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閣前,少女心氣:醉了三回
1、酒醉程度:★★★☆☆《如夢令》常記溪亭日暮,沉醉不知歸路。興盡晚回舟,誤入藕花深處。爭渡,爭渡,驚起一灘鷗鷺。喝得無法辨別回家的路,誤入荷花池中,險在沒掉水里,這酒吃得該是“半酣”。2、酒醉程度:★★★★☆《如夢令》昨夜雨疏風驟,濃睡不消殘酒。試問卷簾人,卻道海棠依舊。知否,知否 應是綠肥紅瘦??匆婏L雨起就喝上了,待日頭一出,丫鬟來卷簾子時驚醒,這酒吃得不算太醉,否則得睡到大中午了。還不忘關心院里的海棠,向丫鬟打聽雨打花落的情形。3、酒醉程度:★★★☆☆《浣溪沙》莫許杯深琥珀濃,未成沉醉意先融。疏鐘已應晚來風。瑞腦香消魂夢斷,辟寒金小髻鬟松。醒時空對燭花紅。又醉了,妝未卸,釵未脫,便倒頭睡下,直至發(fā)髻已松。醒來一看,杯中還有殘酒,倒跟琥珀一個顏色,熏香酒氣讓人整個暈暈沉沉的,都怪這深閨寂寞,此酒喝得是四個字:待字閨中。嫁人后,聚少離多:微醉兩回、大醉五回
4、酒醉程度:★★★☆☆《訴衷情》夜來沈醉卸妝遲,梅萼插殘枝。酒醒熏破春睡,夢遠不成歸。人悄悄,月依依,翠簾垂。更挼殘蕊,更捻馀香,更得些時。嫁給趙明誠后,頭幾年,趙明誠求學中,兩人聚少離多,無限相思情唯有寄托給酒,酒后夜太深,妝又忘了卸,清早又被梅花香薰醒過來,根據經驗,此酒也是半酣。5、酒醉程度:★☆☆☆☆《醉花陰》薄霧濃云愁永晝,瑞腦消金獸。佳節(jié)又重陽,玉枕紗廚,半夜涼初透。東籬把酒黃昏后,有暗香盈袖。莫道不銷魂,簾卷西風,人比黃花瘦。黃昏時喝酒一般是喝不大的,因為時辰不對。賞菊,賞著賞著覺得自己倍加委屈,這是酒勁兒剛上頭,剛上頭時,第一件事大多是自怨自艾,孤芳自賞。6、酒醉程度:★★☆☆☆《念奴嬌·春情》蕭條庭院,又斜風細雨,重門須閉。寵柳嬌花寒食近,種種惱人天氣。險韻詩成,扶頭酒醒,別是閑滋味。征鴻過盡,萬千心事難寄。樓上幾日春寒,簾垂四面,玉闌干慵倚。被冷香消新夢覺,不許愁人不起。清露晨流,新桐初引,多少游春意。日高煙斂,更看今日晴未。先是嫌醒來的時辰不美好,再是嫌節(jié)日惹人煩惱,沒事就愛倚闌干的李清照,此時竟闌干也懶得靠,熏香斷了,被子冷了……醉后醒來,這一切還真是無聊。此處想必是酒喝得還太淺,以至于抱怨才那么多。7、酒醉程度:★☆☆☆☆《蝶戀花》暖雨晴風初破凍,柳眼梅腮,已覺春心動。酒意詩情誰與共 淚融殘粉花鈿重。乍試夾衫金縷縫,山枕斜欹,枕損釵頭鳳。獨抱濃愁無好夢,夜闌猶剪燈花弄。初春時節(jié),春心萌動,有些饞酒,更有些思念趙明誠。“賭書潑茶”“淺斟對飲”的日子,多么讓人懷念呀!可此刻,夜深了,也只能一個人剪弄燈花打發(fā)時間罷了。長夜漫漫,獨酒成殤!8、酒醉程度:☆☆☆☆☆《漁家傲》雪里已知春信至,寒梅點綴瓊枝膩。香臉半開嬌旖旎,當庭際,玉人浴出新妝洗。造化可能偏有意,故教明月玲瓏地。共賞金尊沈綠蟻,莫辭醉,此花不與群花比。新婚的李清照借詠梅自比。前一句寫梅花白天的景象,后一句寫的是花好月也圓的良辰美景。情濃蜜意時,能飲一杯無 李清照這是把酒備好了,作首詩先助個興:要開喝了。9、酒醉程度:★★☆☆☆《蝶戀花·上巳召親族》永夜懨懨歡意少??諌糸L安,認取長安道。為報今年春色好,花光月影宜相照。隨意杯盤雖草草。酒美梅酸,恰稱人懷抱。醉里插花花莫笑,可憐春似人將老。南渡以后和親戚聚會,酒后只是將花插在頭上,嗟嘆春華逝去,微醺正好。10、酒醉程度:★★★★★《鳳凰臺上憶吹簫》香冷金猊,被翻紅浪,起來慵自梳頭。任寶奩塵滿,日上簾鉤。生怕離懷別苦,多少事、欲說還休。新來瘦,非干病酒,不是悲秋。休休,這回去也,千萬遍《陽關》,也則難留。念武陵人遠,煙鎖秦樓。惟有樓前流水,應念我、終日凝眸。凝眸處,從今又添,一段新愁。這回可是又醉得不成樣子!日上三竿才醒,肯定是喝多了,醒來非說,“啊,最近消瘦得厲害,真的不是因為我喝酒”。據經驗,這是常用來糊弄人的話。夫亡后,內心悲苦:醉了六回
11、酒醉程度:★★★★★《鷓鴣天》寒日蕭蕭上瑣窗,梧桐應恨夜來霜。酒闌更喜團茶苦,夢斷偏宜瑞腦香。秋已盡,日猶長,仲宣懷遠更凄涼。不如隨分尊前醉,莫負東籬菊蕊黃。大醉。這個時候,李清照正面臨亡夫加故國淪喪,“茶苦”和“夢斷”意指喪夫,又借“仲宣懷遠”抒發(fā)思鄉(xiāng)疾苦。秋日的陽光才爬上窗頭,這一覺,估計是宿醉后睡到午時,可怎奈秋日太長,昏沉一覺,才到晌午,可見內心悲苦至極,日子難熬。12、酒醉程度:★★☆☆☆《憶秦娥》臨高閣,亂山平野煙光薄。煙光薄,棲鴉歸后,暮天聞角。斷香殘酒情懷惡,西風催襯梧桐落。梧桐落,又還秋色,又還寂寞。亡夫后,李清照特別愛寫梧桐。寫這首詩時應該是沒喝多少,且看她先點了根香,再喝上一點兒,轉而就出去爬個樓吹風。酒鬼都懂的,“喝點聞風倒”,李清照也很懂,于是,喝一點兒就出去吹風,酒省了不少,還更助上頭!13、酒醉程度:★★★☆☆《行香子》天與秋光,轉轉情傷。探金英、知近重陽。薄衣初試,綠蟻初嘗。漸一番風、一番雨、一番涼。黃昏院落,恓恓惶惶。酒醒時、往事愁腸。那堪永夜,明月空床。聞砧聲搗、蛩聲細、漏聲長。重陽思親,可惜夫君已故,黃昏時酒便醒了,午后定只是小酌,可李清照晚上又喝了,還大了,眼睛迷醉,耳朵便異常靈敏,居然還聽得清蟋蟀聲、計時的漏聲、搗衣聲,可謂聲聲入耳,更添凄涼。14、酒醉程度:★★★☆☆《菩薩蠻》風柔日薄春猶早,夾衫乍著心情好。睡起覺微寒,梅花鬢上殘。故鄉(xiāng)何處是,忘了除非醉。沉水臥時燒,香消酒未消。趙明誠去世,又是冬末春寒時,喝了酒的李清照習慣性地未卸妝容,那支插在鬢角的梅花,睡了一覺,已經凋零。想到自己飄零的一生,醉意更加沉重。15、酒醉程度:★★☆☆☆《好事近》風定落花深,簾外擁紅堆雪。長記海棠開后,正傷春時節(jié)。酒闌歌罷玉尊空,青缸暗明滅。魂夢不堪幽怨,更一聲啼鴂。夫君逝后第二年,白日傷春,夜晚飲酒,直至杯空,看青燈的火焰忽明忽暗,如此這般心字成灰!16、酒醉程度:★★★★★《聲聲慢》尋尋覓覓,冷冷清清,凄凄慘慘戚戚。乍暖還寒時候,最難將息。三杯兩盞淡酒,怎敵他、晚來風急 雁過也,正傷心,卻是舊時相識。滿地黃花堆積。憔悴損,如今有誰堪摘 守著窗兒,獨自怎生得黑 梧桐更兼細雨,到黃昏、點點滴滴。這次第,怎一個愁字了得!亡國、喪夫的重重打擊下,她當真只喝了三杯兩盞嗎 “淡酒”,也是藝術手法,牽出風“急”,不然怎么連大雁飛過去,都錯看成舊知己。李清照,怕是又喝迷了吧!圖文來源于網絡,如有任何問題請聯(lián)系我們
兩個人都寫了很多關于酒的詩句,李白更加的豪放大氣,李清照相對的婉約一點,但是兩個人都是千古留名的詩人、詞人。
一、李清照在她的詩詞里宿醉過多少次?
