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記:母親節(jié)
,奉上胡適的《我的母親》,和先賢一起回憶和感受慈母偉大的母愛
。
胡適的母親馮順弟
,對胡適的成長可以說至關重要
。無論是做人還是做學問甚至其思想
,沒有其母
,也就沒有今天令人景仰的胡適
。

胡適五歲時
,父親就去世了
,臨終之際要求馮氏督促胡適讀書。馮氏“每日天未明即推適披衣起坐
,為縷述先君道德事業(yè)
。……天明
,即令適著衣上早學
。九年如一日,未嘗以獨子有所溺愛也
?div id="4qifd00" class="flower right">
!碑敃r墊師的教法很簡單,就是令學生死記硬背了事
。馮順弟的過人之處
,在于她要求兒子好讀書而必求甚解。在家境窘迫的情況下
,她每年都私下多給墊師數目可觀的學費
。她的目的很明確,就是要讓胡適每讀一個字
,必得弄懂一個字的意思
;每讀書中的一句話,必懂那句話的含義
。母親的這種教學方法
,打牢了胡適的國學基礎,并為以后的學業(yè)成就鋪平了道路
。沒有馮氏的九年如一日的督促
,也就難以成就一生有三十八個博士頭銜和懂得多國語言的胡適!
馮順弟對兒子的管教充滿了慈愛
、嚴格和理性
。胡適說錯了話、做錯了事
,馮順弟從不在他人面前教訓兒子
,以維護小胡適的自尊心。但是
,她每天清晨都要對胡適私下進行嚴厲的“晨訓”
,清算小胡適說過的錯話
、做過的錯事,決不姑息和溺愛
。但當胡適生了眼病的時候
,她便用自己的舌頭去舔兒子的眼睛以求痊愈。
照常理
,馮順弟年輕守寡
,只有胡適一個親生的兒子,必當將其緊緊地護在身邊
,不準遠游
。但她既不囿于圣人的說教,也不盲從于母子的感情
,在胡適13歲的時候
,馮順弟認為兒子已讀完了私塾,應繼續(xù)深造
,她那深沉的母愛能上升為新的理性
,讓兒子遠游上海,去接受“新學”的教育了
。臨別前
,她強忍淚水,做出了歡欣的樣子
,送兒子上路
,“三年始令一歸省”。后胡適于1910年考取庚子賠款官費赴美留學
。此時他年僅19歲
。因行期由政府決定,竟未能回家鄉(xiāng)向母親告別
。
在美留學7年間
,胡適與母親只能保持書信來往。1913年馮順弟患了重病
,她擔心自己會一病不起
,因此特意照了一張相,收藏了起來
。為了不影響兒子在美國讀書
,她囑咐家人說:“我若一病不起,不可將此事告訴我的兒子
,仍要請人按月寫信給他
,做出我還活著的樣子。待他學成回國時
,把我的這張照片給他看
,就如同見到我本人一樣
。”
胡適在其日記中曾經記載了這樣一件事:家中經濟很窘迫
,母親以典當首飾的錢才能過年,但當她聽說有人以八十元的價格出售一部胡適需要的《圖書集成》時
,便毫不猶豫地借錢買了下來
。對此,他發(fā)出感慨道:“吾母遭此窘狀
,猶處處為兒子設想如此
。”
胡適沒有辜負母親期望
,1917年7月
,他從美國學成回國被北京大學校長蔡元培聘為教授,因普及白話文和主張文學革命而暴得大名
。胡適的成功
,也是他母親的成功。胡適對于當年的新文化運動作出了一流的貢獻
,而他的母親為中國貢獻了一位胡適
。令人嘆息的是,胡適回國后第2年的11月
,這位勞碌一生可敬可嘆的母親在家鄉(xiāng)不幸病逝
,年僅46歲。悲痛欲絕胡適與剛完婚不到一年的妻子江冬秀回家奔喪
,寫下《先母行述》:十五年中
,侍膝下僅四五月耳。生未能養(yǎng)
、病未能侍
,畢世勤勞未能絲毫分任、生死永訣乃亦未能一面
。平生慘痛
、何以如此!
