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文來源網絡
版權歸原作者所有

伯樂做了一個試驗:他把兩匹千里馬放到驢圈里。其中一匹想:我既然遭此不幸,為了生存,我必須同化成驢性
。所以
,它每天學驢叫
,吃驢食
,便被群驢認可為朋友而幸存下來
。另一匹千里馬想:我是千里馬
,怎能同驢一樣 寧可餓死也不吃驢食物
,群驢看到它與自己不一樣便群起而踢之
,幾天就被驢踢死在驢圈里。這個故事從各個不同的角度來看
,都可以得到一些不同的啟示
。適者才能生存在被放到驢圈后,兩匹馬的不同的表現導致了兩種不同的結局:活下來VS被踢死
。這種現象描繪了現實
,作為有點才華的千里馬被放到驢圈后首先要做的是什么呢 生存!有才華的人往往容易抱怨懷才不遇
,而本案中的千里馬遇到了伯樂
,卻被伯樂放到了驢圈,先不提伯樂為什么這么做
,聚焦于當下的境況
,千里馬自然是要先活下來。當你進入到新的環(huán)境時
,或許與自己想象的不同
,覺得有點委屈,但同時暫時又沒有更好的選擇機會
。這種狀況并不少見
。當在生存為第一要務時,那就蟄伏吧
,努力讓自己適應環(huán)境
。而且,“三人行
,必有我?guī)煛?div id="4qifd00" class="flower right">
,就算是最糟糕的環(huán)境里,也肯定還是有可以學習的地方
。正所謂“適者生存
!改變不了環(huán)境,那就改變自己
。站在別人的立場思考問題
,問題會得到解決,以自我為中心
,注定會失敗
!”有明確目標才好發(fā)展先生存
,再求發(fā)展。但本案中“同化成驢性”而生存下來的千里馬引起了大家的質疑:完全同化了的千里馬還是千里馬嗎 千里馬與驢的最大不同不在于發(fā)達的肌肉
,而在于志存千里
。有志者事竟成
。在職場中,可以理解為有發(fā)展目標才能成功
。驢圈這樣一個環(huán)境
,其實正是有志的千里馬的機遇。而職場中
,也需要你定下自己明確的發(fā)展目標
,也就是想清楚自己的職業(yè)規(guī)劃,這是比生存更高的追求
。建議千里馬
,在驢圈里,求生存
,交朋友
,學習驢的智慧。同時不忘自己的天資和抱負
,等待機會
。當然,如果一輩子注定要在驢圈里了
,不妨就在此做出一番事情來
。修煉團隊領導力那么,下一步
,就是領導團隊開創(chuàng)新氣象了
。就在驢群中當領導者,帶出一群千里驢來
。這既是目標
,也提出了要求。一
、先融入然后再改造團隊
。首先要接納團隊文化,與團隊成員充分溝通與交流
,聯絡感情
,了解信息,摸透情況
,找出問題
,尋求改進的辦法。二
、明確團隊的使命與愿景
。清楚而鼓動人心的說出團隊未來實現的目標,并具體描述目標實現后團隊的愿景,這對一個團隊來說顯得非常重要
。三
、與成員一起制定目標與計劃。在制定團隊成員具體的目標時
,必須結合市場環(huán)境
、以往的業(yè)績表現與成員共同制定,并形成具體的計劃
。四
、培養(yǎng)統(tǒng)合開放的溝通環(huán)境。在工作中集思廣益
,允許大家發(fā)表意見
,平等互重,對事不對人等做法對增強團隊凝聚力是非常有效的
。五
、最佳的團隊規(guī)模,信任并授權
。對團隊成員給予充分的信任
,并賦予其完成目標與計劃的職權與資源。六
、培養(yǎng)并教導員工
。培養(yǎng)新成員、給犯錯誤的成員以改過的機會
、改進團隊成員工的績效
,全面提高成員素質。七
、公平合理的薪酬體系
,并與考核業(yè)績掛鉤。公平合理的薪酬體系是形成團隊凝聚力的重要保證
。薪酬的建立必須考慮營銷目標
