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大后,回憶中學(xué)時學(xué)過的那些文言文,忽然覺得,中文原來這么美。今天,小編帶大家回味八篇優(yōu)美的短篇文言文,最少的只有100字,最長的有240個字。文字雖少,卻優(yōu)美動人,讀完唇齒留香。▼▼▼《記承天寺夜游》宋代:蘇軾元豐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戶,欣然起行。念無與為樂者,遂至承天寺尋張懷民。懷民亦未寢,相與步于中庭。庭下如積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橫,蓋竹柏影也。何夜無月 何處無竹柏 但少閑人如吾兩人者耳。【背景】元豐六年,蘇軾被貶到黃州已有四年。某一天,月光入戶,他邀友人張懷民一起夜游,寫下此文?!驹u價】全文言簡意豐,如行云流水,一氣呵成。和張懷民的深厚友情、知音少的慨嘆、壯志難酬的苦悶,都在其中了?!臼б狻咳松嗍б猓^去,人生豁然開朗?!杜c朱元思書》南北朝:吳均風(fēng)煙俱凈,天山共色。從流飄蕩,任意東西。自富陽至桐廬一百許里,奇山異水,天下獨(dú)絕。水皆縹碧,千丈見底。游魚細(xì)石,直視無礙。急湍甚箭,猛浪若奔。夾岸高山,皆生寒樹,負(fù)勢競上,互相軒邈,爭高直指,千百成峰。泉水激石,泠泠作響;好鳥相鳴,嚶嚶成韻。蟬則千轉(zhuǎn)不窮,猿則百叫無絕。鳶飛戾天者,望峰息心;經(jīng)綸世務(wù)者,窺谷忘反。橫柯上蔽,在晝猶昏;疏條交映,有時見日?!颈尘啊窟@是南朝梁文學(xué)家吳均寫給友人朱元思的的書信?!驹u價】作者乘船自桐廬至富陽,描繪了途中這一段山光水色,與禽鳥共舞,與山水同樂,沉浸在這奇山異水之中,什么世間俗務(wù),什么利祿功名,剎那間便會伴著美的體驗(yàn)灰飛煙滅?!咀匀弧咳绻憷哿?,就到山中去吧,看看山,看看水,內(nèi)心會變得平靜許多。《誡子書》三國:諸葛亮夫君子之行,靜以修身,儉以養(yǎng)德。非淡泊無以明志,非寧靜無以致遠(yuǎn)。夫?qū)W須靜也,才須學(xué)也,非學(xué)無以廣才,非志無以成學(xué)。慆慢則不能勵精,險躁則不能治性。年與時馳,意與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窮廬,將復(fù)何及。【背景】蜀漢建興十二年(234年),諸葛亮已到晚年,他一生為國,日夜操勞,顧不上親自教育兒子,于是寫下這篇書信告誡諸葛瞻?!驹u價】文章短小精悍,言簡意賅,文字清新雅致,不事雕琢,說理平易近人,不但講明修身養(yǎng)性的途徑和方法,也指明了立志與學(xué)習(xí)的關(guān)系,短短103個字,成為后世家訓(xùn)范本。【修身】修身儉德,恬淡生活,堅持學(xué)習(xí),方能有所成就。《愛蓮說》宋代:周敦頤水陸草木之花,可愛者甚蕃。晉陶淵明獨(dú)愛菊。自李唐來,世人甚愛牡丹。予獨(dú)愛蓮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漣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遠(yuǎn)益清,亭亭凈植,可遠(yuǎn)觀而不可褻玩焉。予謂菊,花之隱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貴者也;蓮,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愛,陶后鮮有聞。蓮之愛,同予者何人 牡丹之愛,宜乎眾矣?!颈尘啊勘彼渭蔚v八年,周敦頤任虔州通判,與一群文朋詩友游玩聚會時,興之所致,大家便相約寫詩作文。周敦頤一氣呵成揮筆而就一篇119字的散文《愛蓮說》?!驹u價】這篇文章通過對蓮的形象和品質(zhì)的描寫,歌頌了蓮花堅貞的品格,從而也表現(xiàn)了作者潔身自愛的高潔人格和灑落的胸襟。【人格】人生,當(dāng)如蓮,潔身自愛?!逗耐た囱访鞔簭堘烦绲澪迥晔?,余住西湖。大雪三日,湖中人鳥聲俱絕。是日更定矣,余拏一小舟,擁毳衣爐火,獨(dú)往湖心亭看雪。霧凇沆碭,天與云與山與水,上下一白,湖上影子,惟長堤一痕、湖心亭一點(diǎn)、與余舟一芥、舟中人兩三粒而已。到亭上,有兩人鋪氈對坐,一童子燒酒爐正沸。見余大喜曰:“湖中焉得更有此人!”拉余同飲。余強(qiáng)飲三大白而別。問其姓氏,是金陵人,客此。及下船,舟子喃喃曰:“莫說相公癡,更有癡似相公者。”【背景】張岱居住在浙江剡溪山中,此文記述了他湖心亭看雪的經(jīng)過。【評價】此文描繪了幽靜深遠(yuǎn)、潔白廣闊的雪景圖。【孤獨(dú)】獨(dú)自去看雪,卻遇看雪人。即使已經(jīng)長時間的習(xí)慣孤獨(dú),也還是會對突然的不謀而合感到驚喜。《山中與裴秀才迪書》唐代:王維近臘月下,景氣和暢,故山殊可過。足下方溫經(jīng),猥不敢相煩,輒便往山中,憩感配寺,與山僧飯訖而去。北涉玄灞,清月映郭。夜登華子岡,輞水淪漣,與月上下。寒山遠(yuǎn)火,明滅林外。深巷寒犬,吠聲如豹。村墟夜舂,復(fù)與疏鐘相間。此時獨(dú)坐,僮仆靜默,多思曩昔,攜手賦詩,步仄徑,臨清流也。當(dāng)待春中,草木蔓發(fā),春山可望,輕鰷出水,白鷗矯翼,露濕青皋,麥隴朝雊,斯之不遠(yuǎn),倘能從我游乎 非子天機(jī)清妙者,豈能以此不急之務(wù)相邀。然是中有深趣矣!無忽。因馱黃檗人往,不一,山中人王維白?!颈尘啊客蹙S晚年,隱居在輞川,裴迪是他最好的伴侶,兩人經(jīng)常飲酒賦詩?!驹u價】全文描繪了輞川的春色及冬色、月光下的夜色、隱約的城郭、等景物,靜中有動,動中有靜,寫出了冬夜的幽深和春日的輕盈。【自在】在輞川,王維得大自在。賞月、拂琴、越溪,行到水窮處,坐看云起時?!度龒{》南北朝:酈道元自三峽七百里中,兩岸連山,略無闕處。重巖疊嶂,隱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見曦月。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絕?;蛲趺毙袝r朝發(fā)白帝,暮到江陵,其間千二百里,雖乘奔御風(fēng),不以疾也。春冬之時,則素湍綠潭,回清倒影,絕巘多生怪柏,懸泉瀑布,飛漱其間,清榮峻茂,良多趣味。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澗肅,常有高猿長嘯,屬引凄異,空谷傳響,哀轉(zhuǎn)久絕。故漁者歌曰:“巴東三峽巫峽長,猿鳴三聲淚沾裳?!薄颈尘啊酷B道元是北魏地理學(xué)家,《三峽》出自其著作《水經(jīng)注》?!驹u價】這是一篇明麗清新的山水散文,作者只用不到區(qū)區(qū)兩百字的篇幅,即描寫出了三峽錯落有致的自然風(fēng)貌。