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與義(1090-1138),字去非,北宋末、南宋初年的杰出詩人,后世稱之為“詩俊”,同時也工于填詞,其詞存于今者雖僅十余首,卻別具風(fēng)格,豪放處尤近于蘇軾。他的詩歌創(chuàng)作可以金兵入侵中原為界線,分為前后兩個時期,前期清新明快,后期雄渾沉郁。今年二月凍初融,睡起苕溪綠向東。
客子光陰詩卷里,杏花消息雨聲中。
西庵禪伯還多病,北柵儒先只固窮。
忽憶輕舟尋二子,綸巾鶴氅試春風(fēng)。
——《懷天經(jīng)智老因訪之》
早春時節(jié),冰雪都開始融化了,我蕩舟尋訪二位老友。在春風(fēng)的吹拂下,我頭戴綸巾,身披鶴氅,是何等的風(fēng)流俊逸。
張帆欲去仍搔首,更醉君家酒 。吟詩日日待春風(fēng),及至桃花開后卻匆匆。
歌聲頻為行人咽,記著尊前雪。明朝酒醒大江流,滿載一船離恨向衡州。
——《虞美人·張帆欲去仍搔首》
這首詞是陳與義避難期間與友人短暫相聚后作別之作,然而又不同于普通離恨,兵荒馬亂之際,前途未卜,正所謂“明日隔山岳,世事兩茫茫”(杜甫《贈衛(wèi)八處士》),更加令人黯然神傷。
扁舟三日秋塘路,平度荷花去 。
病夫因病得來游,更值滿川微雨洗新秋。
去年長恨拿舟晚,空見殘荷滿。
今年何以報君恩,一路繁花相送過青墩。
《虞美人·扁舟三日秋塘路》此詞所表達(dá)的,就是一種得以從官場掙脫,即將到達(dá)自己孜孜以求清凈田園的暢然。
憶昔午橋橋上飲,坐中多是豪英。
長溝流月去無聲。
杏花疏影里,吹笛到天明。
二十余年如一夢,此身雖在堪驚。
閑登小閣看新晴。
古今多少事,漁唱起三更。
——《臨江仙·憶昔午橋橋上飲》清代袁枚有詩云:“佳句聽人口上歌,有如絕色眼前過。明知與我全無份,不覺情深喚奈何!”陳與義此詞給人的感受亦是如此?!靶踊ㄊ栌袄?,吹笛到天明”,那般風(fēng)流瀟灑如在眼前,令人神馳;“閑登小閣看新晴”,是在尋求希望,又是在尋求慰藉。
十年花底承朝露 ,看到江南樹。
洛陽城里又東風(fēng),未必桃花得似舊時紅。
胭脂睡起春才好,應(yīng)恨人空老。
心情雖在只吟詩,白發(fā)劉郎辜負(fù)可憐枝。
——《虞美人·十年花底承朝露》
“看盡江南樹”,還是不忘洛陽的桃花,正如李清照總是遙想“中州盛日”(《永遇樂》),張元幹時?!皩に寂f京洛”(《蘭陵王》),朱敦儒追訴“故國當(dāng)年得意”(《雨中花》),這些南渡詞人終其一生,都沒能對這份情結(jié)釋然。
微信號搜索:中華詩文學(xué)習(xí)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scgf/109654.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hù)作者版權(quán),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quán)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wǎng)絡(luò),轉(zhuǎn)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biāo)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quán)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
上一篇: 詩詞丨所有值得擁有的,都值得等待
下一篇: 一枕秋水,半山虹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