錢鐘書(1910~1998),江蘇無錫人,原名仰先,字哲良,后改名鐘書,字默存,號槐聚,曾用筆名中書君,中國現(xiàn)代作家、文學(xué)研究家,與饒宗頤并稱為“南饒北錢”。
不怕俗,就怕裝
文/錢鐘書
找遍了化學(xué)書,在炭氣、氧氣以至于氯氣之外,你看不到俗氣的。這是比任何氣體更稀淡、更微茫,超出于五官感覺之上的一種氣體,只有在文藝?yán)锖蜕缃焕锊拍芘鲆?。文藝?yán)锖蜕缃焕镞€有許多旁的氣也是化學(xué)所不談的,例如寒酸氣、泥土氣。
赫胥黎先生討厭坡(Edgar Allan Poe,通常譯為愛倫·坡)的詩,說它好比戴滿了鉆戒的手,俗氣迎人。這一個妙喻點(diǎn)醒我們不少。
從有一等人的眼光看來,濃抹了胭脂的臉,向上翻的厚嘴唇,福爾斯大夫的大肚子,西哈諾的大鼻子,涕澌交流的感傷主義,柔軟到擠得出水的男人,鴛鴦蝴蝶派的才情,蘇東坡體的墨豬似的書法,乞斯透頓(Chesterton,英國作家,著有系列偵探小說)的翻筋斗似的詭論,大塊的四喜肉,還有——天呀!還有說不盡的etc.etc.,都跟戴滿鉆戒的手一般的俗。
這形形色色的事物間有一個公共的成分——量的過度:鉆戒戴在手上是極悅目的,但是十指尖尖都拶著鉆戒,太多了,就俗了!胭脂擦在臉上是極助嬌艷的,但是涂得仿佛火燒一樣,太濃了,就俗了!肚子對于人體曲線美是大有貢獻(xiàn)的,但是假使凸得像掛了布袋,太高了,就俗了!以此類推。
同時我們胸中還潛伏一個道德觀念:我們不贊成一切夸張和賣弄,一方面因?yàn)橐磺锌鋸埡唾u弄總是過量的,上自媒人的花言巧語,下至戲里的丑表功,都是言過其實(shí)、表過其里的。另一方面也因?yàn)槿思业目浯蠓匆r出我們的渺小來,所以我們看見我們認(rèn)為過當(dāng)?shù)氖挛铮覀儾恢挥X地聯(lián)想到賣弄,不管那樁事物確是在賣弄(像戴滿鉆戒的手)或是出于不得已(像大肚子)。
因此,我們暫時的結(jié)論是:當(dāng)一個人認(rèn)為一樁東西為俗的時候,這一個東西里一定有這個人認(rèn)為太過火的成分,不論在形式上或內(nèi)容上。這個成分的本身也許是好的,不過假使這個人認(rèn)為過多了,包含這個成分的整個東西就要被認(rèn)為俗氣。
所以,俗氣不是負(fù)面的缺陷,是正面的過失。
俗的意思是“通俗”,大凡通俗的東西都是數(shù)量多的,價錢賤的;照經(jīng)濟(jì)常識,東西的價值降賤,因?yàn)楣┻^于求,所以,在一個人認(rèn)為俗的事物中,一定有供過于求的成分——超過那個人所希望或愿意有的數(shù)量的成分。
從“通俗”兩個字,我們悟到俗氣的第二個特點(diǎn):俗的東西就是可以感動“大多數(shù)人”的東西——此地所謂“大多數(shù)人”帶著一種譴責(zé)的意味,不僅指數(shù)量說,并且指品質(zhì)說,是卡萊爾所謂“不要崇拜大多數(shù)”的“大多數(shù)”,是易卜生所謂“大多數(shù)永遠(yuǎn)是錯誤的”的“大多數(shù)”。
綜括以上來說,假使一個人批評一樁東西為“俗”,這個批評包含兩個意義:(一)他認(rèn)為這樁東西組織中某成分的量超過他心目中以為適當(dāng)?shù)牧俊#ǘ┧J(rèn)為這樁東西能感動的人數(shù)超過他自以為隸屬著的階級的人數(shù)。
《儒林外史》第二十九回中杜慎卿所謂“雅的這樣俗”,《隨園詩話》所謂:“人但知滿口公卿之人俗,而不知滿口不趨公卿之人更俗?!边@種現(xiàn)象是起于不自然的裝腔作勢;俗人拼命學(xué)雅,結(jié)果還是俗。
夏士烈德(Hazlitt,英國作家)的俗氣說便以此為根據(jù)的。夏士烈德以為一切天然的、自在的東西都不會俗的,粗魯不是俗,愚陋不是俗,呆板也不是俗,只有粗魯而妝細(xì)膩,愚陋而妝聰明,呆板而妝伶俐才是俗氣。所以俗人就是裝模作樣的人。
天生細(xì)膩的人所隨便做的事,學(xué)細(xì)的粗人做的特別小心,以引起人家的注意,證明他的不粗;而偏是人家注意到他的特別小心,便知道它的細(xì)膩是學(xué)來的,不是生就的。好比說外國話極好的人,往往比說那國話的土人更成語化,這一點(diǎn)過度的成語化反而證明他的非本國籍。
一切妝腔都起于自卑心理,知道自己比不上人,有意做出勝如人的樣子,知道自己卑下,拼命妝著高出自己的樣子,一舉一動,都過于費(fèi)力,把外面的有余來掩飾里面的不足,諸葛亮的“空城記”就是一個好例,司馬懿若懂得心解術(shù),決不會上當(dāng),從諸葛亮過乎尋常的鎮(zhèn)靜,便看得出他的鎮(zhèn)靜是“妝”的,不是真的。
我們每一個人都免不了這種附庸風(fēng)雅的習(xí)氣。天下不愁沒有雅人和俗人,只是沒有俗得有勇氣的人,甘心呼吸著市井氣,甘心在伊壁鳩魯?shù)呢i圈里打滾,有膽量抬出俗氣來跟風(fēng)雅抵抗,仿佛魔鬼的反對上帝。有這個人么 我們應(yīng)當(dāng)像敬禮撒旦一般的敬禮他。
父親寫的散文詩父親的散文詩的歌詞散文詩精選朱自清散文~~
【相識是緣,感恩遇見】父親的散文詩的歌詞散文詩精選朱自清散文
導(dǎo)語:離別拉得長,是增加痛苦還是減少痛苦呢?我算不清,但是我陪他走得愈遠(yuǎn),愈怕從此不見。以下我為大家介紹楊絳錢鐘書經(jīng)典語錄文章,歡迎大家閱讀參考!
