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ul id="s6iya"><pre id="s6iya"></pre></ul>
    • <kbd id="s6iya"><pre id="s6iya"></pre></kbd>
    • 登錄
      首頁 >> 諸子百家 >> 詩詞歌賦

      八首經(jīng)典古詩
      ,帶你讀懂詩圣杜甫的一生

      金錢草 2023-07-24 16:35:27

      歷史上從沒有一個人像杜甫這樣

      ,一生顛沛流離窮困潦倒卻心憂天下情系萬民;歷史上也從沒有一個詩人像杜甫這樣
      ,一輩子受人冷落死后卻光焰萬丈
      。他把生命給了自己深愛的國家
      ,他用一支筆為天下蒼生吶喊。

      杜甫從盛唐的尾巴走來

      ,帶著不可言表的使命
      。盡管,他不是救世主
      ,也不是那個平定戰(zhàn)亂的人
      。但是,他卻為那個亂世增添了無上的光彩
      !八首古詩
      ,帶你讀懂詩圣的一生。

      1

      ,帶你讀懂詩圣杜甫的一生.png" />

      幼年時期

      《壯游》(節(jié)選)

      往昔十四五

      ,出游翰墨場。

      斯文崔魏徒

      ,以我似班揚

      七齡思即壯,開口詠鳳凰

      九齡書大字

      ,有作成一囊。

      杜甫出身于京兆杜氏

      ,乃北方的大士族。其遠祖為漢武帝有名的酷吏杜周
      ,祖父杜審言
      。杜甫與唐代另一大詩人杜牧同為晉代大學者
      、名將杜預之后。

      杜甫青少年時因家庭環(huán)境優(yōu)越

      ,因此過著較為安定富足的生活
      。他自小好學,七歲能作詩
      ,「七齡思即壯
      ,開口詠鳳凰」,有志于「致君堯舜上
      ,再使風俗淳」

      2

      年少優(yōu)游

      《與李十二白同尋范十隱居》

      李侯有佳句,往往似陰鏗

      余亦東蒙客

      ,憐君如弟兄。

      醉眠秋共被

      ,攜手日同行

      更想幽期處,還尋北郭生

      入門高興發(fā)

      ,侍立小童清。

      落景聞寒杵

      ,屯云對古城

      向來吟橘頌,誰與討莼羹

      不愿論簪笏

      ,悠悠滄海情

      開元十九年十九歲時,杜甫出游郇瑕

      。二十歲時
      ,漫游吳越,歷時數(shù)年
      。唐玄宗開元二十三年
      ,杜甫回故鄉(xiāng)參加「鄉(xiāng)貢」。二十四年在洛陽參加進士考試
      ,結(jié)果落第

      天寶三年四月,杜甫在洛陽與被唐玄宗賜金放還的李白相遇

      ,兩人相約同游梁
      、宋。天寶七年秋,杜甫轉(zhuǎn)赴兗州與李白相會
      ,二人一同尋仙訪道
      ,談詩論文,結(jié)下了「醉眠秋共被
      ,攜手日同行」的友誼
      。秋末,二人握手相別
      ,杜甫結(jié)束了「放蕩齊趙間
      ,裘馬頗清狂」的漫游生活,回到長安

      3

      仕途不順

      《自京赴奉先縣詠懷五百字》(節(jié)選)

      杜陵有布衣

      ,老大意轉(zhuǎn)拙。

      許身一何愚

      ,竊比稷與契

      居然成濩落,白首甘契闊

      蓋棺事則已

      ,此志常覬豁。

      窮年憂黎元

      ,嘆息腸內(nèi)熱

      取笑同學翁,浩歌彌激烈

      非無江海志

      ,瀟灑送日月。

      生逢堯舜君

      ,不忍便永訣

      杜甫生活于唐朝由盛轉(zhuǎn)衰的歷史時期,隨著唐玄宗后期政治越來越腐敗

      ,他的生活也一天天地陷入貧困失望的境地

      天寶十四年,杜甫被授予一個河西尉這種小官

      ,但杜甫不愿意任此「不作河西尉
      ,凄涼為折腰」的官職,朝廷就將之改任右衛(wèi)率府兵曹參軍

      杜甫因已年四十四

      ,至長安也十年有余,為生計而接受了這所學無用之職
      。十一月
      ,杜甫往奉先省家,杜甫剛剛進到家門就聽到哭泣聲,原來小兒子餓死了
      。就長安十年的感受和沿途見聞
      ,寫成著名的《自京赴奉先縣詠懷五百字》。

