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 里問大家,“后來的我們”都成了什么樣
除了在節(jié)目里念到的,還有很多讓我感動的
選了一些讓我有感觸的,所有的留言都匿名吧
可能看到這里的你,也曾經歷過下面的這些事
不知道有沒有因為某一句話,突然扎心呢
◆
后來的他們
都過成了什么樣
≈
后來的我們,現在每天只隔了一百米,相互刪了微信見到也不會打招呼,有時侯遇上他爸媽有時候還會稱呼叔叔,阿姨。我們的關系卻也就此緣滅。
≈
舍不得不聯系,又悲哀的只能當作彼此是普通朋友,只為偶爾能問候。
≈
不知道呢,計劃好了昨天拿花告白他,然后也買好了《后來的我們電影票》,結果前幾天得知他有女朋友了,然后悲催了傷心了好久哭了好久,昨天一個人拿著兩張電影票去看了電影,電影還沒開始,我就已經哭了稀里嘩啦的了……
≈
再也沒有了聯系,雖然偶爾會想起,可是想到的往往是自己受得所有委屈。放棄的時候覺得自己很灑脫,所有人也覺得我很堅強,只有我自己知道是打腫臉充胖子而已。
后來,談了現在的男朋友,卻也總是患得患失的感覺,覺得自己變了好多,疑心重了,只想對現在的他說,對不起,我不是故意的,只是怕歷史重演
≈
我愛他愛了十年,但是他卻不知道。他結婚那天,我去看了新娘,很漂亮。
≈
我們是被現實社會而打敗,跟電影情節(jié)大致差不多,他那時候沒錢工作具不好,說白了就是社會上的小混混,家里反對,那時候我工作一月也才3000塊錢,繳了房租,其實也剩不了多少,我們這段感情維持了三年,我那時候不敢辭職不敢浪費一分錢,因為他的收入不穩(wěn)定有時候一個月里有錢有時候一分錢都沒有,我們甚至窮到一天里只吃了一盒方便面。
后來的我選擇了離開他,兩年后我無意知道他的消息,他現在過得很好,自己做了一個小生意,有錢有房也有嬌妻,只是身邊的人不再是我。陪他苦過、陪他笑過,陪他窮途繚繞過。確實,當現在的我們什么都有時,卻不再是我們。
≈
一開始就沒有我們,所以并沒有后來的我們。
≈
后來的我們聯系已經是八年后了!聊了一整夜 才知道當初的見面只想復合 卻因為一點插曲見面沒有說一句話就這么走 再次聯系已然是八年后 而我們不在青澀。
≈
陪著最想在一起的人去看的電影,結尾被林爸爸的那封信深深地打動,當這封信讀出來的時候,眼淚就止不住的留下,緣分這東西,不負彼此就好,想不負此生,太難。
仿佛看見了自己的現狀,很多人只會在找到共鳴的地方淚流滿面,想起看前任的時候,沒有一點感觸,反而看到這段時,無法控制的淚奔,有很多東西,即使是時間也無法改變的吧。
≈
這部電影中看到了曾經我和他,7年了,知道當初分開后,他喝酒喝到吐血搶救,不到一個月就閃婚了,知道他偶爾來看我的空間,后來知道他有個可愛的女兒,我知道他的手機號碼一直沒有換過,也知道他還在那個城市,可我卻沒有再聯系他的身份和勇氣。
正如劇中小曉那句:明明可以成為正宮,卻差點成為小三。他過的很好,而我依舊一個人,明知道活在過去中的人沒有未來,卻依舊停不下腳步。希望我們別重逢,別懷念,各自安好。
≈
我們是在2010的時候相遇的,那樣的遇見現在看來應該很非主流,我們只是互相加了QQ,然后就一直聊天,也不知怎么的,就開始了一段所謂的網戀,8年來分分合合不知道多少次,也不知道多少原因了,但是我們之間只見過一次面?,F在他當兵去了,我們現在很好,也一直在聯系。還是不知道后來的我們還沒有有我們想要的后來。
≈
沒聯系。他過得好,而我,假裝很好
≈
04年到17年,對他的愛也許用一輩子銘記或忘記,三十歲的我三天后嫁人了
≈
電話倒背如流,但卻未曾打過,希望她過的好,把最美的時光給了我,卻沒能將現在的自己給她,好想當面對她說:一定要幸福!