【嫁人前,飲酒是少女心蕩,醉了3次】
1、酒醉程度:★★★☆☆
《如夢令》一
常記溪亭日暮,沉醉不知歸路。
興盡晚回舟,誤入藕花深處。
爭渡,爭渡,驚起一灘鷗鷺。
喝地無法辨別回家的路,乃真性情,此飲是酒入喉時,飲一個自在逍遙。找錯了方向,誤入了荷池,看地清鳥兒,最重要的是——她居然沒掉進水里,這酒吃地應該是半酣。
2、酒醉程度:★★★★☆
《如夢令》二
昨夜雨疏風驟,濃睡不消殘酒。
試問卷簾人,卻道海棠依舊。
知否?知否?應是綠肥紅瘦。
看見風雨起了就喝上了,日曙一出,丫環(huán)來卷簾子了,給醒了,這酒吃地不算是太醉,真正醉的人,睡到大中午,問丫頭有熱水飲否,她不關心水,卻要關心那花,觸個景就生情,為什么呢?少女心缺愛。
3、酒醉程度:★★★☆☆
《浣溪沙》
莫許杯深琥珀濃,未成沉醉意先融,疏鐘已應晚來風。
瑞腦香消魂夢斷,辟寒金小髻鬟松,醒時空對燭花紅。
又醉了,還帶著妝睡,金釵未取,發(fā)髻已松,醒來一看,杯中還有殘酒,跟琥珀一個色,熏香飄啊,燭花殘啊,都怪這深閨寂寞,此酒喝地是四個字:官人,抱我。
【嫁人后,飲酒是少婦心蕩,未醉2次,醉了5次】
1、酒醉程度:★★★☆☆
《訴衷情》
夜來沉醉卸妝遲,梅萼插殘枝。酒醒熏破春睡,夢斷不成歸。
人悄悄,月依依,翠簾垂。更挪殘蕊,更拈馀香,更得些時。
.
嫁給趙明誠后,婚姻生活頭幾年,趙明誠求學中,聚少離多,相思情寄托給酒啊,酒后夜太深,妝又忘了卸,清早又被梅花香薰醒過來,根據經驗,此酒也是半酣,半酣時卸妝犯懶。
2、酒醉程度:★☆☆☆☆
《醉花陰》
薄霧濃云愁永晝,瑞腦消金獸。佳節(jié)又重陽,玉枕紗櫥,半夜涼初透。
東籬把酒黃昏后,有暗香盈袖。莫道不銷魂,簾卷西風,人比黃花瘦。
.
我的經驗是——黃昏時喝酒喝不大的,時辰不對,賞菊賞著賞著覺得自己比那菊花還慘,這是剛上頭,剛上頭時,第一件事是孤芳自賞。
3、酒醉程度:★★☆☆☆
《念奴嬌·春情》
蕭條庭院,又斜風細雨,重門須閉。寵柳嬌花寒食近,種種惱人天氣。
險韻詩成,扶頭酒醒,別是閑滋味。征鴻過盡,萬千心事難寄。
樓上幾日春寒,簾垂四面,玉欄干慵倚。被冷香消新夢覺,不許愁人不起。
清露晨流,新桐初引,多少游春意!日高煙斂,更看今日晴未?
先是嫌醒來的光景不美好,再嫌節(jié)日惹人煩惱,沒事就愛倚闌干的李清照,此時說欄桿我也懶得靠,熏香沒了,被子冷了,總之我醉后醒來,這一切還真是無聊,為什么呢,因為夫君在別處呢,此處我看是酒喝地太淺,抱怨才那么多。
4、酒醉程度:☆☆☆☆☆
《蝶戀花》
暖日晴風初破凍,柳眼梅腮,已覺春心動。酒意詩情誰與共,淚融殘粉花鈿重。
乍試夾衫金縷縫,山枕斜欹,枕損釵頭鳳。獨抱濃愁無好夢,夜闌猶翦燈花弄。
.
李清照留居青州時,倆人的關系是非常之好呀,初春的時候,春心萌動著,問飲酒作詩和誰,推斷李趙二人纏綿時少不了詩酒,此處是饞酒,更饞夫君。沒喝的判斷呢是晚上夜深了,還在剪弄燈花,要是喝了,按照李清照的酒力,剪燈花?自殘。
.
5、酒醉程度:☆☆☆☆☆
《漁家傲》
雪里已知春信至,寒梅點綴瓊枝膩,香臉半開嬌旖旎,當庭際,玉人浴出新妝洗。
造化可能偏有意,故教明月玲瓏地。共賞金尊沉綠蟻,莫辭醉,此花不與群花比。
.
作于李清照18歲,剛新婚,借詠梅自比,前一句寫的是梅花白天的景象,后一句寫的是花好,月也圓,良辰美景,不如來喝酒吧,按照時間判斷,李清照是酒備好了,作首詩先助個興。
.
6、酒醉程度:★★☆☆☆
《蝶戀花·上巳召親族》
永夜懨懨歡意少,空夢長安,認取長安道。為報今年春色好,花光月影宜相照。
隨意杯盤雖草草,酒美梅酸,恰稱人懷抱。醉里插花花莫笑,可憐人似春將老。
.
