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圖作者:吳家林
只有在精深的文化中,才會有大作品和大家的出現(xiàn),社會文明才能整體地提高。
問題是當下這種鄙俗化的潮流,這種放肆的粗制濫造,這種充滿謬誤、以假亂真的偽文化,正在使我們的文化變得粗淺、輕薄、空洞、可笑、庸俗,甚至徒有虛名,一邊有害公眾的文化情懷和歷史觀,一邊傷及中華文化的純正及其傳承。我相信,在這樣文化環(huán)境中成長起來的一代,很難對自己文化心懷摯愛與虔敬。
——馮驥才
別再糟蹋我們的文化了
文 | 馮驥才
圖 | 吳家林
我們必需正視:一種文化上自我糟蹋的潮流正在所向披靡。
我們悠久歷史養(yǎng)育和積淀下來的文化精華,尤其那些最馳名、最響亮、最惹眼、最具影響的——從名城、名鎮(zhèn)、名街、名人、名著,到名人死后的墓室和名著里出名的主人公,乃至列入國家名錄的各類各種文化遺產(chǎn)等等,都在被濃妝艷抹,重新包裝,甚至拆卸重組,再描龍畫鳳,披金戴銀,擠眉弄眼,招搖于市。
那些在“城改”中殘剩無多的歷史街區(qū),忽然被聰明地發(fā)現(xiàn),它們竟是一種天賜的旅游資源。已經(jīng)拆掉的無法復原,沒拆的雖然不再拆了,但也難逃厄運——全被開發(fā)成商業(yè)風情街——實際上是風情商業(yè)街。
更糟糕的是被世人稱作“最后的精神家園”的古村古鎮(zhèn),正在被“騰籠換鳥”,遷走原住民,然后大舉招商,一個個被改造成各類商鋪、旅店、農(nóng)家樂、茶社和咖啡屋混成一團的“游客的天堂”;在這天堂里連一間見證歷史的“博物館”也沒有,導游講的故事傳說不少是為吸引游人而編造的偽民間故事。
至于各種名人故居,大都是找來一些與其主人毫不相干的紅木家具、老瓶老壺、文房四寶,三流字畫,不倫不類地擺一擺,好歹布置個模樣;沒人拿名人的人當回事,只拿名人的名當回事。還有那種原本安慰心靈的寺廟,無一例外全成了世俗的鬧市。至于種種文化遺產(chǎn),更是這種熱熱鬧鬧重新“打造”的對象。其中的歷史的內(nèi)涵、文化的意蘊、本土氣質(zhì)和個中獨特的精神跑到哪去了 沒人管也沒人問。
有人說旅游原本就是走馬觀花的快餐文化,用不著太認真。那么,就再看看我們影視中的歷史文化吧。
我們的歷史名人只要跑到銀幕和熒屏上,不論明君重臣,還是才子佳人,大都多了一身好功夫,動不動大打出手,甚至背劍上房。他們好像都活在時光隧道里。雖然身著古裝,發(fā)型和配帶卻像時尚名模;沒有切確的朝代與地域,一切衣食住行的道具、物品和禮俗全是胡編亂造;有個老樣子就行,或者愈怪愈好,歷史在這里只是借用一下的名義,一個空袋子,任什么亂七八糟、炫人耳目的東西都往里邊塞。
一邊是真實的歷史被抽空內(nèi)涵,只留下軀殼,再濫加改造;一邊是荒誕不經(jīng)和無中生有的偽造——這便是當今國人眼中的歷史文化。
經(jīng)過這樣的粗鄙化的打造,在人們眼里,古村古鎮(zhèn)無非是些年久失修的老房子,名人故居不過是名人在世時住過的幾間屋子,廟宇都是燒香叩頭卻不知靈驗不靈驗的地方,歷史上的人物全有幾招花拳繡腿,全離不開男歡女愛,全不正經(jīng);沒有莊重感、神圣感、厚重感、甚至美感。我們不是把中華文化博大精深掛在嘴邊嗎 如今國人從哪里能夠感知這種博大精深 只能去一座城市才有一個的博物館嗎
文化不精不深,怎樣可能“做大做強” 真正強大的文化一定又精又深。比如唐詩宋詞、維也納的音樂、俄羅斯文學和美國電影。只有在精深的文化中,才會有大作品和大家的出現(xiàn),社會文明才能整體地提高。
問題是當下這種鄙俗化的潮流,這種放肆的粗制濫造,這種充滿謬誤、以假亂真的偽文化,正在使我們的文化變得粗淺、輕薄、空洞、可笑、庸俗,甚至徒有虛名,一邊有害公眾的文化情懷和歷史觀,一邊傷及中華文化的純正及其傳承。我相信,在這樣文化環(huán)境中成長起來的一代,很難對自己文化心懷摯愛與虔敬。
