十分燦爛,那是他對這花園的記憶,照片上卻沾了水跡變得灰黃。背景上,圖片后的那兩層英式樓房,下有廊,樓上有欄桿,住的便是這一大家。照片上他記得有十三人,這不吉祥的數(shù)字,有他父母和他的叔叔姑姑們,還有個嬸嬸,可除了那位在美國的大姑和他之外,連同圓門后的樓房竟全都從這世界上消失了。他還在中國的時候,有回路過這座城市,找過這院落,原本在他父親工作過的銀行后面,但只有幾楝蓋了也有若干年灰磚的簡易居民樓。問起進出的人有沒有過這樣一個院落,都說不清楚??伤浀眠@樓房的后門,石臺階下便是一片湖水,端午節(jié)那天,他父親和銀行里的同事都擠在石階上看龍船比賽,扎彩的龍船敲鑼打鼓,來搶臨湖一家家后門口用竹竿挑出的紅包,包里自然有賞錢。他三叔、小叔、小姑還帶上他下船,去湖里撈過新鮮的菱角??伤麖臎]有去湖對岸,即使再繞到湖那邊反過來觀望,遠遠的怕也辨認不出這如夢一般的記憶。那是一個敗落的家族,太溫和太脆弱,這時代不宜生存,注定后繼無人。他祖父去世之后,他父親在銀行里當主任的好差很快也丟了,這一家便迅速敗落。唯有他好唱兩句京劇的二叔!仗著是民主人士同新政權合作了沒幾年,轉而又打成右派,從此沉默寡言,一坐下來便打瞌睡,隨后成了個提不起精神干癟的老頭,硬撐了些年,便無聲無息死了。他這一大家人不是病死的便是淹死的,自殺的,發(fā)瘋的,或跟隨丈夫去勞改的,而后也就斷了香火,留下的只是他這樣的孽種。如今只有他那位大姑媽,曾經(jīng)是籠罩他們?nèi)业年幱埃靶┠険?jù)說還健在,但自從拍那照片之后他再也沒有見過。他這大姑的丈夫當時在國民黨空軍中服役,做地勤的,沒扔過炸彈,逃到臺灣后沒幾年就得病死了。他這姑媽怎么去的美國,他卻無從知道,也沒費心再去打聽??伤^十歲生日時,老習慣依照農(nóng)歷才九周歲,這一家還人丁興盛,那生日也過得很熱鬧。早起下床穿上新衣服和新皮鞋,皮鞋那時對一個小孩子來說,是過分的奢侈。還收到許多禮物,風箏、跳棋、七巧板啦,外國的彩色鉛筆和打橡皮塞子的汽槍啦,上下兩冊有銅版畫插圖的“格林童話全集”;而紅紙包的幾塊銀元是他祖母給的,有大清帝國的龍洋、袁世凱的大光頭和蔣介石一身軍裝的新銀元,敲起來音色也都不同,后者晶晶的,不如當當作響的袁大頭那么厚重,都擱到他的一個放集郵冊和各色玻璃彈子的小皮箱里了。隨后一大家人便去館子吃蟹黃小籠湯包,在一個有假山還養(yǎng)一池金魚的花園飯店里,擺了個特大的圓桌面,方才坐得下。他頭一回成了一家的中心,坐在祖母身邊,該是才去世不久他祖父的位置,仿佛就等他來支撐門戶。他一口咬了個滾燙的湯包,新衣上濺滿油汁,也沒人斥責他,大家都笑,卻弄得他十分難堪。他所以記得,大抵也因為剛脫離孩子的朦朧而自覺成人,才感到狼狽。寫在回憶
他也還記得他祖父過世的時候,那靈堂里掛滿了孝幛,像戲園子里的后臺,比他那小孩子的生日要有趣得多。一班和尚敲敲打打,還一邊念經(jīng),他掀動孝幛鉆進鉆出,煞是好玩。他母親要他穿上麻鞋,他勉強接受了,可頭上要纏塊白布,卻死活不肯,嫌不好看。那大概是他祖母的意見,他父親卻不能不頭纏白布,穿的卻是一身白色亞麻的西裝。吊唁的來賓也大都穿西裝,打領帶,太太們都是旗袍、高跟鞋。其中有位大大會彈鋼琴,唱的是花腔女高音,像羊叫那樣顫抖哆嗦,當然不是在這靈堂,而是有那么一次家庭晚會上,那是他頭一次聽見這樣唱歌,止不住笑。他母親在他耳邊低聲斥責他,可他還是忍不住笑出聲來。他記憶中,祖父去世那時像個難得的節(jié)日,沒絲毫悲傷。