胡適丨我的母親
我小時身體弱
,不能跟著野蠻的孩子們一塊兒玩
。我母親也不準我和他們亂跑亂跳。小時不曾養(yǎng)成活潑游戲的習慣
,無論在甚么地方
,我總是文謅謅地。所以家鄉(xiāng)老輩都說我「像個先生樣子」
,遂叫我做「麇先生」
。這個綽號叫出去之后
,人都知道三先生的小兒子叫做麇先生了。既有「先生」之名
,我不能不裝出點「先生」樣子
,更不能跟著頑童們「野」了。有一天
,我在我家八字門口和一班孩子「擲銅錢」
,一位老輩走過,見了我
,笑道:「麇先生也擲銅錢嗎 」我聽了羞愧的面紅耳熱
,覺得太失了「先生」的身分!大人們鼓勵我裝先生樣子
,我也沒有嬉戲的能力和習慣
,又因為我確是喜歡看書,故我一生可算是不曾享過兒童游戲的生活
。每年秋天
,我的庶祖母同我到田里去「監(jiān)割」,(頂好的田
,水旱無憂
,收成最好,佃戶每約田主來監(jiān)割
,打下谷子
,兩家平分。)我總是坐在小樹下看小說
。十一二歲時
,我稍活潑一點,居然和一同學組織了一個戲劇班
,做了一些木刀竹槍
,借得了幾副假胡須,就在村口田里做戲
。我做的往往是諸葛亮
、劉備一類的文角兒;只有一次我做史文恭
,被花榮一箭從椅子上射倒下去
,這算是我最活潑的玩藝兒了。
我在這九年(一八九五── 一九零四)之中
,只學得了讀書寫字兩件事
。在文字和思想的方面,不能不算是打了一點底子。但別的方面都沒有發(fā)展的機會
。有一次我們村里「當朋」(八都凡五村
,稱為「五朋」,每年一村輪著做太子會
,名為「當朋」)籌備太子會
,有人提議要派我加入前村的昆腔隊里學習吹笙或吹笛。族里長輩反對
,說我年紀太小
,不能跟著太子會走遍五朋。于是我便失掉了這學習音樂的唯一機會
。三十年來,我不曾拿過樂器
,也全不懂音樂
;究竟我有沒有一點學音樂的天資,我至今還不知道
。至于學圖畫
,更是不可能的事。我常常用竹紙蒙在小說書的石印繪像上
,摹畫書上的英雄美人
。有一天,被先生看見了
,挨了一頓大罵
,抽屜里的圖畫都被搜出撕毀了。于是我又失掉了學做畫家的機會
。但這九年的生活
,除了讀書看書之外,究竟給了我一點做人的訓練
。在這一點上
,我的恩師便是我的慈母。
每天天剛亮時
,我母親便把我喊醒
,叫我披衣坐起。我從不知道她醒來坐了多久了
。她看我清醒了
,便對我說昨天我做錯了甚么事,說錯了甚么話
,要我認錯
,要我用功讀書。有時候她對我說父親的種種好處,她說:「你總要踏上你
老子的腳步
。我一生只曉得這一個完全的人
,你要學他,不要跌他的股
?div id="jpandex" class="focus-wrap mb20 cf">!梗ǖ杀闶莵G臉,出丑
。)她說到傷心處
,往往掉下淚來。到天大明時
,她才把我的衣服穿好
,催我去上早學。學堂門上的鎖匙放在先生家里
;我先到學堂門口一望
,便跑到先生家里去敲門。先生家里有人把鎖匙從門縫里遞出來
,我拿了跑回去
,開了門,坐下念生書
。十天之中
,總有八九天我是第一個去開學堂門的。等到先生來了
,我背了生書
,才回家吃早飯。
我母親管束我最嚴
。她是慈母兼任嚴父
。但她從來不在別人面前罵我一句,打我一下
。我做錯了事
,她只對我一望,我看見了她的嚴厲眼光
,便嚇住了
。犯的事小,她等到第二天早晨我眠醒時才教訓我