全文描寫隨物賦形,動靜相生,情景交融,情隨景遷,簡潔精練,生動傳神?!缎∈队洝诽拼毫谠獜男∏鹞餍邪俣剑趔蛑?,聞水聲,如鳴珮環(huán),心樂之。伐竹取道,下見小潭,水尤清冽。全石以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為坻,為嶼,為嵁,為巖。青樹翠蔓,蒙絡(luò)搖綴,參差披拂。潭中魚可百許頭,皆若空游無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佁然不動,俶爾遠(yuǎn)逝,往來翕忽,似與游者相樂。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滅可見。其岸勢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坐潭上,四面竹樹環(huán)合,寂寥無人,凄神寒骨,悄愴幽邃。以其境過清,不可久居,乃記之而去。同游者:吳武陵,龔古,余弟宗玄。隸而從者,崔氏二小生,曰恕己,曰奉壹。【背景】柳宗元被貶為永州司馬,政治上的失意,使他寄情于山水,在此,他寫下著名的《永州八記》,此即為其中一篇。【評價】全文193字,用移步換景、特寫、變焦等手法,有形、有聲、有色地刻畫出小石潭的動態(tài)美,寫出了小石潭環(huán)境景物的幽美和靜穆,抒發(fā)了作者貶官失意后的孤凄之情?!局斡坑乐莸纳剿斡肆谠I剿?,真能治愈人。這八篇古文,都是古文中的經(jīng)典,值得我們一讀再讀。還有哪些經(jīng)典的短篇古文,讓你念念不忘,留言區(qū)告訴大家吧!源自:詩詞世界
1. 求6篇高一課外文言文閱讀 三、閱讀下面這段文字,完成20—22題。
(湖州) 既罷歸國,以相如功大,拜為上卿,位在廉頗之右。廉頗曰:“我為趙將,有攻城野戰(zhàn)之大功,而藺相如徒以口舌為勞,而位居我上,且相如素 *** ,吾羞,不忍為之下?!?/p>
宣言曰:“我見相如,必辱之?!毕嗳缏?,不肯與會。
相如每朝時,常稱病,不欲與廉頗爭列。已而相如出,望見廉頗,相如引車避匿。
于是舍人相與諫曰:“臣所以去親戚而事君者,徒慕君之高義也。今君與廉頗同列,廉君宣惡言而君畏匿之,恐懼殊甚,且庸人尚羞之,況于將相乎!臣等不肖,請辭去?!?/p>
藺相如固止之,曰:“公之視廉將軍孰與秦王?”曰:“不若也?!毕嗳缭唬骸胺蛞郧赝踔嗳缤⑦持?,辱其群臣,相如雖駑,獨(dú)畏廉將軍哉?顧吾念之,強(qiáng)秦之所以不敢加兵于趙者,徒以吾兩人在也。
今兩虎共斗,其勢不俱生。吾所以為此者,以先國家之急而后私仇也?!?/p>
廉頗聞之,肉袒負(fù)荊,因賓客至藺相如門謝罪?。曰:“鄙賤之人,不知將軍寬之至此也?!?/p>
卒相與歡,為刎頸之交。 節(jié)選自《史記》 20.下列加點(diǎn)詞語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 )2分 A藺相如徒以口舌為勞 口舌:能言善變 B臣所以去親戚而事君者 去:離開 C公之視廉將軍孰與秦王 孰:熟悉 D鄙賤之人,不知將軍寬之至此也 鄙賤:見識淺薄 21.翻譯句子。
3分 吾所以為此者,以先國家之急而后私仇也。 22. 藺相如和廉頗,你欣賞哪一位?結(jié)合這段文字,說說你的看法和理由。
3分 參考答案: 20. C 21.我之所以這樣做,是因?yàn)榘褔业募眲?wù)放在前面,把個人的私怨放在后頭啊。 22欣賞藺相如,他以國家利益為重,不計個人恩怨。
或 欣賞廉頗,他知錯能改。(一四)李生論善學(xué)者【原文】王生好學(xué)而不得法。
其友李生問這曰:“或謂君不善學(xué),信乎?”王生不說,曰:“凡師這所言,吾悉能志之,是不亦善學(xué)乎?”李生說之曰:“孔子云‘學(xué)而不思則罔’,蓋學(xué)貴善思,君但志之而不思之,終必?zé)o所成,何心謂之善學(xué)也?”王生益慍,不應(yīng)而還走。居五日,李生故尋王生,告之曰:“夫善學(xué)者不恥下問,擇善者所應(yīng)有邪?學(xué)者之大忌,莫逾自厭,盍改之乎?不然,迨年事蹉跎,雖欲改勵,恐不及矣!”王生驚覺,射曰:“余不敏,今日始知君言之善。
請銘之坐右,以昭炯戒?!薄咀g文】王生愛好學(xué)習(xí)而不得法。
他的朋友李生問他說:“有人說你不善于學(xué)習(xí),是真的嗎?”王生不高興,說:“凡是老師所講的,我都能記住它,這不也是善于學(xué)習(xí)嗎?”李生勸他說:“孔子說過‘學(xué)習(xí),但是不思考,就會感到迷惑’,學(xué)習(xí)貴在善于思考,你只是記住老師講的知識,但不去思考,最終一定不會有什么成就,根據(jù)什么說你善于學(xué)習(xí)呢?”王生更惱恨,不理睬李生,轉(zhuǎn)身就跑。過了五天,李生特地找到王生,告訴他說:“那些善于學(xué)習(xí)的人不把向地位比自己低的人請教當(dāng)成恥辱,選擇最好的人,跟隨他,希望聽到真理啊!我的話還沒說完,你就變了臉色離支,幾乎要拒絕人千里之外,哪里是善于學(xué)習(xí)的人所應(yīng)該具有的(態(tài)度)呢?學(xué)習(xí)的人最大的忌諱,沒有超過自己滿足,你為什么不改正呢?如不改正,等年紀(jì)大了,貽誤了歲月,即使想改過自勉,恐怕也來不及了!”王生聽完他的話,感到震驚,醒悟過來,道歉說:“我真不聰明,今天才知道你說得對。
我把你的話當(dāng)作座右銘,用來展示明顯的警戒?!薄鹃喿x訓(xùn)練】1. 給下列句中加點(diǎn)的離注音并釋義。
①吾悉能志之 音 義 ②李生說之曰 音 義 ③不應(yīng)而還 音 義 ④迨年事蹉跎 音 義 2.與“河曲智叟亡以應(yīng)”中的“亡”用法不同的一項是( )A.王生不說 B.盍改之乎 C.吾悉能志之 D.才美不外見3.翻譯下面的句子“夫善學(xué)者不恥下問,擇善而從之,冀聞道也?!弊g句: 4.選出與“李生故尋王生”句中“故”的意思相同的一項( )A.公問其故 B.廣故數(shù)言欲亡 C.故為之說 D.桓侯故使人問之5.李生認(rèn)為怎樣才是“善學(xué)者”?(用原文回答)答: (一四)1.①zhì;同“識”記 ②shuì;勸說 ③xuán;同“旋”,轉(zhuǎn)身 ④cuō tuó光陰消逝 2.D. 3.那些善于學(xué)習(xí)的人不把向地位比自己低的人請教當(dāng)成恥辱,選擇最好的人,跟隨他,希望聽到真理啊! 4.C 5.要點(diǎn):①學(xué)貴善思 ②不恥不問,擇善而從之(二三)誡子書《諸葛亮》【原文】夫君子之行,靜以修身,儉以養(yǎng)德,非澹泊無以明志,非寧靜無以致遠(yuǎn)。
夫?qū)W須靜也,才須學(xué)也,非學(xué)無以廣才,非志無以成學(xué)。淫慢不能勵精,險躁則不能治性。