如果我們不再深愛和敬重自己的文化,再偉大的文化不也要名存實亡 到底什么動機與力量使這種潮流正在變本加厲 我想應當一句話戳穿,即以文化謀利。為了賺錢發(fā)財,為了GDP。
任何事物進入市場,就不免受到市場規(guī)律的制約,不免依照消費需求和商業(yè)利益調(diào)整自己。但調(diào)整是科學調(diào)整,不能扭曲甚至破壞自己去換取經(jīng)濟利益,就像自然資源的開發(fā)不能破壞生態(tài)。
文化更具特殊性。因為文化的最重要的社會功能是精神功能。它直接影響著社會文明與全民素質(zhì)。不能為了暢銷、熱銷、票房、上座率和收視率成倍增長,為了市場人氣攀升,為了利潤的最大化和“瘋狂的GDP”,而放棄文化固有的精神的準則。即文明的、知識的、道德的、真善美的準則。這準則也是文化的尊嚴,這尊嚴一旦被踐踏被玷污,文化也失去它存在的意義。因為被糟蹋的文化反過來一定還會糟蹋人的精神。
由此說,問題真正的要害——不是拿文化賺錢,而是糟蹋文化來賺錢。還有比這樣賺錢更無知、更野蠻嗎
當社會文明素質(zhì)上升時,愈美好的東西愈有市場;當社會文明素質(zhì)低下時,愈鄙俗的東西愈有市場。為什么我們?yōu)橼A得市場和收視率就去遷就低俗,甚至不惜糟蹋我們的文化
我們是否聽到我們的文化正在呼叫:不要糟蹋自己的文化了!
任何有文化良心的人,都不能回避這個聲音。
父親寫的散文詩父親的散文詩的歌詞散文詩精選朱自清散文~~
【相識是緣,感恩遇見】父親的散文詩的歌詞散文詩精選朱自清散文
英國留學日記 留學英國感受馮驥才先生的風采 正在英國倫敦大學學院本科留學的中國學子張同學,因倫敦政經(jīng)中國發(fā)展社團和母愛橋慈善機構合作舉辦的?中國文化遺產(chǎn)的困境與對應?講座,有幸見到了馮驥才先生,由此寫下本文,與君共勉。
對于我們這一代人來說,馮驥才先生的身份首先是作家、文學家,《挑山工》、《珍珠鳥》等作品是屬于我們學生時代的共同記憶。
近些年來,面對中國城市的?千城一面?以及文化遺產(chǎn)的?非正常死亡?,他痛斥這種因政績的訴求和資本的狂想而衍生的文化市場化現(xiàn)象,繼而將更多的心血傾注于城市保護以及搶救中國的文化遺產(chǎn)當中。
自學生啟蒙時代起,我曾經(jīng)陸續(xù)拜讀過馮老的《義和拳》、《神鞭》以及《三寸金蓮》等作品。
對我而言,他在文學創(chuàng)作中追求的始終是心靈的自由,從形象化的感受到認知,是無比純粹的。
這次能夠有機會去感受馮老的風采,要非常感謝倫敦政經(jīng)中國發(fā)展社團和母愛橋慈善機構合作舉辦的?中國文化遺產(chǎn)的困境與對應?講座。
演講當天,會場座無虛席,許多觀眾更是從其他城市特意趕來,著實可見馮老在海外華人中的威望以及對于我們這一代學生的影響力。
寄寓理想
馮老的演講內(nèi)容涵蓋了寄寓他文化理想的各個領域。在談到文學的力量時,他強調(diào)了文學對社會,時代以及真實記錄歷史的責任。
對于文化的本質(zhì),他則用平和樸實的語言從身邊的小事去挖掘深刻的含義,他認為文化是國家軟實力的核心以及國家價值的核心內(nèi)涵,這應當成為一種社會共識。
在過去三十年中,中國經(jīng)濟的飛速發(fā)展為中國的城鎮(zhèn)面貌帶來了巨大的改變。多年來馮老痛斥的?千城一面?,還是不可阻遏地入侵了我們的家園。在演講中,馮老說自己是一個保護文化遺產(chǎn)的失敗者。
1994年,聞聽天津老城即將改造,他推動?舊城文化采風?,聚集了大批歷史學家、建筑學家、民俗學家,由他親自帶隊,去做 ?地毯式考察?。