他覺得老人家早就該死了,中風已久,白天也總躺在搖椅上,歸天只是早晚非常自然的事,死亡對他來說還喚不起恐懼。而他母親的死,卻令他震驚,淹死在農(nóng)場邊的河里,是早起下河放鴨子的農(nóng)民發(fā)現(xiàn)的,尸體已鼓漲漂浮在河面上。他母親是響應黨的號召去農(nóng)場改造思想,死時正當盛年,才三十八歲,在他心中的形象便總那么美好。他兒時的禮物中有支派克金筆,是他父親在銀行里的一位同事送給他的。他當時拿了這位方伯伯的筆玩得不肯撒手,大人們認為這是有出息的徵兆,說這孩子沒準將來會是個作家。這方伯伯竟十分慷慨,便把筆給了他。這不是他過生日那時,而是更小的時候,也因為他寫過一篇日記,差不多八歲吧。本該上學可瘦弱多病,是他母親教他識字讀書的,又教他用毛筆在印上紅模的楷書本子上一筆一劃,他并不覺得吃力,有時一天竟描完一本。他母親說,好了,以后就用毛筆寫日記吧,也省些紙張。買來了有小桔子的作文本,即使寫滿一頁,得耗掉半天時間,也算是他的作業(yè)。他的第一篇日記寫的大約是:雪落在地上一片潔白,人走過留下腳印,就弄臟了。是他母親宣揚的,弄得全家和他家的熟人都知道。他從此一發(fā)而不可收拾,把夢想和自戀都訴諸文字,便種下了日后的災難。他父親并不贊成他成天守在屋里看書寫字,認為男孩子就要頑皮些,出去見世面,廣交際,闖天下,對當作家不以為然。他父親自認很能喝酒,說是嗜酒倒不如說逞能,他們那時候叫做打通關,也就是酒席上同每一位一個個分別干杯,要有三桌或是五桌都轉上一圈,還能頂下來方為好漢。有一回便不醒人事給抬回家來,擱到樓下他過世的祖父那張?zhí)梢紊?,家中正巧男人們都不在,他祖母、他媽和女傭都沒法把他爸弄到樓上的床上去。他記得竟然從二樓窗口放下繩子—不知怎么的便將躺椅和人吊了起來,緩緩拉將上去,他父親高高懸空!醉醺醺還面掛微笑,在他記憶中搖搖擺擺,這便是他父親的一大業(yè)績,就不知道是不是他的幻覺,對一個孩子來說,回憶和想像也很難分得清。寫在回憶
十歲以前的生活對他來說如夢一般,他兒時的生活總像在夢境中。那怕是逃難,汽車在泥濘的山路上顛簸,下著雨,那蓋油布的卡車里他成天抱住一簍橘子吃。他問過他母親是不是有這樣的事,他母親說那時橘子比米還便宜,村里人給點錢便隨人往車上裝,他父親在國家的銀行做事,銀行有押運鈔票的警衛(wèi),家眷也隨銀行撤退。如今夢境中多次出現(xiàn)他家的故居,不是他祖父一家住過有圓門和花園的洋樓,而是他外婆留下的一楝帶天井的老房子,也死去了的外婆那小老太太,總在一口大箱子里翻騰什么。夢境中他是從上俯視,那房子沒有天花板,下面一間間木板壁隔開的房間卻空寂無人,只有他外婆匆匆忙忙在箱子里翻找個不息。他還記得他家有一口老式的上過彩漆的皮箱,衣箱底藏了他外婆的一包房契和地契,那些產(chǎn)業(yè)其實也早已典當或賣掉了,等不到新政權來沒收。他外婆和他媽燒掉那色發(fā)黃的爛紙時很慌張,他沒有告發(fā)也因為沒人來查問過??梢钦姹P問到他,他也很可能告發(fā)!當時他覺得他媽和他外婆同謀在銷毀什么罪證,盡管她們都很疼愛他。這夢境是在幾十年之后,他早已到了西方,在法國中部圖爾市的一個小旅館里,老舊的百葉窗油漆剝落,半掩的窗外隔著半透明的紗簾,梧桐樹葉子之間透出陰灰的天,他醒來還恍恍惚惚,在剛才的夢境中,站在那老宅子內(nèi)沒倒塌的閣樓墻角,扒在一根搖一欲墜的木欄桿往下俯視,門外是南瓜地,南瓜藤里的瓦礫堆中他還抓過蟋蟀。