年與時馳,意與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窮廬,將復(fù)何及!【譯文】君子的品德,靠靜來修身,靠儉來養(yǎng)德,不拋開功名利祿就不能表明自己崇高的志向,不做到安靜就不能高瞻遠(yuǎn)矚。學(xué)習(xí)必須安靜焉,才能來源于學(xué)習(xí),不學(xué)習(xí)無法擴(kuò)展才能,沒有志向就不能在學(xué)習(xí)上有甩成就。
享樂過度就不能掛歷精神,暴躁就不能陶冶性情。年華和時光一同逝去了,意志和時間一同消失了,象枯枝敗葉一樣凋落,對社會沒有任何貢獻(xiàn),晚年守著破房子痛惜過去,還怎能來得及呢?【閱讀訓(xùn)練】1. 用現(xiàn)代漢語翻譯下面的句子。
① 靜以修身 ② 儉以養(yǎng)德 ③ 非澹泊無以明志 ④ 非寧靜無以致遠(yuǎn) 2. 本文作者就哪幾個方面進(jìn)行了論述?從這幾個方面又是怎樣展開論。
2. 求十篇古代短文(文言文)一定要短小的,好背的 1、傅馬棧最難 桓公觀于廄①,問廄吏曰:"廄何事最難?"廄吏未對,管仲對曰:"夷吾②嘗為圉人③矣,傅馬棧最難:先傅曲木,曲木又求曲木;曲木已傅,直木無所施矣。
先傅直木,直木又求直木;直木已傅,曲木亦無所施矣。" (《管子·小問篇》)2、東野稷敗馬東野稷以御見莊公,進(jìn)退中繩,左右旋中規(guī)。
莊公以為文弗過也,使之鉤百而反。顏闔遇之,入見曰:"稷之馬將敗。
"公密而不應(yīng)。少焉,果敗而反。
公曰:"子何以知之?"曰:"其馬力竭矣,而猶求焉,故曰敗。"(《莊子·外篇·達(dá)生》)3、子罕弗受玉 宋人或得玉,獻(xiàn)諸子罕,子罕弗受。
獻(xiàn)玉者曰:“以示玉人,玉人以為寶也,故敢獻(xiàn)之?!弊雍痹唬骸拔乙圆回潪閷殸?,以玉為寶,若以與我皆喪寶也,不若人有其寶。”
4、薛譚學(xué)謳 薛譚學(xué)謳于秦青,未窮青之技,自謂盡之,遂辭歸。秦青弗止,餞于郊衢,撫節(jié)悲歌,聲振林木,響遏行云。
薛譚乃謝求反,終身不敢言歸。(《列子》)5、欲食半餅喻 譬如有人,因其饑故,食七枚煎餅,食六枚半已,便得飽滿。
其人志悔,以手自打,而作是言:"我今飽足,由此半餅,然前六餅,唐自捐棄。設(shè)知半餅?zāi)艹渥阏?,?yīng)先食之。
"(《百喻經(jīng)·欲食半餅欲》)6、反裘負(fù)芻 魏文侯出游,見路人反裘而負(fù)芻。文侯曰:"胡為反裘而負(fù)芻?"對曰:"臣愛其毛。
"文侯曰:"若不知其里盡而毛無所恃耶?"劉向《新序·雜事二》7、魏文侯期獵 魏文侯①與虞人②期獵。 是日,飲酒樂,天雨。
文侯將出,左右曰:"今日飲酒樂,天又雨,公將焉之?"文侯曰:"吾與虞人期獵,雖樂,豈可不一會期哉?"乃往,身自罷之。(選自《魏文侯書》)8、宋賈買璞 宋之富賈有監(jiān)止子者,與人爭買百金之璞玉,因佯失而毀之,負(fù)其百金,而理其毀瑕,得千溢焉。
9、熊渠子射石 昔者楚熊渠子夜行,見寢石以為伏虎,關(guān)弓射之,滅矢飲羽,下視,知石也。卻復(fù)射之,矢摧無跡。
劉向《新序·雜事四》 10、多言何益 子禽問曰:"多言有益乎?"墨子曰:"蝦蟆、蛙、蠅,日夜恒鳴,口干舌檘,然而不聽。 今觀晨雞,時夜而鳴,天下振動。
多言何益?唯其言之時也。" (《墨子·附錄》)。
3. 短篇文言文+鑒賞 最好短一點(diǎn)的 +鑒賞 【原文】范氏之亡也①,百姓有得鐘者②。欲負(fù)而走③,則鐘大不可負(fù);以椎毀之④,鐘況然有音⑤。恐人聞之而奪已也,遽掩其耳⑥。惡⑦人聞之,可也;惡己自聞之,悖⑧矣?!秴问洗呵铩?/p>
【注釋】
①范氏之亡也——范氏是春秋末期晉國的貴族,被其他四家貴族聯(lián)合打敗后,逃在齊國。亡,逃亡。
②鐘——古代的打擊樂器。
③負(fù)——背著
④椎(chuí)——槌子或棒子。
⑤況(huàng)然——形容鐘聲。
⑥遽(jǜ)——急速。
⑦惡——害怕
⑧?!闹?/p>
【譯文】智伯消滅范氏的時候,有個人趁機(jī)偷了一口鐘,準(zhǔn)備背著它逃跑。但是,這口鐘太大了,不好背,他就打算用錘子砸碎以后再背。
誰知,剛砸了一下,那口鐘就"咣"地發(fā)出了很大的響聲。他生怕別人聽到鐘聲,來把鐘奪走了,就急忙把自己的兩只耳朵緊緊捂住繼續(xù)敲。
害怕別人聽到鐘的聲音,這是可以理解的;但捂住自己的耳朵就以為別人也聽不到了,這就太胡涂了。
成語寓意
門鈴的響聲是客觀存在的,不管你掩不掩耳朵,它總是要響的。凡是客觀存在的東西,都不依人的主觀意志為轉(zhuǎn)移。有的人對不喜歡的客觀存在,采取不承認(rèn)的態(tài)度,以為如此,客觀就不存在了,這和“掩耳盜鈴”一樣,都是極端的主觀唯心主義——唯我論的表現(xiàn)。
4. 初高中語文讀到過一短篇小說 《欽差大臣》、《高老頭》、《簡·愛》、《包法利夫人》、《平凡的世界》、《羅密歐與朱麗葉》、《棋王》、《契訶夫短篇小說選》、《巴黎圣母院》、《葉甫蓋尼、《屈原》、《物種起源》、《青春之歌》大衛(wèi)·科波菲爾 是該讀的名著毋庸置疑、《唐詩三百首》、《圍城》、《莊子》、《約翰·克里斯朵夫》、《戰(zhàn)爭與和平》、《黑駿馬》。
高中一年級 《課外誦讀基礎(chǔ)文庫、《詩經(jīng)》、《復(fù)活》、《詩歌(高中卷)》、《傲慢與偏見》、《神曲》、《歐也妮·葛朗臺》、《中國當(dāng)代名家雜文精品》、《史記選》、《上尉的女兒》、《農(nóng)民問題的報告》 高中語文 選讀書目 《青年近衛(wèi)軍》、《莎士比亞戲劇》、《理想國》、《茶館》,不代表更多的。這個書目只是一種推薦、《日出》.散文(高中卷)》、《子夜》.奧涅金》、《悲慘世界》、《短篇小說(高中卷)》、《奧德賽》、《綠化樹》、《哈姆雷特》、《論語》、《紅與黑》、《復(fù)活》、《西線無戰(zhàn)事》、《魯迅作品集》、《紅樓夢》、《古文觀止》 高中三年級 《西廂記》、《靜靜的頓河》、《詩經(jīng)選注》 高中二年級 《子夜》、《美的歷程》、《母親》、《聊齋志異》、《彷徨》、《白鹿原》、《死魂靈》、《吶喊》。
5. 高中文言文閱讀訓(xùn)練70篇 求原文 不要翻譯 1、李邕鑒真跡 蕭誠自矜札翰,李邕恒自言別書,二人俱在南中,蕭有所書,將謂稱意,以呈邕,邕輒不許。
蕭疾其掩己,遂假作古帖數(shù)幅,朝夕把玩,令其故暗,見者皆以為數(shù)百年書也。蕭詣邕云:”有右軍真跡,寶之已久,欲呈大匠?!?/p>
李欣然愿見。蕭故遲四旬日,未肯出也。
后因論及,李故請見,曰:”許而不去,得非誑乎”蕭于是令家童歸見取,不得,驚曰:”前某客來見之,當(dāng)被竊去。”李誠以為信矣。
蕭良久曰:”吾置在某處,遂忘之?!卞崃钭叱?。
既至,李尋繹久,不疑其詐,云是真物,平生未見。在坐者咸以為然。
數(shù)日,蕭默候邕賓客云集,因謂李曰:”公常不許誠書,昨所呈數(shù)紙,幼時書,何故呼為真跡鑒將何在 “邕愕然曰:”試更取之?!奔耙姡蚤_視,置床上,曰:”子細(xì)看之,亦未能好?!?/p>
《封氏聞見記》 2、范仲淹以工代賑皇佑二年,吳中大饑,殍殣枕路,是時范文正領(lǐng)浙西,發(fā)粟及募民存餉,為術(shù)甚備,吳人喜競渡,好為佛事。希文乃縱民競渡,太守日出宴于湖上,自春至夏,居民空巷出游。
