棕子香,香廚房。艾葉香,香滿堂。桃枝插在大門上,出門一望麥兒黃。這兒端陽,那兒端陽,處處都端陽。
端午節(jié),在這樣一個傳統(tǒng)節(jié)日里,古人們是怎樣歡度端午佳節(jié)的呢 讓我們一起跟著詩詞,與詩人們一起歡度佳節(jié),和詩人們一起放“粽”才情,放“粽”快樂吧!
《端午》
唐·李隆基
端午臨中夏,時清日復(fù)長。
鹽梅已佐鼎,曲糵且傳觴。
事古人留跡,年深縷積長。
當(dāng)軒知槿茂,向水覺蘆香。
億兆同歸壽,群公共保昌。
忠貞如不替,貽厥后昆芳。
端午節(jié),用鹽佐食梅子,飲酒歡樂,木槿茂盛,蘆葦發(fā)出清香。在這樣的一個普天同慶的節(jié)日里,祝愿天下所有人安康長壽!
《浣溪沙·端午》
宋·蘇軾
輕汗微微透碧紈,
明朝端午浴芳蘭。
流香漲膩滿晴川。
彩線輕纏紅玉臂,
小符斜掛綠云鬟。
佳人相見一千年。
端午節(jié),用芳蘭草沐浴,流香酒般的浴水、油膩布滿大晴的江面。五彩花線輕輕地纏在紅玉色手臂上,小小的符篆斜掛在發(fā)髻上。希望與愛人同過端午節(jié),天長地久,白頭偕老。
《端午日賜衣》
唐·杜甫
宮衣亦有名,端午被恩榮。
細(xì)葛含風(fēng)軟,香羅疊雪輕。
自天題處濕,當(dāng)暑著來清。
意內(nèi)稱長短,終身荷圣情。
端午佳節(jié),皇上賜予名貴的宮衣,恩寵有加,多么開心??!宮衣的長短均合心意,終身一世承載皇上的盛情。
《漁家傲》
宋·歐陽修
五月榴花妖艷烘,
綠楊帶雨垂垂重。
五色新絲纏角粽,
金盤送,生綃畫扇盤雙鳳。
正是浴蘭時節(jié)動,
菖蒲酒美清尊共。
葉里黃鸝時一弄,
猶瞢忪,等閑驚破紗窗夢。
端午節(jié),用五彩的絲線包扎多角形的粽子,煮熟了盛進鍍金的盤子里,送給閨中女子,沐浴更衣,祛除身上的污垢和穢氣,舉杯飲下雄黃酒以驅(qū)邪避害。
《競渡詩》
唐·盧肇
石溪久住思端午,館驛樓前看發(fā)機。鼙鼓動時雷隱隱,獸頭凌處雪微微。沖波突出人齊譀,躍浪爭先鳥退飛。向道是龍剛不信,果然奪得錦標(biāo)歸。
端午節(jié)賽龍舟,熱鬧非凡。鼓聲擂動,船只齊發(fā),爭先恐后,驚嚇得水鳥亂飛,只為奪得錦標(biāo)。端午的龍舟,多么歡樂??!
《端午即事》
宋·文天祥
五月五日午,贈我一枝艾。
故人不可見,新知萬里外。
丹心照夙昔,鬢發(fā)日已改。
我欲從靈均,三湘隔遼海。
端午節(jié),贈與我了一枝艾草,老朋友不在身邊,新知己遠(yuǎn)在千里之外,一心為國家盡忠的人啊,已經(jīng)白發(fā)蒼蒼。
《乙卯重五詩》
宋·陸游
重五山村好,榴花忽已繁。
粽包分兩髻,艾束著危冠。
舊俗方儲藥,羸軀亦點丹。
日斜吾事畢,一笑向杯盤。
端午節(jié)到了,火紅的石榴花開滿山村。吃兩只角的粽子,帽子上插著艾蒿。又忙著儲藥、配藥方,為的是這一年能平安無病。忙完了這些,已是太陽西斜時分,家人早把酒菜備好,高興地喝酒。
《食角黍懷江陵》
宋·項安世
經(jīng)年不食三閭餌,一日相逢似故人。
旋剝青菰香滿手,試餐黃顆軟粘唇。
蔗漿下箸甘無敵,昌本浮杯小作巡。
正是鄉(xiāng)人行樂處,畫旗鼉鼓隘江津。
很多年沒有吃粽子了,偶然有吃到,就像看見故人一樣親切,馬上剝開粽子啊,手上都是香氣,咬一口粽子,金黃的糯米粘在嘴巴上,軟軟的。粽子沾一些糖漿啊,太好吃了!