他還清清楚楚記得,夢境中那由板壁隔開曾經(jīng)有過許多房客的一間間房,住戶卻都消失了,如同他那外婆,如同他有過的生活。那種生活回憶和夢境混雜在一起,那些印象超越時間和空間。記錄生活 擴展閱讀 原創(chuàng)原創(chuàng)散文:荷散文精選:夜未央原創(chuàng)散文|給我一片天(原創(chuàng))原創(chuàng)原創(chuàng)詩歌:秋韻疊章原創(chuàng)散文詩歌:愛的絮語(原創(chuàng))聆聽|戴望舒散文詩歌:十四行,雨巷,獄中題壁
散文精選大全
「最受歡迎關注散文精選大全,邂逅詩歌散文」
詩詞 |朗誦| 短片 | 散文| 段子
品散文,閱人生
散文詩精選朱自清散文基督教詩歌詩歌朗誦愛國詩歌
1900年代
" 1901年
o 法國蘇利·普呂多姆
" 他的詩歌作品是高尚的理想主義、完美的藝術的代表,并且罕有地結合了心靈與智慧。
" 1902年
o 德國特奧多爾·蒙森
" 今世最偉大的纂史巨匠,此點于其不朽巨著《羅馬史》中表露無疑。
" 1903年
o 挪威比昂斯滕·比昂松
" 他以詩人鮮活的靈感和難得的赤子之心,把作品寫得雍容、華麗而又繽紛
" 1904年
o 弗雷德里克·米斯塔爾,法國詩人
o 《金島》
" 他的詩作蘊涵之清新創(chuàng)造性與真正的感召力,它忠實地反映了他民族的質(zhì)樸精神
o 何塞·埃切加賴,西班牙戲劇家、詩人
o 《偉大的牽線人》
" 由于它那獨特和原始風格的豐富又杰出,作品恢復了西班牙喜劇的偉大傳統(tǒng)
" 1905年
o 亨利克·顯克維支,波蘭小說家
o 《第三個女人》
" 由于他在歷史小說寫作上的卓越成就
" 1906年
o 喬祖?!た柖琵R,意大利詩人、文藝批評家
o 《青春詩》
" 不僅是由于他精深的學識和批判性的研究,更重要是為了頌揚他詩歌杰作中所具有的特色、創(chuàng)作氣勢,清新的風格和抒情的魅力
" 1907年
o 約瑟夫·魯?shù)聛喌隆ぜ妨郑≌f家、詩人
o 《老虎!老虎!》
" 這位世界名作家的作品以觀察入微、想象獨特、氣概雄渾、敘述卓越見長
" 1908年
o 魯?shù)罓柗颉W肯,德國哲學家
o 《精神生活漫筆》
" 他對真理的熱切追求、他對思想的貫通能力、他廣闊的觀察,以及他在無數(shù)作品中,辯解并闡釋一種理想主義的人生哲學時,所流露的熱誠與力量
" 1909年
o 西爾瑪·拉格洛夫,瑞典作家
o 《騎鵝旅行記》
" 由于她作品中特有的高貴的理想主義、豐富的想象力、平易而優(yōu)美的風格
1910年代
" 1910年
o 保爾·約翰·路德維希·馮·海塞,德國作家
o 《特雷庇姑娘》
" 表揚這位抒情詩人、戲劇家、小說家以及舉世聞名的短篇小說家,在他漫長而多產(chǎn)的創(chuàng)作生涯中,所達到的充滿理想主義精神之藝術至境
" 1911年
o 莫里斯·梅特林克,比利時劇作家、詩人、散文家
o 《花的智慧》
" 由于他在文學上多方面的表現(xiàn),尤其是戲劇作品,不但想象豐富,充滿詩意的奇想,有時雖以神話的面貌出現(xiàn),還是處處充滿了深刻的啟示。這種啟示奇妙地打動了讀者的心弦,并且激發(fā)了他們的想象
" 1912年
o 蓋哈特·霍普特曼,德國劇作家、詩人
o 《群鼠》
" 欲以表揚他在戲劇藝術領域中豐碩、多樣的出色成就
" 1913年
o 羅賓德拉納特·泰戈爾,印度詩人、社會活動家
o 《吉檀枷利-饑餓石頭》