又召諸佛寺主首,諭之曰:”饑歳工價至賤,可以大興土木之役?!庇谑侵T寺工作鼎興。
又新敖倉吏舍,日役千夫。監(jiān)司奏劾杭州不恤荒政,嬉游不節(jié),及公私興造,傷耗民力,文正乃自條敘所以宴游及興造,皆欲以發(fā)有馀之財,以惠貧者。
貿(mào)易飲食、工技服力之人,仰食于公私者,日無慮數(shù)萬人。荒政之施,莫此為大。
是歲,兩浙唯杭州晏然,民不流徙,皆文正之惠也。歳饑發(fā)司農(nóng)之粟,募民興利,近歲遂著為令。
既已恤饑,因之以成就民利,此先王之美澤也?!蚶ā秹粝P談》卷十一·官政一3、貪官不如盜賊 雷于粵為最遠(yuǎn)郡。
崇禎初,金陵人某,以部曹出守。舟入江,遇盜。
知其守也,殺之,并殲其從者,獨(dú)留其妻女。以眾中一最黠者為偽守,持牒往,而群詭為仆,人莫能察也。
抵郡逾月,甚廉干,有治狀,雷人相慶得賢太守。其寮屬暨監(jiān)司使,咸誦重之。
未幾,太守出示禁游客,所隸毋得納金陵人只履,否者,雖至戚必坐。于是雷人益信服新太守, 乃能嚴(yán)介若此也。
亡何,守之子至。入境,無敢舍者。
問之。知其禁也,心惑之。
詰朝守出,子道視,非父也。訊其籍里名姓,則皆父。
子悟曰:”噫!是盜矣!”然不敢暴語,密以白監(jiān)司使。監(jiān)司曰:”止!吾旦日飯守而出子?!?/p>
于是戒吏,以卒環(huán)太守舍,而伏甲酒所。旦日,太守入謁,監(jiān)司飲之酒,出其子質(zhì),不辨也。
守窘,擬起為變,而伏甲發(fā),就坐?之。其卒之環(huán)守者,亦破署入。
賊數(shù)十人卒起格斗,胥逸去,僅獲其七。獄具如律,械送金陵殺之。
于是雷人之乃知向之守,非守也,盜云。 東陵生聞而嘆日:”異哉!盜乃能守若此乎?今之守非盜也,而其行鮮不盜也,則無寧以盜守矣!其賊守,盜也,其守而賢,即猶逾他守也。”
或曰:”彼非賢也,將間而括其藏與其郡人之資以逸?!痹唬骸庇兄?。
今之守亦孰有不括其郡之藏若貲而逸者哉!”愚山子曰:”甚哉,東陵生言也!推其意足以砥守?!?4、宰臣善辯文公(晉文公)之時,宰臣上灸而發(fā)繞之。
文公召宰人而譙”讀音qiao四聲,責(zé)問)之曰:”女”通‘汝’)欲寡人之哽邪?奚為以發(fā)繞灸?”宰人頓首再拜請曰:”臣有死罪三:援礪”讀音li四聲,磨刀石)砥”讀音di三聲,磨)刀,利猶干將”讀音gan、jiang一聲,古代善鑄寶劍的人。這里指利劍)也,切肉斷而發(fā)不斷,臣之罪一也;援木而貫臠”讀音luan,二聲,肉塊)而不見發(fā),臣之罪二也;奉熾爐,炭火盡赤紅,灸熟而發(fā)不燒,臣之三罪也。
堂下得無微”隱匿,暗中)有疾臣者乎?”公曰:”善!”乃召其堂下而譙之,果然,乃誅之。 5、嚴(yán)母教子 銓四齡,母日授四子書數(shù)句;苦兒幼不能執(zhí)筆,乃鏤竹枝為絲,斷之,詰屈作波磔點(diǎn)畫,合而成字,抱銓坐膝上教之。
既識,即拆去。日訓(xùn)十字,明日,令銓持竹絲合所識字,無誤乃已。
至六齡,始令執(zhí)筆學(xué)書。先外祖家素不潤,歷年饑大兇,益窘乏。
時銓及小奴衣服冠履,皆出于母。母工纂繡組織,凡所為女工,令小奴攜于市,人輒爭購之;以是銓及小奴無襤褸狀。
記母教銓時,組繡紡績之具,畢置左右;膝置書,令銓坐膝下讀之。母手任操作,口授句讀,咿唔之聲,與軋軋相間。
兒怠,則少加夏楚,旋復(fù)持兒而泣日:”兒及此不學(xué),我何以見汝父!”至,夜分寒甚,母坐于床,擁被覆雙足,解衣以胸溫兒背,共銓朗誦之;讀倦,睡母懷,俄而母搖銓曰:”可以醒矣!”銓張目視母面,淚方縱橫落,銓亦泣。少間,復(fù)令讀;雞鳴,臥焉。
諸姨嘗謂母曰:”妹一兒也,何苦乃爾!”對曰:”子眾,可矣;兒一,不肖,妹何托焉!” 6、阿留傳 阿留者,太倉周元素家僮也。性癡呆無狀,而元素終蓄之。
嘗試執(zhí)灑掃,終朝運(yùn)帚,不能潔一廬。主人怒之,則帚擲地,曰:”汝善是,何煩我為?”元素或他出,使之應(yīng)門;賓客雖稔熟者,不能舉其名。
問之,則曰:”短而肥者,瘦而髯者,美姿容者,龍鐘而曳杖者。”后度悉不記,則闔門拒之。
家蓄古尊、彝、鼎、敦數(shù)物,客至出陳之。留伺客退,竊叩之曰:”非銅乎?何黯黑若是也?”走取沙石,就水滌磨之。
短榻缺一足,使留斷木之歧生者為之;持斧、鋸,歷園中竟。
1.悼黛玉
詩歌和宿命是你全部的世界。初顯詩才是在元春省親之時:
名園筑何處,仙境別紅塵。
借得山川秀,添來景物新。
香融金谷酒,花媚玉堂人。
何幸邀恩寵,宮車過往頻。
雖有歌功頌德之嫌,但立意高遠(yuǎn),境界開闊,遠(yuǎn)非眾姊妹可比擬。
在你還未入住大觀園之前,你的這首詩中已經(jīng)把大觀園比作“別紅塵”的“仙境”了。但是在滾滾紅塵的包圍之中,突然出現(xiàn)這樣一個遠(yuǎn)離名利喧囂的樂園,是注定不能長久的,最終的被抄檢是她必然的命運(yùn)。然而又唯有在這樣的仙境之中,紅塵之外,才會開出你和寶玉那至真至純的愛情之花。不幸的是大觀園像虛無的夢一樣,像午夜的曇花一樣,俯仰之間已是狼藉一片。你的那場纏綿悱惻的愛情之劇注定要和大觀園一起謝幕。
然后你又為寶玉捉刀,寫下:
杏簾在望
杏簾招客飲,在望有山莊。
菱荇鵝兒水,桑榆燕子梁。
一畦春韭綠,十里稻花香。
盛世無饑餒,何須耕織忙。
自然淡遠(yuǎn),別具一格。真可謂字字珠璣,句句齒香。
你不僅有詩才,你對詩歌的悟性亦讓人叫絕,同時也加速了你的死亡。
有一次梨香院內(nèi)笛韻悠悠,歌聲婉轉(zhuǎn),唱的是“原來姹紫嫣紅開遍,似這般都付與斷井頹垣”,“良辰美景奈何天,賞心樂事誰家院”,“則為你如花美眷,似水流年”。你開始是側(cè)耳細(xì)聽,繼之不覺點(diǎn)頭,又繼之心動神搖,又繼之如醉如癡,以至于站立不住。
唉!只怪你太聰穎,對詩詞一聽便透,假如你愚頑到一無所知,又怎有“西廂記妙詞通戲語,牡丹亭艷曲警芳心”。只可惜,你的芳心已被你對詩歌的超人的悟性喚醒,
你的心湖從此不再寧靜,時時波瀾翻卷。
有一年春天,桃之夭夭,一陣風(fēng)來,落紅遍地,你便哭道:“花謝花飛花滿天,紅消香斷有誰憐?游絲軟系飄春榭,落絮輕沾撲繡簾。閨中女兒惜春暮,愁緒滿懷無釋處?!?br>由花及人,你想到:“桃李明年能再發(fā),明年閨中知有誰?明年花發(fā)雖可啄,卻不道人去梁空巢也傾。”
于是你希望:“愿奴脅下生雙翼,隨花飛到天盡頭?!?br>這不知是有意還是無意的吟哦,卻成了你生命的讖語。
我在紅塵中只能祝愿天的盡頭有你想要的香丘。
哀哉!痛哉!詩歌成就了你的一生,同時也葬送了你的性命。
你在海棠詩社第二次社日時寫到:
無賴詩魔昏曉侵,繞籬欹石自沉音。
毫端蘊(yùn)秀臨霜寫,口齒噙香對月吟。
滿紙自憐題素怨,片言誰解訴秋心。
一從陶令平章后,千古高風(fēng)說到今。
從詩中可以看出你已經(jīng)知道自己詩魔纏身,又是臨霜寫又是對月吟。難道你忘記你初到賈府時賈母對你念過《四書》已經(jīng)極大不滿了嗎?
