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這是一個內(nèi)心溫暖,目光炯炯的
北方的氣溫在連綿的幾場秋雨后降到了零度。父母年紀大了,身體更是受不了嚴寒,暖氣開通前的這幾天總覺得比較難捱。
我媽前些日子洗澡時不小心摔了一跤,背部著地。檢查雖無大礙,但她自言“天一涼,前心后心都疼”,說想去泡溫泉。我爸也覺得肩周疼得厲害,我于是建議他們?nèi)ク燄B(yǎng)一段時間??梢宰≡谀抢铮刻炫菖轀厝?,身體會舒服一點。
我爸說:我可不想去住療養(yǎng)院,一去人家就會覺得你是個病人……
接著他講了幾個我知道的去療養(yǎng)的人的名字,的確都是他們單位的“老病號”。我想回一句:管人家怎么看干嘛 !身體要緊!
話到嘴邊又咽下。轉(zhuǎn)而又想:為什么我們會那么在乎“別人”的眼光,在乎別人怎么看自己 “人家”的感覺跟我們又有什么關系 父母都已是七十多歲的人,應該是“從心所欲不逾矩”的年紀,為何仍然擔憂“別人的看法”
《改變,從心開始》是多年前一個偶然的機會接觸到的一本書,粗讀一遍,立刻推薦給了我爸爸。當時他正從抑郁癥狀中走出來。不過,我知道他至今也沒有讀完這本書。
作者 羅伊·馬丁納說:我生命里最大的突破之一,就是我不再為別人對我的看法而擔憂。此后,我真的能自由地去做我認為對自己最好的事。只有在我們不需要外來的贊許時,才會變得自由。
讓爸媽去溫泉療養(yǎng)幾天,他想到的第一個抗拒的理由竟然是“別人會覺得你是個病人”。一來說明他自己可能這么看別人,二來也說明太在乎別人的看法。
太在乎別人看法的人通常都是一些傳統(tǒng)意義上的好人。他們善良、在意別人的感受、內(nèi)心敏感、感情豐富。
有位心理學家說:然而,他們也很難建立真正和諧深入的人際關系。
因?qū)懥恕蹲钣薮赖囊淮?,?jù)說得罪了8700萬美國年輕人的馬克·鮑爾萊說:“一個人成熟的標志之一就是——明白每天發(fā)生在自己身上的99%的事情對于別人而言根本毫無意義?!?/p>
心理學告訴我們:過于在乎別人看法的人常常是把自我價值建立在別人的評價上。這主要跟兒時的經(jīng)驗相關,特別是父母對待我們的態(tài)度。
“走自己的路,讓別人說去吧”,這句尋常的勸慰別人或自己的話,大概正是因為絕大多數(shù)的人都做不到才存在的!連《改變,從心開始》一書的作者自己都認為“不再為別人對我的看法而擔憂”是生命里的最大的突破之一。
如何轉(zhuǎn)變 從”太在乎別人的看法”到“不那么在乎別人的看法”或者“我才不在乎別人的看法”。其實是有方法的,《改變,從心開始——學會情緒平衡的方法》就是這樣一本方法論的實用的書籍。
它的作者羅伊 馬丁納是另類醫(yī)學專家,“是真正懂得身心平衡的實修者”,他主張從身心靈各個角度探討情緒。除了探討理論,書中提供了大量案例供讀者參考, 使我們更容易了解并將之運用到生活中,為自己創(chuàng)造內(nèi)在的真正平靜。
羅伊 馬丁納博士的情緒平衡技巧是管理情緒最快見效的方法之一。持續(xù)練習情緒平衡技巧,將使你學會以不壓抑的方式,辨識、認知、接納并協(xié)調(diào)你的情緒,成為情緒的主人。你的生活將變得更輕松平順,開始吸引不同類型的人,并創(chuàng)造新的人生情境。
他說:你在自己身上投資越多,得到的回報越高。每天花費短短的十五或二十分鐘時間,持續(xù)練習情緒平衡技巧,你的生活會變得更輕松更平衡,并且開始吸引不同類型的人和新的情境。
這是一本工具書。教我們“看到自己、認識自己、接納自己”。
人很容易對自己“設限”。通過這本書,讀者可以了解到:在情緒平衡技巧中,很重要的一步是建立起尊敬、接納和愛自己的慣性模式。這是導向無條件的快樂的終極條件,其回報是我們可以借著和宇宙能量場銜接而有所收獲。 這話在無神論者看來可能有點玄妙,但如果能夠放眼量,如果涉獵的知識足夠多,便會明白其中的道理。
