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
成功的花,人們只驚羨她現時的明艷!然而當初她的芽兒,浸透了奮斗的淚泉,灑遍了犧牲的血雨。
——冰心《繁星&春水》
2/9愿你的生命有夠多的云翳,
造成一個美麗的黃昏。
——冰心《冰心散文集》
3/9白的花勝似綠的葉,濃的酒不如淡的茶
——冰心《繁星&春水》
4/9
愛在左,同情在右,走在生命路的兩旁,隨時撒種,隨時開花,將這一徑長途點綴得香花彌漫,使穿枝拂葉的行人,踏著荊棘,不覺痛苦;有淚可落,也不覺是悲哀。
——冰心《寄小讀者》
5/9
墻角的花!
你孤芳自賞時 天地便小了。
——冰心《春水》
6/9
心靈的燈,
在寂靜中光明,在熱鬧中熄滅。
——冰心《繁星&春水》
7/9
生離-是朦朧的月日,
死別-是憔悴的落花。
——冰心《繁心&春水》
8/9命運如同海風——
吹著青春的舟,
飄搖的 曲折的,
渡過了時間的海。
——冰心《春水》
9/9
母親?。∧闶呛扇~,我是紅蓮,心中的雨點來了,除了你,誰是我在無遮攔天空下的蔭蔽
——冰心
圖文來源于網絡,如有任何問題請聯(lián)系我們
向日葵對那些未見過白蓮的人,承認他們是最好的朋友,白蓮出水了,向日葵低下頭了,她亭亭的傲骨,分別了自己。
這首詩,包含著純真的愛,也描繪著大自然的美。
“承認他們是最好的朋友”到“向日葵低下頭了”,將小孩兒的童真展現在讀者眼前,童趣躍然紙上!“她亭亭的傲骨,分別了自己",極具哲理性,但又不少生活的韻味!對童真的呼喚,對自然的詠嘆完美地融合在一起,營造出一個至善至美的世界,感情沉摯深沉,語言清新典雅,給人以無窮的回味和啟迪。
語言上,清新淡雅而又晶瑩明麗,明白曉暢而又清韻悠長,具有獨特的藝術魅力,能很好地引起讀者的共鳴?!斗毙恰贰洞核返膬热?,是詩人冰心平時隨便記下的“隨時隨地的感想和回憶”。后來,她受到泰戈爾《飛鳥集》的啟發(fā),覺得自己那些三言兩語的小雜感里也有著詩的影子,這才整理起來,而成為兩本小詩集?!斗毙恰贰洞核泛铍h永、富于哲理,風靡一時,形成了小詩流行時代的原因也正在于此!
月明的園中,
藤蘿的葉下,
母親的膝上。
——《繁星·七一》?
階邊,
花底,
微風吹著發(fā)兒,
是冷也何曾冷!
這古院——?
這黃昏——
這絲絲詩意——
繞住了斜陽和我。
——《繁星·一四四》?
柳條兒削成小槳,?
蓮瓣兒做了扁舟——
容宇宙中小小的靈魂,
輕柔地泛在春海里。
——《春水·一五四》
這幾首詩展示了冰心小詩基本的情調。冰心的詩情屬于黃昏和夜晚。她幾乎沒有歌詠過蓬勃的日出,沒有贊嘆過明朗的白晝,就連高山、大海這些在別人眼里雄健闊大的景色,到了冰心的筆下,也會幻出一種溫柔的女性色彩。她缺乏那種噴薄熾熱的感情,她的內心過于均衡,她的詩情過于和諧了。這種和諧的詩情,驅使她尋找著最適合于表達它的意象,于是,她自然而然地將目光投向了漸濃漸近的黃昏和愈深愈厚的夜晚。在她的筆下,不厭其煩地反復出現深深的樹影,臨照著夕陽的池水、清云淡月、晚風星辰……這種柔靜的景色,最適于寄托冰心那種靜穆的情感。她詩中的自然景象不是背景,而是一種糅合著自我意識在內的主體形象。你看,窗外飛進的一縷琴音猶如來自天外的仙樂;在久久不散的余音里,她的心與晚風中悠悠的樹聲、天幕里朗朗的月輝不知不覺地融和了。在這種忘我的境界里,她體會到大自然無限的偉力;月夜,幼年的冰心偎在母親懷里,靜靜地透過藤蘿枝葉的間隙,眺望著如水的月光灑落在花園中,也灑落在母親愛撫的話語里。人與景交融得那么和諧,透出一種靜穆的詩意;在暮色籠罩的古院旁邊,在只剩一抹余輝的夕陽之下,這種詩意增添了蒼涼的色彩,而在明媚的春色之中,圣潔的蓮舟載著輕靈的夢想,則又使一切顯得多么圓滿!……詩人與自然結合得這樣緊密,以至于我們無法分辨,她筆下的景色究竟是外在自然的人化,還是內在人格的景化??