" 由于他那至為敏銳、清新與優(yōu)美的詩;這詩出之于高超的技巧,并由于他自己用英文表達出來,使他那充滿詩意的思想業(yè)已成為西方文學的一部分
" 1914年
o 未頒獎
" 1915年
o 羅曼·羅蘭,法國作家、音樂評論家
o 《約翰-克利斯朵夫》
" 文學作品中的高尚理想和他在描繪各種不同類型人物時所具有的同情和對真理的熱愛
" 1916年
o 魏爾納·海頓斯坦姆,瑞典詩人、小說家
o 《朝圣年代》
" 褒獎他在瑞典文學新紀元中所占之重要代表地位
" 1917年
o 卡爾·耶勒魯普,丹麥作家
o 《磨坊血案》
" 因為他多樣而豐富的詩作--它們蘊含了高超的理想
o 亨利克·彭托皮丹,丹麥小說家
o 《天國》
" 由于他對當前丹麥生活的忠實描繪
" 1918年
o 未頒獎
" 1919年
o 卡爾·施皮特勒,瑞士詩人、小說家
o 《奧林比亞的春天》
" 特別推崇他在史詩《奧林帕斯之春》的優(yōu)異表現(xiàn)
1920年代
" 1920年
o 克努特·漢姆生,挪威小說家、戲劇家、詩人
o 《大地碩果-畜牧曲》
" 為了他劃時代的巨著《土地的成長》
" 1921年
o 阿納托爾·法郎士,法國作家、文學評論家、社會活動家
o 《苔依絲》
" 他輝煌的文學成就,乃在于他高尚的文體、憐憫的人道同情、迷人的魅力,以及一個真正法國性情所形成的特質(zhì)
" 1922年
o 哈辛特·貝納文特·伊·馬丁內(nèi)斯,西班牙作家
o 《不吉利的姑娘》
" 由于他以適當方式,延續(xù)了戲劇之燦爛傳統(tǒng)
" 1923年
o 威廉·勃特勒·葉芝,愛爾蘭詩人、劇作家
o 《麗達與天鵝》
" 由于他那永遠充滿著靈感的詩,它們透過高度的藝術形式展現(xiàn)了整個民族的精神
" 1924年
o 弗拉迪斯拉夫·萊蒙特,波蘭作家
o 《福地》
" 我們頒獎給他,是因為他的民族史詩《農(nóng)夫們》寫得很出色
" 1925年
o 喬治·蕭伯納,愛爾蘭戲劇家
o 《圣女貞德》
" 由于他那些充滿理想主義及人情味的作品--它們那種激動性諷刺,常涵蘊著一種高度的詩意美
" 1926年
o 格拉齊亞·黛萊達,意大利作家
o 《邪惡之路》
" 為了表揚她由理想主義所激發(fā)的作品,以渾柔的透徹描繪了她所生長的島嶼上的生活;在洞察人類一般問題上,表現(xiàn)的深度與憐憫
" 1927年
o 亨利·柏格森,法國哲學家
o 《創(chuàng)造進化論》
" 因為他那豐富的且充滿生命力的思想,以及所表現(xiàn)出來的光輝燦爛的技巧
" 1928年
o 西格里德·溫塞特,挪威作家
o 《新娘-主人-十字架》
" 主要是由于她對中世紀北國生活之有力描繪
" 1929年
o 托馬斯·曼,德國作家
o 《魔山》
" 由于他那在當代文學中具有日益鞏固的經(jīng)典地位的偉大小說《布登勃洛克一家》
1930年代
" 1930年
o 辛克萊·劉易斯,美國作家
o 《巴比特》
" 由于他充沛有力、切身和動人的敘述藝術,和他以機智幽默去開創(chuàng)新風格的才華
" 1931年
o 埃利克·阿克塞爾·卡爾費爾德,瑞典詩人
o 《荒原和愛情》
" 由于他在詩作的藝術價值上,從沒有人懷疑過
" 1932年
o 約翰·高爾斯華綏,英國小說家、劇作家
o 《有產(chǎn)者》
" 為其描述的卓越藝術--這種藝術在《福爾賽世家》中達到高峰
" 1933年
o 伊凡·亞歷克塞維奇·蒲寧,俄國作家
