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成功臨死之前,差一點殺了自己的夫人董酉姑
,好在有驚無險
,派去的人并沒有執(zhí)行他的命令。
其實,鄭成功這次要殺的不只有夫人董氏一人,還有他的長子鄭經
、鄭經四弟的乳母陳昭娘,以及鄭經和陳昭娘所生的兒子
,那當然就是鄭成功的孫子了。

,因長子鄭經與乳母私通
,差一點被丈夫處死.png" />
鄭成功像
鄭成功欲殺原配夫人董氏的理由是“治家不嚴”,而“治家不嚴”指的則是長子鄭經和四弟鄭睿的乳母私通
,并且生下一個兒子
。
鄭成功長年在外征戰(zhàn),得知家里發(fā)生了這種情丑事
,他“登時氣塞胸膛”
,他認為妻子董酉姑應該對這件事情負有主要責任。
董酉姑于崇禎十五年
,即1642年春天嫁給鄭成功
。歷史上記載及民間都認為,董酉姑是董飏先的女兒
,這個結論也已經得到史學界認可
。董酉姑的父親董飏先,是明崇禎年間進士
,曾任泰州知州
,官至東廠按察副使。而據(jù)《董氏大成宗譜》記載
,董酉姑卻是董飏先的侄女
,究竟哪種說法正確,還有待進一步考證。
正史和野史中對董酉姑都有很多富有傳奇色彩的記載
。董酉姑出身于書香門第
,從小知書達禮,她不僅賢惠有德
,舉止方正
,而且有勇有謀,深明大義
,很有見識
。
鄭氏是一個名門望族,由于鄭成功常年在外征戰(zhàn)
,董酉姑自從嫁入鄭家以來
,夫妻二人雖然聚少離多,但他們始終相敬如賓
。董酉姑深諳治家之道
,處處表現(xiàn)出了她的賢淑與貞惠。她對鄭成功的日本母親田川氏非常孝順
,對兄弟叔侄十分友好
,任勞任怨,處事公正
,受到鄭家上下老幼的敬佩
。家族中的人們都能和睦相處,使征戰(zhàn)在外的鄭成功毫無后顧之憂
。
更為重要的是
,董酉姑是一個非常勤儉的家庭主婦,為支持鄭成功抗清勤儉治家
,在家里始終都是布裙竹釵
,而且還常常率領鄭成功的姬妾家人為軍隊日夜趕制衣襪鞋子,被服甲胄
,處處為鄭成功分憂解難
。鄭成功深為夫人識大體、顧大局的舉動所感動
。
更讓鄭成功對董酉姑刮目相看的是
,清順治八年,即公元1651年春
,清將馬得功乘虛偷襲中左所(今廈門)
,守將阮引、何德不敵敗退
。鄭成功的堂叔鄭芝莞臨危用船載著珍寶遁逃
。而董酉姑盡棄財物
,只捧著婆母田川氏的神主牌和鄭成功身邊的機要文件出逃,步行至海濱
。
鄭芝莞以戰(zhàn)船不便居止為由
,勸請董酉姑另移他船。董酉姑知道鄭芝莞貪財怯敵
,船上其實裝的都是珍寶
。后來,董酉姑歷盡艱辛
,回到鄭成功身邊
,而鄭芝莞則以貪贓、貽誤戰(zhàn)機等罪論斬
。
通過這件事
,鄭成功萬分感動,從此對董酉姑更加倚重
,凡事都要聽聽夫人的意見
。
董酉姑為鄭成功生有五個兒子,鄭經是他的長子
。鄭經十九歲的時候
,迎娶原兵部尚書唐顯悅的孫女唐氏為妻。唐氏名叫和娘
,雖然長得“端莊靜正”
,但是鄭經并不喜歡他,經常在外面拈花惹草
,后來竟與其四弟的乳母陳昭娘有了私情。
對于此事
,清代江日升在他的《臺灣外紀》中描述得較為詳實
。
據(jù)《臺灣外紀》卷五描述,有一天鄭經在母親那里遇到了四弟鄭睿的乳母陳昭娘
,立刻被她“雙眉如遠山淡掃
,不施粉黛,光彩可人”的容貌所吸引
。這位陳昭娘年齡已經有二十六
、七歲,但“窈窕輕佻
,語言豐韻”
,鄭經看見,竟然“魂消天外”
。但鄭經忌憚母親董氏家規(guī)嚴厲