記得你還在凹晶館聯(lián)詩悲寂寞。當(dāng)時湘云吟道“寒塘渡鶴影”,你對道“冷月葬花魂”。 湘云拍手贊道:“果然好極!非此不能對。好個‘葬花魂’!”因又嘆道: “詩固新奇,只是太頹喪了些。你現(xiàn)病著,不該作此過于清奇詭譎之語。”黛玉笑道:“不如此如何壓倒你?!摈煊裱?,世俗的東西你不屑一顧,不愿爭取,但是詩歌的舞臺你寸土不讓。悲乎哉,你如此的才華橫溢又鋒芒畢露,怎能自容與姐妹們中間呢?又怎能見容于賈母,見容于賈府呢?
真正為你添的一生病的是寶玉挨打后你在他送你的舊帕上寫詩。詩道:
眼空蓄淚淚空垂,暗灑閑拋卻為誰?
尺幅鮫綃勞解贈,叫人焉得不傷悲。
拋珠滾玉只偷潸,鎮(zhèn)日無心鎮(zhèn)日閑。
枕上袖邊難拂拭,任他點(diǎn)點(diǎn)與斑斑。
彩線難收面上珠,湘江舊跡已模糊。
窗前亦有千竿竹,不識香痕漬也無?
你詩興大發(fā),欲訴心中無限事,“還要往下寫時,覺得渾身火熱,面上作燒,走至鏡臺揭起錦袱一照,只見腮上通紅,自羨壓倒桃花,卻不知病由此萌?!?br>說你不知,或許冥冥之中你知道,不然的話,臨死之前,你為何要焚此稿以斷癡情呢?
嗚呼!試看春殘花漸落,便是紅顏老死時。一朝春盡紅顏老,花落人亡兩不知。欠命的,命已償,欠淚的,淚已干。你為詩也為情流盡了淚,這就是宿命。盡管你的淚干了,可它卻久久地濕潤著我的心,塵世中的我祝福你在淚水鋪就的天堂之路上不再坎坷。
2.紅樓夢之反彈琵琶晴雯篇
“霽月難逢,彩云易散,心比天高,身為下賤。風(fēng)流靈巧惹人怨。壽夭多因誹謗生,多情公子空牽念?!?br>曹雪芹先生對晴雯的態(tài)度可以由這首詞看出來,曹雪芹先生認(rèn)為她是霽月在天,她的人品很是難得,光明磊落,她會壽夭是因?yàn)橹車h(huán)境的黑暗,可見曹雪芹對她的基本態(tài)度還是肯定的。
但是我卻要反過來說一說,因?yàn)椴苎┣巯壬鷮戇@部書時,常是照著本來的面貌還原生活,所以他即使偏向這個有傲骨的奴才,但在寫作中仍是寫出了她眾多的毛病,其中當(dāng)然也有很多是她致死的原因。
首先,很多書里為了表揚(yáng)這個擁有反抗思想的奴才就會把她描寫成一個先進(jìn)的戰(zhàn)士,其實(shí)呢?她真的有大家說的那么有思想嗎?錯,她充其量也就是和寶玉一樣,一方面,她認(rèn)識到這種看似舒適的生活其實(shí)就有著對她們這樣人的壓迫,但另一方面,她卻是離不開這種生活的,她只能依附于這種生活,離開這種生活回到貧困的家中,她也就象剛開的劍蘭送入豬窩一樣,夭折了。
其次,她是不是真的就是個奴才呢?當(dāng)然不全是。雖然她身份低微,她是沒有父母被賣入賈府的,但是她卻被老太太收在身邊,而且還可以將自己的哥哥也介紹進(jìn)府,后來跟了寶玉,也是房里數(shù)一數(shù)二的大丫頭,在賈府的金字塔結(jié)構(gòu)中,這種大丫頭其實(shí)就是僅次于主子的二主子。什么是奴才呢? 在大觀園中有比她身份更低微的人,婆子,老媽子,即使就在一個怡紅院,其中也有一干小丫頭是聽她們差遣的。這種大丫頭有時權(quán)利很大,可以代主子管教小丫頭,如果說主人欺負(fù)奴才是封建社會的一種無奈的話,那奴才之間互相比大小,互相爭斗就是可悲,在有一回中,晴雯處罰偷東西的小丫頭墜兒時,先掐先打還拿簪子戳,最后就一句話把她趕出去,還讓別人無可辯駁,這中間,小丫頭有錯,但是晴雯也確實(shí)是有倚勢壓人的嫌疑,而且那狠辣的態(tài)度,也很有鳳姐遺風(fēng)。
第三,晴雯是不是真的不愛寶玉呢?我個人意見,她是愛的。請看,她總是與襲人拌嘴,雖然這有很大一部分是她看不慣襲人,但是其中就沒有一點(diǎn)嫉妒嗎?襲人說了句“我們”,就被她抓住把柄大加諷刺。她還諷刺麝月,看不得麝月得了兩件太太給的衣服就喜笑顏開,但是后幾回,她卻搶著送東西說也要去“顯個好”,寶玉給麝月梳頭時,她躲 在門口偷聽,她其實(shí)很多時候都在注意這寶玉,注意著和寶玉接近的丫頭,例如小紅和寶玉略有交集,就被她粗暴打斷。她曾笑著說“沒什么我不知道的”就是因?yàn)樗龝r時在注意!但是晴雯是有骨頭的奴才,她不愿卑微的愛一個人,她總想要和寶玉站的平等一點(diǎn),她不能象襲人那樣謙卑的愛一個人,她有她的特點(diǎn),有點(diǎn)象野蠻女友,漂亮卻不溫柔,襲人曾笑寶玉“每天不挨她兩句硬話襯你,是再也過不去的”,可見,晴雯這種欲擒故縱,以退為進(jìn)的手段還是有用的。
第四,晴雯的志向,晴雯能有什么志向呢?她反抗性再強(qiáng),她能知道反抗什么嗎?她茫然的斗爭著,其實(shí)都不知道斗爭什么,她期望得到的是什么呢?平等?怎樣的平等?她一個從小生活在富貴鄉(xiāng)中的女孩,也算是嬌生慣養(yǎng)的了,她離開這個富貴錦繡地,她能做什么?她的苦惱有很大程度上是不知道該怨什么該爭取什么,她明白自己身份卑微,是無法和寶玉站在同一高度的,但是她卻想能那樣,她的最高目標(biāo),也不過就是可以成為小姐與寶玉談個平等的戀愛。她的悲劇就是因?yàn)橄M谋鹊玫降亩?,她的心太高,所以永遠(yuǎn)無法和襲人一樣隨遇而安,于是總是痛苦著。
第五,晴雯的人際關(guān)系,晴雯為什么會落得那個下場的,很大一部分是因?yàn)樗龢O度失敗的人際關(guān)系,她不能得到上級的垂親,這很正常,即使現(xiàn)在一般人也是不喜歡這種倔強(qiáng)人的;她也沒法得到下級的好感,她喜歡仗勢欺人,她看不起比她更卑微的人,凡事都要占先,所以一但事發(fā),一群人就將她告倒,最后落個被掃地出門的下場。這點(diǎn)在我看來真的不如襲人,襲人遠(yuǎn)比她有交際的手段。
淺談幾句,覺得還是辭不能達(dá)意啊。
3.黛玉的尊嚴(yán)
