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做招聘面試時,常會問求職者這個問題。后來就不問了,因為大多數(shù)人不太讀書?!?/p>
近些年,每年歲末我都煞有介事地做“個人年度計劃”,每年都會出現(xiàn)的一條是“每個月至少讀一本書”。
這個數(shù)量公布出來有些慚愧,所以今年的計劃改成了“一個月至少讀兩本書”。有個朋友留言說剛看了一則新聞報道,某圖書館公布借書者名單,有位女士榮登榜首,一年借閱圖書四百多本,一年三百六十五天,人家平均一天讀書不止一本。
羨慕嫉妒沒有恨。私下里猜想:她不工作,她的職業(yè)就是看書寫作……等等。
還曾看過一篇文章,有個臺灣達人,每天讀一本書看一部電影,且各地旅游,在某個職業(yè)領(lǐng)域非常有成就。
今年春節(jié)前,我參加了劉主編的“天才少年計劃”。這名字好奇怪吧 開始我也以為是少年兒童參加的活動,“成人不宜”呢。
這是個付費參加的讀書寫作訓(xùn)練營,499塊錢,10周時間,每周讀一本書寫500字以上的讀書筆記,每周寫一篇1500字以上的文章,主編會點評作業(yè)。10周結(jié)束,堅持下來的學(xué)費返還;期間有一項延期或完不成,499元歸老師。
計劃期間,我每周都能在周日晚24點前交上作業(yè)——500字以上的讀書筆記+1500字作文。在那期間,發(fā)現(xiàn)一周讀一本書是很簡單的事,無非是少刷微信朋友圈,多些時間讀書。到第三周,我甚至一周讀了三本書。
都說“養(yǎng)成一個習(xí)慣城需要21天”。我在“天才兒童計劃”里堅持了8周(報名比別人晚),56天,卻在拿回學(xué)費后,又懈怠了起來(此處省略NN個慚愧的表情)!離開“天才兒童計劃”一個多月了,我本應(yīng)堅持每周讀一本書,到目前只讀了兩本。
所以有一天就跟劉主編建議——把讀書會再搞起來吧!
如果我們足夠熱愛讀書,完全不需要外力的約束。我有個前同事、朋友的女兒現(xiàn)在還是個學(xué)齡前兒童,嗜書如命!6歲的女孩,居然在讀《孫子兵法》,而且講起來都是一套一套的。我外甥也愛讀書,幼兒園背完《論語》、《大學(xué)》、《中庸》之類,小學(xué)讀完了《山海經(jīng)》等,臨近中考還不忘讀《李太白全集》。JASON同志侄女剛上初一,學(xué)霸一枚,也愛讀書,上周拿了爺爺?shù)摹妒酚洝?,我家小孩還質(zhì)疑“她看得懂嗎 ”我相信她是看得懂的,就象同事6歲的女兒讀《孫子兵法》,并且能夠領(lǐng)悟和解讀。
讀書改變命運嗎 很多人質(zhì)疑這一點。我常常想起一個場景。有一次出差在車上等紅綠燈,一個乞丐過來伸手要錢。同事給了人家十塊錢,同行的人說“給這么多干嘛,給他一塊錢就行了!”同事大尾巴狼般深沉道“我有時就想啊,如果我不是比他多讀了幾年書,說不定還不如他呢!”每當(dāng)都人說讀書有什么用時,就會想起那個場景,同事的這段話。
我算不了熱愛讀書的人。說起來很慚愧。但每天不管多晚,我都會在睡前讀上幾頁,可能看不了幾頁就困意襲來眼皮打架,好像在用書給自己催眠。并不是作者寫得不好,而是下班回到家,又做飯又收拾家務(wù),又要運動有時還要準備第二天的早餐烤個蛋糕餅干啥的,又想著要寫點東西……看書時往往就十一、二點了。
我的個人體驗是,手機閱讀和“聽書”都不如手捧一卷書在讀有愉悅感。比如“微信讀書”等APP,有次出差,我微信讀書上讀完了韓寒的《我所理解的生活》和沈從文的《邊城》;下載了喜馬拉雅,把羅輯思維或想讀的小說下載下來,不知算不算“讀書”的一種 我常在做家務(wù)或開車或步行時聽廣播,陸續(xù)聽完了《梁文道——一千零一夜》、《看理想》等節(jié)目。
從前上學(xué)時候看書快。所謂“書非借不能讀也”吧,那時的書大都是借來的。曾用一個課外活動和晚自習(xí)時間讀完一套《射雕英雄傳》,一個周日讀完《云海玉弓緣》,也曾在四立書社辦過借書證,幾乎一天看一本亦舒,還有瓊瑤……書有厚薄,文有長短,有的可一讀再讀,有的翻翻即可,知是不可一概用讀書時間長短衡量,但平均下來,平均一周讀一本書的節(jié)奏應(yīng)該是可以做到的。
今天看到開智學(xué)堂出口人陽志平先生的一段話。
最便宜的自我修煉是閱讀,最容易產(chǎn)生心流體驗的娛樂是寫作。
讀一本書最好的方法是開始讀一本書;寫一本書的最好方法是開始寫一本書。
最近成為簡書及幾個公號的簽約作者,我在自己的簡介上寫下了“2016年踐行每周讀一本書、每天快樂一點點”。
我經(jīng)常讀別人推薦的書。比如梁文道講《燭燼》,我就買了一本;講《干校六記》,就買了楊絳的三本書。《干校六記》讀完,最近在讀的是《走在人生邊上》,此書應(yīng)該是對錢鐘書先生所作《走在人生邊上》的回應(yīng)吧 讀起來,內(nèi)心充滿仰慕和敬意。
嘿,你經(jīng)常讀什么書 最近在讀什么書 后臺留言交流一下唄。
人在職場,某連鎖企業(yè)職業(yè)經(jīng)理,人力資源管理師;愛生活,愛烘焙;寫原創(chuàng)文章、堅持美文分享、偶爾在深夜廚房;2016年踐行每周讀一本書,每天快樂一點點!
更多文章查閱歷史消息
今天回復(fù)“讀書”,可閱讀一篇讀書筆記
最近看過的一本好書是《活著》,作者是余華。這本書講述了一個普通農(nóng)民家庭的故事,從父母的死亡到兒子的離開,書中描寫了每個人的思想、行為和經(jīng)歷,表達了人們在悲劇中的掙扎和生活的本質(zhì),以及每個人都要面對的生活挑戰(zhàn)。書中的人物形象栩栩如生,讀者可以感受到他們的痛苦和掙扎,以及他們在社會上的艱難處境。這本書不僅深刻揭示了普通農(nóng)民家庭的生活,更深刻地揭示了人們在悲劇中的掙扎。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scgf/111110.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quán),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quán)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wǎng)絡(luò),轉(zhuǎn)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quán)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
上一篇: 如何才能不辜負大好春光?薦號
下一篇: 人生的意義到底是什么呢?【美文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