1、有修養(yǎng)的人,能喜怒不形于色。但不形于色,未必喜怒不影響他的判斷選擇。要等感情得到了相當(dāng)?shù)臐M足或發(fā)泄,平靜下來,智力才不受感情的驅(qū)使。
2、我們看到的命運(yùn)是毫無道理的,專開玩笑,慣愛捉弄人,慣愛搗亂。
3、愛情是不由自主的,得來容易就看得容易,沒得到的,或者得不到的,才覺得稀罕珍貴。
4、人雖然渺小,人生雖然短,但是人能學(xué),人能修身,人能自我完善。人的可貴在于人的本身。
5、我四顧尋找,不見他的影蹤。
6、晚霞漸漸暗淡,暮靄沉沉,野曠天低,菜地一片昏暗,遠(yuǎn)近不見一人,也不見一點(diǎn)燈光。
7、阿圓已經(jīng)不在了,我變了夢也無從找到她;我也疲勞得無力變夢了。
8、靈性良心人人都有。經(jīng)常憑靈性良心來克制自己,就是修養(yǎng)。
9、我心靜如水,我該平和地迎接每一天,過好每一天,準(zhǔn)備回家。
10、喊聲落在曠野里,好像給吞吃了似的,沒留下一點(diǎn)依稀仿佛的音響。徹底的寂靜,給沉沉夜色增添了分量,也加深了我的孤凄。
11、人畢竟是血肉之軀,帶些缺點(diǎn),更富有人情味吧。
12、家在哪里,我不知道,我還在尋覓歸途。
13、幾年過去了,我漸漸明白:那是一個幸運(yùn)的人對一個不幸者的愧怍。
14、其實(shí),如果不想干人世間所不容許的事,無需仙家法寶,凡間也有隱身衣;只是世人非但不以為寶,還惟恐穿在身上,像濕布衫一樣脫不下。因?yàn)檫@種隱身衣的料子是卑微。身處卑微,人家就視而不見,見而無睹。
15、人家掛著窗簾呢,別去窺望。寧可自己也掛上一個,華麗的也好,樸素的也好。如果你不屑掛,或懶得掛,不妨就敞著個赤裸裸的窗口。不過,你總得尊重別人家的窗簾。
16、靈魂的美惡,不體現(xiàn)在肉體上。
17、我時常聽人吹牛,豪言壯語,使我自慚渺小。我也想吹吹牛"自我偉大"一番,可是吹來卻"鬼如鼠"。因?yàn)橹皇菦]發(fā)酵的死面,沒一點(diǎn)空氣。
18、創(chuàng)作的一個重要成分是想象,經(jīng)驗(yàn)好比黑暗里點(diǎn)上的火,想象是這個火所發(fā)的光;沒有火就沒有光,但光照所及,遠(yuǎn)遠(yuǎn)超過火光點(diǎn)兒的大小。
19、你的問題在于讀的太少而想的太多。
20、他現(xiàn)在故意慢慢兒走,讓我一程一程送,盡量多聚聚,把一個小夢拉成一個萬里長夢。這我愿意。送一程,說一聲再見,又能見到一面。離別拉得長,是增加痛苦還是減少痛苦呢?我算不清。但是我陪他走得愈遠(yuǎn),愈怕從此不見。
21、我喊他,沒人應(yīng)。只我一人,站在荒郊野地里。
22、我向來以為自己是個隨和的人,只是性情有點(diǎn)孤僻,常悶悶不樂,甚至懷疑自己有憂郁癥,并且覺得自己從出世就是個錯,一言一行,時候回想總覺得不當(dāng)。我什么都錯。為什么要有我這個人呢?
23、我陪他走得愈遠(yuǎn),愈怕從此不見。
24、我覺得在艱難憂患中最能依恃的品質(zhì),是肯吃苦。因?yàn)槠D苦孕育智慧;沒有經(jīng)過艱難困苦,不知道人生有多么坎坷。有了親身經(jīng)驗(yàn),才能變得聰明能干。
25、消失于眾人之中,如水珠包孕于海水之內(nèi),如細(xì)小的野花隱藏在草叢里,不求"勿忘我",不求"賽牡丹",安閑舒適,得其所哉。一個人不想攀高就不怕下跌,也不用傾軋排擠,可以保其天真,成其自然,潛心一志完成自己能做的事。
26、一代又一代的人,從生到死,辛辛苦苦、忙忙碌碌,到頭來只成了一批又一批的尸體,人生一世,還說得到什么價值呢?
27、如要鍛煉一個能做大事的人,必定要叫他吃苦受累,百不稱心,才能養(yǎng)成堅(jiān)忍的性格。一個人經(jīng)過不同程度的鍛煉,就獲得不同程度的修養(yǎng),不同程度的效益。好比香料,搗得愈碎,磨得愈細(xì),香得愈濃烈。
28、假如說,人事有靈性、有良知的動物,那么,人生一世,無非是認(rèn)識自己,洗練自己,自覺自愿地改造自己,除非甘心于禽獸無異。但是這又談何容易呢。
29、修身--鍛煉自身,是做人最根本的要求。
30、我現(xiàn)在回想,盛衰的交替,也就是那么一剎那間,我算是親眼看見了。
31、我一個人,懷念我們仨。
32、你現(xiàn)在的問題在于,讀書不多而想得太多。
33、送一程,說一聲再見,又能見到一面。離別拉得長,是增加痛苦還是減少痛苦呢?我算不清。但是我陪他走的越遠(yuǎn),越怕從此不見。
34、所謂窮,無非是指不置辦家產(chǎn),自食其力,自食其力是沒有保障的,不僅病不得,老不得,也沒有自由支配自己的時間,干自己喜歡或?qū)iL的事。
35、背生字,做習(xí)題,一天不得間斷,因?yàn)閷W(xué)習(xí)語言,不進(jìn)則退。
36、姚宓的眼睛亮了一亮,好像雷雨之夕,雷聲未響,電光先照透了烏云。
37、有了信仰,人生才有價值。
38、我使勁咽住,但是我使的勁兒太大,滿腔熱淚把胸口掙裂了。
39、我撫摸著一步步走過的驛道,一路上都是離情。
40、人世間不會有小說或童話故事那樣的結(jié)局:"從此,他們永遠(yuǎn)快快活活地一起過幸福的生活"人間沒有單純的快樂??鞓房倞A帶著煩惱和憂慮。
41、我常奇怪,為什么有人得了我父親的幫助,感激得向我母親叩頭,終身不忘。為什么有人由我父親的幫助得了一千多畝好田,二十年后居然沒忘記她所得的便宜;不顧我父親老病窮困,還來剝削他的腦力,然后用兩個湯團(tuán)來表達(dá)她的謝意。為什么人與人之間的差異竟這么大?