南渡以后的作品,大致作在和親戚聚會時,在親族面前喝的太醉不雅,醉后也就只是將花插在頭上,嗟嘆春華逝去,微醺正好。
.
7、酒醉程度:★★★★★
《鳳凰臺上憶吹簫》
香冷金猊,被翻紅浪,起來慵自梳頭。任寶奩塵滿,日上簾鉤。
生怕離懷別苦,多少事、欲說還休。新來瘦,非干病酒,不是悲秋。
休休!這回去也,千萬遍陽關,也則難留。念武陵人遠,煙鎖秦樓。
惟有樓前流水,應念我、終日凝眸。凝眸處,從今又添,一段新愁。
.
呵呵,李清照,你又醉地不成樣子!日上三竿,才照地上簾鉤,直接睡到中午,肯定是大了!醒來還非說,啊,最近消瘦地厲害,真的不是因為我喝酒!作為一個很有經驗的酒鬼,這是我常用來糊弄別人的鬼話!
.
【夫亡后,飲酒是怨婦苦悶,醉了6次】
.
1、酒醉程度:★★★★★
《鷓鴣天》
寒日蕭蕭上鎖窗,梧桐應恨夜來霜。酒闌更喜團茶苦,夢斷偏宜瑞腦香。
秋已盡,日猶長,仲宣懷遠更凄涼。不如隨分尊前醉,莫負東籬菊蕊黃。
.
這個一定是大醉,原因有二,一是這個時候,李清照正面臨亡夫加故國淪喪,“茶苦”和“夢斷”意指喪夫,又借“仲宣懷遠”抒發(fā)思鄉(xiāng)疾苦,愁重,該喝;二是秋日的陽光才爬上窗頭,又指秋日太長,這一覺,估計是宿醉后睡到午時。
2、酒醉程度:★★☆☆☆
《憶秦娥》
臨高閣,亂山平野煙光薄。煙光薄,棲鴉歸,暮天聞角。
斷香殘酒情懷惡,西風催襯梧桐落。梧桐落,又還秋色,又還寂寞。
亡夫后特別愛寫梧桐,暫且將這首算作亡夫后之作,這個地方應該是沒喝多少,且看她點了根香,只消喝上一點,出去爬個樓吹風,我們酒鬼是很懂的,喝點聞風倒,李清照也很懂,喝一點出去吹風,酒省了不少,還更助上頭!
.
3、酒醉程度:★★☆☆☆
《行香子》
天與秋光,轉轉情傷,探金英知近重陽。
薄衣初試,綠蟻新嘗,漸一番風,一番雨,一番涼。
黃昏院落,凄凄惶惶,酒醒時往事愁腸。
那堪永夜,明月空床。聞砧聲搗,蛩聲細,漏聲長。
.
重陽思親,可惜夫君已故,黃昏時酒便醒了,下午定是小酌,結果李清照晚上又喝了,不然耳朵為何如此靈敏,到了晚上還聽得清蟋蟀、計時的漏聲、及搗衣。
4、酒醉程度:★★★☆☆
《菩薩蠻》
風柔日薄春猶早,夾衫乍著心情好。睡起覺微寒,梅花鬢上殘。
故鄉(xiāng)何處是,忘了除非醉。沉水臥時燒,香消酒未消。
趙明誠飛仙的那一年,又是冬末春寒時,寫到這我也是理解,和我一樣,李清照喝了酒就不愛卸妝,”梅花鬢上殘“,什么意思呢,可以理解為2種,第一種是睡前喝酒了作呀,折了一支梅插在鬢角,睡了一覺,花秧了,第二種是梅花妝,武媚娘那樣的,指鬢角以上的妝都花了。倒數第二句,想到自己飄零的一生,追憶起家鄉(xiāng)來,最后一句呢,似曾相識有沒有,李清照的一生,只有三件事:喝酒,靠欄桿,醉前點根香,香滅時就他媽一定醒。
.
5、酒醉程度:★★☆☆☆
《好事近》
風定落花深,簾外擁紅堆雪。長記海棠開后,正傷春時節(jié)。
酒闌歌罷玉尊空,青缸暗明滅?;陦舨豢坝脑?,更一聲啼鴂。
.
作于夫君逝后第二年,白日傷春,夜晚飲酒唱歌,直至杯空,看青燈的火焰忽明忽暗,這個描述,依稀可見恍恍惚惚是李清照的精神,紅紅火火是李清照窗外的落花,很有可能,李清照連著三日微醺!
.
6、酒醉程度:★★★★★
《聲聲慢》
尋尋覓覓,冷冷清清,凄凄慘慘戚戚。乍暖還寒時候,最難將息。
三杯兩盞淡酒,怎敵他、晚來風急?雁過也,正傷心,卻是舊時相識。
滿地黃花堆積。憔悴損,如今有誰堪摘?守著窗兒,獨自怎生得黑?
梧桐更兼細雨,到黃昏、點點滴滴。這次第,怎一個愁字了得!
.
這時候慘啊,孀居,亡國,喪夫,三重打擊,你要是以為她真只喝了三杯兩盞,只能說你蠢,我們好喝的女酒鬼,一般都喝10瓶,然后對外只報5瓶:“我只喝了這么一點!”,嗯,她說酒淡,那也是藝術手法,要牽出風“急”,不然怎么連個大雁飛過去,都錯看成自己的舊知己,李清照,你又喝地眼迷!
.
綜上所述,李清照醉了至少有14次?。?br>二、李白在他的詩詞里醉過多少次?
李白是個大詩人,同時,他也是個大酒鬼,身兼兩職,才能被稱為"酒中仙"。
在流傳下來的900多首詩歌之中,有近250首詩與酒有關,或直接吟詠、或表現飲酒、酒器,參加宴會景象。
作為一個專業(yè)的酒鬼,只能大概知道他每天都在喝酒,這種人到處都有,不足為奇;而作為專業(yè)的詩人,寫出 250首關于酒的詩歌,看來也是無人能及了。
李白是詩人中的酒鬼,酒鬼中的詩人。
記住250,因為這是一個吉利數字。
我先試著解讀其中的兩篇:
1
楊叛兒
君歌《楊叛兒》,妾勸新豐酒。
何許最關人?烏啼白門柳。
烏啼隱楊花,君醉留妾家。
博山爐中沉香火,雙煙一氣凌紫霞。
【年齡】 25歲
【地點】 金陵(今南京)
【原因】李白初抵金陵時學習樂府民歌之作。
【 酒醉程度年齡】 :
根據這首詩的背景資料介紹,這首詩是他初到金陵時學習樂府民歌的習作。算是為此后寫詩喝酒做的預演。
這首樂府詩多處用典,暗藏玄機,處處隱喻。說得通俗點兒,寫的無非是郎情妾意、男歡女愛之事。
詩中的男女主人公,一個唱歌,一個勸酒,唱著歌謠——《楊叛兒》,喝著黃酒——新豐酒,最后唱歌的醉了,勸酒的還清醒。
李白喜歡新豐酒,在他的詩中曾六次提到新豐酒。那么新豐酒到底是什么酒,如此令大詩人垂愛?