,這一次連話也沒敢和陳氏搭上一句
。
從這以后,鄭經便以向母親請安為由
,經常進出于董氏住處
,為的是能夠見上陳氏一面。一次陳氏剛剛起來還沒有梳妝
,被鄭經看到
,在陳氏窗前隨口吟道:“睡起海棠初拭目,醉余楊柳不勝衣
?div id="jpandex" class="focus-wrap mb20 cf">!蹦顷愂下牭剑搽S即回道:“未曾恩寵先流盼
,恐惹夢魂濕淚斑
。”
之后
,鄭經大著膽子直到陳氏臥房門口
,和陳氏約定“下午偷空到書院一話”。整整一天
,鄭經“心不能主
,如癡如醉”,好不容易挨到下午
,二人終于得以如愿
。
有了第一次,以后二人愈發(fā)不可收拾
,“后愈狎昵
,恍如佳偶”,弄得整個鄭府上下都知道了
,卻“惟瞞成功一人而已”
。所以鄭成功起初并不知曉兒子鄭經做的這件不“正經”的丑事,后來陳昭娘為鄭經生下一子
,取名鄭克臧
,卻告訴鄭成功說是鄭經的小妾所生。
鄭成功得知長孫出生
,“大喜
,加給其妻董氏金六錠,花紅六疋
;子經四錠
,花紅四疋”。獎賞鄭經小妾(實際為陳氏)“金二錠
,花紅二疋”
,同時也如數(shù)給了長孫鄭克臧很多獎賞
。
鄭成功殺長子鄭經處
但此事又能瞞得住多長時間呢 不久,鄭成功就接到了尚書唐顯悅的一封信
,信中有“三父八母
,乳母亦居其一。令郎狎而生子
,不聞飭責
,反加賞賚。此治家不正
,安能治國乎 ”之言
。鄭成功這才知道了事情的真相,氣急之下
,即刻命令都事黃毓手持令箭
,到金門與戶官鄭泰(鄭成功的堂兄)會合,以“治家不嚴”的罪名
,將正妻董夫人處決
,并且要將鄭經、陳昭娘
、鄭克臧一并斬首
。
但鄭泰和黃毓私下里只把陳昭娘和其子鄭克臧殺死,提著二人的首級赴臺灣復命
。
此處與歷史的記載并不一致
,陳昭娘不但沒有被殺死,后來反而被鄭經正式納為小妾
。而鄭克臧則是在鄭經死后
,侍衛(wèi)馮錫范與鄭經的弟弟鄭聰合謀殺死,并收回了他的監(jiān)國之印
。鄭克臧死的時候年僅十八歲
。
鄭成功接到奏報后很生氣,便解下佩劍讓黃毓帶著再赴金門
,嚴令鄭泰等人必須執(zhí)行命令
。鄭泰猶豫不決
,只好將黃毓送到廈門去見鄭經
。黃毓一到廈門,就被鄭經拘禁了起來
。
后來的事情
,《臺灣外紀》中這樣寫道:。
功接廈門諸將公啟
,內有“報恩有日
,候闕無期”之句
,知金、廈諸將拒命
。心大恚(huì)忿
,即差洪有鼎持諭與周全斌,令其回師監(jiān)殺
。有鼎到南澳
,船上銅山,聞全斌已被執(zhí)
,不敢前
。
鄭成功聽說鄭經拘禁了黃毓,氣得暴跳如雷
,便派部將洪有鼎攜命赴南澳
,命大將周全斌到廈門去執(zhí)行處決鄭經等人命令。當時周全斌并不在南澳
,他剛剛征討完陳豹回到廈門
,鄭經的手黃廷以為周全斌是奉了鄭成功的密令去殺鄭經,擔心有變
,先把他抓了起來
。結果洪有鼎剛剛到達銅山(今東山縣),便獲悉周全斌已被鄭經拘押的消息
,就不敢再去廈門了
。
南明永歷十六年,即公元1662年五月初一日
,鄭成功因偶感風寒而臥病在床
。但他每天仍然掙扎著登上瞭望臺,手持望遠鏡眺望澎湖方向
,期待洪有鼎在完成命令后回返
,但每天都失望而歸。
這一年
,鄭成功先是得到父親鄭芝龍在北京被斬首的消息
,不久又聽聞永歷帝在緬甸遇難的噩耗,現(xiàn)在又經受了兒子丑聞和諸將抗命的打擊
。他悲憤至極
,病情愈發(fā)加重。
五月初八日
,鄭成功又登臺觀望