42、一般人的信心,時有時無,若有若無,或是時過境遷,就淡忘了,或是有求不應(yīng),就懷疑了。這是一般人的常態(tài)。沒經(jīng)鍛煉,信心是不會堅(jiān)定的一輩子鍛煉靈魂的人,對自己的信念,必老而彌堅(jiān)。
43、一個人經(jīng)過不同程度的鍛煉,就獲得不同程度的修養(yǎng)、不同程度的效益。好比香料,搗得愈碎,磨得愈細(xì),香得愈濃烈。
44、我心上蓋滿了一只一只飽含熱淚的眼睛這時一齊流下淚來。
45、年輕的時候以為不讀書不足以了解人生,直到后來才發(fā)現(xiàn)如果不了解人生,是讀不懂書的。讀書的意義大概就是用生活所感去讀書,用讀書所得去生活吧。
46、愿變成一塊石頭,守望著我已經(jīng)看不見的小船。
47、誰說天地?zé)o情?它只微微的笑,輕輕的嘆息,只許抑制著的風(fēng)拂拂吹動。因?yàn)橐环潘?,天地便主持不住?br>
48、世界是自己的,與他們無關(guān)。
49、我們讀書,總是從一本書的最高境界來欣賞和品評。我們使用繩子,總是從最薄弱的一段來斷定繩子的質(zhì)量。
50、這個世界好比一座大熔爐,燒煉出一批又一批品質(zhì)不同而且和原先的品質(zhì)也不相同的靈魂。
51、人能夠凝煉成一顆石子,潛伏見底,讓時光像水一般在身上湍急而過,自己只知身在水中,不覺水流。
52、世間好物不堅(jiān)牢,彩云易散琉璃脆。
53、我認(rèn)為命運(yùn)最不講理。
54、我清醒地看到以前當(dāng)做"我們家"的寓所,只是旅途上的客棧而已。家在哪里,我不知道,我還在尋覓歸途。
55、我們讀書,總是從一本書的最高境界來欣賞和品評。我們使繩子,總是從最薄弱的一段來斷定繩子的質(zhì)量。坐冷板凳的呆子,待人不妨像讀書般讀;政治家或企業(yè)家等也許得把人當(dāng)作繩子使用。
56、老人的眼睛是干枯的`,只會心上流淚。
57、走好選擇的路,別選擇好走的路,你才能擁有真正的自己。
58、一個人不想攀高就不怕下跌,也不用傾軋排擠,可以保其天真,成其自然,潛心一志完成自己能做的事。
59、在人生的道路上,如一心追逐名利權(quán)位,就沒有余暇顧及其他。
60、人類并不靠天神教導(dǎo),人的本性里有靈性良心。在靈性良心的指引下,人人都有高于物質(zhì)的要求。
61、人的那點(diǎn)靈光,也微弱的只夠我們惶恐地照見自己多么愚暗。人的智慧自有打不破的局限,好比貓兒的聰明有它打不破的局限。
62、西方人說,任由七大罪惡:驕傲,貪婪,淫邪,憤怒,貪食,嫉妒,懶惰。這七種罪惡,也包含了佛家所謂貪,嗔,癡。這種種罪惡,都植根于人的血肉之軀。
63、丑人照鏡子,總看不到自己多么丑,只看到別人所看不到的美。
64、離別拉得長,是增加痛苦還是減少痛苦呢?我算不清,但是我陪他走得愈遠(yuǎn),愈怕從此不見。
65、保持知足常樂的心態(tài)才是萃煉心智,凈化心靈的最佳途徑。一切快樂的享受都屬于精神,這種快樂把生活和工作變?yōu)橄硎?,是精神對于物質(zhì)的勝利利,是靈魂對精神的升華!
66、人生一世,無非是認(rèn)識自己,洗練自己,自覺自愿地改造自己,除非甘心與禽獸無異,但這又談何容易呢!
67、假如"心如明鏡臺"的比喻可以借用,她就要勤加拂拭,抹去一切塵埃。
68、慚愧常使人健忘,虧心和丟臉的事總是不愿記起,因此也很容易在記憶的篩眼里走漏的一干二凈。
69、夫妻該是終身的朋友,夫妻間最重要的是朋友關(guān)系,即使不是知心的朋友,至少也該是能做伴侶的朋友或互相尊重的伴侶。情人而非朋友的關(guān)系是不能持久的。夫妻而不夠朋友,只好分手。
70、人間不會有單純的快樂,快樂總夾雜著煩惱和憂慮,人間也沒有永遠(yuǎn)。
71、一個人有所不足,就要自欺欺人。一句謊言說過三次就自己也信以為真的。
72、我大聲呼喊,連名帶姓地喊。喊聲落在曠野里,好像給吞吃了似的,沒留下一點(diǎn)依稀仿佛的音響。徹底的寂靜,給沉沉夜色增添了分量,也加深了我的孤凄。
73、父親說,沒什么該不該,最喜歡什么,就學(xué)什么。我卻不放心。只問自己的喜愛,對嗎?我喜歡文學(xué),就學(xué)文學(xué)?愛讀小說,就學(xué)小說?父親說,喜歡的就是性之所近,就是自己最相宜的。
74、少年貪玩,青年迷戀愛情,壯年汲汲于成名成家,暮年自安于自欺欺人。
75、常言"彩云易散",烏云也何嘗能永遠(yuǎn)占領(lǐng)天空。烏云蔽天的歲月是不堪回首的,可是停留在我記憶里不易磨滅的,倒是那一道含蘊(yùn)著光和熱的金邊。
76、年輕的時候以為不讀書不足以了解人生,直到后來才發(fā)現(xiàn)如果不了解人生,其實(shí)是讀不懂書的。
77、我國是國恥重重的弱國,跑出去仰人鼻息,做二等公民,我們不愿意。
78、希望的事,遲早會實(shí)現(xiàn),但實(shí)現(xiàn)的希望,總是變了味的。
79、我曾做過一個小夢,怪他一聲不響地忽然走了。他現(xiàn)在故意慢慢兒走,讓我一程一程送,盡量多聚聚,把一個小夢拉成一個萬里長夢。
80、剛開始是假裝堅(jiān)強(qiáng),后來就真的堅(jiān)強(qiáng)了。
81、故人笑比中庭樹,一日秋風(fēng)一日疏。
82、她的條件并不苛刻,只是很微妙。比如說,她要丈夫?qū)λ黄艺\,依頭順腦,一切聽她駕馭。他卻不能是草包飯桶,至少,在臺面上要擺得出,夠得上資格。他又不能是招人欽慕的才子,也不能太年輕,太漂亮,最好是一般女人看不上的。他又得像精明主婦用的老媽子,最好身無背累,心無掛牽。
83、惟有身處卑微的人,最有機(jī)緣看到世態(tài)人情的真相。一個人不想攀高就不怕下跌,也不用傾軋排擠,可以保其天真,成其自然,潛心一志完成自己能做的事。
84、懶惰也是天生的,勤奮需自己努力,一放松就懶了。
85、我們從憂患中學(xué)得智慧,苦痛中煉出美德來。
86、名聲,活著也許對自己有用,死后只能被人利用了。
87、或者為此,風(fēng)一輩子不能平靜,和人的感情一樣。
88、只記得一句時??M回心頭的話:人在當(dāng)時的處境中,像漩渦中的一片落葉或枯草,身不由己。不錯啊,人做得了主嗎?