o 《米佳的愛》
" 由于他嚴謹?shù)乃囆g才能,使俄羅斯古典傳統(tǒng)在散文中得到繼承
" 1934年
o 路伊吉·皮蘭德婁,意大利說家、戲劇家
o 《尋找自我》
" 他果敢而靈巧地復興了戲劇藝術和舞臺藝術
" 1935年
o 未頒獎
" 1936年
o 尤金·奧尼爾,美國劇作家
o 《天邊外》
" 由于他劇作中所表現(xiàn)的力量、熱忱與深摯的感情--它們完全符合悲劇的原始概念
" 1937年
o 羅杰·馬丁·杜·加爾,法國小說家
o 《蒂伯-家》
" 由于在他的長篇小說《蒂伯一家》中表現(xiàn)出來的藝術魅力和真實性。這是對人類生活面貌的基本反映
" 1938年
o 賽珍珠(珀爾·塞登斯特里克·布克)美國作家
o 《大地》
" 她對于中國農(nóng)民生活的豐富和真正史詩氣概的描述,以及她自傳性的杰作
" 1939年
o 弗蘭斯·埃米爾·西蘭帕,芬蘭作家
o 《少女西麗亞》
" 由于他在描繪兩樣互相影響的東西--他祖國的本質(zhì),以及該國農(nóng)民的生活時--所表現(xiàn)的深刻了解與細膩藝術
1940年代
" 1940年
o 未頒獎
" 1941年
o 未頒獎
" 1942年
o 未頒獎
" 1943年
o 未頒獎
" 1944年
o 約翰內(nèi)斯·威廉·揚森,丹麥小說家、詩人
o 《漫長的旅行》
" 由于籍著豐富有力的詩意想象,將胸襟廣博的求知心和大膽的、清新的創(chuàng)造性風格結合起來
" 1945年
o 加夫列拉·米斯特拉爾,智利詩人
o 《柔情》
" 她那由強烈感情孕育而成的抒情詩,已經(jīng)使得她的名字成為整個拉丁美洲世界渴求理想的象征
" 1946年
o 赫爾曼·黑塞,德國作家
o 《荒原狼》
" 他那些靈思盎然的作品--它們一方面具有高度的創(chuàng)意和深刻的洞見,一方面象征古典的人道理想與高尚的風格
" 1947年
o 安德烈·紀德,法國作家、評論家
o 《田園交響曲》
" 為了他廣泛的與有藝術質(zhì)地的著作,在這些著作中,他以無所畏懼的對真理的熱愛,并以敏銳的心理學洞察力,呈現(xiàn)了人性的種種問題與處境
" 1948年
o 托馬斯·斯特恩斯·艾略特,英美詩人、劇作家、批評家
o 《四個四重奏》
" 對于現(xiàn)代詩之先鋒性的卓越貢獻
" 1949年
o 威廉·??思{,美國作家
o 《我彌留之際》
" 因為他對當代美國小說做出了強有力的和藝術上無與倫比的貢獻
1950年代
" 1950年
o 伯特蘭·羅素,英國數(shù)學家、哲學家
o 《哲學-數(shù)學-文學》
" 表彰他所寫的捍衛(wèi)人道主義理想和思想自由的多種多樣意義重大的作品
" 1951年
o 帕爾·費比安·拉格奎斯特,瑞典詩人、戲劇家、小說家
o 《大盜巴拉巴》
" 由于他在作品中為人類面臨的永恒的疑難尋求解答所表現(xiàn)出的藝術活力和真正獨立的見解
" 1952年
o 弗朗索瓦·莫里亞克,法國作家
o 《愛的荒漠》
" 因為他在他的小說中剖析了人生的戲劇,對心靈的深刻觀察和緊湊的藝術
" 1953年
o 溫斯頓·丘吉爾,英國政治家、歷史學家、傳記作家。曾任英國首相
o 《不需要的戰(zhàn)爭》
" 由于他在描述歷史與傳記方面的造詣,同時由于他那捍衛(wèi)崇高的人的價值的光輝演說
" 1954年
o 歐內(nèi)斯特·海明威,美國作家
o 《老人與?!?