,然后回書房穿戴整齊,請出太祖祖訓
。行禮之后
,命左右進酒
,一邊喝酒一邊閱覽文書?div id="jfovm50" class="index-wrap">!杜_灣外紀》記載:“折閱一帙
,輒飲一杯?div id="jfovm50" class="index-wrap">!碑旈喌降谌砦臅臅r候
,鄭成功突然大喊:“我無面目見先帝于地下!”于是抓破臉面而死
,年僅三十九歲
。
當初,鄭經與乳娘私通的事發(fā)后
,董酉姑便和鄭成功之間產生了隔閡
,而與鄭經的關系也變得疏遠。董酉姑尤其不能接受自己的兒子鄭經和乳母之間的私情
,所以也特別不喜歡鄭克臧
,甚至認為他不是自己的親孫子,母子之間的矛盾也越來越大
。
鄭成功逝世后
,鄭經嗣位,董酉姑率眾東渡臺灣
,并由“國母”升為“國太”
。據(jù)史料記載,董酉姑很喜歡干政
,大有慈禧干政的風范
。所以藩府內外事務,她都要過問
,并經常告誡鄭經等人要“撫恤百姓
,厚待百姓”。
董酉姑晚年的時候
,臺灣鄭氏政治逐漸衰落
,鄭經西征無功,董酉姑十分氣憤
,當面斥責鄭經:“福建七個府縣迅速潰敗
,廈門、金門兩島也喪失了
,這是你做事無謀
、不果斷
,不能知人善任
,導致左右都樹立私黨
!”
公元1681年,鄭經病逝
。鄭氏集團發(fā)生內訌
,鄭經的長子鄭克臧被殺,年僅十三歲的鄭克塽被為立延平郡王
。
同年六月十六日
,董酉姑在臺灣安平古城里去世,時年五十九歲
,從而走完了她極富傳奇色彩的一生
。她的賢德聰慧之名遠播海外,至今仍與鄭成功一起受到閩臺人民的崇敬
。
其實
,董酉姑單名只有一個“酉”字,名后綴之以“姑”
,那是人們對她的尊稱
。
: “民間歷史故事”免責聲明:以上內容源自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
,如有侵犯您的原創(chuàng)版權請告知
,我們將盡快刪除相關內容。
鄭成功39歲離世,為何臨終前要處死自己的妻子和兒子?
鄭成功臨死前
,為何下令要處死他的妻子和兒子?《南明史》記載
,
這是因為他看到了親家翁唐顯悅的一封信,信中指責他治家不嚴,并揭露他兒子鄭經犯下的一樁錯事,激怒了鄭成功,他盛怒之下才會下令斬殺鄭經及其生母董酉姑。
一、鄭成功之子鄭經是個怎樣的人
鄭經
,鄭成功的長子,生于明崇禎十五年(1642年)
,生母是董酉姑
。鄭經被父親鄭成功寄予厚望,19歲時就開始帶兵鎮(zhèn)守廈門。但鄭經從小深受母親寵溺
,養(yǎng)成了不務正業(yè)
、貪圖逸樂的壞毛病。
鄭經的正妻
,是前明兵部尚書唐顯悅的孫女唐氏
。唐氏是大家閨秀,知書達理
,端莊賢淑
,但鄭經卻不喜歡她,二人感情很不好
。鄭經背著夫人在外邊拈花惹草
,與四弟鄭睿的乳母陳氏有了不倫之戀,陳氏為他生下一子鄭克臧
,一時間惹得滿城風雨
,人們議論紛紛。
二、鄭成功下令殺妻子兒子的始末
鄭經父親鄭成功隱瞞真相
,謊稱是自己的侍妾生下一子,鄭成功不明真相
,得知鄭家添丁進口
,還很高興,賞給鄭經很多銀錢作為獎賞
。
鄭經的妻子唐氏感到自己受了委屈
,公公鄭成功也不管主持公道,于是把實情告訴祖父唐顯悅
。唐顯悅是個火爆脾氣
,當即給鄭成功寫了一封信,信中把鄭經的丑事和盤托出
,并怒斥鄭成功
,“
三父八母,乳母亦居其一 。令郎狎而生子
,不聞飭責,反加賞賚
。此治家不正
,安能治國乎?”
