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日的荷塘,既沒有“小荷才露尖尖角”的清澈
,也沒有“映日荷花別樣紅”的燦爛
,只有幾分“留得殘荷聽雨聲”的凄清和幾縷“寒水映殘荷
,冷風搖殘枝”的傷感
,很少有人會鐘情于殘荷
,卻不知殘荷較之盛荷
,別有一種意境
。竹塢無塵水檻清,相思迢遞隔重城
。秋陰不散霜飛晚
,留得枯荷聽雨聲?div id="d48novz" class="flower left">
!啤だ钌屉[有一種美
,需要跨越時光的長廊,在繁華凋盡的心卷反復吟讀
,反復咀嚼
,才得其深味。美艷的荷落盡
,拂落千年的文明
,寂寞在露重的秋。入夢
,翹首
,月上孤亭,畫廊折角
,那池殘荷
。于千萬人之中,遇見你要遇見的人
。于千萬年之中
,時間無涯的荒野里,沒有早一步
,也沒有遲一步
,遇上了也只能輕輕地說一句:“哦,你也在這里嗎 ”同張愛玲一樣
,與殘荷的不期而遇也是如此
。一枝荷,想她的夏天
,荷葉如蓋
,婷婷青青
,隨風款擺。蓮花
、芙蕖
、水芝菡萏、芙蓉
、鞭蓉水蕓
、紅蕖、水華溪客
、碧環(huán)
、玉環(huán)鞭蓉、鞭蕖
、水旦六月春
、水芙蓉......婀娜別致處,清雅飄香來
!沒有哪些植物
,可以像荷一樣,得到文人垂青
;也從沒有植物像它那樣
,讓人去審讀這種枯瘦清冷,卻伴隨死亡的韻味
。水陸草木之花
,群芳斗艷,盡態(tài)極妍
,可有誰知曉如蓮的心事 菡萏香銷翠葉殘
,西風愁起綠波間。還與韶光共憔悴
,不堪看
。——南唐·李璟蓮葉田田
,自是一種凌駕的美
,將酷暑放肆到了清涼;殘荷聽雨
,未嘗不是一種蕭條的美,將枯敗蛻幻成了風骨
。她
,盛開時妖艷醉人,凋落時氣象萬千
。她的自信
,可以將生命的火種點燃
,起起落落,無一不夸張到了一種高調(diào)的極致
。枝葉凋零的殘荷
,可能不是一副張揚的開放模樣,亦可能失去了所有取悅于人的顏色
。但是
,歷經(jīng)凄風冷雨的打擊與磨練,真正沒有枯萎的
,卻是她堅韌飽滿的
,潛藏在孤獨美感后的錚錚傲骨。內(nèi)在的美往往和時間的老去無關
。在一隅平常的角落
,從容的凋謝,哪怕身形憔悴枯槁
,傲人的風骨依然如畫如歌
。一池殘荷,頹枝敗葉
,余輝殘蓬
,清風透骨,生命盡頭呈現(xiàn)的是美和精致
,與哀傷無關
。殘荷是生命的記錄,如詩如畫
。殘荷之美
,別有韻味!版權歸原作者所有
,如有侵權請聯(lián)系我們刪除
。喜歡名家散文的朋友們
可以點擊上方視頻頭像 ,進入主頁關注我們的視頻號哦
,枯荷之美
,詩境亦有別.png" />
關于立秋荷花的詩句
描寫秋天荷花的詩句:
1、《蓮塘》【明】黃瓊蒼茫漠漠董家潭
,綠樹陰陰向水灣
。十里錦香看不斷,西風明月棹歌還
。
2
、《芙蓉》【清】鄭板橋:最憐紅粉幾條痕,水外橋邊小竹門
。照影自驚還自惜
,西施原住苧蘿村
。
3、《蘇幕遮》【北宋】周邦彥:燎沉香
,消溽暑
。鳥鳥雀呼睛,侵曉窺檐語
。葉上初陽干宿雨
,水面清圓,一一風荷舉
。故鄉(xiāng)遙
,何日去?家住吳門,久作長安旅
。五月漁郎相憶否?小楫輕舟
,夢入芙蓉浦。
4
、《一剪梅》【北宋】李清照:紅藕香殘玉簟秋
,輕解羅裳,獨上蘭舟
。云中誰寄錦書來?雁字回時
,月滿西樓。
