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贝艘痪淠捴巳丝诘钠?,奠定了歷史長河之中文天祥偉岸不朽的形象。
面臨國家危難之際,他挺身而出意欲挽狂瀾于既倒,扶大廈之將傾,為此散盡家財、振臂高呼,率領義軍以綿薄之力抗衡元軍,奈何勢單力薄只能暗淡收場,空負國仇家恨郁郁而終。面臨元朝的威逼利誘,文天祥誓死不屈為此從容就義,留下了一副錚錚鐵骨萬古流芳。他將畢生抱負、文人氣節(jié)付諸于行動,用生命書寫“莫道書生無膽氣,敢叫天地沉入?!钡膲蚜移隆R?、一代奸相留夢炎關于文天祥的死因,眾所周知的是面對元朝人的威逼利誘,他胸有氣節(jié)而誓死不從、心懷故國而不甘屈服,以至于被惱羞成怒的元朝皇帝賜死。但實質上真正將文天祥逼上絕路的另有其人。對于留夢炎這個名字或許多數人是陌生的,他的知名度或許不如奸相秦檜,但是其所作所為卻是堪比于秦檜。他是害死文天祥的奸臣,為此明清兩朝,其子孫被禁止參加科考。此中足以見得留夢炎此人之聲名狼藉,臭名卓著。“黑頭爾自夸江總,冷齒人能說褚公。龍首黃扉真一夢,夢回何面見江東?!贝艘痪涑鲎杂谖奶煜椤稙榛蛉速x》一詩。而這首詩便是為斑斑劣跡的留夢炎所著,其間不難看出文天祥對于留夢炎的鄙視與嘲諷,或許亦是因此結怨留夢炎以至于后來的他慘遭謀害。與文天祥一般,留夢炎亦曾高中狀元,但是這位狀元郎卻是一位截然不同的奸逆之徒。留夢炎在官場之中為人狡詐,善于見風使舵,面臨國難之時更是臨危受托官拜右丞相兼樞密使一時之間風頭無量。然而既受命于危難之際,本應為國家肝腦涂地、還以生死仁義,然而在留夢炎身上卻上演出了古今罕見的滑稽一幕。彼時的元軍長驅直入,勢如破竹,誰都清楚南宋已是彌留之際,難再有翻身的機會。因此留夢炎便以身染重疾為借口,久居家中不理政事,以至于當朝太后親自駕臨苦苦相勸,方才不甘不愿的出任左丞相再度出山。然而“江山易改,本性難移”對于善于卑躬屈膝的人而言,無論走到任何地步都無法改變骨子里的奴性。當元軍進犯杭州之時,身為丞相的他毫不顧忌半點顏面且無任何氣節(jié)可言的棄官還鄉(xiāng),倉皇而逃,將國家重任、君臣綱常、深明大義悉數拋之于腦后,只求茍延殘喘甘為亡國奴。此后的他逃回衢州,任由朝廷兩度三番的召請而無動于衷,“誓死”不愿再為即將傾塌的南宋效忠,唯恐為之陪葬。若是僅僅如此,但也不至于他遭受千古罵名,因此而殃及后人無法參加科舉。畢竟貪生怕死實屬人之常情,雖然令人憎惡但古今亦不乏此類人。真正讓人為之深惡痛絕的乃是他此后一番恬不知恥的丑惡嘴臉。二、甘為走狗、害死文天祥身處于衢州老家茍且偷生的留夢炎終究沒能逃得過元軍的鐵蹄,在衢州被攻破之時他偏安一隅的畏縮之夢終究告破。若是留夢炎身死于這場動亂之中,那么或許歷史上依舊是為國捐軀的描述,不過他的斑斑劣跡已注定了在他眼中個人生死超出一切。他選擇了以“南宋故相”的名義號召大批的南宋遺臣倒戈投降,為元朝效力。那些本就毫無骨氣可言的墻頭草于此紛紛投敵,畢竟有了“故相投敵”這一前車之鑒,注定歷史責罵也輪不到他們的頭上。由此,方有前文之中文天祥一首《為或人賦》將留夢炎冠冕堂皇之下的丑惡嘴臉徹底揭開,因此留夢炎懷恨在心。不甘于南宋覆滅的文天祥依舊苦苦抗衡,卻又勢單力薄孤掌難鳴,在此無力回天的困境之下兵敗被俘。雖然立場上有著水火一般的差別,但是大抵對于忠貞不二且擁有才能之士,任何人都是惋惜的。無論忽必烈是否考慮過屈服后的文天祥是否還是他所中意的文天祥,終歸文天祥是不甘于屈服的。