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戲曲中,有“壓軸戲”的說法,比喻令人注目、最后出現(xiàn)的節(jié)目。讀詩詞的時候,也有這樣的體驗。一開始讀時,不知其味,讀到結(jié)尾處時,讓人拍案叫絕,感慨萬千。詩詞君要推薦12首唯美唐詩,最后一句是神來之筆,驚艷千年?!肚脖瘧选诽啤ぴ∥羧諔蜓陨砗笠?,今朝都到眼前來。衣裳已施行看盡,針線猶存未忍開。尚想舊情憐婢仆,也曾因夢送錢財。誠知此恨人人有,貧賤夫妻百事哀。元稹和韋叢一起度過了貧困的日子,當(dāng)苦盡甘來時,妻子卻已經(jīng)去世了。夫妻死別,固然是人所不免的,但對于同貧賤共患難的夫妻來說,一旦永訣,是更為悲哀的。一句“誠知此恨人人有,貧賤夫妻百事哀?!钡辣M元稹對亡妻韋叢的無限懷念,這樣的感情,怎能不讓人嘆息?!吨x亭送別》唐·許渾勞歌一曲解行舟,紅葉青山水急流。日暮酒醒人已遠,滿天風(fēng)雨下西樓。友人乘舟離去,許渾唱歌送行,朋友走遠后,詩人小憩了一會。一覺醒來,已是薄暮時分。暮色的蒼茫黯淡,風(fēng)雨的迷蒙凄清,酒醒后的朦朧,追憶別時情景所感到的悵惘空虛,詩人被凄黯孤寂包圍,無法承受,于是默默無言地獨自從風(fēng)雨籠罩的西樓上走了下來。歷代學(xué)者都盛贊這兩句詩,《刪訂唐詩解》:酒醒之后,對風(fēng)雨下西樓,情之難堪,有其于別時者。《長相思》唐·李白長相思,在長安。絡(luò)緯秋啼金井闌,微霜凄凄簟色寒。孤燈不明思欲絕,卷帷望月空長嘆。美人如花隔云端。上有青冥之高天,下有淥水之波瀾。天長路遠魂飛苦,夢魂不到關(guān)山難。長相思,摧心肝。結(jié)句“長相思,摧心肝!”直白有力,讓人動容?!伴L相思”三字回應(yīng)篇首,而“摧心肝”則是“思欲絕”在情緒上進一步的發(fā)展。結(jié)句短促有力,給人以執(zhí)著之感,詩情雖則悲慟,但絕無萎靡之態(tài)?!兜躯X雀樓》唐·王之渙白日依山盡,黃河入海流。欲窮千里目,更上一層樓。這首詩是唐代五言詩的壓卷之作,王之渙因這首五言絕句而名垂千古,鸛雀樓也因此詩而名揚中華?!坝F千里目,更上一層樓”把哲理與景物、情勢溶化得天衣無縫,常常被借以表達積極探索和無限進取的人生態(tài)度。時至今日,此詩還不時出現(xiàn)在中國國家重大政治和外交場合?!对娝挕罚簩Y(jié)者須意盡,如王之渙“欲窮千里目,更上一層樓”,高達夫“故鄉(xiāng)今夜思千里,霜鬢明朝又一年”,添著一語不得乃可。《南陵別兒童入京》唐·李白白酒新熟山中歸,黃雞啄黍秋正肥。呼童烹雞酌白酒,兒女嬉笑牽人衣。高歌取醉欲自慰,起舞落日爭光輝。