花了一年半的時間,做了張詳盡的?老城地圖?。其間,馮老屢次撰文疾呼,闡述老城的文化價值,想拖慢改造的腳步。
但最終,推土機如期而至,處處斷垣殘壁,古宅被夷為平地。此后,他又無數(shù)次地感受到了這種?政績的訴求和資本的狂想?。
值得慶幸的是,由馮老牽頭的?中國民間文化遺產(chǎn)搶救工程?已經(jīng)取得了更大的成功,發(fā)現(xiàn)、整理并保護了數(shù)以萬計的文化遺產(chǎn)。
但馮老也以意識到, 作為一個不斷用腳步來實踐理想的行動知識分子,他始終無法阻擋城鎮(zhèn)化的浪潮。他能做的,是趁民間文化尚未消亡,進行調(diào)查和存錄,留給后世的人,讓他們了解中國文化的點點滴滴。
冀望后輩
演講最后的問答環(huán)節(jié)也體現(xiàn)了海外學生群體對于中國文化遺產(chǎn)的關注,既有關于文化的核心價值的議題,也有其對中國未來發(fā)展作用的思考,馮老都一一做了深刻的回應。
最后,我以北京梁林故居遭受?維修性拆除?為例,向馮老請教了關于目前我國有形文化遺產(chǎn)(建筑)遇到的一些障礙,以及作為一個在西方學習城市規(guī)劃的學生,我能夠為保護中國文化遺產(chǎn)做些什么。
馮老則表示他非常希望我能夠和一群志同道合的規(guī)劃學生,一起做一張北京名人故居地圖,將需要保護的有形文化遺產(chǎn)圈點出來。
如果可以實現(xiàn),他愿意將這張地圖廣泛推廣,相信這會為保護北京的文化遺產(chǎn)做出非常可觀的貢獻。對我而言,這是一個規(guī)劃人應當承擔的責任,我責無旁貸,也請大家拭目以待。
最好的假花像真花,最好的真花像假花?!秱惗厣睢废旅媸俏沂占淼鸟T驥才的語錄36條,歡迎參考。
1、運動中的賽跑,是在有限的路程內(nèi)看你跑了多少時間;人生中的賽跑,是在有限的時間內(nèi)看你跑了多少路程。
2、殘酷的人生與社會教給我的是:永遠再不單純,永遠再不要做違心的事。寧肯為真心付出沉重的代價,也不要為違心付出悲慘的代價。
3、人的耳朵不是聽天體而是聽取俗世的,所以人們說茫茫宇宙,寥廓無聲。
4、人命運的好壞不能看一時,可得走著瞧。
5、我嘗過苦苦期待的滋味,從深深的黑夜到千里以外的黎明。
6、人生的力量全是對手給的,那就是要把對手的壓力吸入自己的骨頭里。強者之力最主要的是承受力。只有在匪夷所思的承受中才會感到自己屬于強者?!犊嘞摹?br>
7、在這里,時光不是分毫不消逝的嗎?植物死了,把它的生命存在種子里。詩人離去,把他的生命留存在詩句里。《時光》
8、我們的愛沒有物質(zhì)土壤,幻想的'種子連幻想也結(jié)不出來了。《書桌》
9、有時喜歡自我封閉,喜歡設防,壘一道圍墻躲在里面,便有一種安寧、穩(wěn)妥、清凈,可以自享??墒欠催^來,人又不能總守在里面,與孤單為伴,又希望別人進來,看見自己心中一些別人所不知道的十分珍貴的東西,人在這種時候特別美好。這種心靈之扉悄悄打開的意境是非常美的?!镀诖?br>
10、人很矛盾,有的時候喜歡自我封閉,喜歡設防,壘一道圍墻,躲在里面,便有一種安寧,穩(wěn)妥,清凈,可以自享。可是反過來,人又不能守在里面,與孤獨為伴,又希望別人進來,看見自己心中一些別人所不知道得十分珍貴的東西——人在這個時候特別美好。這種心靈之扉悄悄打開的意境是非常美好的?!镀诖?br>
11、津門勝地,能人如林,此間出了兩位賣茶湯的高手,把這種稀松平常的街頭小吃,干得遠近聞名。《俗世奇人》
12、念書得信書。他連念書的人能耐還是不念書的人能耐都弄不清,那還會有念書的心思?《俗世奇人》
13、被迫的結(jié)果不一定很糟糕?!独^(qū),我們那條小街》
14、被人指出丑陋之處的滋味并不好受?!吨袊顺舐獑??》
15、我嘗過苦苦期待的滋味,從深深的黑夜到千里以外的黎明。《久待》