情緒是詩歌的生命。情緒的獨特性決定了詩人及其作品的獨特性。冰心詩情的獨特性是什么呢?她筆下的樹聲、月色、夕照、蓮舟,在其他現代詩人筆下也曾出現過;幽靜的意境,在其他詩人筆下也可以找到。然而,冰心對于幽靜的感受卻是獨具的——她能夠在幽靜中感受到莊嚴。她選擇的意象大多具有一種舒緩的靜雅的美,她成功地表現了這種美,同時又從中挖掘出了那潛存著的崇高。讀過上述幾段詩以后,那一個個凝立不動的意象會給人留下一種圣潔的印象,詩人輕柔的筆觸會把人帶入一個圣者居住的仙境,使人屏住呼吸,惟恐破壞那種神圣的靜態(tài)。這,就是“靜穆”在冰心詩情中的內涵,也正是冰心詩歌的獨特性。依靠這種詩情,冰心得以在日常生活的紛擾之上架構起一個理想化的世界,成為其中的子民。
古典詩人如陶淵明,王維,其作品中不乏清雅飄逸的意境。在欣賞自然中寄托對人世紛爭的厭惡之情,已凝成了古來文人墨客的審美情趣。冰心的詩情也有這種傳統(tǒng)色彩。但是,與古典作品相比照,冰心的靜穆沒有幽冷的出世情調,卻增添了溫暖的入世色彩。在她對黃昏、月夜的描寫中,追求的不是孤獨的情緒,而是朦朧之中所顯現的和諧。這里體現的,正是不同時代賦予詩人的不同的審美理想。
冰心的個人生活極為平靜,極為溫暖。這些小詩殺青的時候,她才剛剛二十二歲,是燕京大學的學生。小詩所體現的靜穆,不是感情上經過千錘百煉之后的產物,而是源于她自身氣質的詩情;在那些微雨、紅墻、古柏、曉月之后,隱藏著的不是一番內容豐富的感情經歷,而是一種穩(wěn)靜地承受全部生活的人生態(tài)度。
冰心是幸運的,她趕上了一個歷史上最偉大的時代。她目睹了中國古老的封建文化所受到的最全面、最猛烈的沖擊,也看到了新思潮所帶來的民族精神的變化。盡管冰心并不是無條件接受這一切的,但她依然意識到:“青年!/只是回顧么?/這世界是不住的前進呵?!?《春水·八七》)于是,她采取了積極的人生態(tài)度,不逃避生活,而是積極地迎接將要來臨的一切。
冰心用她的小詩來思考生活。在她的問題小說里,我們看到的是對社會的理解,在她的小詩中,則隨時可以見到她對人格的理解。她欣賞幽靜典雅,崇拜自然純真,贊美奮發(fā)有為,稱頌謙遜堅貞。這一切構成一種堅忍的生活態(tài)度,促使她沉靜地承受生活中屬于她的一切。她說:“我以為領略人生,要如滾針氈,用血肉之軀去遍挨遍嘗,要他針針見血!”(《寄小讀者·一九》)有了這種“遍挨遍嘗”的態(tài)度,冰心才能在她的小詩中表現出那樣一種坦然的靜穆之情。也正是由于這種積極的人生態(tài)度,冰心雖沒有成為她那個時代的先驅,我們仍舊能夠認為,她不是個落伍者。
二?