即將枯萎的絳珠草,無意得到了神瑛侍者的慈悲灌溉,修煉成仙。兩位因灌愁海水,結(jié)下一段生死緣分。高山晶瑩的絳珠仙子,不能受人之恩惠而不報,聽說神瑛思凡下界,于是要用一生的淚水交換,換取他的回頭是岸,以報答灌溉之恩。當(dāng)年看到這里,深深被絳珠仙子的高尚宏愿和無私行為所感動。后來方知,絳珠黛玉,名別體殊,實(shí)乃香魂一縷所化,本為一人,從此深愛不已。
黛玉前生仙體,神水澆灌,一塵不染,纖纖弱質(zhì),來到污濁的凡間,深涉紅塵,無所適應(yīng),遂染無醫(yī)之病。初見化為寶玉的恩人,便淚如雨下,高興之極乎,感恩之深乎?無論如何,絳珠終于又遇到神瑛,三生石上舊精魄,萬劫人世有情緣。
既然入凡塵,即行凡間事。當(dāng)年神瑛因動情紅塵,萬事自然從他富貴閑人的生活開始,黛玉寶玉,青梅竹馬,兩小無猜,情根深種。為了讓寶玉早啟慧根,懂得世無常歡,花無常艷,黛玉不惜以淚洗面,讓寶玉在錦衣玉食中,看到悲苦無常。而常人視她,只當(dāng)黛玉心胸狹窄,目下無塵??蓱z絳珠一片心意,正是知我者謂我何憂,不知我者謂我何求。
世間無情,千萬物事穿手過,流水落花天地間。清靈黛玉,無人知心,四季逆旅,寂寞獨(dú)行,春葬落花,秋臥菊榻,蘭心慧語,化做墨香??蓱z清流易被濁欺,白雪常遭泥污,生長在一個不容她的世界里,黛玉因此更無片刻歡顏。盡管外祖母寵愛,寶玉鐘情,黛玉并未因此真正快樂過,她深知眼前一切都是過眼云煙,自己只是一匆匆過客,不會久留。
周遭他人冷眼,黛玉獨(dú)自經(jīng)受,從未怨言,世間的驕情假意,被她的無塵明鏡,照得纖微必顯,毫無遺漏。在這個戲臺一般的世界里,她不會妥協(xié),不會作假,只會一意孤行,明知其不可為而為之。一如殷商末年的伯夷叔齊,周伐紂王,兩人便以微小之軀勸阻西周萬人之兵,周滅紂王后,兩人便作采薇之歌,絕食首陽山。黛玉高潔,一身孤臣孽子的風(fēng)范,直逼古人,就算是自認(rèn)為紅塵得意的薛寶釵,也情不自禁愿和她結(jié)為金蘭之誼,時常親近。自認(rèn)非凡的檻外人妙玉,也親自以古器仙茗客敬黛玉,并時常在圓中,駐步傾聽黛玉的雅樂詩詞。
被人間奉為金科玉律的圣賢典籍,到了黛玉眼中,無非是名利險灘的一片野木蓬篙。而被常人貶斥的污穢戲文,到了黛玉口中,便化為馥氣馨質(zhì)的蕊白梅芯。春華秋葉,晨風(fēng)夜雨,無人相訴之時,黛玉便輕揮藕指,彈奏云山縹緲的天籟之音,微啟噙香唇齒,歌詠澹澹寒水的修篁之情。居瀟湘桂閣,以碧竹為墻,坐月洞琴臺,以筆硯為友。
落入人間的絳珠仙韻,只有怡紅公子能真正賞識,兩人原本神仙眷屬,心心相印。但塵蒙愚情的寶玉,看不透眾人笑騙欺言中的金玉良緣,病中的黛玉,終被風(fēng)刀霜劍,逼到一息懨懨。孤身病榻中的黛玉已經(jīng)無淚可還,知音的琴弦已斷,焚稿的詩魂已冷葬明月西風(fēng)中。就在自己情緣湮滅之時,在與自己的筆墨知己道別之后,一身傲骨的林黛玉,孤零零而來,干干凈凈而去。
在日夜啼哭外表之下的黛玉,其實(shí)是紅樓夢真正的精神支柱。無論是晴雯的剛烈不阿、司棋的視死如歸、鴛鴦的智勇忠貞、還是紫鵑的悲情怒目,都是黛玉的身外化身,是黛玉故事的延伸。黛玉的尊嚴(yán),就是紅樓夢的尊嚴(yán)。
4.看紅樓,含笑的悲劇
我總認(rèn)為紅樓夢的偉大之處在于它體現(xiàn)了一種敗落的趨勢,不管是家族的,愛情的,仕途的,都是走向沒落,這在喜聚不喜散,愛好大團(tuán)圓結(jié)尾的中國古典小說中并不多見。
我不得不感謝續(xù)者高鄂,盡管他在很多方面跟不上曹雪芹的思想,但他至少讓黛玉死了,管她登仙還是辭世,至少她別了寶玉,很好很好。
不是說我天生殘忍喜歡看別人的悲劇,但是,不是有句話說嗎?塞翁失馬,焉之非福?對于黛玉這樣一個脆弱的封建少女來說,死,是她的解脫,是她所有悲劇的終結(jié),是她的幸福。當(dāng)她在地下安靜的沉眠時,看著寶玉仍在凡世尋找出路,不得不說,她還是幸福的。
或許兩個人都是浪漫的人,浪漫的人天生就不該相遇,因?yàn)樯畈皇抢寺?,生活會將浪漫消磨得一干二凈,最終,紅玫瑰變成了墻上的蚊子血,白玫瑰成了胸口粘著的白米飯。所以,就讓浪漫在最美的時候畫上句號,在彼此的心中,留下幸福的回憶。
可是也許你會說,黛玉死的很悲慘,一點(diǎn)也不浪漫,關(guān)于這點(diǎn),我是不贊成高鄂的續(xù)書的,也許曹雪芹的本意非此,也許黛玉確實(shí)應(yīng)該淚盡證前緣,這樣不是更好嗎?她牽掛著寶玉,用她全部的熱情為這一知己痛哭,懷著深深的思念,這樣的死,何嘗不是高貴神圣的,然而高鄂沒有這樣寫,他最終讓黛玉很庸俗的指天憤恨,氣極而亡。這不象我們認(rèn)識的那個高傲自賞的黛玉,反而象個情場失意的一般女子。
盡管如此,她最終是在賈府垮倒前離開這是非之地的,否則以她的脆弱,恐怕受不了那么大的刺激。寶玉是個紈绔子弟,他不是一個頂天立地的男子漢,他能給予黛玉的其實(shí)很少,談不上保護(hù)與安慰,他自己尚且是需要別人保護(hù)的弱者,所以在他身邊,黛玉是得不到幸福的。
所以能帶著回憶離開他,是一種幸福。寶玉自己能給予黛玉的只是幾句好話,他連癡情都談不上,看看寶釵的下場,不得不說黛玉是幸福的,當(dāng)然有人說寶釵需要的只是寶二奶奶的寶座,她并不在乎寶玉,是這樣嗎?難道有一個天生喜歡孤獨(dú)的女子嗎,不管怎么說,寂寞的獨(dú)守空房總是悲慘的。何況所謂寶二奶奶的寶座她是不是坐上了還是個問題。
如果賈府不倒臺,至少寶釵還有容身之地,至少沒了丈夫還有富貴,但是不是這樣呢?最終賈府淪落到了白茫茫大地真干凈的地步,那寶二奶奶的頭銜之于寶釵還有何等意義呢?沒有幸福的生活,沒有丈夫的關(guān)愛,寂寞的獨(dú)自生,獨(dú)自死,難道不是更大的悲劇嗎?