。犯的事大
,她等到晚上人靜時,關了房門
,先責備我
,然后行罰
,或罰跪,或擰我的肉
。無論怎樣重罰
,總不許我哭出聲音來。她教訓兒子不是藉此出氣叫別人聽的
。有一個初秋的傍晚
,我吃了晚飯,在門口玩
,身上只穿著一件單背心
。這時候我母親的妹子玉英姨母在我家住,她怕我冷了
,拿了一件小衫出來叫我穿上
。我不肯穿,她說:「穿上吧
,涼了
。」我隨口回答:「娘(涼)甚么
!老子都不老子呀?div id="4qifd00" class="flower right">
!刮覄傉f了這一句
,一抬頭,看見母親從家里走出
,我趕快把小衫穿上
。但她已聽見這句輕薄的話了。晚上人靜后
,她罰我跪下
,重重的責罰了一頓。她說:「你沒了老子
,是多么得意的事
!好用來說嘴!」她氣的坐著發(fā)抖
,也不許我上去睡
。我跪著哭,用手擦眼淚
,不知擦進了甚么微菌
,后來足足害了一年多的眼翳病。醫(yī)來醫(yī)去
,總醫(yī)不好
。我母親心里又悔又急,聽說眼翳可以用舌頭舔去,有一夜她把我叫醒
,真用舌頭舔我的病眼
。這是我的嚴師,我的慈母
。我母親二十三歲做了寡婦
,又是當家的后母。這種生活的痛苦
,我的笨筆寫不出一萬分之一二
。家中財政本不寬裕,全靠二哥在上海經營調度
。大哥從小便是敗子
,吸鴉片煙,賭博
,錢到手就光
,光了便回家打主意,見了香爐便拿出去賣
,撈著錫茶壺便拿出去押
。我母親幾次邀了本家長輩來,給他定下每月用費的數目
。但他總不夠用
,到處都欠下煙債賭債。每年除夕我家中總有一大討債的
,每人一盞燈籠
,坐在大廳上不肯去。大哥早已避出去了
。大廳的兩排椅子上滿滿的都是燈籠和債主
。我母親走進走出,料理年夜飯
,謝 神
,壓歲錢等事,只當做不曾看見這一人
。到了近半夜
,快要「封門」了,我母親才走后門出去
,央一位鄰舍本家到我家來
,每一家債戶開發(fā)一點錢。做好做歹的
,討債的才一個一個提著燈籠走出去
。一會兒
,大哥敲門回來了。我母親從不罵他一句
。并且因為是新年
,她臉上從不露出一點怒色。這樣的過年
,我過了六七次
。
大嫂是個最無能而又最不懂事的人,二嫂是個很能干而氣量很窄小的人
。她們常常鬧意見
,只因為我母親的和氣榜樣,她們還不曾有公然相罵相打的事
。她們鬧事時
,只是不說話,不答話
,把臉放下來
,叫人難看;二嫂生氣時
,臉色變青
,更是怕人。她們對我母親鬧氣時
,也是如此
。我起初全不懂得這一套,后來也漸漸懂得看人的臉色了
。我漸漸明白,世間最可厭惡的事莫如一張生氣的臉
;世間最下流的事莫如把生氣的臉擺給旁人看
。這比打罵還難受。我母親的氣量大
,性子好
,又因為做了后母后婆,她更事事留心
,事事格外容忍
。大哥的女兒比我只小一歲,她的飲食衣服總是和我的一樣
。我和她有小爭執(zhí)
,總是我吃虧,母親總是責備我
,要我事事讓她
。后來大嫂二嫂都生了兒子了
,她們生氣時便打罵孩子來出氣,一面打
,一面用尖刻有刺的話罵給別人聽
。我母親只裝做不聽見。有時候
,她實在忍不住了
,便悄悄走出門去,或到左鄰立大嫂家去坐一會
,或走后門到后鄰度嫂家去閑談
。她從不和兩個嫂子吵一句嘴。每個嫂子一生氣
,往往十天半個月不歇
,天天走進走出,板著臉
,咬著嘴
,打罵小孩子出氣。我母親只忍耐著