游說萬乘苦不早,著鞭跨馬涉遠道。會稽愚婦輕買臣,余亦辭家西入秦。仰天大笑出門去,我輩豈是蓬蒿人。李白沉淪多年,當(dāng)他收到唐玄宗召他入京的詔書時,內(nèi)心激動不已,寫下“仰天大笑出門去,我輩豈是蓬蒿人?!薄把鎏齑笮Α?,可以想見其得意的神態(tài);“豈是蓬蒿人”,顯示了無比自負的心理。這兩句把詩人躊躇滿志的形象表現(xiàn)得淋漓盡致。清高宗敕編《唐宋詩醇》:結(jié)句以直致見風(fēng)格,所謂詞意俱盡,如截奔馬?!敦毰诽啤で仨w玉蓬門未識綺羅香,擬托良媒益自傷。誰愛風(fēng)流高格調(diào),共憐時世儉梳妝。敢將十指夸針巧,不把雙眉斗畫長??嗪弈昴陦航鹁€,為他人作嫁衣裳?!盀樗俗骷抟律选币痪鋸V為流傳,是人所共稱的佳句。以其廣泛深刻的內(nèi)涵,濃厚的生活哲理,使全詩蘊有更大的社會意義?!遁d酒園詩話又編》:秦韜玉詩無足言,獨《貧女》篇遂為古今口古?!翱嗪弈昴陦航鹁€,為他人作嫁衣裳”,讀之輒為短氣,不減江州夜月、商婦琵琶也?!妒≡囅骒`鼓瑟》唐·錢起善鼓云和瑟,常聞帝子靈。馮夷空自舞,楚客不堪聽??嗾{(diào)凄金石,清音入杳冥。蒼梧來怨慕,白芷動芳馨。流水傳瀟浦,悲風(fēng)過洞庭。曲終人不見,江上數(shù)峰青。這首詩傳誦一時,并奠定了錢起在詩壇的不朽聲名。結(jié)尾兩句“曲終人不見,江上數(shù)峰青?!比鐧M空出世,堪稱“絕唱”,令全篇為之生輝,這極其省凈明麗的畫面,給讀者留下了思索回味的廣闊空間。《舊唐書·錢徵傳》稱這十個字得自“鬼謠”,其實無非說這兩句詩是錢起的神來之筆?!抖终f唐詩》:落句真是絕調(diào),主司讀至此,嘆有神助?!端驮拱参鳌诽啤ね蹙S渭城朝雨浥輕塵,客舍青青柳色新。勸君更盡一杯酒,西出陽關(guān)無故人。王維送友人去安西赴任,臨別依依,心情復(fù)雜,不知從何說起的王維吟道:讓我們再飲了這杯酒吧,出了陽關(guān),就再難遇到故人了?!皠窬M一杯酒,西出陽關(guān)無故人”成千古傳唱的名句。明代敖英《唐詩絕句類選》:唐人別詩,此為絕唱?!督鹆晖硗诽啤じ唧冈楦≡茪w晚翠,猶陪落日泛秋聲。世間無限丹青手,一片傷心畫不成?!笆篱g無限丹青手,一片傷心畫不成”,這是痛苦的吶喊,也是寂寞的吶喊。對于國家衰敗的無法挽回,詩人只能將這種潛在危機歸結(jié)為“一片傷心”,而這又是丹青妙手所無法表述出來的。清代黃叔燦《唐詩箋注》:“畫不成”三字,是“傷心”二字之神?!抖蓾h江》唐·宋之問嶺外音書斷,經(jīng)冬復(fù)歷春。近鄉(xiāng)情更怯,不敢問來人。自古以來,思鄉(xiāng)詩千千萬,而這句“近鄉(xiāng)情更怯,不敢問來人”最令人動容。