感情經過千錘百煉之后才能獲得崇高的超越,而冰心的詩情卻沒有經歷這種痛苦的情緒。
?
殘花綴在繁枝上;?
鳥兒飛去了,
撒得落紅滿地——
生命也是這般的一瞥么?
——《繁星·八》
將離別——
舟影太分明。
四望江山青;
微微的云呵!?
怎只壓著黯黯的情緒,
不籠住如夢的歌聲?
——《春水·一六四》
我的心忽然悲哀了!
昨夜夢見,
獨自穿著冰綃之衣,
從洶涌的波濤中
渡過黑海。
——《春水·一七七》
讀到這里,我們對冰心小詩的最初印象深入了一步。她不再只是個靜穆的女神了。在她的目光里,流露出淡淡的哀傷和深深的惆悵。面對永恒的宇宙,盡管她有萬物合一的企望,但也時時為個體生命的渺小感到悲哀。人生短暫而柔弱,人的智慧戰(zhàn)勝不了大自然的威力,命運是那么威嚴不可抗拒;就是在有限的人生當中,人們又將失落多少、艱難地付出多少呢?于是,在靜穆之中,彌漫著一股輕靈的哀愁,像淡淡的晨霧,不沉重,不深厚,卻無法排遣。
在《遙寄印度哲人泰戈爾》中,冰心說過:“泰戈爾!謝謝你以快美的詩情,救治我天賦的悲戚;謝謝你以超卓的哲理,慰藉我心靈的寂寞?!闭劦奖牡男≡?,不能不提及泰戈爾的影響;而談到泰戈爾的影響,又不能不注意他們之間的差異。
泰戈爾也有一個以詩情建造的世界。但是,與冰心的詩境不同,它不是凌駕于塵世之上,而是建造在塵世之中的。泰戈爾那種博大沉厚的愛,擁抱了他的祖國,他的戀人,他的兒童,擁抱了純潔與美好的一切。他以“快美的詩情”凈化了世俗的生活,使塵世間潛藏的美在瞬間放出了光彩。泰戈爾的詩情不屬于黃昏,它屬于清晨花瓣上的陽光,充滿著光明和希望。
冰心的氣質和教養(yǎng)使得她同泰戈爾的博愛純真之情發(fā)生了強烈的共鳴。但與泰戈爾不同,她把這種感情寄托在對童年生活的追憶上。
“造物者——/倘若在永久的生命中/只容有一次極樂的應許。/我要至誠地求著:/
‘我在母親的懷里,/母親在小舟里,/小舟在月明的大海里?!?
——《春水·一?五》
冰心的這個請求,包含了她童年生活的全部內容。這是一個與社會相對的血緣世界,以感情的法則來維系;在這里,人與人、人與自然之間沒有爭斗,和諧地融為一體。冰心認為,只有在這里,愛才能真正實現。與泰戈爾相比,冰心這個世界顯然狹窄、單純得多,這是由她個人的生活環(huán)境決定的。冰心生在一個海軍軍官的家庭里,從小生活得安逸悠閑。和諧沉寂的童年生活養(yǎng)成了她靜穆的性情,也養(yǎng)成了她以家庭來推論社會的眼光。當她真正走向社會以后,面對的是意想不到的冷酷與動亂,這時,冰心便用她“愛的哲學”解釋世界,用對童心的贊美構筑理想社會。但這畢竟與實際生活相去甚遠,于是,她感到一種莫名的苦悶。