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節(jié)就要到了,每每提到端午,大家首先想到的就是屈原了,而吃粽子、賽龍舟等節(jié)日習俗,也是為了紀念屈原而舉行的活動,長久以來,這種觀念都深入人心,成了共識。而很多人不知道的是,對于端午節(jié)究竟是為了紀念誰這個問題,其實一直存在很大爭議,不同的地區(qū)都堅持著自己的觀點,甚至在學術上,也存在著異樣的聲音。關于端午節(jié)所紀念的人物,主要的說法有三種,一說紀念屈原,一說紀念伍子胥,一說紀念孝女曹娥,還有說是紀念介子推的。下面便分別來了解一下吧。
1.端午節(jié)紀念屈原
最早將屈原與端午節(jié)聯(lián)系在一起的,是南北朝時期的吳均,他在神話志怪小說《續(xù)齊諧記》中寫道:“屈原五月五日投汨羅水,楚人哀之,至此日,以竹筒子貯米投水以祭之……今五月五日作粽,并帶楝葉、五花絲,遺風也?!贝似恼轮忻鞔_表示屈原投汨羅江的日期是農歷五月五日,這論斷雖在《楚辭》和《史記》中都沒有過提及,且神話小說也不足為信,但從那時起,屈原與端午節(jié)便緊緊地聯(lián)系在了一起。屈原作《楚辭》,文采斐然,影響深遠,他哀于國運,投江而亡,愛國精神也令人動容欽佩,所以人們“惜而哀之,世論其辭,以相傳焉”,因此,端午節(jié)紀念屈原一說,影響最廣最深,甚至將龍舟競渡和吃粽子等民俗文化活動,都與紀念屈原聯(lián)系在了一起。
2.端午節(jié)紀念伍子胥
伍子胥是楚國人,他的父兄都慘遭楚王殺害,伍子胥逃離楚國,投奔吳國,他立志報仇雪恨,便助吳伐楚,經過數(shù)次征戰(zhàn),楚軍慘敗,伍子胥占領了楚國都城郢城。但當時殺害他親人的楚平王已經去世,伍子胥便挖了他的墳墓,鞭尸三百下以報殺父之仇,此后便繼續(xù)返回吳國做官。吳王闔閭死后,夫差繼位,與越國打仗,又打敗了越國,越王勾踐求和,夫差答應了。伍子胥卻反對議和,主張徹底消滅越國,可吳國宰相受了越國的賄賂,誣陷伍子胥本就不是吳國人,必定存了異心,吳王夫差信了宰相的誣告,賜了伍子胥寶劍,讓其自盡,伍子胥本性忠良,視死如歸,在死前他對鄰人說:“我死后,請將我的眼睛挖出來懸掛在吳京的東門上,我要看著越國軍隊入城滅吳?!闭f完便自刎而死,夫差聞言大怒,命人將伍子胥的尸體裝在皮革里,于五月五日投入大江,因此便相傳端午節(jié)也成了紀念伍子胥的日子。
3.端午節(jié)紀念孝女曹娥
端午節(jié)的由來還有一說是為了紀念東漢孝女曹娥。曹娥是東漢上虞人,她的父親溺于江中,過了好幾天都不見尸體,當時曹娥年僅十四歲,因過于傷心,她晝夜沿江號哭,如此過了十七天,也在五月五日這天奮身跳入江中,五天后抱著父親的尸體浮出了水面,就此傳為神話,這件事傳到縣府知事那里,知事深受感動,便令度尚為曹娥立碑,還讓他的弟子邯鄲淳作誄辭頌揚,因此相傳端午節(jié)也是紀念孝女曹娥的日子。
圖片來源于網絡,如有任何問題請聯(lián)系我們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scgf/111683.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絡,轉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
上一篇: 顧城經典的8首詩,一字一句都打動人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