我一直疑心寶玉并不是因?yàn)轺煊穸x開賈府的,否則他不會娶寶釵。他最終的出世是因?yàn)樗氖澜绨l(fā)生了驚天動地的變化,他的象牙塔坍塌了,他終于明白他的斗爭,他的思想其實(shí)全部是依附著家庭,他的家倒了,他的一切也完了,什么思想啊,斗爭啊,統(tǒng)統(tǒng)沒了,他不得不離家出走,也許是為了避禍。
可以試想一下,你能想象黛玉洗手下廚做羹湯的場景嗎?穿著破衣爛裙,甚至是要依靠襲人的救濟(jì),然后她當(dāng)然無法再刻薄人,說閑話,只能獨(dú)自垂淚,不關(guān)愛情,而是生活。當(dāng)生活給寶黛的愛情畫上巨大的問號時,黛玉能一如既往的愛著寶玉嗎?我想不會,恐怕是要大水狂淹龍王廟的。然后寶玉最終受不了家庭的壓力,還是一走了之,這是很有可能的,他沒有照顧好寶釵,負(fù)擔(dān)不起生活,同樣對于黛玉,他也不過如此。
另一種可能,萬一賈府能重整旗鼓,蘭桂齊芳,黛玉和寶玉依舊過著他們幸福的日子,多少年以后,寶玉也許會突然發(fā)現(xiàn)黛玉皺紋滿面,然后會發(fā)現(xiàn)身邊的襲人竟如同當(dāng)年的趙姨娘,然后愛情就在歲月中流逝,然后寶玉會回憶那個珠圓玉潤的寶姐姐。
其實(shí)愛情就是很短暫的,至少這橫刀截斷的愛情給了我們很多美好的幻想和期待,就象杰克之于羅絲,他是她生命中最美的回憶,卻不是唯一。
5.由湘云說紅樓
以前就想寫一些關(guān)于紅樓湘云的文字,一則因時間倉促,二則筆下無文,所以也就擱下了。近來又重讀紅樓,實(shí)感其中趣味,故寫此文,希與古典的朋友們共賞。
紅樓總眾女子中,我最喜湘云,喜歡她的率真,她的灑脫,她的豁達(dá)。雪芹先生讓湘云第一次出場乃在三十一回,因麒麟伏白首雙星一篇文字中,而在二十九回中,寶玉與釵黛三人斗口之間便已帶出湘云其人。太君因見金麒麟眼熟,故問。釵曰“史大妹妹有一個”黛則諷曰“寶姐姐別的事情上還有限,惟有在這些人帶的東西上越發(fā)留心”,讀至此,如不見后文,不知此文之妙,筆帶雙關(guān),既活畫出釵黛二人形象,又為后文打下伏筆,似此類之文,紅樓中甚多,由此可見一斑,可知雪芹先生之胸中丘壑。
書歸正文,呵呵,湘云第一回出場,人并不感其突兀,概因前之已伏之筆吧。而后由賈母,王夫人眼中寫出湘云之衣著打扮,再由寶釵口中說出湘云舊事,至此,一個有血有肉的形象便躍然紙上了,絲毫不費(fèi)筆墨,卻有如此傳神。
到寶湘在書中的初會便是有一番景象了。與寶黛初會比較看來,當(dāng)真是妙極。如此文字,似犯而不犯,似重而不重,又有幾多。而這位云妹妹當(dāng)真是心直口快且俐齒伶牙,幾個絳紋石的戒指換出的那一番道理,想來讀者應(yīng)記憶猶新吧。直到玉卿挨打,寶釵趕蠅,齡官劃薔,湘云才結(jié)束了她的第一次小住。此間數(shù)個故事,紛亂頭緒,卻從未有缺何人,象憑空消失一般,必在紛亂中有幾筆點(diǎn)到,象寶玉挨打時,眾人來看,便點(diǎn)了湘云一筆,寶釵趕蠅時,湘黛二人偶見,又是一筆。如此又生出多少故事,至齡官劃薔后,湘云來辭,一切就順理成章,總在亂中添置幾筆,讓人看后覺得簡單而又有緒。
湘云二次來訪,便是海棠結(jié)社后了。若上一次雪芹先生要突出刻畫湘云的性格,此一次則刻畫湘云的才情。兩首白海棠詩寫盡多少故事,而其中“卻喜詩人吟不倦,豈令寂寞度朝昏”,“蘅芷階通蘿薜門,也宜墻角也宜盆”兩句我竊以為便是其真實(shí)寫照,再看她的菊花詩“蕭疏籬畔科頭坐,清冷香中抱膝吟”,“數(shù)去更無君傲事,看來惟有我知音”,“隔座香分三徑露,拋書人對一枝秋”倘若陶彭令再生,也比慨然菊有此詠者,不枉矣。再看紅樓最精妙的一副百笑圖中,也不乏湘云的身影,雪芹先生在劉姥姥二進(jìn)大觀園中寫到“湘云撐不住,一口飯都噴了出來”如此這般,紅樓中的人物性格便全部展露在讀者面前,如此文字,試問古今小說中非紅樓而誰有?好一副紅樓百笑圖,如見如聞。
待到湘云第三,四次來,便應(yīng)是整部紅樓夢中最熱鬧非凡的文字了“琉璃世界白雪紅梅”“怡紅院群芳開夜宴”等,如果說從前那兩次只不過是湘云的一個剪影,那么此兩回中,湘云便得到了一個升華。在廬雪庵的聯(lián)詩中,湘云的聯(lián)句是最多的,在我看來質(zhì)量也是最高的。雪芹先生以如此筆墨將新到的寶琴,李紋,岫煙都給了讀者一個大致的交代,如此便不感陌生了。憨湘云醉眠芍藥洇,在我看來是紅樓中畫湘云最美的一副圖畫,如黛玉葬花,寶釵撲蝶一般,湘云則是眠花了。試想紅樓眾閨閣中,除卻湘云,還有誰會如此酣眠,無拘束,無牽掛的醉臥于花陰之間。在湘云的世界里,沒有解不開的煩惱和憂慮,試問釵黛二人可有如此胸襟嗎?所謂“是真名士自風(fēng)流”,湘云便是這樣的真名士?!坝⒑篱煷髮捄炅?,從不將兒女私情略系心上,好一似霽月光風(fēng)耀玉堂”。
也許是勝極必衰的原因吧,此等繁榮文字的背后便隱藏了無限的悲哀,此后逐晴雯,死金釧,尤三姐自刎,尤二姐吞金,大觀園從此便籠罩上一層陰云,再也沒有散開,湘云此后再來,沒有了從前的那種笑聲了。紅樓便真一似食盡鳥投林,落了片白茫茫大地真干凈。
湘云的結(jié)局到底如何,雪芹先生沒有寫完,“云散高唐,水涸湘江”就留下一個想象的空間吧。
注:一說,湘云因麒麟由妙玉周全,最終與寶玉結(jié)為連理。一說,湘云夫婿衛(wèi)若蘭死后,史府抄家,湘云淪落風(fēng)塵。
6.賈元春——皇宮里的活祭品
紅樓中,賈府里地位最高的人物不是賈母,而是這位著墨不多的大小姐——賈元春。文中曰:此女才德兼?zhèn)?,因而晉封為鳳藻宮尚書,加封賢德妃。因?yàn)樗?,賈府成為皇親國戚,真正是“白玉為堂金做馬”,賈元春才選鳳藻宮之時,也就是賈府烈火烹油,鮮花著錦的鼎盛時期。
讓我們看看下面幾段剪影。 當(dāng)賈府上下得知元春晉封時,“賈母等聽了方心神安定,不免又都洋洋喜氣盈腮,于是按品大妝起來”,入宮謝恩。再看,元宵省親時賈政的一段話“貴妃唯兢兢業(yè)業(yè),勤慎恭肅以侍上,庶不負(fù)上體貼眷愛如此之隆恩也”。再看,榮寧兩府祭祀時,賈珍的一席話“咱們哪怕用了一萬銀子供祖宗,到底不如這個體面,又沾恩錫福的”。還有,迎春誤嫁中山狼后,王夫人的幾句話“你難道沒聽說過嫁雞隨雞,嫁狗隨狗,哪里都象你大姐姐做娘娘哪”。
看完這些后你又做何感想哪?我是想起了聊齋里的畫皮,想起了鏡花緣里那張浩然巾后面的臉,我有些毛骨悚然了?!?dāng)你被海浪卷起,在大海中掙扎時,內(nèi)心大叫救命時,岸邊的人卻把你當(dāng)成勇敢的弄潮兒,為你的掙扎而鼓掌喝彩——誠然,在賈母等人的眼里,元春是幸福的,她嫁了一個天底下最好的婆家,這是上輩子修來的福氣,給整個賈府都帶來了榮耀。她的地位是一人之下,萬人之上。她的一生將有著享之不盡的榮華富貴,她還有什么不滿足的哪?可是雪芹先生把她列入了薄命司,如果時光倒退幾百年,我也會覺得奇怪,這樣也算薄命?