89、鐘書陪我大笑,是了解我的笑,承認(rèn)我笑得不錯,也帶著幾分得意。
90、說老實(shí)話,我覺得與其罵人,寧可挨罵。因?yàn)榱R人是自我表演,挨罵是看人家有意識或無意識的表演--表演他們對我的心意,而無意中流露的真情,往往是很耐人尋味的。
錢鐘書名言:
1、天下就沒有偶然,那不過是化了妝的、戴了面具的必然。——錢鐘書《人 鬼 獸》
2、一張文憑,仿佛有亞當(dāng)、夏娃下身那片樹葉的功用,可以遮羞包丑;小小一方紙能把一個人的空疏、寡陋、愚笨都掩蓋起來?!X鐘書 《圍城》
3、?忠厚老實(shí)人的惡毒,像飯里的砂礫或者出骨魚片里未凈的刺,會給人一種不期待的傷痛。?——錢鐘書 《圍城》
4、婚姻是一座圍城,城外的人想進(jìn)去,城里的人想出來。?——錢鐘書 《圍城》
5、我愛的人,我要能夠占領(lǐng)他整個生命,他在碰見我之前,沒有過去,留著空白等待我?!X鍾書 《圍城》
6、好東西不用你去記,它自會留下很深的印象。 ——錢鍾書《圍城》
7、人生的刺,就在這里,留戀著不肯快走的,偏是你所不留戀的東西。矛盾是智慧的代價,這是人生對于人生觀開的玩笑?!X鍾書《寫在人生邊上?》
8、旅行最實(shí)驗(yàn)得出一個人的品行。旅行時最勞頓麻煩,叫人本性畢現(xiàn)。經(jīng)過長期苦旅行而彼此不討厭的人,才可結(jié)交做朋友。
結(jié)婚以后的蜜月旅行是次序顛倒的,應(yīng)該先旅行一個月,一個月舟車仆仆以后,雙方還沒有彼此看破,彼此厭惡,還要維持原來的婚約,這種夫婦保證不會離婚?!X鍾書《圍城》
錢鐘書:《論俗氣》
找遍了化學(xué)書,在炭氣、氧氣以至于氯氣之外,你看不到俗氣的。這是比任何氣體更稀淡、更微茫,超出于五官感覺之上的一種氣體,只有在文藝?yán)锖蜕缃焕锊拍芘鲆姟N乃嚴(yán)锖蜕缃焕镞€有許多旁的氣也是化學(xué)所不談的,例如寒酸氣、泥土氣。不過,這許多氣都沒有俗氣那樣難捉摸:因?yàn)樗鼈儽旧黼m然是超越感覺的,它們的名字卻是藉感覺中的事物來比方著,象征著;每一個比喻或象征都無形中包含一個類比推理(analogy),所以,顧名思義,你還有線索可求。說到酸氣,你立刻聯(lián)想著山西或鎮(zhèn)江的老醋;說起泥土氣,你就記憶到夏雨初晴,青草池塘四周圍氤氳著的氣息。但是俗氣呢?不幸的很,“氣”已是夠空虛的了,“俗”比“氣”更抽象!所以,有亞爾特斯·赫胥黎(Aldous Huxley)先生的機(jī)伶,在《文學(xué)中之俗氣》(Vulgarity in Literature)那本小冊子里,他也不能抓住俗氣,像孫行者抓住妖風(fēng)一般,把鼻子來辨別滋味。
赫胥黎先生以為俗氣的標(biāo)準(zhǔn)是跟了社會階級而變換的;下等社會認(rèn)為美的,中等社會認(rèn)為俗不可耐,中等社會認(rèn)為美的上等社會認(rèn)為俗不可耐,以此類推。又說:“俗氣就是流露出來的一種下劣性”(vulgarity is a lowness that proclaims itself)。這上中下階級想是依照知識程度來分的,每一個階級又分好多層,上等之上,下等之下,還有階級,大概相當(dāng)于利馥絲(Q.D.Leavis)《小說與讀者》(Fiction and the Reading Public)一書中高眉(highbrow)、平眉(middlebrow)、低眉(lowbrow)的分別;若說根椐銀行存款的多少來判定階級,赫胥黎先生斷不至于那樣勢利的。
俗氣跟著社會階級來變換的,不錯!不過,赫胥黎先生的說法只讓我們知道俗氣產(chǎn)生的淵源(origin),沒有說出俗氣形成的性質(zhì)(nature),只告訴我們怎么樣有俗氣,并沒有講清什么是俗氣?!耙环N下劣性”是什么,我們根本就不懂;把它來解釋俗氣,真是ignotum per ignotius了。因此,我們的問題是:上等社會批評東西“甲”俗,中等社會批評東西“乙”俗,下等社會批評東西“丙”俗,(盡許此階級認(rèn)為俗的就是較下的階級認(rèn)為美的),它們批評為俗的東西雖不同,它們批評為俗是相同的,這個相同是到什么程度?換句話說:當(dāng)一個上等社會的代表(typical)人物看見他認(rèn)為俗的事物時,一個中等社會的代表人物看見他認(rèn)為俗的事物時,和一個下等社會的代表人物看見他認(rèn)為俗的事物時,他們?nèi)齻€人的心理反應(yīng)或感想一定是相同的,否則決不會同聲說:“俗!”這三個不同的事物中有什么相同的品質(zhì)使這三個不同的人發(fā)生相同的感想?對于清潔成癖的人,天下沒有一樁東西是不臟的;同樣,俗的東西的多少也跟一個人的風(fēng)雅的程度成為正比例,但是,不管他評為“俗”的東西的數(shù)量的大小,這許多東西里一定有一個像算學(xué)中的公因數(shù)(common factor),做他的批評的根椐。
赫胥黎先生討厭坡(Edgar Poe)的詩,說它好比戴滿了鉆戒的手,俗氣迎人。這一個妙喻點(diǎn)醒我們不少。從有一等人的眼光看來,濃抹了胭脂的臉,向上翻的厚嘴唇,福爾斯大夫(Falstaff)的大肚子,西哈諾(Cyhano)的大鼻子,涕澌交流的感傷主義(sentimentality),柔軟到擠得出水的男人,鴛鴦蝴蝶派的才情,蘇東坡體的墨豬似的書法,乞斯透頓(Chesterton)的翻筋斗似的詭論(paradox),大塊的四喜肉,還有——天呀!還有說不盡的etc.etc.,都跟戴滿鉆戒的手一般的俗。這形形色色的事物間有一個公共的成分——量的過度:鉆戒戴在手上是極悅目的,但是十指尖尖都拶著鉆戒,太多了,就俗了!胭脂擦在臉上是極助嬌艷的,但是涂得仿佛火燒一樣,太濃了,就俗了!肚子對于人體曲線美是大有貢獻(xiàn)的,但是假使凸得像掛了布袋,太高了,就俗了!以此類推。同時我們胸中還潛伏一個道德觀念:我們不贊成一切夸張和賣弄,一方面因?yàn)橐磺锌鋸埡唾u弄總是過量的,上自媒人的花言巧語,下至戲里的丑表功,都是言過其實(shí)、表過其里的。另一方面也因?yàn)槿思业目浯蠓匆r出我們的渺小來,所以我們看見我們認(rèn)為過當(dāng)?shù)氖挛?,我們不知不覺地聯(lián)想到賣弄,不管那樁事物確是在賣弄(像戴滿鉆戒的手)或是出于不得已(像大肚子)。因此,我們暫時的結(jié)論是:當(dāng)一個人認(rèn)為一樁東西為俗的時候,這一個東西里一定有這個人認(rèn)為太過火的成分,不論在形式上或內(nèi)容上。這個成分的本身也許是好的,不過假使這個人認(rèn)為過多了(too much of a good thing),包含這個成分的整個東西就要被認(rèn)為俗氣。所以,俗氣不是負(fù)面的缺陷(default),是正面的過失(fault)。