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 下 談 秋
一雨零秋,炎暑盡卻。夜間云開,茅檐下復得月光如鋪雪。文人二三,小立廊下,相談秋來意,亦頗足一快。其言曰:淡月西斜,涼風拂戶,拋卷初興,徘徊未寐,便覺四壁秋蟲,別有意味。
一片秋蘆,遠臨水岸。蒼涼夕照中,雜疏柳兩三株。溫李至此,當不復能為艷句。
月華滿天,清霜拂地,此時有一陣伊啞雁鳴之聲,拂空而去,小閣孤燈,有為蕩子婦者,淚下涔涔矣。
荒草連天,秋原馬肥,大旗落日,笳鼓爭鳴。時有班定遠馬援其人,登城遠眺,有動于中否
誦鐵馬西風大散關(guān)之句,于河梁酌酒,請健兒鞍上飲之,亦人生一大快意事。
天高氣清,平原曠敞,向場輔開窗牖,忽見遠山,能不育陶淵明悠明悠然之致耶
涼秋八月,菱藕都肥,水邊人家,每撐小艇,深入湖中采取之。夕陽西下,則鮮物滿載,間雜魚蝦,想晚歸茅蘆,茍有解人,無不煮酒燈前也。
天高日晶,庭蔭欲稀。明窗凈幾之間,時來西風幾陣,微雜木稚香。不必再讀道書,當呼“吾無隱乎爾”矣。
蘆花淺水之濱,天高月小之夜,小舟一葉,輕蓑一襲,雖非天上,究異人間。
亂山秋草,高欲齊人。間辟小徑,仿佛通幽,夕陽將下,秋樹半紅。孤影徘徊,極秋士生涯蕭疏之致。
荒園人渺,木葉微脫,日落風來,寒蟬凄切,此處著一客中人不得。
淺水池塘,枯荷半黃。水草叢中,紅蓼自開。間有紅色晴蜒一二,翩然來去,較寒塘渡鶴圖如何
殘月如鉤,銀河倒瀉,中庭無人,有徘徊凄涼露下者乎 朝噶初上,其色渾黃,樹露未干,清芬猶吐,俯首閑步,抵得春來惜花朝起也。
焚一爐香,煮一壺茗,橫一張榻,陳一張琴,小院深閉,樓窗盡辟,我招明月,度此中秋。夜半憑欄,歌大蘇水調(diào)歌頭一曲,蒼茫四顧,誰是解人
一友忽笑曰:“愈言愈無火藥味矣,今日寧可作此想 ”又一友曰:“即作此想,是江南,不是西蜀也,實類于夢囈!”最后一友笑曰:“君不憶抬頭見明月,低頭思故鄉(xiāng)之句乎 日唯貧病是談,片時作一個清風明月夢也不得,何自苦乃爾 ”于是相向大笑。
父親寫的散文詩父親的散文詩的歌詞散文詩精選朱自清散文~~
【相識是緣,感恩遇見】父親的散文詩的歌詞散文詩精選朱自清散文
“通俗文學大師”第一人張恨水,原名張心遠,筆名恨水。冰心,原名謝婉瑩,筆名冰心,取自“一片冰心在玉壺”。那么張恨水與冰心兩位作家是什么關(guān)系呢?張心遠為何筆名為“恨水”,難道他恨得人是冰心嗎?