≈
后來的我們,沒有聯系了。我不知道他過的好不好,但是我在努力的過得好。其實仔細想想,一直讓我放不下的,除了情深愛了那么久,還有一點就是因為不甘心吧。不管怎么樣,我還是希望,就算沒有對方,我們也可以好好生活。用的這個昵稱,是他的首字母和我的首字母。三年沒見了,這個習慣,我還沒改呢。
≈
曾經給我唱過“我不愿讓你一個人”,可是后來的我們卻連一個一點點儀式感的再見都沒有,就再也不見了。
后來的我過得不算太好,一直沒能灑脫出走過去,反反復復,不知不覺總想看看對方朋友圈,看到他大方表達對現任的喜歡,由最初的傷心慢慢變成現在的莞爾一笑,談什么忘記,誰能忘記 說忘記還不如說釋然,說接受,說…我愿意看到你比我過得幸福。
≈
分手來的匆促,卻又在意料之中。在最開始的一個月,沒有很認真的道別,哭過痛過糾結過,卻也在看到朋友圈不可見后冷了心,不想再去惦記,難為自己。
時間真是神奇,在分開后的第四十一天,他給我打了電話,玩笑熟稔的開場,祝福式的聊天,最后聊到了分手的原因以及這一路走來的感懷,在泣不成聲的吸鼻涕聲里畫上了最終的句號,我要的回答收到了,為這段感情填上了溫和的答案,是的,我們都愛過,就夠了。
從此,不糾纏,不念舊,不回頭,不聯系。我用認識你時你的簽名來祝福你:愿你好,即便與我無關。妞妞,再見。
后來的我們,什么都有了
只是沒有了我們
再見,祝福
你,一會看我,一會看云。我覺得,你看我時很遠,你看云時很近?!?《遠和近》顧城。相信很多人在第一次讀到顧城的詩的時候,一定會認為顧城是一個很深情的人,因為只有一個很深情的人才能寫出這樣深情的詩。是的,很多人至今都不敢相信,深情的顧城會親手殺害了自己的妻子,然后又結束了自己的性命。他們留下唯一的孩子,如今怎樣了呢?
我們常說“龍生龍鳳生鳳,老鼠的兒子會打洞”,雖然這樣的說法用在人的身上有些過于偏激,但是我們不得不說,父輩對于后代的影響是很大的。顧城出生于1956年,他的父親便是一名詩人,名為顧工。
顧城從小就具有“詩人”的氣質,他不愛湊熱鬧,就喜歡一個人躲在房子里看書,有的時候同學們愛聽,他也會和別人講講自己在書中看到的故事,尤其是《三國演義》同學們都愛聽,顧城也講的最多。顧城雖然不愛說話,但是他一開口,同學們都愛聽。
1968年,因為條件的原因12歲的顧城便輟學回家養(yǎng)豬了。也正是在這一段時期,整天悶在家里的顧城,把自己內心的想法寫進了詩里。作為詩人內心里總是孤獨的,因為很少有人能夠理解他,而作為天才詩人的內心則是要更加的孤獨。
好在顧城遇到了能夠懂他的那個人,他的妻子謝燁。謝燁也是一名文學愛好者,喜歡寫散文,尤其愛寫詩。兩人的相遇是一拍即合,于1983年結成連理??墒窃诙私Y婚十年后,也就是1993年,因婚變顧城用斧頭砍傷妻子謝燁致死,隨后自己也自縊了。
兩人去世之時,還留下了一名年僅5歲的兒子,名叫木耳。因為木耳小的時候經常啼哭,顧城又要創(chuàng)作的原因,顧城夫婦決定將木耳送到別人家寄養(yǎng)。在顧城和謝燁去世之時,年幼的木耳根本不知道發(fā)生了什么事情。
后來顧城的姐姐把顧城唯一的兒子木耳接到了新西蘭,此后的木耳便一直在新西蘭居住,接受西方教育長大,最后木耳雖然長著一副典型的東方面孔,可是卻連中文都忘記了。而關于父母的記憶,更是模糊。
木耳是一個很聰明的孩子,他繼承了父親和母親的優(yōu)良基因,在學校的成績一直都是名列前茅,并且順利的考上了當地有名的奧克蘭大學,只不過他選擇的專業(yè)并非是文學類的,而是工程學專業(yè)。父母對他造成的唯一影響,好像就是讓年幼的木耳,在沒有家庭溫暖、父母寵愛的家庭中長大。連第一次聽說父母的故事,都是在他成年以后,姑姑才對他說的。木耳于是來到了中國,來到了父母的家鄉(xiāng)。
木耳來到中國后,見到了爺爺顧工,也就是顧城的父親。顧工再次見到自己久別重逢的孫子,高興的喜極而涕。帶他去了很多地方游玩,吃了很多中國的特色美食。好在姑姑也曾教過木耳一些漢語,兩人溝通起來也不至于太困難。此后木耳重新回到了新西蘭,過上了普通人的生活。
君生我未生,我生君已老。君恨我生遲,我恨君生早。在這個世上,永遠存在著一種遺憾,那便是“相見恨晚”,于友情如此,于愛情更是如此,很多時候,人們會被年齡、距離所打敗,抱憾終身。
但也并非所有人都甘心放棄,比如今天故事里的主人公,他在19歲那年,無可救藥地愛上了一位74歲的老太太,為了和她結婚,小伙子甚至不惜和家人鬧翻,如今還干出了軟禁妻子的事情,這到底是怎么一回事?他們的結局又如何?