,并結合具體的市場狀況、競爭企業(yè)薪酬水平等綜合制定
?div id="d48novz" class="flower left">
?己朔绞娇刹捎闷胶庥浄挚ǖ霓k法。天才無鞭自奮蹄!想改變環(huán)境故然需要主動提出方案與建議
。主動應對所面臨的一切挑戰(zhàn)
。向上管理,選對伯樂如“寂寞的口哨”所言
,做為管理者
,應該把合適的人放到合適的位置上,這樣才是人盡才用
。我們都希望遇到真正的伯樂
,慧眼識珠,并知人善用
。但實際上
,兼具這兩點的伯樂并不多,不然也不會有《千里馬的悲劇》這樣的故事的
。故事講的是:有個農場主得到了一匹千里馬
,一時沒有發(fā)揮它特長的機會,便把它當普通馬一樣使用
、飼養(yǎng)
。長期下去,千里馬的特質在逐漸喪失
。終于有一天
,農場主發(fā)生意外,需要千里馬送他到醫(yī)院的時候
,千里馬卻只會像拉磨的驢一樣原地打轉了
。為此,農場主因失去最佳的治療時機截掉了一條腿
,千里馬也被他下了湯鍋
。而像本案中的伯樂,最終得到的是一匹千里驢和一匹被踢死的驢
,極大可能是浪費了人才
。職場上,因為種種原因
,常常有被放錯了位置的人才
。上面三條建議,基于環(huán)境還可改造
、目標尚有希望達成的前提下
。意識到自己位置不對時,我們可以選擇離開另尋伯樂
,當然前途未知
。似乎不太明智,那么可不可以選擇向上管理呢 千里馬對伯樂的管理 聽起來很有挑戰(zhàn)吧
!【結語】所有的人才不要像千里馬那樣
,放棄選擇的權利。很多時候
,人生面臨的選擇
,不是非此即彼。很可能有第三條選擇。千里馬被放到驢圈里
,也不一定只有被踢死和學驢叫這兩種活法
。如果伯樂不了解千里馬的作用,不能放到合適的位置上
,千里馬就應該選擇其它的伯樂
,或者自己當伯樂。這樣才能物盡其用
,人盡其才
。
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刪除
。父親寫的散文詩父親的散文詩的歌詞散文詩精選
【名家散文】視頻號
,圖文朗讀給您分享名家經典散文
如果你是千里馬,請先遇上伯樂
故事是這樣的:
小哲是一名有為青年(他身邊的朋友
、家人是這樣認為的,他自己也是這么認為的)
,那種感覺大概就是自己想要努力做的事
,沒什么做不成的?div id="jfovm50" class="index-wrap">;叵胍幌?div id="jfovm50" class="index-wrap">,的確也是,以往自己堅持過
、努力過的都獲得比別人更多的回報或成果
,這樣的經歷當然會覺得自己是百中無一的千里馬。
1.
可惜
,時代改變
,事態(tài)變遷,人生哪有一帆風順
,挫折如期而來
,太過沉浸在自我喜悅的狀態(tài)中,你會忽略周邊事物的進化
、人的進步
,漸漸發(fā)現自己仿佛是原地踏步多年,你從被認為年輕可為到曾經年輕可為
。
這時
,你開始感覺是時候再次證明自己了,沒錯
,臉帶自信笑容
,眺望的遠方
,回憶過去的點滴,心理篤定
,明天挑起手袖
,再干一次漂亮的。
接下來
,將被你干的事有如下或許:事業(yè)再遞升一級 OR 成就再高一層 OR 魅力再驚艷展示一次……
OK
,選擇事業(yè)吧,畢竟有事業(yè)
,其他都能圈上光環(huán),都有了
。
噼里啪啦一番……全新的方案
,全新的視角,同樣的老板:“小哲
,方案不錯
,但某些方面還欠缺,時機也不到
,你先好好做本質工作吧
。”
“你也太不懂行了吧
,有點前瞻性好不好
。”小哲孬氣默念
。
以上
,周而復始幾個月后,心灰意冷覺得被愚昧埋沒了
,你決定離開將會衰敗的東家
,感覺心高氣爽的。
2.