我們來扒一扒這種酒的歷史。
新豐是今天的丹陽,距離南京60多公里。
新豐酒是以當地所產優(yōu)質糯米為原料,粒大、均勻、潔白、性粘、味香,需取水質清甜、含多種無機鹽類礦物質的玉乳泉水,配以特制酒藥,經低溫糖化發(fā)酵,在釀造中,當糖分達到高峰時,兌加50度以上的小曲米酒后,立即嚴密封閉缸口,養(yǎng)醅一定時間后,抽出60%的精液,再進行壓榨,二者按比例勾配定量灌壇,再嚴密封口貯存2-3年即成。釀造成酒后色澤棕紅,醇香馥郁,酒味鮮甜,酒為十四度以上,為黃酒中上品。
丹陽封缸酒素以“味輕花上露,色似洞中春”名聞內外。
丹陽產封缸酒在南北朝時就已出名。
據說,在元朝時候才有了蒸餾技術,而且是從阿拉伯人那里引進的技術。李白生活的唐朝,所喝的酒,不管是黃酒還是白酒,都是發(fā)酵酒,屬于濁酒,酒精度在10度以下;元朝以后,才有燒酒或者清酒,酒精度能夠達到40度以上。
所以,我判斷上面的文字介紹應該是現代工藝,而非古法釀造技術。
這首古樂府詩在一唱一喝之間,在"爐中沉香"、"雙煙一氣"之中完美收場。
2
金陵酒肆留別
風吹柳花滿店香,吳姬壓酒喚客嘗。
金陵子弟來相送,欲行不行各盡觴。
請君試問東流水,別意與之誰短長?
戴敦邦繪《李白金陵酒肆留別圖》
【年齡】 26歲
【地點】 金陵(今南京)小酒館
【原因】 送別
【醉酒程度】
李白25歲時離開四川,只身來到金陵(今南京),在這里呆了大半年。
開元十四年(726)春,李白要離開金陵去揚州,金陵子弟前來相送,這是送行的酒宴。
一川煙草,滿城風絮的季節(jié),離愁別緒,金陵子弟把酒相送。喝酒的地方很隨意,一個不知名的小酒館,如果在天津這種地方就叫狗食館兒。
風吹柳花滿店香,香氣來源于美酒,應該是美酒飄香。
吳姬是誰?金陵過去屬于吳地,姬是美女的意思,這里應該是指金陵美女,也許就是經營酒館的女子,她親自把新釀的酒從榨槽中壓出來,吳儂軟語地輕喚一聲,“酒來了!客官請嘗一嘗,味道如何?”。
酒是新酒,人也是新人。在26歲的李白眼中,一切都是新鮮的,一切都是那么的美好。
雖然是離別,但氣氛非常輕松,不管是送行的人,還是被送的人,都愉快地一口悶。
年輕人在一起喝酒真好,沒有那么多的客套。
將行欲行各盡觴,我們先來看看詩中提到的酒器:觴是什么樣子的。
目測,頂多三兩的量。
觴,又名羽觴,外形橢圓、淺腹、平底,兩側有半月形雙耳,有時也有餅形足或高足,考古界亦稱其為耳杯。
羽觴杯是從戰(zhàn)國開始就有的,到了漢代以后便被定名為羽觴杯,雙耳杯,一直延續(xù)到魏晉南北朝,到唐代的時候絕跡。
如果果真如此,李白用的不是羽殤杯,這里盡殤是干杯的意思。
最后,詩人道出喝酒的目的,不是為了互相吹牛皮,而是借酒抒情,表達離別之情。
金陵瀕臨長江,估計喝酒的地方,那個小酒館也許就在江邊,詩人以江水為喻,試問離別之意誰短誰長?當然江水不能作答,但在每個金陵子弟和詩人心中,自有分寸。
李清照《如夢令·昨夜雨疏風驟》賞析 如夢令·昨夜雨疏風驟 ·李清照 昨夜雨疏風驟。濃睡不消殘酒。試問卷簾人,卻道“海棠依舊”。知否,知否?應是綠肥紅瘦! 【賞析一】 這首小令,有人物,有場景,還有對白,充分顯示了宋詞的語言表現力和詞人的才華。 “昨夜雨疏風驟”指的是昨宵雨狂風猛。疏,正寫疏放疏狂,而非通常的稀疏義。當此芳春,名花正好,偏那風雨就來逼迫了,心緒如潮,不得入睡,只有借酒消愁。酒吃得多了,覺也睡得濃了。結果一覺醒來,天已大亮。但昨夜之心情,卻已然如隔在胸,所以一起身便要詢問意中懸懸之事。于是,她急問收拾房屋,啟戶卷簾的侍女:海棠花怎么樣了?侍女看了一看,笑回道:“還不錯,一夜風雨,海棠一點兒沒變!”女主人聽了,嗔嘆道;“傻丫頭,你可知道那海棠花叢已是紅的見少,綠的見多了嗎?。俊?這句對白寫出了詩畫所不能道,寫出了傷春易春的閨中人復雜的神情口吻,可謂“傳神之筆。 作者以“濃睡”、“殘酒”搭橋,寫出了白夜至晨的時間變化和心理演變。然后一個“卷簾”,點破日曙天明,巧妙得當。然而,問卷簾之人,卻一字不提所問何事,只于答話中透露出謎底。 真是絕妙工巧,不著痕跡。詞人為花而喜,為花而悲、為花而醉、為花而嗔,實則是傷春惜春,以花自喻,慨嘆自己的青春易逝。 【賞析二】 李清照雖然不是一位高產的作家,其詞流傳至今的只不過四五十首,但卻“無一首不工”,“為詞家一大宗矣”。這首《如夢令》,便是“天下稱之”的不朽名篇。小詞借宿酒醒后詢問花事的描寫,曲折委婉地表達了詞人的惜花傷春之情,語言清新,詞意雋永,令人玩味不已。 起首兩句,如何理解頗有爭議。蓋推以事理邏輯:既然是“濃睡不消殘酒”,又何以知道“昨夜雨疏風驟”,這豈不是自相矛盾?其實對這兩句詞,是不能用生活中的簡單事理去體會理解的,因為詞人的本意實不在此,而是通過這兩句詞表達無限的惜花之情。大凡惜花的詩詞都言及風雨。白居易《惜牡丹二首》詩:“明朝風起花應盡,夜惜衰紅把火看?!瘪T延巳《長相思》詞:“紅滿枝,綠滿枝,宿雨厭厭睡起遲。”周邦彥《少年游》詞:“一夕東風,海棠花謝,樓上卷簾看?!被ㄔ陲L雨中零落,這層意思是容易理解的。但是說“濃睡不消殘酒”也是寫惜花之情,恐怕就不太容易理解了。不過只要多讀些前人寫的惜花詩詞,也就不難體會了。杜甫《三絕句》詩:“不如醉里風吹盡,可忍醒時雨打稀?!表f莊《又玄集》卷下錄鮑征君(文姬)《惜花吟》詩:“枝上花,花下人,可憐顏色俱青春。昨日看花花灼灼,今日看花花欲落。不如盡此花下飲,莫待春風總吹卻?!边@些詩句正可用來作為“濃睡不消殘酒”的注腳。易安在其詠紅梅的《玉樓春》詞中所云:“紅酥肯放瓊苞碎,探著南枝開遍未?!獊硇∽帽銇硇荩幢孛鞒L不起。”亦可視為對“濃睡”一句的自注。這句詞的辭面上雖然只寫了昨夜飲酒過量,翌日晨起宿酲尚未盡消,但在這個辭面的背后還潛藏著另一層意思,那就是昨夜酒醉是因為惜花。這位女詞人不忍看到明朝海棠花謝,所以昨夜在海棠花下才飲了過量的酒,直到今朝尚有余醉。