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巷
又彎又長
沒有門
沒有窗
我拿把舊鑰匙
敲著厚厚的墻
詩題是“小巷”,由此,我們不妨做這樣的猜測:這條深深彎進詩人生命里的小巷,肯定發(fā)生過什么。對于一貫唯美的顧城來說,小巷里發(fā)生的,肯定是一個美麗而傷感的故事。正是這個故事,致使詩人,多年后,還魂牽夢繞,難以忘懷。
然而,這是一條“沒有門/沒有窗”的小巷。
有門,詩人可以用鑰匙打開。有窗,詩人可以破窗而入。但是,隨著時光的流失,這些對于詩人來說,已經(jīng)是不可能的了。絕望的情緒,首次流露。
但是,詩人并沒有死心,仍然在絕望中抱有一絲渴望。于是,“拿把舊鑰匙/敲著厚厚的墻”。本來,用鑰匙敲墻,就有驢唇不對馬嘴之嫌,何況還是一把“舊鑰匙”呢 短短兩行,就將詩人傷感絕望的情緒推向極至。
顧城多短詩,但大多小詩不?。红`氣,節(jié)制,層次感強,張力十足?!缎∠铩吠瑯芋w現(xiàn)了他的這一藝術(shù)特色。
顧城的詩:
顧城《我是一個任性的孩子》
顧城《我唱自己的歌》
顧城最經(jīng)典的十首短詩:《遠和近》、《一代人》、《雨行》、《小巷》、《奠》、《詩情》、《悟》、《土地是彎曲的》、《泡影》、《別》。
1、顧城,原籍上海,1956年9月24日生于北京一個詩人之家,父親為顧工。
2、顧城受到父親良好的教育和文化熏陶。顧城在姐姐顧?quán)l(xiāng)印象中的最大特點就是“不愛湊熱鬧”,上幼兒園時經(jīng)常自己一個人在一邊看樹和螞蟻。顧城因為一次給同學講《三國演義》,得到了“故事”的雅號,盡管他想講,但還是不喜歡被一群人圍著講故事。顧城只好尋求姐姐當他“一個人的聽眾”,姐姐沒空聽時,“無奈之下他就進了別的屋子,隔著床一個人對著墻講起來”。
3、1968年,即12歲時輟學在家養(yǎng)豬,“文革”前,他開始寫詩,總是一個人獨處,不和別人一起玩耍,而是低頭寫自己的內(nèi)心想法。而且文革的暴行給他的內(nèi)心帶來了沖擊,使他變得更加敏感。
4、1969年隨父顧工下放山東廣北一部隊農(nóng)場,在那里度過了五年,但他并不喜歡農(nóng)作的生活,這種勞作的生活與他想象中玻璃一樣的世界有很大的距離,而這種距離讓他感到痛苦。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scgf/106380.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quán),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quán)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wǎng)絡(luò),轉(zhuǎn)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quán)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
上一篇: 啞孩子《第一次來到人間》
下一篇: 汪國真《不要急于相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