踏上新的征途
,你聞到空氣充滿機會的味道
,你感受著未來在擁抱著你,等著你拿出行動將它變?yōu)楝F實
,互相擁抱
。
話不止想,行動……
憑借多年同業(yè)經驗
,各大公司的人事大門為你招手
,自信的你藉此大肆展現你的未來觀。不知道是TA們聽得懵圈還是你太超前
,反正停留在會客室的氣氛是尷尬
、僵持
、輕蔑、不屑的
。
以上
,周而復始后:“為什么現在的人都那么愚昧,不能接受未來
?div id="m50uktp" class="box-center"> !蹦阆搿?br>
再周而復始后:“給我一個機會證明你們看
,敢嗎
。”你想
。
再后:“給我一個機會證明你們看
,好嗎?div id="m50uktp" class="box-center"> !蹦闫谂?div id="m50uktp" class="box-center"> 。
3.
慢慢地你發(fā)現,實現未來需要機會
,機會需要被給予
,給予需要TA們的認可,TA們需要辨認出你是匹千里馬
。
漸漸地你發(fā)現
,每個伯樂的能力參差不齊,領域迥異
,碰不巧
,千里馬被當驢了。
最后徐徐緩緩地發(fā)現
,職位上或資本上的優(yōu)勢
,締造了伯樂的權利,其實這些伯樂并不是伯樂
,至少TA們能讓自己成功
,但不能發(fā)現其他人未來的成功。
盡管是事實
,也仿佛無力改變
,只能憂傷地自問:“那我是千里馬嗎?如果我是
,但伯樂說不是
,那我是嗎?”
真相是如此殘酷
,多少歷史告訴你
,千里馬縱然是千里馬
,倘若沒有了伯樂,千里馬也只能當驢一生
。不信
?知道梵高嗎?知道圖靈嗎
?還有一些差點當驢的:馬云
、馬化騰、王衛(wèi)
、喬布斯……
4.
怎么辦
?
紅顏多薄命,英雄多磨難
,我不甘這樣了結驢的一生……呸
,馬的一生!
要不
,大丈夫能屈能伸,先敷衍敷衍那群孫子
,以后再讓他們好看
!
伯樂們:“你覺得我這么說對嗎?或者你說說你看法
?div id="m50uktp" class="box-center"> !?br>
“對對對,我極贊成你的說法
,因為我就這么想的
。”你瞞心真誠而道
。
“OK
,我們對你的能力是非常認可的,未來我們的想法也很一致
?div id="d48novz" class="flower left">
!辈畼穫兒荛_心地說。
就這樣
,千里馬被伯樂挖掘了——呵呵
,挖了,絕了
。
5.
你我都不知道
,上面狗屁不通的故事,說中了多少人經歷過的驚歷!
你我都不想信
,上面胡亂蠻纏的邏輯
,是無時無刻的圍繞著我們
!
到此如今,我總結一下這宗故事的核心邏輯:如果你認為你是千里馬
,那請先請找到伯樂證明你
,想伯樂力證你是千里馬,那請先證明你是千里馬
。
呵呵
,請問你作何敢想?
6.
以前
,我認為我能改變如上的一切
;
如今,我承認我輸給了這些伯樂的否定
;
未來
,我篤信如果你是千里馬,請先遇上伯樂
;
最后
,我要成為自己的伯樂,自己證明自己
,不以別人的眼光去核定我自己
,大不了就像哥哥一樣,做不一樣的煙火
。
【立此證文
,與你共勉】
馬的寓言故事
關于馬的寓言故事1 狼與馬
狼路過一處田地,看到地里有許多大麥
。雖然黃澄澄的招人喜愛
,但狼不吃大麥,只好走開了
。剛走不遠
,就遇見一匹馬,他把馬領到田里
,告訴馬這些大麥他自己舍不得吃
,特意給馬留著,因為喜歡聽馬吃草時牙齒發(fā)出的美妙聲音
。
馬回答說:喂
,朋友,你若能以大麥為食料
,你就未必喜歡聽我吃草的聲音
,而不顧你的肚子了。
關于馬的寓言故事2有一匹年輕的千里馬
,等待著伯樂來發(fā)現它
。
商人來了
,說:你愿意跟我走,遠走他鄉(xiāng)嗎?