,忍到實在不可再忍的一天
,她也有她的法子。這一天的天明時
,她便不起
,輕輕的哭一場。她不罵一個人
,只哭她的丈夫
,哭她自己苦命,留不住她丈夫來照管她
。她先哭時
,聲音很低,漸漸哭出聲來
。我醒了起來勸她
,她不肯住。這時候
,我總聽得見前堂(二嫂住前堂東房)或后堂(大嫂住后堂西房)有一扇房門開了
,一個嫂子走出房向廚房走去。不多一會
,那位嫂子來敲我們的房門了
。我開了房門,她走進來
,捧著一碗熱茶
,送到我母親前
,勸她止哭,請她喝口熱茶
。我母親慢慢停住哭聲
,伸手接了茶碗。那位嫂子站著勸一會
,才退出去
。沒有一句話提到甚么人,也沒有一個字提到這十天半個月來的氣臉
,然而各人心里明白
,泡茶進來的嫂子總是那十天半個月來鬧氣的人。奇怪的很
,這一哭之后
,至少有一兩個月的太平清靜日子。
我母親待人最仁慈
,最溫和
,從來沒有一句傷人感情的話。但她有時候也很有剛氣
,不受一點人格上的侮辱
。我家五叔是個無正業(yè)的浪人,有一天在煙館里發(fā)牢騷
,說我母親家中有事總請某人幫忙
,大概總有甚么好處給他。這句話傳到了我母親耳朵里
,她氣的大哭
,請了幾位本家來,把五叔喊來
,她當面質問他
,她給了某人甚么好處。直到五叔當眾認錯賠罪
,她才罷休。
我在我母親的教訓之下住了九年
,受了她的極大極深的影響
。我十四歲(其實只有十二歲零兩三個月)便離開她了,在這廣漠的人海里獨自混了二十多年
,沒有一個人管束過我
。如果我學得了一絲一毫的好脾氣,如果我學得了一點點待人接物的和氣
,如果我能寬恕人
,體諒人
,──我都得感謝我的慈母。
父親的散文詩的歌詞散文詩精選朱自清散文基督教詩歌詩歌朗誦愛國詩歌~~
父親的散文詩的歌詞散文詩精選朱自清散文基督教詩歌詩歌朗誦愛國詩歌
胡適的《我的母親》的寫作背景
本文寫于1930年
,是作者中年時對自己人生經歷的一段回憶
。胡適的母親馮順第(1873-1918),是績溪縣中屯人
,是家中第一個女兒
。貧困的生活使馮順弟學會上侍父母,下扶弟妹
,手腳勤快
,為人賢惠。16歲那年
,成了胡傳(胡適的父親)的填房
。第三年冬天生下了胡適。中日甲午戰(zhàn)爭爆發(fā)后的第二年
,胡傳病死在廈門任上
。虛歲23的馮順地帶著小胡適在胡家“一少年做后母,周旋于諸子諸婦之間”
,度過了23年漫長而痛苦的寡居生活
。這一切在胡適幼小的心靈中留下了最初、最深的回憶
。
如果對答案滿意的話
,請追加賞分啊?div id="jpandex" class="focus-wrap mb20 cf">。
。?br>參考資料:中學教材創(chuàng)新講解
胡適 我的母親 全文
我的母親
胡適
我小時候身體弱
,不能跟著野蠻的孩子們一塊兒玩
。我母親也不準我和他們亂跑亂跳。小時不曾養(yǎng)成活潑游戲習慣
,無論在什么地方
,我總是文縐縐地。所以家鄉(xiāng)老輩都說我“像個先生樣子”
,遂叫我做“麇先生”
。這個綽號叫出去之后,人都知道三先生的小兒子叫做麇先生了
。即有“先生”之名
,我不能不裝出點“先生”樣子,更不能跟著頑童們“野”了
。有一天
,我在我家八字門口和一班孩子“擲銅錢”
,一位老輩走過,見了我
,笑道:“麇先生也擲銅錢嗎
?”我聽了羞愧的面紅耳熱,覺得太失了“先生”身份
!