      4

      戰(zhàn)亂流離

      《觀安西兵過赴關(guān)中待命二首》

      四鎮(zhèn)富精銳

      ,摧鋒皆絕倫。

      還聞獻士卒

      ,足以靜風塵

      老馬夜知道,蒼鷹饑著人

      臨危經(jīng)久戰(zhàn)

      ,用急始如神。

      奇兵不在眾

      ,萬馬救中原

      談笑無河北,心肝奉至尊

      孤云隨殺氣

      ,飛鳥避轅門。

      竟日留歡樂

      ,城池未覺喧

      天寶十四年十一月,安史之亂爆發(fā)

      ,這時的杜甫已將家搬到鄜州羌村避難
      ,他聽說了肅宗即位,就只身北上
      ,投奔靈武
      ,途中不幸為叛軍俘虜,押至長安
      。同被俘的王維被嚴加看管
      ,杜甫因為官小,沒有被囚禁

      時值安史之亂

      ,他時刻注視著時局的發(fā)展,為剿滅安史叛軍獻策
      ,考慮如何減輕人民的負擔
      。當討伐叛軍的勁旅——鎮(zhèn)西北庭節(jié)度使李嗣業(yè)的兵馬路過華州時,他寫下了《觀安西兵過赴關(guān)中待命二首》
      ,表達了強烈的愛國熱情

      5

      為官時期

      《石壕吏》

      暮投石壕村,有吏夜捉人。

      老翁逾墻走

      ,老婦出門看

      吏呼一何怒!婦啼一何苦

      聽婦前致詞

      ,三男鄴城戍。

      一男附書至

      ,二男新戰(zhàn)死

      存者且偷生,死者長已矣

      室中更無人

      ,惟有乳下孫。

      有孫母未去

      ,出入無完裙

      老嫗力雖衰,請從吏夜歸

      急應河陽役

      ,猶得備晨炊。

      夜久語聲絕

      ,如聞泣幽咽

      天明登前途,獨與老翁別

      至德二年四月

      ,郭子儀大軍來到長安北方,杜甫冒險從城西金光門逃出長安穿過對峙的兩軍到鳳翔投奔肅宗
      。五月十六日
      ,被肅宗授為左拾遺,故世稱「杜拾遺」
      。不料杜甫很快因營救房琯
      ,觸怒肅宗,被貶到華州

      至德二年九月

      ,長安收復。十一月杜甫回到長安
      ,仍任左拾遺
      ,雖忠于職守,但終因受房琯案牽連
      ,于乾元元年六月被貶為華州司功參軍

      杜甫從洛陽返回華州的途中

      ,見到戰(zhàn)亂給百姓帶來的無窮災難和人民忍辱負重參軍參戰(zhàn)的愛國行為,感慨萬千
      ,便奮筆創(chuàng)作了不朽的史詩——「三吏」和「三別」

      6

      西南漂泊

      《茅屋為秋風所破歌》

      八月秋高風怒號,卷我屋上三重茅

      茅飛渡江灑江郊

      ,高者掛罥長林梢,

      下者飄轉(zhuǎn)沉塘坳

      南村群童欺我老無力

      ,忍能對面為盜賊。

      公然抱茅入竹去

      ,唇焦口燥呼不得,

      歸來倚杖自嘆息

      俄頃風定云墨色

      ,秋天漠漠向昏黑。

      布衾多年冷似鐵

      ,嬌兒惡臥踏里裂

      床頭屋漏無干處,雨腳如麻未斷絕

      自經(jīng)喪亂少睡眠

      ,長夜沾濕何由徹!

      安得廣廈千萬間

      ,大庇天下寒士俱歡顏

      風雨不動安如山。

      嗚呼

      何時眼前突兀見此屋

      ,吾廬獨破受凍死亦足!