16、人命運的好壞不能看一時,可得走著瞧?!陡吲撕退陌煞颉?br>
17、如果你真的愛一個人(或一個國家與民族),一定不只是愛他的優(yōu)點,而是愛他的全部?!栋⒘锌撕退泥l(xiāng)村別墅》
18、無論是魯迅還是柏楊先生對國民虐根性的批評,都不能平心靜氣待之。是他們所言荒謬,還揭疤揭的太狠?不狠不痛,焉能觸動。
19、人的耳朵不是聽天體而是聽取俗世的,所以人們說茫茫宇宙,寥廓無聲?!短旎[》
20、時間對生命用減法,對生命創(chuàng)造的卻用加法?!鹅`魂的巢》
21、歷史有些頑疾會發(fā)作,必需不斷吃藥才能制止?!度祟惏l(fā)明機器屠殺自己》
22、任何旅游者都有同樣一種心理,希望自己能碰到和發(fā)現(xiàn)一些意料之外、新奇特殊的事情,這比向?qū)е钢蛔e世皆知的紀念碑,向你訴說它的歷史有趣得多?!秱惗厣睢?br>
23、店主是位老人,西服的款式很老,甚至有些破舊,胸前搖晃的一條懷表鏈已有些發(fā)黑;然而他的氣質(zhì)卻十分儒雅,人瘦體弱,動作遲緩,一雙藍色的眼睛柔和而空蒙。他在店中,與他的古董完全風格一致,融為一體,好像他是從某一幅畫中走下來的,或者退一步,又回到那個殘缺和鎏金的鏡框中去?!独^(qū),我們那條小街》
24、苦,原是生活中的蜜。人生的一切收獲都壓在這沉甸甸的苦字下邊。《苦夏》
25、刷子李看著曹小三發(fā)怔發(fā)傻的模樣,笑道: "你以為人家的名氣全是虛的?那你是在騙自己。好好學本事吧!"曹小三學徒頭一天,見到聽到學到的,恐怕別人一輩子也未必準明白呢!《俗世奇人》
26、貧富不是文明的標準?!吨袊顺舐獑帷?br>
27、寫完了這一組小說,便對此類文本的小說拱手告別。狡兔三窟,一窟必死;倘若再寫,算我無能。 話到此處,已然興盡。再無言之欲也。《俗世奇人》
28、"我真想回去看看!"——這是我遇到的許多華僑商人、店員、畫家、大學教授們共同而迫切的心聲?!秱惗厣睢?br>
29、起,承,轉(zhuǎn),合。這四個字恰恰就是四季的本質(zhì)。起始如春,承續(xù)似夏,轉(zhuǎn)變?nèi)羟?,合攏為冬。合在一起,不正是地球生命完整的一輪?《苦夏》
30、追逐著凜冽溯風的尾巴,總是明媚的春光;所有凍凝的冰的核兒,都是一滴春天露珠?!侗苼淼拇禾臁?br>
31、啪啪聲里,一道道漿,銜接得天衣無縫,刷過去的墻面,真好比平平整整打開一面雪白的屏障。《俗世奇人》
32、生活就是創(chuàng)造每一天?!度諝v》
33、在這個翻天覆地般傷感的旋律里,我真的很像被拉進無比深邃空洞的時光隧道里,數(shù)不清的往事迎頭飛來,魚貫地撞在我心上,直到最后把我掩埋起來,甚至一時找不到自己了。
34、天津拆城前,對于這座近六百年歷史、蘊含深厚的老城文化沒有任何記錄,一旦淪為推土機的犧牲品,后人將永遠不會知道自己故鄉(xiāng)的笑與愁容。搶救,既刻不容緩,也義不容辭。我的文化保護就這樣蓄意已久,一夜形成。行動也跟著開始了。
35、回望自己過去的時光。
36、我自己只能放棄個人藝術的或者是創(chuàng)造的欲望,來服從一個更大的時代性的欲望。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scgf/112202.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wǎng)絡,轉(zhuǎn)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
上一篇: 再不珍惜,我們就老了!
下一篇: 笑話十則,專治不開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