鄧麗君,華人音樂歷史中不可替代的巨星。她留下的作品中,有很多來自古代詩詞。曠世絕句與鄧麗君的溫婉清麗的聲音搭配,再合適不過了……
【詩經(jīng)】蒹葭蒹葭蒼蒼,白露為霜。所謂伊人,在水一方,溯洄從之,道阻且長。溯游從之,宛在水中央。
蒹葭萋萋,白露未晞。所謂伊人,在水之湄。溯洄從之,道阻且躋。溯游從之,宛在水中坻。
蒹葭采采,白露未已。所謂伊人,在水之涘。溯洄從之,道阻且右。溯游從之,宛在水中沚。
【水調(diào)歌頭】丙辰中秋 /蘇軾
明月幾時有 把酒問青天。不知天上宮闕,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風歸去,又恐瓊樓玉宇,高處不勝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間
轉(zhuǎn)朱閣,低綺戶,照無眠。不應有恨,何事長向別時圓 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此事古難全。但愿人長久,千里共嬋娟。
【雨霖鈴】寒蟬凄切/柳永
寒蟬凄切,對長亭晚,驟雨初歇。都門帳飲無緒,留戀處,蘭舟催發(fā)。執(zhí)手相看淚眼,竟無語凝噎。念去去,千里煙波,暮靄沉沉楚天闊。
多情自古傷離別,更那堪冷落清秋節(jié)!今宵酒醒何處 楊柳岸,曉風殘月。此去經(jīng)年,應是良辰好景虛設。便縱有千種風情,更與何人說
【蘇幕遮】懷舊 /范仲淹碧云天,黃葉地。秋色連波,波上寒煙翠。山映斜陽天接水。芳草無情,更在斜陽外。
黯鄉(xiāng)魂,追旅思。夜夜除非,好夢留人睡。明月樓高休獨倚。酒入愁腸,化作相思淚。
相見歡 /李煜
無言獨上西樓,月如鉤。
寂寞梧桐深院鎖清秋。
剪不斷,理還亂,是離愁。
別是一般滋味在心頭。
虞美人 /李煜春花秋月何時了 往事知多少。小樓昨夜又東風,故國不堪回首月明中。
雕欄玉砌應猶在,只是朱顏改。問君能有幾多愁 恰似一江春水向東流。
桃源憶故人/秦觀玉樓深鎖薄情種。清夜悠悠誰共。羞見枕衾鴛鳳。悶則和衣?lián)怼?/p>
無端畫角嚴城動。驚破一番新夢。窗外月華霜重。聽徹梅花弄。
相見歡 /李煜林花謝了春紅,太匆匆。無奈朝來寒雨晚來風。胭脂淚,相留醉,幾時重。自是人生長恨水長東。
玉樓春/歐陽修
別后不知君遠近。觸目凄涼多少悶。漸行漸遠漸無書,水闊魚沉何處問。
夜深風竹敲秋韻。萬葉千聲皆是恨。故欹單枕夢中尋,夢又不成燈又燼。
【生查子】元夕/歐陽修去年元夜時,花市燈如晝。月上柳梢頭,人約黃昏后。今年元夜時,月與燈依舊。不見去年人,淚濕春衫袖。
丑奴兒 /辛棄疾少年不識愁滋味,愛上層樓。愛上層樓。為賦新詞強說愁。
而今識盡愁滋味,欲說還休。欲說還休。卻道天涼好個秋。
卜算子/李之儀我住長江頭,君住長江尾。日日思君不見君,共飲長江水。
此水幾時休,此恨何時已。只愿君心似我心,定不負相思意。
題都城南莊/崔護
去年今日此門中,
人面桃花相映紅。
人面不知何處去,
桃花依舊笑春風。
放到現(xiàn)在她依然很有唱功,因為她的歌曲反映了人類追求真,善,美的天性。所以大家都很喜歡她。
第一,鄧麗君的歌是建立在對中國傳統(tǒng)文化的繼承和發(fā)展之上的。雖然,鄧麗君唱過不少的外國歌曲,但在她所演唱過的歌曲中中國民歌和有中國民歌特點的流行歌曲還是占有相當多的數(shù)量。中華文明淵源博大,處處閃耀著光芒!唐詩宋詞元曲,明清的小說以及各種各樣的民間藝術(shù)都是先人留給我們后輩的偉大遺產(chǎn)。而反觀當今的娛樂界像鄧麗君一樣的藝術(shù)家又有多少?多得只是一種浮躁,一種淺薄。
第二,鄧麗君的歌曲反映了人類追求真,善,美的天性,她的歌曲有一種深厚的人文主義氣息。想必大多數(shù)人都對鄧麗君的情歌情有獨鐘,而愛情恰恰是文學作品中亙古不變的主題,恰恰反映了人類追求真,善,美的天性。而除此之外,鄧麗君的歌曲中還有反映對父母的愛如《娘心》,有反映期盼祖國早日統(tǒng)一的如《梅花》,有反映思戀和熱愛故鄉(xiāng)之情的如《小村之戀》等等。正如此我們不僅僅為她歌中旋律所傾倒,更為她歌中所包含的人文情感所折服。?