我自己在工作生活中,時常覺得有很多情緒需要管理。不是控制自己的情緒。是管理(或處理)。比如今天早上送小孩上學,路上又因為她不穿秋褲而越說越氣,便馬上意識到是自己情緒又有了問題。
為了達到無條件的快樂,我們需要訓練心智為我們工作,而不是批評我們。心智已經(jīng)被設定好抗拒任何改變,因為它害怕未知的事物會比已經(jīng)的更糟。有了平衡技巧,我們就可以突破這些抗拒模式。就長期而言,那些抗拒模式就是一種自毀而且會引發(fā)疾病。
我接受自己的情緒,不過分自責。至少在今天,不會再因為小孩不穿秋褲而再次陷于對她的嘮叨和責罵。書里有很多平衡情緒的技巧,有立竿見影之功效。
作者寫道:七種主要的情緒對我們的能量流動具有最大的影響。身、心、靈整體系統(tǒng)的主要壓力源分別是:恐懼、憤怒、創(chuàng)傷、悲傷、擔憂、壓力和過度興奮。(注:中醫(yī)將七情劃分為“喜怒憂思悲恐驚”)和情緒阻塞有關的所有情緒與狀況,都跟這七種基本情緒有關。調(diào)節(jié)自己,管理這些情緒,使它們變得祥和,就可以完全去除身體里的緊繃感和壓力。
當你有任何情緒(包括七種主要情緒和各種次要情緒),都可以通過自我肯定的陳述化解。
化解“恐懼”的自我肯定陳述:我深愛并接納自己以及自己的恐懼和不安全感。
化解“憤怒”的自我肯定陳述:我深愛并接納自己以及自己的憤怒和挫折感。
化解“創(chuàng)傷”的自我肯定陳述:我深愛并接納自己以及自己的創(chuàng)作,并寬恕由自己和某某人(讓你覺得受到傷害的人的名字)所制造出的情境。
化解“悲傷”的自我肯定陳述:我深愛并接納自己,即便在擔憂、焦慮或是感覺自我評價很低時也一樣。
化解“擔憂”的自我肯定陳述:我深愛并接納自己以及自己的哀傷和失落。
化解“壓力”的自我肯定陳述:我深愛并接納自己以及自己的壓力。
化解“過度興奮”的自我肯定陳述:我感覺很平衡,而且能夠優(yōu)雅地處理所有挑戰(zhàn),再大的困難也不成問題?!?/p>
其實,每一種主要情緒的背后也有著許多的次要情緒,除了主要的自我肯定陳述,本書也教給讀者很多次要的自我肯定陳述,以平衡自己的情緒……所以這是一本工具書!需要常常拿出來翻閱。直到形成慣性思維,在生命中塑造內(nèi)在的平靜與和諧,做到“走自己的路,讓別人說去吧”,不用活在別人的目光里。
對于個人來說,養(yǎng)成習慣,每天至少一次對著鏡子凝視自己,說出埃德蒙·羅斯坦(Edmond Rostand)所強調(diào)的自我肯定:我愛你勝過昨日,但不會比明天更多。也會對自己很有幫助。
畢竟我們讀書學習,很重要的一點是為了“學以致用”,為了更好地走自己的路、更輕松滿足和成功快樂。
至于別人怎么說,那真的是別人的事?;畛鲂闹械淖约旱娜耸遣粫诤醯?!
《END》
也許你錯過的文章(戳藍字即可閱讀)
“臭老九”何苦為難“戲子” !
你有資格
千萬不要舍不得享受生活
你與美好差之一念
你不優(yōu)秀,是因為還沒把眼前的事情做到極致
我如何應對“情緒”
去日本偷一只馬桶蓋
……
:簡書簽約作者/微博讀書書評人/人在職場的烘焙愛好者。文章見諸簡書、清華南都、思想聚焦、意林、燕趙都市報等媒體;寫實用的職場和走心的情感文章、偶爾在深夜廚房。個人公號: ( ID: )。新書 即將出版,感謝 。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scgf/112054.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wǎng)絡,轉(zhuǎn)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
下一篇: 小事|中年人都在想些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