宋之問被貶嶺南,逃回來的他越接近家鄉(xiāng)卻越害怕,久居在外,沒有家人的消息,他害怕所有不幸的設(shè)想都變成了現(xiàn)實,所以“近鄉(xiāng)情更怯”,正是這樣逼真地再現(xiàn)了特殊境遇下,對家人的入骨關(guān)愛,從而引起了千古的共鳴。清代朱之荊《增訂唐詩摘鈔》:“‘怯’字寫得真情出?!薄锻馈诽啤ざ鸥︶纷诜蛉绾?齊魯青未了。造化鐘神秀,陰陽割昏曉。蕩胸生曾云,決眥入歸鳥。會當(dāng)凌絕頂,一覽眾山小。“會當(dāng)凌絕頂,一覽眾山小”是《望岳》中的名句,亦是唐詩中廣為傳誦的名句。眾山的小和高大的泰山進行對比,表現(xiàn)出詩人不怕困難、敢于攀登絕頂、俯視一切的雄心和氣概。邵子湘曰:語語奇警(末二句)?!冻陿诽煸伬弦娛尽诽啤⒂礤a人誰不顧老,老去有誰憐。身瘦帶頻減,發(fā)稀冠自偏。廢書緣惜眼,多灸為隨年。經(jīng)事還諳事,閱人如閱川。細思皆幸矣,下此便翛然。莫道桑榆晚,為霞尚滿天。白居易感慨年老,消極感傷,劉禹錫寫詩相贈,卻充滿豪情?!澳郎S芡?,為霞尚滿天”是全詩點睛之筆,意境優(yōu)美。氣勢豪放,大有曹操“老驥伏櫪,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壯心不已”之概。何焯《劉禹錫詩何焯批語考訂》:四語中極起伏之勢。結(jié)句氣既不衰,文章必傳無疑。故是劉、柳分重,與干沒不已語又別。這12首超經(jīng)典的唐詩,每一句的結(jié)尾都是名句,令人吟詠不絕。
葬花詞:
花謝花飛花滿天,紅消香斷有誰憐?
游絲軟系飄春樹,落絮輕沾撲繡簾。
閨中女兒惜春暮,愁緒滿懷無釋處.
手把花鋤出繡閨,忍踏落花來復(fù)去?
柳絲榆英自芳菲,不管桃飄與李飛。
桃李明年能再發(fā),明年閨中知有誰?
三月香巢初壘成,梁間燕子太無情。
明年花發(fā)雖可啄,卻不道人去梁空巢也傾。
一年三百六十日,風(fēng)刀霜劍嚴(yán)相逼。
明媚鮮研能幾時,一朝飄泊難尋覓。
花開易見落難尋,階前愁殺葬花人。
獨倚花鋤淚暗灑,灑上空枝見血痕。
杜鵑無語正黃昏,荷鋤歸去掩重門.
青燈照壁入初睡,冷雨敲窗被未溫。
怪依底事倍傷神,半為憐春半惱春:
憐春忽至惱忽去,至又無言去不聞。
昨宵庭外悲歌發(fā),知是花魂與鳥魂?
花魂鳥魂總難留,鳥自無言花自羞。
愿依脅下生雙翼,隨花飛到天盡頭。
天盡頭,何處有香丘?
未若錦囊收艷骨,一杯凈土掩風(fēng)流。
質(zhì)本潔來還潔去,強于污淖陷渠溝。
爾今死去依收葬,未卜依身何日喪?
依今葬花人笑癡,他年葬依知是誰?
試看春殘花漸落,便是紅顏老死時。
一朝春盡紅顏老,花落人亡兩不知!
