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年輕人眼中,只要年過半百的都是老人,但我們知道,50歲和60歲有很大不同,更不用說往上還有70歲、80歲和90歲,各位朋友,到底多大年紀才算老 您覺得自己老了嗎 看到一篇精彩好文《您老了嗎》,讀完以后豁然開朗,送給大家。人活到多大年紀算是老啦 按照咱們國家《老年人權(quán)益保障法》的規(guī)定,年滿60歲即為老年人。其實,這只是一個法律上的說法,屬于“一刀切”,具體到每一個人那標準是不一樣的。聯(lián)合國世界衛(wèi)生組織,經(jīng)過對全球人體素質(zhì)和平均壽命進行測定,對年齡劃分標準作出了新的規(guī)定。該規(guī)定將人的一生分為五個年齡段:未成年人:0至17歲;青年人:18歲至65歲;中年人:66歲至79歲;老年人:80歲至99歲。在新標準下,是不是越活越年輕了呢 記得剛?cè)胛榈臅r候,在新兵連里,我們那一伙新兵蛋子互相之間都以“老”相稱——老張、老李、老王……終于有一天,班長實在聽不下去了,沖著我們吼了起來:十八九歲的毛孩子,老個屁!嘴上長毛了嗎 于是,“老字輩”們立馬回歸為“小字輩”了。那個時候,我們認為人長了胡子就是老了。十年前,我去采訪一位離休老干部,他當(dāng)過多年的縣委書記,是那種到了村里就拉起架子車和農(nóng)民一起干活的領(lǐng)導(dǎo)干部。年近八十的他對我說:“我個人的體會是,人在75歲以前沒有老的感覺,體力、精力都和中年的時候一樣。過了75歲以后,才真是老了。”當(dāng)年我40多歲,聽了他的話以后,我覺得自己離老還遠著呢,于是,繼續(xù)和20多歲的小伙子們一起打籃球、去野外爬山。春節(jié),我陪著省領(lǐng)導(dǎo)去干休所看望老干部,一位老阿姨的話讓所有在場的人都受到了鼓舞。她說:“我今年感到自己確實老了。去年還沒有這種感覺,能張羅一大家人的飯,今年有點力不從心了?!边@位阿姨93歲,按照她的說法,92歲以前人都不老。于是,50多歲的我信心倍增,繼續(xù)打球、爬山。老還是沒老,雖然自己說了不算,但至少有可以自己做主的因素。首先,老是一種自我的感覺,以“老”自居的人,也許50歲就進入老的狀態(tài)了。著名作家王蒙說他從年輕的時候就特別愛唱一首丹麥民歌《在森林和原野》,現(xiàn)在70多歲的他更喜歡這首歌了,因為這歌里的一句詞,他覺得是真理:“只要我們心不老,幸福的生活就快要來到?!笨梢?,老還是不老,要看自己是不是有一顆年輕的心。當(dāng)然,身體衰老了,光心年輕同樣是老了。所以,不老還是一種能力。如何才能讓自己具有不老的能力,我查遍了老年學(xué)、老年社會學(xué)和各種益壽延年的書,都沒有“不老的能力”的方法。后來,我想起了自己在學(xué)校里教書的時候講的課程《組織行為學(xué)》,那里面有關(guān)于能力的說法,我權(quán)且套用一下:影響能力的形成和發(fā)展有四個方面因素——遺傳因素、環(huán)境因素、社會實踐、自我提升。我覺得“不老的能力”的形成和發(fā)展應(yīng)該也是這四個方面。那如何才能發(fā)展這種能力呢 我還是用一個故事來說明吧。我的朋友大劉,每周有三個晚上必然得回家看獨居的老母親。不管有什么事,他都說,不行,我今天得回家讓我媽給我做飯吃。大劉母親90多歲了,他為什么一定要讓老母親給自己做飯吃 他的觀點是,我讓我媽給我做飯吃,我媽就不會變老。如果我要是請個保姆給她做飯,她可能早就不能生活自理了。仔細琢磨一下,大劉的這個理論和實踐正對應(yīng)了那“四個因素”。怎么才能確定自己是不是老了,有標準嗎 沒有官方標準,也沒有科學(xué)依據(jù),我只能給您提供一個參考標準,受王蒙先生喜歡的那首歌中歌詞的啟發(fā),我認為標準是:只要您覺得幸福天天在您的身邊,您就沒有老。會有人問了,能否有具體的做法 我覺得只需要在生活中做到這七點,就可以“永遠年輕”!01有一顆童心成年后依然保有一顆童心很難得,這不是沒心思、幼稚的表現(xiàn),而是看過世間的千變?nèi)f化后依然相信美好的存在,始終保持著對事物的好奇心,這樣的人離幸福最近,自然也會顯得更年輕。