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ul id="s6iya"><pre id="s6iya"></pre></ul>
    • <kbd id="s6iya"><pre id="s6iya"></pre></kbd>
    • 登錄
      首頁 >> 諸子百家 >> 詩詞歌賦

      讀季羨林
      ,感悟大師的修身修心之道

      七里香 2023-07-27 10:17:11

      1.在人生的道路上,每個人都是孤獨的旅客

      ——《不完滿才是人生》

      ,感悟大師的修身修心之道.png" />

      2.世界上無論什么名譽,什么地位

      ,什么幸福
      ,什么尊榮
      ,都比不上待在母親身邊
      ,即使她一字也不識

      ——《賦得永久的梅》

      3.那種極其困難的環(huán)境中,人生樂趣仍然是有的

      。在任何情況下
      ,人生也絕不會只有痛苦
      。這就是我悟出的禪機。要說真話,不講假話
      。假話全不講,真話不全講
      。就是不一定把所有的話都說出來,但說出來的話一定是真話。

      ——季羨林

      4.好多年來,我曾有過一個“良好”的愿望:我對每個人都好,也希望每個人都對我好

      。只望有譽,不能有毀
      。最近我恍然大悟,那是根本不可能的

      ——季羨林

      5.走運時

      ,要想到倒霉,不要得意過了頭
      ;倒霉時
      ,要想到走運,不必垂頭喪氣
      。心態(tài)始終保持平衡
      ,情緒始終保持穩(wěn)定,此亦長壽之道也

      ——季羨林

      6.時光流逝,一轉(zhuǎn)眼,我已經(jīng)到了望九之年,活得遠遠超過了自己的預(yù)算

      。有人說,長壽是福,我看也不盡然。人活得太久,對眾生的相,看得透透徹徹,反而鼓舞時少,嘆息時多

      ——季羨林

      7.我認為

      ,能為國家、為人民
      、為他人著想而遏制自己的本性的
      ,就是有道德的人;能夠百分之六十為他人著想
      ,百分之四十為自己著想
      ,他就是一個及格的好人。

      ——《季羨林談人生》

      8.我從不把自己估計過高

      ,我甘愿當一個平凡的人
      ,而一個平凡的人,如果美歐金光閃閃的博士頭銜
      ,則在搶奪飯碗的搏斗中必然是個失敗者

      ——《留德十年》

      9.人活一世,就像作一首詩

      ,你的成功與失敗都是那片片詩情
      ,點點詩意。每個人都爭取一個完滿的人生
      。然而
      ,自古及今
      ,海內(nèi)海外,一個百分之百完滿的人生是沒有的
      。所以我說
      ,不完滿才是人生。

      ——季羨林

      10.記得魯迅先生說過:“人的本性是

      ,一要生存
      ,二要溫飽三要發(fā)展?div id="d48novz" class="flower left">
      !边@同中國古代一句有名的話
      ,完全是一致的:“食色性也?div id="d48novz" class="flower left">
      !笔呈菫榱私鉀Q生存和溫飽的問題
      ,色是為了解決發(fā)展問題,也就是所謂傳宗接代

      ——《季羨林談人生》

      11.對什么事情都不嘀咕

      ,心胸開朗,樂觀愉快
      ,吃也吃得下
      ,睡也睡得著,有問題則設(shè)法解決之
      ,有困難則努力克服之
      ,決不視芝麻綠豆大的窘境如蘇迷廬山般大,也決不毫無原則隨遇而安
      ,決不玩世不恭
      。“應(yīng)盡便須盡
      ,無復(fù)獨多慮”

      ——《長壽之道》

      12.在這一條十分漫長的路上,我走過陽關(guān)大道

      ,也走過獨木小橋
      。路旁有深山大澤,也有平坡宜人
      ;有杏花春雨
      ,也有塞北秋風(fēng);有山重水復(fù)
      ,也有柳暗花明
      ;有迷途知返,也有絕處逢生
      。路太長了
      ,時間太長了
      ,影子太多了,回憶太重了

      ——《八十述懷》

      13.我只是一個人在夜深人靜時

      ,伏在枕上,讓逝去的生命一幕一幕地斷斷續(xù)續(xù)地在我眼前重演一遍
      ,自己仿佛成了一個旁觀者
      ,顧而樂之。逝去的生命不能復(fù)歸
      ,也用不著復(fù)歸
      。但是,回憶這樣的生命
      ,意識到自己是這樣活過來的
      ,陽關(guān)大道
      、獨木小橋
      ,都走過來了,風(fēng)風(fēng)雨雨都經(jīng)過了
      ,一直到今天
      ,自己還能活在世上,還能回憶往事
      ,這難道還不能算是莫大的幸福嗎

      ——《一生的遠行》

      圖文來源于網(wǎng)絡(luò)

      ,如有任何問題請聯(lián)系我們

      讀季羨林先生的東西文化談

      這是一套很有味道的小叢書。一個白色的小紙盒

      ,10本白色的小書
      ,每一本一個專題。它就是當代中國出版社的“聆聽大師季羨林系列”


      一本一本地讀
      ,近日讀的是《季羨林談東西方文化》。

      作為上世紀初出生的知名學(xué)者
      ,季先生先就讀清華大學(xué)西洋文學(xué)系
      ,后入德國哥廷根大學(xué)主修印度學(xué),1946年回國后任教于北京大學(xué)
      。作為著名的文學(xué)家
      、語言學(xué)家、教育家
      、社會活動家
      、翻譯家和散文家,季先生學(xué)問精深
      ,為人謙和
      ,留給國家和社會巨大的精神財富
      。而對于東西方文化的比較思考,就是其中的精彩篇章之一