《漱玉詞》中曾多處寫到飲酒,可見易安居士是善飲的。善飲尚且酒醉而致濃睡,一夜?jié)馑缶屏€未全消,這就不是一般的過量了。我們只要思索一下詞人為什么要寫“濃睡不消殘酒”這句詞,得到的回答只能是“惜花”。就這句詞的立意而言,與上引杜甫和鮑文姬的詩句都是同一機杼,并無二致。但易安的高處正在于不落窠臼,獨辟蹊徑。一旦領悟了潛藏在“濃睡不消殘酒”背后的這層“惜花”之意,那么對以下數句的理解也就“水到渠成”了。 接下去三、四兩句所寫,是惜花心理的必然反映。盡管飲酒致醉一夜?jié)馑?,但清曉酒醒后所關心的第一件事仍是園中海棠。詞人情知海棠不堪一夜驟風疏雨的揉損,窗外定是殘紅狼藉,落花滿眼,卻又不忍親見,于是試著向正在卷簾的侍女問個究竟。一個“試”字,將詞人關心花事卻又害怕聽到花落的消息、不忍親見落花卻又想知道究竟的矛盾心理,表達得貼切入微,曲折有致。相比之下,周邦彥《少年游》:“一夕東風,海棠花謝,樓上卷簾看?!北泔@得粗俗不堪,味同嚼蠟了?!霸噯枴钡慕Y果如何呢?——“卻道海棠依舊?!笔膛幕卮饏s讓詞人感到非常意外。本來以為經過一夜風雨,海棠花一定凋謝得不成樣子了,可是侍女卷起窗簾,看了看外面之后,卻漫不經心地答道:海棠花還是那樣。一個“卻”字,既表明侍女對女主人委曲的心事毫無覺察,對窗外發(fā)生的變化無動于衷,也表明詞人聽到答話后感到疑惑不解。是啊,“雨疏風驟”之后,“海棠”怎會“依舊”呢?這就非常自然地帶出了結尾兩句。 “知否?知否?應是綠肥紅瘦。”這既是對侍女的反詰,也象是自言自語:這個粗心的丫頭,你知道不知道,園中的海棠應該是綠葉繁茂、紅花稀少才是!“應是”,表明詞人對窗外景象的推測與判斷,口吻極當。因為她畢竟尚未親眼目睹,所以說話時要留有余地。同時,這一詞語中也暗含著“必然是”和“不得不是”之意。海棠雖好,風雨無情,它是不可能長開不謝的。一語之中,含有不盡的無可奈何的惜花情在,可謂語淺意深。而這一層惜花的殷殷情意,自然是“卷簾人”所不能體察也無須更多理會的,她畢竟不能象她的女主人那樣感情細膩,那樣對自然和人生有著更深的感悟。這也許是她所以作出上面的回答的原因。末了的“綠肥紅瘦”一語,更是全詞的精絕之筆,歷來為世人所稱道?!熬G”代替葉,“紅”代替花,是兩種顏色的對比;“肥”形容雨后的葉子因水份充足而茂盛肥大,“瘦”形容雨后的花朵因不堪雨打而凋謝稀少,是兩種狀態(tài)的對比。本來平平常常的四個字,經詞人的搭配組合,竟顯得如此色彩鮮明、形象生動,這實在是語言運用上的一個創(chuàng)造。由這四個字生發(fā)聯(lián)想,那“紅瘦”不正表明春天的漸漸消逝,而“綠肥”象征著綠葉成蔭的盛夏的即將來臨嗎?這種極富概括性的語言,又實在令人嘆為觀止。胡仔《苕溪漁隱叢話》稱:“此語甚新。”《草堂詩余別錄》評:“結句尤為委曲精工,含蓄無窮意焉?!笨磥斫苑翘撟u。 這首小詞,只有短短六句三十三言,卻寫得曲折委婉,極有層次。詞人因惜花而痛飲,因情知花謝卻又抱一絲僥幸心理而“試問”,因不相信“卷簾人”的回答而再次反問,如此層層轉折,步步深入,將惜花之情表達得搖曳多姿。《蓼園詞選》云:“短幅中藏無數曲折,自是圣于詞者。”可謂的評。 (李漢超 劉耀業(yè)) 【賞析三】 誰是“卷簾人”——讀李清照《如夢令·昨夜雨疏風驟》 一 宋代女詞人李清照的前期作品中,有兩首著名的《如夢令》詞。它們給讀者描繪出了一位活潑可愛、熱愛自然、熱愛生活的青年女性形象,表現出了她那純美的內心世界和高雅的生活情趣,被譽為“兩顆罕見的明珠”。①《昨夜雨疏風驟》乃其中之一。原詞如下: 如夢令昨夜雨疏風驟,濃睡不消殘酒。試問卷簾人,卻道海棠依舊?!爸?知否?應是綠肥紅瘦!” 據文獻記載,此詞一出,便立即受到讀者的熱烈歡迎。同時代人胡仔就很贊賞它,尤其是當中的“綠肥紅瘦”一句,說“此語甚奇”。②稍后的陳郁對此句更是備加推崇,說“天下稱之”。③此后,歷代的文人、讀者對該詞也都一直贊賞不絕。對于其中的“卷簾人”,自古以來,人們都一致認為:它指的是“侍女”,鮮有二義。雖然最先主此說的人如今已難考證,但可以肯定,至少在明代,此說便已盛行。萬歷四十年(1612年)刻印的《詩余畫譜》中,有一張依該詞詞意而作的繪畫。畫中即已明確地將卷簾人畫成了一個侍女。④近幾年出版的各種有關李清照詩詞賞析的論著,也幾乎都持這種“侍女”說,極少例外。因此,人們普遍認為,這首詞的主題,是通過女主人公與其侍女之間“凝煉的對話,曲折地抒寫了惜花的心情”。⑤本文認為,將“卷簾人”肯定為“侍女”,似乎有點不妥。 首先,少年時代的李清照就已有“才女”之稱,其高超的藝術修養(yǎng)是不容懷疑的。同代人王灼《碧雞漫志》卷二就說她“自少年便有詩名,才力華贍,逼近前輩”。因此,用“綠肥紅瘦”這樣極富獨創(chuàng)性的詞語,在侍女面前表露自己的惜花之情,恐怕連她自己都會覺得索然寡味的。 其次,持“侍女”說,則該詞必然會被理解為一首“惜花”之作??伞熬G肥紅瘦”一句,雖然“語甚奇”,“天下稱之”,但細細想來,實際上確是“造語雖工,然非大雅”,⑥雕琢的痕跡依然可見。讀后該詞,人們首先想到的,很容易是“綠肥紅瘦”的奇特,而非花殘葉茂的傷感。因此,從一般作者的創(chuàng)作心理來看,若真有很深的惜花之情,是不會用此等語句的。 二 李清照在其《金石錄后序》中,有這么一段關于他們夫妻生活情趣的精彩描寫:“余性偶強記,每飯罷,坐歸來堂,烹茶,指堆積書史,言某事在某書某卷第幾葉第幾行,以中否角勝負,為飲茶先后,中即舉杯大笑,至茶傾覆懷中,反不得飲而起……”⑦從中我們可以了解到:清照是一個很喜歡爭強斗勝的才女?!熬G肥紅瘦”一句,正符合她青年時代的這一性格。既然是“斗勝”,那雙方在才華901上肯定是旗鼓相當,不斗則難分伯仲。若雙方在才華上差別甚大、且很明顯,則無需去“斗”了。因此,本文認為,作為一代才女的李清照,在侍女面前說出“知否?知否?應是綠肥紅瘦”,可能性是很小的。