馬搖搖頭說:我是千里馬
,怎么可能為一個商人馱運貨物呢?
士兵來了
,說:你愿意跟我走,馳騁疆場嗎?
馬搖搖頭說:我是千里馬
,怎么可能為一個普通士兵效力呢?
獵人來了
,說:你愿意跟我走,捕獲獵物嗎?
馬搖搖頭說:我是千里馬
,怎么可能去當獵人的苦力呢?
日復一日
,年復一年,這匹馬一直沒有找到理想的機會
。
一天
,欽差大臣奉命來民間尋找千里馬。千里馬找到欽差大臣
,說:我就是你要找的千里馬啊!
欽差大臣問:那你熟悉我們國家的路線嗎?馬搖了搖頭
。
欽差大臣又問:那你上過戰(zhàn)場、有作戰(zhàn)經驗嗎?馬搖了搖頭
。
欽差大臣說:那我要你有什么用呢?
馬說:我能日行千里
,夜行八百。
欽差大臣讓它跑一段路看看
。
馬用力地向前跑去,但只跑了幾步
,它就氣喘吁吁
、汗流浹背了。
你老了
,不行!欽差大臣說完
,轉身離去。
啟示:千里馬是一步一步跑出來的
,不是自以為是就是
。我們今天所做的每一件看似平凡的努力都是在為自己的未來積累能量,為未來打基礎!別把今天的一次拒絕
,變長明天的后悔
,等到老了跑不動了再覺遺憾!
學歷不代表能力,文憑不代表文化
,過去的輝煌都已成為歷史和回憶
。所以,昨天怎么樣不重要
,關鍵是今天做了什么
,明天會怎么樣?
關于馬的寓言故事3按圖索驥
孫陽有個兒子
,看了父親寫的《相馬經》,以為相馬很容易
,就拿著這本書到處找好馬
。他按照書上所繪的圖形去找,一無所獲
。又按書中所寫的特征去找
,最后發(fā)現有一只癩蛤蟆很像書中寫的千里馬的特征,便高興地把癩蛤蟆帶回家
,對父親說:“爸爸
,我找到一匹千里馬,只是蹄子稍差些
?div id="d48novz" class="flower left">
!备赣H一看,哭笑不得
,沒想到兒子竟如此愚笨
,便幽默地說:“可惜這馬太喜歡跳了,不能用來拉車
?div id="jpandex" class="focus-wrap mb20 cf">!苯又袊@道:“所謂按圖索驥也?div id="jpandex" class="focus-wrap mb20 cf">!?/p>
關于馬的寓言故事4每年
,當盛夏來臨,非洲贊比亞大裂谷里的溫度會急劇上升
,河灘里的水位則下降得非常厲害
。用不了多久,生活在這里的所有動物都會面臨著一個艱難的挑戰(zhàn)
。那就是如何爭搶到日益短缺的水
,以保證自己在下一個雨季到來之時不被渴死。
對于大部分時間都要泡在水里的河馬和鱷魚來說
,尤是如此
。
在河水充足的時候,河馬和鱷魚相安無事
,它們會各自守在自己的地盤上怡然自得
。但是,現在水越來越少了
,為了生存
,它們之間的奪水之戰(zhàn)在所難免。由于鱷魚更適合在水中,因此很多時候河馬們都是戰(zhàn)敗方
,無功而返
。無水可喝。
當一頭河馬“奪水”失敗導致最終缺水而死在河灘上后
,一旦夜幕降臨
,鱷魚便會迅速地朝它聚集過來,打算將死掉的河馬飽餐一頓
。但是
,聚集過來的鱷魚必須耐著性子等上十幾個小時。因為
,每一頭河馬死掉后的第一天晚上直到第二天中午前的十幾個小時里
,都會有同族的其他許多河馬過來給它“站崗”,守護在它的身邊
,以便不讓鱷魚
、獅子等動物前來啃食。
“站崗”的包括一些剛出生不久的小河馬
,它們由父母帶著
。可能是由于尚不懂得失去族人的痛苦
,這些小河馬對“站崗”并不是太感興趣
。
相反
,它們會對聚集在一旁,一動也不動的鱷魚很有興致
,它們會毫不畏懼地走過去
,然后用嘴舔
、用鼻子蹭
、用頭拱鱷魚
。
而更奇怪的是,鱷魚居然會對小河馬們的挑釁毫無反應
,它們既不躲避也不還擊,任由小河馬們胡作非為
,此時
,作為河馬的父母們也不前去阻止。
當第二天來臨之時
,陽光開始普照整個大峽谷
,美美睡了一覺的小河馬們又來了精神,像昨晚一樣
,它們又開始戲弄起一旁的鱷魚
,依舊是舔呀、蹭呀、拱呀
,甚至有的還敢用腳踢
。
但是,這次鱷魚們的反應卻是完全不一樣
,仿佛它們之間都有某種特定信號似的
,導致所有的鱷魚會在同一時刻,突然對打擾它們的小河馬們發(fā)起回擊——用它們牙齒上那足以在瞬間斷裂所有骨頭的強大咬合力……在幾秒鐘內
,將小河馬們統(tǒng)統(tǒng)斃命!
