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滿剛過,小麥已經(jīng)飽滿,用不了多久,小麥就變成金黃的,就可以收割了,夏風(fēng)拂過,有如金黃的波浪。
《麥秀歌》
先秦:佚名
麥秀漸漸兮,禾黍油油。
彼狡童兮,不與我好兮。
麥子吐穗,豎起尖尖麥芒;枝葉光潤,莊稼茁壯生長。
哦,那個頑劣的渾小子啊,不愿意同我友好交往。
《麥秀歌》當作于西周初年?;釉诜址獾匠r后,有一次去周朝朝拜,路過原來商朝的都城朝歌,看到城墻宮室毀壞,長滿了野生的禾黍?;訉τ谏坛捎谏碳q王的昏庸而滅亡感到非常傷心,想大哭一場來祭奠,可是此時已是周朝,自己還作了周朝的諸侯,于理不合;偷偷的哭泣幾聲,又近乎婦人;于是無奈之下,寫下了千古傳唱的《麥秀歌》。
《浣溪沙·五月江南麥已稀》
清代:納蘭性德
五月江南麥已稀,黃梅時節(jié)雨霏微。
閑看燕子教雛飛。
一水濃陰如罨畫,數(shù)峰無恙又晴暉。
湔裙誰獨上漁磯。
五月的江南,未收的小麥稀疏錯落。恰逢梅雨時節(jié),小雨霏霏,在屋檐下靜坐,看成年的燕子教雛燕學(xué)習(xí)飛翔。
堤岸上綠蔭深濃,遠遠看去就像濃墨潑出來的山水畫,煙雨消散,山峰又秀色如初。那在水邊石磯上浣洗衣裙的女子是誰呢
《打麥》
宋代:張舜民
打麥打麥,彭彭魄魄,聲在山南應(yīng)山北。
四月太陽出東北,才離海嶠麥尚青,
轉(zhuǎn)到天心麥已熟。
鶡旦催人夜不眠,竹雞叫雨云如墨。
大婦腰鐮出,小婦具筐逐,
上垅先捋青,下垅已成束。
田家以苦乃為樂,敢憚頭枯面焦黑!
貴人薦廟已嘗新,酒醴雍容會所親;
曲終厭飫勞童仆,豈信田家未入唇!
盡將精好輸公賦,次把升斗求市人。
麥秋正急又秧禾,豐歲自少兇歲多,
田家辛苦可奈何!
將此打麥詞,兼作插禾歌。
古詩中反映農(nóng)民困苦生活的作品很多,如白居易的《觀刈麥》、張籍《野老歌》、皮日休《橡媼嘆》等都是膾炙人口的名篇,而《打麥》不落窠臼,內(nèi)容更豐富,藝術(shù)上頗多創(chuàng)造。
《四時田園雜興·其二》
宋代:范成大
梅子金黃杏子肥,麥花雪白菜花稀。
日長籬落無人過,惟有蜻蜓蛺蝶飛。
初夏正是梅子金黃、杏子肥的時節(jié),麥穗揚著白花,油菜花差不多落盡正在結(jié)籽。
夏天日長,籬落邊無人過往,大家都在田間忙碌,只有蜻蜓和蝴蝶在款款飛舞。
《喜麥熟》
清代:李鍇
野色開千頃,炊煙起萬家。
夏衣饑不典,村酒薄能賒。
帝力信何有,民生良可嗟。
無端種瓜叟,起舞葛巾斜。
《初夏即事》
宋代:王安石
石梁茅屋有彎碕,流水濺濺度兩陂。
晴日暖風(fēng)生麥氣,綠陰幽草勝花時。
石橋和茅草屋繞在曲岸旁,濺濺的流水流入西邊的池塘。
晴朗的天氣和暖暖的微風(fēng)催生了麥子,麥子的氣息隨風(fēng)而來。碧綠的樹蔭,青幽的綠草遠勝春天百花爛漫的時節(jié)。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scgf/111567.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quán),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quán)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wǎng)絡(luò),轉(zhuǎn)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quán)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