相反,若說它是新婚燕爾時,夫妻間的“斗勝”之詞,倒是很貼切的。 另外,“卷簾”及“卷簾人”用于詩詞中,在宋代是有其獨特的意境和特別的含義的。 首先,宋代詩詞中,卷簾的與簾幕旁常見的,都不是侍女類人物。如: “人悄悄,月依依,簾幕垂”?!昂熅砦黠L,人比黃花瘦”。(李清照) “卷簾待明月,拂檻對西風”。“不忍卷簾看,寂寞梨花落”。(朱淑真) “陌人游人歸也未,懨懨,滿院梨花不卷簾”。(孫道絢) 由以上這些詩句可知,宋代詩詞中,與簾幕緊密相連的,都不是侍女,而是那些多愁善感的大家閨秀。再看下面的兩首《生查子》詞: 〈一〉 今年花發(fā)時,燕子雙雙語。誰與卷珠簾,人在花間住。 明年花發(fā)時,燕語人何處。且與寄書來,人往江南去。 〈二〉 去年燕子來,繡戶深深處。香徑得泥歸,都把琴書污。 今年燕子來,誰聽呢喃語。不見卷簾人,一陣黃昏雨。 以上二詞中,不論是“卷珠簾的”,還是“卷簾人”,對于身為男性的作者來說,明顯地都不是指“侍女”,而是指他們各自心中的“戀人”了。這兩首詞,第一首的作者為李石,生于徽宗大觀二年(1108年),僅比李清照小二十幾歲;第二首的作者是辛棄疾,生于高宗紹興十年(1140年),也只比李清照晚半個世紀。因此,我們完全可以說,他們詞中所說的“卷簾人”,與李清照這首《如夢令》中的“卷簾人”屬同一時期的語言。它們之間在意義上不會有什么差異??梢?在宋代詩詞中,“卷簾人”一詞,指的幾乎都是那些多愁善感的大家閨秀,或者男子所鐘情的意中人。正是由于作者們給“卷簾人”賦予了這樣一個獨特的意境和特殊的含義,導致了他們幾乎不可能再把它賦予“侍女”或其它任何一種含義了。其次,宋代詩詞中,用到“侍女”、“仆人”類角色時,作者基本上都是將他們明確寫出的,很少用諸如“卷簾人”之類的詞語代替。如:“夢回酒醒嚼盂冰,侍女貪眠喚不應”?!笆虄喝恢艘?猶把梅花插一枝”。(朱淑真)“自作新詞韻最嬌,小紅低唱我吹簫”。(姜夔)“家僮鼻息已雷鳴。敲門都不應,倚杖聽江聲”。(蘇軾)正是基于以上的理由,本文認為,此詞當作于清照新婚期間,也就是徽宗建中靖國元年到大觀元年,即公元1101-1107年之間。詞中的“卷簾人”實際上指的并非“侍女”,而是詞中女主人公的丈夫。這是一首新婚夫婦間的“斗勝”詞。本來,“卷簾人”常用著男子“意中人”的代稱。這里,我們的女主人公俏皮得很,“反其義而用之”。下面三段,才是這首詞所描述的真正意境:春雨后的清晨,空氣格外的新鮮、怡人。紅花綠葉,都象是剛剛出浴而來的,嫻靜純潔、清麗可愛。一間新婚夫婦的臥室內,丈夫見天已大亮,便輕輕地起了身。緊接著,妻子也微微地睜開了眼,但她卻懶懶地含著笑,仍舊躺著,并沒有一絲兒想起床的意思。記得昨天夜里,小雨稀稀疏疏地下個不停,風兒也刮得很緊。但是,她因為與丈夫在一起喝了好多的酒,卻仍然睡得很沉、很香。瞧,這會兒她的酒意還沒全消呢。看著丈夫已開了窗戶,此時正在卷簾子,她輕輕地笑問道:“?,卷簾子的,看看院里的海棠花怎樣了。”丈夫知道她又要開始淘氣了,但一時并未理會,只是漫不經心地答道:“還不是老樣子。”“喂!喂!”,她叫回了丈夫的臉,然后俏皮地、一字一板地對他說:“知道嗎?應是綠———肥———紅———瘦!”……可見,這首詞的主題并非“惜花”,而是通過“斗勝”的描寫,反映一對青年夫婦的甜蜜生活。它和笑語“紗櫥枕簟涼”以及簪花“叫郎比并看”等一樣,都屬于清照初結縭時對自己幸福美滿生活的寫照。 清照文如其人,用筆大膽率真?!对~論》一篇,遍摘當時各大名家之短,“其妄也不待言,其狂亦不可及也”。⑧她的詩詞作品中,既有“至今思項羽,不肯過江東”的憤怒,也有“露花倒影柳三變,桂子飄香張九成”的嘲笑。特別是在描寫青春少女之言行以及她們的婚戀生活方面,更是驚世駭俗。與她同時代的王灼曾如此說過她:“作長短句,能曲盡人意,輕巧尖新,姿態(tài)百出。閭巷荒淫之語,肆意落筆。自古縉紳之家能文婦女,未見如此無顧藉也”。⑨所有這些“妄不待言”、“狂不可及”的“無顧藉”之語,當然要為那些封建的“正統(tǒng)人士”所不容。因此,能曲解的,則盡量予以曲解,如這首《如夢令》;無法曲解的,則盡量從《漱玉集》中刪去,或說不是清照所作,如《浣溪紗·繡幕芙蓉一笑開》以及《減字木蘭花·賣花擔上》等。 三 就筆者所知,持這種“丈夫說”者,目前僅有兩位當代學者。一位是孫崇恩,一位是吳小如。前者在其選注的《李清照詩詞選》(人民文學出版社1994年12月北京第2版)中,將該詞中的“卷簾人”注解為“丈夫趙明誠”(第41頁),但未進行任何解釋;后者在其《詩詞札叢》(北京出版社1988年9月版)第258-259頁中寫道;“此詞乃作者以清新淡雅之筆寫禾農麗艷冶之情,詞中所寫悉為閨房昵語,所謂有甚于畫眉者是也。”全詞“寫實”,但“隱兼比興”。他進一步解釋道:“及至第二天清晨,這位少婦還倦臥未起,便開口問正在卷簾的丈夫,外面的春光怎么樣了?……丈夫對妻子說‘海棠依舊’者,正隱喻妻子容顏依然嬌好,是溫存體貼之辭。但妻子卻說,不見得吧,她該是‘綠肥紅瘦’,葉茂花殘,只怕青春即將消逝了?!瘛B句,正寫少婦自家心事不為丈夫所知”。 以上兩種觀點雖然都持了丈夫說,但在詞意的理解上,卻又各有偏頗。前者的注解實際上應是:“指詞中女主人公的丈夫”。因為此詞畢竟是文學作品,是一種藝術創(chuàng)造,不能把它看成是李清照夫婦生活的歷史記錄。也就是說,把這一文學作品中的男主人公斷定為李清照丈夫趙明誠這一真實人物,顯然是不妥當的;后者對于詞意的理解則偏向了另一個極端,不免帶了些“俗”的成份。以李清照的人格與藝術修養(yǎng),是不會將那種庸俗之語寫入詞中的,因為它已遠遠超出了“閨房昵語”的范疇。
參考資料: /shicishangxi61.aspx
李清照 (1084-1155) 號易安居士,南宋杰出女文學家,章丘明水(今屬濟南)人。以詞著名,兼工詩文,并著有詞論,在中國文學史上享有崇高聲譽.