關于荷花的詩句賞析
1.關于荷花詩句的賞析愛蓮說 (宋)周敦頤 水陸草木之花
,可愛者甚蕃
。
晉陶淵明獨愛菊;自李唐來
,世人盛愛牡丹
;予獨愛蓮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漣而不妖
,中通外直
,不蔓不枝,香遠益清
,亭亭凈植
,可遠觀而不可褻玩焉。予謂菊
,花之隱逸者也
;牡丹,花之富貴者也
;蓮
,花之君子者也。
噫!菊之愛
,陶后鮮有聞;蓮之愛
,同予者何人
;牡丹之愛,宜乎眾矣
。 [注釋]: (1)愛蓮說:選自《周元公集》
。
作者周敦頤著名的唯心主義哲學家?div id="m50uktp" class="box-center"> !罢f”
,是古代論說文的一種體裁,可以說明事物
,也可以論述道理
。
(2)蕃:多。 (3)晉陶淵明獨愛菊:陶淵明(365-427)
,一名潛
,字元亮,東晉潯陽(現(xiàn)在江西省九江縣)人
,著名的詩人
。
他很愛菊花,常在詩里寫到
,如《飲酒》詩里的“采菊東籬下
,悠然見南山”,向來稱為名句
。 (4)自李唐來
,世人甚愛牡丹:唐朝以來,人們很愛牡丹
。
李唐
,指唐朝。唐朝的皇帝姓李
,所以稱為“李唐”
。
世人,社會上的一般人
。唐人愛牡丹
,古書里有不少記載,如唐朝李肇的《唐國史補》里說:“京城貴游
,尚牡丹……每春暮
,車馬若狂……種以求利,一本(一株)有直(同“值”)數(shù)萬(指錢)者?div id="4qifd00" class="flower right">
!?/p>
(5)予獨愛蓮之出淤泥而不染:我單單喜歡蓮花
,喜歡它從污泥里生出卻不被沾染。淤泥
,池塘里積存的污泥
。
(6)濯(zhuó)清漣而不妖:在清水里洗過卻不妖艷。濯
,洗滌
。
清漣,水清而有微波的樣子
,這里指清水
。妖,美麗而不端莊
。
(7)不蔓不枝:不牽牽連連的
,不枝枝節(jié)節(jié)的。 (8)香遠益清:香氣越遠越清
。
益
,更,越
。 (9)亭亭:聳立的樣子
。
(10)褻(xiè)玩:玩弄。褻
,親近而不莊重
。
(11)隱逸者:隱居的人。封建社會里
,有些人不愿意跟統(tǒng)治者同流合污
,便隱居避世。
(12)牡丹
,花之富貴者也:牡丹是花中的“富人”
。 (13)君子:道德高尚的人。
(14)噫(yī):嘆詞
,相當于“唉”
。 (15)菊之愛:對于菊花的愛好。
(16)鮮(xiǎn)有聞:很少聽到
。鮮
,少。
(17)宜乎:宜
,當
,這里和“乎”連用
,有“當然”的意思。 [譯文]:水上地上各種草和木的花
,可愛的是很多的
。
晉朝陶淵明唯獨喜愛菊花。從唐朝以來
,世上的人們非常喜愛牡丹
。
我唯獨喜愛蓮花,它從污泥中長出來
,卻不受到污染,在清水里洗滌過但是不顯得妖媚
,它的莖中間貫通
,外形挺直,不牽牽連連
,不枝枝節(jié)節(jié)的
,香氣遠播,更加清香
,筆直地潔凈地立在那里
,可以遠遠地觀賞但是不能貼近去輕慢地玩弄啊。 我認為
,菊花是花中的隱士
;牡丹,是花中的富貴者
;蓮花
,是花中的君子。
唉
!愛菊花的人
,從陶淵明以后很少聽到過。愛蓮花的人
,像我一樣的人還有什么人呢
?至于愛牡丹的人,人數(shù)當然就很多了
! “說”
,古代文體之一,它往往借描繪事物以抒情言志