冰心盡管愿意“遍挨遍嘗”地體驗人生,但她沒有能力生活在泰戈爾那種凈化了的塵世之中,她的全部熱情存在于自己構筑的那個幻想的王國里。當這個王國與現實世界相交時,冰心便不知所措了。冰心自認的“天賦的悲感”與“心靈的寂寞”,正是從這種不知所措的狀態(tài)中生發(fā)出來的。在她的小詩里,我們感受到的悲哀和寂寞并沒有實際的社會內容。童年的失落、宇宙的深奧,使冰心眼中的人生變成一個帶著詩意的謎。泰戈爾解開了這個謎,冰心卻沒有解開。她的悲哀不是由某種具體事物觸發(fā)而生的,而是源于對現實生活的束手無策。所以,她能夠提出的只是宇宙、人生這些極籠統(tǒng)的問題,她的悲哀之情的內涵也就變得極為抽象。恰恰因為這種情緒所具有的概括性,冰心才得以“普遍地表現了那時代的青年的一般煩悶?!?黃英:《謝冰心》,見《冰心論》)“五四”時期,“人生觀”問題比任何時代都顯得突出,處在兩種文化沖突之中的青年一代恰恰又無法解答這個問題。于是,“五四”過后,中國文壇上彌漫著苦悶彷徨的氣氛。冰心的小詩和她的其他作品獲得了眾多的青年讀者,她作品中的悲感不能不說是原因之一。
三
從內容和情調上看,《繁星》和《春水》很難說是有機的整體。它們不是一氣呵成之作,讀來自然有零碎之感。但是,尋求其中的內在聯(lián)系,卻有助于我們對冰心的小詩創(chuàng)作得出一個較為完整的印象。
冰心自己曾說過:“我的‘詩的女神’只是一個,‘滿蘊著溫柔、微帶著憂愁’的,就讓她這樣的抒寫也好。”(《寄小讀者·二七》)這個詩的女神不僅出現在她的詩作之中,而且也支配著她的散文和小說。她的小詩雖然零碎,但也并未離開這個詩的女神的領地??梢哉f,糅合著悲哀的靜穆是冰心小詩的基本情緒,沿著這條情緒線索,便能追尋到冰心詩神的腳蹤。
冰心是一個不斷需要詩意又不斷創(chuàng)造詩意的人。她不愿意陳述現實,而愿意架構理想;不愿意尋找現象,而愿意挖掘情緒。像春蠶一樣,她把自己和讀者都用閃閃的銀絲包裹起來,織出一個安靜的美麗的天地,只讓外部世界的痛苦化成一道暗影投射進來,卻并不攪擾人們安詳的夢。冰心的詩神不同于泰戈爾的詩神,也不同于郭沫若、聞一多的詩神,它的輕柔和安靜竟然使人懷疑到它的存在。冰心的同時代人梁實秋就曾認為冰心是“一位冰冷到零度以下的女作家”,斷言她“理智富而感情分子薄”。的確,冰心的有些小詩是寫得很冷的,如《繁星》的二九、三二、四?,《春水》的八五等。但能夠舉出的畢竟也只是這幾首。冰心的弱點在于她缺乏詩的想象力與表現力,而不在于她缺少感情。靜穆不等于冰冷,感情的形式是多種多樣的。詩的國度里并非只能容納噴薄奔放的熱情,它需要陽光,也需要月色,需要熱烈,也需要靜穆。冰心不缺少詩情,誰能說在她的黃昏和夜色之后隱藏著的,不是心靈的悸動呢?
