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篇文章的標題,是一個青島的朋友寫過的。
借用在這里,謝謝你!
外地同事來開會,我說“明早六點帶你們?nèi)ズ燃R(方言音sa,字典shen)吧 !”
大冷的天,早上六點起來去吃早餐,對他們來說著實有點兒早。但如果晚半小時,那家糝館就會排起長隊。
據(jù)說“為熱愛的事情早起一小時,是熱愛生活的表現(xiàn)?!蔽矣X得為一種小吃而早起、而不惜跑很遠的路,也是熱愛生活的表現(xiàn)之一呢。
有一年去西安,因為喜歡那里的羊肉泡饃,一天跑去回坊兩次,吃了孫家吃馬家?,F(xiàn)在想起來,恨不得買張票機票立刻飛去,吃頓泡饃再回來,抹抹嘴,好像什么事都沒發(fā)生。
吃貨的想法往往任性吧,在心里。美食家作家蔡瀾說過:愛美食的人都不壞,因為愛美食,沒時間去做壞事。
竊以為是。
路上我跟他們說,糝館就在馬路邊上,坐小馬扎兒。是為了讓來自濟南、青島這些“一線城市”的同事有個心理準備,期望值也別太高。
其實,各地鼎鼎大名的小吃一般都在陋室,路邊攤的感覺,名小吃一旦進得廳堂,往往就不是了“那個味兒”。
每一種小吃都是歲月沉淀的味道。
二小旁邊的“于家糝館”開了多少年我不知道。那天落座后,旁邊有個自帶快餐杯去吃喝糝的大爺,一看就是???。據(jù)說他在那里喝糝已經(jīng)有十幾年了。一碗糝胚,一塊鍋餅,十幾年如一日在一家糝館吃早餐,是生活習慣,也是熱愛吧!
凡小吃總有個最正宗之處。比如羊肉泡饃要吃孫家的,揚州小吃要去富春茶樓,鴨血粉絲要在夫子廟秦淮河邊找人氣最旺的那家,正宗熱干面當然要去戶部巷蔡林記……那樣的地名、那些百年或往百年奔的老店就代表著發(fā)源地、正宗本源。
大爺一邊喝糝一邊品評:“糝,就這兒是正經(jīng)味兒!”
是非常簡陋的低矮的平房,在鬧市區(qū),在一所小學旁邊。周圍高樓大廈平地起,越顯得那紅瓦的平房寒酸。光線也不好,進門口處支了一個巨大的鍋,顯然專門訂制的,沒注意是不是古老的可稱之為“甏”的陶制烹飪器具。有的糝鋪用的是不銹鋼鍋子熬湯燉粥,竊以為,太現(xiàn)代化的設(shè)施是做不出傳統(tǒng)美食味道的。
從糝鋪老板的臉模樣就知道是弟兄倆,分不清誰是哥哥,誰是弟弟,從不見熱情招呼。一人打糝,一人收錢兼賣鍋餅(一種主食),跟客人交流就是簡單的幾句:
“幾碗 幾塊的 幾個餅 ”
排隊輪到我,道了句“四碗五塊的”以后,打糝的哥哥還是弟弟多瞅了我一眼,問“四碗還是五碗 ”我一數(shù)果然我們是五個人,我把自己給忘了。可見他專心致志打糝的同時,對外面的情形、來了幾個顧客爛熟于心,看在眼里。
炸油條的在室外,也是兩個人配合,一人把面坯整形放到油鍋里,一人執(zhí)兩倍于普通筷子長的竹筷翻轉(zhuǎn)油條,待其膨脹微黃變化瀝油撈出,油條一塊錢兩根。
糝價分三五塊、八九十幾塊、二十幾塊錢不等,區(qū)別只是往碗里加的牛肉多寡而已。不要牛肉的稱糝胚,想要雞蛋的,還可以“加雞蛋”,是把生雞蛋打在碗里,直接澆上翻滾的糝湯燙熟,類似于沖雞蛋花兒。我從來沒這么吃過。
這樣的早餐,真正可稱作“五元吃飽,十元吃好”。但這家糝鋪顯然已不需要這樣的廣告語宣傳,靠的是口碑,是那一鍋的歷久彌新的歲月沉淀的味道。
糝(拼音打字shen,五筆ocd,本地人稱sa,二聲),據(jù)說是古代西域人的早餐湯料,唐進傳入內(nèi)地,而臨沂糝則是由元大都(今北京)傳來的。到了明朝,當?shù)厝藢⑦@種肉粥直呼為糝(sa)了。
泰安也有“糝”,民山同學曾帶我們?nèi)ズ冗^兩次,離岱廟不遠。店老板相生猛、留金色長發(fā),時尚個性得很,全然不同本地于家糝館于家兄弟忠厚的相貌。泰安糝色白,少胡椒老姜的味道,吃過一次也唇齒留香、回味不已。下回再去泰安,定會去吃吧。
泰山腳下,那也是歲月沉淀的味道。
還記得第一次喝糝是參加工作以后。冬天的清冷的早晨,下了大夜班,車間里有個姓張的師傅豪爽地說:走,我請客!喝糝!
我們幾個新來的,就一起隨他去了解放路新華印刷廠旁邊的雞肉糝館。去得早,端出來的糝湯上飄著一層黃黃的油花兒,雞湯的香味彌漫著,雞絲一條條擺在碗上,看得到煮得胖大的麥仁……
“頭鍋糝,刷鍋粥”就是那時候聽說的,意思是“喝糝要早”,不管牛肉糝還是雞肉糝,油花兒都飄在最上面;而喝粥的話,精華往往都在鍋底。
五毛錢一大碗的雞肉糝下肚,現(xiàn)在回想起來,仍是滿滿歲月沉淀的味道,還有青春的青澀回憶。
當年,有個日照籍的同學畢業(yè)留在這里工作,他們單位就在于家糝館轉(zhuǎn)彎處的沂州路上。問及原因,居然說“臨沂糝好喝”,印象很深??梢娒朗?、美女都可成為“留人”因素。
再后來日照建市,他千方百計調(diào)回老家,大概是“糝”的吸引力不夠了吧。前幾年再見到他,此事成為桌上談資。
【舊文 2014年7月,有修改】
圖:
個人微信號:dzy555555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scgf/110252.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quán),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quán)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wǎng)絡(luò),轉(zhuǎn)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quán)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
上一篇: 遠離張口“尼瑪”閉口“傻逼”的人
下一篇: 吳念真:重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