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條小路
但我們走著卻無比的心安
有一間小屋,它或許低矮逼仄
但我們住著卻無比的溫暖;
有一個人
有一個人
有一種幸福叫作回家過年
對我們來說
《訴衷情》萬俟詠
一鞭清曉喜還家
,宿醉困流霞夜來小雨新霽,雙燕舞風(fēng)斜
山不盡
送春滋味,念遠(yuǎn)情懷
▲清晨時分
小雨初晴,景色怡目
雖然離家還很遙遠(yuǎn)
《訴衷情》吳激
夜寒茅店不成眠,殘月照吟鞭
黃花細(xì)雨時候
鷗似雪
到家應(yīng)是,童稚牽衣
▲想到明早回家
越是在回家途中
終于等到清晨
一路上,景色十分優(yōu)美
,鷗鳥如雪一般潔白,碧水連天,如詩如畫。詞人想象著到家之后的情景:小孩子牽著他的衣服撒嬌
“到家應(yīng)是
《羌村三首》杜甫
崢嶸赤云西,日腳下平地
柴門鳥雀噪,歸客千里至
妻孥怪我在,驚定還拭淚
世亂遭飄蕩
鄰人滿墻頭
夜闌更秉燭,相對如夢寐
▲由于戰(zhàn)亂
詩人杜甫歷盡艱險
,終于在薄暮時分,趕到家中。妻子看到詩人突然出現(xiàn),不免驚疑,一時沒有反應(yīng)過來,只是傻傻地發(fā)愣。等到心情平復(fù)下來,才相信是真的,便喜極而泣。這次重逢來得太突然了,在那個烽火不息
、哀鴻遍野的年代,很少有人能像杜甫一樣幸運地生還。因此,“怪我在”的心理看似不可思議
,實際上卻是十分真實的《雨中登岳陽樓望君山》黃庭堅
投荒萬死鬢毛斑
,生出瞿塘滟滪關(guān)。未到江南先一笑
,岳陽樓上對君山。▲黃庭堅曾被貶蜀地四川達(dá)六年之久
,等到被放還之時,他已經(jīng)到了57歲的高齡。被貶期間
,他年邁體衰,又身處惡劣環(huán)境,本以為命不久矣,誰知還能活著離開四川。劫后重生
,詩人自然是喜不自禁,又想到能夠落葉歸根,便更加狂喜。在奔赴家鄉(xiāng)分寧(今江西修水)的途中
,路過岳陽,此時,他距離家鄉(xiāng)還很遙遠(yuǎn),然而詩人的喜悅之情早已經(jīng)按捺不住,盡管天下著雨,他還是興奮地登上了岳陽樓,想要一睹洞庭湖的美景。雨中的君山朦朦朧朧
,十分美妙《渡漢江》宋之問
嶺外音書斷
近鄉(xiāng)情更怯
▲對于久別家鄉(xiāng)的人來說
,在回家鄉(xiāng)的途中應(yīng)該是載歌載舞才對,至少心里是迫不及待的,是充滿喜悅與激動的。而這首詩卻說“近鄉(xiāng)情更怯
,不敢問來人”,離鄉(xiāng)越近心里就越害怕,以至于看到家鄉(xiāng)的人也不敢說話。作者被貶嶺南
,與家鄉(xiāng)音訊隔絕,彼此不知生死。這期間,家中的人境況如何,是否還健健康康,生活還和和美美 他們是否會因為自己的獲罪而受牽累,甚至遭遇不幸因此,作者越來越害怕
這首詩所表達(dá)的感情,是絕大多數(shù)長期客居異鄉(xiāng)
幸福來之不易,
回家的幸福更是難求
且行且珍惜!
圖文來源于網(wǎng)絡(luò)
1、客舍并州已十霜
譯文:離開家鄉(xiāng)后客宿在并州這個地方已經(jīng)有十年
2
譯文:寄出去的家信不知何時才能到達(dá)
,希望北歸的大雁捎到洛陽去3、少小離家老大回
譯文:我在年少時離開家鄉(xiāng)
4
譯文:就在今夜的曲中
5
陰歷十月的時候
十五從軍征 唐 賀知章
十五從軍征
1.回故鄉(xiāng)的現(xiàn)代詩四處漂游
落葉歸根
無法忘記那
啊
映在眼里
。 今夜的少年掬口入心
今夜
思鄉(xiāng)(散文詩) 圣誕花殷紅如血 開在千里外的城市 空氣變得陰冷 清晨媽媽的電話打來,幾句叮囑的聲音
,蒼老溫馨,溫暖著凍僵的記憶。 這個城市繁華空曠,膨脹著虛浮的快樂,而我,滿目荒蕪,找尋陌生的熟悉。你的手伸過來的時候
,我隱忍著的疼痛與柔弱,層層蘊開。 你說,該回家了。這里雖繁盛喧囂
,卻始終不屬于我們。 鄉(xiāng)音裊裊,生生扯落我眼底的淚。沒有誰甘愿如游魂 飄浮在異地他鄉(xiāng) 讓我們朝思暮想的家
但心底卻始終有道與生俱來的傷口
,一觸即痛。悲涼的是,我們生長在同一藍(lán)天下同一國土,那土,卻有著優(yōu)劣之分。有一段心事曾簡單晴朗
,透著淡淡的藍(lán)。有一段純凈的快樂,支撐著日復(fù)一日的疲憊。也許我們長大
,一切都已經(jīng)改變,如見多了離合,心便被包裹成了堅硬如鐵。只是,在黑暗里,沉靜著,一寸一寸,剝落的都是想念的尸身。門前的小路
隔壁的玩伴
有一些事情,經(jīng)過了
有一些情感
池塘邊映照出的年少容顏,天真快樂
掙斷了線
你說
我們一起
光陰無影水無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