雪萊曾這樣評價詩情:“它馴服了一切不可融和的東西,使它們在它輕柔的羈扼之下結成一體。詩使它所觸及的一切都變形;每一形相走入它的光輝下,都由于一種神奇的同感,變成了它所呼出的靈氣之化身;……”(《為詩辯護》《古典文藝理論譯叢》第一集)冰心缺少變形的能力,這使她的小詩始終沒有達到雪萊所說的那種藝術高度;但是,冰心卻能夠馴服不可融合的情感:在她的小詩里,有樂觀進取的曠達,也有懷疑失望的惆悵;有天真爛漫的純真,也有蒼涼深厚的沉郁;有善良純樸的熱情,也有高傲矜持的冷漠。它們分屬于不同段落,卻又同屬于一個抒情主人公。冰心把這些不相協(xié)調的感情揉在一起,構成了她小詩中情緒的和音——和諧。在這種和諧氣氛的統(tǒng)領之下,冰心筆下出現了她特有的抒情主人公形象。這是個極為節(jié)制的形象。我們在詩中的冷處見到熱,熱處見到冷,在希望處看到失望,又從失望中看到希望,這一切都是因為她的詩神過于和諧了;容不得任何極端的感情。這種種不相協(xié)調的感情被融鑄成靜穆之后,便產生了一種和諧之美,它把人帶進平和而不消沉的境地,促使你平靜地思考生活;它能使你在幽靜和感傷中體會到崇高,使心靈得到凈化。
冰心的小詩不是時代的號角。在那個激烈動蕩的年代里,喊出最強音的是以郭沫若為代表的浪漫主義詩歌。冰心的小詩缺乏郭沫若詩中那種人本主義的反抗精神,它忠誠地守候著古老的忍耐的文明。我們從冰心小詩中感受到的那種以理節(jié)情的和諧,根源就在于此。冰心接受了現代文學,也未放棄傳統(tǒng)文化,她從感情的角度把二者兼收并蓄了。在她輕柔的詩境中,不存在兩種文化的矛盾沖突,只有微帶不安的心靈的悸動,而那是平和的。
茅盾說過:“在所有‘五四’期的作家中,只有冰心女士最最屬于她自己?!?《冰心論》,見《文學》第3卷第2期)這個評價是頗有見地的。冰心生活在現代文明興起的時代,但她始終沒能像郭沫若那樣,和這個時代血肉相依;相反,她卻以自己靜穆而憂傷的詩情吟唱出中國人對于傳統(tǒng)文化的眷戀之情。當工業(yè)文明打破平靜的田園生活,當瞬息萬變的生活節(jié)奏打破從生下來被安排好的生活秩序,這時,社會忽然變得那樣陌生。冰心沒有去表現這個陌生的社會,她生活在回憶之中。童年的家庭生活對她的影響,要大于青年時期社會的影響,冰心畢竟未能跨出她自己的天地。然而,誰也無法否認,冰心那種靜穆而憂傷的詩情,卻有著那么深刻的時代基礎,中國人在新時代的陣痛之中所獲得的失落感,在冰心的詩情中得到了何等具體、何等優(yōu)美的體現!
任何一個時代的社會思潮都是多層次的。如同一部龐大的交響樂,它必須由不同的音部奏出完整的和弦。而文學,這一精神現象中最為復雜的現象,恰恰最充分地表現了時代思潮的這種多層次性。僅僅用革命——反動、進步——落后這些范疇,不能說明文學現象的全部。我們必須承認,沒有唱出主旋律的那些音部,只要不是噪音,就有其獨特的存在價值。事實上,冰心小詩的價值,不僅在于它們透露出積極進取的精神,也不僅在于它們代表了五四時期文學所特有的對理性的尊重和思考精神;如果僅止于這些,冰心充其量不過是個毫無特色的末流詩人。冰心小詩無可替代的獨特之處,恰恰在于它們暗示了五四時期人本主義精神之外的另一個層次,即在批判封建制度的同時所表現出的對于傳統(tǒng)文化的眷戀。在“五四”時期,這個層次顯然不是時代的主調,不足以代表當時的社會發(fā)展趨勢;然而,它卻使我們得以更準確地理解現代“文明”在五四時期實際占據的位置。冰心用她的小詩,更用她的散文和小說。向我們暗示了東方文明強大的生命力,和當時介紹西方先進學說、討伐舊禮教等等各種社會思潮一起,顯示著我們的民族在“五四”時期所特有的豐富的文化心理結構。從這一點上看,冰心的小詩為我們提供了可貴的研究材料。
遺憾的是,冰心的語言雖清新流利,卻不夠凝煉,句法過于散文化;冰心的感情雖細膩深摯,卻缺乏想象的能力。這一切決定了冰心雖有詩情,卻不能得心應手地駕馭詩歌這個輕騎。她把自己的詩情在散文里發(fā)揮到了極致,卻沒能在詩歌中取得同樣的效果。冰心申明她的小詩是“零碎的思想”,原因恐怕就在這里。
但是,透過這些“零碎的思想”,我們仍然清晰地看到了她——靜穆、憂傷的詩的女神,這已經足夠了。
······································
說行天下是非常不錯的小說網站大全,我最愛的說行天下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scgf/108939.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絡,轉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