【詩詞鑒賞】
《葬花吟》是林黛玉感嘆身世遭遇的全部哀音的代表,也是作者曹雪芹借以塑造這一藝術(shù)形象,表現(xiàn)其性格特性的重要作品。它和《芙蓉女兒誄》一樣,是作者出力摹寫的文字。這首風(fēng)格上仿效初唐體的歌行,在抒情上淋漓盡致,藝術(shù)上是很成功的。
這首詩并非一味哀傷凄惻,其中仍然有著一種抑塞不平之氣?!傲z榆莢自芳菲,不管桃飄與李飛”,就寄有對世態(tài)炎涼、人情冷暖的憤懣;“一年三百六十日,風(fēng)刀霜劍嚴(yán)相逼”豈不是對長期迫害著她的冷酷無情的現(xiàn)實的控訴?“愿奴脅下生雙翼,隨花飛到天盡頭。天盡頭,何處有香丘?未若錦囊收艷骨,一杯凈土掩風(fēng)流。質(zhì)本潔來還潔去,強于污淖陷渠溝?!眲t是在幻想自由幸福而不可得時,所表現(xiàn)出來的那種不愿受辱被污、不甘低頭屈服的孤傲不阿的性格。這些,才是它的思想價值之所在。
這曾詩的另一價值在于它為我們提供了探索曹雪芹筆下的寶黛悲劇的重要線索。甲戌本有批語說:“余讀《葬花吟》至再,至三四,其凄楚憾慨,令人身世兩忘,舉筆再四,不能下批。有客日:‘先生身非寶主,何能下筆?”即字字雙圈,批詞通仙,料難遂顰兒之意,俟看玉兄之后文再批?!孢?!阻余者想亦《石頭記》來的,散停筆以待?!敝档米⒁獾氖桥Z指出:沒有看過“玉兄之后文”是無從對此詩加批的;批書人“停筆以待”的也正是與此詩有關(guān)的“后文”。所謂“后文”毫無疑問的當(dāng)然是指后半部佚稿沖寫黛玉之死的文字。如果這首詩中僅僅一般地以落花象征紅顏薄命,那也用不著非待后文不可;只有詩中所寫非泛泛之言,而大都與后來黛玉之死情節(jié)聲切相關(guān)時,才有必要強調(diào)指出,在看過后面文字以后,應(yīng)回頭來再重新加深對此詩的理解。由此可見,《葬花吟》實際上就是林黛玉自作的詩讖。這一點,我們從作者的同時人、極可能是其友人的明義《題紅樓夢》絕句中得到了證明。詩曰;傷心一首葬花詞,似讖成真自不如。安得返魂香一縷,起卿沉痼續(xù)紅絲?“似讖成真”,這是只有知道了作者所寫黛玉之死的情節(jié)的人才能說出來的話。以前,我們還以為明義未必能如脂硯那樣看到小說全書,現(xiàn)在看來,他讀到過后半部部分稿子的可能性極大,或者至少也聽作者交往的圈子里的人比較詳盡地說起過后半部的主要情節(jié)。如果我們說,明義絕句中提到后來的事象“聚如春夢散如煙”、“石歸山下無靈氣”之類,還可由推測而知的話;那么,寫寶王貧窮的“王孫瘦損骨嶙峋”,和寫他因獲罪致使他心中的人為他的不幸憂忿而死的“慚愧當(dāng)年石季倫”等詩句,是再也無從憑想象而得的。上面所引之詩中的后兩句也是如此:明義說,他真希望有起死回生的返魂香,能救活黛玉,讓寶、黛兩個有情人成為眷屬,把已斷絕的月下老人所牽的紅絲繩再接續(xù)起來。試想,只要“沉痼”能起,“紅絲”也就能續(xù),這與后來續(xù)書者想象寶、黛悲劇的原因在于婚姻不自主是多么的不同!倘若一切都如程偉元、高鶚整理的續(xù)書中所寫的那樣,則寶玉已有他屬,試問,起黛玉“沉痼”又有何用?難道“續(xù)紅絲”是為了要她做寶二姨娘不成? 此詩“儂今葬花人笑癡,他年葬儂知是誰?……”等末了數(shù)句,書中幾次重復(fù),特意強調(diào),甚至通過寫鸚鵡學(xué)吟詩也提到??芍t顏老死之日,確在春殘花落之時,并非虛詞作比。同時,這里說“他年葬儂知是誰”,前面又說“紅消香斷有誰憐”、“一朝飄泊難尋覓”等等,則黛玉亦如晴雯那樣死于十分凄慘寂寞的境況之中可以無疑。