骨瘦如柴的福爾摩斯是不會被評為俗的,肥頭胖耳的福爾斯大夫便難說了。簡單樸實(shí)的文筆,你至多覺得枯燥,不會嫌俗的,但是填砌著美麗詞藻的嵌寶文章便有俗的可能。沉默冷靜,不會應(yīng)酬的人,你至多厭他呆板,偏是有說有笑,拍肩拉手的社交家頂容易變俗。雷諾爾慈(Joshua Reynolds)爵士論羅馬宗和威尼斯宗兩派繪畫的優(yōu)劣,也是一個佐證:輕描淡掃,注重風(fēng)韻(nuance)的畫是不會俗的,金碧輝煌,注重色相(couleur)的畫就跡近賣弄,相形之下,有些俗氣了。批評家對于他們認(rèn)為“感傷主義”的作品,同聲說“俗”,因?yàn)椤案袀髁x是對一樁事物過量的反映(a response issentimental if it is too great for the occasion)——這是瑞恰慈(I.A.Richards)先生的話,跟我們的理論不是一拍就合么?俗的意思是“通俗”,大凡通俗的東西都是數(shù)量多的,價錢賤的;照經(jīng)濟(jì)常識,東西的價值降賤,因?yàn)楣┻^于求,所以,在一個人認(rèn)為俗的事物中,一定有供過于求的成分——超過那個人所希望或愿意有的數(shù)量的成分。從“通俗”兩個字,我們悟到俗氣的第二個特點(diǎn):俗的東西就是可以感動“大多數(shù)人”的東西--此地所謂“大多數(shù)人”帶著一種譴責(zé)的意味,不僅指數(shù)量說,并且指品質(zhì)說,是卡萊爾(Carlyle)所謂“不要崇拜大多數(shù)”(don’t worship the majority)的“大多數(shù)”,是易卜生(Ibsen)所謂“大多數(shù)永遠(yuǎn)是錯誤的”(a majority is always wrong)的“大多數(shù)”。
綜括以上來說,假使一個人批評一樁東西為“俗”,這個批評包含兩個意義:(一)他認(rèn)為這樁東西組織中某成分的量超過他心目中以為適當(dāng)?shù)牧?。(二)他認(rèn)為這樁東西能感動的人數(shù)超過他自以為隸屬著的階級的人數(shù)。
我們的結(jié)論并不跟赫胥黎先生的意見相反。事物本身無所謂雅俗,隨觀者而異,觀者之所以異,由于智識程度或階級之高下;Tout est relatif,是的!不過,不論它是什么東西,只要它被評為“俗”,不論你是什么階級的人,只要你評它為“俗”,那末,你對它的心理反應(yīng)逃不出上面的方式,Voila le seul principe absolu!
我們的俗氣說似乎此山潭野衲(Santayana)教授的也來得徹底。山潭野衲教授說俗氣就是自相矛盾(innercontradiction),例如老太婆戴了金絲假發(fā),垢膩的手戴滿了珠寶,彼此間不能調(diào)和。對于這種理論,我們有兩個批評,第一:照山潭野衲教授的說法,我們看見怪(grotesque)物時的感想,跟我們看見俗物時的感想,簡直是一是二,沒有分別了。把相矛盾的、不和諧的分子硬拼在一起,是我們認(rèn)為怪相的造因,不是俗氣的造因。假使我們覺得戴假發(fā)的老太婆或戴珠寶的臟手有俗氣,我們并非為金絲發(fā)的濃厚跟老太婆的干癟不配,我們只感到老太婆還妝著那許多如火如荼的頭發(fā),太過了,我們也并非為臟手跟珠寶不稱,我們只是感到這樣嘔人的手還要妝飾,太不知量了,太過了。第二:山潭野衲教授的說法至多只能解釋兩個成分的相反(contrast)是俗氣,不能解釋為什么一個成分的增加(intensification)也是俗氣,只能解釋污穢的手戴滿了珠寶(他自己的例)是俗,不能解釋不污穢的手戴滿了珠寶(赫胥黎的例)也是俗。當(dāng)然,你可以說上面所舉的各例也能用自相矛盾來解釋的,譬如兩頰施朱,本求美觀,但是濃涂厚抹,求美而反得丑,那就是自相矛盾了。不過,我們進(jìn)一步問,為什么求美而得丑呢?還不是因?yàn)殡僦恋锰^么?還不是須要我們的過量說來解釋么?
從求美而得丑,我們立刻想到求雅而得俗的矛盾現(xiàn)象——《儒林外史》第二十九回中杜慎卿所謂“雅的這樣俗”,《隨園詩話》所謂:“人但知滿口公卿之人俗,而不知滿口不趨公卿之人更俗。”這種現(xiàn)象是起于不自然的裝腔作勢;俗人拼命學(xué)雅,結(jié)果還是俗。夏士烈德(Hazlitt)的俗氣說便以此為根據(jù)的。夏士烈德以為一切天然的(natural)、自在的(spontaneous)東西都不會俗的,粗魯(grossness)不是俗,愚陋(ignorance)不是俗,呆板(awkwardness)也不是俗,只有粗魯而妝細(xì)膩,愚陋而妝聰明,呆板而妝伶俐才是俗氣。所以俗人就是裝模作樣的人(The truly vulgar are the herd of pretenders to what is not natural to them)。這種說法也沒有我們來的得徹底。照夏士烈德的理論,我們覺得一樁東西俗,是因?yàn)樗摹皧y”(affectation)。不過,我們何以知道它是“妝”呢?粗人妝細(xì)膩就是為了要遮蓋他的粗,決不肯承認(rèn)他的細(xì)膩是妝出來的。我們所以覺得他俗,覺得他“妝”,覺得他妝出來的細(xì)膩跟他本性的粗魯相矛盾(innercontradiction),還是因?yàn)樗募?xì)膩得太過火了。天生細(xì)膩的人所隨便做的事,學(xué)細(xì)的粗人做的特別小心,以引起人家的注意,證明他的不粗;而偏是人家注意到他的特別小心,便知道它的細(xì)膩是學(xué)來的,不是生就的。好比說外國話極好的人,往往比說那國話的土人更成語化(idiomatic),這一點(diǎn)過度的成語化反而證明他的非本國籍。一切妝腔都起于自卑心理(inferiority complex),知道自己比不上人,有意做出勝如人的樣子,知道自己卑下,拼命妝著高出自己的樣子,一舉一動,都過于費(fèi)力(over-emphasis),把外面的有余來掩飾里面的不足,諸葛亮的“空城記”就是一個好例,司馬懿若懂得心解術(shù),決不會上當(dāng),從諸葛亮過乎尋常的鎮(zhèn)靜,便看得出他的鎮(zhèn)靜是“妝”的,不是真的。所以,妝腔說也要以過量說為根椐的。我們上面說賣弄的所以俗,是在言過其實(shí)、表過其里,妝腔也是如此?!妒衷娫挕氛f鄭谷的詩“格力適堪揭酒家壁,為市人書扇耳!天下事每患自以為工處,著力太過,何但詩也!”魏禧《與友論文書》道:“著佳言佳事太多,如市肆之列雜物,非不炫目,正嫌有市井氣耳!”賣弄妝腔以及一切有“市井氣”或俗氣的事物就壞在“太過”、“太多”兩點(diǎn)。A little more and how much it is!