大人們鼓勵我裝先生樣子
,我也沒有嬉戲的能力和習慣,又因為我確是喜歡看書
,故我一生可算是不曾享過兒童游戲的生活
。每年秋天,我的庶祖母同我到田里去“監(jiān)割”(頂好的田
,水旱無憂
,收成最好,佃戶每約田主來監(jiān)割
,打下谷子
,兩家平分),我總是坐在小樹下看小說
。十一二歲時
,我稍活潑一點,居然和一群同學組織了一個戲劇班
,做了一些木刀竹槍
,借得了幾副假胡須,就在村口田里做戲
。我做的往往是諸葛亮
,劉備一類的文角兒;只有一次我做史文恭
,被花榮一箭從椅子上射倒下去
,這算是我最活潑的玩藝兒了。
我在這九年(1895-1904)之中
,只學得了讀書寫字兩件事
。在文字和思想的方面,不能不算是打了一點底子
。但別的方面都沒有發(fā)展的機會
。有一次我們村“當朋”(八都凡五村,稱為“五朋”
,每年一村輪著做太子會,名為“當朋”)籌備太子會
,有人提議要派我加入前村的昆腔隊里學習吹笙或吹笛
。族里長輩反對
,說我年紀太小,不能跟著太子會走遍五朋
。于是我便失掉了學習音樂的唯一機會
。三十年來,我不曾拿過樂器
,也全不懂音樂
;究竟我有沒有一點學音樂的天資,我至今不知道
。至于學圖畫
,更是不可能的事。我常常用竹紙蒙在小說書的石印繪像上
,摹畫書上的英雄美人
。有一天,被先生看見了
,挨了一頓大罵
,抽屜里的圖畫都被搜出撕毀了。于是我又失掉了學做畫家的機會
。
但這九年的生活
,除了讀書看書之外,究竟給了我一點做人的訓練
。在這一點上
,我的恩師便是我的慈母。
每天天剛亮時
,我母親便把我喊醒
,叫我披衣坐起。我從不知道她醒來坐了多久了
。她看我清醒了
,便對我說昨天我做錯了什么事,說錯了什么話
,要我認錯
,要我用功讀書。有時候她對我說父親的種種好處
,她說:“你總要踏上你老子的腳步
。我一生只曉得這一個完全的人,你要學他
,不要跌他的股
。”(跌股便是丟臉出丑。)她說到傷心處
,往往掉下淚來
。到天大明時,她才把我的衣服穿好
,催我去上早學
。學堂門上的鎖匙放在先生家里;我先到學堂門口一望
,便跑到先生家里去敲門
。先生家里有人把鎖匙從門縫里遞出來,我拿了跑回去
,開了門
,坐下念生書,十天之中
,總有八九天我是第一個去開學堂門的
。等到先生來了,我背了生書
,才回家吃早飯
。
我母親管束我最嚴,她是慈母兼任嚴父
。但她從來不在別人面前罵我一句
,打我一下,我做錯了事
,她只對我一望
,我看見了她的嚴厲眼光,便嚇住了
。犯的事小
,她等到第二天早晨我眠醒時才教訓我。犯的事大
,她等到晚上人靜時
,關了房門
,先責備我
,然后行罰
,或罰跪,或擰我的肉
。無論怎樣重罰
,總不許我哭出聲音來,她教訓兒子不是借此出氣叫別人聽的
。
有一個初秋的傍晚
,我吃了晚飯
,在門口玩,身上只穿著一件單背心
。這時候我母親的妹子玉英姨母在我家住
,她怕我冷了,拿了一件小衫出來叫我穿上
。我不肯穿,她說:“穿上吧
,涼了
。”我隨口回答:“娘(涼)什么
!老子都不老子呀
。”我剛說了這句話
,一抬頭
,看見母親從家里走出,我趕快把小衫穿上
。但她已聽見這句輕薄的話了
。晚上人靜后,她罰我跪下
,重重的責罰了一頓
。她說:“你沒了老子,是多么得意的事
!好用來說嘴
!”她氣得坐著發(fā)抖,也不許我上床去睡
。我跪著哭
,用手擦眼淚,不知擦進了什么微菌
,后來足足害了一年多的翳病
。醫(yī)來醫(yī)去,總醫(yī)不好
。我母親心里又悔又急
,聽說眼翳可以用舌頭舔去,有一夜她把我叫醒
,她真用舌頭舔我的病眼
。這是我的嚴師,我的慈母
。
我母親二十三歲做了寡婦
,又是當家的后母
。這種生活的痛苦,我的笨筆寫不出一萬分之一二
。家中財政本不寬裕
,全靠二哥在上海經營調度。大哥從小便是敗子
,吸鴉片煙
、賭博,錢到手就光
,光了便回家打主意
,見了香爐便拿出去賣,撈著錫茶壺便拿出押
。我母親幾次邀了本家長輩來
,給他定下每月用費的數目。但他總不夠用
,到處都欠下煙債賭債
。每年除夕我家中總有一大群討債的,每人一盞燈籠
,坐在大廳上不肯去
。大哥早已避出去了。大廳的兩排椅子上滿滿的都是燈籠和債主
。我母親走進走出
,料理年夜飯,謝灶神
,壓歲錢等事
,只當做不曾看見這一群人。到了近半夜
,快要“封門”了
,我母親才走后門出去,央一位鄰居本家到我家來
,每一家債戶開發(fā)一點錢
。做好做歹的,這一群討債的才一個一個提著燈籠走出去
。一會兒
,大哥敲門回來了。我母親從不罵他一句
。并且因為是新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