" 因為他精通于敘事藝術,突出地表現(xiàn)在其近著《老人與?!分校煌瑫r也因為他對當代文體風格之影響
" 1955年
o 赫爾多爾·奇里揚·拉克斯內(nèi)斯,冰島作家
o 《漁家女》
" 為了他在作品中所流露的生動、史詩般的力量,使冰島原已十分優(yōu)秀的敘述文學技巧更加瑰麗多姿
" 1956年
o 胡安·拉蒙·希梅內(nèi)斯,西班牙詩人
o 《悲哀的詠嘆調(diào)》
" 由于他的西班牙抒情詩,成了高度精神和純粹藝術的最佳典范
" 1957年
o 阿爾貝·加繆,法國作家
o 《局外人·鼠疫》
" 由于他重要的著作,在這著作中他以明察而熱切的眼光照亮了我們這時代人類良心的種種問題
" 1958年
o 鮑里斯·列昂尼多維奇·帕斯捷爾納克,蘇聯(lián)俄羅斯詩人、小說家
o 《日瓦戈醫(yī)生》
" 在當代抒情詩和俄國的史詩傳統(tǒng)上,他都獲得了極為重大的成就
" 1959年
o 薩瓦多爾·夸西莫多,意大利詩人
o 《水與土》
" 由于他的抒情詩,以古典的火焰表達了我們這個時代中,生命的悲劇性體驗
1960年代
" 1960年
o 圣瓊·佩斯,法國詩人
o 《藍色戀歌》
" 由于他高超的飛越與豐盈的想像,表達了一種關于目前這個時代之富于意象的沉思
" 1961年
o 伊沃·安德里奇,南斯拉夫小說家
o 《橋·小姐》
" 由于他作品中史詩般的力量--他借著它在祖國的歷史中追尋主題,并描繪人的命運
" 1962年
o 約翰·斯坦貝克,美國作家
o 《人鼠之間》
" 通過現(xiàn)實主義的、寓于想象的創(chuàng)作,表現(xiàn)出富于同情的幽默和對社會的敏感觀察
" 1963年
o 喬治·塞菲里斯,希臘詩人
o 《"畫眉鳥"號 》
" 他的卓越的抒情詩作,是對希臘文化的深刻感受的產(chǎn)物
" 1964年
o 讓·保爾·薩特,法國哲學家、作家
o 《蒼蠅》
" 因為他那思想豐富、充滿自由氣息和探求真理精神的作品對我們時代發(fā)生了深遠影響
" 1965年
o 米哈伊爾·亞歷山大羅維奇·肖洛霍夫,蘇聯(lián)作家
o 《靜靜的頓河》
" 由于這位作家在那部關于頓河流域農(nóng)村之史詩作品中所流露的活力與藝術熱忱--他籍這兩者在那部小說里描繪了俄羅斯民族生活之某一歷史層面
" 1966年
o 薩繆爾·約瑟夫·阿格農(nóng),以色列作家
o 《行為之書》
" 他的敘述技巧深刻而獨特,并從猶太民族的生命汲取主題
o 奈莉·薩克斯,瑞典詩人
o 《逃亡》
" 因為她杰出的抒情與戲劇作品,以感人的力量闡述了以色列的命運
" 1967年
o 安赫爾·阿斯圖里亞斯,危地馬拉詩人、小說家
o 《玉米人》
" 因為他的作品落實于自己的民族色彩和印第安傳統(tǒng),而顯得鮮明生動
" 1968年
o 川端康成,日本小說家
o 《雪國·千羽鶴·古都》
" 由于他高超的敘事性作品以非凡的敏銳表現(xiàn)了日本人的精神特質(zhì)
" 1969年
o 薩繆爾·貝克特,法國作家
o 《等待戈多》
" 他那具有奇特形式的小說和戲劇作品,使現(xiàn)代人從精神困乏中得到振奮
1970年代
" 1970年
o 亞歷山大·索爾仁尼琴,蘇聯(lián)作家
o 《癌病房》
" 由于他作品中的道德力量,籍著它,他繼承了俄國文學不可或缺的傳統(tǒng)
" 1971年
o 巴勃魯·聶魯達,智利詩人
o 《情詩·哀詩·贊詩》
" 詩歌具有自然力般的作用,復蘇了一個大陸的命運與夢想
" 1972年
o 亨利?!げ疇?,德國作家