等小河馬的父母們發(fā)現后
,一切都已經遲了,小河馬們到死都不會明白為什么昨晚上還是“軟柿子”的鱷魚
,今天怎么一下子就能要了自己的命?小河馬的父母們同樣也不知道為什么
。
原來,當夜晚來臨
,陽光退去
,大峽谷的溫度開始下降,鱷魚的體溫也會跟著驟降
,然后進入深深的睡熟之中
,之后便對外界的反應非常遲鈍。但是只要等到白天一到
,氣溫一旦上升
,鱷魚就會很快恢復過來,變得精神百倍
。只不過
,此時的它們故意偽裝成和昨晚一樣,一副癡呆遲緩的樣子
,以便等待小河馬們靠近
,然后突然發(fā)起有效的攻擊,狡猾的鱷魚太了解對手了!
鱷魚的這一招數果然屢屢得逞
,每年盛夏之時
,同樣的一幕都會在贊比亞大裂谷上演,小河馬們不斷夭折
。而讓人感到遺憾的是
,作為小河馬的父母們卻并沒有從中吸取慘痛的教訓,它們從來沒有認真研究一下鱷魚
,摸透對手的特性和伎倆
,然后給出有效的應對措施。它們稀里糊涂地只知道為死去的族人“站崗”
、防衛(wèi)
,卻忘了要為那些活著的幼小的子女們筑起一道生命的保護網!
不研究對手,落敗和死亡便會在所難免!
關于馬的寓言故事55.挖掉馬肝從前有個叫迂公的人,遇事不愛動腦子
,總是做些傻事
。有一次,迂公去一個朋友家吃飯
。席間
,大家都說些軼聞趣事來解悶。有一個客人說:"馬的肝臟有毒
,能毒死人
。所以漢武帝曾經說過:“文成將軍吃馬肝而死”。"迂公聽了便笑起來
,反駁這位客人說:"您恐怕在說謊哩
,馬肝長在馬的肚子里,要是有毒的話
,馬為什么不死呢?"這個客人知道迂公一向有點糊涂
,有心跟他開個玩笑,就說:"那您見過有一匹馬活過100歲嗎?這就是因為它們肝臟有毒的緣故啊!" 迂公恍然大悟
,一拍腦袋:"對呀
,我怎么就沒想到這一點呢?"迂公突然想起家里也有一匹馬,是他從小養(yǎng)大的
,感情遠超過一般的坐騎
。它也長有馬肝,不是也要早死嗎?想到這里
,迂公眼前不由出現了將來某天愛馬倒斃的情景
,"不行,我必須回去救它!"迂公酒也不喝了
,菜也不吃了
,急匆匆往家趕去。
一回到家里
,迂公顧不得休息
,趕緊去馬廄把心愛的馬牽了出來,拴在院里的樹上
。又去廚房取了一把刀
,坐在馬旁邊磨了起來。馬看見主人用力磨刀
,仿佛知道他想干什么,就用悲傷的眼光看著主人
,發(fā)出一聲聲哀鳴
。迂公不忍看馬,背過臉去說:"你別怪我,我這都是為了你好啊
。雖說有些疼
,但挖掉了有毒的肝臟,你就可以活得長久些了
。"迂公把刀磨得鋒利無比
,抓住馬韁,咬了咬牙
,一刀刺了下去
,把馬肝挖了出來。馬長嘶一聲
,倒在地上死了
。迂公扔掉刀,大哭不止
,邊哭邊說:"馬肝果然是有毒啊
,挖掉了它,馬都還是活不成
,更何況是留在肚子里面呢!"