      乾元二年秋

      ,杜甫因?qū)ξ蹪岬臅r政痛心疾首
      ,而放棄了華州司功參軍的職務,西去秦州
      。杜甫在華州司功任內(nèi)
      ,共作詩30多首。

      杜甫幾經(jīng)輾轉(zhuǎn)

      ,最后到了成都
      ,在嚴武等人的幫助下,在城西浣花溪畔
      ,建成了一座草堂
      ,世稱「杜甫草堂」
      。后被嚴武薦為節(jié)都,全家寄居在四川奉節(jié)縣

      廣德二年春

      ,嚴武再鎮(zhèn)蜀,杜甫才又回到草堂
      ,此前漂泊在外將近兩年
      。嚴武表薦杜甫為檢校工部員外郎,做了嚴武的參謀
      ,后人又稱杜甫為杜工部
      。不久杜甫又辭了職。這五
      、六年間
      ,杜甫寄人籬下,生活依然很苦
      ,在此期間寫下了著名的《茅屋為秋風所破歌》

      7

      安居生活

      《登高》

      風急天高猿嘯哀,渚清沙白鳥飛回

      無邊落木蕭蕭下

      ,不盡長江滾滾來。

      萬里悲秋常作客

      ,百年多病獨登臺

      艱難苦恨繁霜鬢,潦倒新停濁酒杯

      廣德三年四月

      ,嚴武去世,杜甫離開了成都
      。經(jīng)嘉州
      、戎州、渝州
      、忠州
      、云安,于唐代宗大歷元年到達夔州
      。由于夔州都督柏茂林的照顧
      ,杜甫得以在此暫住,為公家代管東屯公田一百頃

      這一時期

      ,詩人創(chuàng)作達到了高潮,不到兩年
      ,作詩四百三十多首
      ,占現(xiàn)存作品的百分之三十
      。這時期,其作品有《春夜喜雨》《蜀相》《聞官軍收河南河北》《登高》《登岳陽樓》等大量名作

      8

      江舟長逝

      《風疾舟中伏枕書杯三十六韻奉呈湖南親友》(節(jié)選)

      畏人千里井

      ,問俗九州箴。

      戰(zhàn)血流依舊

      ,軍聲動至今

      葛洪尸定解,許靖力還任

      家事丹砂訣

      ,無成涕作霖。

      大歷三年

      ,杜甫思鄉(xiāng)心切
      ,乘舟出峽,先到江陵
      ,又轉(zhuǎn)公安
      ,年底又漂泊到湖南岳陽,這一段時間杜甫一直住在船上
      。由于生活困難,不但不能北歸
      ,還被迫更往南行
      。大歷四年正月,由岳陽到潭州
      ,又由潭州到衡州
      ,復折回潭州。

      大歷五年

      ,臧玠在潭州作亂
      ,杜甫又逃往衡州,原打算再往郴州投靠舅父崔湋
      ,但行到耒陽
      ,遇江水暴漲,只得停泊方田驛
      ,五天沒吃到東西
      ,幸虧縣令聶某派人送來酒肉而得救。

      后來杜甫由耒陽到郴州

      ,需逆流而上二百多里
      ,這時洪水又未退,杜甫原一心要北歸
      ,這時便改變計劃
      ,順流而下
      ,折回潭州。大歷五年冬
      ,杜甫在由潭州往岳陽的一條小船上去世
      。時年五十九歲,其絕筆之作《風疾舟中伏枕書杯三十六韻奉呈湖南親友》慷慨悲壯
      ,讀之令人嘆惜

      一代詩圣,一生顛沛流離

      ,讓無數(shù)后來之人為杜甫的困頓人生而喟嘆感傷不已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scgf/106541.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quán),注重分享

      ,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
      ,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quán)異議的
      ,請聯(lián)系管理員
      ,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wǎng)絡
      ,轉(zhuǎn)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quán)益
      ,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
      ,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
      ,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

      上一篇:

      相關(guān)文章
      你未必萬丈光芒
      ,但你溫暖有光
      1你未必萬丈光芒
      ,但你溫暖有光。2一物降一物
      ,錢能降萬物
      。3我就想配的上我所想,我的肩膀能撐起我想要
      非常在理的一段真實話
      做人,知理
      ,知足
      ,知趣!進退有度
      ,心寬有福
      ,相處舒服,事事順意
      !與人為善的態(tài)度做事
      ,寬容誠懇的心態(tài)為人,贈人玫瑰
      ,手留余香!懂得惜福把握當前一切
      ,珍惜該有的幸福人生
      趕集
      詩詞歌賦熱門文章 100+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