盼望著,盼望著,東風來了,春天的腳步近了。
一切都像剛睡醒的樣子,欣欣然張開了眼。山朗潤起來了,水漲起來了,太陽的臉紅起來了。小草偷偷地從土里鉆出來,嫩嫩的,綠綠的。園子里,田野里,瞧去,一大片一大片滿是的。坐著,躺著,打兩個滾,踢幾腳球,賽幾趟跑,捉幾回迷藏。風輕悄悄的,草軟綿綿的。桃樹、杏樹、梨樹,你不讓我,我不讓你,都開滿了花趕趟兒。紅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ɡ飵е鹞秲?;閉了眼,樹上仿佛已經(jīng)滿是桃兒、杏兒、梨兒?;ㄏ鲁汕С砂俚拿鄯湮宋说佤[著,大小的蝴蝶飛來飛去。野花遍地是:雜樣兒,有名字的,沒名字的,散在草叢里,像眼睛,像星星,還眨呀眨的?!按得娌缓畻盍L”,不錯的,像母親的手撫摸著你。風里帶來些新翻的泥土的氣息,混著青草味兒,還有各種花的香,都在微微潤濕的空氣里醞釀。鳥兒將巢安在繁花嫩葉當中,高興起來了,呼朋引伴地賣弄清脆的喉嚨,唱出宛轉的曲子,跟輕風流水應和著。牛背上牧童的短笛,這時候也成天嘹亮地響著。雨是最尋常的,一下就是三兩天??蓜e惱!看,像牛毛,像花針,像細絲,密密地斜織著,人家屋頂上全籠著一層薄煙。樹葉兒卻綠得發(fā)亮,小草兒也青得逼你的眼。傍晚時候,上燈了,一點點黃暈的光,烘托出一片安靜而和平的夜。在鄉(xiāng)下,小路上,石橋邊,有撐起傘慢慢走著的人,地里還有工作的農(nóng)民,披著蓑戴著笠。他們的房屋,稀稀疏疏的,在雨里靜默著。天上風箏漸漸多了,地上孩子也多了。城里鄉(xiāng)下,家家戶戶,老老小小,也趕趟兒似的,一個個都出來了。舒活舒活筋骨,抖擻抖擻精神,各做各的一份事去?!耙荒曛嬙谟诖骸保瑒偲痤^兒,有的是工夫,有的是希望。3春天像剛落地的娃娃,從頭到腳都是新的,它生長著。春天像小姑娘,花枝招展的,笑著,走著。春天像健壯的青年,有鐵一般的胳膊和腰腳,領著我們上前去。*文:朱自清原名自華,號秋實,后改名自清,字佩弦,現(xiàn)代杰出的散文家、詩人、學者、民主戰(zhàn)士。
從思想主題、文章結構以及藝術方面進行賞析:
1、思想主題:
作者借孩子的眼睛對春天作了全面細致的觀察,并通過比喻、擬人等藝術手法,準確、生動地描繪了江南春天特有的景象,特別是花卉爭榮、生機勃勃的圖畫般的描寫,贊美、抒唱春的創(chuàng)造力和帶給人們以無限希望,從而激勵人們在大好春光里辛勤勞作、奮然向前,從而抒發(fā)了作者對春天的贊美,表達了熱愛生活和積極進取的情懷。
2、文章分析
《春》描寫細膩,富于情致。
第一部分:即第一自然段,寫盼春。
文章一開頭,就連用兩個“盼望著”??梢娖诖禾靵砼R的心情是多么殷切。 “東風來了”,這是身體突然感覺到地,以此報告了春天的消息。“春天的腳步近了”,終于聽到了那春天由遠而近的蹣跚的腳步聲。這仿佛是作者一直在側耳傾聽著春天的腳步似的。以短短的十七個字,淋漓盡致地表現(xiàn)了作者殷切而又喜悅的心情。
第二部分:從“一切像剛睡醒的樣子”到“有的是功夫,有的是希望”,是寫春。
第二自然段,總寫春景?!吧嚼蕽櫰饋砹恕?,寫積雪消融、春光明媚、嫩草新綠,顯得格外清爽和滋潤?!疤柕哪樇t起來了”,把太陽擬人化,既表現(xiàn)了春天太陽的溫暖,抓住了春陽的特征,又表現(xiàn)了春天太陽的內(nèi)在神韻。寫初春的山、水和太陽,是從大處落筆,勾勒出一個總的輪廓,為下文細致的描繪張本。然后再從春草、春花、春風、春雨、春天里的人們等分寫春天的景象。