俗人并不反對風(fēng)雅的,他們崇拜風(fēng)雅,模仿風(fēng)雅,自以為風(fēng)雅。沒有比“雅的這樣俗”的人更雅了,他們偏是“雅的這樣俗”;古代的Précieuses Ridicules,現(xiàn)代的Not-very-intelligentsia,都是此等人物。我們每一個人都免不了這種附庸風(fēng)雅的習(xí)氣。天下不愁沒有雅人和俗人,只是沒有俗得有勇氣的人,甘心呼吸著市井氣,甘心在伊壁鳩魯(Epicurus)的豬圈里打滾,有膽量抬出俗氣來跟風(fēng)雅抵抗,仿佛魔鬼的反對上帝。有這個人么?我們應(yīng)當(dāng)像敬禮撒旦(Satan)一般的敬禮他。
(原載《大公報(bào)》一九三三年十一月四日)
1.關(guān)于芒種的詩句有哪些梅霖傾瀉九河翻,百瀆交流海面寬。
良苦吳農(nóng)田下濕,年年披絮插秧寒。
梅黃時節(jié)怯衣單,五月江吳麥秀寒。
香篆吐云生暖熱,從教窗外雨漫漫。
及時趁芒種,散著畦東西。
時雨及芒種,四野皆插秧。
家家麥飯美,處處菱歌長。
詩人介紹:陸游(1125—1210),字務(wù)觀,號放翁。漢族,越州山陰(今浙江紹興)人,南宋著名詩人。少時受家庭愛國思想熏陶,高宗時應(yīng)禮部試,為秦檜所黜。孝宗時賜進(jìn)士出身。中年入蜀,投身軍旅生活,官至寶章閣待制。晚年退居家鄉(xiāng)。創(chuàng)作詩歌今存九千多首,內(nèi)容極為豐富。著有《劍南詩稿》、《渭南文集》、《南唐書》、《老學(xué)庵筆記》等。
詩人感情:宋高宗紹興十四年,二十歲的陸游和表妹唐琬結(jié)為伴侶。兩人從小青梅竹馬,婚后相敬如賓。然而,唐琬的才華橫溢與陸游的親密感情,引起了陸母的不滿(女子無才便是德),以至最后發(fā)展到強(qiáng)迫陸游和她離婚。陸游和唐琬的感情很深,不愿分離,他一次又一次地向母親懇求,都遭到了母親的責(zé)罵。在封建禮教的壓制下,雖種種哀告,終歸走到了“執(zhí)手相看淚眼”的地步。
其他著名詩歌:
示兒
宋代:陸游
死去元知萬事空,但悲不見九州同。
王師北定中原日,家祭無忘告乃翁。
2.描寫初夏時農(nóng)忙景象的詩句宋·翁卷《鄉(xiāng)村四月》
綠遍山原白滿川,子規(guī)聲里雨如煙。鄉(xiāng)村四月閑人少,才了蠶桑又插田。
【今譯】鄉(xiāng)村四月里閑人很少,剛剛忙完采桑養(yǎng)蠶,又忙插秧。
【賞析】本篇寫初夏農(nóng)忙景象。農(nóng)歷四月,三麥登場,秧苗正綠,農(nóng)民們剛收完麥子又忙著插秧??墒窃诮限r(nóng)村,又多了一樁采桑養(yǎng)蠶的農(nóng)活。唐代王維《新晴野望》詩云:“農(nóng)月無閑人,傾家事南畝。”意相近,卻不及這里寫得鮮明疏快。宋人秦觀《田居四首》其二寫初夏農(nóng)忙,用了一百字,卻沒有此二句寫得簡練概括。它語言明白如話,酷似民歌,雖含蓄不足,卻情韻悠然,堪稱佳句。
3.跟農(nóng)業(yè)有關(guān)的詩句雨水與農(nóng)業(yè) 春雷響,萬物長。
春雨貴似油,多下農(nóng)民愁。 立春三場雨,遍地都米。
春雨漫了垅,麥子豌豆丟了種。 雨灑清明節(jié),麥子豌豆?jié)M地結(jié)。
麥怕清明連夜雨。 夏雨稻命,春雨麥病。
三月雨,貴似油;四月雨,好動鋤。 春天三場雨,秋后不缺米。
清明前后一場雨,豌豆麥子中了舉。 有錢難買五月旱,六月連陰吃飽飯。
春得一犁雨,秋收萬擔(dān)糧。 六月下連陰,遍地出黃金。
春雨滿街流,收麥累死牛。 黑夜下雨白天晴,打的糧食沒處盛。
一陣太陽一陣雨,栽下黃秧吃白米。 伏里無雨,谷里無米;伏里雨多,谷里米多。
三伏要把透雨下,丘丘谷子壓彎椏。 伏里一天一暴,坐在家里收稻。
秋禾夜雨強(qiáng)似糞,一場夜雨一場肥。 立了秋,那里下雨那里收。
立秋下雨萬物收,處暑下雨萬物丟。 處暑里的雨,谷倉里的米。
處暑下雨?duì)€谷籮。 氣溫與農(nóng)業(yè) 清明熱得早,早稻一定好。
四月不拿扇,急煞種田漢。 夏作秋,沒得收。
五月不熱,稻谷不結(jié)。 六月不熱,稻子不結(jié)。
六月蓋被,有谷無米。 三伏不熱,五谷不結(jié)。
鋪上熱得不能躺,田里只見莊稼長。 人在屋里熱得跳,稻在田里哈哈笑。
人往屋里鉆,稻在田里竄。 人熱了跳,稻熱了笑。
人怕老來窮,稻怕寒露風(fēng)。 遭了寒露風(fēng),收成一場空。
晚稻全靠伏天長。秋熱收晚田。
麥里苦蟲,不凍不行。 凍斷麥根,挑斷麻繩。
冷收麥,熱收秋。 降雪與農(nóng)業(yè) 臘月大雪半尺厚,麥子還嫌“被”不夠。
麥苗蓋上雪花被,來年枕著饃饃睡。 大雪飛滿天,來歲是豐年。
大雪下成堆,小麥裝滿屋。 今冬大雪飄,明年收成好。
大雪兆豐年。 一場冬雪一場財(cái),一場春雪一場災(zāi)。
冬雪一條被,春雪一把刀。 臘雪如蓋被,春雪凍死鬼。
冬雪是麥被,春雪爛麥根。 冬雪是被,春雪是鬼。
冬雪年豐,春雪無用。 春雪填滿溝,夏田全不收。
雪化水成河,麥子收成薄。 春雪流成河,人人都吃白面饃。
下秧太冷怕爛秧,小秧出水怕青霜。 寒損根,霜打頭。
桑葉逢晚霜,愁煞養(yǎng)蠶郎。 晚霜傷棉苗,早霜傷棉桃。