迂公不懂得動物的器官是不能隨便摘除的
,所以害死了愛馬還不醒悟。如果我們遇事不弄懂原委
,胡亂聽信別人的話
,就會像迂公一樣遭到慘重的損失。
關于馬的寓言故事6馬
,原是一種野生動物
,最早叫“火畜”。在5000年前的
黃帝時代
,人們過著遷徙不定的游牧生活
。傳說有一次,黃帝的部下捕獲了一匹野馬
,每當人們接近它時
,它就前蹄騰空,昂頭嘶鳴
,或把后腿崩起
,但它并不傷害人和其它動物,只以草為食
。當時人們都還不認識這種動物
,便把黃帝請來辨認。黃帝觀察很長時間
,也未能認出是什么動物
,只讓大家不要殺掉
,派馴養(yǎng)動物的能手王亥用木欄先把它圈起來。
過了一段時間
,王亥發(fā)現欄桿外邊又來了幾匹這種紅色的野馬
,它們對著欄桿內的那匹野馬叫個不停,不肯離開
。過了一天
,王亥把木欄門打開,不料外邊的好幾匹野馬一下子都沖進木欄
,和圈在欄內的野馬混在一起
,互相嘶叫了一陣,然后又都臥了下來
。王亥把欄桿門關住
,用割來的草喂它們。過了不長時間
,其中一匹馬突然生下了一只小馬駒
。王亥高興極了。消息傳開
,人們也都紛紛前來觀看
。這些野馬和人接觸的時間一長,好像發(fā)現人類并不想傷害它們
,所以在人面前也不驚慌
,變得十分溫順。特別是小馬駒
,很喜歡和人在一起玩耍
。
有一天,王亥喂過馬后
,牽出一匹性格溫順的馬
,縱身跳上馬背。馬一受驚
,猛地四蹄騰空飛奔起來
,把毫無精神準備的王亥一下子拋下來跌了個仰面朝天。等王亥從地上爬起來
,馬已跑得很遠了
。王亥站起來望著越跑越遠的馬,心里十分著急
,以為它再也不會回來了
。正要往回走,不料
,這跑得很遠的馬
,又扭頭跑回來了
。王亥高興極了,忙把馬引進欄桿內圈好
。后來他想出了一個辦法,用桑樹皮擰成一條繩子
,把馬頭綁好
,慢慢牽出來。然后又跳上馬背
。馬仍像頭一次一樣
,四蹄騰空,飛奔起來
。這回王亥吸取了上次教訓
,一只手緊緊抓住綁在馬頭上的繩子,另一只手又緊馬鬃
,任憑馬怎么飛跑
,王亥總是不松手。跑了一陣后
,馬的速度減慢下來
,直到馬不再跑時,王亥這才勒過馬頭
,緩緩地騎著回去
。
王亥騎馬成功后,一下子轟動了許多人
,風后
、應龍、常先
、大鴻等前來觀看
,很快黃帝也知道了。應龍是黃帝身邊的一員大將
,對騎馬當然更感興趣
。他積極協(xié)助王亥馴馬,練習騎馬
。就在這時
,一件不幸的事發(fā)生了,一天清早
,王亥
、應龍起來練馬,忘記把欄桿門關上
,一只老虎乘無人時闖進圈里
,把可愛的小馬駒咬死
,正張口要吃的時候,被人們發(fā)現了
。老虎來不及吃掉小馬駒
,跳出欄桿逃走了。王亥和應龍一見小馬駒被老虎咬死
,氣得快要發(fā)病
,立刻帶上弓箭,騎上馬向老虎逃去的方向追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