李清照她出生于一個愛好文學藝術的士大夫家庭,與太學生趙明誠結婚后一同研究金石書畫,過著幸福美好的生活。靖康之變后,她與趙明誠避亂江南,喪失了珍藏的大部分文物。后來趙明誠病死,她獨自漂流在杭州、越州、金華一帶,在凄苦孤寂中度過了晚年。她是一位在詩、詞、文、賦都有成就的作家,但最擅長、最有名的是詞。她早年曾做《詞論》,主張「詞,別是一家」。注重詞體協(xié)音律、重鋪敘、有情致的特點,并批評了從柳永、蘇軾到秦觀、黃庭堅等詞家的不足。
最有才華的女人,生于名宦之家,幼時過目不忘,出語驚人,博覽群書。齊魯壯麗的山川涵育了清照的創(chuàng)作靈性,少女時代即名噪一時,嶄露崢嶸。
婚后,清照與丈夫情投意合,如膠似漆,"夫如擅朋友之勝"。然而好景不長,朝中新舊黨爭愈演愈烈,一對鴛鴦被活活拆散,趙李隔河相望,飽嘗相思之苦。
后來金人鐵蹄南下,南宋王朝腐敗無能,自毀長城。趙明誠空懷滿腔熱血,可惜出師未捷身先死。目睹國破家亡,清照"雖處憂患窮困而志不屈",在"尋尋覓覓、冷冷清清"的晚年,她殫精竭慮,編撰《金石錄》,完成丈夫未竟之功。
清照文詞絕妙,鬼斧神工,前無古人,后無來者,被尊為婉約宗主,是中華精神文明史上的一座豐碑。
李清照的詞可以南渡為界,分為前后兩期。前期詞主要描寫傷春怨別和閨閣生活的題材,表現了女詞人多情善感的個性。如《如夢令》描寫惜春憐花的感情:
昨夜雨疏風驟 濃睡不消殘酒
試問卷簾人 卻道海棠依舊 知否 知否 應是綠肥紅瘦
另一首:《如夢令》
常記溪亭日暮 沈醉不知歸路 興盡晚回舟
誤入藕花深處 爭渡 爭渡 驚起一灘歐鷺
她因趙明誠外出而作的相思怨別詞,更是情意深摯,別具一格。如《醉花陰》描寫女詞人在「佳節(jié)又重陽」時,倍感孤寂,于是以黃花自喻說:
薄霧濃云愁永晝 瑞腦銷金獸 佳節(jié)又重陽 玉枕紗廚 半夜涼初透
東籬把酒黃昏后 有暗香盈袖 莫道不銷魂 簾卷西風 人比黃花瘦
構思新穎,意趣高雅,不是一般男性作家代言體怨詞所能相比的。又如《一剪梅》下片抒發(fā)詞人盼望丈夫來信的心情:
花自飄零水自流 一種相思 兩處閑愁
此情無計可消除 才下眉頭 卻上心頭
她的后期詞則充滿了「物是人非事事休」的濃重傷情調,從而表達了她對故國、舊事的深情眷戀。如《聲聲慢》上片表現詞人「尋尋覓覓」,又無所寄托的失落感,以及在「冷冷清清,凄凄慘慘戚戚」的環(huán)境中獨自傷心的神態(tài)。下片觸景生情、悲秋自憐:「滿地黃花堆積 憔悴損 如今有誰堪摘 守著窗兒 獨自怎生得黑 梧桐更兼細雨 到黃昏點點滴滴 這次第 怎一個愁字了得」全詞語言明白、節(jié)奏急促,情調凄婉。另一首有名的《永遇樂》由「元宵佳節(jié)」引起感傷,追懷往日的「中州盛日」。下片寫到:
中州盛日 閨門多暇 記得偏重三五 鋪翠冠兒
捻金雪柳 簇帶爭濟楚 如今憔悴 風鬟霜鬢
怕見夜間出去 不如向 簾兒底下 聽人笑語
全詞流露出對國家變故、昔樂今哀的深切悲痛之情,后來宋末詞人劉晨翁讀此詞,不禁「為之唳下」。
李清照的詞獨具一家風貌,被后人稱為「易安體」。李詞的主要特點有:一是以其女性身分和特殊經歷寫詞,塑造了前所未有的個性鮮明的女性形象,從而擴大了傳統(tǒng)婉約詞的情感深度和思想內涵。二是善于從書面語言和日??谡Z里提煉出生動曉暢的語言;善于運用白描和鋪敘手法,構成渾然一體的境界。
如夢令
常記溪亭日暮,沉醉不知歸路。
興盡晚回舟,誤入藕花深處。
爭渡,爭渡,驚起一灘鷗鷺。
如夢令
昨夜雨疏風驟,濃睡不消殘酒。
試問卷簾人,卻道海棠依舊。
知否?知否?應是綠肥紅瘦。
點絳唇
寂寞深閨,柔腸一寸愁千縷。惜春春去,幾點催花雨。
倚遍欄干,只是無情緒!人何處?連天衰草,望斷歸來路。
點絳唇
蹴罷秋千,起來慵整纖纖手。露濃花瘦,薄汗輕衣透。
見有人來,襪鏟金釵溜,和羞走。倚門回首,卻把青梅嗅。
宋代才媛李清照
李清照是山東濟南人,她出生于貴族書香世家,父親李格非曾任官禮部侍郎,提點京東刑獄,是位身上帶點風雅氣息的官員。據宋史本傳說,李格非工于詞章,文字活潑,敘述傳情生動清洵,生平祈慕陶淵明,帶點出世之人的傾向??上淖髌肥?,我們已無緣見到。清照的母親,是王拱辰的孫女,王拱辰是狀元,據說也很淵博,因此,李清照所承籍家學可說是十分淵博。
她的丈夫趙明誠(德甫),對考古學極下功夫,以“金石錄”一書名滿天下。趙明誠的父親趙挺之曾作宰相,山東諸城人。他和清照同年,他們是二十歲結婚的。當時的趙明誠還是太學生,雖然是宰相之子,但略無紈褲氣習,他們的閨房之樂在于學問方面的共同研究。明誠編著的“金石錄”,便是由兩人集先秦及漢唐彝器石刻等加以考詮而完成的,全書共三十卷,大約花去他們夫婦很長的時間。李清照替這部寫了一篇后記,主要是敘述編書的情形,同時也間接敘述了他們夫婦的生活。內容大略是說:他們夫婦每夜工作以點完一支蠟燭為度,有時整理書籍,加以題簽,有時相互批評前代的書畫彝鼎,并不時還在工作中加入某種競賽。譬如,某一件事出在某書某頁甚至某行,如果誰說錯了,必須要煮茶獻奉,這種賭賽有時會把茶杯傾翻于懷中,大笑而更衣。從這別具風趣的閨中樂事,應該不難看出他們夫婦都是極聰明的人,而且學識相仿。