02喜歡微笑愛笑的人,走到哪里都像一縷清風(fēng),讓人心曠神怡。愛笑的人,能給人慈祥的感覺,有助于和家人朋友和諧相處。這樣的人不會攀比,不會被瑣事煩擾,珍惜自己的生活,懂得知足常樂。唯有笑口常開,才會容顏不老。03有追求看起來年輕的人,會使自己永遠保持生命的朝氣和活力,不安于現(xiàn)狀。即使退了休,也在各個方面有新的追求,在力所能及的范圍內(nèi)積極投入各項活動,如唱歌、攝影、書畫、跳舞......這樣,展示在你面前的生活才會更有朝氣,也才會使你的精神狀態(tài)更飽滿。04有生活情調(diào)愛生活還不夠,如果能再有點情調(diào)就完美了。不享受錢買來的優(yōu)越,愿意花心思養(yǎng)幾盆綠植,動手制作一些小玩意,別有一番情趣。這樣的人,歲月怎么忍心讓其老去呢 05堅持運動身體健康才是保持年輕的基礎(chǔ),不顯老的人一定都堅持運動,讓自己由內(nèi)而外散發(fā)著活力。06獨立自主獨立自主,是一把抗衰老的金鑰匙。獨立自主的人,不會為別人而活,然后忘了好好休息和照顧自己;也不會總是想著依賴別人,沒有自我。這樣的人,不憂慮,不彷徨,堅強果敢,歲月很難刻下痕跡,因而也不容易變老和顯老。07內(nèi)心豐盈內(nèi)心豐盈的人,自有一種強大的氣場,從不迷失生活的方向,更不輕易服老。因為他們知道,年輕不僅是一種狀態(tài),更是一種心態(tài)的選擇。內(nèi)心豐盈的人,會用心生活,即使經(jīng)濟條件一般,也能將小日子過得有滋有味。這樣充滿智慧的人,才不會在歲月蹉跎中老去。作家村上春樹曾說:人不是慢慢變老的,而是一瞬變老的。人變老,不是從第一道皺紋、第一根白發(fā)開始,而是從放棄自己那一刻開始。只有對自己不放棄的人,才能活成不怕老、不會老的人。父親寫的散文詩父親的散文詩的歌詞散文詩精選朱自清散文~~
【相識是緣,感恩遇見】創(chuàng)辦者紫鳶微信,歡迎大家添加
世界衛(wèi)生組織對老年人的定義為60周歲以上的人群,而西方一些發(fā)達國家則認為65歲是分界點。60歲退休,是根據(jù)中國國情制定的。由于全世界的年齡呈普遍增高趨勢,世界衛(wèi)生組織對老年人的劃分,提出新的標準,60到74歲的人群稱為年輕的老年人,75以上的才稱為老年人。把90歲以上的人群稱為長壽老人。
1、 人類的理想壽:
(1)根據(jù)生物學(xué)的原理:
(2)哺乳動物的壽命是生長期的5-7倍,人類的生長期用最后一顆牙齒出來的時間(20-25歲)來計算的。因此人的壽命應(yīng)是125歲到175歲,平均150歲。最低也應(yīng)該是100歲。0-60歲為生命的第一個春天,播種耕耘,辛勤勞作。61-120歲是生命的第二個春天,金色收獲,溫馨從容。
(2)人類壽命的變化:
國人的平均壽命由解放前的35歲一躍上長為2000年底的71歲。過去:人活70古來稀?,F(xiàn)在:活到80不算老,70還是正當(dāng)年。
幾種動物生長期和壽命
我國歷代人的平均壽命
按照世界衛(wèi)生組織的定義:
65歲以前,中年人。65-74歲,青年老人。75-90歲,老年人。90-120歲,高齡老人。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scgf/111336.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quán),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quán)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wǎng)絡(luò),轉(zhuǎn)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quán)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
上一篇: 有沒有一首詩,讓你覺得歲月靜好?
下一篇: 總有一個人知你冷暖,懂你悲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