可是,這是事實(shí)?;蕦m是個不得見人的地方,是古老中國的一個畸形的產(chǎn)物。元春就是這樣被愛她的父母,祖母送到了皇帝的身邊,當(dāng)作一種禮物。她——是活的祭品,可以說話,可以解悶,卻不認(rèn)為她有思想?;蕦m是一個大的牢籠,它沒有生命,它只屬于一個人,屬于那個君臨天下的皇帝,可是卻有數(shù)千乃至上萬的人為它死祭,奇哉怪哉!他們也許是宮女,也許是太監(jiān),也許是皇妃,可是無一例外?!麄兊难吭诹嘶食堑膲Ω?,滋養(yǎng)了一代又一代君王。他們沒有自由,也沒有自我,卻偏要在頭上戴起五彩眩目的光環(huán),是以迷惑世人,讓人以為那里是一個神仙世界,直待走進(jìn)去才發(fā)現(xiàn)死一般的蒼白與沉寂。雪芹先生看到了,借寶玉的眼看到了這一切。所以,他寫了芙蓉女兒誄,所以,他釀制了千紅一窟(哭)萬艷同杯(悲),為那宮墻內(nèi)琉璃世界中的白骨默禱!
想起那首詩“寥落古行宮,宮花寂寞紅。 白頭宮女在,閑坐說玄宗
7.寶釵的悲劇
看了很多遍的紅樓,以前總是覺得林黛玉的一生是那么的凄涼,總也不忍看后幾回中的黛玉焚稿,寶玉成親.覺得那么殘忍的結(jié)局,知道就夠了,不想一遍遍去復(fù)習(xí)那種傷心.
前些日子看了一本清代人作的紅樓續(xù)補(bǔ),以前對于這種書,我總是排斥的.覺得那些人搞出一個個大團(tuán)圓,或死而復(fù)生或仙境重逢之類的結(jié)局,實(shí)在是沒有意義.這么粗劣的改續(xù),無聊的緊.不過這次去圖書館,見到書架上好幾個版本的這種書,抽出一本,粗略的翻了一下,卻使我萌動了重讀紅樓結(jié)尾幾章的想法.
看到黛玉的郁郁而終,依然那么難過.可待到讀完,聽甄世隱說著什么"蘭桂齊芳"我不由黯然.薛寶釵這樣的人物,也要像李紈一樣,將一生都葬在這片冷酷的園子里么?
以前的我,是很討厭薛的.從蜂腰橋撲蝶到最后的成親,我一直都覺得她是一個既冷酷又自私的人.可是現(xiàn)在,我竟然不由不同情她了。其實(shí)細(xì)想起來,她的悲劇也許比林的更令人嘆惋.
薛寶釵家境富足,從小飽讀詩書.接受的是極為全面而正統(tǒng)的教育.賈母總是夸她"沉靜寬厚".沒錯,這正是她從小被教育過的為人方式,也是古代女子應(yīng)有的美德.甚至悲喜都不應(yīng)形于顏色,否則就是"不尊重."綜觀全書她的舉止,幾乎從未超出這些束縛。只有一次寶玉將她比做楊妃令她大怒,可也只是冷冷的用一句話反諷過去.以前最恨她在蜂腰橋下陷害林的一段.現(xiàn)在想來,其實(shí)也并不是完全不可以理解的惡毒舉動.她從小生長在皇商家庭,這種"趨吉避兇"的法門應(yīng)該是早就深深的印在心中了吧.雖然她的做法很自私,但在她,也許認(rèn)為人理所應(yīng)當(dāng)就該這樣應(yīng)對.其實(shí)她才是最可悲的人,一生都被別人的看法和所受的教育支配著.從來都不知道自己想要的是什么,沒有開心也沒有不開心,只是按照理所當(dāng)然的道路走下去.從未得到過全心全意的愛情,也沒有誰真正的關(guān)心過她.而她,也就認(rèn)為世界本就如此.認(rèn)為夫妻間有的不是真誠的感情而是"舉案齊眉"的尊重;認(rèn)為母女間有的不是血濃于水的親情而是服從的孝道.這樣冷酷的綱常,竟是她遵守了一生的原則,而且還毫無知覺的麻木著.
她的作為,其實(shí)并沒有多少是自由的選擇.她只是一個典型的循規(guī)蹈矩的服從者.她是聰慧有才的,卻被教育著認(rèn)為女子讀書也是無用,香菱和湘云談詩她說道"一個女孩兒家,只管拿著詩作正經(jīng)事講起來,叫有學(xué)問的人聽了,反笑話說不守本分的";她也熟悉劇作戲曲,卻認(rèn)為這些淫詞巧句是不能為端莊淑女所知的,因而委婉的批評寶琴的詠古詩;她像任何人一樣希望有美好的生活,但當(dāng)母親為了賈府的權(quán)勢而把她嫁給癡癡傻傻的寶玉時,因?yàn)槟赣H告訴說她已經(jīng)應(yīng)承了,也就只有流淚接受.直到最后寶玉出家,她的悲劇達(dá)到高潮.即使在這時,她依然是不能由著本性而為的.王夫人說"看著寶釵雖是痛哭,他端莊樣兒一點(diǎn)不走,卻倒來勸我,這是真真難得的!"可想想寶釵如此人物,又這樣年輕,此時想起自己的一生將如何結(jié)束,她的痛苦其實(shí)并不在黛玉焚稿之下呀!可她依然只能克制著,這是她的"尊重"!
與林相比,他的一生也許更為可悲,林至少還追求了自己的幸福,而且得到了一份真誠的感情,最終一死解脫了所有的痛苦.而寶釵一生"愚昧而不自知"而且依她的性格,終其一生,也只能是任由生活這把鈍刀一點(diǎn)一點(diǎn)割掉生命吧!
"可嘆停機(jī)德,堪憐詠絮才.玉帶林中掛, 金簪雪里埋"
這幾句判詞,注定了薛是紅樓數(shù)場悲劇中的一個.對于她的一生,作者曹雪芹應(yīng)該也是嘆惋的吧!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scgf/110625.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hù)作者版權(quán),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shí)真實(shí)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quán)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wǎng)絡(luò),轉(zhuǎn)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biāo)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quán)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shí),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
下一篇: 賈平凹:心系一處,守口如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