他叫李亞迪,是一位土生土長的印尼小伙,和其他同齡人一樣,李亞迪過著平凡而充實的生活,直到19歲那年,一個女人的出現改變了他的人生。那天,李亞迪去同學家玩,無意中“邂逅”了同學的母親羅哈雅,由于是老來得子,羅哈雅今年已74歲,足以當李亞迪的奶奶。
然而令人萬萬沒想到的事情發(fā)生了,離開同學家后,李亞迪便對羅哈雅念念不忘,之后又多次找機會,去同學家玩,目的就是為了見見羅哈雅,很快,年輕的男孩選擇大膽表露自己的心聲,羅哈雅十分吃驚,但她卻接受了男孩,兩人幸福地牽住了手。
一夜之間,李亞迪和羅哈雅的事情傳遍十里八鄉(xiāng),雙方的家人根本無法接受這段55歲年齡差的“忘年戀”,而李亞迪不管那么多,甚至表示要娶羅哈雅,李亞迪的父母自然強烈反對。
卻不料李亞迪以死相逼,父母沒有辦法,只能同意了這門婚事,不久之后,二人幸福地步入婚姻殿堂,此事再次引起轟動,不知道李亞迪的那位同學,是不是要改口叫李亞迪“爸爸”?
雖然別人都抱著“看戲”的心態(tài),但3年過去了,兩口子依然恩愛如初,不由得讓人感慨“愛情的力量”真是不可思議,然而就在此時,新的意外發(fā)生了——李亞迪竟然將妻子軟禁起來了,理由很簡單,怕妻子太有魅力,招來小三。
大家一聽到這個理由,當時就懵了,不過對此,老太太本人倒是沒說什么,甚至覺得丈夫太愛自己才會干出這種事,感動之余,羅哈雅決定再“努力”一把,給丈夫生個娃,這下“吃瓜群眾”們更吃驚了,不過和3年前一樣,李亞迪兩口子根本不在乎他人的目光,繼續(xù)過著自己的小日子。
看到這里,或許會有朋友想起電視劇《都挺好》里的一段對話,蘇大強說:“小蔡跟我在一起,不圖我錢,不圖我房子?!碧K明成一聽笑了,譏諷道:“那她圖你什么?圖你歲數大?圖你不洗澡?”但蘇大強卻充耳不聞,堅信“生命誠可貴,愛情價更高”,當然了,事實證明,蘇大強確實錯了。
但李亞迪和羅哈雅的情況似乎并不一樣,因為老太太家里也很窮,并沒有什么“利”可圖,而且他們婚后這3年,也一直過著樸素簡單的生活,一起吃飯,一起散步,一起拍些甜蜜的合影,和尋常夫妻并沒有什么兩樣。
西哲有云:“脫掉一切華麗的包裝,才能看到愛情的本質。”也許,李亞迪和羅哈雅這樣,才是愛情本來的模樣,兩個人之所以在一起,不過是因為純粹的喜歡罷了,在不影響別人的情況下,追求自己的幸福,又何妨?對此,你怎么看?你是否能接受年齡差距如此大的婚姻?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scgf/111236.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系,或有版權異議的,請聯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絡,轉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
上一篇: 后來的我們,還會再見嗎
下一篇: 怦然心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