。
周敦頤的《愛蓮說》正是這種托物言志的文體中一篇不可多得的傳世佳作
。 [賞析]:周敦頤,北宋人
,其人一生澹泊名利
,不求聞達
。
他的這種高潔的人品,誠如北宋文學大家黃庭堅所譽:“人品甚高
,胸懷灑落
,如光風霽月……”而他的傳世散文佳作《愛蓮說》恰恰正是他酒落胸懷所透射而出的精神折光。 蓮花
,是古往今來文人筆下高歌詠嘆的對象
,但大多數(shù)文人都是驚嘆于它的清姿素容,并將其形諸筆端
;而這筆散文精品卻獨辟蹊徑
,通過對蓮的形象和品質(zhì)的描寫,歌頌了蓮花堅貞的品格
,從而也表現(xiàn)了作者潔身自愛的高潔人格和灑落的胸襟
。
從內(nèi)容上看,這篇文章可明顯分為二部分:前一部分對蓮花高潔的形象極盡鋪排描繪之能事
;第二部分則揭示了蓮花的比喻義
,分評三花,并以蓮自況
,抒發(fā)了作者內(nèi)心深沉的概嘆
。 文章的前一部分,寫出了蓮花之美就在于其一個“潔”字
。
首先
,“出淤而不染,濯清蓮而不妖”寫出了蓮花身處污泥之中
,卻纖塵不染
,不隨世俗、潔身自愛和天真自然不顯媚態(tài)的可貴精神
;其次
,“中通外直,不蔓不枝”
,寫出了它里外貫通
、外表挺直、表里如一
、不牽扯攀附的高尚品質(zhì)
;再次“可遠觀而不可褻玩”,寫出了蓮如傲然不群的君子一樣
,決不被俗人們輕慢玩弄
。 前文所說的一切,事實上是作者人格的寫照
,是作者心志的自明
,關于這一點
,我們可以從文章的第二部分得到明證。
正如作者所說:“蓮之愛
,同予者何人
?”其間的潛臺詞就是感慨于象他一樣具有蓮花之潔的人實在太少了。 在寫法上
,《愛蓮說》具有“說”這一文體的共同特點
,即托物言志。
文章從“出淤泥而不染”起
,以濃墨重彩描繪了蓮的氣度
、蓮的風節(jié),寄予了作者對理想人格的肯定和追求
,也反射出作者鄙棄貪圖富貴
、追名逐利的世態(tài)的心理和自己追求潔身自好的美好情操。同時
,文章還運用了對比,反襯的手法
,在文中幾次以菊
、牡丹反襯蓮之美;還把菊花的隱逸
,牡丹的富貴和蓮花的高潔相對比
,使“愛蓮”之一主題得以加深,沒有空洞的說教
,而是通過三種形象的對比
,起到了突出中心,加深立意的作用
,手法可謂高明之極
。
而且,文章以一個“愛”字貫通全文
,使得文章結(jié)構謹嚴
。 在文章結(jié)尾,作者一嘆真正隱逸的高士極少
,二嘆品格高尚的君子罕見
,三嘆貪慕富貴的俗人很多,耐人尋味
,發(fā)人深省
。
這首詩在語言上也同樣富有特色,那就是優(yōu)美簡煉
,的確是如蓮之美——“不枝不蔓”
,沒有
。
2.有關荷花的古詩及賞析關于荷花的古詩詞 采蓮曲 (王昌齡)荷葉羅裙一色裁,芙蓉向臉兩邊開
。
亂入池中看不見
, 聞歌始覺有人來。 曉出凈慈送林子方 (宋·楊萬里)畢竟西湖六月中
,風光不與四時同
。
接天蓮葉無窮碧,映日荷花別樣紅
。小池 (宋·楊萬里) 泉眼無聲惜細流
, 樹陰照水愛晴柔。
小荷才露尖尖角
, 早有蜻蜓立上頭
。 采桑子 (晏幾道)白蓮池上當時月, 今夜重圓
。
曲水蘭船
,憶伴飛瓊看月眠。 黃花綠酒分攜后
, 淚濕吟箋
。
舊事年年,時節(jié)南湖又采蓮
。 蓮花 (清·王文治)長夏陰陰萬綠棑
,杖藜轉(zhuǎn)過別峰來; 方塘水靜無風動
,一朵白蓮隨意開