棉怕八月連天陰,稻怕寒露一朝霜。 蕎麥見霜,粒粒脫光。
八月初一雁門開,大雁腳下帶霜來。 寒潮過后多晴天,夜里無云地盡霜。
北風(fēng)無露定有霜。 霜打片、雹打線。
風(fēng)刮一大片,雹打一條線。 春旱谷滿倉,夏旱斷種糧。
春旱不算旱,秋旱減一半。 春旱蓋倉房,秋旱斷種糧。
圩里干死怕淹,山里淹死怕干。 不怕種子旱,就怕秋苗干。
不怕旱苗,只怕旱籽。 三年收兩頭,鍋巴蓋墻頭。
圩田好種,梅雨難過。 圩田好作,五月難過。
圩田隔夜是荒年。 水荒頭,旱荒尾。
水荒百日,旱荒一年。 水荒一條線,旱荒一大片。
七月十五定旱澇,八月十五定收成。 物候與農(nóng)業(yè)(以指示作物為指標(biāo)預(yù)報(bào)農(nóng)時) 九盡楊花開,農(nóng)活一齊來。
楊葉拍巴掌,老頭壓瓜秧。 楊樹葉拍巴掌,遍地種高粱。
楊葉錢大,快種甜瓜;楊葉嘩啦,快種西瓜。 楊葉如錢大,遍地種棉花。
楊葉錢大,要種黃瓜。 飛楊花,種棉花。
柳絮揚(yáng),種高粱。 柳毛開花,種豆點(diǎn)瓜。
柳絮亂攘攘,家家下稻秧。 柳芽擰嘴兒,山藥入土兒。
柳絮落,栽山藥。 柳絮落地,棉花出世。
桐葉馬蹄大,稻種下泥無牽掛。 桐樹開花,正種芝麻。
桐樹花落地,花生種不及。 桐花落地,谷種下泥。
椿芽鼓,種秫秫。椿芽發(fā),種棉花。
椿樹頭,一把抓,家家戶戶種棉花。 椿樹盤兒大,就把秧來下。
棗芽發(fā),種棉花。棗芽發(fā),芝麻瓜。
棗兒塞住鼻窟窿,提著耬腿耩豆種。 棗兒紅肚,磨鐮割谷。
榆掛錢,好種棉。榆錢鼓,種紅薯。
榆錢唰唰響,種子耩高粱。 榆錢黃,種谷忙;楊絮落,種山經(jīng)。
桃花開,李花落,種子包谷沒有錯。 桃花開,杏花敗,李子開花賣薹菜。
桃樹開花,地里種瓜。 桃花落地,豆子落泥。
犁花香,早下秧。 揪花開,谷出來。
揪花開,麻出來。 七里花香,回家撒秧。
大麥上漿,趕快下秧。 柿芽發(fā),種棉花。
麥揚(yáng)花,排黃瓜。 秧擺風(fēng),種花生。
竹筍秤桿長,孵蠶勿問娘。 四月八,莧萊掐,四鄉(xiāng)人家把秧插。
四月南風(fēng)大麥黃,才了蠶桑又插秧。 荷葉如錢大,遍地種棉花。
荷花菡,犁耙亂;荷花開,秧正栽。 菊花黃,種麥忙。
椹子黑,割大麥。 麥黃杏子,豆黃蟹子。
枇杷開花吃柿子,柿子開花吃枇杷。 木瓜開花種小豆,小豆開花收木瓜。
高粱熟,收稻谷。 以指示動物為指標(biāo)預(yù)報(bào)農(nóng)時 布谷布谷,趕快種谷。
斑鳩咕咕,該種秫秫。 蛤蟆叫咚咚,家家浸谷種。
青蛙呱呱叫,正好種早稻。 青蛙呱呱叫,正好種早稻。
青蛙打鼓,豆子入土。 蠶做繭,快插秧。
蠶老棋子黑,準(zhǔn)備割大麥。 蚊子見血,麥子見鐵。
黃鸝唱歌,麥子要割。 知了叫,割早稻。
知了喊,種豆晚。 蚱蟬呼,荔枝熟。
黃鸝來,拔蒜薹;黃鸝走,出紅薯。 燕子來,種莧菜。
小燕來,摧撒秧,小燕去,米湯香。 小燕來,抽蒜薹;大雁來,拔棉柴。
大雁來,種小麥。 哈氣種麥,不要人說。
嘴哈氣,麥下地。 肥料與農(nóng)業(yè) 肥料建設(shè) 莊稼一枝花,全靠肥當(dāng)家。
糞是農(nóng)家寶,莊稼離它長不好。 種田無它巧,糞是莊稼寶。
糞是土里虎,能增一石五。 糞是莊稼寶,缺它長不好。
種地沒有鬼,全仗糞和水。 糞草糞草,莊稼之寶。
種地?zé)o巧,糞水灌飽。 莊稼要好,肥料要飽。
莊戶地里不要問,除了雨水就是糞。 。
4.關(guān)于寫農(nóng)忙場景的詩一、《國風(fēng)·豳風(fēng)·七月》(節(jié)選)先秦·佚名
七月流火,九月授衣。
一之日畢發(fā),二之日栗烈。
無衣無褐,何以卒歲?
三之日于耜,四之日舉趾。
同我婦子,饁彼南畝,田畯至喜!
《七月》描繪的是一幅瑰麗的農(nóng)耕圖,敘述了農(nóng)夫一年四季的勞動生活,并記載了當(dāng)時的農(nóng)業(yè)知識和生產(chǎn)經(jīng)驗(yàn)。
譯文:
七月大火向西落,九月婦女縫寒衣。十一月北風(fēng)勁吹,十二月寒氣襲人。沒有好衣沒粗衣,怎么度過這年底?正月開始修鋤犁,二月下地去耕種。帶著妻兒一同去,把飯送到向陽的土地上去,田官十分高興。
二、《歸田園居》(其三)魏晉·陶淵明
種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
晨興理荒穢,帶月荷鋤歸。
道狹草木長,夕露沾我衣。
衣沾不足惜,但使愿無違。
這首詩描寫了詩人陶淵明隱居之后躬耕勞動的情景,抒寫了對田園生活的熱愛以及享受田園勞作之樂的愜意、閑適的心情。全詩平淡、質(zhì)樸、自然、清新,言簡意長,真摯感人。
譯文:
我在南山下種植豆子,地里野草茂盛豆苗豌稀。清晨早起下地鏟除雜草,夜幕降披月光扛鋤歸去。
狹窄的山徑草木叢生,夜露沾濕了我的衣。衣衫被沾濕并不可惜.只希望不違背我歸耕田園的心意。
三、《鋤禾》唐代:李紳
鋤禾日當(dāng)午,汗滴禾下土。
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
譯文:
盛夏中午,烈日炎炎,農(nóng)民還在勞作,汗珠滴入泥土。有誰想到,我們碗中的米飯,粒粒飽含著農(nóng)民的血汗?