o 《女士及眾生相》
" 為了表揚他的作品,這些作品兼具有對時代廣闊的透視和塑造人物的細膩技巧,并有助于德國文學的振興
" 1973年
o 帕特里克·懷特,澳大利亞小說家、劇作家
o 《風暴眼》
" 由于他史詩與心理敘述藝術,并將一個嶄新的大陸帶進文學中
" 1974年
o 埃溫特·約翰遜,瑞典作家
o 《烏洛夫的故事》
" 以自由為目的,而致力于歷史的、現(xiàn)代的廣闊觀點之敘述藝術
o 哈里·埃德蒙·馬丁遜,瑞典詩人
o 《露珠里的世界》
" 他的作品透過一滴露珠反映出整個世界
" 1975年
o 埃烏杰尼奧·蒙塔萊,意大利詩人
o 《生活之惡》
" 由于他杰出的詩歌擁有偉大的藝術性,在不適合幻想的人生里,詮釋了人類的價值
" 1976年
o 索爾·貝婁,美國作家
o 《赫索格》
" 由于他的作品對人性的了解,以及對當代文化的敏銳透視
" 1977年
o 阿萊克桑德雷·梅洛,西班牙詩人
o 《天堂的影子》
" 他的作品繼承了西班牙抒情詩的傳統(tǒng)和吸取了現(xiàn)在流派的風格,描述了人在宇宙和當今社會中的狀況
" 1978年
o 艾薩克·巴什維斯·辛格,美國作家
o 《魔術師·原野王》
" 他的充滿激情的敘事藝術,這種既扎根于波蘭人的文化傳統(tǒng),又反映了人類的普遍處境
" 1979年
o 奧德修斯·埃里蒂斯,希臘詩人
o 《英雄挽歌》
" 他的詩,以希臘傳統(tǒng)為背景,用感覺的力量和理智的敏銳,描寫現(xiàn)在認為自由和創(chuàng)新而奮斗
1980年代
" 1980年
o 切斯瓦夫·米沃什,波蘭詩人
o 《拆散的筆記簿》
" 不妥協(xié)的敏銳洞察力,描述了人在激烈沖突的世界中的暴露狀態(tài)
" 1981年
o 埃利亞斯·卡內(nèi)蒂,英國德語作家
o 《迷?!?
" 作品具有寬廣的視野、豐富的思想和藝術力量
" 1982年
o 加夫列爾·加西亞·馬爾克斯,哥倫比亞記者、作家
o 《百年孤獨》
" 由于其長篇小說以結構豐富的想像世界,其中糅混著魔幻于現(xiàn)實,反映出一整個大陸的生命矛盾
" 1983年
o 威廉·戈爾丁,英國作家
o 《蠅王·金字塔》
" 1984年
o 雅羅斯拉夫·塞弗爾特,捷克詩人
o 《紫羅蘭》
" 他的詩富于獨創(chuàng)性、新穎、栩栩如生,表現(xiàn)了人的不屈不撓精神和多才多藝的渴求解放的形象
" 1985年
o 克洛德·西蒙,法國小說家
o 《弗蘭德公路·農(nóng)事詩》
" 由于他善于把詩人和畫家的豐富想象與深刻的時間意識融為一體,對人類的生存狀況進行了深入的描寫
" 1986年
o 沃萊·索因卡,尼日利亞劇作家、詩人、小說家、評論家
o 《雄獅與寶石》
" 他以廣博的文化視野創(chuàng)作了富有詩意的關于人生的戲劇
" 1987年
o 約瑟夫·布羅茨基,蘇裔美籍詩人
o 《從彼得堡到斯德哥爾摩》
" 他的作品超越時空限制,無論在文學上或是敏感問題方面都充分顯示出他廣闊的思想及濃郁的詩意
" 1988年
o 納吉布·馬哈富茲,埃及作家
o 《街魂》
" 他通過大量刻畫入微的作品-洞察一切的現(xiàn)實主義,喚起人們樹立雄心-形成了全人類所欣賞的阿拉伯語言藝術
" 1989年
o 卡米洛·何塞·塞拉,西班牙小說家
o 《為亡靈彈奏》
" 帶有濃郁情感的豐富而精簡的描寫,對人類弱點達到的令人難以企及的想象力
1990年代
" 1990年
o 奧克塔維奧·帕斯,墨西哥詩人
o 《太陽石》