元朝政府先是對文天祥許以高官厚祿,后見無效又以酷刑折磨,但無論怎樣一番威逼利誘皆沒能折斷這位真正讀書人的骨頭。雖有愛才之心,但既然不能夠為我所用,那么一切皆是空談。因此在求而不得之后,元朝皇帝決定痛下殺手。那些投靠元朝的南宋遺臣對于文天祥的存在卻是非常敬佩的,雖他們本身作出不義不忠之舉,但是對于那些敢作敢為之人亦是有著靈魂深處的震撼。因此,這些南宋遺臣紛紛祈求元朝皇帝能夠留文天祥一命,讓他就此蟄伏于道觀之中,終日與經文相伴,不再過問世間種種就此老死。對于這些提議,皇帝亦是為之猶豫。殺了文天祥實屬不得已而為之,在成為道士之后如若文天祥幡然醒悟,心甘情愿的為元朝效力豈不更好 此時殺了他終歸弊大于利。卻在此時,素來冷目以對,笑看文天祥遭罪的留夢炎不愿見到他有此結局,想要借機暗害于文天祥,因此他進獻讒言道,“天祥出,復為號召江南義士抗元,吾輩將置于何地 ”憑此一句,將險些幸存的文天祥再度推入不復之地,只能面臨屠刀從容就義。除卻與文天祥之間的兩看相厭之外,或許留夢炎亦有一定擔心自己地位不保的緣故,畢竟自己的地位奠定在率眾投誠,而文天祥卻是真正得到了皇帝的賞識。不過無論如何,留夢炎終將為此付出沉痛的代價。三、遺臭萬年“才德兼優(yōu)者,上也;其次,則以德為貴,而不論其才焉。當宋之亡也,有才如呂文煥、留夢炎、葉李輩,皆背國以降元?!睙o論是清朝乾隆皇帝此一句,抑或者浙江人士“兩浙有留夢炎,兩浙之羞也?!苯允遣浑y看出對于后世之人,留夢炎的臭名卓著。一如前文,留夢炎非不如秦檜作惡多端,只是聲名不顯。究其本質便在于他的事跡對于任何時代的人都是罄竹難書,不愿付諸于筆端的。無論是明清兩代抑或者留夢炎為之效忠、甘為走狗的元朝,皆沒有留夢炎的相關記載,對于元朝包括任何一個朝代,背棄民族大義投降之人都是令人鄙夷的,沒有人看的起這一類人,即便是他們的主人。除卻付諸于他本人身上的報應之外,他的后世子孫亦不知多少次怒罵其“愧為人祖”。因為他的斑斑劣跡以至于后世的明清兩代皆將他的作為認定是反面教材。且為了避免后世子孫“返祖”,直接禁止其子孫參加科舉,不得踏入仕途。顯然其間種種,無論是聲名之影響,抑或者仕途無望,對于他的后世之人而言,這位先祖的存在為他們帶上了一副與生俱來的枷鎖,成為了世人所鄙夷的對象,為留夢炎的所作所為變相償還。因此,縱觀歷史之中的不忠不義、背叛民族與國家之人,沒有人能夠逃得過歷史的譴責,他們終將成為史書之中的罪人遺臭萬年。那么對于任何人而言,一定要牢牢恪守作為人的道德底線,無論身處于怎樣的環(huán)境之下,一定要“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蔽ㄓ袊诩也拍艹T?,如若國亡那么家亦恒亡。覆巢之下,豈有完卵: “民間歷史故事”免責聲明:以上內容源自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創(chuàng)版權請告知,我們將盡快刪除相關內容。 求分享 求點贊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scgf/110117.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絡,轉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