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詩詞中
都描繪了一個理想的生活狀態(tài)
!.png" />
或遍賞美景
或與二三友人談天說地
下面哪一首是你的理想生活呢
《菩薩蠻》
【唐】韋莊
人人盡說江南好,游人只合江南老。
春水碧于天
壚邊人似月,皓腕凝霜雪
未老莫還鄉(xiāng)
晴空碧水
《臨安春雨初霽》
【宋】陸游
世味年來薄似紗,誰令騎馬客京華
小樓一夜聽春雨
矮紙斜行閑作草,晴窗細(xì)乳戲分茶
素衣莫起風(fēng)塵嘆
細(xì)雨煎茶
《臨江仙·夜登小閣憶洛中舊游》
【宋代】陳與義
憶昔午橋橋上飲
長溝流月去無聲。
杏花疏影里
二十余年如一夢
閑登小閣看新晴。
古今多少事
月光皎潔,映出地上片片杏花暗影
《春山夜月》
【唐】于良史
春山多勝事
掬水月在手,弄花香滿衣
興來無遠(yuǎn)近
南望鳴鐘處
手捧清泉,月光倒影手中
《題龍陽縣青草湖》
【元】唐珙
西風(fēng)吹老洞庭波,一夜湘君白發(fā)多
醉后不知天在水
一觴一詠
《望江南·超然臺作》
【宋代】蘇軾
春未老,風(fēng)細(xì)柳斜斜
試上超然臺上看
煙雨暗千家
寒食后
休對故人思故國,且將新火試新茶。
詩酒趁年華
。抓一把粗茶
《人月圓·山中書事》
【元】張可久
興亡千古繁華夢,詩眼倦天涯。
孔林喬木
數(shù)間茅舍
山中何事 松花釀酒
數(shù)間茅舍坐落山中,有藏書萬卷
《問劉十九》
【唐】白居易
綠蟻新醅酒,紅泥小火爐
。晚來天欲雪
,能飲一杯無天色漸暗,似乎大雪將至
,室內(nèi)被爐火染得暖烘烘,新釀的米酒坐于爐上,溫得滿室濃香。這冷日,飲一杯熱酒,實(shí)在是一大愜事。《山中與幽人對酌》
【唐】李白
兩人對酌山花開
,一杯一杯復(fù)一杯。我醉欲眠卿且去
,明朝有意抱琴來。同一位好友,飲酒對酌
,醉臥在山花中一晚,明朝再把琴彈。《行香子·述懷》
【宋代】蘇軾
清夜無塵
酒斟時
浮名浮利,虛苦勞神。
嘆隙中駒
雖抱文章
且陶陶、樂盡天真
幾時歸去
對一張琴
浮名浮利
,虛苦勞神,不如作個閑人,對一張琴,飲一壺酒,觀一溪云。圖文來源于網(wǎng)絡(luò)
,如有任何問題請聯(lián)系我們
1
、“從此君王不早朝”是初唐詩人白居易《長恨歌》中的詩句。詩人白居易用夸張的筆墨描寫了玄宗與楊貴妃的愛情,其中寫道:“春宵苦短日高起,從此君王不早朝”。2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樂天,號香山居士,又號醉吟先生,祖籍山西太原,到其曾祖父時遷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鄭。是唐代偉大的現(xiàn)實(shí)主義詩人,唐代三大詩人之一。白居易與元稹共同倡導(dǎo)新樂府運(yùn)動,世稱“元白”,與劉禹錫并稱“劉白”。3
、白居易的詩歌題材廣泛,形式多樣,語言平易通俗,有“詩魔”和“詩王”之稱。官至翰林學(xué)士、左贊善大夫。公元846年,白居易在洛陽逝世,葬于香山。有《白氏長慶集》傳世1.寫關(guān)于唐明皇和楊貴妃的詩,詞,句子,文章都行1
唐代:白居易
漢皇重色思傾國
,御宇多年求不得。楊家有女初長成,養(yǎng)在深閨人未識。天生麗質(zhì)難自棄,一朝選在君王側(cè)
?div id="d48novz" class="flower left">春寒賜浴華清池
,溫泉水滑洗凝脂。侍兒扶起嬌無力,始是新承恩澤時。云鬢花顏金步搖,芙蓉帳暖度春宵
。春宵苦短日高起,從此君王不早朝。譯文:唐明皇愛好女色一直在尋找絕色美女
, 統(tǒng)治全國多年竟找不到一個稱心的。楊家有個女兒剛剛長大,養(yǎng)在深閨之中外人不知她美麗絕倫。天生麗質(zhì)讓她很難埋沒人世間,果然沒過多久便成為了唐明皇身邊的一個妃嬪。她回眸一笑千姿百態(tài)嬌媚橫生,宮中的其他妃嬪都顯得黯然失色。春季寒冷皇上賜她到華清池沐浴,溫潤的泉水洗滌著白嫩滋潤的肌膚
。宮女?dāng)v扶起她如出水芙蓉軟弱娉婷,由此開始得到皇帝的恩寵。鬢發(fā)如云臉?biāo)苹^戴金步搖,溫暖的芙蓉帳子里與皇上共度春宵。只恨春宵太短一覺就睡到太陽高高升起,君王從此再也不早朝了。2
唐代:李商隱
驪岫飛泉泛暖香,九龍呵護(hù)玉蓮房
平明每幸長生殿