" 他的作品充滿激情,視野開闊,滲透著感悟的智慧并體現(xiàn)了完美的人道主義
" 1991年
o 內(nèi)丁·戈迪默,南非作家
o 《七月的人民》
" 以強烈而直接的筆觸,描寫周圍復雜的人際與社會關系,其史詩般壯麗的作品,對人類大有裨益
" 1992年
o 德里克·沃爾科特,圣盧西亞詩人
o 《西印度群島》
" 他的作品具有巨大的啟發(fā)性和廣闊的歷史視野,是其獻身多種文化的結果
" 1993年
o 托尼·莫里森,美國作家
" 其作品想象力豐富,富有詩意,顯示了美國現(xiàn)實生活的重要方面
" 1994年
o 大江健三郎,日本小說家
" 通過詩意的想象力,創(chuàng)造出一個把現(xiàn)實與神話緊密凝縮在一起的想象世界,描繪現(xiàn)代的蕓蕓眾生相,給人們帶來了沖擊
" 1995年
o 希尼,愛爾蘭詩人
" 由于其作品洋溢著抒情之美,包容著深邃的倫理,揭示出日常生活和現(xiàn)實歷史的奇跡
" 1996年
o 希姆博爾斯卡,波蘭詩人
" 由于其在詩歌藝術中警辟精妙的反諷,挖掘出了人類一點一滴的現(xiàn)實生活背后歷史更迭與生物演化的深意
" 1997年
o 達里奧·福,意大利諷刺劇作家
" 其在鞭笞權威,褒揚被蹂躪者可貴的人格品質(zhì)方面所取得的成就堪與中世紀《弄臣》一書相媲美
" 1998年
o 若澤·薩拉馬戈,葡萄牙記者、作家
" 由于他那極富想象力、同情心和頗具反諷意味的作品,我們得以反復重溫那一段難以捉摸的歷史
" 1999年
o 君特·格拉斯,德國作家
o 《鐵皮鼓哈里》
" 其嬉戲之中蘊含悲劇色彩的寓言描摹出了人類淡忘的歷史面目
2000年代
" 2000年
o 高行健,法籍華人。劇作家、小說家
o 《靈山》
" 其作品的普遍價值,刻骨銘心的洞察力和語言的豐富機智,為中文小說和藝術戲劇開辟了新的道路
" 2001年
o 維·蘇·奈保爾,印度裔英國作家
" 其著作將極具洞察力的敘述與不為世俗左右的探索融為一體,是驅(qū)策我們從扭曲的歷史中探尋真實的動力
" 2002年
o 凱爾泰斯·伊姆雷,匈牙利作家
" 表彰他對脆弱的個人在對抗強大的野蠻強權時痛苦經(jīng)歷的深刻刻畫以及他獨特的自傳體文學風格
" 2003年
o 庫切,南非作家
" 精準地刻畫了眾多假面具下的人性本質(zhì)
" 2004年
o 艾爾弗雷德·耶利內(nèi)克(Elfriede Jelinek),奧地利小說家、劇作家兼詩人
o 《Lisas Schatten》、《我們是誘餌,寶貝》(《We Are Decoys, Baby》)、《斑比樂園》(Bambiland)
" 她用超凡的語言以及在小說中表現(xiàn)出的音樂動感,顯示了社會的荒謬事情,她接受瑞典電臺訪問時表示對于獲獎感到意外和榮幸,但她說她的健康情況使她不能親身前赴斯德哥爾摩領獎;她說:"這次我不能走到群眾中間。"她又說她不認為這個獎值得令奧地利引以為傲。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scgf/106195.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wǎng)絡,轉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
上一篇: 夜讀散文陋舍
下一篇: 散文|愛妻子,就是愛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