那時,并非大家都忙著為寶玉辦喜事,因而無暇顧及,恰恰相反,寶玉、鳳姐都因避禍流落在外,那正是“家亡莫論親”、“各自須尋各自門”的日子,詩中“柳絲榆莢自芳菲,不管桃飄與李飛”或含此意?!叭孪愠惨褖境桑洪g燕子太無情。明年花發(fā)雖可啄,卻不道人去梁空巢也傾”幾句,原在可解不可解之間,憐落花而怨及燕子歸去,用意甚難把握貫通。現(xiàn)在,倘作讖語看,就比較明確了。大概春天里寶黛的婚事已基本說定了,即所謂“香巢已壘成”,可是,到了秋天,發(fā)生了變故,就象梁間燕子無情地飛去那樣,寶玉被迫離家出走了。因而,她悲嘆“花魂鳥魂總難留”,幻想著自己能“脅下生雙翼”也隨之而去。她日夜悲啼,終至于“淚盡證前緣”了。這樣,“花落人亡兩不知”,若以“花落”比黛玉,“人亡”(流亡也)說寶玉,正是完全切合的。寶玉凡遭所謂“丑禍”,總有別人要隨之而倒霉的。先有金釧兒,后有晴雯,終于輪封了黛玉,所以詩中又有“質(zhì)本潔來還潔去,強于污淖陷渠溝”的雙關(guān)語可用來剖白和顯示氣節(jié)?!耙粍e秋風(fēng)又一年”,寶玉在次年秋天回到賈府,但所見怡紅院已“紅瘦綠稀”(脂評),瀟湘館更是一片“落葉蕭蕭,寒姻漠漠”(脂評)的凄涼景象,黛玉的閨房和寶玉的絳蕓軒一樣,只見“蛛絲兒結(jié)滿雕梁”(脂評謂指寶黛住處),雖然還有寶釵在,而且以后還成其“金玉姻緣”,但這又怎能彌補他“對境悼顰兒”時所產(chǎn)生的巨大精神創(chuàng)痛呢?“明年花發(fā)雖可啄,卻不道人去梁空巢也傾!”難道不就是這個意思嗎?這些只是從脂評所提及的線索中可以得到印證的一些細節(jié),所述未必都那么妥當(dāng)。但此詩與寶黛悲劇情節(jié)必定有照應(yīng)這一點,大概不是主觀臆斷吧;其實,“似讖成真”的詩還不止于此,黛玉的《代別離·秋窗風(fēng)雨夕》和《桃花行》也有這種性質(zhì)。前者仿佛不幸地言中了她后來離別寶玉的情景,后者則又象是她對自己“淚盡夭亡”(脂評)結(jié)局的預(yù)先寫照。
有人說,《葬花吟》是從唐寅的兩首詩中“脫胎”的(《紅樓夢辨》)。詩歌當(dāng)然是有所繼承借鑒的,但不應(yīng)把文藝創(chuàng)作的“源”和“流”的關(guān)系弄顛倒了。說到《葬花吟》在某些遣詞造句、意境格調(diào)上利用前人之作,實不必到明人的集子中去找。唐初劉希夷《代悲白頭翁》中“今年花落顏色改,明年花開復(fù)誰在”、“年年歲歲花相似,歲歲年年人不同”之類為人熟知的詩句還不足以借取利用嗎?即如葬花情節(jié),也未必徑取唐寅將牡丹花“盛以錦囊,葬于藥欄東畔”事,作者的祖父曹寅的《楝亭詩鈔》中也就有“百年孤冢葬桃花”的詩句,難道還不足以啟發(fā)他的構(gòu)思嗎?但這些都是“流”,都僅僅是利用,既不表現(xiàn)詩的主要精神,也決不能代替作者源于現(xiàn)實生活的創(chuàng)造。何況,如前所述,此詩中,作者運筆鬼斧神工之處,完全不在于表面上那些傷春惜花詞句的悱惻纏綿。
小題1:①比喻(1分),“鏡天”形象地寫出了晴空無云,澄清明凈,如一面鏡子;同時“飛雪”形象地寫出了白鷗飛舞忽高忽低的情態(tài)(1分);
②反襯(1分),“雙鷗”進入詩人的視野,以雙鷗的成雙反襯了詩人內(nèi)心的孤寂。(2分)
小題2:內(nèi)容①詩人運用擬人手法(1分),將細柳當(dāng)成了傾訴對象,等你長大長高的時候,希望能夠把小船系在你身上,悠閑自得地在你濃密的綠蔭下垂釣,而現(xiàn)在卻不得不離開這里,繼續(xù)為生計奔波(1分)。
情感:含蓄巧妙地表達了自己對漂泊生活的無奈(2分)和安定生活的向往。(2分)
小題1:
試題分析:
“鏡天飛雪一雙鷗”一句使用了比喻和反襯的修辭方法,形象地寫出了晴空無云,澄清明凈,如一面鏡子;同時“飛雪”形象地寫出了白鷗飛舞忽高忽低的情態(tài);“雙鷗”進入詩人的視野,反襯了詩人內(nèi)心的孤寂。
小題2:
試題分析:
“摩挲數(shù)尺沙邊柳,待汝成陰系釣舟”,則使用了擬人的修辭方法,寫出了詩人對柳樹長大的期盼和等待。詩人一生為生計所迫而常年奔走異鄉(xiāng),也許明天又要登舟出發(fā),因而詩人期待枝條成蔭時,系住我垂釣的扁舟,這不僅抒寫出了自己惜別的心情,又表達了對安定生活的向往。
李白就像一座大山,雖心向往之,卻難以翻越。
他繡口一吐,便是半個大唐。
在他留下的千首詩中,最難以超越的應(yīng)該是《將進酒》,只是開頭17字,便驚艷了千年,后人有人稱“太白此歌,最為豪放,才氣千古無雙”。
全詩如下:
君不見,黃河之水天上來,奔流到海不復(fù)回。
君不見,高堂明鏡悲白發(fā),朝如青絲暮成雪。
人生得意須盡歡,莫使金樽空對月。
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盡還復(fù)來。
烹羊宰牛且為樂,會須一飲三百杯。
岑夫子,丹丘生,將進酒,杯莫停。
與君歌一曲,請君為我傾耳聽。
鐘鼓饌玉不足貴,但愿長醉不復(fù)醒。
古來圣賢皆寂寞,惟有飲者留其名。
陳王昔時宴平樂,斗酒十千恣歡謔。
主人何為言少錢,徑須沽取對君酌。
五花馬,千金裘,呼兒將出換美酒,與爾同銷萬古愁。
這首詩是李白被唐玄宗賜金放還后寫的,全詩洋溢著一種哀而不傷,憤而不怒,灑脫豪邁,狂傲奔放的情感,具有極強的感染力,即使再過一千年怕是也無人能及。
詩歌開頭兩句便是兩組排比長句,如驚濤駭浪,驚艷了世人。
黃河自古便是中華的母親河,李白以此發(fā)端令人倍感親切。
但他所寫的又不是他肉眼所見的,滔滔江水,從天而降,這樣一瀉千里的場景,是他的想象,這樣的幻想有些夸張,卻又在情理之中,令人仿佛閉上眼,便能見到這樣壯闊的景象。
但是如此勢不可擋的景象,最后卻是一去不返,歸于平靜,這一放一收間,便將黃河之水的波瀾壯闊、源遠流長,寫到了極致,讀來令人也不禁心潮澎湃。
而“高堂明鏡”一句更為寫實,突出了人生之短暫。
歲月易逝,就像那黃河之水,一去不返,人生短暫,朝絲暮雪,既然如此,何不及時行樂呢?
這是李白所要表達之意,這樣的思想前人不是沒寫過,但卻很少像他寫的這般大氣磅礴,令人不服都不行。
接著的兩句是千古流傳的名言,將李白的那種豪放瀟灑、高度自信刻畫得入木三分。
“人生”一句便是及時行樂的最佳描寫。
李白一生好酒,就像他自己所言“酒肆藏名三十春”,在他看來,人生得意之時,就該盡情享受歡樂,對月當(dāng)飲,對酒當(dāng)歌。
但其實,無論得意,失意,他總是酒不離口,他不僅是詩仙,更是酒仙。
他的嗜酒卻不令人厭惡,因為就像杜甫所言“李白斗酒詩百篇”。
而“天生”一句則是突出展現(xiàn)了他自信狂放的一面。
他雖然詩途得意,但是仕途卻一直十分坎坷。
他在年輕過的時候,曾拜訪過名士李邕,卻遭冷落,但他卻毫不氣餒,高歌“大鵬一日同風(fēng)起,扶搖直上九萬里”。
這里也是如此,即使被唐玄宗賜金放還,他也堅信自己是必是有用的人才,這樣大寫的自信,鼓舞了古今無數(shù)仁人志士。
而接下來的“千金”一句將他骨子里的那種豪情刻畫得淋漓盡致。
都說“會花錢的人才會賺錢”,李白便是如此。
與其說他是視金錢如糞土,不如說他自信又豪爽,他結(jié)交好友,飲酒取樂,向來是一擲千金。
因為在他眼里,錢財不過是身外物,但友誼卻是無價之寶,而他堅信以他的才能,即使散盡千金,也能再次獲得。
這樣的豪爽自信,怎不令人著迷呢?