《謝人送粽》
唐·楊巨源
來時三月春猶在,到日端陽節(jié)又臨。
珍重主人意勤腆,滿槃角黍細(xì)包金。
端午節(jié),友人送來了粽子,青黃的粽葉,包住黃燦燦的粽子,香甜口可,這份濃濃的情意,深深藏在心里。
古人就是這樣過端午的,吃粽子,吃鹽梅,沐雨更衣,掛艾草,看龍舟,好不快活!在這樣一個節(jié)日里,就應(yīng)該快快樂樂的度過。
端午,端午,端起快樂,放下煩惱;端起清閑,放下忙碌;端起幸福,放下埋怨,端午節(jié),祝福各位詩友端午安康,記得吃粽子喲!
【完】
源自:唐詩宋詞元曲
輕汗微微透碧紈,
明朝端午浴芳蘭。
蘇軾
不效艾符趨習(xí)俗,
但祈蒲酒話升平。
殷堯藩
彩線輕纏紅玉臂,
小符斜掛綠云鬟。
蘇軾
良辰當(dāng)五日,
偕老祝千年。
權(quán)德輿
高詠楚詞酬午日,
天涯節(jié)序匆匆。
陳與義
榴花三日迎端午,
蕉葉千春紀(jì)誕辰。
范成大
裁縫云霧成御衣,
拜跪題封向端午。
杜甫
入袂輕風(fēng)不破塵,
玉簪犀壁醉佳辰。
蘇軾
楚人猶自貪兒戲,
江上年年奪錦標(biāo)。
文天祥
歌頌端午的詩如下:
1、端午臨中夏,時清日復(fù)長。鹽梅已佐鼎,曲糵且傳觴?!盥』抖宋纭?br>
釋義:鹽梅:鹽和梅子。鹽味咸,梅味酸,均為調(diào)味所需。亦喻指國家所需的賢才。鹽花梅漿,可用以擦洗銀器。?
曲糵:亦作“曲蘗”。亦作“ 曲孽 ”。亦作“曲蘗”。 指酒曲。《書·說命下》:“若作酒醴,爾惟曲糵?!?漢 王充 《論衡·率性》:“酒之泊厚,同一曲蘗。” 宋 蘇軾 《鹽官大悲閣記》:“秫稻以為酒,曲糵以作之?!敝妇??!端螘ゎ佈又畟鳌罚骸敖挥侮`茸,沉迷曲糵?!庇袝r也指酒稅。
賞析:端午節(jié)的時候,已經(jīng)接近夏天的中間了,白天的時間漸漸變長了。鹽和梅己經(jīng)在鼎里增添味道,美酒也在杯中傾倒。這是古人就留下的習(xí)俗,到現(xiàn)在已經(jīng)很多年了。
2、輕汗微微透碧紈,明朝端午浴芳蘭。——蘇軾《浣溪沙·端午》
釋義:微微小汗?jié)裢噶吮躺【I,明日端午節(jié)一定要浴蘭湯。
賞析:端午(農(nóng)歷五月初五),我國民間傳統(tǒng)節(jié)日。本名“端五”。《太平御覽》卷31引《風(fēng)土記》:“仲夏端午、端、初也”。亦名“端午”、“重五”、“重午”。民間有端午吃粽子、賽龍舟、吊屈原等風(fēng)俗。
本篇描寫婦女歡度端午佳節(jié)的情景。上篇描述了她們節(jié)日前進行的各種準(zhǔn)備。
3、包中香黍分邊角,彩絲剪就交絨索?!惲x《菩薩蠻》
釋義:用彩色絲線包粽子,絲線在粽子上交錯盤繞。
賞析:粽子又叫“香泰”“角黍”、“筒粽”,包粽子的材料有竹葉、蕉葉和蘆莞葉,最早用彩絲線來包裹,后用棉線、草;泰亦稱“稷”、“糜子”,煮熟后有粘性。詩句描述了粽子的邊角分明,用彩絲纏繞打結(jié),既精美又結(jié)實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scgf/110673.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quán),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quán)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wǎng)絡(luò),轉(zhuǎn)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biāo)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quán)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