第三自然段,分寫春草。“小草偷偷地從土里鉆出來,嫩嫩的,綠綠的……風輕悄悄的,草軟綿綿的”?!般@”字用得何等傳神;“嫩嫩的,綠綠的”,“草軟綿綿的”,又是何等簡潔而富有質(zhì)感地寫出了初春草的特點。
第四自然段,分寫春花。春花的美艷。那花兒開得多么熱烈:“桃樹、杏樹、梨樹,你不讓我,我不讓你,都開滿了花趕趟兒”;那花兒的色彩多么美麗:“紅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那花兒的味道多么怡人:“花里帶著甜味兒;閉了眼,樹上仿佛已經(jīng)滿是桃兒、杏兒、梨兒?;ㄏ鲁汕С砂俚拿鄯湮宋说佤[著,大小的蝴蝶飛來飛去”。還有野花呢,“散在草叢里,像眼睛,像星星,還眨呀眨的?!?/p>
第四自然段,分寫春風。 “古木陰中系短蓬,杖藜扶我過橋東。沾衣欲濕杏花雨,吹面不寒楊柳風?!碑敶禾斓年柟庹张R大地,楊柳吐出了新綠,微風輕拂,吹到人們的臉上,是那樣溫暖柔和,已經(jīng)感覺不到一絲的寒意了。作者以“吹面不寒楊柳風”引起對春風的描寫,接著擷取了一個生活化的令人倍感親切的比喻“像母親的手撫摸著你”,寫盡了春風的氣韻神情。
然后,作者又以極細膩的筆觸,寫春風的味道:“風里帶來些新翻的泥土的氣息,混著青草味兒,還有各種花的香,都在微微潤濕的空氣里醞釀?!弊詈笫菍懘猴L中的樂音——鳥兒的宛轉的曲子和牛背上牧童的短笛?!盃铍y寫之景,如在目前”,作者通過細膩的感受,運用生動的筆墨,將難以狀寫的春風寫得神韻透徹。
第五自然段,分寫春雨。寫春雨,作者先寫春雨的特點:“像牛毛,像花針,像細絲,密密地斜織著,人家屋頂上全籠著一層薄煙”。然后寫雨中的景致,描繪出一幅寧靜優(yōu)美的水墨春雨圖。第五自然段,分寫春天里的人們。春天來了,“城里鄉(xiāng)下,家家戶戶,老老小小,也趕趟兒似的,一個個都出來了。
舒活舒活筋骨,抖擻抖擻精神,各做各的一份兒事去?!睂懗觥跋U伏”了一冬的人們迎來風和日暖的喜悅。人們充滿了希望,因為“‘一年之計在于春’,剛起頭兒,有的是工夫,有的是希望”。
第三部分:即第六自然段,贊春。作者用三個比喻總寫春天。春天是新的,春天有旺盛的生命力:“春天像剛落地的娃娃,從頭到腳都是新的,它生長著?!贝禾焓敲赖?,是活潑生動的:“春天像小姑娘,花枝招展的,笑著,走著。”春天是健壯有力的:“春天像健壯的青年,有鐵一般的胳膊和腰腳,領著我們上前去?!?/p>
從剛落地的娃娃,到小姑娘,到青年,文章描寫的順序也耐人尋味,寫出了不同時段的不同景象。這個結尾奇崛,頗俏。作者在完美地制作了春天的畫卷之后,縱情地對春天予以贊美,進一步揭示春天有不可遏制的創(chuàng)造力和無限美好的希望。三個形象化的比喻,漸次排比,氣勢迭起,戛然有力地歸結全文。
3、藝術分析
(1)詩情與畫意的結合,和諧地創(chuàng)造情景交融的境界。
作者對春天深沉贊美的感情,不是直抒胸臆地“直說”,而是通過含情的畫筆,描繪春天的各種風景畫來抒寫的,賦予各種景物以鮮明的感情色彩。如對花的描寫,既繪形繪色地描繪了各種果樹的花,又這樣描繪盛開的野花:“野花遍地是:雜樣兒,有名字的,沒名字的,散在草叢里像眼睛,像星星,還眨呀眨的?!弊髡哔p花的欣喜之情,傾注在字里行間,一切“景語”都是“情語”。
由于感情的傾注,這些小野花兒都仿佛變成了富于感情的活靈靈的小動物了,內(nèi)在的詩情與外在的景物和諧地交融為具體可感的藝術形象,畫面的境界也因之抹上了一層濃郁的抒情色調(diào)。