      季先生非常公允地看待和思考東西方文化
      。他說,西方文化從文藝復(fù)興以來
      ,昌盛了幾百年
      ,把社會生產(chǎn)力提高到了空前的水平,促使人類社會進步也達到了空前的速度
      ,光輝燦爛
      ,遠邁前古,世界人民無不蒙受其利


      對于文化的延續(xù)性和發(fā)展性
      ,季先生始終帶著一種辯證的眼光。他說
      ,但它同世界上所有的文化一樣
      ,也是決不能永世長存的,遲早也會消逝的
      。20世紀20年代前后
      ,西方的有些學(xué)者已經(jīng)看出西方文化衰落的端倪,如德國施賓格勒在1917年開始寫作的《西方的沒落》一書
      ,預(yù)言當時如日中天的西方文化也會沒落
      。還有英國歷史學(xué)家湯因比也反對西方中心論。

      季先生描述了西方文化的發(fā)展態(tài)勢
      。他說
      ,在今天,它已逐漸呈現(xiàn)出強弩之末的樣子
      ,大有難以為繼之勢了
      。為什么這么說呢,季先生告訴我們一些理由
      ,說
      ,具體表現(xiàn)是西方文化產(chǎn)生了一些威脅人類生存的弊端,其犖犖大者
      ,就有生態(tài)平衡的破壞
      、酸雨橫行、淡水資源匱乏
      、臭氧層破壞
      、森林砍伐、江河湖海污染、動植物種不斷滅絕
      ,新疾病出現(xiàn)等等
      ,都威脅著人類的發(fā)展甚至生存。

      這些
      ,基本都是季先生上世紀的觀察和思考
      。加上眼下所看到的更多問題和表現(xiàn),越覺得季先生言之在理
      ,慧眼獨到


      季先生認為,思維模式是一切文化的基礎(chǔ)
      ,思維模式的不同
      ,是不同文化體系的根本不同。簡而言之
      ,東方的思維模式是綜合的
      ,它照顧了事物的整體,有整體概念
      ,講普遍聯(lián)系
      ,接近唯物辯證法。用通俗的話來說就是
      ,既見樹木
      ,又見森林,而不是注意個別枝節(jié)
      。中國“天人合一”的思想是典型的東方思想。而西方的思維模式則是分析的
      ,它抓住一個東西
      ,特別是物質(zhì)的東西,分析下去
      ,分析下去
      ,分析到極其細微的程度,可是往往忽視了整體聯(lián)系
      ,這在醫(yī)學(xué)上表現(xiàn)得最為清楚
      。西醫(yī)是頭痛醫(yī)頭,腳痛醫(yī)腳
      ,完全把人體分割開來
      。而中醫(yī)則往是頭痛醫(yī)腳,腳痛醫(yī)頭
      ,把人體當做一個整體來看待
      。兩者的對立,十分明確


      季先生還對西方文化的自我感覺良好進行了揭示
      。他說
      ,西方人大都自我感覺極為良好,他們以“天之驕子”自居
      ,在下意識之中
      ,認為自古以來就是這樣,今后也將永遠是這個樣子
      。所以
      ,有必要通過“送去主義”的辦法,加強文化交流
      ,讓東方文化走出去
      ,擴大影響力。

      說實話
      ,在當下的世界百年未有之大變局中
      ,我們看到東方文化正在逐步擴大影響力。

      通過對東西方文化的比較和歷史的追溯
      ,季先生堅定地說
      ,“三十年河?xùn)|,三十年河西”
      ,他認為21世紀應(yīng)該是“東化”的世紀
      ,是東方文化的世紀,東方文化將取代西方文化在世界上占統(tǒng)治地位
      ,也就是東方文化影響世界的時候


      這種東方文化“將再現(xiàn)輝煌”的代之而起,是在過去幾百年來西方文化所達到的水平的基礎(chǔ)上
      ,用東方的整體著眼和普遍聯(lián)系的綜合思維方式
      ,以東方文化為主導(dǎo),吸收西方文化中的精華
      ,把人類文化的發(fā)展推向一個更高的階段


      不說別的,就一句構(gòu)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倡議
      ,已經(jīng)深深地契合于當今世界了
      ,越來越成為地球人的共識和實踐。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scgf/112493.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quán)

      ,注重分享
      ,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
      ,或有版權(quán)異議的
      ,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wǎng)絡(luò)
      ,轉(zhuǎn)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quán)益
      ,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
      ,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
      ,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

      上一篇:

      相關(guān)文章
      你未必萬丈光芒
      ,但你溫暖有光
      1你未必萬丈光芒
      ,但你溫暖有光。2一物降一物
      ,錢能降萬物
      。3我就想配的上我所想,我的肩膀能撐起我想要
      。4努力讓自己發(fā)光
      ,對的人才會迎光而來。5哪來的天生優(yōu)秀
      ,都是一步一個坑踩過來的 ,但你溫暖有光.png" alt="你未必萬丈光芒,但你溫暖有光" onerror="nofind(this)" >
      不要活得跟缺心眼似的
      三月三
      ,上巳節(jié)
      ,讓我們重拾古人風(fēng)雅
      上巳(sì)節(jié)俗稱三月三,古稱上巳節(jié)
      ,是一個紀念黃帝的節(jié)日
      。相傳三月三是黃帝的誕辰,中原地區(qū)自古有“二月二
      ,龍?zhí)ь^
      ;三月三,生軒轅”的說法
      。魏晉以后
      詩詞歌賦熱門文章 100+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