鄭成功此時已經身染疾病
,心情本來就很不好
,加之知道被兒子鄭經給騙了
,還連累自己被天下人恥笑,怒發(fā)沖冠
,認為妻子董酉姑主持家務卻治家無方
,鄭經又犯下如此大錯,當即下令斬殺妻子和兒子
,以謝天下。
但鄭成功的命令卻沒人敢于執(zhí)行
,因為事關重大
,殺國姓爺?shù)钠拮雍蛢鹤樱l也沒這個膽子
。鄭成功見此情景
,愈發(fā)惱怒,病情加重
,不久就去世了
。
可見,鄭成功確實是個很正直的人
,只可惜生子不肖
,斷送了他的一生大業(yè)。
參考資料:《南明史》
歷史上鄭成功為何在臨終前要處死自己的妻子、長子和孫子?
鄭成功
,南明大將軍,還是明末收復臺灣的民族大英雄
。然而就是這樣一位大英雄
,天妒英才,39歲就猝死
,在臨終前他曾下令處死自己的妻子
、長子以及孫子。那么
,鄭成功的死因是什么
,還有為何在臨終前他曾下令處死自己的妻子、長子以及孫子呢
?今天
,我們就一起來探究其中鮮為人知的隱情。
鄭成功
,本名鄭森
,他的父親鄭芝龍本是一個海上走私集團的頭目,他的母親是一個日本人,因此鄭成功屬于中日混血兒
。就因為鄭成功為中日混血
,日本人也視他為大和英雄。后來
,鄭芝龍投靠南明小朝廷
,受到了重用,鄭成功被賜明朝國姓?朱?
。因此
,鄭成功又名朱成功,世稱?國姓爺?
。
1645年
,清軍攻入江南,鄭芝龍降清
,鄭成功的母親田川氏在亂軍中自盡
,清軍背信棄義,拘禁了鄭芝龍
,招降鄭成功
,鄭成功拒不投降,率領其父親的舊部在東南沿海繼續(xù)抗清
。鄭成功率軍北伐
,曾一度突襲、包圍南京
,威震華夏
,但是最終還是被清軍擊退,退守廈門
、金門
。1661年,他率軍橫渡臺灣海峽
,第二年擊敗荷蘭侵略軍
,收復臺灣。
在鄭成功收復臺灣后不久,卻發(fā)生了一件天大的丑聞。鄭成功的長子鄭經與乳母陳氏(昭娘)私通,并且生下一子。這個丑聞被爆出后,臺灣的士族們認為這是倫理道德,并指責鄭成功治家尚且不嚴,又怎能治理好一方土地?鄭成功大怒,下令處死自己的妻子董氏、長子和孫子。然而,諸將聯(lián)合抗命,鄭成功才沒有殺成。
鄭成功之所以要處死自己的妻子、長子和孫子,一是為了懲罰他們,鄭成功的長子鄭經與乳母陳氏(昭娘)私通,違背了倫理道德,人神共憤 ,干得真不是人事
,鄭成功非常生氣
,要以死來懲罰自己的妻子
、長子和孫子;二是為平息臺灣的士族們的憤怒
,維護自己在臺灣的統(tǒng)治
,必須要嚴懲自己的兒子,給他們一個交代
。
不久之后
,39歲的鄭成功暴病而亡。鄭成功正值壯年
,卻突然暴病而亡
,一般是說他是?感冒風寒?而暴病而亡,但一個正值壯年的人怎么會輕易被?風寒?奪去生命
?根據(jù)鄭成功臨終前的異常情況和當時鄭氏集團內部斗爭的背景
,有人認為鄭成功是被人投毒殺死的。據(jù)夏琳的《閩海紀聞》記載發(fā)現(xiàn)鄭成功死前的情狀與中毒后毒性發(fā)作的癥狀很相似
。
鄭成功死前
,曾下令處死自己的長子鄭經,因諸將聯(lián)合抗命而沒有成功
。在鄭成功去世后不久
,鄭經發(fā)動政變,成為新的延平王
,鄭經成了人生最大贏家
。因此,他毒殺鄭成功的嫌疑最大
。各位
,你們認為呢
?