譯文:驪山溫泉如同香湯
3
唐代:李白
云想衣裳花想容
若非群玉山頭見
譯文:見到云就聯(lián)想到她華艷的衣裳,見到花就聯(lián)想到她艷麗的容貌
4
、龍池唐代:李商隱
龍池賜酒敞云屏
,羯鼓聲高眾樂停。夜半宴歸宮漏永
,薛王沉醉壽王醒。譯文:云母屏風(fēng)張開,龍池宴飲作樂
,羯鼓聲急促高亢,淹沒了所有器樂。夜深宴罷歸來,唐明皇的侄兒薛王酩酊大醉5、清平調(diào)·其二
唐代:李白
一枝紅艷露凝香
借問漢宮誰得似,可憐飛燕倚新妝
譯文:貴妃真是一枝帶露牡丹
6
唐代:李白
名花傾國兩相歡
解釋春風(fēng)無限恨
譯文:楊貴妃絕代佳人與紅艷牡丹相得益彰,美人與名花常使君王帶笑觀看
2.關(guān)于楊貴妃和唐玄宗的愛情的詩詞1
解釋春風(fēng)無限恨
此時心中有再大的怨恨
一騎紅塵妃子笑
一騎馳來煙塵滾滾妃子歡心一笑
何如薄幸錦衣郎
但你又怎比得上當(dāng)年的唐明皇呢,他總還是與楊玉環(huán)有過比翼鳥
春宵苦短日高起,從此君王不早朝
后宮佳麗三千人
只恨春宵太短一覺就睡到太陽高高升起
后宮中妃嬪不下三千人,卻只有她獨(dú)享皇帝的恩寵
。5、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宮粉黛無顏色出處:《長恨歌》作者:白居易朝代:唐譯文:她回眸一笑時
3.關(guān)于楊玉環(huán)和唐玄宗的詩燈影 元稹
洛陽晝夜無車馬,漫掛紅紗滿樹頭
見說平時燈影里
連昌宮 張祜
龍虎旌旗雨露飄
玄宗上馬太真去,紅樹滿園香自銷
溫泉 羅鄴
一條春水漱莓苔
此水貴妃曾照影
馬嵬坡 鄭畋
玄宗回馬楊妃死,云雨難忘日月新
終是圣明天子事
醉中天 白樸
疑是楊妃在
曾與明皇捧硯來,美臉風(fēng)流殺
叵奈揮毫李白
六州歌頭 李冠
凄涼繡嶺
4.關(guān)于楊貴妃和唐玄宗的愛情的詩詞1)清平調(diào)詞三首 唐 李白 樂府 -------------------- 云想衣裳花想容
,春風(fēng)拂檻露華濃。若非群玉山頭見
,會向瑤臺月下逢。 一枝秾艷露凝香,云雨巫山枉斷腸。借問漢宮誰得似
,可憐飛燕倚新妝。 名花傾國兩相歡,長得君王帶笑看。解釋春風(fēng)無限恨
,沉香亭北倚闌干。 這三首詩是李白在長安為翰林時所作。有一次
,唐明皇與楊貴妃在沉香亭觀賞牡丹,因命李白作新樂章,李白奉旨作了這三章。 第一首,以牡丹花比貴妃的美艷。首句以云霞比衣服
,以花比容貌;二句寫花受春風(fēng)露華潤澤,猶如妃子受君王寵幸;三句以仙女比貴妃;四句以嫦娥比貴妃。這樣反復(fù)作比,塑造了艷麗有如牡丹的美人形象。然而
,詩人采用云、花、露、玉山、瑤臺、月色首句寫花受香露
第三首
,總承一、二兩首,把牡丹和楊貴妃與君王揉合,融為一體:首句寫名花與傾國相融;二句寫君王的歡愉,“帶笑看”三字,貫穿了三者,把牡丹、貴妃、明皇三位一體化了。三、四句寫君王在沉香亭依偎貴妃賞花,所有胸中憂恨全然消釋。人倚闌干
、花在欄外,多么優(yōu)雅,多么風(fēng)流2)哀江頭 唐 杜甫 樂府 -------------------- 少陵野老吞聲哭
憶昔霓旌下南苑
輦前才人帶弓箭,白馬嚼嚙黃金勒
明眸皓齒今何在,血污游魂歸不得
人生有情淚沾臆
終是圣明天子事,景陽宮井又何人
天寶十五年(756)六月,安史亂軍攻陷潼關(guān)
,長安危及,玄宗倉皇逃蜀,道經(jīng)馬嵬坡即為馬嵬事變
盡管山河依舊,然而卻難忘懷“云雨”之情
后兩句以南朝陳后主偕寵妃張麗華
玄宗的舉動雖勝陳后主,但所勝實(shí)在無幾
楊家有女初長成,養(yǎng)在深閨人未識
回眸一笑百媚生
侍兒扶起嬌無力
春宵苦短日高起,從此君王不早朝
后宮佳麗三千人
姊妹弟兄皆列土
驪宮高處入青云,仙樂風(fēng)飄處處聞
漁陽鼙(pí)鼓動地來
翠華搖搖行復(fù)止,西出都門百余里
花鈿委地?zé)o人收
黃埃散漫風(fēng)蕭索
蜀江水碧蜀山青,圣主朝朝暮暮情
天旋日轉(zhuǎn)回龍馭
,到此躊躇不能去。 馬嵬(wéi)坡下泥土中,不見玉顏空死處。君臣相顧盡沾衣
,東望都門信馬歸。 歸來池苑皆依舊,太液芙蓉未央柳。芙蓉如面柳如眉,對此如何不淚垂
梨園弟子白發(fā)新,椒房阿監(jiān)青娥老
遲遲鐘鼓初長夜
臨邛道士鴻都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