。
蓮花 (清·張問陶) 新雨迎秋欲滿塘,綠槐風過午陰涼
;水亭風日無人到
,讓與蓮花自在香。 荷 (清·費丹旭) 一棹西泠路
,芰荷開繞塘
;歌聲起何處,飛出兩鴛鴦
。
殘荷 (齊石白) 山池八月污泥竭
,猶有殘荷幾瓣紅,笑語牡丹無厚福
,收場還不到秋風
。 詠芙蓉 (南朝·梁·沈約)微風搖紫葉,輕露拂朱房
。
中池所以綠
,待我泛紅光
。 青陽渡 (晉·樂府) 青荷蓋綠水,芙蓉披紅鮮
。
下有并根藕
,上有并頭蓮。 采蓮 (南朝· 梁·吳均) 錦帶雜花鈿
,羅衣垂綠川
。
問子今何去,出采江南蓮
。 遼西三千里
,欲寄無因緣。
愿君早旋返
,及此荷花鮮
。 子夜吳歌(其二) (唐·李 白) 鏡湖三百里,菡萏發(fā)荷花
。
五月西施采
,人看隘若耶。 回舟不待月
,歸去越王家
。
采蓮歌 (明·黃瓊) 蒼茫漠漠董家潭,綠樹陰陰向水灣
。十里錦香看不斷,西風明月棹歌還
。
芙 蓉 (清·鄭板橋) 最憐紅粉幾條痕
,水外橋邊小竹門。 照影自驚還自惜
,西施原住苧蘿村
。
詠荷詩 (江 洪) 澤陂有微草,能花復能實
。 碧葉喜翻風
,紅英宜照日。
移居玉池上
,托根庶非失
。 如何霜露交,應與飛蓬匹
。
詠同心芙蓉 (隋·杜公瞻) 灼灼荷花瑞
,亭亭出水中。 一莖孤引綠
,雙影共分紅
。
色奪歌人臉
,香亂舞衣風。 名蓮自可念
,況復兩心同
。
古風(其二十六) (唐·李 白) 碧荷生幽泉,朝日艷且鮮
。秋花冒綠水
,密葉羅青煙。
秀色粉絕世
,馨香誰為傳
?坐看飛霜滿,凋此紅芳年
。結(jié)根未得所
,愿托華池邊。
折荷有贈 (唐·李 白) 涉江玩秋水
,愛此紅蕖鮮
。攀荷弄其珠,蕩漾不成圓
。
佳人彩云里
,欲贈隔遠天。相思無因見
,悵望涼風前
。
賦得涉江采芙蓉 (南朝陳·祖孫登)浮照滿川漲,芙蓉承落光
。 人來間花影
,衣渡得荷香。
桂舟軾不定
,菱歌引更長
。 采采嗟離別,無暇緝?yōu)樯选?/p>
越 女 (唐·王昌齡) 越女作桂舟
,還將桂為楫
。湖上水渺漫,清江不可涉
。
摘取芙蓉花
,莫摘芙蓉葉。將歸問夫婿
,顏色何如妾
。
黃鶯兒 (宋·晃補之) 南園佳致偏宜暑。 兩兩三三,修篁新筍出初齊
,猗猗過檐侵戶
。
聽亂飐芰荷風,細灑梧桐雨
。 午余簾影參差
,遠林蟬聲,幽夢殘?zhí)帯?/p>
凝佇
,既往盡成空
,暫遇何曾住
? 算人間事
,豈足追思,依依夢中情緒
。觀數(shù)點茗浮花
,一縷香縈炷。
怪道人道:陶潛做得羲皇侶
。 鷓鴣天·賞荷 (金·蔡松年) 秀樾橫塘十里香
,水花晚色靜年芳。
胭脂雪瘦薰沉水
,翡翠盤高走夜光
。山黛遠,月波長
。
暮云秋影照瀟湘
。醉魂應逐凌波夢,分付西風此夜涼
。
回文·夜雨寄遠 (不詳) 風荷冷碧水
,驟雨暮云濃。明月孤舟小
,雁歸阻遠峰。
峰遠阻歸雁
,小舟孤月明
。濃云暮雨驟,水碧冷荷風
。
悠游蓮田 (不詳) 春之蓮:朝露映晨曦
,魚戲動新荷。夏之蓮:蓮葉何田田
,小鎮(zhèn)添新裝
。
秋之蓮:輕風送涼意,蓮池墜粉紅
。冬之蓮:寒風枯土黃
,殘荷生藕紅
。
謁金門 (南唐·馮延己) 楊柳陌,寶馬嘶空無跡
。 新著荷衣人未識
,年年江海客
。
夢覺巫山春色
,醉眼飛華狼籍。起舞不辭無氣力
,愛君吹玉笛
。
漁家傲 (北宋·歐陽修) 花底忽聞敲兩槳,逡巡女伴來尋訪