四、《觀刈麥》唐·白居易
田家少閑月,五月人倍忙。
夜來南風(fēng)起,小麥覆隴黃。
婦姑荷簞食,童稚攜壺漿。
相隨餉田去,丁壯在南岡。
足蒸暑土氣,背灼炎天光。
力盡不知熱,但惜夏日長。
白居易這首詩描寫了麥?zhǔn)諘r節(jié)的農(nóng)忙景象。婦女領(lǐng)著小孩往田里去,給正在割麥的青壯年送飯送水的情景。而勤勞的青壯年農(nóng)民在南崗麥田低著頭割麥,腳下暑氣熏蒸,背上烈日烘烤,已經(jīng)累得筋疲力盡還不覺得炎熱,只是珍惜夏天晝長能夠多干點(diǎn)農(nóng)活。詩中浸透著對勞動者的深切關(guān)懷和同情,實(shí)是一首不可多得的現(xiàn)實(shí)主義詩篇。
五、《四時田園雜興》(節(jié)選)宋·范成大
新筑場泥鏡面平,家家打稻趁霜晴。
笑歌聲里輕雷動,一夜連枷響到明。
范成大這首詩寫出了農(nóng)民收獲的歡樂和勞動的愉快。而他在另一首同題詩里又是這樣寫道:“晝出耘田夜績麻,村莊兒女各當(dāng)家。童孫未解供耕織,也傍桑陰學(xué)種瓜?!彼涯欠N男耘田,女織麻,孩童也學(xué)種瓜等幾幅饒有意趣的農(nóng)家生產(chǎn)小景描繪得淋漓盡致。
5.十句關(guān)于“夏”的詩句1.力盡不知熱,但惜夏日長。(白居易:《觀刈麥))
2.深居俯夾城,春去夏猶清。(李商隱:(晚晴))
3.首夏猶清和,芳草亦未歇。(謝靈運(yùn):(游赤石進(jìn)帆?!罚?
4.仲夏苦夜短,開軒納微涼。(杜甫:《夏夜嘆》)
5.農(nóng)夫方夏耘,安坐吾敢食。(戴復(fù)古:《大熱》)
6.人皆苦炎熱,我愛夏日長。(李昂:《夏日聯(lián)句》)
7.殘?jiān)剖障氖?,新雨帶秋嵐。(岑參:《水亭送華陰王少府還縣》)
8.連雨不知春去,一晴方覺夏深。(范成大:《喜晴》)
9.清江一曲抱村流,長夏江村事事幽。(杜甫:《江村》)
10.芳菲歇去何須恨,夏木陽陰正可人。(秦觀:《三月晦日偶題》)
6.關(guān)于大暑的詩句有哪些1、《扇》
[宋] 謝枋得
蒲葵也解歸掌握,紈素未應(yīng)捐篋中。
莫把暗塵涴明月,好驅(qū)大暑來清風(fēng)。
2、《螢》
[唐] 徐夤
月墜西樓夜影空,透簾穿幕達(dá)房櫳。
流光堪在珠璣列,為火不生榆柳中。
一一照通黃卷字,輕輕化出綠蕪叢。
欲知應(yīng)候何時節(jié),六月初迎大暑風(fēng)。
3、《題束季博山園二十首·安樂窩》
[宋] 牟巘五
冷石眠夏天,冰室透毛骨。
所以安樂窩,大暑苦不出。
4、《和王定國二首一》
[宋] 晁補(bǔ)之
可憐好月如好人,我欲招之入窗戶。
人言明日當(dāng)大暑,君看繁星如萬炷。
想君映月讀書時,清似列仙臞不肥。
我正甘眠愁日出,朝騎一馬暮還歸。
5、《似賢齋竹》
[宋] 曾幾
大暑不可度,小軒聊復(fù)開。
只消看竹坐,不必要風(fēng)來。
豈待迷時種,何妨臘月栽。
葉端須雨打,有句索渠催。
6、《登殊亭作》
[唐] 元結(jié)
時節(jié)方大暑,試來登殊亭。
憑軒未及息,忽若秋氣生。
主人既多閑,有酒共我傾。
坐中不相異,豈恨醉與醒。
漫歌無人聽,浪語無人驚。
時復(fù)一回望,心目出四溟。
誰能守纓佩,日與災(zāi)患并。
請君誦此意,令彼惑者聽。
7、《驟雨》
[當(dāng)代] 錢鐘書
大暑陵人酷吏尊,來蘇失喜對翻盆。
雷嗔斗醒諸天夢,電笑登開八表昏。
忽噫雄風(fēng)收雨腳,漸蜷雌霓接云根。
蒼蒼似為歸舟地,試讓前灘水漲痕。
7.關(guān)于霜降的詩句有哪些《蒹葭》
年代: 先秦 作者: 詩經(jīng)
蒹葭蒼蒼,白露為霜。所謂伊人,在水一方。
溯洄從之,道阻且長;溯游從之,宛在水中央。
蒹葭凄凄,白露未晞。所謂伊人,在水之湄。
溯洄從之,道阻且躋;溯游從之,宛在水中坻。
蒹葭采采,白露未已,所謂伊人,在水之涘。
溯洄從之,道阻且右;溯游從之,宛在水中沚
《漁家傲·塞下秋來風(fēng)景異》
年代: 宋 作者: 范仲淹
塞下秋來風(fēng)景異,衡陽雁去無留意。四面邊聲連角起。千嶂里,長煙落日孤城閉。
濁酒一杯家萬里,燕然未勒歸無計(jì),羌管悠悠霜滿地。人不寐,將軍白發(fā)征夫淚。
《早冬游王屋,自靈都抵陽臺上方望天壇,偶吟》
年代: 唐 作者: 白居易
霜降山水清,王屋十月時。石泉碧漾漾,巖樹紅離離。
朝為靈都游,暮有陽臺期。飄然世塵外,鸞鶴如可追。
忽念公程盡,復(fù)慚身力衰。天壇在天半,欲上心遲遲。
嘗聞此游者,隱客與損之。各抱貴仙骨,俱非泥垢姿。
二人相顧言,彼此稱男兒。若不為松喬,即須作皋夔。
今果如其語,光彩雙葳蕤。一人佩金印,一人翳玉芝。
我來高其事,詠嘆偶成詩。為君題石上,欲使故山知。
《梨》
年代: 宋 作者: 蘇軾
霜降紅梨熟,柔柯已不勝。
未嘗蠲夏渴,長見助春冰。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scgf/112993.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hù)作者版權(quán),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shí)真實(shí)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quán)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wǎng)絡(luò),轉(zhuǎn)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biāo)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quán)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shí),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
上一篇: 看過星辰大海,方知我們的征程并未停止
下一篇: 現(xiàn)實(shí),告訴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