(2)結構嚴密,層次井然中見跌宕變化。作品根據(jù)揭示主題和抒情的需要,一共制作了五幅畫面。畫面之間連接自然、緊湊,并以前四幅畫面作為第五幅畫面的鋪墊、烘托,從而開拓意境,揭示題旨。在揭題后,最后奇峰突起。文章層次清楚,脈絡分明,而又有變化。
(3)語言樸實、雋永。朱自清善于提煉通俗易懂、生動形象的口語。他的散文語言具有清新樸實的特點。如寫草“園子里,田野里,瞧去,一大片一大片滿是的”;如寫花“你不讓我,我不讓你,都開滿了花趕趟兒”,這些短句淺語都是從口語中來。
從達意說,平易好懂,從修辭說,經(jīng)過作者的藝術加工之后,節(jié)奏明快,不平淡,有濃厚的抒情味。作者還善于運用奇妙的比喻,增強語言的情味。如寫春風拂面,說“像母親的手撫摸著你”,如把春天比作“剛落地的娃娃”“小姑娘”“健壯的青年”等,這些比喻新穎、貼切,不落俗套,富有表現(xiàn)力,蘊藉深厚,句外有意,樸實清新中有雋永的意味。
擴展資料:
創(chuàng)作背景
《春》創(chuàng)作時間大約在1933年間。此時作者朱自清剛剛結束歐洲漫游回國,與陳竹隱女士締結美滿姻緣,而后喜得貴子,同時出任清華大學中國文學系主任,人生可謂好事連連,春風得意。?
《春》的出處
《春》是朱自清散文中的名篇佳作,但在作者生前,它卻沒有收入朱先生的散文集中。據(jù)陳杰同志考證,《春》最早發(fā)表在朱文叔編的《初中國文讀本》第一冊上。該書1933年7月由上海中華書局印行。陳說:“在篇名的右上角都注有標記。編在課文目錄后附注,凡有此標記者‘系特約撰述之作品’,可見是《讀本》的編者當時特約朱先生等撰寫給中學生閱讀的文章。”
擴展資料來源:-春
描繪花草爭榮,生機勃勃的春天美景,贊美了春天帶給人們的無限希望,激勵人們在大好春光里勞作,奮然向前,表達了作者熱愛春天,熱愛生活的情感。
《春》是朱自清先生的名篇之一。本文借景抒情、情景交融。這篇散文以詩的筆調(diào),作者抓住春的特點,用火熱的情感、清麗的色彩,通過有層次的、生動的描繪,畫出了生機盎然的春的形象,歌唱春的創(chuàng)造力,贊美春天的無限希望,傳遞出作者內(nèi)心蘊涵的蓬勃向上、奮發(fā)創(chuàng)新的真摯情感。
主題歸納
朱自清先生用孩子般的心靈,借孩子的眼睛對春天作了全面、精細的觀察,抓住了春天的特點,準確、生動地描繪出了江南的春天所特有的景象,抒發(fā)了對春天的贊美之情,表達了作者熱愛生活、積極進取、奮發(fā)向上的思想感情。
中心思想:本文通過描繪花草爭榮,生機勃勃的春天美景,贊美了春天帶給人們的無限希望,激勵人們在大好春光里勞作,奮然向前,表達了作者熱愛春天,熱愛生活的情感。
寫作特色
1.生動豐富的語言
2.善用比喻、擬人、排比等修辭手法
3.善于多角度描寫景物
4.觀察細致,抓住特征寫景
背景資料
本文選自《朱自清散文全集》,(江蘇教育出版社1996年版。)本文大致寫于1927年~1933年。
《春》的寫作時間應該是在1932年下半年或1933上半年。1932年8月,朱自清漫游歐洲歸來,不久便與陳竹隱女士結為夫妻,同年9月出任清華大學中國文學系主任;1933年4月又喜得貴子,心境愉悅,所以,《春》這篇文章體現(xiàn)出了他樂觀向上的情緒。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scgf/111539.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wǎng)絡,轉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