。酒盞旋將荷葉當
。
蓮舟蕩,時時盞里生紅浪
?div id="d48novz" class="flower left">
;饩葡闱鍙P釀,花腮酒面紅相向
。
醉倚綠陰眠一餉
。驚起望,船頭閣在沙灘上
。
漁家傲 (北宋·歐陽修) 為愛蓮房都一柄
,雙苞雙蕊雙紅影。雨勢斷來風色定
。
秋水靜
,仙郎彩女臨鸞鏡。 妾有容華君不省
,花無恩愛猶相并
。
花卻有情人薄幸。心耿耿
,因花又染相思病
。
漁家傲 (北宋·歐陽修) 一夜越溪秋水滿,荷花開過溪南岸
。貪采嫩香星眼慢
。
疏回眄,郎船不覺來身畔
。 罷采金英收玉腕
,回身急打船頭轉(zhuǎn)。
荷葉又濃波又淺。無方便
,教人只得抬嬌面
。
漁家傲 (北宋·歐陽修) 荷葉田田青照水,孤舟挽在花陰底
。昨夜蕭蕭疏雨墜
。
愁不寐,朝來又覺西風起
。 雨擺風搖金蕊碎
。
合歡枝上香房翠。蓮子與人常廝類
。
無好意
,年年苦在中心里 采蓮曲·古今樂錄 和云:"采蓮渚,窈窕舞佳人
。" 游戲五湖采蓮歸
,發(fā)花田葉芳襲衣。
為君儂歌世所希
。 世所希
,有如玉。
江南弄
,采蓮曲
。 采蓮曲·古今樂錄 和云:“采蓮歸,淥水好沾衣
?div id="jfovm50" class="index-wrap">!?/p>
桂楫蘭橈浮碧水,江花玉面兩相似
。 蓮疏藕折香風起
。
香風起,白日低
,采蓮曲
,使君迷。 采蓮曲 (唐·崔國輔) 玉溆花紅發(fā)
,金塘水碧流
。
相逢畏相失,并著采蓮舟
。 采蓮曲 (唐·白居易) 菱葉縈波荷飐風
,荷花深處小船通
。
逢郎欲語低頭笑
,碧玉搔頭落水中。 采蓮曲 (南朝梁·劉孝威) 金槳木蘭船,戲采江南蓮
。
蓮香隔浦渡
,荷葉滿江鮮。 房垂易入手
,柄曲自臨盤
。
露花時濕釧,風
。
3.描寫荷花的詩句和賞析有哪些《枯荷》 宋·許棐萬柄綠荷衰颯盡
,雨中無可蓋眠鷗。
當時乍疊青錢滿
,肯信池塘有暮秋
?【注釋】衰颯:衰敗凋殘。青錢:喻指荷葉
。
肯信:怎信
、豈信?div id="jpandex" class="focus-wrap mb20 cf">!窘庾x】諷喻之意
。
繁萎榮枯,自然之序
;盛衰興替
,人事之常。一反贊美慣例而另辟一徑
,以荷花的榮枯以喻人事盛衰
,皆作者自表心意而使其然。
東坡云:“荷盡已無擎雨蓋”
,前二句意本此
,著力演繹其“枯”。 下半以回顧為轉(zhuǎn)
、以議論作結(jié)
,可惜是回到了宋詩說理的窠臼。
作者面對衰敗已盡的枯荷想到了現(xiàn)實:荷在盛極時可是綠蓋滿池塘?div id="m50uktp" class="box-center"> ?div id="m50uktp" class="box-center"> !那時會想到在肅殺的秋天衰敗凋殘的慘境嗎?會相信這個枯敗殆盡的結(jié)局嗎
? 轉(zhuǎn)句用“青錢”喻荷葉
,就通過阿睹物“錢”把物事扯到人事上來了。人事滄桑
、命運盛衰
,那些得意忘形
、趾高氣揚之輩,會想到將來可能有破敗的一天嗎
? 比興得體
,諷刺辛辣,有如當頭棒喝
。
4.古詩荷花的詩句即賞析曉出凈慈寺送林子方楊萬里畢竟西湖六月中
,風光不與四時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