張恨水與冰心
關(guān)于張恨水與冰心的關(guān)系,有人誤傳張恨水曾追求過謝婉瑩(冰心),卻遭到了她的拒絕,謝婉瑩為了表明自己對這段感情的的冷落取筆名冰心張心遠隨后改筆名恨水,取“恨水不成冰”之意。
關(guān)于張謝二人戀情的傳說學界和民間流傳幾個版本。大體上就是1914年春天,張心遠回到他的出生地南昌,進了南昌補習學堂。他更加努力、節(jié)儉。靠著兩間破屋的租金,緊緊巴巴維持著最低生活。他一點沒覺得苦,有書讀,就有希望。心里有了希望,就有快樂。這中間,他還去過一次景德鎮(zhèn),探望他的童年女友秋鳳??汕秫P已為他人婦了,他未見著,他不由越發(fā)感到童年友誼的純真。 在心頭苦悶之時無意中讀到冰心的文學作品由心感覺這樣的人就是自己一生追求的對象。也只有他才能成為自己的知音,知己,愛人,伴侶。于是便給冰心寫了第一封袒露知己心聲的信。
冰心之所以回信是因為覺得張恨水自由家境貧寒還能刻苦攻讀實數(shù)不易。而且看了張恨水寫的文章感覺此人和自己的文學觀點和藝術(shù)傾向基本道同故沒有直白回絕。 二人通信數(shù)年終于在某年一次筆會上向遇。之后冰心便一下改變了自己對張的觀點和看法,開始拒絕恨水的追求。一種說法是兩人相見后謝感覺和自己想象中張的文人倜儻形象有很大差距,故拒絕了張。也有人說是因為兩人在文學創(chuàng)作思路上距離越來越大造成的。張當時家境還不是很寬余開始走通俗文學的道路,南方很多家報社相繼與其約稿。商業(yè)的寫作方式就是迎合大眾。這也就是張真正成名時期。他的小說開始從情節(jié)招手主抓人物。已經(jīng)和五四新文學道路背離。
張恨水
當時的冰心就完全不同,她出生在一個世家不為衣食所愁。他正在潛心追求自己所崇拜的新文學道路。所發(fā)表的詩歌,散文大有濟世的味道。也就是說在藝術(shù)追求上他開始看不起張恨水為了迎合小資產(chǎn)階級的現(xiàn)代通俗文學。所以恨水先生受到冷落也在情理之中。 但這一切當時張還不明白,他不知道在什么地方觸怒了佳人的芳心就更加迫切的、直白的給冰心寫信,這反而使謝加惡了對張的感覺。 20年過去了,謝為了表明自己對這段感情的的冷落取筆名冰心,張隨后改筆名恨水,取“恨水不成冰”之意,以表示自己的無奈。
他的筆名被蒙上了一層神秘而艷麗的色彩,就這樣在坊間廣為流傳。
其實,這是一種誤傳,張恨水與冰心根本就沒什么關(guān)系,兩人甚至根本就不認識。關(guān)于此事,人類學家黃淑娉還專門問過冰心:“很多人都說張恨水取的筆名跟你有關(guān),他沒有追到你才恨水不成冰,是不是真的啊?”冰心生氣地說:“哪有這回事?我根本就不認識什么張恨水,張恨火!”冰心的丈夫吳文藻也酸酸的說:“要是真有這么回事,我吳某人就更沒有福份站在這里了?!?/p>
張恨水最經(jīng)典的小說是《金粉世家》。
《金粉世家》是現(xiàn)代小說家張恨水創(chuàng)作的一部長篇小說。是張恨水早期新聞生涯積累的生活素材的一次噴發(fā);小說以北洋軍閥內(nèi)閣總理金銓封建大家族為背景,以金銓之子金燕西與平民女子冷清秋由戀愛、結(jié)婚到反目、離異的婚姻為主線.揭露了封建官僚及其妻妾子女空虛、墮落的精神世界和沒落腐朽的生活,為豪門貴族描寫了一部活生生的興衰史;小說全書112回,穿插金家20多個人物的生活故事,色彩瑰麗,散而不亂。小說故事輕松熱鬧,情調(diào)傷感,消閑意味濃厚,發(fā)表后深受市民讀者的喜愛。
*張恨水文選* 代表作: 長篇小說 金粉世家、啼笑姻緣作家簡介:(1895-1967)在中國現(xiàn)代文學史上,張恨水無疑是最多產(chǎn)的作家之一,在他五十幾年的寫作生涯中,共完成作品不下三千萬言,中長篇小說達一百一十部以上,堪稱著作等身。而建國后所修現(xiàn)代文學史對他的評價,也因他后期參與抗戰(zhàn)文學的創(chuàng)作而遠在其他民國舊派小說家之上。 張恨水,原名張心遠,生于江西廣信小官吏家庭,祖籍安徽潛山。童年就讀于舊式書館,并沉溺于《西游》、《列國志》一類古典小說中,尤其喜愛《紅樓夢》的寫作手法,醉心于風花雪月式的詩詞典章及才子佳人式的小說情節(jié)。 青年時期的張恨水成為一名報人,并開始創(chuàng)作。他自1914年開始使用"恨水"這一筆名,其名取自李煜"自是人生長恨水長東"之句。到1919年為止,這時期創(chuàng)作的作品,如《青衫淚》、《南國相思譜》等,以描寫癡愛纏綿為內(nèi)容,消遣意味濃重,均可列入鴛鴦蝴蝶派小說中。 1924年4月張恨水開始在《世界晚報·夜光》副刊上連載章回小說《春明外史》,這部長達九十萬言的作品在此后的五十七個月里,風靡北方城市,使張恨水一舉成名。