歷史上鄭成功39歲猝死,為何在他臨終前要斬殺自己的妻子和長子?
歷史上鄭成功驅逐荷蘭侵略者
,收復臺灣
,捍衛(wèi)了國家領土完整,是當之無愧的民族英雄
。然而
,在他在收復臺灣后的第二年就猝死,時年39歲
。更是令人驚奇的是在他臨終前
,竟然下令要殺自己的妻子和兒子鄭經。那么
,鄭成功為何39歲就猝死
,還有呀為何要殺自己的妻子和兒子呢?今天
,我們就一起來探究這段鮮為人知的歷史秘密
,一起來其中的歷史真相。
1661年4月
,鄭成功親率將士二萬五千
、戰(zhàn)船數(shù)百艘,自金門料羅灣出發(fā)
,經澎湖
,橫渡臺灣海峽,向臺灣進軍
。1661年12月20日
,在鄭成功軍隊的猛烈攻擊下,荷蘭人在付出了巨大的傷亡后
,舉起了白旗投降
。淪陷了三十幾年的臺灣,從此重又回到祖國的懷抱
。從此
,臺灣成了鄭成功抗清的大本營,有了立足之地
。如果一切正常的話
,鄭成功再以臺灣為跳板,把東南亞給收了
,好好經營一番
,反清復明就真不是個事了
。
但是在鄭成功剛剛收復臺灣不久,春風得意之時
,卻發(fā)生了一件特大的丑聞
。鄭成功的長子與四弟鄭睿之乳母陳氏(昭娘)私通,生下一子
,取名鄭克臧
。但鄭經卻對鄭成功匯報說,他與自己的侍妾生了個兒子
,鄭成功因添孫高興
,還賞了一點銀物。但萬萬沒有想到
,不久之后
,鄭成功才發(fā)現(xiàn)鄭經與乳娘亂倫生子,怒不可止
。同時
,臺灣的士大夫唐顯悅致書鄭成功,指責他治家尚且不嚴
,又怎能治理好一方土地
?鄭成功大怒
,下令將他的夫人董氏
、長子鄭經、乳娘以及鄭克臧全部斬殺
。
鄭成功的手下提議僅斬乳母昭娘及其子
,但是鄭成功不同意,于是諸將聯(lián)合抗命不從
,使鄭成功很是窩火
。再加上當時他的父親鄭芝龍在北京被殺,又聞永歷帝朱由榔在緬甸遇害
,鄭成功數(shù)痛攻心
,就在康熙元年五月初八急病而死,他死前大喊:?我無面目見先帝于地下?
,抓破臉面而死
,年僅39歲。然而根據(jù)夏琳《閩海紀要》和江日升《臺灣外志》的記載
,鄭成功病情一開始并不嚴重
,還能看書、觀臺
、飲酒
,認為鄭成功可能是被下毒害死的
。
鄭成功死后,他的兒子鄭經自金門發(fā)動軍事政變
,自稱延平王
。鄭經去世后,權臣馮錫范擁鄭經幼子鄭克塽繼位
。后來
,施瑯率領清軍攻克澎湖后,鄭克塽乃于1683年降清
。鄭氏政權統(tǒng)治臺灣總計只有23年的時間而已
。1684年4月,臺灣正式納入大清帝國版圖
,隸屬福建省
,設臺灣府。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scgf/112650.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注重分享
,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
,或有版權異議的
,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
,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絡
,轉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