第三,鄧麗君她充滿深情的演唱。人們常說“文以情勝”,在這一點上我想唱歌應該是和寫文章殊途同歸的。好的演唱技巧是為了更好地表現(xiàn)歌曲的內(nèi)涵,它只是一種手段,而目的是為了感染聽眾,引起聽者的共鳴。第四,氣息:是人都是用鼻子呼吸,但當我們歌唱時,如果氣息不夠深穩(wěn),就總會不自主地借助于口腔進行喘氣。她歌唱的呼吸方式不同于一般流行歌手依賴口腔吸氣(換氣聲大),而是采用美聲戲曲中講究的鼻吸直入丹田,因此幾乎沒有換氣聲。總而言之,“鄧麗君發(fā)聲非??茖W,值得我們學習的地方太多,前無古人,后無來者?!彼圆艜羞@么多的人喜歡她。大家覺得呢?歡迎留言評論哦
鄧麗君大事年表
1953年1月29日 出生于臺灣省云林縣龍巖村。水瓶星座,屬蛇。
1960年 畢業(yè)于臺北盧州國民小學,表現(xiàn)出音樂天賦。
1961年 受到音樂教師常蔭椿的啟蒙。
1964年 參加臺灣“中華電臺”舉辦的黃梅調(diào)歌曲比賽,以《訪美臺》奪取冠軍。
1965年 參加臺灣金馬獎唱片公司舉辦的歌唱大賽,以《來紅菱》一曲奪魁,從此少年揚名。
1967年 加盟臺灣“中國電視公司”,主持《每日一星》節(jié)目,被譽為“天才女歌星”。
1968年 在臺灣金陵女中輟學,在臺北各大歌廳正式登臺表演。
1969年 首次參加電視劇《晶晶》的拍攝,同年應新加坡邀請赴新為慈善事業(yè)演唱,并演繹《一見你就笑》一曲,贏得觀眾喜愛
1970年 首次在臺主演電影《謝謝總經(jīng)理》,是年8月,第一次隨凱聲綜合藝術(shù)團去香港。
1971年 開始對馬、新、泰三國首次巡回演出,夏天當選香港“白花油義賣慈善皇后”。秋天,榮獲香港《華僑日報》主辦的“金駱駝歌星大賽”的冠軍獎。
1972年 在香港拍攝電影《歌迷小姐》,同年當選香港“十大最受歡迎影星”。
1973年 與日本寶麗金唱片公司簽約并赴日接受正規(guī)聲樂訓練。
1974年3月 在東京推出口語唱片《今夜加L 對明日加L汁》,7月推出大碟《空港》,風靡日本。該唱片發(fā)行突破70萬張大關(guān),同時又獲日本“紅白歌臺戰(zhàn)”冠即日本?!氯烁栊仟劇?,成為名震日本的第一位華人歌星。
1975年1月 灌錄個人大碟《島國之情歌——第一集》,2月獲取日本“第十八屆唱片大賞”和“新宿歌謠祭”的新人獎。9月獲東京《電視日報》舉辦的“十大歌星獎”,11月獲“銀接獎”。
1976年3月 香港舉辦首次個人演唱會,4月香港成立“鄧麗君歌迷會”。
1977年年初 在東京舉行的《何處是故鄉(xiāng)》歌曲大賽中,奪得第一名。2月推出《島國之情歌——第二集》,4月成為香港“第一屆金唱片頒獎禮”首位金唱片得主,7月在香港舉辦第二次個人演唱會,盛況空前。8月在日本獲“電視放送獎”;年底在日本錄制《鄧麗君專輯》。
1978年 在香港舉辦第三次個人演唱會。同時推出《島國之情歌——第三集》。
1979年 推出《島國之情歌》第四五集,成為香港第四屆金唱片得主;發(fā)生“假護照事件”。
1980年 在美國舊金山演出后定居洛杉磯,并在當?shù)豒CLA大學潛心攻讀,7月在美國紐約等地巡回演出,引起轟動。
1981年4月 回香港舉行7場個人演唱會,同年在港連獲五張白金唱片,創(chuàng)下歷屆白金唱片的紀錄。
1982年 在香港灣仔“新伊館”舉辦盛大獨唱會,引起極大轟動。
1983年 推出以唐詩宋詞為主體的新碟《淡淡幽情》,暢銷東南亞。不久再次赴美,在賭城拉斯維加斯的凱撒它作為首位華人歌唱家登上歌臺,名震全美。
1984年 以新歌《償還》再一次震動日本,流行10個月之久,歷唱不衰。
1985年 新歌《愛人》蟬聯(lián)日本廣播“點唱流行榜”冠軍及“有線放送大獎”,歲末,首次在東京的NHK NALL作個人演出,并有《鄧麗君演出專輯》暢銷東南亞各國。
1986年 來香港出席一白金巨星耀保良“慈善義演活動,以《任韶華飛逝》第三次蟬聯(lián)日本”有線放送大獎,并再度進入日本第37回紅白歌合戰(zhàn)的決賽圈,一舉奪魁。
1987年 在英國求學并去美國紐約參加“國際公益金‘僅演。
1988年 定居法國巴黎。
1989年農(nóng)歷初二 赴香港參加“亞洲電視”煙花匯演,演唱名曲《漫步入生路》。
1990年 從巴黎赴香港出席“無線電視”直播的慈善節(jié)目“星光煙煙耀保良”義演,擔任嘉賓。
1991年7月 由巴黎再次飛港,充任“亞視”舉辦的“愛心獻華東”賑災義演的嘉賓主持。
1994年3月 應“亞視”之邀赴港出席該臺臺慶,并做表演嘉賓。年底于日本推出唱片《夜來香》,碟內(nèi)收鄧所喜歡的歌曲《恨不相逢未嫁時》。
1995年4月2 回去泰國北部城市清邁旅游度假,5月8日晚因哮喘引發(fā)心臟病而英年早逝,享年42歲。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scgf/112364.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quán),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quán)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wǎng)絡,轉(zhuǎn)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quán)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
下一篇: 這十首小詩,驚艷了生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