1926年,張恨水又發(fā)表了另一部更重要的作品《金粉世家》,從而進一步擴大了他的影響。但真正把張氏聲望推到最高峰的是將言情、譴責、及武俠成分集于一體的長篇《啼笑因緣》,這部小說至今已有二三十個版本,在發(fā)表的當時就因各大電影公司爭先要將之拍攝為電影而幾成新聞,由它改編成的戲劇和曲藝也不在少數(shù),而因《啼笑因緣》而作的續(xù)書之多更是民國小說中之最。至此,張恨水的名聲如日中天,即使不看小說的人也知道這個作家,就如同不看京戲的人也知道梅蘭芳一樣。 1934年,張恨水到陜西和甘肅一行,目睹陜甘人非人類的艱苦生活,而大受震動,其后寫作風格發(fā)生重大變化,士大夫作風漸漸減少,開始描寫民間疾苦(如小說《燕歸來》)??箲?zhàn)爆發(fā)后,他將很大精力放在寫作抗戰(zhàn)小說中,其中最受后人重視的是長篇小說《八十一夢》和《魍魎世界》(原名《牛馬走》)??箲?zhàn)勝利后,他的一些作品致力于揭露國統(tǒng)區(qū)的黑暗統(tǒng)治,創(chuàng)作了《五子登科》等小說,但均未產(chǎn)生重大影響。 1967年初,張恨水在北京去世,終年七十三歲。
飄雪滿天,浮光乍現(xiàn)。一張脆黃的老照片突兀眼前,昭然若揭的華麗,卻又掩不住的仆仆風塵,清漸游遠,浮萍妖嬈。那是六朝滄桑的金粉堆積起來的故夢,舊華如煙,璀璨了人眼,書盡了千古風【蟹】流,卻承載不起這風【蟹】流褪盡的頹廢?!督鸱凼兰摇范嗝创棠康慕k麗,標志的盡是清末民初的那股流金的貴族文化,冷清秋,“多情自古傷離別,更哪堪冷落清秋節(jié)”,姓冷偏又名清秋,真真涼薄到了極致的名字,卻又是掩不住的風骨雅韻;金燕西,姓金名華字燕西。一姓過于冷清,一個又過于濃墨重彩,一名清秋,取其蕭索之意,一個又頗有勞燕分飛之寓,可想而之,張恨水老先生當年在寫這篇小說的起筆就預示了這樣南轅北轍的悲劇??墒?,縱然如此,仍是忍不住去探究這段過往,可能是過程過于完美,讓人忽視了現(xiàn)實的殘酷。想那白家七少,總理之子,生來富貴,恐怕再沒遇見清秋之前,也是“騎馬倚斜橋,滿樓紅袖招”,可是一遇見她,仿佛是命里注定的事,沒有早一步,剛巧趕上了,初見時的清秋,兩條落落長辮露出一雙初涉世面的清冷眼睛。一件月白藍滾邊褂,立領(lǐng),喇叭型中袖,一條百褶裙,間或是鑲了幾層荷葉邊。緩緩地鋪開一段舊時光里的風情。藍衣黑裙里,一個沒落書香世家的女兒,宛如一朵素雅的百合花,暗暗幽香。于是,這位貴族公子哥入了謎,他說,“只要有愛,不一樣的人也是可以在一起的”,他像極了劇中那鋪天蓋地的向日葵,那邊絢麗和熱烈,讓人無法忽視,于是乎,清秋陷落了,她彷徨而遲疑,聰慧如她,定然也明了“齊大非偶”的道理,可是最終她折服了,她孤注一擲,賭他的真心,賭注是她顛沛流離的一生。當清秋終于披著嫁衣穿過重重的衣香寰影,戴著那一枚寓意幸福的戒指時,我竟有種悲從中來的喟嘆,繁華的盡頭是頹然,而愛情也終將陷落圍城。這一刻的輝煌是有著傷逝之痛的,能預見明日的落花流水。結(jié)局正是如此,太美的過往也掩不住結(jié)局的刻骨蒼涼。金銓死了,一代豪門,金粉世家,就這樣分崩離析了。而曾經(jīng)的生離死別的戀人也這樣擦肩而過,帶著各自得悔恨而遺憾,融入了時代的滾滾車輪間。正如朱自清的那首,《匆匆》“楊柳枯了,有再青的時候;桃花謝了,有再開的時候;燕子去了,有再來的時候??墒钦l能告訴我,為什么我們的日子一去不復返?!笔前?,誰能細說呢?潑墨流金的世家也抵不過“磋跎暮容色,煊赫舊家聲”的宿命,何況那么一段情深緣淺的遇見,縱然有初見時“與君初相識,卻似故人來”的芊芊驚艷又如何,葡萄架上的百合終歸凋零,一個流光飛舞,金沙彌漫的時代也離我們漸行漸遠。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scgf/113020.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quán),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quán)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wǎng)絡,轉(zhuǎn)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quán)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
上一篇: 郭碧婷談婚姻:依賴他人的現(xiàn)世安穩(wěn),終···
下一篇: 秋已深,如果想念會有聲音