接下來的三句描繪的是一場盛宴,在這場盛宴中,他不斷勸酒,痛飲高歌。
“烹羊宰?!币痪洳粌H寫出了筵席之盛大,更是突出了李白的豪壯。
不是一盤、一碟菜,而是整整的一只羊,一頭牛。
不是一杯、一壺酒,而是三百杯。
雖然看來有些夸張,但是這樣大碗喝酒,大塊吃肉的場景,令人讀了也是豪情萬丈。
“岑夫子”一句是他的勸酒語,照應(yīng)了標(biāo)題《將進酒》。
岑勛、元丹丘都是李白的好友,都說酒逢知己千杯少,李白此時便是如此。
一句“與君歌一曲”便將他眼花耳熱后的形象,刻畫得入木三分。
若非真盡興,怎會如此痛快地高歌呢?
接著的三句算是他的酒后真言了,以古人的酒杯澆自己的塊壘。
“鐘鼓”一句算是憤慨之語。
鐘鼓饌玉象征的是富貴的生活,這種生活誰不向往呢?
李白也曾一心追逐功名利祿,但是現(xiàn)實卻給了他很大的打擊。
他一直到了43歲,才得到皇帝召見,混了個翰林待詔的職位。
可是這個職位說的好聽點是“御用文人”,難聽點不過是為了討好皇帝貴妃罷了。
這和他的政治抱負相去甚遠,因而他佯狂放蕩,最后被賜金放還。
可是他的心中到底還是意難平,所以才會希望醉生夢死,不復(fù)清醒。
而“古來”一句算是他的自我安慰。
他勸慰自己古代的那些圣明賢人都是孤獨寂寞的,只有那些好酒的人才會千古留名。
他也想當(dāng)圣賢,可是并沒有這樣的機會,因而之能寄情于酒。
為了佐證自己的這個觀點,他甚至舉了陳王的事例。
這里的陳王指的便是曹植,曾經(jīng)在平樂觀設(shè)宴擺酒,縱情歡樂。
曹植是曹操的兒子,才華橫溢,卻一直被兄長曹丕猜忌,也是出了名的有志難展,李白與他也算是同病相憐。
雖然這幾句寫的是壯志難酬的憤慨,但卻悲而不傷,不失豪壯本色,這便是詩仙的獨到之處了。
接下來的最后幾句又回到“酒”上了,而且是越來越狂放了。
“主人何為”一句便照應(yīng)了前文的“千金散盡”,詩人的豪爽可見一斑。
縱使千金散盡了,他還要拿出五花馬、千金裘,來換取美酒,這樣一醉方休的豪情怎不令人敬佩呢?
結(jié)尾一句“同銷萬古愁”,與開頭的“悲白發(fā)”相呼應(yīng),慷慨悲壯,酣暢淋漓,詩已盡而意未絕,這樣大開大合,大起大落,真真算是神來之筆了。
這首詩通篇都是名句,有著震古爍今的感染力,算是前無古人,后無來者了。
不知你最喜歡詩中的哪一句呢?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scgf/108811.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quán),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quán)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wǎng)絡(luò),轉(zhuǎn)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biāo)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quán)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
上一篇: 小暑倏忽溫風(fēng)至,因循小暑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