李清照是多才多藝的,她能詞,能詩,能文,能作畫,她的一幅“琵琶行圖”,一直到明朝還留存著。不管走得多遠,關鍵時刻還得回來,清照所處的年代,正好處于江南大變的亂世,北宋皇朝已瀕臨末日,北方的金人不斷南侵,這就是歷上有名的靖康之難。但是越是亂世越需要女性,因此也總是在亂世,李清照的詞一次次對整個中國發(fā)揮著獨特的功能。與當時迷戀名妓李師師的道君皇帝相比較,顯然起了提綱挈領式的點化作用。他們夫婦兩人開始與災難周旋,試圖讓災難洗刷掉只有走運時才會追慕的虛浮層面,去尋求生命的底蘊。
這次流亡,讓他們由山東入蘇南,渡江到金陵,但對趙明誠的健康是有著損害的,他到南京的次年,就病倒了。清照守著他,風景不殊,舉目有河山之異,心情的低沉可想而知。他們腳下的這塊土地給了他們那么多無告的陌生,那么多絕望的酸辛,但他們卻無意怨恨它,反而用溫熱的手掌撫摸著它,讓它感受文明的熱量,使它進入文化的史冊。明誠死后,清照陷入悲苦的困境中。二十九年的夫妻,感情彌篤。追憶從前,她抱憾終天的是過去值得回憶與悼惜的往事,是和明誠一起度過的二十九年的日子,最令她傷心的是在流亡途中痛失了知心丈夫。
她晚年的生活非常凄苦,可以說是居無定所,但大致以金華為多。她的祖父、丈夫及家翁等皆是名人,她自己,也負一時重譽。但她的暮年仍是孤獨的,南渡臣,到紹興之后已逐漸安定下來,大家在山明水麗的臨安享樂。乍一看,置身異鄉(xiāng)所接觸的全是陌生的東西,原先的自我一定會越來越脆弱,甚至會被異鄉(xiāng)同化掉。其實事情遠非如此簡單。異己的一切會從反面、側面誘發(fā)出有關自己的思考,異鄉(xiāng)的山水更會讓人聯(lián)想到自己生命的起點,因此越是置身異鄉(xiāng)越會勾起濃濃的鄉(xiāng)愁。李清照開始行吟雙溪,不與當時的權貴同調。而且,還受著這批人的污蔑。在這種環(huán)境中,她不噤感嘆地吟出“南來尚怯吳江冷,北去應悲易水寒?!绷钊烁锌畛痢?
李清照是被南渡的權貴們遺忘的,甚至她的卒年,在史書中亦無可考,據一般推斷,她大約活了六十歲。一個偉大的作家,他之獲致成功,必須具有三個優(yōu)越的條件:第一、要有豐富的情感;第二、要有超奇的理想;第三、要有獨特的創(chuàng)造力。因為沒有豐富的情感,無異喪失文學的生命;沒有超奇的理想,不易達到空靈博大的境界;沒有創(chuàng)造的能力,只是模仿前人,絕不能樹立特有的作風。在北宋詞人中,情感、理想、創(chuàng)造力,三者俱備,而能獨往獨來而自
成一體系的,只有蘇軾和秦觀;其次應該數到的,那只有李清照了。
李清照故居
在濟南 趵突泉公園內漱玉泉北側,有近年所建中國歷史上最杰出的女作家,婉約派詞人的卓越代表李清照的紀念堂。李清照,號易安居士,濟南人。
因她有《漱玉集》在世,后人便依此確定她的故居就在漱玉泉畔。紀念堂系仿宋建筑,大門上掛著郭沫若寫的“李清照紀念堂”匾額,堂前還有她題定的楹聯(lián):“大明湖畔趵突泉邊故居在垂柳深處;漱玉集中金石錄里文采有后主遺風。”陳列廳里展陳著女詞人的畫像和著作,還有他父親撰文的碑石拓片和她丈夫登泰山的題名刻石拓片,以及當代著名學者作家葉圣陶、馮沅君、藏克家、夏承燾、唐圭璋等人的題字等。
李清照生于一人充滿書香氣息的家庭,父親李格非經精通經史,長于散文。母親王氏也知書能文。在家庭的熏陶下,她小小年紀便文采出眾。她曾作《如夢令》,描述她少女時代在濟南的歡樂生活:“常記溪亭日暮,沉醉不知歸路。興盡晚回舟,誤入藕花深處。爭渡,爭渡,驚起一灘鷗鷺。”宋時,濟南城西確有“溪亭?!?
李清照十八歲時,在汴京與太學生、丞相趙挺之的兒子趙明誠結婚。婚后,夫妻感情篤深,常投詩報詞。一年重陽節(jié),李清照作了那首著名的《醉花陰》,寄給在外作官的丈夫:“薄霧濃云愁永晝,瑞腦銷金獸。佳節(jié)又重陽,玉枕紗櫥,半夜涼初透。東籬把酒黃昏后,有暗香盈袖。莫道不銷魂,簾卷西風,人比黃花瘦”。秋閨的寂寞與閨人的惆悵躍然紙上。據《嫏環(huán)記》載,趙明誠接到后,嘆賞不已,又不甘下風,就閉門謝客、廢寢忘食三日三夜,寫出五十闕詞。他把李清照的這首詞也雜入其間,請友人陸德夫品評。陸德夫把玩再三,說:“只三句絕佳?!壁w問是哪三句,陸答:“莫道不銷魂,簾卷西風,人比黃花瘦?!?
公元1127年,北方金族攻破了汴京,徽宗、欽宗父子被俘,高宗倉后南逃。李清照夫婦也先后渡江南去,第二年趙明誠病死于建康(南京)。
李清照獨身漂泊在江南,在孤苦凄涼中度過了晚年。詞人連遭國破、家亡、夫死之痛,所作詞章更為深沉感人。比如那首著名的《聲聲慢》:尋尋覓覓,冷冷清清,凄凄慘慘戚戚。乍暖還寒時候,最難將息。三杯兩盞淡酒,怎敵他,晚來風急?雁過也,正傷心,卻是舊時相識。滿地黃花堆積,憔悴損,如今有誰堪摘?守著窗兒,獨自怎生得黑?梧桐更兼細雨,到黃昏、點點滴滴。這次第,怎一個,愁字了得?
李清照在南渡初期,還寫過一首雄渾奔放的《夏日絕句》:“生當作人杰,死亦為鬼雄。至今思項羽,不肯過江東”。借項羽的寧死不屈反刺徽宗父子的喪權辱國,意思表達得痛快淋漓。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scgf/109810.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絡,轉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